一种血管警报注射针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819609发布日期:2020-02-04 09:43阅读:113来源:国知局
一种血管警报注射针头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血管警报注射针头。



背景技术:

随着年龄的增长,皱纹作为一种皮肤老化现象在增加,从美容等观点出发,特别是对于女性而言,对皱纹的防止和改善的兴趣显著提高。皱纹根据其发生部位、发生机制等的不同而大体分成大皱纹、小皱纹、皱褶皱纹。大皱纹主要是由于光老化而在额头、颈后部等处产生的深皱纹,小皱纹是在眼梢、嘴角产生的比较浅的皱纹,皱褶皱纹是在老人的腹部等非暴露部位产生的褶状皱纹。爱美是人的天性,在追求美的潮流下,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去美容医疗机构进行美容护理或微整形来改善皮肤的光泽度、细腻度等,美容机构通过在皱纹部位注射透明质酸、肉毒杆菌毒素等达到美容除皱的目的,但在注射这些物质的过程中一旦操作不当扎破了较大的血管,将填充物注射到血管内,容易导致血管栓塞,从而会对人体造成严重伤害,操作人员发现出血能否及时采取适当措施,是能否及时阻止栓塞发生的关键所在。

现有的注射装置,例如中国专利文献资料公开了专利号为cn201720671719.7的一种美容用防栓塞注射装置,包括注射针筒和注射针头,所述注射针筒的前端设有乳头,所述注射针头的针栓与所述乳头连接,所述注射针头内轴向设有回血管,所述乳头内轴向设有导流管,所述回血管与导流管连通,所述乳头的外壁上设有透明的回血观察室,该回血观察室内设有回血腔,所述导流管与该回血腔连通。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美容操作过程中,医护人员若不小心扎破血管,血液会顺着注射针头内的回血管进入乳头及其内部的导流管内,并通过导流管进入回血腔,医护人员通过观察回血腔内部颜色的变化就能判断出血状况,从而及时采取措施防止发生栓塞。该注射装置虽可帮助医护人员及时发现出血状况,但缺乏预防机构。



技术实现要素:

综上所述,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操作简单、使用方便、安全有效的血管警报注射针头。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血管警报注射针头,包括导管座和针头,所述导管座包括导管本体和与所述针头相连接的连接端,所述导管本体外侧设置有操作部,所述操作部包括操作腔,所述导管本体包括导管腔,所述连接端对应所述导管本体设置有注射腔,所述导管腔、所述注射腔和所述操作腔相连通,所述导管本体和所述连接端之间设置有用于预防注射物注入血管的预防机构,所述预防机构包括用于阻隔所述导管腔和所述注射腔的阻隔组件、用于使阻隔组件复位的复位组件、用于定位所述阻隔组件复位状态的定位组件和用于防止注射物外漏的防漏组件,所述连接端采用透明材料,所述防漏组件随所述阻隔组件移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美容操作过程中,首先使阻隔组件阻隔所述导管腔和所述注射腔,然后医护人员进行皮下注射,若不小心扎破血管,血液回流至连接端,由于连接端采用透明材料,医护人员可发现是否存在血液回流,然后确认安全后,通过复位组件使阻隔组件回到操作腔,然后通过定位组件对复位后的阻隔组件进行定位,使得所述导管腔和所述注射腔重新连通,然后进行安全注射,由于阻隔组件移动,为避免注射物外漏,设置防漏组件随阻隔组件移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所述操作部相对所述连接端的另一侧设置有容置部,所述容置部设置有与所述操作腔相垂直的容纳腔,所述阻隔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操作腔内的阻隔件和设置于所述容纳腔内的弹簧,所述阻隔件包括与所述注射腔形状相适配的阻隔部、设置于所述操作腔外的控制部和设置于所述操作腔内用于连接所述阻隔部与所述控制部的连接部,所述操作腔的宽度与所述阻隔部的厚度相适配,所述连接部厚度小于所述阻隔部厚度,所述连接部设置于所述所述阻隔部对应所述弹簧的一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操作腔的宽度与所述阻隔部的厚度相适配,当阻隔部在操作腔时,所述阻隔件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然后通过控制操作腔外的控制部推动阻隔部向导管腔方向移动,此时只剩连接部在操作腔,而所述连接部厚度小于所述阻隔部厚度,即所述连接部厚度小于操作腔的宽度,此时安置腔内的弹簧推动连接部向操作腔对应连接端的一侧移动,连接部与所述阻隔部连接,从而推动阻隔部进入注射腔,加强所述导管腔和所述注射腔的阻隔。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所述复位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操作部相对所述容纳腔的另一侧设置有复位通道和用于使连接部复位的按压件,所述按压件一端穿过所述复位通道,所述按压件对应所述操作腔内的一端设有防止脱离所述操作部的防脱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阻隔件复位首先需要使阻隔部退出注射腔,由于弹簧对连接部存在推力,操作部相对所述容纳腔的另一侧设置有复位通道和按压件,通过按压件对连接部施加压力,从而使阻隔部退出注射腔,然后通过控制部使阻隔部回到操作腔内,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所述定位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操作部上的定位件和设置于所述连接部上的定位孔,所述定位件与所述定位孔相适配。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阻隔件复位完成后,将定位件插入定位孔,使得操作部与阻隔件的位置保持不变,加强结构稳定性,加强美容操作过程的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所述防漏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连接部相对所述注射腔相反的一侧的导轨和设置于所述导管腔内的防漏导管,所述防漏导管与所述导管腔相贴合,所述防漏导管对应所述导轨的一端设置有与所述导轨相适配的卡部,所述卡部卡设于所述导轨内并沿所述导轨移动,所述防漏导管随所述连接部沿所述导管腔轴向移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操作腔与导管腔相连通,为避免注射物从操作腔外漏,设置有与所述导管腔相贴合的防漏导管,同时由于阻隔件存在前后移动,在防漏导管一端设置卡部,卡设于导轨内,使防漏导管随所述连接部沿所述导管腔轴向移动,当阻隔件向注射腔移动时,防漏导管将挡住操作腔避免注射物泄露。

实施例描述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局部结构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导管座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1.导管座,2.导管本体,21.操作部,211.操作腔,22.导管腔,23.容置部,231.容纳腔,3.连接端,31.注射腔,4.预防机构,41.阻隔组件,411.弹簧,412.阻隔件,4121.阻隔部,4122.控制部,4123.连接部,42.复位组件,421.复位通道,422.按压件,4221.防脱部,43.定位组件,431.定位件,432.定位孔,44.防漏组件,441.导轨,442.防漏导管,4421.卡部,5.针头。

具体实施方式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参见附图1-4,一种血管警报注射针头,包括导管座1和针头5,所述导管座1包括导管本体2和与所述针头5相连接的连接端3,所述导管本体2外侧设置有操作部21,所述操作部21包括操作腔211,所述导管本体2包括导管腔22,所述连接端3对应所述导管本体2设置有注射腔31,所述导管腔22、所述注射腔31和所述操作腔211相连通,所述导管本体2和所述连接端3之间设置有用于预防注射物注入血管的预防机构4,所述预防机构4包括用于阻隔所述导管腔22和所述注射腔31的阻隔组件41、用于使阻隔组件41复位的复位组件42、用于定位所述阻隔组件41复位状态的定位组件43和用于防止注射物外漏的防漏组件44,所述连接端3采用透明材料,所述防漏组件44随所述阻隔组件41移动。

本实施例进一步设置:所述操作部21相对所述连接端3的另一侧设置有容置部23,所述容置部23设置有与所述操作腔211相垂直的容纳腔231,所述阻隔组件41包括设置于所述操作腔211内的阻隔件412和设置于所述容纳腔231内的弹簧411,所述阻隔件412包括与所述注射腔31形状相适配的阻隔部4121、设置于所述操作腔211外的控制部4122和设置于所述操作腔211内用于连接所述阻隔部4121与所述控制部4122的连接部4123,所述操作腔211的宽度与所述阻隔部4121的厚度相适配,所述连接部4123厚度小于所述阻隔部4121厚度,所述连接部4123设置于所述所述阻隔部4121对应所述弹簧411的一端。

本实施例进一步设置:所述复位组件42包括设置于所述操作部21相对所述容纳腔231的另一侧设置有复位通道421和用于使连接部4123复位的按压件422,所述按压件422一端穿过所述复位通道421,所述按压件422对应所述操作腔211内的一端设有防止脱离所述操作部21的防脱部4221。

本实施例进一步设置:所述定位组件43包括设置于所述操作部21上的定位件431和设置于所述连接部4123上的定位孔432,所述定位件431与所述定位孔432相适配。

本实施例进一步设置:所述防漏组件44包括设置于所述连接部4123相对所述注射腔31相反的一侧的导轨441和设置于所述导管腔22内的防漏导管442,所述防漏导管442与所述导管腔22相贴合,所述防漏导管442对应所述导轨441的一端设置有与所述导轨441相适配的卡部4421,所述卡部4421卡设于所述导轨441内并沿所述导轨441移动,所述防漏导管442随所述连接部4123沿所述导管腔22轴向移动。

上述的“之间”并不仅仅指方位、位置之间,还包括指不同零件的相互作用之间的意思。

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导管座1,导管本体2,操作部21,操作腔211,导管腔22,容置部23,容纳腔231,连接端3,注射腔31,预防机构4,阻隔组件41,弹簧411,阻隔件412,阻隔部4121,控制部4122,连接部4123,复位组件42,复位通道421,按压件422,防脱部4221,定位组件43,定位件431,定位孔432,防漏组件44,导轨441,防漏导管442,卡部4421,针头5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实用新型精神相违背的。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