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血器具和止血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9151608发布日期:2019-11-16 00:08阅读:389来源:国知局
止血器具和止血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用于压迫患者的手的穿刺部位来止血的止血器具和止血方法。



背景技术:

以往以来,已知有将各种医疗用长条体(例如导引器(introducer)的鞘管(sheathtube))经由在患者的手臂的血管上形成的穿刺部位而导入血管内从而进行对病变部位的处理或治疗的手术。在进行了如这样的手术的情况下,实施手术者等在从穿刺部位拔出医疗用长条体时对穿刺部位进行止血。

作为在穿刺部位的止血中使用的止血器具,已知一种具有用于缠绕于手臂等肢体上的带体、将带体以缠绕状态固定于肢体上的固定机构、以及与带体连结并通过注入流体而扩张从而压迫穿刺部位的扩张部(参照下述专利文献1)。

流经人体的手臂的桡动脉、尺动脉与在手侧迂回的手掌动脉相连。因此,例如,实施手术者等通过在手掌动脉形成穿刺部位,能够将医疗用长条体插入流经手臂侧的桡动脉。另外,若穿刺部位不是形成于手臂或手腕,而是形成于手上,则患者在正在进行止血的过程中(正在对穿刺部位施加压迫力的过程中)能够移动手臂或手腕,因此身体的动作的自由度增大,qol(qualityoflife,生活质量)提高。

例如,在用于导入医疗用长条体的穿刺部位不是形成于手臂或手腕而是如上所述地形成于手上的情况下,实施手术者等也需要在从穿刺部位拔出医疗用长条体时进行止血。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8-119517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然而,在将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止血器具应用于对形成于手上的穿刺部位进行止血的情况下,存在如下的问题点。

专利文献1的止血器具未考虑手的构造(手指从手背、手心分岔并延伸的构造)而设计。因此,患者在将止血器具安装在手上时,存在会限制手指的动作而导致qol降低的可能性。

另外,在使用专利文献1的止血器具时,实施手术者等能够通过将带体沿着手背或手心而缠绕,来将止血器具固定于手上。但是,若考虑到伴随着安装时的手指的动作而发生的手整体的动作,则止血器具仅通过带体的固定则无法获得足够的固定力,有可能在安装后容易发生位置偏移。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压迫患者的手的穿刺部位来止血且能够防止在安装时缩小手指的可动范围或发生位置偏移的止血器具、以及能够适当地对患者的手的穿刺部位进行止血的止血方法。

达到上述目的的止血器具具有:包覆部,其配置为覆盖患者的手的应止血部位;以及按压部,其在所述包覆部覆盖所述应止血部位的状态下,压迫所述应止血部位,所述包覆部具有:固定部,其覆盖所述按压部,并且包围所述手的至少一部分;以及限制部,其限制所述固定部的向轴向的移动,所述限制部配置于所述手的相邻的手指之间。

另外,达到上述目的的止血方法是对形成于患者的手掌动脉的桡动脉侧的穿刺部位进行止血的止血方法,在该止血方法中,提供止血器具,该止血器具具有:包覆部,其覆盖所述患者的手上存在的应止血部位;以及按压部,其在所述包覆部覆盖所述应止血部位的状态下压迫所述应止血部位,在所述应止血部位的周围配置所述包覆部,一边将医疗用长条体留置于所述穿刺部位,一边以使所述按压部与所述穿刺部位重合的方式将所述按压部配置于所述应止血部位,以利用所述按压部压迫所述穿刺部位的方式将所述包覆部固定于所述手上,一边维持所述按压部对所述穿刺部位的压迫力,一边将所述医疗用长条体从所述穿刺部位拔出。

发明效果

上述止血器具在利用包覆部覆盖患者的手的应止血部位的状态下,能够利用按压部压迫穿刺部位来止血。而且,止血器具在被安装于患者的手上的状态下,被包围手的固定部固定,并且通过配置于手的相邻的手指之间的限制部限制向轴向(手指的延伸方向)的移动。通过这样,止血器具能够防止在安装时缩小患者的手指的可动范围,或者在已安装的状态下发生位置偏移。

上述止血方法通过对形成于患者的手掌动脉的桡动脉侧的穿刺部位进行止血,由此防止在正在进行止血的过程中限制患者的手臂或手腕的动作。通过这样,患者在止血时的身体的动作的自由度增大,因此qol得到提高。

附图说明

图1是从内面侧观察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止血器具的俯视图。

图2是示出将第一实施方式的止血器具安装于患者的手上的状态的俯视图。

图3是示出将第一实施方式的止血器具安装于患者的手上的状态的立体图,图3的(a)是从手背侧观察的立体图,图3的(b)是从手心侧观察的立体图。

图4是沿着图3的(a)所示的4a-4a线的剖视图(手的横截面图)。

图5是将第一实施方式的止血器具的留置部放大示出的立体图。

图6是示意性地示出患者的手的构造的俯视图。

图7是用于说明第一实施方式的止血器具的安装顺序和止血方法的立体图。

图8是用于说明第一实施方式的止血器具的安装顺序和止血方法的立体图。

图9是用于说明第一实施方式的止血器具的安装顺序和止血方法的立体图。

图10是用于说明第一实施方式的止血器具的安装顺序和止血方法的立体图。

图11是示出将第一实施方式的变形例1的止血器具安装于患者的手上的状态的俯视图。

图12是示出将第一实施方式的变形例1的止血器具安装于患者的手上的状态的立体图,图12的(a)是从手背侧观察的立体图,图12的(b)是从手心侧观察的立体图。

图13是将第一实施方式的变形例2的止血器具安装于患者的手上的状态的俯视图。

图14是示出将第一实施方式的变形例2的止血器具安装于患者的手上的状态的立体图,图14的(a)是从手背侧观察的立体图,图14的(b)是从手心侧观察的立体图。

图15是从内面侧观察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变形例3的止血器具的俯视图。

图16是示出将第一实施方式的变形例3的止血器具安装于患者的手上的状态的俯视图。

图17是示出将第一实施方式的变形例3的止血器具安装于患者的手上的状态的立体图,图17的(a)是从手背侧观察的立体图,图17的(b)是从手心侧观察的立体图。

图18是示出将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止血器具安装于患者的手上的状态的俯视图。

图19是将沿着图18所示的箭头19a-19a线的截面的一部分放大示出的图。

图20是示出将第二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止血器具安装于患者的手上的状态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一边参照附图,一边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及其变形例。此外,以下的记载并不限定权利要求书中记载的技术范围或用语的意义。另外,有时为了便于说明而夸张了附图的尺寸比例,其与实际的比例不同。

<第一实施方式>

参照图1~图10,说明第一实施方式的止血器具100。图1~图5是用于说明止血器具100的装置结构的图。图6是用于说明流经患者的手h的各血管的图。图7~图10是用于说明止血器具100的安装顺序和使用止血器具100的止血方法的过程的图。

如图7~图10所示,本实施方式的止血器具100用于在将在形成于患者的手h的手掌动脉pa(掌深动脉pd)的桡动脉侧pdr的穿刺部位t2的导引器200留置的鞘管210(相当于“医疗用长条体”)拔出之后,对该穿刺部位t2进行止血。

在说明止血器具100之前,参照图6,针对作为止血器具100的安装对象的患者的手h和流经手h的各血管进行说明。图6示意性地示出从手背hb侧观察的患者的手(右手)h的俯视图。

在患者的手臂a中,从上手臂动脉分岔出的桡动脉ra和尺动脉ua流经手肘附近。桡动脉ra与尺动脉ua在手h处呈拱状(弓状)地彼此相连而形成手掌动脉(手掌动脉弓)pa。另外,手掌动脉pa包含由掌深支形成的掌深动脉(掌深动脉弓)pd和由掌浅支形成的掌浅动脉(掌浅动脉弓)pf,掌深支是桡动脉ra与尺动脉ua在手背hb侧分岔而成,掌浅支是桡动脉ra与尺动脉ua在手心hp侧分岔而成。

在本实施方式中,以在手h的宽度方向(图6的左右方向)上的大致中心位置分割手掌动脉pa的假想线c为边界,将手掌动脉pa所包含的掌深动脉pd中的向桡动脉ra侧延伸的部分(区域)定义为掌深动脉pd的桡动脉侧pdr(以下,也记为“手掌动脉pa的桡动脉侧pdr”),将手掌动脉pa所包含的掌深动脉pd中的向尺动脉ua侧延伸的部分(区域)定义为掌深动脉pd的尺动脉侧pdu。

另外,以图6所示的假想线c为边界,将手掌动脉pa所包含的掌浅动脉pf中的向桡动脉ra侧延伸的部分(区域)定义为掌浅动脉pf的桡动脉侧pfr,将手掌动脉pa所包含的掌浅动脉pf中的向尺动脉ua侧延伸的部分(区域)定义为掌浅动脉pf的尺动脉侧pfu。

在相邻的各手指f1~f5(大拇指f1、食指f2、中指f3、无名指f4、小拇指f5)之间,存在指间部(手指间蹼)fb。各手指f1~f5的指尖方向由箭头a1表示,从手腕w和手臂a朝向手肘侧的方向由箭头a2表示。在本说明书的说明中,将箭头a1-a2所表示的方向作为“轴向”。

在本实施方式中,手h被定义为,包含与手腕(连接手掌与手臂的关节)w相比更靠指尖侧的手背hb和手心hp的部分。此外,在图6中,用假想线b例示出手腕w与手h的边界部。

如图4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应止血部位t1”意指,由穿刺针等医疗器具在患者的皮肤表层形成的穿孔及其周边部,“穿刺部位t2”意指,由穿刺针等医疗器具形成了穿孔的生物体的皮下的部分(包含血管)。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穿刺部位t2形成于手掌动脉pa的桡动脉侧pdr(参照图4和图6)。更具体而言,例如图6所示,穿刺部位t2在将患者的手h展开的状态下形成于手背hb侧的大拇指f1的中心线c1与食指f2的中心线c2之间(中心线c1与中心线c2交叉的位置或者其周边部)。

以下,针对止血器具100进行说明。

如图1~图3所示,止血器具100具有配置为覆盖患者的手h的应止血部位t1的覆盖部110、以及在覆盖部110覆盖着应止血部位t1的状态下压迫应止血部位t1的按压部160。

如图1和图2所示,覆盖部110具有覆盖按压部160且包围手h的至少一部分的固定部120、以及限制固定部120的向轴向的移动的限制部150。

如图1和图3所示,固定部120具有缠绕于手h的应止血部位t1的带体部130、以及将带体部130以缠绕状态固定于手h的周围的保持部140。

如图1所示,带体部130由具有可挠性的带状的构件构成。在本说明书中,在将带体部130缠绕于手h的状态时,将面对手h的体表一侧的面(安装面)称为“内表面”,将其相反侧的面称为“外表面”。此外,图1示出从带体部130的内表面侧观察的止血器具100的俯视图。

如图3和图4所示,带体部130缠绕手h的外周大致一周。

带体部130在图1中的右端附近的部分的内表面侧配置有通常被称为尼龙带扣(magictape,注册商标)的面紧固件的阳侧(或者阴侧)140a。另外,带体部130在图1中的左端附近的部分的外表面侧配置有面紧固件的阴侧(或者阳侧)140b。

带体部130的面紧固件的阳侧140a和带体部130的面紧固件的阴侧140b构成保持部140。如图2和图4所示,实施手术者等通过将带体部130缠绕于手h,并将面紧固件的阳侧140a与面紧固件的阴侧140b接合,由此能够将带体部130固定于患者的手h。

此外,保持部140只要具有能够将带体部130以缠绕状态固定于手h的结构即可,并没有特别限定,例如,也可以是子母扣(snap)、纽扣、曲别针、或者穿过带体部130的端部的框构件等。

带体部130的构成材料是具有可挠性的材料即可,并没有特别限定。作为如这样的材料,例如,可以举出聚氯乙烯、聚乙烯、聚丙烯、聚丁二烯、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eva)这样的聚烯烃,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这样的聚酯纤维,聚偏二氯乙烯、聚硅氧烷、聚氨酯、聚酰胺弹性体、聚氨酯弹性体、聚酯弹性体等各种热塑性弹性体,尼龙、尼龙弹性体,或将它们任意组合而成的材料(混合树脂、混合物合金、层叠体等)。

另外,带体部130中的至少与按压部160重叠的部分优选为实质上透明的。但是,带体部130的上述部分并不限定为透明,也可以是半透明或者有色透明。通过如此形成带体部130,实施手术者等在将止血器具100安装于患者的手h时(参照图8),能够从带体部130的外表面侧视觉确认应止血部位t1。因此,实施手术者等能够将后述的标记部136容易地对位于应止血部位t1。

如图1和图5所示,覆盖部110具有留置部137,该留置部137能够将导引器200的鞘管210留置于应止血部位t1。

如图1所示,留置部137形成于带体部130的内表面。如图5所示,留置部137由能够用于配置导引器200的鞘管210的槽形成。构成留置部137的槽具有从带体部130的内表面侧朝向带体部130的厚度方向弯曲成凹状的形状。如图1所示,留置部137的一端侧形成为面对带体部130的外侧面,另一端侧延伸到按压部160附近。

此外,留置部137的具体的形状或构造并不限定为如图所示的槽。例如,留置部137也可以是形成于带体部130的按压部160附近的孔部(开口部)。

如图2和图3所示,限制部150在将带体部130缠绕在手h的周围的状态下,穿过大拇指f1与食指f2之间的指间部fb而被固定于带体部130。

限制部150由具有可挠性的带状的构件构成。作为限制部150的构成材料,例如,能够采用与带体部130同样的构成材料。此外,限制部150与带体部130同样地也可以形成为透明(包括半透明和有色透明),也可以形成为带有规定的颜色的非透明。

如图1和图3所示,限制部150具有被固定于带体部130的第一端部153、以及与第一端部153相对置且能够以可自由装拆的方式与带体部130连结的第二端部154。

如图1所示,限制部150在第二端部154从带体部130分离的状态下,相对于带体部130的延伸方向(图1的左右方向)仅倾斜规定的角度而延伸。例如,限制部150被形成为,具有比带体部130的宽度更小的宽度。带体部130的宽度是指,在与带体部130的延伸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的尺寸。限制部150的宽度是指,在与限制部150的延伸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的尺寸。此外,限制部150的宽度也可以是与带体部130的宽度相同的宽度。

例如,限制部150的延伸方向上的长度能够形成为10mm~300mm,宽度能够形成为3mm~60mm。另外,例如,带体部130的延伸方向上的长度能够形成为30mm~500mm,宽度能够形成为3mm~100mm。此外,更优选地,带体部130具有比限制部150的宽度更大的宽度。通过这样,止血器具100在被安装于患者的手h的状态下,能够用带体部130将按压部160更加可靠地固定于患者的手h的应止血部位t1,并且用配置于手的相邻的手指之间的限制部150限制按压部160向轴向(手指的延伸方向)的移动。

在限制部150的第二端部154配置有面紧固件的阳侧(或者阴侧)154a。如图2所示,实施手术者等通过将限制部150的面紧固件的阳侧154a与带体部130的面紧固件的阴侧140b接合,能够将限制部150与带体部130连结。

此外,例如,限制部150也可以构成为配置于大拇指f1与食指f2以外的手指之间。另外,例如,限制部150也能够在一个止血器具100中设有多个。在这种情况下,限制部150可以构成为具有从限制部150分岔并配置于不同的手指之间的多个部分,也可以构成为具有从带体部130分岔并配置于不同的手指之间的多个部分。另外,例如,限制部150也可以以不能相对于带体部130装拆的方式与带体部130一体地构成。在限制部150具有配置于各手指之间的多个部分的情况下,例如,也可以设置能够相对于带体部130装拆的部分、以及不能相对于带体部130装拆的部分。

如图1和图8所示,限制部150在配置于手h的表层侧的部分(限制部150的内表面)具有吸液层156,该吸液层156具有吸液性。

吸液层156能够由例如具有吸液性(吸水性)的凝胶、具有吸液性的纤维状构件或多孔质构件等形成。此外,吸液层156只要形成于限制部150的内表面的至少一部分即可,也可以不遍及限制部150的延伸方向上的整体地形成。

如图4所示,按压部160具有扩张构件161、可使流体(例如,空气)注入的扩张空间163。

如图4所示,按压部160通过注入流体而扩张,从而向患者的手h的应止血部位t1(穿刺部位t2)施加压迫力。另外,如图2所示,在限制部150的第二端部154与带体部130连结的状态下,按压部160配置于比限制部150的第二端部154更靠大拇指f1的指根侧(在从在手h的宽度方向的大致中心位置分割手掌动脉pa的假想线c朝向食指f2的中心线c2的方向上,由图2中的箭头b1所示的一侧)的位置。

扩张构件161由具有可挠性的片状的构件形成。扩张构件161的周缘焊接(或者粘合)于带体部130的内表面。扩张构件161在扩张构件161与带体部130的内表面之间形成有可使流体注入的扩张空间163。

扩张构件161的构成材料并没有特别限定,例如,能够使用与上述的带体部130的构成材料同样的构成材料。

扩张构件161优选为实质上透明的。但是,扩张构件161并不限定于透明的,也可以是半透明或者有色透明的。

此外,按压部160可以由将一张片材弯折并将缘部粘合或者焊接而成的袋状的构件构成,也可以由不具有缘部的气球状的构件构成。

另外,按压部160的外形形状并没有特别限定。例如,按压部160在未扩张的状态下,在俯视时,也可以具有圆形、椭圆形、多边形等外形形状。

另外,按压部160只要能够对应止血部位t1施加压迫力即可,还能够由例如不具有随着流体的注入而扩张的功能的构件构成。作为如这样的按压部160的一例,能够举出例如通过旋转等来自外部的操作而使对手h的按压量自由可变的机械式的构件、以施加面压力的方式按压手h的由塑料等树脂材料或凝胶等构成的构件、具有使其接触应止血部位t1的亲水性凝胶或创伤材料(修整材料)的构件、含有含水率随着时间经过下降而使压迫力逐渐减少的凝胶在内的构件、具有海绵状物质等的弹性材料、如棉(棉花)这样的纤维的集合体、金属、具有规定的立体形状的构件(球状、椭圆体、三角锥等)、或者将上述构件适当组合而成的构件等。

如图1和图2所示,止血器具100具有用于使按压部160的扩张构件161扩张和收缩的注入部170。

如图1和图4所示,注入部170具有:具有可挠性的管171,其一端部与按压部160连接,其内腔与按压部160的扩张空间163连通;袋体172,其以与管171的内腔连通的方式配置于管171的前端部;以及管状的连接器173,其内置有与袋体172连接的止回阀(未图示)。

如图4所示,管171的与按压部160连接的一端部侧贯通带体部130。在带体部130中,安装有用于连结管171的连结构件138。此外,管171也可以不经由如连结构件138这样的构件,而是通过焊接等直接与带体部130连结。

实施手术者等在使按压部160的扩张构件161扩张(膨胀)时,将注射器(未图示)的尖筒部插入连接器173并打开止回阀,推动该注射器的推动器,将注射器内的空气经由注入部170注入扩张空间163内。当通过该操作使扩张构件161扩张时,经由管171而与扩张空间163连通的袋体172膨胀。实施手术者等通过确认袋体172的膨胀,能够通过目视确认而容易地确认到空气无泄漏地对扩张构件161实现了加压。

实施手术者等在向扩张构件161注入了空气后,从连接器173拔出注射器的尖筒部。另外,实施手术者等能够利用连接器173中内置的止回阀来关闭袋体172,能够防止产生空气泄漏。

如图2和图4所示,带体部130在覆盖按压部160的部位具有标记部136,该标记部136用于以与应止血部位t1重合的方式对位于按压部160。

如图2所示,标记部136配置于按压部160的平面方向上的大致中心位置。另外,如图4所示,标记部136设于带体部130的内表面。

如图2所示,在俯视时,标记部136形成为长方形的形状。但是,标记部136的形状并没有特别限定,例如,也可以是圆、三角形、四边形、星形状,五角形状等。

另外,标记部136的材质并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以举出油墨等的油性染色料、混合了色素的树脂等。

另外,标记部136的颜色只要是能够将按压部160与应止血部位t1对位的颜色即可,没有特别限定,但优选为绿色系。通过设置为绿色系,实施手术者等能够容易地在血液或皮肤上视觉确认标记部136,因此将按压部160与应止血部位t1对位变得更加容易。

另外,标记部136优选为半透明或者有色透明。通过这样,实施手术者在使标记部136与应止血部位t1重合的状态下,也能够从标记部136的外表面侧视觉确认应止血部位t1。

在带体部130上设置标记部136的方法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以举出将标记部136印刷于带体部130的方法、将标记部136焊接于带体部130的方法、在标记部136的单面涂敷粘合剂来粘贴于带体部130的方法等。

此外,标记部136也可以设于带体部130的外表面。另外,标记部136还可以设于按压部160的扩张构件161。在这种情况下,标记部136优选以不与应止血部位t1直接接触的方式设于扩张构件161的内表面侧(参照图4)。

以下,参照图7~图10,对本实施方式的止血方法进行说明。

如图7所示,实施手术者等将导引器200的鞘管210插入手掌动脉pa的桡动脉侧pdr。具体地,实施手术者等将医疗领域中公知的穿刺针(省略图示)从患者的手背hb的皮肤向手掌动脉pa的桡动脉侧pdr穿刺。如上所述,在将患者的手h展开的状态下,穿刺部位t2形成于手背hb侧的大拇指f1的中心线c1与食指f2的中心线c2之间(参照图6)。

此外,如图7所示,作为导引器200能够使用具有鞘管210、配置于鞘管210的基端部的衬套部220、与衬套部220的内腔连通的液体注入用的管230、能够插入鞘管210和从鞘管210拔出的扩张器(dilator)管(省略图示)的公知的导引器。

接着,实施手术者等将导丝(省略图示)经由穿刺针的内腔插入手掌动脉pa的桡动脉侧pdr。

接着,实施手术者等将导丝留置在手掌动脉pa的桡动脉侧pdr,将穿刺针向生物体外拔出。

接着,实施手术者等使插入鞘管210后的扩张器管沿着导丝从手背hb向手掌动脉pa的桡动脉侧pdr插入。

接着,如图7所示,实施手术者等将鞘管210留置在手掌动脉pa的桡动脉侧pdr,将导丝和扩张器管从手掌动脉pa的桡动脉侧pdr拔出。然后,实施手术者等将治疗用器具或诊断用器具等医疗设备、以及用于将这些医疗设备送达至作为处理对象的病变部位所在的血管的导丝等经由鞘管210而插入手掌动脉pa的桡动脉侧pdr。

实施手术者等将医疗设备或导丝等经由手掌动脉pa的桡动脉侧pdr、桡动脉ra、和上手臂动脉等插入到规定的病变部位(例如,冠动脉的狭窄部等)。

实施手术者等在完成了对病变部位的处理后,经由鞘管210拔出医疗设备或导丝等。此时,实施手术者等使穿刺部位t2依次经由上手臂动脉、桡动脉ra、手掌动脉pa的桡动脉侧pdr,并将医疗设备或导丝等向生物体外拔出。

接着,实施手术者等使用止血器具100进行止血。

如图8所示,实施手术者等将覆盖部110的带体部130配置于手背hb的应止血部位t1的周围。此时,实施手术者等将鞘管210的被导出至生物体外的部分沿着形成于带体部130的留置部137配置(参照图5)。

实施手术者等将导引器200的鞘管210留置在穿刺部位t2,并且将按压部160配置为与穿刺部位t2重合(参照图4)。此时,实施手术者等一边通过目视来确认在带体部130上形成的标记部136,一边将标记部136与应止血部位t1重合配置,由此能够容易地将按压部160对位穿刺部位t2。

此外,在开始将止血器具100安装到手h上的操作阶段,在未扩张的状态下准备按压部160。

实施手术者等在将带体部130缠绕于手h的状态下,将保持部140(面紧固件的阳侧140a和阴侧140b)接合,将带体部130固定于手h上。

接着,如图9所示,实施手术者等以使限制部150的至少一部分卡在大拇指f1与食指f2之间的指间部fb的方式配置限制部150。此时,实施手术者将设于限制部150的第二端部154的面紧固件的阳侧154a固定于保持部140(面紧固件的阴侧140b)。

如图9所示,实施手术者等以使注入部170朝向桡动脉ra的血流的下游侧(掌侧)的方式,将止血器具100安装于患者的手h上。通过这样,能够防止实施手术者等在操作注入部170时,位于血流的上游侧的器具(例如,血压计等)或在血流的上游侧进行操作的操作者与注入部170干扰。此外,在桡动脉ra的情况下,血流的上游侧是指,接近血管的心脏的方向,血管的下游侧是指,血管的远离心脏的方向。

接着,实施手术者等将注射器(未图示)与注入部170的连接器173连接,将空气注入按压部160内。按压部160被注入空气从而扩张,对形成于手掌动脉pa的桡动脉侧pdr的穿刺部位t2施加压迫力(参照图4)。

如图10所示,实施手术者一边维持按压部160对穿刺部位t2的压迫力,一边将导引器200的鞘管210从穿刺部位t2拔出。

在将止血器具100安装于患者的手h上的状态下,穿刺部位t2配置于比限制部150更靠带体部130侧的位置。另外,在限制部150配置于大拇指f1与食指f2之间的指间部fb的状态下,按压部160配置于比限制部150的第二端部154更靠大拇指的指根侧的位置。

在使按压部160扩张以开始止血之后,实施手术者等能够根据止血的进展状态来适当调整按压部160的内压。例如,在按压部160扩张后,未充分地对穿刺部位t2进行止血的情况下,实施手术者等能够再次向按压部160注入空气,使按压部160的内压上升。另外,例如,实施手术者等在想要使按压部160的内压恢复到向按压部160注入了空气的初始的内压的情况下,也可以注入从按压部160排出的量的空气。

患者在利用止血器具100进行止血的期间,能够使手臂a、手腕w、指尖等进行动作。因此,与在对形成于手臂或手腕的穿刺部位施加压迫力的状态下进行止血的情况相比,患者的身体的动作的自由度增大,因此qol得到提高。

在经过规定的时间而穿刺部位t2的止血完成了之后,实施手术者等将止血器具100从手h上拆下。此时,例如在解除了限制部150对带体部130的固定后,实施手术者等解除保持部140对带体部130的连结,由此能够顺利地拆下止血器具100。

对本实施方式的止血器具100和止血方法的作用效果进行说明。

本实施方式的止血器具100具有配置为覆盖患者的手h的应止血部位t1的覆盖部110、以及在覆盖部110覆盖着应止血部位t1的状态下压迫应止血部位t1的按压部160。另外,覆盖部110具有覆盖按压部160并且包围患者的手h的至少一部分的固定部120、以及限制固定部120向轴向的移动的限制部150。而且,限制部150配置于手的相邻的手指f1与f2之间。

在由覆盖部110覆盖患者的手h的应止血部位t1的状态下,上述止血器具100能够用按压部160按压应止血部位t1来止血。而且,止血器具100在被安装于患者的手h上的状态下,一边被包围手h的固定部120固定,一边通过配置于手h的相邻的手指f1、f2之间的指间部fb的限制部150限制向轴向(手指的延伸方向)的移动。通过这样,止血器具100能够防止在安装时缩小患者的手指的可动范围,或者在已安装的状态下发生位置偏移。

另外,止血器具100的固定部120具有缠绕于手h的应止血部位t1的带体部130、以及将带体部130以缠绕状态固定于手h的周围的保持部140。而且,在将带体部130缠绕在手h的周围的状态下,限制部150穿过大拇指f1与食指f2之间的指间部fb而被固定于带体部130。

根据如上所述地构成的止血器具100,保持部140稳定地维持将带体部130缠绕于手h的周围的状态。另外,限制部150穿过大拇指f1与食指f2之间的指间部fb而被固定于带体部130,由此限制带体部130向轴向移动。而且,大拇指f1与食指f2之间的指间部fb具有比其他的手指之间的指间部更大的面积,因此,实施手术者等能够牢固地将限制部150保持在指间部fb,能够更恰当地防止止血器具100产生位置偏移。

另外,止血器具100的限制部150具有被固定于带体部130的第一端部153、以及与第一端部153相对置且能够以可自由装拆的方式与带体部130连结的第二端部154。而且,在第二端部154与带体部130连结的状态下,按压部160配置于比限制部150的第二端部154更靠大拇指f1的指根侧的位置。

根据如上所述地构成的止血器具100,能够使限制部150的第二端部154相对于带体部130装拆,因此在患者的相邻的手指之间配置限制部150的操作变得容易。另外,按压部160配置于比限制部150的第二端部154更靠大拇指f1的指根侧的位置,因此能够防止在按压部160按压应止血部位t1(穿刺部位t2)的状态下,按压部160配置于手指的指尖侧。通过这样,能够防止止血器具100限制患者的手指的动作。

另外,止血器具100的带体部130在覆盖按压部160的部位具有标记部136,该标记部136用于以与应止血部位t1重合的方式对位于按压部160。根据如此构成的止血器具100,实施手术者等能够将按压部160容易地对位于应止血部位t1,谋求缩短使用止血器具100的处理时间。

另外,止血器具100的限制部150在配置于患者的手h的表层侧的部分具有吸液层156,该吸液层156具有吸液性。根据如此构成的止血器具100,在正在使用止血器具100进行止血的过程中,吸液层156吸收(吸附)流向限制部150侧的血液等体液。因此,实施手术者等能够省去擦拭血液的操作的功夫,能够谋求缩短使用止血器具100的处理时间。

另外,止血器具100的覆盖部110在按压部160与限制部150之间具有留置部137,该留置部137能够将导引器200的鞘管210留置于应止血部位t1。根据如此构成的止血器具100,实施手术者等能够在留置导引器200的鞘管210的状态下,将止血器具100安装于手h上,因此能够简单且迅速地进行止血器具100的安装操作。

本实施方式的止血方法是对形成于患者的手掌动脉pa的桡动脉侧pdr的穿刺部位t2进行止血的止血方法。当该止血方法提供如下的止血器具100,该止血器具100具有覆盖患者的手h上存在的应止血部位t1的覆盖部110、以及在覆盖部110覆盖着应止血部位t1的状态下压迫应止血部位t1的按压部160,在止血方法中,将覆盖部110配置于应止血部位t1的周围,将导引器200的鞘管210留置于在患者的手h上形成的穿刺部位t2,并且以按压部160与穿刺部位t2重合的方式将按压部160配置于应止血部位t1,将覆盖部110固定于患者的手h上,以便利用按压部160压迫穿刺部位t2,一边维持按压部160对穿刺部位t2的压迫力,一边将导引器200的鞘管210从穿刺部位t2拔出。

上述止血方法通过对形成于患者的手掌动脉pa的桡动脉侧pdr的穿刺部位t2进行止血,防止在行止血的过程中患者的手臂a、手腕w、指尖等的动作受到限制。通过这样,患者在止血时的身体的动作的自由度增大,因此qol得到提高。

另外,用于止血的止血器具100的覆盖部110具有覆盖按压部160并且包围患者的手h的至少一部分的固定部120、以及限制固定部120的向轴向的移动的限制部150。而且,在将覆盖部110固定于手h上,以使按压部160压迫穿刺部位t2的状态下,限制部150配置于手h的相邻的手指之间。

根据上述止血方法,实施手术者等在利用覆盖部110覆盖患者的手h的应止血部位t1的状态下,能够利用按压部160按压应止血部位t1来止血。而且,止血器具100在被安装于患者的手h上的状态下,既被包围手h的固定部120固定,又通过配置于手h的相邻的手指之间的限制部150限制向轴向(手指的延伸方向)的移动。通过这样,实施手术者等能够防止安装了止血器具100的患者的手指的可动范围变窄,或者止血器具100发生位置偏移。

另外,止血器具100的固定部120具有缠绕于手的应止血部位t1的带体部130、以及将带体部130以缠绕状态固定于手h的周围的保持部140。而且,限制部150在将带体部130缠绕在手h的周围的状态下,穿过大拇指f1与食指f2之间的指间部fb而被固定于带体部130。

根据上述止血方法,实施手术者等能够利用保持部140稳定地维持将带体部130缠绕于手h的周围的状态。另外,实施手术者等能够利用以穿过大拇指f1与食指f2之间的具有比较大的面积的指间部fb的方式配置的限制部150来防止止血器具100发生位置偏移。

另外,在将患者的手h展开的状态下,穿刺部位t2形成于手背hb侧的大拇指f1的中心线c1与食指f2的中心线c2之间。而且,在将止血器具100安装于患者的手h的状态下,穿刺部位t2配置于比限制部150更靠带体部130侧的位置。根据如这样的止血方法,实施手术者等能够利用配置于带体部130的按压部160,对形成于手掌动脉pa的桡动脉侧pdr的穿刺部位t2恰当地施加压迫力。

另外,在限制部150配置于患者的手h的相邻的手指之间的状态下,按压部160配置于比限制部150的第二端部154(限制部150的被固定于带体部130的端部)更靠大拇指f1的指根侧的位置。根据如这样的止血方法,实施手术者等能够在大拇指f1的指根侧对穿刺部位t2施加按压力,因此能够更加扩大在正在进行止血的过程中患者的手h的可动范围。

以下,对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变形例进行说明。此外,针对在变形例中没有特别提及的结构或构件、或者没有特别提及的的手术的过程(止血方法的过程)等,能够设为与上述的实施方式同样,并省略其说明。

<变形例1>

图11是示出将变形例1的止血器具300安装于患者的手h上的状态的俯视图,图12是示出将变形例1的止血器具300安装于患者的手h的状态的立体图。此外,图11和图12示出了在将导引器200的鞘管210留置于患者的手h中的状态下,在患者的手h上安装了止血器具300的状态。

变形例1的止血器具300的覆盖部310所具有的固定部320和限制部350的结构与上述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止血器具100不同。

如图11和图12所示,固定部320由与手背hb的表面接触,并且包裹手背hb的整体的袋部330构成。另外,在袋部330包裹手背hb的状态下,限制部350以穿过手h的相邻的手指之间的方式与袋部330一体地形成。

构成固定部320的袋部330具有如覆盖患者的手h的整体的手套那样的构造。另外,袋部330形成为覆盖各手指f1~f5之间的指间部fb和从各手指f1~f5的指根部分到指尖侧的一定的范围的形状。

如图11所示,袋部330具有留置部337,该留置部337能够将导引器200的鞘管210留置于应止血部位t1。

留置部337由在袋部330形成的开口部(孔部)构成。留置部337使手背hb的一部分从袋部330露出。在袋部330包裹手背hb的状态下,留置部337配置于手的大拇指f1与手的食指f2之间(留置部337的至少一部分配置于手的大拇指f1的延长线与手的食指的延长线之间的位置)。

另外,在袋部330包裹手背hb的状态下,留置部337配置于比按压部160更靠大拇指f1侧(大拇指f1的指尖侧)的位置。

按压部160配置于袋部330的内表面(与手背hb的表层面对面)。按压部160的构造能够构成为与上述的止血器具100实质上相同。另外,例如,在袋部330的内表面的任意的部位能够设置能够吸收血液等体液的吸液层。

例如,袋部330能够由与上述的实施方式的带体部130同样的构成材料形成。优选地,袋部330的至少与按压部160的部分形成为透明、半透明、或有色透明。

接着,对变形例1的止血器具300的使用过程进行说明。

如图12的(a)和图12的(b)所示,实施手术者等将导引器200的鞘管210留置在手掌动脉pa的桡动脉侧pdr不变,将止血器具300的袋部330套在患者的手h上。具体地,实施手术者等将袋部330从手h的指尖侧套向手背hb和手心hp侧。此时,实施手术者等通过将导引器200穿过袋部330的留置部337,由此能够使导引器200和袋部330不发生干扰,就将袋部330套在手h上。

实施手术者等在将止血器具300安装于患者的手h上后,将注射器(未图示)与注入部170的连接器173连接,向按压部160内注入空气。按压部160通过被注入空气而扩张,对形成于手掌动脉pa的桡动脉侧pdr的穿刺部位t2施加压迫力。

实施手术者等在将导引器200的衬套部220等从留置部337导出的状态下,能够维持将鞘管210留置于穿刺部位t2的状态。

以下,实施手术者等一边维持按压部160对穿刺部位t2的压迫力,一边将导引器200的鞘管210从穿刺部位t2拔出。此时,实施手术者等通过将导引器200穿过袋部330的留置部337,由此能够不使导引器200干扰袋部330,将鞘管210从穿刺部位t2拔出。

对本变形例的止血器具300的作用效果进行进行说明。

本变形例的止血器具300所具有的固定部320与患者的手背hb的表面接触,并且由包裹手背hb的整体的袋部330构成。而且,限制部350在袋部330包裹手背hb的状态下,以穿过手h的相邻的手指之间的方式与袋部330一体地形成。

如上所述地构成的止血器具300能够通过以与患者的手背hb的表面接触的方式配置的袋部330,来提高止血器具300对患者的手h的固定力。另外,止血器具300的限制部350与袋部330一体地形成。因此,实施手术者等通过将袋部330安装于患者的手背hb,由此能够将限制部350配置于相邻的手指之间。通过这样,实施手术者等能够容易地将止血器具300安装于患者的手h上。

另外,止血器具300的袋部330具有留置部337,该留置部337能够将导引器200的鞘管210留置于应止血部位t1。留置部337在将袋部330包裹于患者的手背hb上的状态下,配置于手的大拇指f1与手的食指f2之间。因此,实施手术者等在将袋部330安装于手背hb状态下,能够稳定地维持导引器200的鞘管210留置于穿刺部位t2的状态。

另外,止血器具300的留置部337在袋部330包裹手背hb的状态下,配置于比按压部160更靠大拇指f1侧的位置。因此,实施手术者等能够将导引器200的衬套部220等配置于大拇指f1侧,并使导引器200朝向手指的指尖侧配置。通过这样,实施手术者等在将止血器具300安装于患者的手h上的状态下,也能够容易地地进行导引器200的操作。

此外,针对设于变形例1的止血器具300的限制部350的个数、或者袋部330所能够同时覆盖的手指的个数等,并没有特别限定。

<变形例2>

图13是示出将变形例2的止血器具400安装于患者的手h的状态的俯视图,图14是示出将变形例2的止血器具400安装于患者的手h的状态的立体图。此外,图13和图14在将导引器200的鞘管210留置于患者的手h中的状态下,将止血器具400安装于患者的手h的状态。

变形例2的止血器具400中,构成为包裹患者的手背hb的固定部420(袋部430)的结构与变形例1的止血器具300不同。

如图13和图14所示,袋部430构成为缠绕于患者的手h上。在袋部430设有用于维持缠绕于手h上的状态的保持部440。

保持部440具有被形成于袋部430的面紧固件的阳侧440a(或者阴侧440b)、以及面紧固件的阴侧440b(或者阳侧)。

实施手术者等通过将面紧固件的阳侧440a与面紧固件的阴侧440b接合,由此能够维持袋部430被缠绕于患者的手h上的状态。另外,实施手术者等通过解除面紧固件的阳侧440a与面紧固件的阴侧440b的接合,由此能够解除袋部430被缠绕于患者的手h的状态。

此外,保持部440也可以是例如子母扣、按钮、曲别针、或者穿过袋部330的端部的框构件等。

袋部430形成为局部地覆盖盖患者的手h中的大拇指f1的指根侧。限制部450与袋部430一体地形成,在袋部430被缠绕于患者的手背hb的状态下,限制部450配置于大拇指f1与食指f2之间的指间部fb。

上述的变形例1的止血器具300的袋部330被形成为局部地覆盖各手指f1~f5的指根侧,而变形例2的止血器具400形成为使除了大拇指f1以外的手指露出。

与上述的变形例2的止血器具300同样地,变形例2的止血器具400的相对于患者的手h的固定力得到提高。另外,止血器具400的限制部450与袋部430一体地形成。因此,实施手术者等通过将袋部430安装于患者的手背hb,由此能够将限制部450配置于相邻的手指之间。通过这样,实施手术者等能够容易地将止血器具400安装于患者的手h。

进一步地,实施手术者等通过形成于袋部430的保持部440,能够容易地将袋部430缠绕于患者的手h以及解除缠绕。

此外,在上述的变形例1的止血器具300的袋部330,也能够设置在变形例2的止血器具400中说明了的保持部440。

<变形例3>

图15是从内表面侧观察变形例3的止血器具500的俯视图。图16是示出将变形例3的止血器具500安装于患者的手h的状态的俯视图,图17是示出将变形例3的止血器具500安装于患者的手h的状态的立体图。

变形例3的止血器具500中,包覆部510所具有的固定部520和限制部530的结构与上述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止血器具100不同。

如图15和图16所示,止血器具500的包覆部510具有覆盖按压部160固定部520、以及限制固定部520的移动并且包围患者的手臂a(或者手腕w)的限制部530。

如图16和图17所示,限制部530具有缠绕于患者的手臂a的带体部540、以及将带体部540以缠绕状态固定于患者的手臂a的保持部550。

带体部540能够形成为与上述的止血器具100的带体部130实质上相同。但是,例如,带体部540在延伸方向上的长度能够形成为60mm~600mm,宽度能够形成为3mm~500mm,以便能够缠绕于手臂a。

如图15所示,保持部550具有配置于带体部540的内表面侧的面紧固件的阳侧(或者阴侧)550a、以及配置于带体部540的外表面侧的面紧固件的阴侧(或者阳侧)550b。

如图16和图17所示,固定部520在将带体部540缠绕于手臂a的周围的状态下,穿过大拇指f1与食指f2之间的指间部fb而被固定于带体部540。

如图16和图17所示,固定部520具有被固定于带体部540的第一端部523、以及与第一端部523相对置并以能够自由装拆的方式连结于带体部540的第二端部524。

如图15所示,固定部520在第二端部524从带体部540分离的状态下,相对于带体部540的延伸方向(图15的左右方向)仅成规定的角度倾斜并延伸。

例如,固定部520在延伸方向上的长度能够形成为50mm~5000mm,宽度能够形成为3mm~60mm。固定部520的宽度是在与固定部520的延伸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的尺寸。

在固定部520的第二端部524配置有面紧固件的阳侧(或者阴侧)524a。如图16所示,实施手术者等通过将固定部520的面紧固件的阳侧524a与带体部540的面紧固件的阴侧550b接合,能够将固定部520与带体部540连结。

如图15所示,固定部520在配置于手h的表层侧的部分(固定部520的内表面)具有吸液层527,该吸液层527具有吸液性。吸液层527能够形成为与上述的止血器具100的吸液层156实质上相同。

如图15所示,在固定部520的内表面配置有按压部160。按压部160能够与上述的止血器具100实质上相同。

此外,例如,在固定部520的内表面,能够设置由凹状的槽构成的留置部137(参照图4)。另外,更加可靠地防止固定部520从患者的手h发生位置偏移,也可以在固定部520的内表面在按压部160的周围设置粘合层(密封构件)。

另外,例如,固定部520和带体部540能够由与上述的实施方式的带体部130同样的构成材料形成。优选地,固定部520的至少与按压部160重合的部分形成为透明、半透明、有色透明。

例如,固定部520也可以构成为配置于除了大拇指f1和食指f2以外的手指之间。另外,例如,固定部520也能够在一个止血器具500设置多个。在这种情况下,固定部520可以形成为具有从固定部520分岔并配置于不同的手指之间的多个部分,也可以形成为具有从带体部540分岔并配置于不同的手指之间的多个部分。另外,例如,固定部520还可以以不能相对于带体部540装拆的方式与带体部540一体地形成。此外,在固定部520具有配置于各手指之间的多个部分的情况下,例如,也可以设有能够相对于带体部540装拆的部分、以及不能相对于带体部540装拆的部分。

以下,针对变形例3的止血器具500的使用过程进行说明。

实施手术者等将导引器200的鞘管210留置在手掌动脉pa的桡动脉侧pdr(参照图8),将带体部540缠绕并固定于患者的手臂a。

接着,实施手术者等在将带体部540缠绕于患者的手臂a的状态下,将固定部520穿过患者的手h的大拇指f1与食指f2之间的指间部fb,并固定于带体部540。此时,实施手术者等将设于固定部520的按压部160配置为与手的应止血部位t1重合。

接着,实施手术者等将注射器(未图示)与注入部170的连接器173连接,将空气注入按压部160内。按压部160通过被注入空气而扩张,并对形成于手掌动脉pa的桡动脉侧pdr的穿刺部位t2施加压迫力(参照图4)。

实施手术者等一边维持按压部160对穿刺部位t2的压迫力,一边将导引器200的鞘管210从穿刺部位t2拔出。

患者在利用止血器具500进行止血的期间,能够使手肘或指尖等进行动作。因此,与在对形成于手臂或手腕的穿刺部位施加压迫力的状态下进行止血的情况相比,患者的身体的动作的自由度增大,因此qol得到提高。

在经过规定的时间,穿刺部位t2的止血完成了之后,实施手术者等将止血器具500从患者的手臂a拆下。此时,例如,实施手术者等在解除固定部520对于带体部540的固定之后,解除保持部550对带体部540的连结,由此能够容易地拆下止血器具500。

如上所述地,本变形例的止血器具500具有配置为覆盖患者的手h的应止血部位t1的包覆部510、以及在包覆部510覆盖应止血部位t1的状态下压迫应止血部位t1的按压部160。另外,包覆部510具有覆盖按压部160的固定部520、限制固定部520的移动并且包围患者的手臂a的限制部530。而且,固定部520配置于患者的手h的相邻的手指之间。

上述止血器具500既能够利用配置于患者的手h的相邻的指f1、f2之间的固定部520来将按压部160固定于患者的手h并进行止血,又能够利用包围患者的手臂a的限制部530来限制固定部520的轴向上的移动。通过这样,止血器具100能够防止在安装时缩小患者的手指的可动范围或者在已安装的状态下发生位置偏移。

另外,止血器具500将限制部530配置于与手h相比因患者的动作而产生的可动量(可动范围)比较小的手臂a,能够恰当地防止固定部520向轴向移动。

另外,止血器具500的限制部530具有缠绕于患者的手臂a的带体部540、以及将带体部540以缠绕状态固定于患者的手臂a的保持部550。而且,固定部520在将带体部540缠绕于患者的手臂a的状态下按压手的应止血部位t1,并且穿过患者的手h的大拇指f1与患者的手的食指f2之间并固定于带体部540。

根据如上所述地构成的止血器具500,保持部550稳定地维持带体部540被缠绕于手臂a的周围的状态。另外,固定部520穿过手的大拇指f1与手的食指f2之间的指间部fb而被固定于带体部540,由此限制带体部540向轴向移动。进一步地,由于在大拇指f1与食指f2之间的指间部fb存在与其他的手指之间的指间部相比比较宽的面积,实施手术者等能够将限制部150牢固地保持在指间部fb,能够更加恰当地防止止血器具500发生位置偏移。

此外,例如,变形例3的止血器具500中,限制部530也可以构成为包围患者的手腕w,或者局部地覆盖患者的手腕w的一部分和患者的手臂a的一部分。

<第二实施方式>

以下,针对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止血器具600进行说明。此外,在第二实施方式中,针对没有特别提及的结构或构件、或者没有特别提及的手术的过程(止血方法的过程)等,能够设为与上述的第一实施方式同样,并省略其说明。

图18是示出将第二实施方式的止血器具600安装于患者的手h的状态的俯视图,图19是沿图18所示的箭头19a-19a线的部分的放大剖视图。

第二实施方式的止血器具600的包覆部610的结构与第一实施方式的止血器具100不同。

如图18和图19所示,止血器具600具有配置为覆盖患者的手h的应止血部位t1的包覆部610、以及在包覆部610覆盖应止血部位t1的状态下压迫应止血部位t1的按压部160。

如图19所示,包覆部610由覆盖应止血部位t1的片状的构件形成。在包覆部610的内表面设有按压部160。按压部160焊接(或者粘合)于包覆部610的内表面。按压部160能够形成为与第一实施方式的止血器具100实质上相同。

在包覆部610的内表面,以包围按压部160的周围的方式设置粘着层620。优选地,粘着层620具有比较牢固的固定力(粘着力),以便例如可以稳定地维持将包覆部610贴合于患者的手h的状态。

如图18和图19所示,在包覆部610的内表面设有标记部136。标记部136能够形成为与第一实施方式的止血器具100实质上相同。

在包覆部610的内表面中的按压部160的周围,能够设置例如可吸收血液等体液的吸液层。

另外,止血器具600也可以配置保护构件(保护片),该保护构件(保护片)配置为在止血器具600的未使用状态下覆盖粘着层620。在如此构成止血器具600的情况下,实施手术者等在使用止血器具600时,将保护构件从粘着层620拆下,由此能够将包覆部610固定于患者的手h。

以下,针对第二实施方式的止血器具600的使用过程进行说明。

实施手术者等将导引器200的鞘管210留置在手掌动脉pa的桡动脉侧pdr不变(参照图8),将包覆部610配置为覆盖患者的手背hb上形成的应止血部位t1。此时,实施手术者等通过将包覆部610的粘着层620贴合于患者的手背hb,能够将止血器具600固定于患者的手h。

以下,实施手术者等将注射器(未图示)与注入部170的连接器173连接,并将空气注入按压部160内。按压部160通过被注入空气而扩张,对形成于手掌动脉pa的桡动脉侧pdr的穿刺部位t2施加压迫力(参照图19)。

实施手术者等一边维持按压部160对穿刺部位t2的压迫力,一边将导引器200的鞘管210从穿刺部位t2拔出。

患者在利用止血器具600进行止血的期间,能够使手臂a、手腕w、指尖等进行动作。因此,与在对形成于手臂或手腕的穿刺部位施加压迫力的状态下进行止血的情况相比,患者的身体的动作的自由度增大,因此qol得到提高。

另外,止血器具600具有在包覆部610覆盖应止血部位t1的状态下利用粘着层620进行固定的简单的构造。止血器具600不设有在相邻的手指之间配置的限制部或固定部,因此容易进行安装到患者的手h上的安装操作。

在经过规定的时间,穿刺部位t2的止血完成了之后,实施手术者等将止血器具600从患者的手背hb拆下。此时,实施手术者等能够通过将包覆部610从患者的手背hb扯下的简单的操作将止血器具600拆下。

如以上所述,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止血方法,实施手术者等能够在利用包覆部610覆盖患者的手h的应止血部位t1的状态下,利用按压部160对应止血部位t1施加压迫力。因此,患者在正在进行止血的过程中,手臂a,手腕w,手指f1~f5等的动作的自由度增大,因此qol得到提高。

以下,针对上述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变形例进行说明。此外,针对在变形例中没有特别提及的结构或构件、或者没有特别提及的手术的过程(止血方法的过程)等,能够设为与上述的第二实施方式同样,并省略其说明。

<变形例>

变形例的止血器具700的按压部的结构与上述的第二实施方式的止血器具600不同。

如图20所示,止血器具700具有配置为覆盖患者的手h的应止血部位t1的包覆部710、以及在包覆部710覆盖应止血部位t1的状态下压迫应止血部位t1的第一按压部160a。进一步地,止血器具700具有以沿着手掌动脉pa的桡动脉侧pdr的流向的方式与第一按压部160a相邻的第二按压部160b、以及同样与第一按压部160a相邻的第三按压部160c。

第二按压部160b配置于比第一按压部160a更靠指尖侧的位置。第三按压部160c配置于比第一按压部160a更靠手臂a侧的位置。

各按压部160a、160b、160c构成为能够通过来自与各自连接的注入部170的空气的注入,而独立地扩张和收缩。

各按压部160a、160b、160c与上述的第二实施方式的止血器具500同样,设于包覆部710的内表面。此外,各按压部160a、160b、160c的具体的结构与第二实施方式的止血器具600的按压部160实质上相同。

在包覆部710的内表面,设有用于进行相对于患者的手h的固定的粘着层(省略图示)。

以下,针对本变形例的止血器具700的使用过程进行说明。

实施手术者等将导引器200的鞘管210留置在手掌动脉pa的桡动脉侧pdr不变(参照图8),将包覆部610配置为覆盖患者的手背hb上形成的应止血部位t1。此时,实施手术者等将第一按压部160a配置为与应止血部位t1重合,将第二按压部160b和第三按压部160c配置为与手掌动脉pa的桡动脉侧pdr重合。

实施手术者等通过将包覆部610的粘着层620贴合于患者的手背hb的表面,由此将止血器具700固定于患者的手h。

接着,实施手术者等将注射器(未图示)与连接到第一按压部160a的注入部170的连接器173连接,并将空气注入第一按压部160a内。按压部160通过被注入空气而扩张,并对形成于手掌动脉pa的桡动脉侧pdr的穿刺部位t2施加压迫力。

接着,实施手术者等经由与第二按压部160b连接的注入部170和与第三按压部160c连接的注入部170,将空气注入各按压部160b、160c。此时,将各按压部160b、160c的压迫力(扩张量)抑制在一定程度的大小。止血器具700通过第二按压部160b和第三按压部160c向手掌动脉pa的桡动脉侧pdr施加的压迫力,使在配置有第一按压部160a的附近流过的血液的压力(流压)减少。此外,扩张第二按压部160b与第三按压部160c并非是按规定的顺序进行的,例如,也可以同时扩张。

接着,实施手术者等经由与第一按压部160a连接的注入部170,使空气从第一按压部160a排出。实施手术者等通过该操作,使第一按压部160a的压迫力降低到不会从应止血部位t1流出血液的程度。

接着,实施手术者等将导引器200的鞘管210从穿刺部位t2拔出。

止血器具700通过第二按压部160b和第三按压部160c向手掌动脉pa的桡动脉侧pdr施加的压迫力,减少在配置有第一按压部160a附近流过的血液的压力(流压),因此在第一按压部160a对穿刺部位t2施加的压迫力受抑制的状态下,也能够防止从应止血部位t1流出血液。另外,由于止血器具700能够一边将穿刺部位t2维持在敞开的状态一边进行止血,因此能够防止在正在进行止血的过程中手掌动脉pa的桡动脉侧pdr堵塞。

此外,设于止血器具700的按压部的个数是3个(以将第一按压部160a、第一按压部160a夹在中间的方式配置的2个按压部160b、160c)以上即可,并不特别限制。另外,设于止血器具700的各按压部为了使在本变形例中说明了的止血方法能够实现,而优选构成为能够分别独立地扩张。

以上,通过多个实施方式和变形例,说明了本发明的止血器具和止血方法,但是本发明并不仅限定于在说明书中说明了的各结构,而是能够基于权利要求书的记载而进行适当变更。

例如,作为本发明的止血器具的应用对象的血管是流经手的手掌动脉即可,并不限定作为应用对象的血管。具体地,在各实施方式中,(i)说明了对形成于手掌动脉pa的掌深动脉pd的桡动脉侧pdr的穿刺部位进行止血的例子,但是止血器具也能够用于例如(ii)形成于手掌动脉pa的掌深动脉pd的尺动脉侧pdu的穿刺部位的止血、(iii)形成于手掌动脉pa的掌浅动脉pf的桡动脉侧pfr的穿刺部位的止血、(iv)形成于手掌动脉pa的掌浅动脉pf的尺动脉侧pfu的穿刺部位的止血(参照图6)。

此外,优选地,止血器具在用于上述(iii)和上述(iv)的止血的情况下,构成为在手心hp侧配置按压部。由于手掌动脉pa的掌浅动脉pf流经与手背hb侧相比更靠近手心hp侧的位置,因此实施手术者等能够通过从手心hp侧施加压迫力来恰当地进行止血。在这种情况下,穿刺部位能够通过从患者的掌侧的穿刺而形成。

另外,本发明的止血方法以形成于作为其应用对象的血管流经手的手掌动脉的桡动脉侧的穿刺部位的止血为目的,具体的止血位置(施加压迫力位置)等并没有特别限定。例如,止血方法不限定于形成于手掌动脉pa的掌深动脉pd的桡动脉侧pdr的穿刺部位的止血,也能够应用在形成于手掌动脉pa的掌浅动脉pf的桡动脉侧pfr的穿刺部位的止血(参照图6)。

另外,形成穿刺部位的手也可以是患者的左右手中任一只手。

另外,在各实施方式中,作为经由穿刺部位插入手掌动脉内的医疗用长条体,举例示出了导引器的鞘管,但是医疗用长条体的具体的种类并没有特别限定,也可以是例如导丝、引导鞘等。

另外,在各实施方式和变形例中说明了的止血器具只不过是一例,构成止血器具的各部分能够替换为可以发挥同样的功能的任意的结构。另外,止血器具也可以适当添加在说明书内中未特别说明的任意的构成物(构件)等。

本申请基于申请日是2017年3月29日的日本专利申请第2017-066143号而提出的,并通过参考而将整体引用至此。

附图标记说明

100止血器具,

110覆盖部,

120固定部,

130带体部,

136标记部,

137留置部,

140保持部,

150规制部,

153第一端部,

154第二端部(被固定于带体部的端部),

156吸液层,

160按压部,

160a第一按压部,

160b第二按压部,

160c第三按压部,

170注入部,

200导引器,

210鞘管,

300止血器具,

310覆盖部,

320固定部,

330袋部,

337留置部,

350规制部,

400止血器具,

420固定部,

430袋部,

440保持部,

450规制部,

500止血器具,

510覆盖部,

520固定部,

523第一端部,

524第二端部,

530规制部,

540带体部,

550保持部,

600止血器具,

610覆盖部,

620粘着层,

700止血器具,

710覆盖部,

f1大拇指,

f2食指,

f3中指,

f4无名指,

f5小拇指,

fb指间部(相邻的手指之间),

a手臂,

h手,

hb手背,

hp手心,

pa手掌动脉,

pd掌深动脉,

pdr掌深动脉的桡动脉侧,

pdu掌深动脉的尺动脉侧,

pf掌浅动脉,

pfr掌浅动脉的桡动脉侧,

pfu掌浅动脉的尺动脉侧,

ra桡动脉,

ua尺动脉,

w手腕,

t1应止血部位,

t2穿刺部位。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