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窥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940564发布日期:2020-02-14 23:06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内窥镜,具备:

操作部,其设置有操作部件;

插入部,其设置于所述操作部的顶端侧,并且插入受检体内;

处置器具竖立台,其设置于所述插入部的顶端部;

可动部件,其露出配置在所述操作部的外部,与所述操作部件的操作联动地动作;

竖立操作线,其顶端侧与所述处置器具竖立台连接,基端侧与所述可动部件连接,根据所述可动部件的动作被推拉,由此使所述处置器具竖立台动作;

安装部件,其设置于所述竖立操作线的基端,装拆自如地与所述可动部件卡合;以及

防干涉部,其设置在所述操作部中比所述可动部件靠基端侧的位置,防止对所述可动部件的干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窥镜,其中,

所述防干涉部由从所述操作部的外壁面竖立设置的防干涉壁构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窥镜,其中,

所述防干涉壁由围绕所述操作部的外壁面形成为环状的防干涉板构成。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窥镜,其中,

所述防干涉壁由彼此隔开间隔配置于所述操作部的外壁面的周围的多个防干涉体构成。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内窥镜,其中,

所述操作部具有:设置有所述操作部件的操作部主体;与所述操作部主体连接设置的把持部;以及从所述把持部朝向顶端侧延伸的延设部,

在所述延设部设置有所述可动部件,

所述防干涉部设置在所述延设部与所述把持部的连接部。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内窥镜,其中,

在所述可动部件和所述安装部件的任意一方设置有卡合孔,在另一方设置有装拆自如地与所述卡合孔卡合的卡合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内窥镜,其中,

在所述卡合部设置有弹性变形地与所述卡合孔卡合的弹性变形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内窥镜,其中,

在所述弹性变形部形成有与所述卡合孔的缘部卡止的可弹性变形的一对爪部,将所述卡合孔和所述卡合部卡合或解除卡合时,通过弹性变形使所述一对爪部向互相靠近的方向位移。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内窥镜,其中,

所述卡合孔具有窄部和宽部,所述窄部具有第一宽度,所述宽部具有大于所述第一宽度的第二宽度,

所述卡合部具有轴部和扩径部,所述轴部具有所述第一宽度以下的外径,所述扩径部设置于所述轴部的顶端,所述扩径部具有大于所述第一宽度且小于所述第二宽度的外径。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内窥镜,其中,

在所述可动部件和所述安装部件的任意一方设置有在与所述竖立操作线的轴线方向垂直的方向上延伸的圆筒体,在另一方设置有旋转自如地与所述圆筒体的外周卡合的环状体,

所述内窥镜具备限制所述圆筒体与所述环状体之间的相对旋转的旋转限制挡块。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内窥镜,其中,具备:

卡合部件,其设置于所述竖立操作线的顶端;以及

收容槽,其设置于所述处置器具竖立台上,卡脱自如地与所述卡合部件卡合。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内窥镜,其中,

具备:基端开口,其设置于所述操作部;

顶端开口,其设置于所述顶端部;以及

竖立操作线通道,其设置于所述插入部的内部,且连通所述基端开口和所述顶端开口,

所述竖立操作线插通所述竖立操作线通道,顶端侧配置在所述顶端开口的外侧并与所述处置器具竖立台连接,基端侧配置在所述基端开口的外侧并与所述可动部件连接。

13.根据权利要求1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内窥镜,其中,

所述可动部件设置成以垂直于所述竖立操作线的轴线方向的方向为旋转轴旋转自如。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内窥镜,其中,

所述操作部件是旋转自如地支撑于所述操作部的操作部件,具备:

第一转换机构,其将所述操作部件的旋转运动转换为直线运动;

驱动部件,其由所述第一转换机构以直线状驱动;以及

第二转换机构,其将所述驱动部件的直线运动转换为旋转运动并使所述可动部件旋转。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内窥镜,其中,

所述第二转换机构包括减速机构。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