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尖瓣返流手术用器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273982发布日期:2020-04-03 19:24阅读:245来源:国知局
三尖瓣返流手术用器械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三尖瓣返流手术用器械,更详细而言,涉及一种为了治疗作为右心室血液通过因位于心脏右心房与右心室之间的三尖瓣(tricuspidvalve:tv)无法正常关闭而发生的空间(orifice)逆流到右心房的疾病的三尖瓣返流(tricuspidregurgitation:tr),通过下大静脉-三尖瓣-肺动脉简单地插入的三尖瓣返流手术用器械。



背景技术:

心脏由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右心室4个空间构成,与大动脉、大静脉、肺动脉及肺静脉连接。在心室与心房之间存在瓣膜,左心房与左心室之间的瓣膜称为二尖瓣,右心房与右心室之间的瓣膜称为三尖瓣。

心脏反复进行收缩与舒张作用,使血液流动,在心脏的收缩期,心脏内的血液移动到血管,在右心室,血液向肺动脉移动,在左心室,血液向大动脉移动。

但是,如果瓣膜不正常工作,则心脏收缩时,发生应流向血管的血液重新向心房移动的血液逆流。

三尖瓣返流(tricuspidregurgitation、tr)是指右心房与右心室之间的三尖瓣(tricuspidvalve、tv)被拉长、或撕裂或固定瓣膜的腱索断裂,当三尖瓣需关闭时无法完全关闭而发生空间(orifice),右心室的血液在心脏收缩时通过所述空间(orifice)返流到右心房的症状。也将其称为三尖瓣关闭不全。

美国授权专利us8486136b2、美国授权专利us7854762b2及美国授权专利us9474605b2均涉及用于三尖瓣返流手术的器械,所述三尖瓣返流手术器械插入到上大静脉-三尖瓣-右心室,阻断部阻塞三尖瓣的空洞空间,治疗三尖瓣返流。以往的所述三尖瓣返流手术器械在一端安装的锚固定于心室,另一端穿过上大静脉,固定于心脏外部。因此,以往专利的所述阻断部垂直贯通(longitudinalorientation)三尖瓣空间(orifice)的中心,以漂浮的不稳定状态位于心脏内。

以往三尖瓣返流手术用器械的固定装置固定于心室及心脏外部。心脏位于横膈膜之上,随着呼吸时横膈膜的上下移动,心脏也上下移动,因而以往的三尖瓣返流手术用器械随着呼吸时横膈膜的移动而上下移动。如果这种移动反复进行,则存在阻断部从三尖瓣空间(orifice)的中心脱离的问题。阻断部如果脱离三尖瓣空间的中心,则反而给瓣膜功能造成相反效果。

另外,在本发明人发明的韩国公开专利10-2017-0044065中,发明了一种具有连接冠状静脉窦与室间隔并倾斜地贯通三尖瓣(obliqueorientation)的阻断部的三尖瓣返流手术用器械。所述阻断部稳定地位于心脏内部,但需要贯通室间隔的相对困难的手术。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这种问题,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能够通过下大静脉-三尖瓣-肺动脉而移动并比较简单地治疗三尖瓣返流的三尖瓣返流手术用器械。

另外,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阻断部能够在三尖瓣的空间(orifice)倾斜地贯通并稳定地阻塞三尖瓣的空间(orifice)的三尖瓣返流手术用器械。

另外,旨在提供一种将固定构件固定于肺动脉及下大静脉,不受呼吸时横膈膜移动的影响,良好地保持三尖瓣空间的中心位置(centerlineorientation)的三尖瓣返流手术用器械。

本发明目的不限于以上提及的目的,未提及的其他目的是本发明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从以下记载明确理解的。

本发明为了达成所述目的,三尖瓣返流手术用器械包括:肺动脉固定构件,所述肺动脉固定构件安装于肺动脉;下大静脉固定构件,所述下大静脉固定构件安装于下大静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连接所述肺动脉固定构件及所述下大静脉固定构件;及阻断部,所述阻断部倾斜地贯通三尖瓣。

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在内部形成有导丝引导管腔,以便能够沿着导丝移动。

所述肺动脉固定构件或所述下大静脉固定构件在下部包括肺动脉固定构件主体或下大静脉固定构件主体、呈辐射状结合于所述肺动脉固定构件主体或下大静脉固定构件主体的多个肺动脉固定体或下大静脉固定体。

其特征在于,所述肺动脉固定构件主体或下大动脉固定构件主体以在中心轴上形成有孔的圆筒形形成,与所述连接管结合。

所述下大静脉固定构件主体包括下大静脉凸出环,所述下大静脉凸出环结合于下面,能够利用从外部插入的钩进行挂接。

所述肺动脉固定构件主体或下大静脉固定构件主体以环形形成,所述肺动脉固定构件或所述下大静脉固定构件包括固定构件连接丝,所述固定构件连接丝一端与所述肺动脉固定构件主体结合,插入于所述连接管内,另一端与下大静脉固定构件主体结合。

所述肺动脉固定构件或所述下大静脉固定构件包括:肺动脉固定体或下大静脉固定体,所述肺动脉固定体或下大静脉固定体以具有带子形状的丝线形成;肺动脉固定构件主体或下大静脉固定构件主体,所述肺动脉固定构件主体或下大静脉固定构件主体结合于所述肺动脉固定体或下大静脉固定体的一端。

其特征在于,所述肺动脉固定构件主体或下大静脉固定构件主体以在中心轴上形成有孔的圆筒形形成,与所述连接管结合。

所述肺动脉固定构件主体或下大静脉固定构件主体以环形形成,所述肺动脉固定构件或所述下大静脉固定构件包括固定构件连接丝,所述固定构件连接丝一端与所述肺动脉固定构件主体结合,插入于所述连接管内,另一端与下大静脉固定构件主体结合。

所述阻断部包括:支撑丝线,所述支撑丝线两端结合于所述连接管;阻断膜(membrane),所述阻断膜一侧固定于所述连接管,被所述支撑丝线支撑。

所述阻断部为能够膨胀或收缩的气囊形态的阻断气囊(blockingballoon),且追加包括:气囊管,所述气囊管一端与所述阻断气囊连接、连通;气囊调节器,所述气囊调节器连接于所述气囊管的另一端,安装于患者的体外,使所述阻断气囊膨胀或收缩。

所述阻断部包括:环型丝线,所述环型丝线以所述连接管贯通的方式安装,中心轴与所述连接管倾斜地形成;阻断膜(membrane),所述阻断膜连接所述连接管与所述环型丝线。

三尖瓣返流手术用器械为了移动到体内而追加包括鞘管,所述鞘管形成有能够插入所述三尖瓣返流手术用器械的管腔(lumen)。

本发明的三尖瓣返流手术用器械可以通过下大静脉-三尖瓣-肺动脉而移动,比较简单地使阻断部位于三尖瓣,手术时间短。

另外,阻断部倾斜地贯通三尖瓣空间(orifice)的中心,可以稳定地阻塞三尖瓣的空间。

另外,将固定构件固定于肺动脉及下大静脉,不受呼吸时横膈膜移动的影响,贯通三尖瓣空间中心的阻断部的位置几乎没有变动。

另外,本发明的三尖瓣返流手术用器械的阻断部位于与三尖瓣的平面几乎相同的面,因而几乎没有与作为三尖瓣下部结构的腱索(chordaetendineas)或乳头肌(papillarymuscle)的相互作用,不存在发生由此导致的问题的基础。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三尖瓣返流手术用器械的立体图。

图2是用于说明利用图1的三尖瓣返流手术用器械进行手术后的样子的立体剖面图。

图3是显示图1的三尖瓣返流手术用器械的肺动脉固定构件及下大静脉固定构件的另一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4是显示图1的三尖瓣返流手术用器械的肺动脉固定构件及下大静脉固定构件的又一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5是显示图1的三尖瓣返流手术用器械的肺动脉固定构件及下大静脉固定构件的又一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6是本发明另一优选实施例的三尖瓣返流手术用器械的立体图。

图7是用于说明利用图6的三尖瓣返流手术用器械进行手术后的样子的立体剖面图。

图8是本发明又一优选实施例的三尖瓣返流手术用器械的立体图。

图9是用于说明利用图8的三尖瓣返流手术用器械进行手术的样子的立体剖面图。

图10是显示利用本发明的三尖瓣返流手术用器械的三尖瓣返流手术步骤的顺序图。

图11是用于说明利用本发明的三尖瓣返流手术用器械来治疗三尖瓣返流的原理的立体剖面图。

附图标记说明

14:支撑丝线

16:阻断气囊

17:气囊管

18:气囊调节器

19:环形丝线

20:连接管

22:导丝引导管腔

30:肺动脉固定构件

32:肺动脉固定体

34:肺动脉固定构件主体

36:固定构件连接丝

40:鞘管

50:导丝

60:下大静脉固定构件

62:下大静脉固定体

64:下大静脉固定构件主体

66:下大静脉凸出环

100:三尖瓣返流手术用器械

s10:导丝移动步骤

s20:三尖瓣返流手术用器械移动步骤

s30:三尖瓣返流手术用器械固定步骤。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下文中与附图一起详细说明的实施例,本发明的优点及特征以及实现它们的方法将会显而易见。但是,本发明并非限定于以下公开的实施例,可以以互不相同的多样形态体现,不过,本实施例提供用于使本发明的公开更完整,向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完整地告知发明的范畴,本发明只由权利要求项的范畴所定义。

下面参照附图,详细说明实施本发明所需的具体内容。与附图无关,相同的构件标记指称相同的构成要素,“及/或”包括提及的各个项目及一个以上的所有组合。

本说明书中使用的术语用于说明实施例,并非要限制本发明。在本说明书中,只要在语句中未特别提及,单数型也包括复数型。说明书中使用的“包括(comprises)”及/或“包括的(comprising)”,不排除在提及的构成要素之外存在或添加一个以上的其他构成要素。

如果没有其他定义,则在本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术语及科技术语),能够以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共同理解的含义使用。另外,一般使用的字典定义的术语,只要未明确地特别定义,不得过于或过度地解释。

下面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优选实施例。

图1是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三尖瓣返流手术用器械的立体图。

如果参照图1,本发明的三尖瓣返流手术用器械100基本上包括肺动脉固定构件30、下大静脉固定构件60、连接管20及阻断部10。

所述肺动脉固定构件30固定于肺动脉,在下部包括肺动脉固定构件主体34、呈辐射状结合于所述肺动脉固定构件主体34的上面的多个肺动脉固定体32。

所述下大静脉固定构件60固定于下大静脉,在下部包括下大静脉固定构件主体64、呈辐射状结合于所述下大静脉固定构件主体64的上面的多个下大静脉固定体62、在所述下大静脉固定构件主体64的下面形成的下大静脉凸出环66。

所述肺动脉固定体32和所述下大静脉固定体62可以使用金属制(不锈钢、在金属上涂覆尼龙等)丝线等,可以由形状记忆合金或弹性体或自膨胀式支架(selfexpandablestent)构成。

所述肺动脉固定构件主体34和所述下大静脉固定构件主体64的特征在于,以在中心轴上形成孔的圆筒形形成,具有与所述连接管20的外周面紧密结合的内周面。

所述连接管20的特征在于,在内部形成有导丝引导管腔(lumen)22,以便能够沿着导丝50移动。

所述连接管20可以为橡胶材质、柔性塑料材质等合成树脂材质等,使用柔性高、可随心脏跳动而移动的柔软性和复原性优秀的材质。

所述肺动脉固定构件30与所述下大静脉固定构件60向相同方向安装,所述连接管20的一端插入结合于所述肺动脉固定构件主体34的下侧,所述连接管20的另一端插入结合于所述下大静脉固定构件主体64的上侧。

除如图1所示内容外,所述肺动脉固定构件30和所述下大静脉固定构件60当然可以与上侧或下侧无关地与连接管20插入结合。

所述下大静脉凸出环66用于在需从患者体内去除三尖瓣返流手术用器械100时容易地去除,更详细而言,为了通过下大静脉去除三尖瓣返流手术用器械100,插入上端为钩形态的丝线(图上未示出),挂接于所述下大静脉凸出环66并拉动后,可以轻松地从患者体内去除三尖瓣返流手术用器械100。

三尖瓣返流手术用器械100为了移动到体内而追加包括在内部形成有管腔的鞘管40。所述肺动脉固定构件30及所述下大静脉固定构件60移动到体内时,以收紧状态插入所述鞘管40内,去除所述鞘管40时复原,呈辐射状展开,固定于肺动脉及下大静脉。三尖瓣返流手术用器械100的体内插入过程将在图10及图11中详细说明。

所述阻断部10的其特征在于,作为阻塞因三尖瓣关闭不全现象而发生的空间(orifice)的部分,结合于所述连接管20的一侧,倾斜地插入于三尖瓣。

所述阻断部10使用阻断膜(membrane)12或阻断气囊(blockingballoon)16等。在图1中图示了所述阻断膜(membrane)12。所述阻断膜12使用具有柔性、不易撕裂、适合人体的材质,使用医疗用聚氨酯、聚烯烃、硅树脂、e-ptfe(膨体聚四氟乙烯)、ptfe(聚四氟乙烯)等。

所述阻断部10包括用于保持所述阻断膜12的形态的支撑丝线14。在图1中虽然图示了所述支撑丝线14的两端固定于所述连接管20的形态,但并非必须限定于此,当然也可以是两侧或一侧不固定于所述连接管20的情形。

所述阻断膜12如图1所示,不仅可以是半圆形态,还可以为圆形形态,为了调节所述圆形形态的阻断膜12的位置或固定其形态,也可以安装多个连接管20。

另外,所述支撑丝线14的材质可以使用尼龙等合成树脂或金属制(不锈钢,在金属上涂覆尼龙等)丝线等。所述支撑丝线14既可以为一条丝线,当然也可以是由多条丝线捻成的形态。

所述阻断膜12既可以以一层连接所述连接管20与所述支撑丝线14,也可以是所述阻断膜12由双重构成,以所述支撑丝线14插入于所述阻断膜12的形态构成。

图2是用于说明利用图1的三尖瓣返流手术用器械进行手术后的样子的立体剖面图。

如果参照图2,显示了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三尖瓣返流手术用器械100插入于患者心脏内部的状态。所述肺动脉固定构件30安装于肺动脉,所述下大静脉固定构件60安装于下大静脉,固定三尖瓣返流手术用器械100,所述阻断部10倾斜地贯通三尖瓣的空间(orifice),阻断所述空间(orifice),治疗三尖瓣返流。

因此,本发明的三尖瓣返流手术用器械100可以通过下大静脉-三尖瓣-肺动脉移动,使所述阻断部10位于三尖瓣的空间(orifice),可以使所述阻断部10倾斜地贯通三尖瓣的空间(orifice),稳定地阻塞三尖瓣的空间(orifice)。另外,将所述肺动脉固定构件30及所述下大静脉固定构件60固定于肺动脉及下大静脉,不受呼吸时横膈膜移动的影响,即使经过时间,所述阻断部10的位置变动可能性也小。

图3是图示图1的三尖瓣返流手术用器械的肺动脉固定构件及下大静脉固定构件的另一实施例的立体图。

如果参照图3,肺动脉固定构件30及下大静脉固定构件60在下部包括肺动脉固定构件主体34及下大静脉固定构件主体64、呈辐射状结合于所述肺动脉固定构件主体34及下大静脉固定构件主体64的多个肺动脉固定体32及下大静脉固定体62。另外,所述肺动脉固定构件30包括用于连接所述肺动脉固定构件30与所述下大静脉固定构件60的固定构件连接丝36。所述连接管20及所述阻断部10与图1相同。

所述肺动脉固定构件主体34及下大静脉固定构件主体64以环形形成,所述固定构件连接丝36的一端结合于所述肺动脉固定构件主体34,插入于所述连接管20内,另一端结合于所述下大静脉固定构件主体64。所述固定构件连接丝18可以为与所述支撑丝线42相同的材质。

所述肺动脉固定构件30及所述下大静脉固定构件60为了移动到体内而在插入于所述鞘管40内时,以收紧状态插入,在去除所述鞘管40时复原,呈辐射状展开,固定于肺动脉及下大静脉。

此时,所述肺动脉固定体32及下大静脉固定体62也可以不插入于所述鞘管40,而是插入于所述连接管20内。

图4是显示图1的三尖瓣返流手术用器械的肺动脉固定构件及下大静脉固定构件的又一实施例的立体图。

如果参照图4,又一肺动脉固定构件30及下大静脉固定构件60包括:肺动脉固定体32及下大静脉固定体62,所述肺动脉固定体32及下大静脉固定体62以具有中心部凸出的带子形状的丝线形成;肺动脉固定构件主体34及下大静脉固定构件主体64,所述肺动脉固定构件主体34及下大静脉固定构件主体64结合于所述肺动脉固定体32及下大静脉固定体62的一端。所述连接管20及所述阻断部10与图1相同。

所述肺动脉固定构件主体34及下大静脉固定构件主体64的特征在于,以在中心轴上形成孔的圆筒形形成,具有与所述连接管20的外周面紧密结合的内周面。

以具有中心部凸出的带子形状的丝线形成的所述肺动脉固定体32及所述下大静脉固定体62,也可以以形状记忆合金或弹性体或自膨胀式支架形成。所述肺动脉固定构件主体34插入结合于所述连接管20的一端,所述下大静脉固定构件主体64插入结合于所述连接管20的另一端。

图4的三尖瓣返流手术用器械100向患者体内移动时,插入于所述鞘管40内,所述肺动脉固定体32及所述下大静脉固定体62为了插入于所述鞘管40内,以凸出的中心部被挤压的状态插入,在去除所述鞘管40时,复原为中心部凸出的带子形态,固定于肺动脉或下大静脉。

图5是显示图1的三尖瓣返流手术用器械的肺动脉固定构件及下大静脉固定构件的又一实施例的立体图。

如果参照图5,肺动脉固定构件30及下大静脉固定构件60包括:肺动脉固定体32及下大静脉固定体62,所述肺动脉固定体32及下大静脉固定体62以具有中心部凸出的带子形状的丝线形成;环形的肺动脉固定构件主体34及下大静脉固定构件主体64,所述肺动脉固定构件主体34及下大静脉固定构件主体64结合于所述肺动脉固定体32及下大静脉固定体62的一端。另外,所述肺动脉固定构件30包括用于连接所述肺动脉固定构件30与所述下大静脉固定构件60的固定构件连接丝36。

另外,所述固定构件连接丝36一端与所述肺动脉固定体32结合,贯通所述肺动脉固定构件主体34的中心轴,插入于所述连接管20内,另一端贯通所述下大静脉固定构件主体64的中心轴而与所述下大静脉固定体62结合。所述连接管20及所述阻断部10与图1相同。

所述肺动脉固定体32及下大静脉固定体62为了移动到患者身体内部,以扁平的带子形态插入于所述鞘管40内,去除所述鞘管40时,利用所述鞘管40将所述肺动脉固定构件主体34及下大静脉固定构件主体64或所述肺动脉固定体32及下大静脉固定体62推向前方。因此,所述肺动脉固定体32及下大静脉固定体62成为中心部凸出的带子形态,固定于肺动脉或下大静脉。

此时,所述肺动脉固定体32及下大静脉固定体62也可以不插入于所述鞘管40,而插入于所述连接管20内。

当然也可以是上述形态的肺动脉固定构件30及下大静脉固定构件60之外的其他形态。

图6是本发明另一优选实施例的三尖瓣返流手术用器械的立体图,图7是用于说明利用图6的三尖瓣返流手术用器械进行手术后的样子的立体剖面图。

如果参照图6和图7,本发明另一优选实施例的三尖瓣返流手术用器械100包括:肺动脉固定构件30,所述肺动脉固定构件30固定于肺动脉;所述下大静脉固定构件60,所述下大静脉固定构件60固定于下大静脉;连接管20,所述连接管20连接所述肺动脉固定构件30与所述下大静脉固定构件60;及阻断部10,所述阻断部10结合于所述连接管20的一侧。

所述阻断部10包括:阻断气囊(blockingballoon)16,所述阻断气囊为能够膨胀或收缩的气囊形态;气囊管17,所述气囊管17一端结合于所述阻断气囊16并连通;及气囊调节器18,所述气囊调节器18结合于所述气囊管17的另一端,向所述阻断气囊16供应空气、氧气、泡沫(form)等。

所述气囊调节器18安装于患者的体外,所述阻断气囊43可以借助于所述气囊调节器18供应的空气、氧气、泡沫(form)等而膨胀或收缩。

所述阻断气囊16从所述气囊调节器18接受供应空气、氧气、泡沫(form)等而膨胀,阻断三尖瓣的空间(orifice),所述阻断气囊16的大小可以根据所述空间的大小而调节。

所述肺动脉固定构件30和所述下大静脉固定构件60不仅是如图6及图7所示的形态,当然也可以为图3至图5中详细叙述的形态。

图8是本发明又一优选实施例的三尖瓣返流手术用器械的立体图,图9是用于说明利用图8的三尖瓣返流手术用器械进行手术的样子的立体剖面图。

如果参照图8和图9,本发明又一优选实施例的三尖瓣返流手术用器械100包括:肺动脉固定构件30,所述肺动脉固定构件30固定于肺动脉;下大静脉固定构件60,所述下大静脉固定构件60固定于肺动脉;连接管20,所述连接管20连接所述肺动脉固定构件30与下大静脉固定构件60;及阻断部10,所述阻断部10结合于所述连接管20的外周面。

所述肺动脉固定构件30和所述下大静脉固定构件60不仅是如图8及图9所示的形态,当然也可以是在图3至图5中详细叙述的形态。

所述阻断部10包括:环形丝线19,所述环形丝线19以所述连接管20贯通的方式安装,中心轴与所述连接管20倾斜地形成;阻断膜(membrane)41,所述阻断膜41连接所述插入管20与所述环形丝线19。

所述环型丝线19由于中心轴与所述连接管20倾斜地形成,因而与倾斜既定角度的三尖瓣平行地配置。因此,可以有效地阻断三尖瓣的空间(orifice)。

下面说明利用所述三尖瓣返流手术用器械100进行三尖瓣返流手术的过程。

图10是显示利用本发明的三尖瓣返流手术用器械的三尖瓣返流手术步骤的顺序图,图11是用于说明利用本发明的三尖瓣返流手术用器械来治疗三尖瓣返流的原理的立体剖面图。

如果参照图10及图11,包括导丝移动步骤s10、三尖瓣返流手术用器械移动步骤s20及三尖瓣返流手术用器械固定步骤s30。另外,本发明的三尖瓣返流手术用器械100为了容易在患者身体内部移动,追加包括导丝50和鞘管40。

所述导丝移动步骤s10是将所述导丝50通过下大静脉-三尖瓣-肺动脉插入而使得本发明的三尖瓣返流手术用器械100能够容易地移动到体内的步骤。丝线及导管在体内的移动可以通过x射线观察。所述导丝50为了安全地穿过三尖瓣,追加需要在内部形成有管腔(lumen)的导丝引导管(图上未示出)。所述导丝引导管(图上未示出)为了穿过三尖瓣的安全区(safezone)而在上端形成有气囊或猪尾巴形状的挂接装置。所述安全区(safezone)是指没有诸如三尖瓣小叶(leaflet)、三尖瓣腱索(chordae)及乳头肌(papillary)的瓣膜下部结构物及节制索(moderatorband)的空间。所述气囊或猪尾巴形态的挂接装置移动到安全区(safezone)之外的地方时,卡于所述瓣膜下部结构物及所述节制索而无法前进。因此,所述导丝引导管(图上未示出)通过下大静脉-三尖瓣的安全区(safezone)-肺动脉移动,所述导丝50插入于所述导丝引导管进行移动。所述导丝50的一端如果移动到肺动脉,则将所述导丝引导管去除到体外。此时,准备三尖瓣返流手术用器械100,使得能够插入于所述鞘管40,并移动到体内。所述肺动脉固定体32及所述下大静脉固定体62以收紧的状态插入于所述鞘管40内,所述阻断部10以卷于所述连接管20外周面的状态插入所述鞘管40内。

所述三尖瓣返流手术用器械移动步骤s20是使所述导丝50插入于在所述鞘管40的内部形成的所述导丝引导管腔22,使三尖瓣返流手术用器械100移动到体内的步骤。插入于所述鞘管40内的三尖瓣返流手术用器械100,沿着所述导丝50插入的路径(下大静脉-三尖瓣-肺动脉)插入体内,所述阻断部10位于三尖瓣空间(orifice)后停止移动。

所述三尖瓣返流手术用器械固定步骤s30是将所述导丝50和所述鞘管40去除到体外而使得三尖瓣返流手术用器械100固定于肺动脉及下大静脉的步骤。所述阻断部10如果配置得倾斜地贯通三尖瓣的空间(orifice),则将所述导丝50去除到体外。另外,如果所述鞘管40也去除到体外,则以形状记忆合金或弹性体或自膨胀式支架形成的所述肺动脉固定体32及所述下大静脉固定体62复原为辐射形态,所述肺动脉固定构件30固定于肺动脉,所述下大静脉固定构件60固定于下大静脉。另外,曾以卷于所述鞘管40的状态插入的所述阻断部10也复原,阻断因三尖瓣关闭不全而发生的空间(orifice),治疗三尖瓣返流。

以上参考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理解在不改变本发明的技术思想或必要特征的前提下,本发明可以以其他具体形态实施。因此,以上记述的实施例在所有方面应理解为只是示例而非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