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密度微针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276562发布日期:2020-06-26 23:18阅读:304来源:国知局
高密度微针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插入于皮肤向身体传递在医学、药学或者美容方面有效的成分的高密度微针。



背景技术:

药物传递系统(drugdeliverysystem;dds)是指利用各种物理化学性技术将具有药理活性的物质传递于细胞、组织,脏器和器官等的一系列技术。

作为药物传递系统最常使用的是用口服摄取药物的口服方式,除此之外还有将药物传递于人体某一部分的透皮类型的方式等。其中,用金属材料的注射器针头在患者的皮肤穿孔传递液态药物的方式,即利用注射器的药物传递方式从以前开始就已经广泛使用了。

然而,利用注射器的药物传递方式在给患者注射药物时伴随着疼痛,而且还存在因为重复接种的繁琐和因为注射器管理疏忽导致再使用注射器针头引起患者感染的缺点。

另外,以上的方式要求掌握注射器使用知识的接种专业人员,因此也存在患者无法自己利用注射器注射药物的缺点。

据此,最近为了改善利用注射的药物传递方式正在制作并使用比笔形注射器小很多的微型尺寸的透皮类型微针。

微针作为在角质层物理性穿孔传递药物的系统,在1998年美国佐治亚理工大学普劳施尼茨团队利用半导体工艺技术用硅元件制作微针阵列传递药物的应用可能性,由此开始正在活跃地进行许多研究,而且不仅是硅,还基于金属、高分子、玻璃及陶瓷等各种材料制作各种尺寸和形状。

另外,微针用于向体内穿度药物、疫苗等活性物质、检测人体中的分析物质以及活检(biopsy),除此之外也以将皮肤美容物质或者药物注入于皮肤组织内或者从皮肤内部提取诸如血液的体液为目的使用。据此,微针可局部性地持续注射药物,在插入于皮肤时可将疼痛感最小化,因此近来微针可以说是在各种领域使用率剧增非常快的药物传递方式之一。

然而,现有的微针具有无法将药物通过皮肤的角质层迅速扩散到体内的结构性形状。据此,如图7所示,现有的微针10包括基板部1和针2,所述基板部1放置在于粘贴片(未示出)的状态下附着在皮肤上,所述针2在该基板部1上凸出插入到皮肤,而且形成针2在基板部1上间隔预定间距排列多个行列的简单结构,因此存在通过透皮扩散药物的效率低的缺点。

据此,为了提高药物传递速度,最近正在持续开发化学性增强剂(enhancer)、离子电渗疗法(iontophoresis)、电穿孔法(electroporation)、利用超声波及热元件加强透皮传递药物的方法,然而这些只是使微针的制造工艺变得复杂,不仅如此还存在提高制造成本的缺点,另外根据药物类型不适合的情况很多,并且还存引起皮肤副作用的问题。

然后,微针10的基板部1通常是利用模具(mold)制作而成。通过模具方式制作的基板部1在后续工艺受到加压器的加压,此时在基板部1形成的多个针2受到加压器的加压,可在基板部1上折弯凸出。

然而,现有的微针10具有如上所述的结构,多个针2在基板部1上相互间隔预定间距配置,因此需在加压器安装结构复杂的活动模具,即在活动模具配置有分别与多个针2相对应接触的加压片。

然后,存在如下的问题:在用安装有如上所述的活动模具的加压器加压多个针2时,基板部1的位于多个针2之间的部位受到加压片的影响而变形或者受损。

尤其是,存在如下的问题:为了将药物有效传递至皮下,在基板部1上增加针2的个数时,由于针2之间的间隔非常精密反而基板部1的配置在多个针2之间的部位受到加压片的影响而变形或者受损。

据此,本申请人为了解决如上所述的问题提出了本发明,作为相关的现有技术文献,有韩国公开专利第10-2014-0105686号的“用于刺激身体疼痛部位或者穴位的微针贴片”等。



技术实现要素:

(要解决的问题)

本发明是用于解决如上所述的问题的,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可使有利于人体的活性成分可迅速渗透及扩散到皮肤内的高密度针。

另外,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插入于皮肤预定部位的针的个数及针之间的密集程度比现有的微针显著增加的微针。

另外,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不使用加压器的成型方式也可形成针的微针。

(解决问题的手段)

本发明包括:垫片部,粘贴于皮肤;基板部,配置在所述垫片部;多个插入片,配置在所述基板部;其中,所述基板部形成有多层,并且可配置在所述垫片部。

另外,所述基板部可通过卷曲或者折弯带状的板的方式形成多层。

另外,可配置多个所述插入片,多个所述插入片在所述板的宽度方向的一侧沿着所述板的长度方向间隔预定间距。

另外,所述插入片与形成所述板的面可配置在相同的平面上。

另外,所述基板部形成圆形或者多边形的形状,并且可配置在所述垫片部。

另外,在所述板的宽度方向的一侧可配置有装载药物或者活性成分的多个装载槽。

另外,在所述垫片部可配置插入所述基板部的安装槽。

另外,所述基板部或者所述插入片可用可吸收金属形成。

另外,所述生物可吸收金属可包含镁、钙、锌、铁中的至少一种成分。

(发明的效果)

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高密度微针通过形成多层的基板部的结构,在已设定的垫片部的区域可相互密集地配置多个插入片,因此可向使用者体内集中传递并扩散装载于插入片的药物或者活性成分。

另外,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多功能型高密度微针不要求将插入片以垂直方向竖立设置在基板部上的单独的工艺,因此可防止基板部或者插入片受到加压器的加压片的加压而变形或者受损的现象,最终将加工工艺简单化,可降低高密度微针的制造成本。

另外,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高密度微针无需利用加压器的活动模具也可提供具有多个微针的高密度微针,因此也可节省工艺成本,降低微针的整体制造成本。

另外,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高密度微针除了向体内传递药物或者活性成分以外,还传递生物可吸收金属含有的成分(镁、钙、锌、铁等),可将矿物质等有益的成分直接供应给使用者。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高密度微针的分解立体图。

图2是示出构成图1的基板部的带状的板的立体图。

图3是示出卷曲图2的带状的板形成圆形的基板部的模样的立体图。

图4是示出折弯图2的带状的板形成四边形的基板部的模样的立体图。

图5是示出在图2的带状的板形成多个装载槽的模样的图。

图6是具有圆形或者四边形形状的基板部的高密度微针的立体图。

图7是示出现有的微针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与附图一同参照详细后述的实施例,将明确本发明的优点、特征及达成方法。

然而,本发明不限于在以下公开的实施例,而是可实现相互不同的形状,但是本实施例只是使本发明的公开更加完整,并且是为了将发明的范畴告知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具有常规知识的人而提供的,本发明只定义在权利要求项的范围内。

以下,参照图1至图5,详细说明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高密度微针。在说明本发明的过程中,为了清楚的说明本发明的要点,省略针对相关的公知功能或者结构的具体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高密度微针的分解立体图;图2是示出构成图1的基板部的带状的板的立体图;图3是示出卷曲图2的带状的板形成圆形的基板部的模样的立体图;图4是示出折弯图2的带状的板形成四边形的基板部的模样的立体图;图5是示出在图2的带状的板形成多个装载槽的模样的图;图6是具有圆形或者四边形形状的基板部的高密度微针的立体图。

如图1至图5所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高密度微针100可包括:粘贴于皮肤的垫片部110;配置在所述垫片部110的基板部120;及配置在所述基板部120的多个插入片130。

所述垫片部110可具有预定的厚度和面积,并且可具有圆形或者多边形的形状,也可由除了在附图示出的以外的可执行所述基板部形状保持功能的其他形状代替。另外,为了追加粘贴于皮肤等的扩张用途等,在所述垫片部110中除了配置有所述基板部120的区域以外的其余区域也可涂敷粘贴物质。

所述基板部120作为在所述垫片部110粘贴在使用者的皮肤时与要接收药物或者活性成分的使用者皮肤接触构件,形成有多层所述基板部120,在此状态下可配置在所述垫片部110的中心。

如图2所示,所述基板部120可用带状的板121制作而成。即,所述基板部120可形成通过卷曲或者折弯(bending)所述板121的方式形成多层的圆形或者多边形的形状,在此所述层可称为所述板121。

例如,如图3所示,若所述板121卷曲成卷状,则所述基板部120可形成具有多层的圆形的形状。

即,以所述板121的长度方向的一端为圆形的中心,若以所述板121的长度方向的一端为中心卷曲该长度方向的另一端形成圆形形状,则所述基板部120可被制作成具有多层的圆形形状。

以供参考,在附图上示出并说明通过所述板121卷曲成卷状所述基板部120形成圆形形状,但是并不限于此,而是也可具有多边形形状。即,将所述板121的长度方向的一端作为多边形的中心,也能够以该长度方向的一端为中心将该长度方向的另一端折弯预定角度形成四边形、三角形等的形状。如若如此,所述基板部120也可制作成具有多层的多边形的形状。

另外,如图4所示,若每间隔预定间距折叠所述板121进行层叠,则所述基板部120可形成具有多层的四边形形状。

即,以预定的间距为基准折弯所述板121以锯齿方向层叠,则所述基板部120可被制作成具有多层的四边形形状。

以供参考,在所述板121可装载待传递于皮下的药物或者活性成分。所述板121装载药物或者活性成分的方式可适用各种公知的方式,诸如在储存有药物或者活性成分的容器浸渍所述板121将药物或者活性成分涂层于所述板121的方式,或者将药物或者活性成分涂敷于所述板121来进行涂层的方式等。

然后,装载于所述板121的药物可以是以预防和治疗疾病为目的的药物,并且不限于此,也可以是遗传物质或者用于皮肤美容的egf(epidermalgrowthfactor;表皮生长因子)或者透明质酸(hyaluronicacid)。

利用如上述的方式制作的基板部120可插入于形成在所述垫片部110的安装槽111。

所述安装槽111具有与所述基板部120的形状相对应的形状,在插入所述基板部120时,所述安装槽111加压形成所述基板部120的最外廓的板121,可防止所述板121松解。即,优选为,所述基板部120以过盈配合方式结合于所述安装槽111。

所述插入片130可以是在所述垫片部110粘贴于使用者的皮肤时插入到使用者的皮肤将药物或者活性成分传递于皮下的构件。

如图2及图5所示,所述插入片130与所述基板部120的板121连接成一体,可配置有多个所述插入片130在所述板121的宽度方向的一侧沿着所述板121的长度方向相互间隔预定间距。

即,所述插入片130的长度方向的一端与所述板121的宽度方向的一侧连接成一体,而该长度方向的另一端可以说是以水平方向延伸的自由端。在此,优选为,所述插入片130整体可形成箭头形状,以容易插入于使用者的皮肤。即,可形成宽度从插入片130的长度方向的一端向另一端方向逐渐变窄的形状。

然后,所述插入片130与形成所述板121的面可配置在相同的平面上。即,所述板121和所述插入片130可具有相同的水平面。即,所述插入片130在与所述板121配置在相同的平面上的状态下可插入于使用者的皮肤。

据此,无需通过成型工艺或者利用加压器的加压工艺在所述基板部120的表面上以垂直方向弯曲所述插入片130,将所述插入片130插入于使用者的皮肤。

因此,可防止在基板部120上以垂直方向弯曲所述插入片130的构成中出现的问题,例如,支撑插入片130的长度方向的一端的基板部120的部位变形或者受损的问题,或者插入片130通过加压片受到加压而在基板部120上折断的问题等。

然后,在所述插入片130也装载有向使用者的皮下传递的药物或者活性成分,可以说该方式与在所述板120装载药物或者活性成分的方式相同。

如上所述的结构的插入片130沿着卷曲或者折弯所述板121的方向在预定的区域配置有多个,因此可向使用者的皮肤有效传递药物或者活性成分。

即,所述插入片130不是在平面形状的基板部上以垂直方向凸出的结构,而是具有在形成带状的板121的宽度方向的端部延伸形成的结构,因此可在已设定的垫片部110的区域(配置基板部的区域)配置的个数最多。

重新进行详细说明,相比于在平面形状的基板部上以垂直方向折弯配置的插入片的个数,如上所述,在利用的板121形成多层的垫片部110上配置的插入片130的个数在已设定的垫片部110的区域中更多而且其间距也更加密集。

据此,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高密度微针100在预定的垫片部110区域中可配置个数比现有的针更多的插入片130,另外也可增加插入片130之间的密集程度,因此具有使待向体内传递的药物或者活性成分集中传递及扩散到使用者的皮下的优点。

另一方面,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高密度微针100还可包括装载药物或者活性成分的多个装载槽140。

所述装载槽140可配置在与所述插入片130的长度方向的一端连接的所述板121的宽度方向的一侧,更准确地说,可配置在位于多个插入片130之间的所述板121的宽度方向的一侧部位。

在将药物或者活性成分装载于所述板121或者所述插入片130时,所述装载槽140提供能够以固体的液滴形态容纳该药物或者活性成分的空间。

据此,若所述插入片130插入使用者的皮肤,在所述装载槽140容纳的药物或者活性成分被使用者的体温融化,同时可沿着所述插入片130的长边传递到皮下,据此可调节向使用者体内传递的药物或者活性成分的量。即,通过配置在所述板121的装载槽140的尺寸可调节容纳于装载槽140的药物或者活性成分的量,因此最终也可调节传递到体内的药物或者活性成分的量。

以供参考,如图5的(b)所示,优选为,区划所述装载槽140的所述板121的宽度方向的一侧部位具有倾斜面。这是为了容易容纳装载于所述装载槽140的药物或者活性成分。

另一方面,构成所述基板部120的板121和与所述板121连接成一体的插入片130可用生物可吸收金属形成。即,所述基板部110和所述插入片130可用在镁、钙、锌、铁中至少包含其中一种成分的金属制作,这些金属可灵活用作生物可吸收金属。

据此,不仅是装载于基板部120或者插入片130的药物或者活性成分可传递于皮下,在生物可吸收金属所含有的矿物质成分也可传递到皮下。即,通过用作生物可吸收金属的镁、钙、锌、铁成分传递到皮下,进而可向体内供应矿物质成分。

以供参考,生物可吸收金属制作成镁基合金,用作骨科植入物,而且已经有在国内外商业化的案例,适用于骨科植入物的生物可吸收金属重点是在体内最大限度地降低分解速度或者提高耐蚀性,以安全地固定骨折。

然而,形成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高密度微针100的生物可吸收金属与使用于骨科的生物可吸收金属不同,加速分解速度在皮下释放药物的同时可供应矿物质,而该供应机制的适用类型可以是通过公知的平版印刷术(lithography)或者蚀刻(etching)技法在所述基板部120或者所述插入片130上图案化形成将所述生物可吸收金属。

到目前为止说明了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但是在不超出本发明的范围的限度内当然可进行各种变形。

因此,本发明的范围不限于已说明的实施例,而是由权利要求范围定义,不仅如此也应由与该权利要求范围同等的定义。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