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窥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906297发布日期:2020-08-18 19:21阅读:162来源:国知局
内窥镜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内窥镜。特别地,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带内窥镜头部和设置在内窥镜头部处的能往复运动的运动体的内窥镜,所述内窥镜头部具有工具引导面,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带拉索精细调节结构的内窥镜。



背景技术:

具有工具引导面的运动体具有类似于阿尔巴兰杠杆(albarranhebel)的功能。

这种阿尔巴兰杠杆在内窥镜中能够用于检查、例如食道或还有十二指肠、胆管、胆囊、胰管、胰腺等。

这种内窥镜具有光学装置(照明装置和相机)。此外,内窥镜在工作通道的出口处具有阿尔巴兰杠杆,阿尔巴兰杠杆通过枢转实现工具的有针对性的偏转,工具被推动经过工作通道。

在应用内窥镜之后,该内窥镜经受处理。该处理必须可靠地排除所有原基或微生物、如细菌、病毒、真菌、蠕虫、还有孢子的转移。在处理时,首先手动清洁内窥镜,以便无残留地去除有机材料或化学残留。在清洁后,进行机器消毒或灭菌。因此,应该避免的是:在内窥镜的一次使用中该内窥镜所接触的原基或微生物等在下次使用时转移到患者身上。

例如,de19627016c1公开了一种具有阿尔巴兰杠杆的内窥镜。更确切地说,内窥镜具有可与内窥镜脱开的承载件,在承载件中阿尔巴兰杠杆可枢转地设置在支撑在承载件中的轴线处。阿尔巴兰杠杆的枢转经由拉绳完成,拉绳锚固在阿尔巴兰杠杆处并且在内窥镜中引导。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目的是:实现一种内窥镜,其中还更好地避免:内窥镜所接触的原基在下一次使用时转移到患者身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内窥镜具有内窥镜头部和工具引导面,内窥镜头部具有用于引导微工具的工作通道,在工具引导面处能够接触可引导经过内窥镜的工作通道的工具,以便偏转到内窥镜头部的横向方向上。在内窥镜头部处,引导在内窥镜头部的纵向方向上能往复运动的运动体,该运动体具有工具引导面。

因此,在本实用新型中,能往复运动的运动元件取代常规的阿尔巴兰杠杆。可由内窥镜近端侧产生的运动元件运动是在内窥镜的纵向方向上的运动。阿尔巴兰杠杆的常规枢转运动被取消。

在内窥镜头部的远端端部区域处,运动体能够在内窥镜头部的外环周处引导。因此能够为运动体设有大引导面,这为运动体的往复运动赋予高度的稳定性。

运动体能够紧密地贴靠内窥镜头部。因此,运动体在内窥镜头部处的往复运动能够更稳定地引导。

工具引导面能够在横向的外边缘区域处具有延伸到近端方向上的隆起部,在工具引导面处引导的工具通过隆起部弯曲到近端方向上。因此,能够适当地改变被引导工具的角度,该工具以这个角度在内窥镜头部的侧向前移。换言之,与在没有隆起部的情况下相比,工具进一步移动到近端方向上。

内窥镜头部能够具有能从近端侧操作的拉伸体,并且,运动体能够在内窥镜头部处能够通过拉伸体往复运动。由此,如在常规的阿尔巴兰杠杆的情况中那样,可以简单地且对于操作者来说习惯地进行操作。

为了操作运动体,运动体能与拉伸体分开。因此,运动体和内窥镜头部能够实体分开。这实现的是:运动体能够设计为一次性使用构件,该构件在应用之后被清除。能够清洁和继续回收利用内窥镜头部,并且在下一次使用时配设有新鲜的运动体。

在拉伸体的远端区域处能够设置有力传递元件,该力传递元件与运动体的内环周连接。力传递元件能够是锁定凸缘。

在拉伸体的远端区域处能够设置有磁体元件,并且在运动体处能够设置有对应磁体元件。

在拉伸体的远端区域处能够构成有螺纹,并且在运动体处能够构成有配合的对应螺纹。

在一个替选方案中,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带拉索精细调节结构的内窥镜,该拉索精细调节结构用于内窥镜头部,其中拉索精细调节结构具有闭锁机构,其中在内窥镜中使用的拉伸体能够自由地引导到远端方向上,但是闭锁拉伸体在近端方向上的运动。拉索精细调节结构实现相对于内窥镜头部对通过拉伸体操作的(拉动的)体部(例如阿尔巴兰杠杆或运动元件)的精细调节。

当以超过预先限定的极限值的力在近端方向上拉动拉伸体时,闭锁机构会无法挽回地失效。

闭锁机构能够具有至少一个闭锁凸起,其将在拉伸体处安置的锁定凸缘在近端方向上的运动闭锁。

当以超过预先限定的极限值的力在近端方向上拉动拉伸体时,闭锁凸起和/或锁定凸缘能够折断。

拉索精细调节结构能够是如下的拉索精细调节结构:其用于精细调节至少一个拉伸体以偏转主内窥镜或副内窥镜的角度偏差单元、用于精细调节阿尔巴兰杠杆偏转装置的至少一个拉伸体、或用于精细调节能偏转的光学装置模块的拉伸体。在任意类型的内窥镜中,为了实现对拉绳、控制金属线等的精细控制而使用拉索精细调节结构。

内窥镜能够是十二指肠镜。

本实用新型的上面阐述的方面能够适当地进行组合。

附图说明

图1示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内窥镜的内窥镜头部的示意立体图,所述内窥镜具有安置在内窥镜头部处的帽。

图2示出具有套装的帽的内窥镜的示意立体图。

图3示出具有套装的帽的内窥镜头部的示意侧视图,其中该面处于远端部位中。

图4示出具有套装的帽的内窥镜头部的示意侧视图,其中该面处于近端部位中。

图5示出该实施例的内窥镜头部的示意俯视图。

下面参考附图根据实施例详细地描述本实用新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考图1至5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内窥镜具有内窥镜头部1和保护帽4。在保护帽4中集成了下面描述的运动体2。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容易理解,在图1至5中透视地示出内窥镜头部1和另外的元件。

首先,参考内窥镜头部1的附图进行描述。

在图1中,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内窥镜头部1与保护帽4分开地示出。保护帽4还没有套装到内窥镜头部1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内窥镜头部1具有柱形的壳体15并且还具有工作通道11和杆通道13,它们分别沿着内窥镜头部1的纵向方向且彼此平行地延伸。

杆通道13对应于拉绳通道(控制金属线通道)并且对杆3进行引导。杆3形成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拉伸体。

在近端侧处,在杆3处锚固了未示出的拉绳。拉绳穿过内窥镜并且能够在内窥镜的近端侧、所谓的操作者侧拉动。拉绳用于经由杆3来操作下面描述的运动元件2。为了该目的,拉绳能够在内窥镜的近端侧处例如通过夹紧螺钉、通过杠杆、通过摇杆等来操作。杆3能够引入到下面描述的运动体2中。

工作通道11引导微工具,以检查例如食道、也或者十二指肠、胆管、胆囊、胰管、胰腺等。

内窥镜头部1在远端端部处具有光学装置延伸部12,在光学装置延伸部处以已知的方式设有照明装置17和相机18,其中光学装置延伸部12在图1中在右侧示出。光学装置延伸部12形成具有相机和照明装置的壳体凸起。光学装置延伸部12侧向地设置在下面描述的运动体2旁边,以便微工具的位置和操控运动良好地处于在相机18的视界中。

工作通道11终止于内窥镜头部1的一个部段,该部段与远端端部间隔开,并且在那里形成工作通道11的远端的出口开口111。

在工作通道11的远端出口111的远端,设置有运动体2,运动体能相对于内窥镜头部1运动。工作通道11因此在远端方向上朝运动体2伸展。

下面更详细描述杆3。

杆3构成为长条柱形的元件。杆3设置在内窥镜头部1的杆通道13中。

在杆3的远端侧处,杆3具有三个在轴向方向上依次设置的锁定凸缘30。锁定凸缘30形成杆3的远端的端部体。

每个锁定凸缘30在远端侧处具有朝远端侧渐缩的端面部段31,并且在端面部段31的近端具有环形部段32。端面部段31圆锥状地构成,并且具有朝远端侧减少的外周长。环形部段32具有外直径,所述外直径稍微大于杆3在锁定凸缘30的近端侧(端部体的近端)处的外直径。环形部段32在近端侧处构成支撑面33。在两个远端的锁定凸缘30的支撑面33的中央部段处,环形部段32过渡到在近端连接的端面部段31中,参见图1。在近端的锁定凸缘30的支撑面33的中央部段处,环形部段32过渡至杆3的近端部段。

换言之,在锁定凸缘30之间构成锁定加深部。

锁定凸缘30能够引入运动体2的下面描述的引入通道23中,并且在那里锁定在下面描述的闭锁凸起处。

杆3的锁定凸缘30连同由一个或多个配对元件构成的闭锁凸起一起形成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拉索精细调节结构,其中配对元件设置在引入通道23中。

在锁定凸缘30的近端,在杆3的外环周处,一个直径扩宽部38在杆3设置在壳体15中的部段处构成。直径扩宽部能够以固定套装在杆3的外环周处的盘38的形式构成。盘38随杆3运动。为了实现盘38的运动,杆通道13在其在壳体15中的一个部段处具有一直径扩宽部131,该直径扩宽部具有的直径比直径扩宽部131的近端和远端更大。盘38的外直径稍微小于杆通道13的直径扩宽部131的内直径。

盘38的近端面形成用于作为预紧元件的弹簧9的支承面,预紧元件设置在杆3的外环周处。弹簧9在内窥镜头部1的壳体15中抵靠弹簧座14。

弹簧9在该实施例中构成为螺旋弹簧。弹簧9在预紧情况下装在弹簧座14与盘38的近端面之间。弹簧9将杆3预紧到远端方向上。

通过凭借拉绳将杆3拉动到近端方向上,能够克服预紧到远端方向上的弹簧9的预紧,并且能够将杆3拉动到近端方向上。

在直径扩宽部131的远端,在杆通道13处设有密封件16。密封件16构成为环形的密封元件,并且在壳体15中严密地安置在杆3的外环周处。密封件16设置在直径扩宽部131与杆通道13的远端出口之间。换言之,密封件16设置在弹簧9与杆通道13的远端出口之间。

杆3能够由塑料例如通过注塑方法或通过3d打印机来制造。

在内窥镜头部1的外环周处将保护帽4套装在内窥镜头部1的远端部段上。

下面描述保护帽4。

保护帽4构成为设有底部的柱体。换言之,保护帽4具有杯形形状。杯形形状具有底部和环绕的侧壁,其中底部设置在保护帽4的远端侧处。杯形形状的大小选择成,使得保护帽4能够安置到内窥镜头部1的外环周上,使得工作通道11的远端出口111和杆3的远端区域被覆盖,其中远端区域在内窥镜头部1的远端伸出。因此,帽4也覆盖光学装置延伸部12。

保护帽4具有窗口41,窗口保证到照明装置17和相机18的光学进入,参见图2。

保护帽4由塑料例如通过注塑方法或通过3d打印机来制造。

在保护帽4中,运动体2模制在运动体2的内环周面的一个部段处。因此,保护帽4形成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运动体2的一部分。

运动体2具有工具引导面20,在工具引导面处能够接触可引导通过内窥镜头部1的工作通道11的微工具,以便偏转到内窥镜头部1的横向方向上(在图1-4中向上),使得微工具例如能够引入胆管中。工具引导面20在在内窥镜头部1处装入的状态下,与工作通道11的远端的端部开口111相对置,参见图2。因此,运动体2具有常规的阿尔巴兰杠杆的功能。

在近端侧处,运动体2具有基础部段22。基础部段22在运动体2的装入位置中延伸到近端方向上。

基础部段22具有引入通道23,引入通道在运动体2的纵向方向上延伸,并且构成盲孔。将杆3的远端部段引入到引入通道23中。

在引入通道23的内环周处,至少一个未示出的弹性凸缘构成为闭锁凸起,弹性凸缘从引入通道23的内环周向内指向。凸缘能够是唯一的凸缘,或者是从引入通道23的内环周向内伸入的环,该环具有垂直于引入通道23的延伸方向构成的环面。凸缘或环面用于锁定到杆3的锁定凸缘30之间的锁定加深部中。换言之,凸缘或环面锁定在支撑面33处。

窗口41设置作为保护帽3的侧壁的侧切口。在设置在内窥镜头部1处的保护帽4的情况下,保护帽4的侧壁的侧切口处于运动元件2之上。通过窗口41能够前移微工具。此外,将帽4设置在内窥镜头部1处,使得照明装置17穿过窗口41输出光,并且相机18穿过窗口41拍摄图像。

保护帽4具有远端开口42。

本实用新型的功能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内窥镜如下使用。

提供新内窥镜或清洁过且消毒过的内窥镜。新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帽4置于内窥镜头部1的远端的端部部段上。同时,杆3引入到引入通道23中,并且杆3的锁定凸缘30之间的锁定加深部锁定在引入通道23的内环周处的环面或凸缘处。

在套装在内窥镜头部1处的状态下,照明装置17和相机18通过窗口41露出。帽的近端的开口42紧密地贴靠在内窥镜头部1的外环周处。

为了检查或治疗的目的,能够针对患者引入内窥镜。

当内窥镜引入直至期望的地点,例如与胆管的管口相对置地引入十二指肠中时,胆管管口的区域能够被照明装置17和相机18照明和拍摄。

现在,能够将微工具移动通过工作通道11。微工具例如能够是引导金属线、活检钳、支架系统、导管系统、乳头切开刀等。

微工具移动经过工作通道11的远端的出口开口111并且达到运动体2的工具引导面20。

现在,为了支持微工具进一步的前向运动,通过借助拉绳拉动锁定在运动体2中的杆3并且又去负荷的方式,运动体2能够在纵向方向上往复运动。

为了更好的理解,图3和4示出作为透视体部的内窥镜头部1和具有运动体2的保护帽4。

图4示出运动体2运动到远端方向上的状态作为运动体2的第一远端部位。在该状态下,不操作拉绳。一件式设置在杆3处的盘38处于杆通道的直径扩宽部131的远端端部处。

图5示出运动体2运动到近端方向上的状态作为运动体2的第二近端部位。在该状态下,将弹簧9压在一起。通过拉绳将杆3拉动到远端方向上。一件式地设置在杆3处的盘38与杆通道的直径扩宽部131的远端端部间隔开。

因此,运动体2能够在内窥镜头部1的纵向方向上往复运动。运动体2的往复运动方向是内窥镜头部1的轴向方向。

保护帽4在运动体2往复运动时同样在内窥镜头部1的轴向方向上运动。因此,保护帽4引导和稳定运动体2的往复运动。

通过牵拉和释放拉绳,运动体2在远端部位与近端部位之间往复运动。因此,通过拉绳的交替的拉动运动和释放运动,能够引起运动体2与其工具引导面20朝近端侧和朝远端侧交替进行的移动。由此简化微工具的前移。

拉索精细调节结构的功能

由于在杆3与运动体2的引入通道23之间存在多个锁定部位,能够精细地调节工具引导面20相对于内窥镜头部1的位置。

因此,杆3的锁定凸缘30能够移入到引入通道23中直至锁定凸缘30中的那个期望的锁定凸缘在引入通道23的凸缘或环面处锁定。杆3越深地进入引入通道23中、即越多的锁定凸缘30移动经过引入通道23的近端的凸缘或环面,运动体2就越近地处于工作通道11的远端出口111处。

锁定凸缘30形成闭锁机构,其中在内窥镜中使用的拉伸体(例如杆3)能够自由地引导到远端方向上进入到运动体2中,但是闭锁拉伸体3在近端方向上的运动(通过引入通道23的凸缘或环面)。随后,引入通道23的凸缘或环面折断,或者杆3的锁定凸缘30折断。

当以超过预先限定的极限值的力在近端方向上拉动杆3时,闭锁机构会无法挽回地失效。

因此,闭锁机构30具有至少一个闭锁凸起连同引入通道23的内环周处的凸缘或环面作为对应元件,闭锁凸起将安置在杆3处的锁定凸缘30在近端方向上的运动闭锁。

当以超过预先限定的极限值的力在近端方向上拉动杆3时,闭锁凸起(引入通道23的内环周处的凸缘或环面)和/或锁定凸缘30折断。

因为运动体2设计为一次性使用体,所以闭锁凸起(引入通道23的内环周处的凸缘或环面)的折断会是优选的。杆3能够再次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作用和优点

本实用新型实现用于内窥镜的简单且成本适宜的解决方案,其中保护帽与拉绳为了操作工具引导面的往复运动而在空间上分离。常规的阿尔巴兰杠杆由于其几何结构而提供多个底切,在这些底切处能在使用时沉积原基等,在强力清洁和消毒的情况下这些原基等也将有可能地残留在阿尔巴兰杠杆处。

在本实用新型中,运动体2具有工具引导面20。因此,运动体2承担阿尔巴兰杠杆的功能。运动体2能够在远端方向上从杆3上取下。能够容易地清洁杆3的远端端部。

保护帽4能够连同运动元件2能够在使用之后清除。

光学装置延伸部12的表面是扁平的并且能够容易地清洁。

在内窥镜的一次使用中,该内窥镜与原基接触,因此,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内窥镜形成如下可行性:避免这些原基等在下一次使用时转移给下一患者。

保护帽4连同运动元件能够构成为一次性使用部件并且被清除。替选地,保护帽4能够被输送给清洁和消毒机构。

在内窥镜头部中密封有拉索通道,其中拉绳相对于环境完全地密封。拉索通道和拉索的密封是水密的。因此避免:原基能够进入拉索通道中或者能够与拉绳接触。

替选方案

在该实施例中,杆3具有三个在轴向方向上依次设置的锁定凸缘30。锁定凸缘30的数量不受限。杆3能够仅具有一个锁定凸缘30,以便锁定在运动体2的引入通道23中。杆3能够具有两个、四个或更多个锁定凸缘30。

在该实施例中,在引入通道23的内环周处设有单个的凸缘或环面,凸缘或环面锁定到杆3的锁定凸缘30之间的锁定加深部中。替选地,沿着引入通道23的延伸方向能够设有多个凸缘或环面,它们具有与杆3的锁定凸缘30之间的锁定加深部相同的间距。由此能够实现杆3与运动体2之间的更高的保持力。

引入通道23的近端开口能够通过构成为薄板的蒙护部封闭,蒙护部通过借助于杆3刺穿才打开。

引入通道23的内环周处的凸缘或环面起齿部的作用,齿部与杆3的锁定凸缘啮合。这种齿部能够构成为,使得其基于在刺穿蒙护部时的材料变形而形成,其中齿部的材料流入在锁定凸缘30之间保留的中间空间中。

弹簧9在该实施例中构成为螺旋弹簧。代替弹簧9,能够选择任意适当的其他预紧装置。预紧装置仅必须能够将运动体2预紧到远端方向上。

代替预紧到远端方向上的预紧装置,也能够使用预紧到近端方向上的预紧装置。于是,拉绳必须构成为足够刚性的移动元件,其能够克服预紧到近端方向上的预紧装置的预紧,并且能够将运动体2移动到远端方向上。

在该实施例中,运动体2的杆3能够借助可从近端侧起来操作的拉绳拉动到近端方向上,并且能够通过弹簧运动到远端方向上。替选地,在内窥镜中,能够将杆通道引导直至近端操作者侧,并且杆是弹性的并且延伸直至近端操作者侧。于是,能够弃用拉索和预紧装置。于是,运动体2的往复运动在内窥镜的近端操作者侧直接通过将弹性杆的近端端部前移和回拉来产生。

在另一替选方案中,能够在工具引导面20的图1至4中的上端部处设有在近端方向上延伸的隆起部,隆起部能够将沿着工具引导面20移动通过工作通道11的微工具弯曲到近端方向上。隆起部引起:前移的微工具更强地弯曲到近端方向上。

在该实施例中,在杆通道13处设有密封件16。即密封件16在壳体15中严密地置于杆3的外环周处,并且杆3相对于密封件16运动。替选地,能够选择如下结构,在该结构中密封件16固定地构成在杆3的外环周处,并且借助杆3相对于壳体、即相对于杆通道13运动。在此,密封件16应从运动体2的近端的运动部位直至远端的运动部位进行密封。

在该实施例中,运动体2集成到帽4中。在一个替选方案中,运动体2能够与帽4分离。在该替选方案中,帽4不通过杆3相对于内窥镜头部1往复移动,而是仅安置在帽4中的、移动到杆3的远端端部上的运动体2往复移动。

在该实施例中,在杆30的锁定凸缘30与运动体2的引入通道23的内环周处的相应锁定机构(凸缘或环面)之间进行锁定连接。替选地,在杆3的远端端部处能够设有外螺纹,并且在运动体2的引入通道23的内环周处能够设有内螺纹,并且杆3旋入引入通道23中。

在另一替选方案中,代替杆3的锁定凸缘30与引入通道23的内环周处的相应锁定机构(凸缘或环面)之间的锁定连接,能够设有磁连接。在杆3的远端区域处能够设有磁体元件,并且在运动体2的包围引入通道23的区域处能够设有对应磁体元件。

在该实施例中,杆3形成拉伸体。替选地,拉绳或拉线(控制金属线)能够形成拉伸体,在拉伸体的远端端部处将设置在远端出口开口111的远端侧处的端部体与锁定凸缘30连接。这种替选的拉伸体在内窥镜中具有更小的外直径。于是,杆通道13是拉绳通道。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拉索精细调节结构能够在用于内窥镜的任意类型的拉索控制装置中使用,其中拉索精细调节结构通过杆3的锁定凸缘30和设置在引入通道23的内环周处的凸缘或环面形成。例如,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拉索精细调节结构能够用于精细调节拉伸体以偏转主内窥镜或副内窥镜的角度偏差单元、用于精细调节阿尔巴兰杠杆偏转装置的拉伸体或用于精细调节能偏转的光学装置模块的拉伸体。

拉索精细调节结构能够在帽4的近端的内环周部段处具有向内伸出的凸起作为止挡件,当在近端方向上拉动杆时,止挡件抵靠内窥镜头部1的壳体15的远端端部,以便折断闭锁凸起(引入通道23的内环周处的凸缘或环面)。

拉索精细调节结构的原理能够使用在任意类型的拉索引导装置中,所述拉索引导装置能够使用在内窥镜中。

本实用新型可应用于十二指肠镜中。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还可以应用于在超声内窥镜中并且应用于任何其他类型的内窥镜。

附图标记列表

1内窥镜头部

2运动体

3杆

4保护帽

9弹簧

11工作通道

12光学装置延伸部

13杆通道

14弹簧座

15壳体

16密封件

17照明装置

18相机

20工具引导面

22基础部段

23引入通道

30锁定凸缘

31渐缩的端面部段

32环形部段

33支撑面

38盘

41窗口

42远端开口

111工作通道的远端的出口开口

131杆通道的直径扩宽部。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