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小儿照蓝光安全防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492100发布日期:2019-04-23 20:42阅读:383来源:国知局
一种小儿照蓝光安全防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儿科医疗设备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小儿照蓝光安全防护装置。



背景技术:

照蓝光是光照疗法的其中一种,光照疗法是通过光照皮肤治疗新生儿黄疸,使体内胆红素在光的氧化作用下转变成水溶性的胆红素异构体的一种治疗方法,在治疗时需要把婴儿衣服脱光,放在透明保暖箱中,遮盖住眼睛、会阴部,保暖箱上下两面各有一个能发出幽幽蓝色光的灯,一般每次连续照射12~24小时,就可以使黄染的皮肤颜色变浅,也可以采用单面光疗、毯式光疗。在治疗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

1.由于患儿在治疗过程中姿势不稳定,蓝光照射的均匀性难以保证;

2.在采用俯卧位进行照射时,存在窒息风险,需要专人进行看护,人工成本增加;

3.患儿穿戴的遮挡物容易脱落,使其眼部与臀部暴露在外,在蓝光照射下会导致身体受到损伤。

为了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国内在相关领域进行了一定研究,专利申请号为201610102779.7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黄疸检测蓝光治疗仪,包括蓝光led光源、控制模块、供电模块、机壳、聚光灯头、同轴光纤和黄疸指数检测单元,能够降低副作用,功率更强,大大缩短了治疗时间,克服传统光疗仪的诸多副作用及不稳定性,可有效治疗新生儿严重的黄疸症;专利申请号为201610102779.7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蓝光治疗床,包括床体和设置有蓝光发光装置的箱体,解决了现有同类蓝光光疗设备中普遍存在的因光辐射导致床面温度过高的问题,有效减少新生儿黄疸光疗过程中出现不适应症的几率,提高黄疸治愈率。但是针对如何提高在治疗过程中均匀性与安全性仍无法得到改善,为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小儿照蓝光安全防护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小儿照蓝光安全防护装置,可以解决现有小儿照蓝光时中存在的照射不均匀、小儿采用俯卧位时容易造成窒息、小儿穿戴的遮挡物容易因脱落导致身体受到损伤等难题。

本发明所要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小儿照蓝光安全防护装置,包括支撑架、换位机构、遮挡机构与承托机构,所述支撑架上端为半圆环型结构,支撑架下端设置有固定脚,支撑架上安装有换位机构,换位机构上从下往上依次安装有遮挡机构与承托机构,且支撑架左右两端对称开设有调节槽;其中:

所述换位机构包括转动环、限位柱、限位环、工作块、连接板、滑动块、调节环与调节气缸,转动环通过滑动配合方式安装在支撑架中部,转动环外壁上沿其周向方向均匀设置有凸块,转动环左右两侧沿其周向方向均匀安装有限位柱,转动环左右两侧布置有限位环,限位环通过滑动配合方式安装在支撑架侧壁上:调节气缸的结构、原理及控制方法均为现有技术,通过人工方式转动转动环,转动至合适位置后,将限位环与对应的限位柱相连接,以达到对该位置的固定,能够根据实际情况对小儿的姿势进行调节,使得蓝光照射更均匀,治疗效果更理想。

-转动环中部安装有工作块,工作块左右两端对称安装有连接板,连接板为左右可伸缩结构,连接板顶端与滑动块侧壁相连接,滑动块通过滑动配合方式安装在调节环内,调节环通过滑动配合方式安装在调节槽内,调节环侧壁与调节气缸顶端相连接,调节气缸底端安装在支撑架外壁上;通过调节气缸的伸缩运动对调节环位置进行调节,以适应不同小儿身高。

所述遮挡机构包括遮挡架、头部限位架、腿部限位架与遮光罩,遮挡架安装在工作块上,遮挡架为空心框体结构,遮挡架右端开设有通过孔,遮挡架左端开设有圆孔,圆孔数量为二,两个圆孔前后对称布置,且通过孔内壁与圆孔内壁上均设置有海绵条:将小儿下身穿过遮挡架右端开设的通过孔,并使其双腿穿过圆孔后,遮挡架能够在蓝光照射过程中对小儿臀部进行遮挡,避免蓝光对小儿身体造成损伤;

-位于工作块右端的滑动块上安装有头部限位架,位于工作块左端的滑动块上安装有腿部限位架,头部限位架上安装有遮光罩,头部限位架与腿部限位架前后两侧均对称安装有挡板,腿部限位架上前后对称安装有限位圈,且限位圈为弹性材质;通过遮光罩对小儿眼睛进行遮挡,以免损伤视力,通过头部限位架与腿部限位架对小儿头部、腿部进行限位,避免在治疗过程中因小儿姿势变化过大而造成不良影响。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承托机构包括工作板、伸缩板、滑动板、承托气缸、承托板与辅助板,工作板安装在转动环上端,工作板左右两端对称安装有伸缩板,伸缩板顶端与滑动板侧壁相连接,滑动板通过滑动配合方式安装在限位环内壁上,工作板下端与承托气缸底端相连接,承托气缸顶端安装有承托板,承托板左右两侧均布置有辅助板,辅助板为上下可伸缩结构,辅助板安装在承托板与滑动板之间;承托气缸的结构、原理及控制方法均为现有技术,当小儿由平躺姿势逐渐改变为俯卧姿势时,通过承托气缸带动承托板对小儿正面进行承托,由于小儿面部处于悬空状态,能够消除出现窒息的可能性。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头部限位架包括固定板、伸缩架与电动推杆,固定板安装在位于工作块右端的滑动块上,固定板右端通过滑动配合方式安装有伸缩架,伸缩架为l型结构,伸缩架侧壁与电动推杆顶端相连接,电动推杆底端安装在固定板上;电动推杆的结构、原理及控制方法均为现有技术,通过电动推杆对伸缩架位置进行调节,使得小儿头部能够与伸缩架侧壁相接触,避免因小儿头部位置改变造成遮光罩对其口鼻产生遮挡的情况发生,保证了治疗时的安全性。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遮光罩由弹性可伸缩的布料构成,遮光罩后侧设置有凸板,凸板上开设有圆孔,圆孔内紧贴有固定柱,固定柱安装在头部限位架上,固定柱上端为半球形结构,固定柱下端为圆柱形结构;通过控制凸板与固定柱的分离与否,能够根据实际情况对遮光罩进行摘戴。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限位柱侧壁上沿其周向方向均匀设置有橡胶条,且限位柱侧壁上设置的橡胶条的外轮廓线所在的圆的直径大于限位环内径;能够增大限位环与限位柱之间的摩擦力,防止松脱,提高了治疗时的稳定性。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承托板为左右双向可伸缩结构,且承托板右端开设有透气槽,能够保证小儿在俯卧状态时顺利呼吸。

本发明中除遮挡架与遮光罩外的其他装置均为透光材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1.本发明具有提高照射均匀性、避免小儿发生窒息危险、可对小儿眼部与臀部进行稳定遮挡等优点;

2.本发明设置有换位机构,能够根据实际情况对小儿的姿势进行调节,使得蓝光照射更均匀,治疗效果更理想,且通过调节气缸的伸缩运动对调节环位置进行调节,可以适应不同小儿身高;

3.本发明设置有遮挡机构,能够在蓝光照射过程中对小儿臀部及眼部进行稳定遮挡,避免蓝光对小儿身体造成损伤;

4.本发明设置有承托机构,当小儿由平躺姿势逐渐改变为俯卧姿势时,通过承托气缸带动承托板对小儿正面进行承托,由于小儿面部处于悬空状态,能够消除出现窒息的可能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第一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第二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支撑架、换位机构与遮挡机构之间的第一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支撑架、换位机构与遮挡机构之间的第二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图1至图5,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阐述。

一种小儿照蓝光安全防护装置,包括支撑架1、换位机构2、遮挡机构3与承托机构4,所述支撑架1上端为半圆环型结构,支撑架1下端设置有固定脚,支撑架1上安装有换位机构2,换位机构2上从下往上依次安装有遮挡机构3与承托机构4,且支撑架1左右两端对称开设有调节槽;其中:

所述换位机构2包括转动环21、限位柱22、限位环23、工作块24、连接板25、滑动块26、调节环27与调节气缸28,转动环21通过滑动配合方式安装在支撑架1中部,转动环21外壁上沿其周向方向均匀设置有凸块,转动环21左右两侧沿其周向方向均匀安装有限位柱22,转动环21左右两侧布置有限位环23,限位环23通过滑动配合方式安装在支撑架1侧壁上:调节气缸28的结构、原理及控制方法均为现有技术,通过人工方式转动转动环21,转动至合适位置后,将限位环23与对应的限位柱22相连接,以达到对该位置的固定,能够根据实际情况对小儿的姿势进行调节,使得蓝光照射更均匀,治疗效果更理想。

-转动环21中部安装有工作块24,工作块24左右两端对称安装有连接板25,连接板25为左右可伸缩结构,连接板25顶端与滑动块26侧壁相连接,滑动块26通过滑动配合方式安装在调节环27内,调节环27通过滑动配合方式安装在调节槽内,调节环27侧壁与调节气缸28顶端相连接,调节气缸28底端安装在支撑架1外壁上;通过调节气缸28的伸缩运动对调节环27位置进行调节,以适应不同小儿身高。

所述遮挡机构3包括遮挡架31、头部限位架32、腿部限位架33与遮光罩34,遮挡架31安装在工作块24上,遮挡架31为空心框体结构,遮挡架31右端开设有通过孔,遮挡架31左端开设有圆孔,圆孔数量为二,两个圆孔前后对称布置,且通过孔内壁与圆孔内壁上均设置有海绵条:将小儿下身穿过遮挡架31右端开设的通过孔,并使其双腿穿过圆孔后,遮挡架31能够在蓝光照射过程中对小儿臀部进行遮挡,避免蓝光对小儿身体造成损伤;

-位于工作块24右端的滑动块26上安装有头部限位架32,位于工作块24左端的滑动块26上安装有腿部限位架33,头部限位架32上安装有遮光罩34,头部限位架32与腿部限位架33前后两侧均对称安装有挡板,腿部限位架33上前后对称安装有限位圈,且限位圈为弹性材质;通过遮光罩34对小儿眼睛进行遮挡,以免损伤视力,通过头部限位架32与腿部限位架33对小儿头部、腿部进行限位,避免在治疗过程中因小儿姿势变化过大而造成不良影响。

所述承托机构4包括工作板41、伸缩板42、滑动板43、承托气缸44、承托板45与辅助板46,工作板41安装在转动环21上端,工作板41左右两端对称安装有伸缩板42,伸缩板42顶端与滑动板43侧壁相连接,滑动板43通过滑动配合方式安装在限位环23内壁上,工作板41气缸44底端相连接,承托气缸44顶端安装有承托板45,承托板45左右两侧均布置有辅助板46,辅助板46为上下可伸缩结构,辅助板46安装在承托板45与滑动板43之间;承托气缸44的结构、原理及控制方法均为现有技术,当小儿由平躺姿势逐渐改变为俯卧姿势时,通过承托气缸44带动承托板45对小儿正面进行承托,由于小儿面部处于悬空状态,能够消除出现窒息的可能性。

所述头部限位架32包括固定板321、伸缩架322与电动推杆323,固定板321安装在位于工作块24右端的滑动块26上,固定板321右端通过滑动配合方式安装有伸缩架322,伸缩架322为l型结构,伸缩架322侧壁与电动推杆323顶端相连接,电动推杆323底端安装在固定板321上;电动推杆323结构、原理及控制方法均为现有技术,通过电动推杆323对伸缩架322位置进行调节,使得小儿头部能够与伸缩架322侧壁相接触,避免因小儿头部位置改变造成遮光罩34对其口鼻产生遮挡的情况发生,保证了治疗时的安全性。

所述遮光罩34由弹性可伸缩的布料构成,遮光罩34后侧设置有凸板,凸板上开设有圆孔,圆孔内紧贴有固定柱,固定柱安装在头部限位架32上,固定柱上端为半球形结构,固定柱下端为圆柱形结构;通过控制凸板与固定柱的分离与否,能够根据实际情况对遮光罩34进行摘戴。

所述限位柱22侧壁上沿其周向方向均匀设置有橡胶条,且限位柱22侧壁上设置的橡胶条的外轮廓线所在的圆的直径大于限位环23内径;能够增大限位环23与限位柱22之间的摩擦力,防止松脱,提高了治疗时的稳定性。

所述承托板45为左右双向可伸缩结构,且承托板45右端开设有透气槽。

本发明中除遮挡架31与遮光罩34外的其他装置均为透光材质。

使用时,首先将小儿下身穿过遮挡架31右端开设的通过孔,并使其双腿穿过圆孔后,遮挡架31能够在蓝光照射过程中对小儿臀部进行遮挡,然后通过遮光罩34对小儿眼睛进行遮挡,以免损伤视力,通过头部限位架32与腿部限位架33对小儿头部、腿部进行限位;

之后,通过人工方式转动转动环21,转动至合适位置后,将限位环23与对应的限位柱22相连接,以达到对该位置的固定,能够根据实际情况对小儿的姿势进行调节,使得蓝光照射更均匀;

最后,当小儿由平躺姿势逐渐改变为俯卧姿势时,通过承托机构4对小儿正面进行承托,由于小儿面部处于悬空状态,能够消除出现窒息的可能性。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的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