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位前列腺与膀胱连接处的导尿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587266发布日期:2019-05-03 21:26阅读:1081来源:国知局
定位前列腺与膀胱连接处的导尿管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导尿管,特别是一种定位前列腺与膀胱连接处的导尿管。



背景技术:

前列腺癌是男性生殖系统最常见的肿瘤之一,位居男性恶性肿瘤发病率的第6位,随着人口老龄化,发病率逐年呈现增加趋势,腹腔镜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是早中期前列腺癌主要治疗方式,而术中需要准确定位前列腺和膀胱的连接处,一方面可按解剖层面完整切除前列腺,避免了切缘阳性和减少术中出血,另一方面可充分保留膀胱颈,膀胱颈是尿道内括约肌的重要组成部分,膀胱颈的保留对患者术后尿控早期恢复至关重要。

目前寻找前列腺膀胱连接处的方法,主要是术中主刀医师通过普通双腔或者三腔导尿管的前部球囊来定位:术中置入导尿管后,打入气囊或者水囊,体外牵拉导尿管,腹腔镜可见球状隆起(气囊或者水囊)在前列腺和膀胱之间,两者之间最凹陷的地方即为前列腺和膀胱颈的连接处。

根据水囊或者气囊定位的方法是间接的方法,只从外观去观察,中间有膀胱壁相隔,不够直观。对于前列腺增生的患者,前列腺体积大,水囊或者气囊的隆起和凹陷的观察受到严重限制,常常不能准确找到。目前没有能直接定位前列腺与膀胱连接处的导尿管,影响医生的判断,增加了手术难度。

综上所述,现有技术中存在以下问题:目前没有能直接定位前列腺与膀胱连接处的导尿管,因而影响医生的判断,增加了手术难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一种定位前列腺与膀胱连接处的导尿管,以解决不能直接定位前列腺与膀胱连接处的问题。

为此,本发明提出一种定位前列腺与膀胱连接处的导尿管,所述定位前列腺与膀胱连接处的导尿管包括:

相互隔离的导尿通道和注水通道;

导尿管后端具有导尿通道的入口和注水通道的入口;导尿管前端固定有子弹头形的端头;端头的前端封闭,端头的后端连接导尿通道,端头上设有与导尿通道连接的尿液进口;

导尿管后端与导尿管前端之间设有与注水通道相连通的前部球囊;前部球囊与导尿管前端的距离小于前部球囊与导尿管后端的距离;

照明装置,固定设置在所述前部球囊内。

进一步地,导尿通道为中央通道,注水通道为包围在导尿通道之外的环形通道,前部球囊为环形。

进一步地,所述照明装置为设置在所述前部球囊内壁上的荧光粉涂层。

进一步地,所述照明装置为设置在所述前部球囊内的灯泡或光带,所述定位前列腺与膀胱连接处的导尿管还包括:设置在注水通道内并延伸到的导尿管后端之外的导线、以及连接所述导线的电源和控制开关。

进一步地,所述前部球囊的长度为2-5cm。

进一步地,灯泡厚度在0.1mm至0.2mm之间,灯泡长度在0.5至1-10mm之间。

进一步地,光带的厚度可以在0.1mm至0.2mm之间。

进一步地,光带的长度为10-40mm。

将导尿管置入膀胱后,向前部球囊注入水或空气,前部球囊膨胀,照明装置随之展开,在行腹腔镜根治性前列腺手术过程中,开始分离前列腺膀胱连接处时(寻找膀胱颈),关掉腹腔镜光源,打开照明装置,牵拉导尿管,使前部球囊紧贴膀胱颈部(前列腺膀胱连接处),由于膀胱和前列腺的内部结构不同,透光度也不同,照明装置在前列腺中无法透光,而在膀胱中能明显的透出光亮,此时透出光亮的位置,即照明装置的位置即为前列腺膀胱连接处。这样,就能直接判定前列腺与膀胱的连接处,提高了判断的准确性,降低了手术的难度,增加了手术的成功率,减少手术后的并发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定位前列腺与膀胱连接处的导尿管的外部结构示意图,其中,前部球囊未充盈;

图2为本发明的定位前列腺与膀胱连接处的导尿管第一实施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其中,前部球囊已充盈;

图3为本发明的定位前列腺与膀胱连接处的导尿管第二实施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前部球囊已充盈;

图4为本发明的定位前列腺与膀胱连接处的导尿管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100、导尿管

1、导尿通道;2、注水通道;10、导尿通道的入口;20、注水通道的入口;3、冲洗通道;30、冲洗通道的入口;15、端头;17、尿液进口;4、前部球囊;5、照明装置;51、灯泡;52、光带;53、导线;54、电源盒;6、第三通道;60、第三入口;8、前列腺;9、膀胱。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本发明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说明本发明。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发明提出一种定位前列腺与膀胱连接处的导尿管100,所述定位前列腺与膀胱连接处的导尿管100包括:

相互隔离的导尿通道1和注水通道2;

导尿管后端(图中的上端)具有导尿通道的入口10和注水通道的入口20;各入口可以连接输液管或注射器或其他各种接头;导尿管前端(图中的下端)固定有子弹头形的端头15;端头15的前端封闭,端头的后端连接导尿通道1,端头上设有与导尿通道1连接的尿液进口17;此外,导尿管后端(图中的上端)还具有冲洗通道的入口30,导尿管还具有与导尿通道1连通的冲洗通道3;

导尿管后端与导尿管前端之间设有与注水通道2相连通的前部球囊4;

前部球囊4与导尿管前端的距离小于前部球囊与导尿管后端的距离;即前部球囊4靠近端头15,前部球囊4的前端连接端头15的后端,前部球囊4与端头15上的尿液进口17的距离为1至3cm;

照明装置5,固定设置在所述前部球囊4内。照明装置5采用体积小的发光装置,并且能够发出适当的亮度,例如,达到0.1瓦以上,当然,如果功率高更好,例如采用能达到0.5瓦以上的小灯泡或led光源、lcd光源或带有led光源、lcd光源的光带。照明装置5例如在前部球囊4充盈后,随前部球囊4的展开而均匀分布或分散分布,以便发光均匀。

导尿管100或导尿通道1可采用现有的医用硅橡胶、生胶等弹性材料,前部球囊4可采用硅橡胶或天然胶乳制作,前部球囊4的厚度小于导尿管100或导尿通道1的外壁的壁厚;前部球囊4在充盈前,前部球囊4虽然贴附在导尿通道1的外壁上,但由于壁厚较小,壁厚例如为0.1至0.5mm,前部球囊4与前部球囊4后端处的导尿通道1的外壁基本平齐,充盈后,体积膨胀,形成气囊或水囊,前部球囊4的壁厚减小,注水通道2可以注水,也可以用注射器注入空气,对前部球囊4进行充盈。将导尿管100置入膀胱9后,向前部球囊4注入水或空气,前部球囊4膨胀,照明装置5随之展开,在行腹腔镜根治性前列腺手术过程中,开始分离前列腺膀胱连接处时(寻找膀胱颈),关掉腹腔镜光源,打开照明装置,牵拉导尿管,使前部球囊紧贴膀胱颈部(前列腺膀胱连接处),由于膀胱9和前列腺8的内部结构不同,透光度也不同,照明装置在前列腺8中无法透光,而在膀胱9中能明显的透出光亮,此时透出光亮的位置,即照明装置5的位置即为前列腺膀胱连接处。(腹腔镜在腹腔内有一个人工手扶摄像镜头,关掉腹腔镜光源后,腹腔内变暗,摄像镜头不能视物。此时打开导尿管的光带,亮光透出膀胱壁,此时其他位置都是黑暗的,摄像镜头仅能看到光带。这个位置就是膀胱前列腺连接处。)这样,就能直接判定前列腺与膀胱的连接处,提高了判断的准确性,降低了手术的难度,增加了手术的成功率,减少手术后的并发症。

进一步地,如图2、图3和图4所示,导尿通道1为中央通道,注水通道2为包围在导尿通道之外的环形通道,前部球囊4为环形,这样,注水通道2和前部球囊4不会不影响导尿通道1。

进一步地,所述照明装置5为设置在所述前部球囊4内壁上的荧光粉涂层。这样,照明装置5可以做的很薄。使用前,需要将导尿管冷藏,以防止荧光粉提前发光。

进一步地,图2、图3和图4用剖视示意了导尿管的内部结构,如图2、图3和图4所示,所述照明装置5为设置在所述前部球囊内的灯泡51或光带52,采用光带52能够使照明更均匀,而且光带柔性较好,便于随前部球囊4的充盈而变形。采用灯泡51便于制作。灯泡51和光带52越小越好,例如,厚度在0.1mm至0.2mm,或者厚度在0.3mm至0.6mm之间,灯泡长度在0.5至1-10mm,例如为5mm,灯泡长度方向与导尿通道的长度方向相同。光带的厚度可以在0.1mm至0.2mm之间,光带周长可以等于前部球囊4充盈膨胀后的直径,例如为10-40mm。光带可以通过粘接的方式设置在球囊4的内壁上,光带通过设置粘接点的方式进行粘接,光带与球囊4的内壁的粘接点为二者的接触点,粘接时,相邻粘接点的间距要小于光带展开后光带上这两粘接点的周向长度,以便为球囊4的充盈和光带的展开流出余地。

所述定位前列腺与膀胱连接处的导尿管100还包括:设置在注水通道2内并延伸到的导尿管后端之外的导线53、以及连接所述导线53的电源和控制开关。通过导线53,可以连接较远处的电源,避免在注水通道的入口20附近设置电源,可以将电源和控制开关可以设置在注水通道的入口20之外的电源盒54中,从而能够为电源和控制开关提供合理的设置空间,保证充分的电路供应。电源可以采用5号电池,7号电池或纽扣电池,或者采用锂电池。此外,导线53可以连接usb接口,可以连接到手机或充电宝上,手机或充电宝可以为照明装置提供电力供应。照明装置和导线要采用绝缘设置,以便在前部球囊4注水时能够不漏电。

进一步地,前部球囊4的大小要适当,以满足充盈后的照明要求,所述前部球囊4的长度例如为2-5cm。

进一步地,所述定位前列腺与膀胱连接处的导尿管100还包括:注射器,连接前部球囊4,用于对前部球囊4进行充盈。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示意性的具体实施方式,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的范围。为本发明的各组成部分在不冲突的条件下可以相互组合,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构思和原则的前提下所作出的等同变化与修改,均应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