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腹膜透析定位装置及使用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7430609发布日期:2019-04-17 03:26阅读:314来源:国知局
一种腹膜透析定位装置及使用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透析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腹膜透析定位装置及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透析是通过小分子经过半透膜扩散到水(或缓冲液)的原理,将小分子与生物大分子分开的一种分离纯化技术。透析对于患者来说是非常痛苦的,当需要对儿童进行透析治疗时,提高透析效率、缩短透析的时间是十分必要的。因此急需一种腹膜透析定位装置,在保证透析效果的前提下,方便对透析装置的定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腹膜透析定位装置及使用方法,用于确保透析效率的前提下,方便对透析部件的定位。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腹膜透析定位装置,其特征是,它包括固定连接的第一盒体和第二盒体,在第一盒体的底部设有排泄管,在排泄管上设有电磁阀;在第一、第二盒体内均设有透析单元,所述透析单元包括一对接头以及设置在两接头之间的半透膜,所述半透膜呈管状,所述接头包括顺次设置且首尾接触的主体、过渡段和连接段,主体、过渡段和连接段均为中空结构且三者内腔连通,在主体上设有与主体内腔连通的侧管,在连接段上设有外螺纹,半透膜与接头之间固定连接且接触良好;

第一、第二盒体内的透析单元之间通过连接器连通在一起,所述连接器包括第一安装端、第二安装端以及将第一、第二安装端连接在一起的中间管,第一安装端与第一个透析单元上的侧管螺纹连接,第二安装端与第二个透析单元上的连接段螺纹连接,在第一安装端上设有电磁阀;

在第一盒体与第二盒体之间设有水泵,在水泵与第一盒体、水泵与第二盒体之间均设有输送管。

进一步地,在透析单元的主体上固定有固定筒,在第一个接头的固定筒上固定有固定环,固定环与该固定筒的接触面的轴向尺寸小于固定环的轴向尺寸。

进一步地,所述主体为圆台形结构,主体的大端与固定筒固定连接,主体的小端与过渡段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在第一、第二盒体的底部均固定有固定板,在固定板上设有螺栓组件。

进一步地,在第一、第二盒体的侧面均设有磁铁。

进一步地,在第一、第二盒体的内侧设有支架,透析单元的接头与支架卡接连接。

一种腹膜透析定位装置的使用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

(1)通过连接器将两透析单元连接在一起,并将两个透析单元分别安装在第一盒体和第二盒体内;

(2)向第一盒体内加入缓冲液,使得第一盒体内的透析单元浸泡在缓冲液中;

(3)通过导管将两个透析单元与患者连接在一起;

(4)第一盒体内的透析单元进行一段时间的透析后,第一盒体内的渗出液排出,水泵将第二盒体内的缓冲液输送至第一盒体内,之后向第二盒体内注入新的缓冲液;随后,第一盒体内透析单元中的保留液进入第二盒体内透析单元中,并在第二盒体内的透析单元内进行二次透析;

(5)经二次透析完成后的保留液输送回患者体内。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腹膜透析定位装置及使用方法,可以方便、快速的与患者连接;整体结构简单,便于储存和运输。第一盒体内的透析单元内经过透析处理后的保留液进入第二盒体内的透析单元内,可以进行二次透析,以保证透析的效果和效率;第二盒体内的渗出液可以输送至第一盒体内作为缓冲液,进而充分利用缓冲液。此外,第一、第二盒体可以方便、快速的安装在床体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俯视示意图;

图2为第一盒体的俯视图;

图3为第一盒体的正视图;

图4为透析单元的剖视示意图;

图5为图4中的a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6为图4中的b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7为两透析单元的连接示意图;

图8为连接器的剖视示意图;

图中:1接头,11主体,12过渡段,13连接段,14固定筒,15侧管,16固定环,2半透膜,3连接器,31第一安装端,32中间管,33第二安装端,4导管,5第一盒体,51支架,52排泄管,53固定板,54螺栓组件,55磁铁,6端帽,7水泵,71输送管,8第二盒体。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8所示,本发明主要包括透析单元、第一盒体5、第二盒体8和输送单元,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

如图1、图4和图7所示,透析单元设置有两个,透析单元包括接头1和半透膜2,每一个透析单元中的接头1设置有两个,其中一个接头设置在半透膜2的第一端,另一个接头设置在半透膜2的第二端。接头包括顺次设置的主体11、过渡段12和连接段13,如图5、图6所示,主体为圆台形的中空结构,在主体的小端固定有过渡段12,过渡段与主体可以一体制造成型。过渡段的第一端与主体的小端固定连接并连通,在过渡段的第二端设有连接段13,过渡段和连接段均为圆柱形结构,连接段、过渡段和主体的内腔彼此连通。连接段的外径小于过渡段,在主体的大端固定有固定筒14,固定筒的外径与主体大端的直径尺寸相同。半透膜为管状,半透膜的第一端置于第一个接头上的固定筒内且半透膜第一端的外壁与固定筒的内壁紧密贴合,半透膜的第二端置于第二个接头上的固定筒内且半透膜第二端的外壁与固定筒的内壁紧密贴合。

在第一个接头上的固定筒的侧壁上固定有侧管15,侧管与固定筒连通。当不需要使用侧管时,可以在侧管上安装端帽6,实现对侧管的封闭。在第二个接头的固定筒上固定有固定环16,固定环为圆环形结构,固定环的内壁与固定筒的外壁紧密贴合。固定环与固定筒的接触面的轴向尺寸小于固定环的轴向尺寸。储存或者运输时,可以将两接头靠近并使得半透膜置于两接头之间,随后将第一个接头上的固定筒塞入第二个接头上的固定环内一段,直至第一个接头上的固定筒的端面与第二个接头上的固定筒的端面接触,此时半透膜置于两接头围成的腔体内。

使用时,仅需将第一个接头上的固定筒从另一个接头上的固定环内拔出,在接头的连接段上设置有外螺纹,以便于连接段与导管4的连接,而导管上可以设置穿刺针并直接与患者连接。

在第一个透析单元的第一个接头上可拆卸的安装有导管4,第一个透析单元上的侧管与第二个透析单元的第一个接头之间通过连接器3连通在一起,在位于第二个透析单元上的第二个接头上的侧管末端可拆卸的安装有端帽6,以实现对侧管的封闭。在第一个透析单元上的第二个接头上可拆卸的安装有端帽6。当对透析的要求较低时,两个透析单元也可以独立使用,此时将透析单元的两个接头与患者间接连接起来即可。

连接器3包括第一安装端31、中间管32和第二安装端33,第一安装端为管状结构,第一安装端与第一个透析单元上的侧管螺纹连接,中间管与第一安装端之间固定连接,中间管与第二安装端之间也固定连接,且中间管的一端伸入第一安装端内一段,中间管的另一端伸入第二安装端内一段。第二安装端与第二个透析单元上的其中一个连接段螺纹连接,这样通过连接器可以将两个透析单元连通在一起。

在第一安装端上设有电磁阀,当第一个透析单元进行透析作业一定时间后,第一安装端内的电磁阀打开,使得第一个透析单元内的保留液进入第二个透析单元内。

如图1所示,第一个透析单元置于第一盒体5内,第二个透析单元置于第二盒体8内。如图2、图3所示,第一盒体为长方体形的中空结构,第一盒体顶部敞口。在第一盒体内侧设有一对支架51,支架为u形结构且开口朝上,支架用于夹持固定透析单元上的固定筒。在第一盒体的底部还设有排泄管52,排泄管用于将第一盒体内的渗出液排出,排泄管上设有电磁阀。在第一盒体的底部固定有固定板53,在固定板上设有螺栓组件54,螺栓组件的设置用于将第一盒体与床体固定安装在一起。

第二盒体也为长方体形的中空结构,第二盒体顶部敞口。在第二盒体内侧设有一对支架51,支架为u形结构且开口朝上,支架用于夹持固定透析单元上的固定筒。在第二盒体的底部固定有固定板53,在固定板上设有螺栓组件54,螺栓组件的设置用于将第二盒体与床体固定安装在一起。第一盒体与第二盒体固定连接且两者之间呈“└”形结构。安装时,将第一个透析单元上的两个接头卡接安装在第一盒体内的两个支架上,将第二个透析单元上的两个接头卡接安装在第二盒体内的两个支架上,然后通过连接器将两个透析单元连接在一起,通过导管将第一个透析单元和第二个透析单元与患者连接在一起。在第一盒体的侧面还设有磁铁55,以便于将第一盒体吸附在床体的床架上。在第二盒体的侧面也设有磁铁。

在第一盒体与第二盒体之间设有水泵7,水泵与第一盒体之间、水泵与第二盒体之间均设有输送管71,水泵抽取第二盒体内的缓冲液并将其输送至第一盒体内。

随着透析的进行,第一个透析单元中的保留液浓度与渗出液浓度差逐渐减小,此时排泄管打开,第一盒体内的渗出液流出;水泵将第二盒体内的缓冲液输送至第一盒体内。随后第一安装端上的电磁阀打开,第一个透析单元中的保留液进入第二个透析单元内;向第二盒体内加入新的缓冲液。此时,第二个透析单元内的保留液与第二盒体内的缓冲液浓度差大,此时可以对经第一个透析单元透析处理后的保留液进行二次透析,进而保证透析效果,同时还能缩短透析时间。

下面对本发明的使用方法进行描述:

(1)通过连接器将两透析单元连接在一起,并将两个透析单元分别安装在第一盒体和第二盒体内;

(2)向第一盒体内加入缓冲液,使得第一盒体内的透析单元浸泡在缓冲液中;

(3)通过导管将两个透析单元与患者连接在一起;

(4)第一盒体内的透析单元进行一段时间的透析后,第一盒体内的渗出液排出,水泵将第二盒体内的缓冲液输送至第一盒体内,之后向第二盒体内注入新的缓冲液;随后,第一盒体内透析单元中的保留液进入第二盒体内透析单元中,并在第二盒体内的透析单元内进行二次透析;

(5)经二次透析完成后的保留液输送回患者体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