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艾灸用的葛艾姜膜制品及其制备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430279发布日期:2019-04-17 03:24阅读:63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功能性膜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艾灸用的葛艾姜膜制品及其制备工艺。



背景技术:

隔物灸,是指在艾炷下垫一衬隔物放在穴位上施灸的方法,因其火力温和,具有艾灸和药物的双重作用而易于被患者接受。临床应用已有数千年的历史。比较典型的有“炼脐”或者“蒸脐”,相传为史前彭祖所发明。古代的隔物灸系是将纯天然名贵中药材研末,置于肚脐或者相关穴位上,四周以面粉团围住,以防泄气,将穿有小孔的槐树皮或者生姜片置于其上,再将枣核大小的艾柱9-12壮置于槐树皮或者生姜片上,点燃施灸。一般需要数百甚至上千壮,耗时3-6小时。作为强壮保健,抗衰老之用,必须常年温灸,持之以恒,故称为“炼脐”或者“蒸脐”。

因其衬隔药物的不同,又可分为多种灸法,包括隔姜灸、隔蒜灸、隔盐灸、隔附子饼灸等,其中以隔姜灸应用居多。近年来,隔物灸可以治疗的病种迅速增加,对于隔物灸机制的研究成果丰硕,为隔物灸的推广应用提供了有力的理论依据和事实证据。如胡玲等在国家973项目中研究发现,在临床症状体征改善方面,由于隔姜灸发挥了生姜与艾灸的双重共振红外辐射和匹配吸收作用,因而相比于温和灸有更好的疗效。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突破固有的应用习惯,提供一种艾灸用的葛艾姜膜制品及其制备工艺,不仅替代传统的实物隔物灸,而且增加了穴位局部的安全防护,同时也能够使灸温更恒定,热传导更均匀,从而显著加强艾灸的治疗效果,加速艾烟过滤,葛艾姜膜活性物质扩散,体内湿邪吸附,膜体质地好,传热均匀,对环境和人体友好。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艾灸用的葛艾姜膜制品,制备原料包括重量份:艾草30-60份,姜20-40份,葛根10-35份,陶瓷粉或蛭石15-20份。

进一步地,制备原料包括重量份:艾草30份,姜20份,葛根10份,陶瓷粉或蛭石15份。

进一步地,制备原料包括重量份:艾草45份,姜30份,葛根22份,陶瓷粉或蛭石17份。

进一步地,制备原料包括重量份:艾草60份,姜40份,葛根35份,陶瓷粉或蛭石20份。

进一步地,所述姜为姜科植物姜的干燥根茎,所述葛根为豆科植物野葛的干燥根。

一种艾灸用的葛艾姜膜制品的制备工艺,包括如下步骤:s1选材:选择处于生长中期的艾草进行收割;将姜进行粉碎、压榨收集姜油后得到姜渣;将葛根纵切或斜切成板状厚片,约长20cm,直径5-10cm,厚0.7-1.3cm;陶瓷粉或蛭石1-5mm规格;

s2清洗:将艾草、姜渣及葛根三种药材进行清洗,以去除药材表面的泥土、沙粒,然后离心甩掉药材表面水分;将艾草放入水蒸气蒸馏装置,收集艾草中的挥发艾油,剩余艾渣备用;

s3干燥:将上述步骤的三种药材经过烘干机或日光暴晒,使药材各自含水量低于8%;

s4捣碎:将干燥后的药材人工捣碎或者放入捣碎机中捣碎,将捣碎后的药材过筛,筛除杂质,得到药材捣碎物;

s5热磨:将三种捣碎物与陶瓷粉或蛭石混合,向混合物加5-8倍重量的水搅拌均匀后放入热磨机中加工至糊状,所得糊状物大火蒸煮2-4小时后,再放入热磨机内热磨1-3小时,热磨过程中控制热磨机温度在110-130℃;

s6制浆:将步骤5所得药材糊放入制浆机内制成膜浆,控制制浆机的温度在40-80℃;

s7造膜:将膜浆放入造纸机,并进行烘干,烘干温度为70-120℃,烘干时间为2-3小时,膜的厚度为0.01cm-1cm;

s8窨膜:将所得膜进行窨膜,将所得膜与艾油和姜油密闭空间存放1-3小时,使膜上均匀吸附艾油、姜油。

进一步地,包括如下步骤:s1选材:选择处于生长中期的艾草进行收割;将姜进行粉碎、压榨收集姜油后得到姜渣;将葛根纵切或斜切成板状厚片,约长20cm,直径5cm,厚0.7cm;陶瓷粉或蛭石1mm规格;

s2清洗:将艾草、姜渣及葛根三种药材进行清洗,以去除药材表面的泥土、沙粒,然后离心甩掉药材表面水分;将艾草放入水蒸气蒸馏装置,收集艾草中的挥发艾油,剩余艾渣备用;

s3干燥:将上述步骤的三种药材经过烘干机或日光暴晒,使药材各自含水量低于8%;

s4捣碎:将干燥后的药材人工捣碎或者放入捣碎机中捣碎,将捣碎后的药材过筛,筛除杂质,得到药材捣碎物;

s5热磨:将三种捣碎物与陶瓷粉或蛭石混合,向混合物加5倍重量的水搅拌均匀后放入热磨机中加工至糊状,所得糊状物大火蒸煮2-4小时后,再放入热磨机内热磨1小时,热磨过程中控制热磨机温度在110℃;

s6制浆:将步骤5所得药材糊放入制浆机内制成膜浆,控制制浆机的温度在40℃;

s7造膜:将膜浆放入造纸机,并进行烘干,烘干温度为70℃,烘干时间为2小时,膜的厚度为0.01cm;

s8窨膜:将所得膜进行窨膜,将所得膜与艾油和姜油密闭空间存放1小时,使膜上均匀吸附艾油、姜油。

进一步地,包括如下步骤:s1选材:选择处于生长中期的艾草进行收割;将姜进行粉碎、压榨收集姜油后得到姜渣;将葛根纵切或斜切成板状厚片,约长20cm,直径7cm,厚1cm;陶瓷粉或蛭石3mm规格;

s2清洗:将艾草、姜渣及葛根三种药材进行清洗,以去除药材表面的泥土、沙粒,然后离心甩掉药材表面水分;将艾草放入水蒸气蒸馏装置,收集艾草中的挥发艾油,剩余艾渣备用;

s3干燥:将上述步骤的三种药材经过烘干机或日光暴晒,使药材各自含水量低于8%;

s4捣碎:将干燥后的药材人工捣碎或者放入捣碎机中捣碎,将捣碎后的药材过筛,筛除杂质,得到药材捣碎物;

s5热磨:将三种捣碎物与陶瓷粉或蛭石混合,向混合物加6倍重量的水搅拌均匀后放入热磨机中加工至糊状,所得糊状物大火蒸煮2-4小时后,再放入热磨机内热磨2小时,热磨过程中控制热磨机温度在120℃;

s6制浆:将步骤5所得药材糊放入制浆机内制成膜浆,控制制浆机的温度在60℃;

s7造膜:将膜浆放入造纸机,并进行烘干,烘干温度为95℃,烘干时间为2.5小时,膜的厚度为0.5cm;

s8窨膜:将所得膜进行窨膜,将所得膜与艾油和姜油密闭空间存放2小时,使膜上均匀吸附艾油、姜油。

进一步地,包括如下步骤:s1选材:选择处于生长中期的艾草进行收割;将姜进行粉碎、压榨收集姜油后得到姜渣;将葛根纵切或斜切成板状厚片,约长20cm,直径10cm,厚1.3cm;陶瓷粉或蛭石5mm规格;

s2清洗:将艾草、姜渣及葛根三种药材进行清洗,以去除药材表面的泥土、沙粒,然后离心甩掉药材表面水分;将艾草放入水蒸气蒸馏装置,收集艾草中的挥发艾油,剩余艾渣备用;

s3干燥:将上述步骤的三种药材经过烘干机或日光暴晒,使药材各自含水量低于8%;

s4捣碎:将干燥后的药材人工捣碎或者放入捣碎机中捣碎,将捣碎后的药材过筛,筛除杂质,得到药材捣碎物;

s5热磨:将三种捣碎物与陶瓷粉或蛭石混合,向混合物加8倍重量的水搅拌均匀后放入热磨机中加工至糊状,所得糊状物大火蒸煮2-4小时后,再放入热磨机内热磨3小时,热磨过程中控制热磨机温度在130℃;

s6制浆:将步骤5所得药材糊放入制浆机内制成膜浆,控制制浆机的温度在80℃;

s7造膜:将膜浆放入造纸机,并进行烘干,烘干温度为120℃,烘干时间为3小时,膜的厚度为1cm;

s8窨膜:将所得膜进行窨膜,将所得膜与艾油和姜油密闭空间存放3小时,使膜上均匀吸附艾油、姜油。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艾灸用的葛艾姜膜制品三味中药材料取其生物活性物质及其纤维素,制成纸垫膜用于艾炷施灸腧穴部位时的皮肤隔垫用品。本发明用到的三味药材均以多纤维素,且质地好而取胜。制成艾姜纸膜后,垫于艾绒下通过热的刺激,艾纤维、姜纤维、野葛纤维的生物活性仍会发挥很好的治疗作用,而且保护了皮肤。陶瓷粉或蛭石具有分散性好、化学稳定性好、可塑性好、耐热温度高、密度小、光散射性好、绝缘性好等特点,因此通过添加陶瓷粉或蛭石,使得葛艾姜膜耐热性好、质地柔软、热量传导的更迅速且均匀。

艾叶味辛,苦,温,散寒止痛,温经止血,外用可取其艾绒进行艾灸,作用甚多,可温通经脉,止痛消肿,因选穴的不同作用也不同。有的穴位艾灸可起到强筋壮骨,补益心肾的作用,有的穴位艾灸可以健脾益胃,促进食欲,解除便秘,有的穴位艾灸可以治疗痹痛等等。艾叶去掉艾绒余下的纤维素仍有活性,故可与其他物料结合制成纸垫膜,作为艾灸时隔开皮肤的纸垫,仍能加强艾灸的疗效。

生姜辛,微温,解表散寒,温中止呕,外用可温中通络。本方优先选用张良姜作为制备葛艾姜纸膜成分,它的特点有报道说:“色泽深黄、辛辣芳香、气浓味长、质实丝多、百煮不烂、久贮不腐”,被誉为“神姜”。张良姜主产河南省平顶山市(原为鲁山县)张良镇,有2200多年的种植历史。张良镇的名字就源于西汉,因张良曾在此安营扎寨而得名。该品作为葛艾姜纸膜主要因其“质实丝多”,即粗纤维素多,有报告称其纤维素的实际含量大于1.2%,而普通生姜只有0.2%,所以特别适宜与艾纤维素合而制成艾灸纸膜。

葛根(药食两用中公布了两个品种,即葛根和粉葛),葛根可解肌、透疹、升阳、通经活络,可用于项背强痛、疹毒不透、中风偏瘫等症,这就是说葛根可以解痉舒展肌肉之疼痛,同时可以透发体内之湿浊瘀毒,所以用它制作葛艾姜纸膜用于艾灸颇有意义。本方主要选用野葛,所谓葛根其实就是指的野葛根,如《药典》记载:野葛(形状)质韧,纤维性强,无臭,味微甜。

本发明艾灸用的葛艾姜膜制品在艾灸过程中能将有效成分迅速传导扩散至皮下组织,加速活性物质吸收,并能吸附体内寒湿淤毒;艾灸过程中能替代隔物灸的“物”,有效保护穴位,防止烫伤;对艾烟具有过滤作用,能将烟中大颗粒有害物质有效过滤。

本发明艾灸用的葛艾姜膜制品将古法造纸的关键工艺与现代造纸技术相结合,保持中药复方的独特健康保护作用,同时无添加无漂白,造膜过程中无污水排放,对环境和人体皮肤友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发明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实施例1

一种艾灸用的葛艾姜膜制品,制备原料包括重量份:艾草30份,姜20份,葛根10份,陶瓷粉或蛭石15份。

实施例2

一种艾灸用的葛艾姜膜制品,制备原料包括重量份:艾草45份,姜30份,葛根22份,陶瓷粉或蛭石17份。

实施例3

一种艾灸用的葛艾姜膜制品,制备原料包括重量份:艾草60份,姜40份,葛根35份,陶瓷粉或蛭石20份。

实施例4

一种艾灸用的葛艾姜膜制品的制备工艺,包括如下步骤:s1选材:选择处于生长中期的艾草进行收割;将姜进行粉碎、压榨收集姜油后得到姜渣;将葛根纵切或斜切成板状厚片,约长20cm,直径5cm,厚0.7cm;陶瓷粉或蛭石1mm规格;

s2清洗:将艾草、姜渣及葛根三种药材进行清洗,以去除药材表面的泥土、沙粒,然后离心甩掉药材表面水分;将艾草放入水蒸气蒸馏装置,收集艾草中的挥发艾油,剩余艾渣备用;

s3干燥:将上述步骤的三种药材经过烘干机或日光暴晒,使药材各自含水量低于8%;

s4捣碎:将干燥后的药材人工捣碎或者放入捣碎机中捣碎,将捣碎后的药材过筛,筛除杂质,得到药材捣碎物;

s5热磨:将三种捣碎物与陶瓷粉或蛭石混合,向混合物加5倍重量的水搅拌均匀后放入热磨机中加工至糊状,所得糊状物大火蒸煮2-4小时后,再放入热磨机内热磨1小时,热磨过程中控制热磨机温度在110℃;

s6制浆:将步骤5所得药材糊放入制浆机内制成膜浆,控制制浆机的温度在40℃;

s7造膜:将膜浆放入造纸机,并进行烘干,烘干温度为70℃,烘干时间为2小时,膜的厚度为0.01cm;

s8窨膜:将所得膜进行窨膜,将所得膜与艾油和姜油密闭空间存放1小时,使膜上均匀吸附艾油、姜油。

实施例5

一种艾灸用的葛艾姜膜制品的制备工艺,包括如下步骤:s1选材:选择处于生长中期的艾草进行收割;将姜进行粉碎、压榨收集姜油后得到姜渣;将葛根纵切或斜切成板状厚片,约长20cm,直径7cm,厚1cm;陶瓷粉或蛭石3mm规格;

s2清洗:将艾草、姜渣及葛根三种药材进行清洗,以去除药材表面的泥土、沙粒,然后离心甩掉药材表面水分;将艾草放入水蒸气蒸馏装置,收集艾草中的挥发艾油,剩余艾渣备用;

s3干燥:将上述步骤的三种药材经过烘干机或日光暴晒,使药材各自含水量低于8%;

s4捣碎:将干燥后的药材人工捣碎或者放入捣碎机中捣碎,将捣碎后的药材过筛,筛除杂质,得到药材捣碎物;

s5热磨:将三种捣碎物与陶瓷粉或蛭石混合,向混合物加6倍重量的水搅拌均匀后放入热磨机中加工至糊状,所得糊状物大火蒸煮2-4小时后,再放入热磨机内热磨2小时,热磨过程中控制热磨机温度在120℃;

s6制浆:将步骤5所得药材糊放入制浆机内制成膜浆,控制制浆机的温度在60℃;

s7造膜:将膜浆放入造纸机,并进行烘干,烘干温度为95℃,烘干时间为2.5小时,膜的厚度为0.5cm;

s8窨膜:将所得膜进行窨膜,将所得膜与艾油和姜油密闭空间存放2小时,使膜上均匀吸附艾油、姜油。

实施例6

一种艾灸用的葛艾姜膜制品的制备工艺,包括如下步骤:s1选材:选择处于生长中期的艾草进行收割;将姜进行粉碎、压榨收集姜油后得到姜渣;将葛根纵切或斜切成板状厚片,约长20cm,直径10cm,厚1.3cm;陶瓷粉或蛭石5mm规格;

s2清洗:将艾草、姜渣及葛根三种药材进行清洗,以去除药材表面的泥土、沙粒,然后离心甩掉药材表面水分;将艾草放入水蒸气蒸馏装置,收集艾草中的挥发艾油,剩余艾渣备用;

s3干燥:将上述步骤的三种药材经过烘干机或日光暴晒,使药材各自含水量低于8%;

s4捣碎:将干燥后的药材人工捣碎或者放入捣碎机中捣碎,将捣碎后的药材过筛,筛除杂质,得到药材捣碎物;

s5热磨:将三种捣碎物与陶瓷粉或蛭石混合,向混合物加8倍重量的水搅拌均匀后放入热磨机中加工至糊状,所得糊状物大火蒸煮2-4小时后,再放入热磨机内热磨3小时,热磨过程中控制热磨机温度在130℃;

s6制浆:将步骤5所得药材糊放入制浆机内制成膜浆,控制制浆机的温度在80℃;

s7造膜:将膜浆放入造纸机,并进行烘干,烘干温度为120℃,烘干时间为3小时,膜的厚度为1cm;

s8窨膜:将所得膜进行窨膜,将所得膜与艾油和姜油密闭空间存放3小时,使膜上均匀吸附艾油、姜油。

实施例7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姜为姜科植物姜的干燥根茎,所述葛根为豆科植物野葛的干燥根。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所做的其他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只要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