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部位注入注射液的自动注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430733发布日期:2019-04-17 03:27阅读:281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部位注入注射液的自动注射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自动注射装置领域,具体是指一种多部位注入注射液的自动注射装置。



背景技术:

中胚层疗法(mesotherapy)是法国医师dr.pistor于1952年开创的治疗方法,现在在欧洲和南美等地广范围被使用。治疗方法是将少量治疗药物用特殊的注射工具和很细的注射针注入皮肤层和皮下层。中胚层疗法治疗的对象疾病有大部分的急性和慢性痛症,部分肥胖,在容整形领域,增加注射部位的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去除各种痛症,部分肥胖以及皮肤皱纹,防止皮肤老化,增加皮肤弹力,效果迅速,治疗时无痛症,几乎没有副作用,最近广泛施术。在这样的中胚层疗法施术中,针的粗细,深度,角度,注射量及施术部位相关的调节要依靠手的精确操作。一般的,施术人将指定药物装入一次用注射器,一一手动注射入施术部位,这样,由于长时间的施术,不仅花费大量时间,还因过度疲劳,给施术造成非常大的不便,有这样的问题点。最近,作为注入药物的手段被使用的有美塑枪(mesogun)或注射枪(injectiongun)。

图1为依靠现有技术的自动注射装置的概略结构图。

如图1所示,依据现有技术的自动注射装置(100)包含下列结构:在上方,带有可移动的安装有注射器(103)的注射器支架(111),在把手部位,有带有自动开关(图中未显示)的手枪形状的主机(图中未显示),安装在主机内,在自动开关的作用下使注射器支架(111)往复移动的注射器移送工具(120),安装在主机内,在自动开关的作用下使注射器支架(111)往复移动从而注入注射液的活塞移送工具(130)。

在这里,注射器移送工具(120)由下列结构组成:在电流的通入与断开的作用下使轴(123)前后移动的螺线管(121),连接在注射器支架(111)上同时在弹簧(125)的作用下弹射,通过在螺线管(121)作用下的轴(124)的推力和在弹簧(125)的作用下的弹力使注射器支架前后往复移动的支架支托(127)。

依据现有技术的自动注射装置(100)的问题点是,在注射器移送工具(120)和活塞移送工具(130)的作用下将注射针插入皮肤内后,在注射针拔出时,由于内压的作用,装在注射器(103)内的高价注射液会流出来,造成注射液的损失和由此产生的费用的增加。

而且,注射器移送工具(120)和活塞移送工具(130)的问题点是,能够通过控制和显示工具(图中未显示)按照程序化的固定的运转模式进行多种运转,但想要给当前的运转模式添加新的运转模式时,就要将控制和显示工具的控制电路整体都更换。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这样的自动注射装置,在皮肤上插入注射针后,注射针拔出来时,不让装在注射器里的高价注射液流出,从而防止注射液的损失和由此造成的费用的增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多部位注入注射液的自动注射装置,可移动的安装有注射器的注射器支架,所述注射器支架底部安装有把手,所述把手的一侧设有自动开关,把手的另一侧设有主机,所述注射器支架底部安装有注射器移送工具,所述主机内安装有注射器活塞和活塞移送工具;所述主机的把手部位安装有可拆卸电池,所述主机的背面设有控制和显示工具。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如上文所述,在依据本发明的自动注射装置的注射器移送工具和活塞移送工具的运转下,注射针从皮肤拔出时,活塞移动工具的驱动电机先逆旋转一些,使装在注射器内的高价注射液不流出来,从而能够防止注射液的损失和由此造成的费用的增加。

而且,通过将数据线连接到连接器连接部,升级控制面板内的运转模式相关的程序,可以轻松添加新开发的运转模式,适用于自动注射作业。

并且,通过在可携带的手枪形态的主机内内置电池,便于施术人的携带,易于施术。

不仅如此,通过将依靠步进电机,鼓形凸轮的直线往复运动适用于注射器移送工具和活塞移送工具,能够显著减轻整体重量和体积,从而最大程度减小注射器往复移动产生的震动和噪音,这是本发明的优势。

此外,只需简单的表盘操作,即可设定多种多样的操作模式,从而能够轻松对注射次数,每次注射液注入量等进行调节。

进一步地,所述注射器支架上设有注射器把持工具,所述注射器把持工具用于固定注射器。

进一步地,所述注射器移送工具包含下列结构:固定在主机内的第1支架,固定在该第1支架上的第1步进电机,一端固定在该第1步进电机的轴上,另一端可旋转的固定在第1支架端部的第1导螺杆,一侧以可移动的形态结合在该第1导螺杆上,所述导螺杆另一侧上安装有支架支托。

进一步地,所述活塞移送工具包含下列结构:注射器支架的后方端部设有第2支架,固定在第2支架后方的第2步进电机,固定在该第2步进电机轴上,可旋转的固定在该第2支架和支架支托上的第2导螺杆,一侧以可移动形态结合在第2导螺杆上,另一侧连接在活塞后方端部,所述第2步进电机顺逆旋转时随着该第2导螺杆前后移动的同时将该活塞前后移送的活塞支架。

进一步地,所述自动注射装置的特征是,上述控制和显示工具包含下列结构:调节注射器移送工具和活塞移送工具的控制变量选择表盘、所述控制变量选择表盘的一侧设有控制变量调整表盘、控制面板和表示面板。

附图说明

图1是依据现有技术的自动注射装置的概略结构图。

图2是依据本发明的自动注射装置的立体图。

图3是依据本发明的自动注射装置的概略结构图。

图4是依据本发明的自动注射装置的注射器移送工具的另一种结构图。

图5是依据本发明的自动注射装置的背面图。

图6是依据本发明的自动注射装置的控制和显示工具的结构图。

如图所示:1、自动注射装置,3、注射器,5、活塞,10、主机,11、注射器支架,13、运转开关,15、连接器连接部,20,20’、注射器移送工具,21、第1支架,23、第1步进电机,25、第1导螺杆,27、支架支托,30、活塞移送工具,31、第2支架,33、第2步进电机,35、第2导螺杆,37、活塞支架,40、电池,50、控制和显示工具,100、依据现有技术的自动注射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本发明在具体实施时,上述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安装有指定注射液的注射器,能够在短时间内在多部位注入注射液的自动注射装置。它包含下列结构:在上方,是可移动的安装有注射器的注射器支架,在把手的一侧,有自动开关,在把手的另一侧,是带有连接器连接部的手枪形状的主机,安装在主机内,结合注射器支架,利用步进电机使注射器支架往复移动的注射器移送工具,安装在主机内,结合注射器活塞,移送活塞将装在注射器内的注射液注入的活塞移送工具,在主机的把手部位以可拆卸方式内置的向注射器移送工具和活塞移送工具提供电源的电池,以及安装在主机背面,控制和显示注射器移送工具和活塞移送工具的运转,通过连接器连接部使该注射器移送工具和活塞移送工具的运转模式能够升级的控制和显示工具。

本发明的一个优势特征是,上述注射器支架上带有把持注射器的注射器把持工具。

本发明的另一个优势特征是,上述注射器移送工具包含下列结构:固定在主机内的第1支架,固定在第1支架上的第1步进电机,一端固定在第1步进电机的轴上,另一端以可旋转的形态固定在第1支架端部的第1导螺杆,一侧以可移动的形态结合在第1导螺杆上,另一侧固定在注射器支架在第1步进电机的顺逆旋转时随着第1导螺杆前后移动同时将注射器支架前后移送的支架支托。

本发明的又一个优势特征是,上述活塞移送工具包括下列结构:在注射器支架的后方端部一体形成的第2支架,固定在第2支架后方的第2步进电机,固定在第2步进电机的轴上,以可旋转的形态固定在第2支架和支架支托上的第2导螺杆,一侧以可移动的形态结合在第2导螺杆上,另一侧结合在活塞的后方端部在第2步进电机顺逆旋转时随着第2导螺杆前后移动的同时将活塞前后移送的活塞支架。

本发明的再一个优势特征是,上述控制和显示工具包括下列结构:选择注射器移送工具和活塞移送工具的控制变量的控制变量选择表盘,安装在控制变量选择表盘的一侧,将注射器移送工具和活塞移送工具选择的控制变量选择调节为想要设定的模式或想要设定的运转值的控制变量调整表盘,为了使运转的运转模式随着调整表盘旋转角度的变化而连续变动,控制注射器移送工具和活塞移送工具的运转的控制面板,这里的运转模式包含调整表盘的旋转角相应的注射次数,每次注射液注入量及注射深度等,以及显示控制面板控制下的运转模式,注射器容积及电池充电量的显示面板。

本发明还有一个优势特征是,上述控制面板在注射针从皮肤拔出时,使活塞移送工具的第2步进电机比注射器移送工具的第1步进电机更先逆旋转,从而控制不让装在注射器中的注射液流出来。

上述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安装装有指定注射液的注射器,能够在短时间内在多部位注入注射液的自动注射装置。

它包含下列结构:在上方,是可移动的安装有注射器的注射器支架,在把手的一侧,有自动开关,在把手的另一侧,是带有连接器连接部的手枪形状的主机,安装在主机内,结合注射器支架,利用在外面形成倾斜闭合曲线槽的鼓形凸轮的旋转,使注射器支架往复移动的注射器移送工具,安装在主机内,结合注射器活塞,移送活塞注射装在注射器内的注射液的活塞移送工具,在主机的把手部位以可拆卸方式内置的向注射器移送工具和活塞移送工具提供电源的电池,以及安装在主机背面,控制和显示注射器移送工具和活塞移送工具的运转,通过连接器连接部使注射器移送工具和活塞移送工具的运转模式能够升级的控制和显示工具。

实施例:图2是依据本发明的自动注射装置(1)的立体图。图3是依据本发明的自动注射装置(1)的概略结构图。图4是依据本发明的自动注射装置(1)中,注射器移送工具(20’)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结构图。图5是依据本发明的自动注射装置(1)的背面图。图6是依据本发明的自动注射装置(1)中,控制和显示工具(50)的结构图。

依据本发明的自动注射装置(1)提供安装装有指定注射液的注射器,能够在短时间内在多部位注入注射液的自动注射装置。如图2和图6所示,在上方,是可移动的安装有注射器(3)的注射器支架(11),在把手的一侧,有运转开关(13),在把手的另一侧,是带有连接器连接部(15)的手枪形状的主机(10),安装在主机(10)内,结合注射器支架(11),利用步进电机(23)使注射器支架(11)往复移动的注射器移送工具(20),安装在主机(10)内,结合注射器(3)活塞(5),移送活塞(5)注入装在注射器(3)内的注射液的活塞移送工具(30),在主机(10)的把手部位以可拆卸方式内置的向注射器移送工具(20)和活塞移送工具(30)提供电源的电池(40),以及安装在主机(10)背面,控制和显示注射器移送工具(20)和活塞移送工具(30)的运转,通过连接器连接部(15)使注射器移送工具(20)和活塞移送工具(30)的运转模式能够升级的控制和显示工具(50)。

在这里,主机(10)是依据本发明的自动注射装置(1)的框架。整体上呈把持的形态,是手枪(gun)形状的,易于使用。在主机(10)的上方,是可移动的安装有注射器(3)的注射器支架(11),在主机(10)的把手的一侧,尤其是在扳机部位,有使依据本发明的自动注射装置(1)能够运转和停止的运转开关(13),在主机(10)的把手的另一侧,是通过铰链盖(17)可打开和关闭,在注射器移送工具(20)和活塞移送工具(30)的运转模式升级时连接数据线(图中未显示)的连接器连接部(15)。

在连接器连接部(15)不仅有usb线等数据线的连接口,还有连接电池(40)充电和供电电线的电源连接口,重置注射器移送工具(20)和活塞移送工具(30)的运转模式的重置键。

在上述主机(10)内带有结合注射器支架(11),使注射器支架(11)往复移动的注射器移送工具(20)。如图3所示,该注射器移送工具(20)包含下列结构,固定在主机(10)内的第1支架(21),固定在第1支架(21)上的第1步进电机(23),一端固定在第1步进电机(23)的轴,另一端以可旋转形态固定在第1支架(21)的端部的第1导螺杆(25),一侧以可移动形态结合在第1导螺杆(25)上,另一侧固定在注射器支架(11)上,在第1步进电机(23)顺逆旋转时随着第1导螺杆(25)前后移动同时将注射器支架(11)前后移送的支架支托(27)。

固定在主机(10)内第1支架(21)呈直角弯曲形态。它在水平仪部的上方支撑固定第1步进电机(23)的同时,在与水平仪部呈直角的曲折的侧部和第1导螺杆(25)的另一端以可旋转的形态结合。

固定在第1支架(21)上的第1步进电机(23)通过在下文将要说明的控制和显示工具(50)的脉冲形态的控制信号以一定的角度顺逆旋转,同时使第1导螺杆(25)旋转,一般,步进电机(又称steppingmotor,stepmotor,脉冲电机)是通过控制和显示工具(50)的脉冲形态的控制信号改变机械的轴运动的变换器,与其他ac伺服电机,dc伺服电机相比,更有利于正确的角度控制,大量用于各种控制装置。按照每脉冲数,步进电机的轴以一定的角度旋转,适当地调整脉冲间隔,能够对控制对象实现适当的驱动方式和速度的控制。

上述步进电机能够通过数字信号直接进行开环控制,使整体系统简单化,能取得与脉冲信号的频率成比例的旋转速度,因此速度控制范围广,运转,停止,顺或逆旋转以及变速很容易,应答特性也很优秀,电机的旋转角度和输入脉冲数成比例,电机速度和每1秒的输入脉冲数成比例,每1步角度误差为+5%以内,旋转角的误差不是步步都累积,易于控制,能够以低速实现高转矩运转,没有刷子,电机自身零部件数少,所以信赖度高,无需检测旋转角的反馈,这是它的优势。

直接连接在上述第1步进电机(23)的轴上的第1导螺杆(25)使步进电机(23)的旋转运动变换为直线往复运动,维持在第1步进电机(23)和第1支架(21)之间可旋转。

以可移动形态结合在第1导螺杆(25)的同时固定在注射器支架(11)的支架支托(27)的作用是,在第1步进电机(23)顺逆旋转时随着第1导螺杆(25)前后移动的同时将注射器支架(11)前后移送。

上述注射器移送工具(20)通过适用步进电机(23),减少了整体的重量和体积,增大了携带性,同时在实现了更加小型结构的同时,尤其减轻了整体重量,能够在注射器(3)往复移送时最小化震动和噪音。

注射器移送工具(20’)利用在外面形成倾斜闭合曲线槽(25a’)的鼓形凸轮(25’)的旋转,使注射器支架(11)做直线往复移动。如图4所示,它包括下列结构,固定在主机(10)内的第1支架(21’),固定在第1支架(21’)上的电机(23’),固定在电机(23’)的轴上,一体旋转,在外面形成倾斜闭合曲线槽(25a’)的鼓形凸轮(25’),下端以可移动的形态结合在鼓形凸轮(25’)的倾斜闭合曲线槽(25a’)上,上端固定在注射器支架(11),在电机(23’)旋转时随着倾斜闭合曲线槽(25a’)前后移动同时将注射器支架(11)前后移送的支架支托(27’)。

上述注射器移送工具(20)的结构是,结合在注射器支架(11)的支架支托(27’)顺着随电机(23’)的旋转而旋转的鼓形凸轮(25’)的倾斜闭合曲线槽(25a’)移动的同时使注射器支架(11)做直线往复运动,即使电机(23’)的旋转运动通过鼓形凸轮(25’)转换为直线往复运动。

在上述主机(10)内,安装有活塞移送工具(30),该活塞移送工具(30)结合在注射器(3)的活塞(5)上,随注射器移送工具(20)作用下的注射器支架(11)的移动而移送活塞(5),将装在注射器(3)内的注射液注入皮肤或体内。如图3所示,它包含下列结构,在注射器支架(11)的后方端部一体形成的第2支架(31),固定在第2支架(31)后方的第2步进电机(33),固定在第2步进电机(33)的轴上,以可旋转的形态固定在第2支架(31)和支架支托(27)的第2导螺杆(35),一侧以可移动形态结合在第2导螺杆(35),另一侧结合在活塞(5)后方端部,在第2步进电机(33)做顺逆旋转时随着第2导螺杆(35)前后移动的同时将活塞(5)前后移送的活塞支架(37)。

在注射器支架(11)的后方端部一体形成的第2支架(31)在支撑固定第2步进电机(33)的同时,第2导螺杆(25)的一侧以可旋转形态结合在该第2支架(31)上。

固定在第2支架(31)后方的第2步进电机(33)的作用是,通过将在下文说明的控制和显示工具(50)的脉冲形态的控制信号进行一定角度的顺逆旋转的同时使第2导螺杆(35)旋转。

直接连接上述第2步进电机(33)的轴的第2导螺杆(35)将步进电机(33)的旋转运动转换为直线往复运动,维持在第2步进电机(33)和第2支架(31)与支架支托(27)之间可旋转。

以可移动的形态结合在第2导螺杆(35)上同时结合在活塞(5)后方端部的活塞支架(37)的作用是,在第2步进电机(33)顺逆旋转时随着第2导螺杆(35)前后移动的同时将活塞(5)前后移送。

依据本发明的自动注射装置(1),在上述注射移送工具(20)和活塞移送工具(30)上分别适用电机的旋转角度和输入脉冲数成比例,电机的速度和每1秒的输入脉冲数成比例,每1步角度误差小,精密控制容易的步进电机(23,33),易于调整注射针插入深度,不需要以往那种注射针深度调整工具,因此不仅整体结构更加简单,整体重量也显著减轻。

在上述主机(10)的把手内以可拆卸的形态内置有电池(40),该电池(40)向上述注射移送工具(20)和活塞移送工具(30)提供电源,最好使用可充电的小型锂离子电池。依据实施例,可以使用各种可充电电池。

依靠上述电池(40)结构,不需要另外连接电源线,能够显著提高携带型和使用便利性。

在上述主机(10)的背面,安装有控制和显示工具(50),该控制和显示工具(50)控制和显示上述注射移送工具(20)和活塞移送工具(30)的运转。它包含下列结构,选择注射移送工具(20)和活塞移送工具(30)的控制变量的控制变量选择表盘(51),安装在控制变量选择表盘(51)的一侧,将注射移送工具(20)和活塞移送工具(30)所选的控制变量的运转模式调整为想要选择或设定的数值的控制变量调整表盘(53),为了以随诸表盘(51,53)旋转角度连续变动的运转模式运转,控制注射移送工具(20)和活塞移送工具(30)的运转的控制表盘(55),这里的运转模式包括诸表盘(51,53)的旋转角度对应的注射次数,注射器(syringe),每次注射液注入量及注射深度,显示控制表盘(55)控制下的运转模式,注射器容积及电池充电量的显示表盘(57),安装在显示表盘(57)下方,在注射器(3)首次安装时设定初始模式的重置键(59)。

控制变量选择表盘(51)的作用是,通过按照旋转角度发生一定的控制信号,使上述注射移送工具(20)和活塞移送工具(30)以一定的运转模式运转。

控制变量调整表盘(53)的作用是,对所选变量,即注射次数,注射器(syringe),每次注射液注射量及注射深度等进行微调。

控制表盘(55)由印刷电路板构成,作用是接收诸表盘(51,53)的控制信号,使上述注射移送工具(20)和活塞移送工具(30)以一定的控制模式运转。

通过上述控制变量选择表盘(51)和调整表盘(53)所设定的运转模式有juvederm模式,botox模式,apitoxin模式,p.p.p.模式,semip.p.p.模式,napage模式,etc1模式,etc2模式等。各运转模式均有各自范围的注射次数,每次注射液注入量及注射深度等控制变量。尤其是p.p.p.模式,向皮肤的一部分插入注射针,在按住运转开关(13)时持续注入药物,放开运转开关(13)后,停止注入药物。即在按住运转开关后,注射器前进,针插入皮肤,同时活塞前进,注入药物,放开运转开关后,活塞后退,在活塞后退的同时,注射器后退,停止注入药物。在napage模式下,在按住运转开关(13)时,注射器前进,针插入皮肤,同时活塞前进,注入一定量药物后,活塞后退,在活塞后退的同时,注射器后退,这一系列运转连续反复进行。在micro模式下,按运转开关(13),连续注入少量药物,再次按运转开关,停止运转。

这些运转模式能够持续开发出来,依据本发明的自动注射装置(1)可以通过将数据线连接在连接器连接部(15)更新控制面板(55)内的运转模式程序,能够轻松添加新开发的运转模式,适用于自动注射装置。

控制表盘(55)的优势是在注射针从皮肤拔出前,使活塞移送工具(30)的第2步进电机(33)比注射器移送工具(20)的第1步进电机(23)先逆旋转,减少内压,使装在注射器(3)内的注射液不流出来。注射针从皮肤拔出来,在注射器移送工具(20)和活塞移送工具(30)的作用下注射器(3)和活塞(5)后退,这时,在活塞(5)施加的压力的作用下注射器(3)内的压力会使注射液吐出,所以使活塞移送工具(30)的第1步进电机(23)再逆旋转一些,去除注射器(3)内的内压,从而使装在注射器(3)内的注射液不流出来。

在这里,在注射器支架(11)的前面最好带有把持注射器(3)的注射器把持工具(11a)。该注射器把持工具(11a)在注射针从皮肤拔出,活塞移送工具(30)的第2步进电机(33)比注射器移送工具(20)的第1步进电机(23)先逆旋转时,在活塞(5)移动时固定注射器(3)的位置,从而使注射器(3)内的内压能够容易被去除。

上述注射器把持工具(11a)的形态可以是介入在注射器(3)和注射器针之间的螺旋联轴节,或者是把持注射针后端的夹具。

显示面板(57)显示在控制面板(55)控制下的注射器移送工具(20)和活塞移送工具(30)的运转状态。如图6所示,旋转控制变量调整表盘(51),选择控制变量后,控制变量选择显示灯亮起,接着旋转控制变量调整表盘的表盘,根据想要设定的模式或想要设定的数值选择模式或设定数值等。例如,旋转控制变量选择表盘(51),选择运转模式后,模式(mode)对应的灯亮起,接着旋转控制变量调整表盘(53),调整为想要的运转模式(nappage)。每个运转模式都有设定的基本的注射针插入深度,速度,药物投入量等数值,但想要任意变更它们时,也可以通过控制变量选择表盘(51)选择想要变更的控制变量后,旋转控制变量调整表盘(53)的表盘,轻松变更为想要的数值。

下面,对依据本发明的自动注射装置(1)的整体运转进行详细说明。

首先,通过诸表盘(51,53)的旋转操作,设定合适的运转模式及其相应的注射次数,每次注射液注入量,注射深度后,施术人在把持主机(10)的状态下,将主机(10)的前头对准施术部位,按运转开关(13)后,注射器移送工具(20,20’)和活塞移送工具(30)在控制面板(63)控制的一定的运转模式下运转。

也就是说,第1导螺杆(25)随第1步进电机(23)的顺逆旋转而旋转,随着第1到螺杆(25)的旋转,结合在注射器支架(11)上的支架支托(27)随第1导螺杆(25)前进或后退,同时使注射器支架(11)前进或后退;或者鼓形凸轮(25’)随电机(23’)的旋转而旋转,随着鼓形凸轮(25’)的旋转,结合在注射器支架(11)的支架支托(27)顺着鼓形凸轮(25’)外面的闭合曲线槽(25a’)移动的同时使注射器支架(11)前进或后退,从而使注射针向施术部位前进或后退。

与此同时,第2导螺杆(35)随第2步进电机(33)的顺逆旋转而旋转,随着第2到螺杆(35)的旋转,结合在活塞(5)上的活塞支架(37)随第2导螺杆(35)前进或后退,同时移送活塞(5),使活塞相对于注射器(3)适当地前进或后退,从而在注射器支架(11)前进时,注射器(3)内的注射液注入到施术部位。

尤其是在注射针刚要从皮肤拔出之前,最好是第2步进电机(33)比第1步进电机(23)先逆旋转,从而使装在注射器(3)内的注射液不流出来。

而且,施术人可以在通过显示面板(57)确认当前的运转模式的同时控制依据本发明的自动注射装置(1)的运转。也可以在通过运转开关(13)停止运转的状态下,通过诸表盘(51,53)设定另外的运转模式后施术。

此外,通过将数据线连接在连接器连接部(15)上,升级控制面板(55)内的运转模式相关的程序,可以轻松添加新开发的运转模式,适用于自动注射作业。。

以上对本发明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这种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总而言之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发明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