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治疗矽肺病的中药丸及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7491806发布日期:2019-04-23 20:39阅读:408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治疗矽肺病的中药丸及制备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到中药丸剂,具体的是一种用于治疗矽肺病的中药丸,属于中药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肺是呼吸系统的一部分,功能是进行气体交换,良好的肺功能是维持生命的保障。胸外科角度上肺是胸腔内最大的脏器,也是胸外科中病变种类和发病数量最多的器官。矽肺是长期吸入含有二氧化硅的粉尘引起的以肺组织弥漫性纤维化为主要特征的肺部疾病,多数长期工作在粉尘厂区的一线工人通常患有此病。

矽肺患者早期多没显著症状,随着疾病病情的发展,患者多表现为咳嗽、咳痰、气短,胸闷不适等不同的呼吸系统症状。随着病情的加重,矽肺可出现不同的并发症,常见的并发症有肺结核、呼吸道感染、呼吸功能不全、肺源性心脏病和气胸,甚至肺部占位等。ⅰ期矽肺患者早期多无症状或症状较轻,而ⅱ、ⅲ期矽肺患者症状出现早、多且较重,其症状多为晨起阵发性咳嗽明显,早期多无痰液或少许白色粘液痰,或灰色稀薄痰,后期可出现脓性粘痰,且粘稠不易咳出,痰咳出后咳嗽症状略减轻,有咯血丝痰。

目前,对于肺部疾病的治疗,主要有采用舒张支气管药物或抗生素、激素药物的西医治疗法和物理治疗法。西医治疗容易引起药物的依赖,而物理疗法因很难持久而影响治疗效果。中医中药采用“缓则治其本”、“急则治其标”的的原则,对患者进行治疗,以扶正祛邪为法,积极改善心肺功能,提高整个机体的免疫力,使患者的呼吸道感染次数明显减少。

现在市场上所销售的治疗这些肺部问题的中药一般只注重清热解毒而忽略更本质的补阴虚方面,如专利cn107998238a提供的一种辅助治疗期矽肺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由以下中药原料制备而成冬虫夏草,生黄茂,党参,炒白术,获荃,制半夏,陈皮,炙甘草是针对矽肺病的辅助治疗具有良好的效果,用于辅助抑制纤维增生的药物治疗矽肺,可发挥清肝火、散淤结的作用,促进肺间质纤维化的降解,有效减轻临床症状、延缓病情进展。另外,其普通中药处方基本需要煎煮,操作不便,口感不好,患者很难坚持服药至治愈。

申请人通过多年的临床诊断,对中药材配方的不断优化,并对其处方进行研制,并将其制作为药丸。本发明所述的中药材经蛋白酶作用使其细胞壁变得疏松,与纤维素酶、果胶酶、内切木葡聚糖转糖基酶共同作用,能更好的破坏中药材的植物细胞结构,利于中药材有效成分的溶出,再升温熬制,与药用辅料混合制成丸剂,该药丸对治疗矽肺引起的肺部感染,气喘胸满忧闷、胸部刺痛、咯血方面具有优良的疗效。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治疗矽肺病的中药丸及制备方法,该制剂主要成分由中药材及药用辅料组成;中药材经粉碎、酶解后熬制,与药用辅料混合制成丸剂;主要用于治疗矽肺引起的肺部感染,气喘胸满忧闷、胸部刺痛、咯血。

进一步的,一种用于治疗矽肺病的中药丸及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药材是由荜茇5~20份、沙棘膏2~17份、生姜5~18份、阿魏5~20份、甘草10~40份、药用辅料20~40份组成。

进一步的,一种用于治疗矽肺病的中药丸及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药用辅料是由老蜜3~24份、羟乙纤维素15~60份、聚乙二醇200020~60份、吐温-801~10份组成。

进一步的,一种用于治疗矽肺病的中药丸及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酶由12~35份纤维素酶、7~28份果胶酶、9~31份内切木葡聚糖转糖基酶和3~15份蛋白酶组成。

进一步的,一种用于治疗矽肺病的中药丸及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活性成分熬制:处方量的中药材荜茇、沙棘膏、生姜、阿魏、甘草经粉碎后,过80~200目筛,加入10~40份的水和3~20份酶,在20℃~35℃下保温酶解1~4天,再升温到60℃~100℃下,蒸煮2~12h;

2)药物混合:向上述步骤(1)中,加入处方量的药用辅料老蜜、羟乙纤维素、聚乙二醇2000、吐温-80,溶解混合,浓缩0.5~2h,冷却结块;

3)制丸:将上述步骤(2)中的凝结块打入中药自动制丸机进行制丸。

本发明方案中涉及到的中药材说明如下:

荜茇:味辛,消化后味苦,性温、糙而尖。温中散寒,下气消食。主治寒性

隆病、培根病、胃寒、肾寒、阳痿等各种寒症。

沙棘膏:沙棘果实成熟时,水煎,浓缩煎煮液得膏。胃酸,性平。清热止咳,活血散瘀,养肺,主治咳嗽痰多、瘀血闭经、肺痨、消化不良、胃溃疡。《妙音宝草》记载:“沙棘毒糙满身刺,果实如同红鼠崽,其味甚酸刺舌头,自身功效治肺病。”《度母本草》记载:“小沙棘果治肺病”;《四部医典》记载:“沙棘果挖岀肺脓,化除血瘀治培根。”《药名之海》记载:“沙棘解毒治肺病”。

甘草:味甘,消化后味甘,性凉,柔,平。清热止咳,祛痰,解渴。主治肺病,气管炎,脉病,呕吐等。

阿魏:味辛、苦、性温。解毒,祛风燥湿,止痛,杀虫,消食开胃,提升胃阳。

生姜:味苦,性凉。效软、柔、钝。味辛、甘,性温。效糙、锐、浮、燥。

主治肝、肺陈热,浊热。肺脓痫,骨伤,骨热。温中,开胃,消食,强身,祛巴达干赫依,排脓。主治胃火不足,消化不良,巴达干赫依合并症,肺脓肿,阳痿体虚。《观者之喜》:“温中,消食,祛巴达干赫依”。

附图说明

图1为廖某治疗前后胸部ct图;

图2为高某治疗前后胸部ct图。

具体实施例

以下通过数个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应当理解,所列举的所有实施例均为帮助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和实施本发明,并非任何形式的对本发明的任何限制。一切在本发明基础上进行的简单改进和调整,以及将其中的原料进行等同或等效的替换,而未能产生新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进步的,均应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实施例1

1)活性成分熬制:处方量的中药材荜茇10份、沙棘膏5份、生姜10份、阿魏17份、甘草10份经粉碎后,过80目筛,加入25份的水和3份酶,其酶由酶由15份纤维素酶、7份果胶酶、28份内切木葡聚糖转糖基酶和10份蛋白酶组成,在20℃下保温酶解1天,再升温到60℃,蒸煮2h。

2)药物混合:向上述步骤(1)中,加入处方量的药用辅料共40份,其各辅料组成分别为老蜜5份、羟乙纤维素60份、聚乙二醇200030份、吐温-805份,溶解混合,浓缩0.5h,冷却结块。

3)制丸:将上述步骤(2)中的凝结块打入中药自动制丸机进行制丸。

实施例2

1)活性成分熬制:处方量的中药材荜茇10份、沙棘膏12份、生姜10份、阿魏10份、甘草30份经粉碎后,过120目筛,加入30份的水和11份酶,其酶由12份纤维素酶、7份果胶酶、31份内切木葡聚糖转糖基酶和15份蛋白酶组成,在35℃下保温酶解2天,再升温到100℃,蒸煮12h。

2)药物混合:向上述步骤(1)中,加入处方量的药用辅料共30份,其各辅料组成分别为老蜜19份、羟乙纤维素40份、聚乙二醇200040份、吐温-801份,溶解混合,浓缩1.5h,冷却结块。

3)制丸:将上述步骤(2)中的凝结块打入中药自动制丸机进行制丸。

实施例3

1)活性成分熬制:处方量的中药材荜茇20份、沙棘膏20份、生姜10份、阿魏10份、甘草10份经粉碎后,过160目筛,加入20份的水和17份酶,其酶由24份纤维素酶、28份果胶酶、21份内切木葡聚糖转糖基酶和8份蛋白酶组成,在30℃下保温酶解3天,再升温到80℃,蒸煮4h。

2)药物混合:向上述步骤(1)中,加入处方量的药用辅料共20份,其各辅料组成分别为老蜜10份、羟乙纤维素40份、聚乙二醇200040份、吐温-8010份,溶解混合,浓缩2h,冷却结块。

3)制丸:将上述步骤(2)中的凝结块打入中药自动制丸机进行制丸。

实施例4

1)活性成分熬制:处方量的中药材荜茇5份、沙棘膏10份、生姜5份、阿魏5份、甘草40份经粉碎后,过200目筛,加入40份的水和20份酶,其酶由35份纤维素酶、12份果胶酶、15份内切木葡聚糖转糖基酶和3份蛋白酶组成,在35℃下保温酶解4天,再升温到90℃下,蒸煮8h。

2)药物混合:向上述步骤(1)中,加入处方量的药用辅料共35份,其各辅料组成分别为老蜜15份、羟乙纤维素20份、聚乙二醇200060份、吐温-805份,溶解混合,浓缩1h,冷却结块。

3)制丸:将上述步骤(2)中的凝结块打入中药自动制丸机进行制丸。

对比例1

1)活性成分熬制:处方量的中药材荜茇20份、沙棘膏20份、生姜10份、阿魏10份、甘草10份经粉碎后,过160目筛,加入20份的水和17份酶,其酶由24份纤维素酶、28份果胶酶和21份内切木葡聚糖转糖基酶组成,在30℃下保温酶解3天,再升温到80℃,蒸煮4h。

2)药物混合:向上述步骤(1)中,加入处方量的药用辅料共20份,其各辅料组成分别为老蜜10份、羟乙纤维素40份、聚乙二醇200040份、吐温-8010份,溶解混合,浓缩2h,冷却结块。

3)制丸:将上述步骤(2)中的凝结块打入中药自动制丸机进行制丸。

对比例2

1)活性成分熬制:处方量的中药材荜茇20份、沙棘膏20份、生姜10份、阿魏10份、甘草10份经粉碎后,过160目筛,加入20份的水和17份酶,其酶由24份纤维素酶、28份果胶酶和8份蛋白酶组成,在30℃下保温酶解3天,再升温到80℃,蒸煮4h。

2)药物混合:向上述步骤(1)中,加入处方量的药用辅料共20份,其各辅料组成分别为老蜜10份、羟乙纤维素40份、聚乙二醇200040份、吐温-8010份,溶解混合,浓缩2h,冷却结块。

3)制丸:将上述步骤(2)中的凝结块打入中药自动制丸机进行制丸。

对比例3

1)活性成分熬制:处方量的中药材荜茇20份、生姜10份、阿魏10份、甘草10份经粉碎后,过160目筛,加入20份的水和17份酶,其酶由24份纤维素酶、28份果胶酶、21份内切木葡聚糖转糖基酶和8份蛋白酶组成,在30℃下保温酶解3天,再升温到80℃,蒸煮4h。物混合:

2)向上述步骤(1)中,加入处方量的药用辅料共20份,其各辅料组成分别为老蜜10份、羟乙纤维素40份、聚乙二醇200040份、吐温-8010份,溶解混合,浓缩2h,冷却结块。

3)制丸:将上述步骤(2)中的凝结块打入中药自动制丸机进行制丸。

实验实例1:中药丸的理化性质及出膏率

取实施例1~4、对比例1~2所得药丸,依据《中国药典》2015版第四部0108通则测定中药丸水分、重量差异、溶散时限。另取中药丸制备步骤(1)所得蒸煮液,测定出膏率。结果见表1。

表1中药丸的理化性质及出膏率

实验结果表明:实施例1~4的出膏率明显比对比例1~2高,说明酶解有利于中药材植物细胞组织结构的破坏,多种酶的共同作用,有利于更大程度的提高对中药材植物细胞组织结构的破坏程度。实施例1~4所制备的中药丸均符合药典标准。

实验实例1:动物药理毒理试验

icr小鼠当日2次经口灌服按实施例3所述方法制备的中药丸4颗(相当于2.0g生药/kg)观察急性毒性反应。选用icr小鼠40只,雌雄各半,体重18~22g,按性别体重随机分为2组,分别为阴性对照组和本中药丸组,每组20只,实验前禁食不禁水16h,然后分别按2g/kg容量灌胃给0.5%cmc-na溶液和中药丸4颗,当日2次,给药当天,尤其在给药后0~4小时内密切仔细观察记录各组动物的中毒表现和特点、毒性反应出现及恢复时间以及死亡情况等,每天观察1次,分别于给药当天给药前及给药后第4天、第7天,第10天和第14天对动物进行称重,记录动物体重变化及死亡情况。

实验结果表明:小鼠灌服中药丸4颗(相当于2.0g生药/kg),最大体积40ml/kg,当日2次,在灌胃给药结束后0~4小时内仅1只动物出现数分钟自主活动减少,其余动物均未见异常。连续观察14天,未见明显急性毒性反应。按公斤体重计算相当于成人临床一日拟用量的343倍。

实验实例2:动物模型试验

矽肺小鼠模型准备:取40只icr小鼠雌雄各半麻醉固定,在颈部皮肤垂直剪开长度为5mm左右的开口,暴露气管。然后用注射器针头经口腔插入气管,确保灌肺针插入气管后,给二氧化硅悬液200ul,饲养14天。

给药实验:将上述矽肺小鼠随机分为两组,取实施例3、对比例3所述方法制备的中药丸分别开始给药,一天3次,一次4颗,分别在给药第0天、7天、14天,每组随机取6只小鼠,经乙醚麻醉后,眼球后静脉丛放血处死,取肺叶以10%甲醛溶液固定,制备石蜡切片,进行he及masson染色,光镜下观察肺组织学改变。

实验结果表明:小鼠在开始给药第0天时,肺泡壁和支气管壁有纤维性增厚,伴有肺泡构的破坏,有矽肺结节形成;实施例3给药第7天时,肺泡间隔缩小,成纤维细胞、毛细血管减少;矽肺结节减弱;实施例3给药第14天时,肺泡间隔明显缩小,成纤维细胞、毛细血管明显减少,矽肺结节明显变小;对比例3在给药第7天、14天均为明显变化,并在第12天出现1例死亡情况。

经动物实验表明申请人依据对矽肺病人的病情特征及多年的临床经验,选用荜茇、沙棘膏、生姜、阿魏、甘草组合,对矽肺病具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实验实施例3:临床试验

本申请人按照实施例3所述制备的中药丸,用于治疗一批矽肺病人,其治疗有效率达90%,现列举两典型病例对该药效进行评价。

病例情况:

廖某,男,从事煤炭挖掘工作,3年前曾在相关部门被鉴定为“尘肺贰期”病史,自诉天气变化受凉及秋冬季节易反复出现咳嗽、咳痰,气喘,2天前因受凉后患者感气促症状逐渐加重,咳淡绿色痰,无痰中带血,量中,患者精神,饮食,睡眠欠佳,大小便正常,体重无明显改变。

检查情况:查体:t:37.1℃,p:65次/分,r:18次/分,bp:132/81mmhg,唇稍紫钳,桶状胸,双肺语颤减低,叩诊过清音,双肺呼吸音低,未闻及干湿性哕音,无胸膜摩擦音。心率65次/分,律齐,无杂音。腹部平,软,无压痛及反跳痛。心电图示:正常窦性心律,慢性冠脉供血不足。肺功能示:用力呼吸气量明显减低,第一秒用力呼吸量明显减低,最大通气量明显减退,肺通气功能明显减退,右肾结石。dr检查报告单:两肺中上飞肺长条大阴影,请结合临床胸部ct示:矽肺,肺气肿。

高某,男,从事煤炭挖掘工作,曾在相关部门被鉴定为“尘肺贰期”,2天前因受凉后患者感气促症状逐渐加重,咳淡绿色痰,无痰中带血,量中,起病以来,患者精神,饮食,睡眠欠佳,大小便正常,体重无明显改变。

检查情况:查体:t:36.9℃,p:65次/分,r:21次/分,bp:147/98mghg,唇稍紫钳,桶状胸,双肺语颤减低,叩诊过清音,双肺呼吸音低,未闻及干湿性哕音,无胸膜摩擦音。心率65次/分,律齐,无杂音。腹部平,软,无压痛及反跳痛。肺功能示:中度阻塞性肺通气功能障碍,弥散功能下降,肺总量正常、残气容积正常、残总比升高。气道阻力增高。dr检查报告单:结合职业病史,考虑尘肺,两肺片状影:尘肺融合灶,肺气肿,双侧胸膜粘连。胸部ct示:符合尘肺改变,融合灶形成,右中肺外侧段不张。

用药方法:一天3次,一次4颗,口服,连续服用3个月。

治疗3个月后患者情况:

廖某,自诉咳嗽减少、无咳痰,无痰中无血,患者精神,饮食,睡眠明显改善,大小便正常,体重无明显改变。

检查情况:查体:t:36.8℃,p:61次/分,r:20次/分,bp:136/94mmhg,唇稍紫钳,桶状胸,双肺语颤减低,叩诊过清音,双肺呼吸音低,未闻及干湿性哕音,无胸膜摩擦音。心率61次/分,律齐,无杂音。腹部平,软,无压痛及反跳痛。肺功能示:中度阻塞性肺通气功能障碍,弥散功能下降,肺总量正常、残气容积正常、残总比升高,气道阻力增高。dr检查报告单:结合职业病史,考虑尘肺,两肺片状影,双侧胸膜粘连。胸部ct示:符合尘肺改变:融合灶形成,右中肺外侧段不张。

高某,自诉感气促症状逐渐减弱,咳嗽频次明显减少,无痰中无血,患者精神,饮食,睡眠恢复正常,大小便正常,体重略增。

检查情况:查体:t:36.9℃,p:65次/分,r:21次/分,bp:147/98mghg,唇稍紫钳,桶状胸,双肺语颤减低,叩诊过清音,双肺呼吸音低,未闻及干湿性哕音,无胸膜摩擦音。心率65次/分,律齐,无杂音。腹部平,软,无压痛及反跳痛。肺功能示:肺通气功能正常,弥散功能轻正常,肺总量升高、残气容积升高、残总比升高。气道阻力正常。dr检查报告单:符合尘肺改变。胸部ct示:符合尘肺改变,主动脉、冠状动脉钙化。

药效临床评价结果:本发明中药丸对治疗矽肺引起的肺部感染有效,能有效缓解气喘胸满忧闷、胸部刺痛、咯血症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