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痹散寒洗方及其应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850179发布日期:2019-06-11 22:08阅读:31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组合物,具体涉及通痹散寒洗方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类风湿性关节炎(ra)是一种病因未明的慢性、以炎性滑膜炎为主的系统性疾病。其特征是手、足小关节的多关节、对称性、侵袭性关节炎症,经常伴有关节外器官受累及血清类风湿因子阳性,可以导致肌肉萎缩、关节畸形及功能丧失等。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病因尚未完全阐明,目前认为ra的发病可能与遗传、感染、性激素等有关。ra关节炎的病理主要有滑膜衬里细胞增生、间质大量炎性细胞浸润,以及微血管的新生、血管翳的形成及软骨和骨组织的破坏等。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症状体征包括:1、关节表现在于对称性、持续性的关节疼痛和压痛;关节肿胀;晨僵在于早晨或静止,大多超过半小时;关节破坏与畸形;骨质疏松。2、关节外病变,包括如:类风湿结节;血管炎;胸膜和肺部炎症;肾脏改变,表现为血尿和蛋白尿;神经系统损害,表现为肢体远端感觉异常;骨骼肌肉的改变,表现为继发性肌炎、骨质疏松,甚至骨折;心脏改变,表现为心包炎、心内膜炎、心肌炎;淋巴结病变等。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有效缓解甚至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通痹散寒洗方及其应用,其可以通痹散寒、温阳止痛;治疗风湿、寒湿经络挛缩疼痛。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通痹散寒洗方,包括伸筋草、海桐皮、独活、五加皮、乳香、没药、木香、艾叶、秦艽、牛膝。本发明中,各物质的具体作用如下:伸筋草:祛风散寒,除湿消肿,舒筋活血。治风寒湿痹,关节酸痛,皮肤麻木,四肢软弱,水肿,跌打损伤。海桐皮:祛风湿、通经络、止痛;治风湿痹痛,痢疾,牙痛,疥癣。独活:祛风,胜湿,散寒,止痛;治风寒湿痹,腰膝酸痛,手脚挛痛,慢性气管炎,头痛,齿痛。五加皮:祛风湿,壮筋骨,活血去瘀。治风寒湿痹,筋骨挛急,腰痛,阳痿,脚弱,小儿行迟,水肿,脚气,疮疽肿毒,跌打劳伤。乳香:性味辛、苦、温,入心、肝、脾经,具有活血止痛,生肌的功效。临床常用于血瘀气滞所致的脘腹疼痛,痛经以及跌打损伤,痈疽疼痛。也可以和祛风湿的药物配伍,活血通痹、止痛。乳香也可以用于疮疡溃后久不收口,多入散剂或膏药中应用。没药:散血去瘀,消肿定痛。治跌损,金疮,筋骨,心腹诸痛,癥瘕,经闭,痈疽肿痛,痔漏,目障。木香:味辛、苦,性温;归脾、胃、肝、大肠经,芳香行散,可升可降。理气药;行气药;温里药。艾叶:理气血,逐寒湿;温经,止血,安胎。治心腹冷痛,泄泻转筋,久痢,吐衄,下血,月经不调,崩漏,带下,胎动不安,痈疡,疥癣。秦艽:味苦、辛,微寒;入肝、胃、胆经,祛风湿;舒筋络;清虚热;利湿退黄。主风湿痹通痛;筋骨拘挛;手足不遂;骨蒸潮热;小儿疳热;湿热黄疸。用于风湿痹痛,筋脉拘挛,骨节酸痛,日晡潮热,小儿疳积发热。牛膝:生用散瘀血,消痈肿。治淋病,尿血,经闭,癥瘕,难产,胞衣不下,产后瘀血腹痛,喉痹,痈肿,跌打损伤。熟用补肝肾,强筋骨。治腰膝骨痛,四肢拘挛,痿痹。研究认为导致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中医病机病因主要是:风寒湿三气杂至之邪,尤其是寒湿之邪,已经深侵入肾,并影响到肝,而致骨损筋挛。西医病因病机并不明确,可能是携带类风湿关节炎易感基因者被某种病原体感染后导致机体免疫紊乱,由多种细胞导致类风湿滑膜病变。本发明根据中医病因病机,通过分清病的“邪、正、缓、急”,发作期以驱邪为主,缓解期以养气血、调阴阳、补肝肾为主,以驱邪是治标之法、扶正乃是治本之道为原则,有效对类风湿性关节炎进行治疗。即,本发明中,伸筋草、海桐皮、独活、五加皮祛风除湿,通络筋骨,为主药,乳香、没药、木香、艾叶温筋通络,行气止痛,为臣药,加强主药疗效;秦艽祛风除湿,和血舒筋,清热利尿,为佐药,协助舒筋通络,牵制温热太过;牛膝逐瘀通经,补肝肾,强筋骨,利尿通淋,引血下行,加强主药作用,同时培元固本,肾气坚固,寒气不易侵袭,并使寒邪从下焦排除体内,全方中起引经作用。本发明通过各个配方的相互配合,有效达到对类风湿性关节炎进行缓解甚至治疗的目的。进一步,所述组合物包括:伸筋草35-45重量份,海桐皮35-45重量份,乳香35-45重量份,没药35-45重量份,秦艽15-25重量份,独活35-45重量份,艾叶35-45重量份,五加皮35-45重量份,木香15-25重量份,牛膝35-45重量份。再进一步,所述组合物由伸筋草37-43重量份、海桐皮37-43重量份、乳香37-43重量份、没药37-43重量份、秦艽17-23重量份、独活37-43重量份、艾叶37-43重量份、五加皮37-43重量份、木香17-23重量份、牛膝37-43重量份组成。更进一步,所述伸筋草40重量份,海桐皮40重量份,乳香40重量份,没药40重量份,秦艽20重量份,独活40重量份,艾叶40重量份,五加皮40重量份,木香20重量份,牛膝40重量份。本发明中还公开了通痹散寒洗方在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药物中的应用。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1、本发明用药前病患关节皮肤紫暗、疼痛、关节拘挛强直,用本发明药物后,关节冷痛、强直明显好转,皮肤色值明显接近正常肤色;因而,本发明可以通痹散寒、温阳止痛;具有治疗风湿、寒湿经络挛缩疼痛的效果。2、本发明具有祛风除湿,舒筋通络,行气止痛,清热利尿,引血下行,培元固本等效果,有效缓解并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实施例通痹散寒洗方,包括伸筋草、海桐皮、独活、五加皮、乳香、没药、木香、艾叶、秦艽、牛膝。本实施例中具体组成如表1所示。表1实例1实例2实例3实例4实例5伸筋草4038434534海桐皮4037423644独活4043374435五加皮4042393545乳香4038414534没药4037434435木香2018231524艾叶4042383644秦艽2022182516牛膝4038434435按照上述表1中的组成配比混合后,水煎外用,每天1次,1付/天,连用30天为1疗程,用1-3个疗程。从2015年至今,采用本发明实例1中的药物对近1万名风寒湿痹型关节疼痛患者进行了治疗。用药前,患病关节皮肤紫暗、疼痛、关节畸形,急性发病后,局部关节红肿热痛;服用约1周后红肿疼痛消失,2周后局部疼痛缓解,3月后感患病关节皮色变红、疼痛减轻、关节畸形稍有好转。对上述采用本发明配方治疗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类风湿因子、c反应蛋白、血沉和免疫球蛋白的平均含量进行统计,统计结果如表2所示。表2上述表2中的总有效率=治疗成功人数/总治疗人数*100%。通过上述数据可以证明:本发明可有效缓解并治疗风寒湿痹型关节疼痛患者,即,效果十分显著。本实施例中例举了以下几例临床治疗时症状变化的案例,具体如下:李某,女,37岁,崇州锦江乡乌尤村人,因“双手多关节疼痛1+月”求治,查体:双手、掌指关节、双腕关节肿胀,皮色皮温正常,压痛明显,活动受限。辅助检查:类风湿因子42iu/ml,c反应蛋白30mg/l,血沉35mm/h,免疫球蛋白18.5g/l。治疗1周后,双手、掌指关节、双腕关节肿胀减轻,2周后肿胀消退,压痛减轻,3周后压痛明显减轻,关节活动受限好转,4周后压痛明显减轻,关节活动接近正常。复查类风湿因子26iu/ml,c反应蛋白8mg/l,血沉15mm/h,免疫球蛋白14g/l。高某,女,51岁,崇州市崇阳镇清平村人,因“双指关节肿胀疼痛僵硬3月”求治,查体:双手无畸形,双手指间关节稍肿胀,压痛明显,皮温、皮色正常,双侧指关节屈曲功能有所受限,无骨擦音,触温觉正常。辅助检查:类风湿因子45iu/ml,c反应蛋白33mg/l,血沉32mm/h,免疫球蛋白19g/l。治疗1周后,双手关节肿胀减轻,2周后肿胀消退,僵硬缓解,3周后僵硬明显缓解,压痛减轻,关节活动受限好转,4周后僵硬明显缓解,关节活动接近正常,压痛消失,末端循环可。复查类风湿因子25iu/ml,c反应蛋白9mg/l,血沉16mm/h,免疫球蛋白13g/l。龙某,女,65岁,崇州市江源镇邓公村4组,因“双指关节肿胀疼痛僵硬4月,加重1天”求治,查体::双手杵状畸形,双手指间关节肿胀,压痛明显,皮温、皮色正常,双侧指关节屈曲功能障碍,无骨擦音,触温觉正常。辅助检查:类风湿因子44iu/ml,c反应蛋白29mg/l,血沉36mm/h,免疫球蛋白18g/l。治疗1周后,双手关节肿胀减轻,2周后肿胀消退,僵硬缓解,3周后僵硬缓解,压痛减轻,关节活动受限好转,4周后僵硬缓解,关节活动明显好转,压痛明显减轻,双手畸形仍存在。复查类风湿因子27iu/ml,c反应蛋白7mg/l,血沉14mm/h,免疫球蛋白13.5g/l。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