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耳部疾病的银杏内酯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985067发布日期:2019-06-22 00:21阅读:51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涉及医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耳部疾病的银杏内酯组合物。



背景技术:

耳鸣耳聋是耳鼻喉科的常见病。耳鸣者自觉耳内鸣响,如闻潮声,或细或暴,如风雷声,时轻时重;耳聋者则听力减弱,妨碍交谈,甚至听觉丧失,不闻外声,影响日常生活等。耳聋耳鸣是多种原因导致耳蜗及蜗后神经病变,使患者感受到听力下降,致使神经组织不能正常接受外界传入的声波。

突发性耳鸣耳聋或称“特发性突发性聋”,是指突然发生的、原因不明的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主要临床表现为单侧听力下降,可伴有耳鸣、耳堵塞感、眩晕、恶心、呕吐等。

梅尼埃病又称膜迷路积水,系内耳膜迷路水肿所致发作性眩晕、波动性听力损失和耳鸣为主要表现的内耳疾病。梅尼埃病的确切病因至今仍未明确,其组织病理学变化为膜迷路积水,内淋巴腔膨胀、扩大,内淋巴液增多,以及一系列的继发性改变。目前,本病在治疗方面尚无统一方案。

银杏叶提取物是目前国际上使用最为广泛的中药提取物之一,其中银杏内酯是银杏叶提取物及其制剂主要的药效活性成分,目前还未见银杏叶提取物能对耳鸣耳聋具有治疗或改善作用的相关报道。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以在多种动物模型以及部分临床观察实验上进行验证的方式,进而对银杏内酯组合物进行研究,旨在得到一种具有治疗或预防耳鸣耳聋的银杏内酯组合物,其中银杏内酯可以为白果内酯、银杏内酯a、b、c、k、j、l、m及其组合,具体组合物可包括银杏内酯a(ga):银杏内酯b(gb):银杏内酯k(gk),其中,以重量比计,银杏内酯a:银杏内酯b:银杏内酯k:=(20~40):(50~75):(0.2~5)。

进一步地,以重量比计,银杏内酯a:银杏内酯b:银杏内酯k=(20~35):(50~70):(0.2~5)。更进一步地,银杏内酯a:银杏内酯b:银杏内酯k=(20~30):(50~65):(0.8~4)。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用于耳部疾病的药物,其特征在于,该药物包括如前任一所述的银杏内酯组合物。

进一步地,该药物还可以包括碳酸氢钠。

具体地,上述药物选自口服给药剂型、注射给药剂型、吸入给药剂型。

进一步地,上述药物可以制备成胶囊剂、片剂、粉针剂、丸剂、透皮剂等等。

本发明还提出了如前任一所述的银杏内酯组合物在制备用于耳鸣耳聋药物中的应用。

优选地,所述用于耳鸣耳聋药物为治疗突发性耳聋的药物。

本发明还提出了如前任一所述的银杏内酯组合物在制备治疗梅尼埃病的药物中的应用。

进一步地,所述治疗梅尼埃病的药物包括碳酸氢钠。

进一步地,上述药物中,银杏内酯组合物静脉滴注注射治疗有效量推荐为0.2-0.8mg/kg/d以上。需要注意的是,该治疗有效量作为推荐剂量并不对剂量范围产生严格限制。本领域人员能理解,实际给药的用量可能低于上述剂量范围。针对某一对象的治疗有效量和具体治疗方案可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包括给药对象的年龄、体重、性别、饮食、给药时间、疾病易感性、疾病进程、医生的判断。此外,本发明所述银杏内酯组合物可用于相关疾病的单一用药或联合用药治疗。

本发明在耳鸣耳聋模型中,给予银杏内酯组合物药物干预后发现银杏内酯组合物可改善相关症状。比如在突发性耳聋豚鼠模型中,给予银杏内酯组合物药物干预后,实验结果表明,银杏内酯组合物药物可明显改善豚鼠血浆中5-ht水平的变化,此外,发现银杏内酯组合物药物可改善听性脑干反应(abr);且对膜迷路积水豚鼠模型中的窝内电位(ep)、正弦摆动试验眼震(spvn)、以及ca2+浓度均有一定的改善作用;另外,对临床上梅尼埃病患者也具有一定的疗效。

因此,由多种动物模型及部分临床疗效观察的药效均证实银杏内酯组合物具有改善耳鸣﹑眩晕﹑听力减退﹑耳迷路综合征的作用,其作用效果与改善耳部血流及神经障碍有关。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更加详细的说明,以便能够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方案及其各个方面的优点。然而,以下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的内容仅是说明的目的,而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

需要注意的是,如未注明具体条件者,均按照常规条件或制造商建议的条件进行,所用原料药或辅料,以及所用试剂或仪器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以通过市购获得的常规产品。除非另外说明,否则所有的百分数、比率、比例或份数按重量计。

除非另行定义,文中所使用的所有专业与科学用语与本领域熟练人员所熟悉的意义相同。此外,任何与所记载内容相似或均等的方法及材料皆可应用与本发明。

下面结合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实施例1:银杏内酯组合物对突发性耳聋豚鼠血浆中5-ht水平的影响

1、实验材料

1.1药物及试剂

原料银杏内酯a(ga)、银杏内酯b(gb)以及银杏内酯k(gk),银杏内酯组合物1-4由江苏康缘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自制,将银杏内酯按表1比例组合用生理盐水配成0.114、0.229、0.458mg/ml。

表1银杏内酯组合物

选用耳廓反射灵敏的白色红目健康豚鼠150只(由山东大学实验动物室提供),雌雄不限,体重250~350g,普通级。合格证号:scxk(鲁)20100005。盐酸肾上腺素注射液(1ml:lmg,昆明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5-羟色胺(5-ht)试剂盒(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批号20120620)。醋酸泼尼松片由天津力生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批号20110119。

1.2主要耗材与仪器

酶标仪(moleculardevices,spectramaxm2e),移液枪(eppendorf),微量震荡仪(国华zw-a),多管架自动平衡离心机(上海卢湘仪,d5a-ws),手掌型离心机(qilinbeier,lx-100),涡旋仪(qilinbeier,vortex-5)。

2、实验方法

2.1动物模型的建立

150只白色红目健康豚鼠,除空白组10只外,其余140只动物按照文献方法造突发性耳聋模型。除空白组外,各组豚鼠置于隔音箱内,头部距离噪声源约15cm,作噪声暴露,每天1次,每次5h,连续刺激3天后,各造模组豚鼠予以盐酸肾上腺素0.8mg/kg腹部皮下注射。

2.2分组及给药

造模成功后,140只模型豚鼠不同笼喂养,称重、标记、随机分为模型组、阳性对照组给予等效的醋酸泼尼松片(2.6mg/kg·d-1)灌胃,各给药组yxnz-1-低(1.14mg/kg·d-1)、yxnz-1-中(2.29mg/kg·d-1)、yxnz-1-高(4.58mg/kg·d-1)、yxnz-2-低(1.14mg/kg·d-1)、yxnz-2-中(2.29mg/kg·d-1)、yxnz-2-高(4.58mg/kg·d-1)、yxnz-3-低(1.14mg/kg·d-1)、yxnz-3-中(2.29mg/kg·d-1)、yxnz-3-高(4.58mg/kg·d-1)、yxnz-4-低(1.14mg/kg·d-1)、yxnz-4-中(2.29mg/kg·d-1)、yxnz-4-高(4.58mg/kg·d-1),每组10只。10只正常豚鼠为空白对照组。连续腹腔注射给药7d。

2.3检测指标

豚鼠以2%戊巴比妥钠麻醉,从颈动脉插管放血,按照试剂盒操作说明测定血浆5-ht含量。

2.4听性脑干反应(abr)测试

测试前实验动物腹腔内注射戊巴比妥钠全身麻醉。使用ep15诱发电位仪(interacoustics公司)在声-电屏蔽室内完成测试。记录各组动物abr阈值(因波ii消失最晚,故abr阈值判断以波ii为准)及60dbnhl声刺激时的潜伏期、波间期变化情况。

2.5统计学处理

实验结果以表示,所有数据用spss17.0软件进行分析。采用方差分析统计,p﹤0.05有统计学差异。

3、实验结果

3.1造模后豚鼠的一般表现

造模过程中及造模后,除空白组外各组豚鼠出现不同程度的易激惹及抑郁状态,不欲饮食,体质量增长减缓,实验结束后个别豚鼠消瘦明显,表情呆滞,毛发枯乱。

3.2银杏内酯组合物对突发性耳聋豚鼠血浆5-ht含量的影响

实验结果表明,如表2所示,模型组豚鼠血浆5-ht含量明显升高,与空白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01);治疗结束后,yxnz各治疗组均能够降低其升高的程度,甚至使之接近正常,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表2yxnz对突发性耳聋豚鼠血浆5-ht含量的影响

注:###p<0.001vs对照组;*p<0.05vs模型组;**p<0.01vs模型组。

3.3各组动物abr阈值及潜伏期变化情况

各组实验动物成模前后及给药前后的abr阈值变化情况如表3所示,造模前各组动物abr阈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动物成模后,动物abr阈值明显提高,较对照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而给药后与模型组相比均有显著性改善。

表3各组实验动物abr阈值变化情况(ms,)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1,与模型组比较,*p<0.05,**p<0.01。

各组动物60dbnhl声刺激时abr各波潜伏期及波间期变化情况见表4,可见,模型组动物波i、iii、v潜伏期及i-iii、iii-v、i-v波间期均延长,与同期对照组之间差异相比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而给药后与模型组相比均有显著性改善。

表4各组动物60dbnhl声刺激时abr波潜伏期及波间期(ms,)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1,与模型组比较,*p<0.05,**p<0.01。

实施例2:银杏内酯组合物对豚鼠膜迷路积水模型的作用

1、实验材料

1.1药物及试剂

原料银杏内酯a(ga)、银杏内酯b(gb)、以及银杏内酯k(gk)银杏内酯组合物1-4由江苏康缘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自制,具体参见实施例1;

健康成年豚鼠150只,雌雄各半,体重250-300g。动物由苏州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动物合格证号:syxk(苏)2017-0042。

2、实验方法

2.1动物分组造模及给药

健康成年豚鼠150只,雌雄各半,耳郭反射正常。以听性脑干反应(abr)及正弦摆动试验眼震(spvn)进一步筛选听阈及前听功能。实验动物随机分组:空白组10只,模型组10只,各给药组各10只,阳性药组(氟桂利嗪)10只。造模30天后,各组豚鼠分别进行abr阈值及spvn测试。

造模均在左耳,于枕乳缝偏下钻4mm×5mm的测试小孔,在显微镜下破坏内淋巴囊管,用金刚钻将小龛处磨成盲端。

造模成功后,140只模型豚鼠不同笼喂养,称重、标记、随机分为模型组、阳性对照组给予等效的氟桂利嗪(8.1mg/kg)灌胃,各给药组yxnz-1-低(1.14mg/kg·d-1)、yxnz-1-中(2.29mg/kg·d-1)、yxnz-1-高(4.58mg/kg·d-1)、yxnz-2-低(1.14mg/kg·d-1)、yxnz-2-中(2.29mg/kg·d-1)、yxnz-2-高(4.58mg/kg·d-1)、yxnz-3-低(1.14mg/kg·d-1)、yxnz-3-中(2.29mg/kg·d-1)、yxnz-3-高(4.58mg/kg·d-1)、yxnz-4-低(1.14mg/kg·d-1)、yxnz-4-中(2.29mg/kg·d-1)、yxnz-4-高(4.58mg/kg·d-1),每组10只。10只正常豚鼠为空白对照组。连续腹腔注射给药7d。

2.2窝内电位(ep)及ca2+浓度的测量

能斯特方程为ca2+浓度测定的理论基础。ep和钙离子测定步骤及仪器连接与文大致相同。因在积水1个月时顶转及第3转积水最为明显,我们在第3转开窗lmm×1mm。微电极接触外淋巴时调节参比电极为零,继续驱动微电极,参比电极电位突然升高至40~80mv,此电位即为ep,说明微电极进入内淋巴,此时可测离子电位。在实验中如遇到听泡感染、意外死亡、电极折断等情况的动物,均从本实验中删除。

2.3统计学方法

数据以表示,组间差异比较采用t检验及方差分析方法。

3、结果

3.1abr阈移及spvn频数的变化

造模30天后单纯造模组abr阈值显著提高(p<0.05),spvn频数明显下降(p<0.05),说明膜迷路积水引起位听功能损害。而各给药组和阳性药组spvn频数的下降受到抑制。同时各给药组和阳性药组在一定程度上能拮抗迷路积水时abr反应阈升高。

在实验过程中,发现模型组豚鼠在造模后2周均出现向左侧不自主的转圈,正常及给药组仅个别豚鼠有此现象,说明模型组左侧前庭脊髓反射功能受损,给药组对前庭脊髓反射功能有保护作用(表5、6)。

表5造模前及造模后30天spvn频数变化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1,与模型组比较,**p<0.01。

表6各组造模前及造模后30天abr的阈移

3.2实验性膜迷路积水前后ep和ca2+的变化

ep的变化:空白组,阳性药组及各给药组之ep明显高于模型组。ca2+的变化:阳性药组,各给药组及空白组与模型组相比,内淋巴ca2+浓度明显降低。

表7造模前及造模后30天各组ep及ca2+浓度的比较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1,与模型组比较,*p<0.05,**p<0.01。

实施例3:银杏内酯组合物对梅尼埃病疗效观察

1一般资料

为了验证银杏内酯组合物的效果,将78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38人,实验组40人,其中男性34例,女性44例;20~30岁17例,>30~40岁21例,>40~50岁32例,>50岁8例;病程最短3个月,最长2年。患者眩晕发作时均不伴有颜面部及四肢麻木、肢体无力、言语障碍等症状。将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人数为40例,其中男性17例,女性23例;年龄20~56岁;病程3~24个月,平均9.2个月。对照组人数为38例,其中男性14例,女性24例;年龄20~54岁;病程5~21个月,平均8.3个月。2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2诊断标准

依据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编辑委员会、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科学分会2006年推荐的“梅尼埃病的诊断依据和疗效评估”标准:①眩晕发作次数≥2次计1分,<2次计0分;②眩晕发作持续时间>3h计2分,20~180min计1分,<20min计0分;③有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和平衡障碍计1分,无计0分;④有意识丧失计1分,无计0分;⑤感音性听力损失:高频计2分,低频计1分,无计0分;⑥有重振现象计1分,无计0分;⑦耳鸣和(或)耳胀满感同时出现计2分,单一出现计1分,无计0分;⑧是否为其他疾病引起的眩晕:是计0分,否计1分。对患者实施整体评估,若总分≥7分则确诊为梅尼埃病。

3治疗方法

治疗组静脉滴注5%碳酸氢钠注射液150ml基础上,外加静脉滴注本发明药物组合物2所制得的注射剂,服用方法:为使本发明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取制备好的颗粒剂每日3次,每次1袋,温开水冲服,饭后半小时服用。对照组只给予5%碳酸氢钠注射液150ml,1天1次,连续1周。

4疗效标准

详细记录治疗前1个月眩晕发作次数及治疗期间眩晕发作次数。治疗结果分为完全控制、显效、有效和无效。按以下公式求得眩晕系数:眩晕系数=(治疗1周平均发作次数/治疗前1个月平均发作次数)×100%,如眩晕系数为0,则为完全控制,1%~40%为显效,41%~80%为有效,>80%为无效。具体实验结果如下:

表8两组临床疗效的比较

注:采用χ2检验。2组总有效率比较,p<0.01

两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比较:治疗组眩晕、恶心及呕吐、耳鸣消失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1),见表9。

表9两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比较(h,x±s)

经临床试验证明,本发明药物与碳酸氢钠两者联合应用,相对于单独给予碳酸氢钠治疗,可明显减少患者眩晕发作次数,以及改善临床症状消失的时间,因此,该本发明组合物具有治疗梅尼埃病的作用,其和碳酸氢钠二者联合使用取得疗效更显著。

实施例4胶囊剂

将300g银杏内酯组合物和31g淀粉、5g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4.3g微粉硅胶、1.6g硬脂酸镁、及适量10%淀粉浆混合,装入胶囊,得到胶囊制剂1000粒。每日3次,每次1粒。

实施例5颗粒剂

将300g银杏内酯组合物和1000g蔗糖及500g糊精混合,按照常规方法制成1000包颗粒剂。每日3次,每次1袋。

实施例6片剂

将300g银杏内酯组合物和50g淀粉、7.4g羧甲基淀粉钠、0.9g滑石粉、50g糊精、0.8g硬脂酸镁及适量10%淀粉浆适混合,按照常规方法制成片剂1000片。每日3次,每次1片。

实施例7丸剂

将300g银杏内酯组合物和14g聚乙二醇-6000、78.4g聚山梨酯-80、适量液状石蜡混合,按照常规方法制成丸剂1000粒。每日3次,每次1粒。

实施例8注射剂

将200g银杏内酯组合物和12g注射用大豆磷脂、23g注射用甘油,注射用水定容至1000ml,按照常规方法制成注射剂1000支。每日1次,每次1支,至少采用250ml5%葡萄糖注射液稀释后静脉滴注。

以上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