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尿线F值的测定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7788089发布日期:2019-05-31 19:42阅读:588来源:国知局
一种尿线F值的测定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排尿尿动力学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尿线f值的测定方法。



背景技术:

尿道f值指尿道在排尿时被尿流胀开的f值,通常用排泄性尿道造影来显示。尿道f值=10dπ=20rπ,各尿道段的尿道f值不同。f值的实际单位表达在排尿时,尿道腔截面周长毫米数mm,而在排尿时的尿道腔截面直径d、半径r单位数是厘米cm。那么,统一单位的公式为:f值=10dπ=20rπ。在排尿时,后尿道及膜部能主动松驰开,被动地首当其冲胀开尿道腔,真实地反映后尿道腔f值。其余前尿道是被动的胀开尿道腔,为不真实性的前尿道f值。在计算尿道阻力r时,前后尿道阻力分別计算再叠加一起串联为总尿道阻力r。然而,尿线f值则是排尿时各尿道段f值的综合表达,是各段尿道f值的各段尿道阻力叠加的综合客观指标,尿线f值是排尿尿动力学中参数之一,它是各种下尿路排尿功能障碍疾病的外在表现之一,综合地反映排尿通畅与否,与尿道阻力有很大关联。

现代医学中,尿线f值四两拨千斤,它拨动着尿道阻力r、各种压力、尿流率q,因此,尿线f值的准确获取至关重要。但是现有技术中,尿线f值无法直接测得,只有通过已知测定的膀胱压pves、尿道出口压po、排尿期膀胱压pves与尿道出口压po之间的压力差pdif、尿流率q等各参数值去运算,这样获取的尿线f值缺乏一定的准确性,同时各相关参数值中有些参数的获取具有侵入性,不自然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尿线f值的测定方法,采用直接测定的方式获得尿线f值,解决现有技术中尿线f值不能直接测定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下列的设计结构以及设计方案。

一种尿线f值的测定方法,该测定方法为首先动态捕获人体排尿时的尿线,记录整个排尿过程的尿线数据,同时在人体排尿时的尿线旁放置尿线f值参照物;然后通过该人体排尿时的尿线与所述尿线f值参照物之间的对比,获得该人体排尿时的尿线在所述尿线f值参照物中对应的f值;最后,计算获取该人体排尿时的尿线f值。

进一步地,所述尿线f值参照物为尿线f值尺子,所述尿线f值尺子由若干粗细不一的柱状物组成,不同粗细的柱状物代表不同的尿线f值大小,包括3f、4f、5f、6f、8f、10f、12f、14f、16f和18f,所述f是所述柱状物截面的周长毫米mm数值。

进一步地,所述测定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在人体排尿时的尿线旁设置尿线f值尺子,在人体排尿时动态捕获其尿线,记录整个排尿过程的尿线数据;步骤二,对比该人体排尿时的尿线与所述尿线f值尺子,获得该人体排尿时的尿线在所述尿线f值尺子中对应的f值;步骤三,计算获取该人体排尿时的尿线f值,计算方法为尿线f值x=kd·f/d,其中,k为系数,f为尿线f值尺子中对应的值,d为尿线f值尺子中对应值的直径动态捕获数值,d为人体排尿时的尿线直径动态捕获数值。

进一步地,所述人体排尿时的尿线为人体排尿时的柱状尿线部位。

进一步地,所述柱状尿线部位的确定方法为:根据尿流液喷出尿道外囗的尿线三维观察情况,在尿流液刚出尿道外囗时,尿线呈纵面的扁平形状,之后尿线旋转至呈横面的扁平形状,纵面的扁平形状与横面的扁平形状之间的尿线距离外1/3点处,相当于柱状尿线部位。

进一步地,通过数码摄像机或照相机动态捕获人体排尿时的柱状尿线部位。

进一步地,通过照相机动态捕获人体排尿时的柱状尿线部位时,采用每间隔0.5秒连续拍照的方式。

进一步地,可使用不同规格的扩张管或者不同号数的输尿管导管作为所述柱状物。

本发明利用数码摄像技术,采用摄像或者连续拍照的方式动态捕获人体排尿过程的尿线,并以尿线旁放置的尿线f值尺子作为参照计算获取尿线f值。人体在排尿时,尿线f值为尿线截面圆的周长毫米值。尿线f值在尿道外口形成其截面为圆形或椭圆形,或散射状的不规则截面,可根据具体的情况进行计算尿线f值。

本发明方法的关键在于准确找出尿线f值的采集部位,也就是准确捕获人体排尿过程的柱状尿线部位,该柱状尿线部位应根据尿流液喷出尿道外口的尿线三维观察。根据观察,人体排尿时,在尿流液刚出尿道外囗时,尿线呈纵面的扁平形状,之后尿线旋转至呈横面的扁平形状,纵面的扁平形状与横面的扁平形状之间会交集成柱状尿线,因此,本发明采用数码相机摄像动态捕获此柱状尿线部位,并在尿线旁放置尿线f值尺子进行对比,进而计算获取尿线f值。

通过本发明方法,捕获到某时刻下某处的柱状尿线部位,可计算出该时刻下该处的尿线f值,从而可计算出该处在整个排尿过程中的尿线f值;同时可同时捕获某时刻下整个尿线的柱状尿线部位,从而可计算出该时刻下尿线的全部尿线f值,这样就可应用计算机软件绘制动态尿线f值曲线,其中,fmax意义最大。

因为人体排尿的尿流线呈紊流状态,每次排尿要么以右手螺旋方向旋转地抛射,要么以左手螺旋方向旋转地抛射。其中在人类居住的北半球,尿流线以右手螺旋方向旋转地排尿为多见,就像在北半球的地漏水永远是右手螺旋向下旋转流出;而在南半球,则多为尿流线以左手螺旋方向旋转排尿。在男性站立位式排尿或女性坐位式排尿时,膀胱底、膀胱颈口在正常的低膀胱压pves作用下,以右手螺旋方向旋转沿尿道排送尿流液,正常尿流率q下,单位时间内排送的尿量在低尿道阻力情况下表达正常排尿。从而在尿道外口呈现扁平的右手螺旋方向旋转的尿流线。

为什么会分别出现左、右手螺旋方向旋转的尿流线?可能是全程尿道有利于左、右手螺旋方向的解剖结构以及病理组织结构造成,例如,高膀胱压pes、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突入膀朓排尿,内括约肌收缩的方向、尿道相对狭窄处利于左手或右手螺旋方向旋转、尿道炎利于左手或右手螺旋方向旋转等等造成。假若无上述尿道因素影响其左手或右手螺旋方向旋转的尿流线时,由于地球磁场的影响,绝大多数排尿的尿流线符合南北半球规律。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可直接测定计算出人体排尿时的尿线f值,而不需要通过先测定膀胱压pves、尿道出口压po、排尿期膀胱压pves与尿道出口压po之间的压力差pdif、尿流率q等各参数值去运算得出,避免了侵入性测定以及其它参数的测定对真实尿线f值的影响,得到的尿线f值精度更高,对于反映排尿通畅与否更具有参考价值。同时,本方法的尿线f值的测定方法,只需要将人体排尿时过程尿线与尿线f值尺子进行参照对比即可测定人体排尿时的尿线f值,具有非侵入性、操作方便等优点,便于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方法所述的尿线f值尺子结构示意图。

图2运用本发明方法测量尿线f值的状态图。

其中,图中标记为:1-尿线;2-数码摄像机;3-尿线f值尺子。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为本发明的方法所述的尿线f值尺子,所述尿线f值尺子由若干粗细不一的柱状物组成,不同粗细的柱状物代表不同的尿线f值大小,包括3f、4f、5f、6f、8f、10f、12f、14f、16f和18f,其中,f为所述柱状物截面的周长毫米mm数值。

运用本发明方法测量尿线f值的状态如图2所示,人体排尿形成尿线1,在尿线1的旁边间隔3cm设置尿线f值尺子3,同时设置数码摄像机2用于动态捕获人体排尿过程中形成的尿线1和尿线f值尺子3。

尿线f值x=kd·f/d,其中,k为系数,f为尿线f值尺子中对应的值,d为尿线f值尺子中对应值的直径动态捕获数值,d为人体排尿时的尿线直径动态捕获数值。

因为摄像捕获的尿线f值与尿线f值尺子3有成像差异,也就是说远小近大存在差异值,因此需要系数调整。本实施例中,数码摄像机2与尿线f值尺子3的尺面距离约25cm,由于尿线1与尿线f值尺子3之间有3cm的距离,也就是尿线1比尿线f值尺子3间隔数码摄像机2近了3cm,这样造成近大、远小的差异,尿线f值会增大造成失真。因此,使用一个校正系数k校正。

其中k值计算方法为,使用两个尿线f值尺子,使其间距3cm距离放置,在上述数码摄像机2的摄像距离25cm条件下摄像,分别取前后两个尿线f值尺子的18f的直径d1与d2,k=d1/d2。根据摄像机或照相机的不同摄像距离条件下,可计算出不同的k值。

通常人体排尿刚好为滴状时,尿线f值视为3f,人体排尿刚好成细线状时,尿线f值视为4f。在人体排尿量为150~400ml,并且在最大尿流率q时,一般梗阻临界尿线f值为7.7f,即大约8f,相应的qmax约为10~12ml/s。通过计算对比,通过本发明方法获得的尿线f值符合上述经验值。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进行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仍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