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取材刀及病理取材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7692848发布日期:2019-05-17 21:12阅读:5175来源:国知局
病理取材刀及病理取材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病理检测技术领域,特别地涉及一种病理取材刀及病理取材方法。



背景技术:

活体组织检查(biopsy)简称“活检”,是指应诊断、治疗的需要,从患者体内切取、钳取或穿刺等取出病变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的技术。这是诊断病理学中最重要的部分,对绝大多数送检病例都能做出明确的组织病理学诊断,被作为临床的最后诊断,一般要求取材部位要准确,要避开坏死组织或明显继发感染区,在病变与正常组织的交界处取材,要求取到病变组织及周围少许正常组织,其大小一般以1.5cm×1.5cm×0.2cm为宜。目前在病理科取材使用的取材刀,需要切割多次才能获取病理组织,而且对于组织大小有时较难把握,难以获取标准大小的病理组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一种病理取材刀及病理取材方法,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切割不变、切割后难以获得标准尺寸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提供一种病理取材刀,包括第一切削体和第二切削体,所述第一切削体的侧部设置有用于使所述第二切削体插入的切削槽;

其中,所述第一切削体和所述第二切削体的切削方向垂直。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切削体包括主刀体,所述主刀体的底端为刀刃。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主刀体构造为两端开口的筒状结构。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切削体还包括刀芯,所述刀芯的高度不小于所述主刀体的高度。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切削槽设置在所述主刀体相对的两个侧面。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切削槽的数量至少为两个,所述切削槽沿所述主刀体的高度方向并排设置。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切削体包括副刀体,所述副刀体的一端为刀刃,另一端为刀柄。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刀芯由橡胶制成。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主刀体和所述副刀体由不锈钢材料制成。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病理取材刀一种病理取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主刀体沿与组织表面垂直的方向进行切割;

分别将每个副刀体依次插入主刀体上相应的切削槽中后,再将每个副刀体从相应的切削槽中抽出;

将刀芯从上至下地插入主刀体中,将主刀体内部的组织切片依次推出至主刀体之外。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由于第一切削体和所述第二切削体的切削方向垂直,因此通过第一切削体能够将带取样的组织与周围的组织分离,通过第二切削体可以快速地将待取样的组织均匀地切削为多个标准大小的组织切片,从而提高取材工作效率,为繁重的病理取材工作减轻工作压力。

附图说明

在下文中将基于实施例并参考附图来对本发明进行更详细的描述。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病理取材刀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中主刀体切割组织块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中副体切割组织块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中被刀芯推出的切割后组织块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中副刀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第一切削体;2--第二切削体;3-待切削的组织块;3’-切割后的组织块;

11-上模具安装孔;

11-主刀体;12-刀芯;111-切削槽;21-副刀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病理取材刀,包括第一切削体1和第二切削体2,第一切削体1的侧部设置有用于使第二切削体2插入的切削槽111;其中,第一切削体1和第二切削体2的切削方向垂直。

具体来说,第一切削体1包括主刀体11,主刀体11的底端为刀刃。主刀体11的切削方向为与组织的表面垂直的方向(即主刀体11的高度方向),如图2所示,当主刀体11向下切削时,通过其底端的刀刃将待切削的组织块3与周围的组织分离,并随将待切削的组织块3包覆在主刀体11的内部。

进一步地,主刀体11构造为两端开口的筒状结构,如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主刀体11为长方体。第一切削体1还包括刀芯12,刀芯12的高度不小于主刀体11的高度。由于主刀体11和副刀体21切割完成后,切割后的组织块3’仍然留在主刀体11内部的底端,因此为了将切割后的组织块3’从主刀体11中推出,需要将刀芯12从上至下地插入主刀体11中,即可将切割后的组织块3’从主刀体11的内部推出。

刀芯12横截面积略小于主刀体11内部横截面积,能够使刀芯12容易地推动切割后的组织块3’。为了均匀地推动切割后的组织块3’,优选地,刀芯12具有与主刀体11相同的横截面形状。

切削槽111设置在主刀体11相对的两个侧面。切削槽111的数量至少为两个,切削槽111沿主刀体11的高度方向并排设置。切削槽111的开槽方向为沿主刀体11的宽度方向(或长度方向),由于切削槽111为副刀体21的切削提供导向作用,因此副刀体21的切削方向为主刀体11的宽度方向(或长度方向)。

第二切削体2包括副刀体21,副刀体21的一端(如图5所示的a端)为刀刃,另一端(如图5所示的b端)为刀柄,刀柄端用于握持,刀刃端用于切削。如图3所示,分别将副刀体21的刀刃一端插入相应的切削槽111中,随着副刀体21的运动,使被包覆在主刀体11内部底端的组织块沿横向方向被切割开,如图4所示。

在图5所示的实施例中,为了方便插入和拉出切削槽111,在副刀体21的刀柄端(即b端)设置有槽体,可以将手伸入槽体中,从而便于握持副刀体21。

在一个实施例中,刀芯12由橡胶制成,其具有一定的韧性、耐腐蚀,并且不容易被损坏。

在一个实施例中,主刀体11和副刀体21由不锈钢材料制成。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病理取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将主刀体11沿与组织表面垂直的方向进行切割。如图2所示,将主刀体11沿其高度方向移动,使其底端的刀刃接触到待切割的组织块3,继续移动主刀体11,则将待切割的组织块3与其周围的组织进行分离。

第二步,分别将每个副刀体21依次插入主刀体11上相应的切削槽111中,随着副刀体21的移动,使待切割的组织块3在横向方向上被分割。

再将每个副刀体21从相应的切削槽111中抽出,抽出后切割后的组织块3’仍然留在主刀体11内部底端。

第三步,将刀芯12从上至下地插入主刀体11中,将主刀体11内部底端的切割后的组织3’依次推出至主刀体11之外,如图4所示,组织被一次性地切成了标准的病理组织切片。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所述的“上”、“下”、“顶部”、“底部”均相对于病理取材刀工作时所述处的位置而言,仅仅为了叙述方便,不应对本发明造成限制。

虽然已经参考优选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描述,但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其进行各种改进并且可以用等效物替换其中的部件。尤其是,只要不存在结构冲突,各个实施例中所提到的各项技术特征均可以任意方式组合起来。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文中公开的特定实施例,而是包括落入权利要求的范围内的所有技术方案。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