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药输液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709053发布日期:2019-09-18 00:14阅读:221来源:国知局
配药输液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配药输液系统,尤其是一种用以配制或者取用装设在密封瓶或者密封袋内的毒性药物以及有毒气体的配药输液系统。



背景技术:

有些药物具有毒性,例如治疗癌症的化疗药物。为了降低医护人员接触毒性药物的风险,这些毒性药物的封闭转移变得很重要,所使用的免针连接器的外表面,不能够有一点点的毒性药物残留,也不能够让含有毒性药物的有毒气体飘散在外部空间,否则医护人员不小心接触到毒性药物,会影响神经系统,损害生殖系统,并增加罹患血癌的风险。

现有的配药输液系统包含一本体以及一免针连接器,可用于取药和加药等两种用途。

使用者想要从一密封瓶或一密封袋中取出毒性药物时,首先,将免针连接器连接一注射器或者连接于一与注射器相接的封闭型接头或者连接于一与注射器相接的特殊设计的活动型封闭接头,然后将一活塞推移至注射器的最内侧,用以将注射器内的空气排空。接着,以配药输液系统在下并且密封瓶或密封袋在上为原则,本体的穿刺部戳破密封瓶或密封袋的封口。然后,将活塞从注射器的内部往外部拉动,使得密封瓶或密封袋内的毒性药物从上而下通过配药输液系统,然后注入注射器内部,以完成正确的取药动作。

然而,在取药的过程中,因为没有干净气体补充入密封瓶或密封袋内,所以毒性药物难以从密封瓶或密封袋中抽出。

在加药时,有些毒性药物在使用前,必须先溶解或稀释,所以必须藉由注射器从一个容器中抽出毒性药物。接着,现有的配药输液系统的免针连接器连接注射器或者连接于与注射器相接的封闭型接头或者连接于与注射器相接的特殊设计的活动型封闭接头。然后,以配药输液系统在上并且密封瓶或密封袋在下为原则,本体的一穿刺部戳破密封瓶或密封袋的封口。最后,利用活塞将注射器内的毒性药物从上而下推挤通过注射器的连接端的导管或者封闭型接头或者活动型封闭接头,使得毒性药物从上而下通过配药输液系统,然后注入密封瓶或密封袋内,以完成正确的加药动作。

然而,因为密封瓶的材质通常是玻璃等坚硬且不会变形的材质,所以当毒性药物注入密封瓶时,密封瓶内的大气压力会大于外界的大气压力,此时若注射器脱离免针连接器,则密封瓶内的气体会通过免针连接器泄压,使得密封瓶内的部分毒性药物会以气体形式或者藉由雾化方式通过免针连接器,导致毒性药物很容易残留在免针连接器的外表面,含有毒性药物的有毒气体也会通过免针连接器散逸致外部空间。此时,医护人员的皮肤可能会接触到毒性药物,也可能会将有毒气体吸入肺中,影响神经系统,损害生殖系统,并增加罹患血癌的风险。

对此,有一种配药输液系统包含一气球,气球设于本体的一侧。

在取药的过程中,首先,将活塞推移至注射器的最内侧,用以将注射器内的干净空气推挤通过本体进入气球,使得气球内含干净空气,同时注射器内的干净空气排空。在毒性药物注入注射器内部的同时,由于密封瓶或密封袋内的大气压力小于外界的大气压力,所以让气球内的干净空气通过配药输液系统,然后进入密封瓶或密封袋内,以达到维持密封瓶或密封袋内的大气压力与外界的大气压力相同的效果,同时毒性药物容易从密封瓶或密封袋中抽出。

在加药的过程中,密封瓶内的有毒气体会进入气球中,以达到泄压的效果,使得密封瓶或密封袋内的大气压力维持与外界相同,避免密封瓶或密封袋内的部分毒性药物会以气体形式或者藉由雾化方式通过免针连接器,故不会有毒性药物残留于免针连接器的外表面,有毒气体也不会通过免针连接器而飘散在外部空间。因此,医护人员的皮肤不会接触到毒性药物,也不会将有毒气体吸入肺中。

透过上述正确的加药和取药方式,毒性药物不会通过本体而进入气球中。

惟,有些缺乏观念的医护人员,在加药时,会将配药输液系统设置在下,密封瓶或者密封袋设置在上,导致注入密封瓶或密封袋内的毒性药物容易由上往下通过本体而流入气球中。

还有一种配药输液系统更包含一逆止阀,逆止阀设于本体

在取药的过程中,首先,将活塞推移至注射器的最内侧,用以将注射器内的干净空气排空。在毒性药物注入注射器内部的同时,由于密封瓶或密封袋内的大气压力小于外界的大气压力,所以直接让干净空气从外部空间通过配药输液系统,然后进入密封瓶或密封袋内,以达到维持密封瓶或密封袋内的大气压力与外界的大气压力相同的效果,同时毒性药物容易从密封瓶或密封袋中抽出。

在加药的过程中,密封瓶内的有毒气体会穿过逆止阀进入气球中,以达到泄压的效果,使得密封瓶或密封袋内的大气压力维持与外界相同,避免密封瓶或密封袋内的部分毒性药物会以气体形式或者藉由雾化方式通过免针连接器,故不会有毒性药物残留于免针连接器的外表面,有毒气体也不会通过免针连接器而飘散在外部空间。因此,医护人员的皮肤不会接触到毒性药物,也不会将有毒气体吸入肺中。

但是,此种配药输液系统仍旧无法防止错误的加药方式时,毒性药物流入气球中的问题。更且,逆止阀具有结构复杂、体积大、成本高以及容易损坏等诸多问题。

再来,有时在取用或者配制无毒性的药物,有无气球都不影响操作。但是,上述两种现有的配药输液系统的气球是粘固在本体上而不可拆卸的,所以使用者无法按照其意志,拆掉气球,以取用或者配制无毒性的药物,十分不便。

还有,现有的配药输液系统的免针连接器有两种。其中一种免针连接器仅能与一般具有符合iso594-1和594-2规定的连接端(鲁尔接头)的注射器或者具有符合iso594-1和594-2规定的连接端(鲁尔接头)的封闭型接头的结合,无法与特殊设计的活动型封闭接头结合。另一种免针连接器能够结合于特殊设计的活动型封闭接头,但是结构较为复杂,成本较高,而且因为不同厂牌所设计的活动型封闭接头的结构有所不同,所以此种免针连接器只能够专用于特定的活动型封闭接头。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配药输液系统,可通用于具有符合iso594-1和594-2规定的连接端(鲁尔接头)的注射器、具有符合iso594-1和594-2规定的连接端(鲁尔接头)的封闭型接头以及不同厂牌所设计的活动型封闭接头。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配药输液系统,可调节密封瓶或密封袋的大气压力,使得毒性药物容易从密封瓶或密封袋中抽出,并且可避免有毒性药物残留于免针连接器的外表面,有毒气体也不会通过免针连接器而飘散在外部空间。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配药输液系统,可藉由隔层挡住毒性药物,避免毒性药物进入气球,隔层的结构简单、体积小、成本低、不易损坏,而且使用者还可藉此观察到取药方式错误,赶紧修正。

本发明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配药输液系统,免针连接器的弹性体可将上接头的柱体的外表面的毒性药物完全刮除。

本发明的还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配药输液系统,使用者可拆掉气球或者整组泄压装置,以取用或者配制无毒性的药物。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配药输液系统,可藉由护套防止柱体裸露,达到保护柱体的效果。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配药输液系统,可藉由套筒提升夹臂夹持中接头的力道,进而夹块不容易脱离中接头的顶部。

本发明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配药输液系统,免针连接器的小径部可以呈y型或者t型的形式连接在输液管上,使得本发明在完成取药之后,可和输液管连接,并且将药物藉由输液管以及与其相接的静脉注射系统进入人体中。

为了达成前述的目的,本发明将提供一种配药输液系统,包括一本体、一泄压装置以及一免针连接器。

本体包括一螺接部以及一穿刺部并且开设一第一通道以及一第二通道,该本体的螺接部开设一轴孔,该穿刺部的底端具有一尖端,该第一通道轴向延伸于该穿刺部并且贯穿该穿刺部的底端,该第二通道轴向延伸于该穿刺部并且与该本体的螺接部的轴孔相通以及贯穿该穿刺部的底端。

泄压装置包括一连接结构、一气球以及一隔层,该连接结构可拆卸地设于该本体并且开设一流道,该流道与该本体的第一通道相通,该气球可拆卸地设于该连接结构,该隔层为一滤纸或者一滤膜,设于该流道,并且由防水透气材料所构成而具有防止液体通过以及让气体通过的能力。

免针连接器包括一螺接部、一大径部、一小径部、一上导管、一下导管以及一弹性体,该免针连接器的螺接部设于该免针连接器的大径部的顶部并且开设一轴孔,该免针连接器的大径部设于该免针连接器的螺接部与该免针连接器的小径部之间并且与一隔板共同围构一容置空间,该免针连接器的大径部的容置空间与该免针连接器的螺接部的轴孔相通,该弹性体设于该容置空间中,延伸至该免针连接器的螺接部的轴孔,并且其顶部开设一狭缝,该上导管设于该弹性体内部并且开设一上通道,该免针连接器的小径部与该隔板共同围构一螺孔,该下导管从该隔板一体延伸于该免针连接器的小径部的螺孔并且开设一下通道,该下通道进一步延伸贯穿该隔板,该免针连接器的大径部的外侧面与该免针连接器的小径部的外侧面的相接处形成一阶级部,该本体的螺接部螺设于该免针连接器的小径部的螺孔,使得该免针连接器的下导管插设于该本体的螺接部的轴孔中。

其中,该免针连接器组设于一活动型封闭接头;或者,该免针连接器藉由其螺接部螺设于一注射器的一连接端或者一封闭型接头的一连接端。

其中,该活动型封闭接头包括一中接头以及一上接头,该中接头围构一容槽并且包括二夹体,该上接头包括一螺接部、一柱体以及二夹臂,该上接头的螺接部开设一轴孔,该柱体开设一轴孔及一侧开口,该柱体的轴孔与该上接头的螺接部的轴孔相通,该柱体的侧开口与该柱体的轴孔相通,该二夹臂环绕于该柱体。

其中,当该免针连接器尚未与该活动型封闭接头组合时,该免针连接器远离该中接头。

其中,当该免针连接器与该中接头开始组合时,该免针连接器往该中接头的容槽内部移动,直至该中接头的该二夹体夹住该免针连接器的阶级部为止。

其中,当该中接头与该上接头开始组合时,该上接头往该中接头的方向移动,该上接头的柱体撑开并且穿过该免针连接器的弹性体的狭缝而进入该弹性体内部并且推动该上导管向下移动,直至该上接头的该二夹臂夹住该免针连接器的螺接部为止。

较佳地,该本体开设一径向延伸的大径孔以及一径向延伸的小径孔,该小径孔连通于该第一通道与该大径孔之间。

其中,该泄压装置的连接结构包括一连结件,该连结件包括一插接部、一环体及一螺接部,该插接部插设于该大径孔并且开设一轴孔,该环体设于该插接部与该连结件的螺接部之间并且开设一轴孔以及一嵌槽,该环体的轴孔与该嵌槽相通,该隔层设于该嵌槽中并且有一部分位于该环体的轴孔中,该连结件的螺接部开设一轴孔。

其中,该泄压装置的连接结构包括一气球组合件,该气球组合件包括一小径部、一大径部、一漏斗部、一前导管以及一后导管,该气球组合件的小径部与一挡板共同围构一螺孔,该连结件的螺接部螺设于该气球组合件的小径部的螺孔,该气球组合件的大径部设于该气球组合件的小径部远离该连结件的一端并且与该挡板共同围构一轴孔,该漏斗部设于该气球组合件的大径部远离该气球组合件的小径部的一端并且开设一漏斗状开口,该前导管从该挡板一体延伸于该气球组合件的小径部的螺孔,插设于该连结件的螺接部的轴孔,并且开设一前通道,该后导管从该挡板一体延伸于该气球组合件的大径部的轴孔及该漏斗部的漏斗状开口并且开设一后通道,该气球的一开口端套设于该后导管的外侧面。

其中,该连结件的插接部的轴孔、该连结件的环体的轴孔、该气球组合件的前导管的前通道、以及该气球组合件的后导管的后通道共同界定为该流道。

其中,该泄压装置的连接结构包括一套环,该套环套设于该气球的开口端的外周缘,并且将该气球的开口端固定在该后导管的外侧面与该气球组合件的大径部的内侧壁之间。

较佳地,该嵌槽至少一部分贯穿该环体的外周面而形成一弧形缝隙,该隔层可通过该弧形缝隙进出该嵌槽。

较佳地,该二夹体分别设于该中接头的外周面相对的二侧,该中接头包括二凸部,该二凸部分别设于该中接头的外周面相对的另外二侧并且轴向延伸,各凸部开设一纵向延伸的长槽,该二长槽的顶部呈开放状,底部呈封闭状,内侧与该容槽相通;当该中接头与该上接头开始组合时,该上接头往该中接头的方向移动,该二夹臂滑设于该二长槽中。

较佳地,该上接头具有一顶壁及一环壁,该顶壁与该环壁共同围构一容室,该上接头的螺接部设于该顶壁的上表面,该柱体设于该顶壁的下表面并且位于该容室中,该环壁相对的二侧分别开设二贯穿其底部的纵槽,该二纵槽的宽度小于该二凸部的宽度,该二夹臂设于该顶壁的下表面,分别位于该二纵槽中,并且其内侧分别突出二夹块;当该免针连接器尚未与该活动型封闭接头组合时,该二夹臂的夹块的底部抵靠于该中接头的顶部,同时该二夹臂位于夹块的下方的部分夹住该中接头;当该中接头与该上接头开始组合时,该二凸部分别滑设于该二纵槽中,直至该二夹臂的夹块抵顶于该免针连接器的螺接部为止,此时该二夹臂位于夹块的下方的部分夹住免针连接器的螺接部。

较佳地,该中接头包括二限位块,该二限位块分别设于该中接头的外周面相对的二侧并且位于该二夹体的上方,该环壁相对的另外二侧分别开设二滑槽,该二滑槽并未贯穿该环壁的底部,该二限位块分别滑设于该二滑槽中;当该免针连接器尚未与该活动型封闭接头组合时,该二限位块抵靠于该二滑槽的底端;当该二夹臂夹住该免针连接器的螺接部时,该二限位块抵靠于该上接头的顶壁的下表面。

较佳地,该中接头的外周面相对的二侧分别开设二贯穿其底部的剖沟,该二夹体分别轴向延伸于该二剖沟并且其内侧分别突出二夹块;当该免针连接器与该中接头开始组合时,该免针连接器往该中接头的容槽内部移动,直至该二夹体的夹块夹住该免针连接器的阶级部为止。

较佳地,该活动型封闭接头包括一塞体,该塞体设于该中接头的容槽并且开设一轴孔以及一狭缝;当该免针连接器尚未与该活动型封闭接头组合时,该上接头的柱体位于该塞体的轴孔;当该中接头的该二夹体夹住该免针连接器的阶级部时,该塞体的底部抵靠于该免针连接器的弹性体的顶部;当该活动型封闭接头的中接头与上接头开始组合时,该上接头往该中接头的方向移动,该上接头的柱体依序撑开并且穿过该塞体的狭缝以及该免针连接器的弹性体的狭缝而进入该弹性体内部。

较佳地,该上接头具有一顶壁及一环壁,该顶壁与该环壁共同围构一容室,该上接头的螺接部设于该顶壁的上表面,该柱体设于该顶壁的下表面并且位于该容室中;该配药输液系统更包括一护套,设于该容室,顶端抵靠于该上接头的顶壁的下表面,底端抵靠于该塞体,并且将该柱体包覆于其内部。

较佳地,该二夹体分别设于该中接头的外周面相对的二侧,该中接头的外周面相对的另外二侧开设二纵向延伸的长槽,该二长槽的顶部呈开放状,底部呈封闭状,内侧与该容槽相通;该中接头包括二凸台,该二凸台分别从该中接头的外侧面靠近该二长槽的底壁之处横向延伸。其中,该上接头具有一顶壁及一环壁,该顶壁与该环壁共同围构一容室,该上接头的螺接部设于该顶壁的上表面,该柱体设于该顶壁的下表面并且位于该容室中,该环壁相对的二侧分别开设二贯穿其底部的纵槽,该二纵槽的宽度等于该二凸台的宽度,该二夹臂设于该顶壁的下表面,分别位于该二纵槽中,并且其内侧分别突出二夹块。

其中,该配药输液系统更包括一套筒,该套筒套设于该上接头的该二夹臂,并且其内侧壁突出二凸体,该二凸体抵顶在该二夹臂的外侧面,并且其位置对应该二夹臂的夹块的位置。

其中,当该免针连接器尚未与该活动型封闭接头组合时,该二凸体提供一力量给予该二夹臂,使得该二夹臂的夹块的底部抵靠于该中接头的顶部,并且该二夹臂位于夹块的下方的部分藉由该力量稳固地夹住该中接头。

其中,在该免针连接器与该中接头完成组合之后,在该中接头与该上接头开始组合之前,该套筒往该中接头的方向移动,并且脱离该二夹臂,直至该二凸体抵靠于该二凸台为止,此时该二夹臂可向外展开,使得该二夹臂的夹块脱离该中接头的顶部,并且该二夹臂位于夹块的下方的部分不再夹住该中接头。

其中,当该中接头与该上接头开始组合时,该上接头往该中接头的方向移动,该二夹臂滑设于该二长槽中,直至该二夹臂的夹块抵顶于该免针连接器的螺接部为止,此时该二夹臂位于夹块的下方的部分夹住该免针连接器的螺接部。

本发明的功效在于,可通用于具有符合iso594-1和594-2规定的连接端(鲁尔接头)的注射器、具有符合iso594-1和594-2规定的连接端(鲁尔接头)的封闭型接头以及不同厂牌所设计的活动型封闭接头。

其次,本发明可调节密封瓶或密封袋的大气压力,使得毒性药物容易从密封瓶或密封袋中抽出,并且可避免有毒性药物残留于免针连接器的外表面,有毒气体也不会通过免针连接器而飘散在外部空间。

再者,本发明可藉由隔层挡住毒性药物,避免毒性药物进入气球,隔层的结构简单、体积小、成本低、不易损坏,而且使用者还可藉此观察到取药方式错误,赶紧修正。

此外,免针连接器的弹性体可将上接头的柱体的外表面的毒性药物完全刮除。

还有,使用者可拆掉气球或者整组泄压装置,以取用或者配制无毒性的药物。

又,可藉由护套防止柱体裸露,达到保护柱体的效果。

另外,可藉由套筒提升夹臂夹持中接头的力道,进而夹块不容易脱离中接头的顶部。

再来,免针连接器的小径部可以呈y型或者t型的形式连接在输液管上,使得本发明在完成取药之后,可和输液管连接,并且将药物藉由输液管以及与其相接的静脉注射系统进入人体中。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配药输液系统的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2是本发明的配药输液系统的第一实施例的分解图。

图3是本发明的配药输液系统的第一实施例的本体、泄压装置和免针连接器的立体图。

图4是本发明的配药输液系统的第一实施例的本体、泄压装置和免针连接器的另一角度的立体图。

图5是本发明的配药输液系统的第一实施例的本体、泄压装置和免针连接器的分解图。

图6是本发明的配药输液系统的第一实施例的本体、泄压装置和免针连接器的剖面图。

图7是本发明的配药输液系统的第一实施例的免针连接器与活动型封闭接头的立体图,其中免针连接器尚未与活动型封闭接头组合。

图8是本发明的配药输液系统的第一实施例的免针连接器与活动型封闭接头的分解图。

图9a是图7的a-a剖面图。

图9b是图7的b-b剖面图。

图10a是图9a的免针连接器与中接头组合的剖面图。

图10b是图9b的免针连接器与中接头组合的剖面图。

图11是图9a的免针连接器与活动型封闭接头组合的剖面图。

图12是本发明的配药输液系统的第一实施例的加药示意图。

图13是本发明的配药输液系统的第一实施例的取药示意图。

图14是本发明的配药输液系统的第二实施例的剖面图。

图15是本发明的配药输液系统的第三实施例的免针连接器组设于封闭型接头的连接端的示意图,其中注射器和封闭型接头结合。

图16是本发明的配药输液系统的第三实施例的免针连接器组设于封闭型接头的连接端的示意图,其中注射器和封闭型接头分离。图17是本发明的配药输液系统的第四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18是本发明的配药输液系统的第四实施例的剖面图。

图19是本发明的配药输液系统的第五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20是本发明的配药输液系统的第五实施例的剖面图。

图21是本发明的配药输液系统的第六实施例的免针连接器的剖面图。

图22是本发明的配药输液系统的第六实施例的免针连接器的分解图。

图23是本发明的配药输液系统的第七实施例的套筒的侧视图。

图24是本发明的配药输液系统的第七实施例的套筒的另一角度侧视图。

图25是本发明的配药输液系统的第七实施例的套筒的剖面图。

图26是本发明的配药输液系统的第七实施例的免针连接器、活动型封闭接头与套筒的剖面图,其中免针连接器尚未与活动型封闭接头组合。

图27是本发明的配药输液系统的第七实施例的免针连接器与中接头组合的剖面图。

图28是本发明的配药输液系统的第七实施例的免针连接器与活动型封闭接头组合的剖面图。

图29是本发明的配药输液系统的第八实施例的免针连接器的立体图。

图30是本发明的配药输液系统的第八实施例的免针连接器的剖面图。

图31是本发明的配药输液系统的第九实施例的免针连接器的立体图。

图32是本发明的配药输液系统的第九实施例的免针连接器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配合图式及元件符号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做更详细的说明,使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研读本说明书后能据以实施。

请参阅图1至图9b,图1是本发明的配药输液系统的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图,图2是本发明的配药输液系统的第一实施例的分解图,图3是本发明的配药输液系统的第一实施例的本体和泄压装置的立体图,图4是本发明的配药输液系统的第一实施例的本体和泄压装置的另一角度的立体图,图5是本发明的配药输液系统的第一实施例的本体和泄压装置的分解图,图6是本发明的配药输液系统的第一实施例的本体和泄压装置的剖面图,图7是本发明的配药输液系统的第一实施例的免针连接器与活动型封闭接头的立体图,其中免针连接器尚未与活动型封闭接头组合,图8是本发明的配药输液系统的第一实施例的免针连接器与活动型封闭接头的分解图,图9a是图7的a-a剖面图,图9b是图7的b-b剖面图。本发明系提供一种配药输液系统,包括一本体10、一泄压装置20以及一免针连接器30。

请参阅图3至图6,本体10包括一螺接部11以及一穿刺部12并且开设一第一通道13以及一第二通道14。本体10的螺接部11开设一轴孔111。穿刺部12的底端具有一尖端121。第一通道13轴向延伸于穿刺部12并且贯穿穿刺部12的底端。第二通道14轴向延伸于穿刺部12并且与本体10的螺接部11的轴孔111相通以及贯穿穿刺部12的底端。更明确地说,穿刺部12的尖端121是位于穿刺部12的底端中央,第一通道13和第二通道14均直线延伸于穿刺部12的偏心位置,所以第一通道13和第二通道14的底端开口恰好位于尖端121的两旁。第二通道14的孔径,大于第一通道13的孔径,小于本体10的螺接部11的轴孔111的孔径。

请参阅图3至图6,泄压装置20包括一连接结构21、一气球22以及一隔层23。连接结构21可拆卸地设于本体10并且开设一流道,流道与本体10的第一通道13相通。气球22可拆卸地设于连接结构21。隔层23为一滤纸或一滤膜,设于流道,并且由防水透气材料所构成而具有防止液体通过以及让气体通过的能力。换言之,液体无法穿过隔层23,气体则可以穿过隔层23。

请参阅图7至图9b,免针连接器30包括一螺接部31、一大径部32、一小径部33、一上导管34、一下导管35以及一弹性体36。免针连接器30的螺接部31设于免针连接器30的大径部32的顶部并且开设一轴孔311。免针连接器30的大径部32设于免针连接器30的螺接部31与免针连接器30的小径部33之间并且与一隔板37共同围构一容置空间301。更详言之,免针连接器30的螺接部31和大径部32并非一体成型的结构,而是分开制造,然后透过超音波熔接等技术固接;免针连接器30的大径部32和小径部33则为一体成型的结构。免针连接器30的大径部32的容置空间301与免针连接器30的螺接部31的轴孔311相通。弹性体36设于容置空间301中,延伸至免针连接器30的螺接部31的轴孔311,并且其顶部开设一狭缝361。上导管34设于弹性体36内部并且开设一上通道341。免针连接器30的小径部33与隔板37共同围构一螺孔331。下导管35从隔板37一体延伸于免针连接器30的小径部33的螺孔331并且开设一下通道351,该下通道351进一步延伸贯穿隔板37。免针连接器30的大径部32的外侧面与免针连接器30的小径部33的外侧面的相接处形成一阶级部302。本体10的螺接部11螺设于免针连接器30的小径部33的螺孔331,使得免针连接器30的下导管35插设于本体10的螺接部11的轴孔111中,如图12所示。

免针连接器30组设于一活动型封闭接头40(参见图1至图9b所示的第一实施例);或者,免针连接器30藉由其螺接部31螺设于一注射器50的一连接端51(参见图14所示的第二实施例)或者一封闭型接头60的一连接端61(参见图15及图16所示的第三实施例)。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7至图9b,在第一实施例中,活动型封闭接头40包括一中接头41以及一上接头42。中接头41围构一容槽411并且包括二夹体412。上接头42包括一螺接部、一柱体422以及二夹臂423。上接头42的螺接部421开设一轴孔4211。柱体422开设一轴孔4221及一侧开口4222,柱体422的轴孔4221与上接头42的螺接部421的轴孔4211相通,柱体422的侧开口4222与柱体422的轴孔4221相通。该二夹臂423环绕于柱体422。当免针连接器30尚未与活动型封闭接头40组合时,免针连接器30远离中接头41。

请参阅图10a和图10b,图10a是图9a的免针连接器与中接头组合的剖面图,图10b是图9b的免针连接器与中接头组合的剖面图。当免针连接器30与中接头41开始组合时,免针连接器30往中接头41的容槽411内部移动,直至中接头41的该二夹体412夹住免针连接器30的阶级部302为止。

请参阅图11,图11是图9a的免针连接器与活动型封闭接头组合的剖面图。当中接头41与上接头42开始组合时,上接头42往中接头41的方向移动,上接头42的柱体422撑开并且穿过免针连接器30的弹性体36的狭缝361而进入弹性体36内部并且推动该上导管34向下移动,直至上接头42的该二夹臂423夹住免针连接器30的螺接部31为止。

藉此,本发明的免针连接器30不仅结构简单,成本较低,而且还能够通用于具有符合iso594-1和594-2规定的连接端51(鲁尔接头)的注射器50、具有符合iso594-1和594-2规定的连接端61(鲁尔接头)的封闭型接头60以及不同厂牌所设计的活动型封闭接头40。

请参阅图12,图12是本发明的配药输液系统的第一实施例的加药示意图。有些毒性药物在使用前,必须先溶解或稀释,所以必须藉由注射器50从一个容器(图未示)中抽出毒性药物。接着,将活动型封闭接头40的上接头42的螺接部421螺设于注射器50的连接端51,注射器50的连接端51中的导管511插设于活动型封闭接头40的上接头42的螺接部421的轴孔4211中。然后,以本发明的配药输液系统在上并且一密封瓶100或一密封袋(图未示)在下为原则,一边藉由本体10的一扣具15扣住密封瓶100或密封袋的一顶缘101,一边藉由本体10的穿刺部12的尖端121从上而下戳破密封瓶100或密封袋的一封口102。最后,利用一活塞(图未示)将注射器50内的毒性药物从上而下推挤通过注射器50的连接端51的导管511,使得毒性药物依序从上而下通过上接头42的柱体422的轴孔4221和侧开口4222、免针连接器30的上导管34的上通道341和下导管35的下通道351、本体10的螺接部11的轴孔111、以及本体10的第二通道14,然后注入密封瓶100或密封袋内,以完成正确的加药动作。此时,密封瓶100或密封袋内的大气压力大于外界的大气压力,从而让密封瓶100或密封袋内的有毒气体依序通过本体10的第一通道13以及泄压装置20的连接结构21的流道,并且顺利地穿过隔层23,然后进入气球22中,以达到泄压的效果,使得密封瓶100或密封袋内的大气压力维持与外界相同,避免密封瓶100或密封袋内的部分毒性药物会以气体形式或者藉由雾化方式通过免针连接器30,故不会有毒性药物残留于免针连接器30的外表面,有毒气体也不会通过免针连接器30而飘散在外部空间。因此,医护人员的皮肤不会接触到毒性药物,也不会将有毒气体吸入肺中。

请参阅图13,图13是本发明的配药输液系统的第一实施例的取药示意图。使用者想要从密封瓶100或密封袋中取出毒性药物时,首先将活塞推移至注射器50的最内侧,用以排空注射器50内的空气,然后将活动型封闭接头40的上接头42的螺接部421螺设于注射器50的连接端51,注射器50的连接端51的导管511插设于活动型封闭接头40的上接头42的螺接部421的轴孔4211中。接着,以本发明的配药输液系统在下并且密封瓶100或密封袋在上为原则,一边藉由本体10的扣具15扣住密封瓶100或密封袋的顶缘101,一边藉由本体10的穿刺部12的尖端121从下而上戳破密封瓶100或密封袋的封口102。然后,将活塞从注射器50的内部往外部拉动,使得密封瓶100或密封袋内的毒性药物依序从上而下通过本体10的第二通道14、本体10的螺接部11的轴孔111、免针连接器30的下导管35的下通道351和上导管34的上通道341、上接头42的柱体422的侧开口4222和轴孔4221、以及注射器50的连接端51的导管511,然后注入注射器50内部。此时,密封瓶100或密封袋内的大气压力小于外界的大气压力,从而让气球22内的干净气体依序通过泄压装置20的连接结构21的流道以及本体10的第一通道13,并且顺利地穿过隔层23,然后进入密封瓶100或密封袋内,以达到维持密封瓶100或密封袋内的大气压力与外界的大气压力相同的效果,同时毒性药物容易从密封瓶100或密封袋中抽出。

透过上述正确的加药和取药方式,毒性药物不会通过本体10的第一通道13而进入气球22中。

然而,有些缺乏观念的医护人员,在加药时,会将本发明的配药输液系统设置在下,密封瓶100或密封袋设置在上,导致密封瓶100或密封袋内的毒性药物容易由上往下通过本体10的第一通道13进入泄压装置20的连接结构21的流道。此时,毒性药物会被隔层23挡住,无法穿过隔层23,达到避免毒性药物进入气球22的效果。除此之外,隔层23还具有结构简单、体积小、成本低、不易损坏等优点。使用者还可从隔层23观察到,毒性药物残留在泄压装置20的连接结构21的流道或者本体10的第一通道13,得以发现取药方式错误,赶紧修正。

在取药的过程中,上接头42的柱体422的外表面会沾到毒性药物,此时使用者可利用注射器50拉动上接头42往远离中接头41的方向移动,使得上接头42的柱体422在脱离免针连接器30的弹性体36的过程中,免针连接器30的弹性体36可将上接头42的柱体422的外表面的毒性药物完全刮除,从而上接头42的柱体422在脱离免针连接器30的弹性体36之后,其外表面已无任何毒性药物残留,进而避免毒性药物残留在免针连接器30的外表面。因此,医护人员的皮肤不会接触到毒性药物。

较佳地,免针连接器30的弹性体36的材质为硅胶或者橡胶。藉此,上接头42的柱体422撑开并且穿过免针连接器30的弹性体36的狭缝361之后,免针连接器30的弹性体36能够紧密地包覆住上接头42的柱体422位于免针连接器30的弹性体36的狭缝361部分,避免使用者在取药时,毒性药物以及有毒气体从免针连接器30的弹性体36的狭缝361渗漏。除此之外,上接头42的柱体422在脱离免针连接器30的弹性体36之后,免针连接器30的弹性体36的狭缝361会迅速地恢复成最初的闭合状态,避免上接头42的柱体422外露,同时防止毒性药物以及有毒气体从免针连接器30的弹性体36的狭缝361渗漏。

在本实施例中,活动型封闭接头40包括一塞体43,如图7至图9b所示。塞体43设于中接头41的容槽411并且开设一轴孔431以及一狭缝432。具体来说,中接头41具有二弧形块413及一载座414;该二弧形块413设于中接头41的内侧壁靠近中接头41的顶端的位置;载座414设于该二弧形块413的下方,其外侧与中接头41的内侧壁相接,并且开设一轴孔4141。塞体43具有一轴部433及一环部434;塞体43的轴部433的底部穿过载座414的轴孔4141,塞体43的轴孔431开设于塞体43的轴部433并且贯穿其顶部,塞体43的狭缝432开设于塞体43的轴部433的底部;塞体43的环部434环绕于塞体43的轴部433并且其外侧面凹设一环沟4341,塞体43的环部434的底部抵靠于载座414的上表面,该二弧形块413设于塞体43的环部434的环沟4341中。

当免针连接器30尚未与活动型封闭接头40组合时,上接头42的柱体422位于塞体43的轴孔431,如图9a及图9b所示。当中接头41的该二夹体412夹住免针连接器30的阶级部302时,塞体43的轴部433的底部抵靠于免针连接器30的弹性体36的顶部,如图10a及图10b所示。当活动型封闭接头40的中接头41与上接头42开始组合时,上接头42往中接头41的方向移动,上接头42的柱体422依序撑开并且穿过塞体43的轴部433的狭缝432以及免针连接器30的弹性体36的狭缝361而进入弹性体36内部,如图11所示。藉此,塞体43可与免针连接器30的弹性体36提供双重的防止毒性药物和有毒气体渗漏的效果。

较佳地,塞体43的材质为硅胶或者橡胶。藉此,上接头42的柱体422撑开并且穿过塞体43的狭缝432之后,塞体43的狭缝432能够紧密地包覆住上接头42的柱体422位于塞体43的狭缝432部分,避免使用者在取药时,毒性药物以及有毒气体从塞体43的狭缝432渗漏。除此之外,上接头42的柱体422在脱离塞体43之后,塞体43的狭缝432会迅速地恢复成最初的闭合状态,避免上接头42的柱体422外露,同时防止毒性药物以及有毒气体从塞体43的狭缝432渗漏。此一技术特征若能配合硅胶或者橡胶材质的免针连接器30的弹性体36,可进一步提升防止毒性药物和有毒气体渗漏的效果。

有些毒性药物并不会产生有毒气体,使用者可将气球22从连接结构21上拆卸。因此,在取药或加药时,干净空气可通过隔层23进出密封瓶100或密封袋,同时毒性药物仍可被隔层23挡下,而不会从连接结构21渗出。

有时在取用或者配制无毒性的药物时,有无气球22都不影响操作。因为本发明的气球22为可拆卸者,所以使用者可按照其意志,单独将气球22从连接结构21上拆下,或者将整组泄压装置20从本体10上拆下,以取用或者配制无毒性的药物。

复请参阅图6,在本实施例中,本体10开设一径向延伸的大径孔16以及一径向延伸的小径孔17,小径孔17连通于第一通道13与大径孔16之间。

复请参阅图1至图6,在本实施例中,泄压装置20的连接结构21包括一连结件211、一气球组合件212以及一套环213。

连结件211包括一插接部2111、一环体2112及一螺接部2113。插接部2111插设于大径孔16并且开设一轴孔21111。环体2112设于插接部2111与连结件211的螺接部2113之间并且开设一轴孔21121以及一嵌槽21122,环体2112的轴孔21121与嵌槽21122相通,隔层23设于嵌槽21122中并且有一部分位于环体2112的轴孔21121中。连结件211的螺接部2113开设一轴孔21131。

气球组合件212包括一小径部、一大径部、一漏斗部2123、一前导管2124以及一后导管2125。气球组合件212的小径部2121与一挡板2126共同围构一螺孔21211,连结件211的螺接部2113螺设于气球组合件212的小径部2121的螺孔21211。气球组合件212的大径部2122设于气球组合件212的小径部2121远离连结件211的一端并且与挡板2126共同开设一轴孔21221。漏斗部2123设于气球组合件212的大径部2122远离气球组合件212的小径部2121的一端并且开设一漏斗状开口21231。前导管2124从挡板2126一体延伸于气球组合件212的小径部2121的螺孔21211,插设于连结件211的螺接部2113的轴孔21131,并且开设一前通道21241。后导管2125从挡板2126一体延伸于气球组合件212的大径部2122的轴孔及漏斗部2123的漏斗状开口并且开设一后通道21251。气球22的一开口端221套设于后导管2125的外侧面。

连结件211的插接部2111的轴孔21111、连结件211的环体2112的轴孔21121、气球组合件212的前导管2124的前通道21241、以及气球组合件212的后导管2125的后通道21251共同界定为所述流道。

套环213套设于气球22的开口端221的外周缘,并且将气球22的开口端221固定在后导管2125的外侧面与气球组合件212的大径部2122的内侧壁之间。藉此,气球22能够轻易地藉由套环213固定在后导管2125上,容易组装,固定效果好,气球22不会轻易脱落。

当使用者想要将气球22从连接结构21上拆掉时,可直接将套环213连同气球22一起从后导管2125的外侧面移除,十分方便。

当使用者想要将气球22连同连接结构21从本体10上拆掉时,可直接将插接部2111从大径孔16中拔除,操作十分简单。

当毒性气体进入气球22时,气球22会逐渐膨胀,而且其外表面会紧贴于漏斗部2123的漏斗状开口21231。

较佳地,嵌槽21122至少一部分贯穿环体2112的外周面而形成一弧形缝隙21123,隔层23可通过弧形缝隙21123进出嵌槽21122,如图5所示。此一技术特征有利于使用者组装以及更换隔层23。

较佳地,隔层23的尺寸以及形状对应嵌槽21122的尺寸以及形状。藉此,隔层23和嵌槽21122的壁面紧密结合,毫无任何缝隙,避免毒性药物渗出。

复请参阅图7至图9b,在本实施例中,该二夹体412分别设于中接头41的外周面相对的二侧;中接头41包括二凸部415,该二凸部415分别设于中接头41的外周面相对的另外二册并且轴向延伸;各凸部415开设一纵向延伸的长槽4151,该二长槽4151的顶部呈开放状,底部呈封闭状,内侧与容槽411相通。

当中接头41与上接头42开始组合时,上接头42往中接头41的方向移动,该二夹臂423滑设于该二长槽4151中,如图7及图9a所示。

复请参阅图7至图9b,在本实施例中,上接头42具有一顶壁424及一环壁425,顶壁424与环壁425共同围构一容室426。上接头42的螺接部421设于顶壁424的上表面。柱体422设于顶壁424的下表面并且位于容室426中。环壁425相对的二侧分别开设二贯穿其底部的纵槽4251,该二纵槽4251的宽度小于该二凸部415的宽度。该二夹臂423设于顶壁424的下表面,分别位于该二纵槽4251中,并且其内侧分别突出二夹块4231。

当免针连接器30尚未与活动型封闭接头40组合时,该二夹臂423的夹块4231的底部抵靠于中接头41的顶部,同时该二夹臂位于夹块的下方的部分夹住中接头,如图7至图10b所示。即使使用者不经意碰到上接头42,上接头42也会因为该二夹臂423的夹块4231的底部抵靠于中接头41的顶部,而不会轻易地往中接头41的方向移动,避免免针连接器30与活动型封闭接头40组合前,柱体422穿过塞体43的狭缝432及免针连接器30的弹性体36的狭缝361。

当中接头41与上接头42开始组合时,该二凸部415分别滑设于该二纵槽4251中,直至该二夹臂423的夹块4231抵顶于免针连接器30的螺接部31为止;此时该二夹臂位于夹块的下方的部分夹住免针连接器的螺接部;如图11所示。

复请参阅图7至图9b,在本实施例中,中接头41包括二限位块416,该二限位块416分别设于中接头41的外周面相对的二侧并且位于该二夹体412的上方。环壁425相对的另外二侧分别开设二滑槽4252,该二滑槽4252并未贯穿环壁425的底部,该二限位块416分别滑设于该二滑槽4252中。

当免针连接器30尚未与活动型封闭接头40组合时,该二限位块416抵靠于该二滑槽4252的底端。

当该二夹臂423夹住免针连接器30的螺接部31时,该二限位块416抵靠于上接头42的顶壁424的下表面。

于此,上接头42和中接头41无论怎么相对移动,二者都不会轻易地脱离对方。

复请参阅图7至图9b,在本实施例中,中接头41的外周面相对的二侧分别开设二贯穿其底部的剖沟417,该二夹体412分别轴向延伸于该二剖沟417并且其内侧分别突出二夹块4121。

当免针连接器30与中接头41开始组合时,免针连接器30往中接头41的容槽411内部移动,直至该二夹体412的夹块4121夹住免针连接器30的阶级部302为止,如图10a及图10b所示。

复请参阅图7至图9b,在本实施例中,免针连接器30的弹性体36包括一底座362、一皱褶部363及一筒部364。底座362呈中空状,抵靠于隔板37,并且其内部与下通道351相通。皱褶部363一体设于底座362的顶部。中空筒部364一体设于中空皱褶部363的顶部并且具有所述狭缝361。上导管34具有一挡墙365,挡墙365横跨于上通道341的顶部开口而将上通道341的顶部开口分隔成两个小孔。柱体422具有二侧开口4222,柱体422可抵靠于挡墙365,药物则从两个小孔进出上通道341,以使药物通过柱体422的二侧开口4222进出柱体422的轴孔4221,如图12及图13所示。上导管34的底部二侧开设有二侧孔342,药物可从二侧孔342进出上通道341,以使药物进出下通道351,如图12及图13所示。

请参阅图17及图18,图17是本发明的配药输液系统的第四实施例的立体图,图18是本发明的配药输液系统的第四实施例的剖面图。第四实施例提供第二种态样的免针连接器30',其结构与第一实施路的免针连接器30略有不同。更清楚地说,第四实施例的免针连接器30'的弹性体36'的底座362'并非中空,而是具有一狭缝3621',所以并未与下通道351相通;皱褶部363'一体设于底座362'的顶部;筒部364'并未与皱褶部363'一体成形,而是可拆卸地设于底座362'上,并且包覆皱褶部363'于其内部。上导管34'的顶部横向延伸出一环座343',环座343'的顶部抵靠于筒部364'的壁面;上导管34'的底部抵靠于底座362'。当免针连接器30尚未与活动型封闭接头40组合时,底座362的狭缝3621'、筒部364'的狭缝361'及塞体43的狭缝432形成为三道关卡,防止毒性药物或者有毒气体比第一实施例更为杰出。当柱体422推动上导管34'向下移动时,上导管34'可撑开并且穿过底座362'的狭缝3621'。

请参阅图19及图20,图19是本发明的配药输液系统的第五实施例的立体图,图20是本发明的配药输液系统的第五实施例的剖面图。在第五实施例中,本发明的配药输液系统更包括一护套70,设于容室426,顶端抵靠于上接头42的顶壁424的下表面,底端抵靠于塞体43,并且将柱体422包覆于其内部,藉以防止柱体422裸露,达到保护柱体422的效果。

请参阅图21及图22,图21是本发明的配药输液系统的第六实施例的免针连接器的剖面图,图22是本发明的配药输液系统的第六实施例的免针连接器的分解图。第六实施例提供第三种免针连接器30”,其结构与第一实施例的免针连接器30以及第四实施例的免针连接器30'略有不同。更详言之,第六实施例的免针连接器30”并不具有螺接部,而是以一外表面平滑的组接部303”取代螺接部,组接部303”和大径部32”为一体成型的结构,大径部32”和小径部33”并非一体成型的结构,而是分开制造,然后透过超音波熔接等技术固接。值得一提的是,第六实施例的免针连接器30”不具有弹性体,而且上导管34”从小径部33”的顶面一体向上突出,使得上通道341”与下通道351”直接相通。第六实施例的免针连接器30”还包含一塞体304”,塞体304”设于组接部303”的内部,底部抵靠于上导管34”的顶面,并且开设一狭缝3041”。塞体304”的作用以及材质与弹性体36具有狭缝361的头部(图未标示)相似,在此不予赘述。藉此,塞体43和塞体304”提供双重的防止毒性药物和有毒气体渗漏的效果。

请参阅图23至图28,图23是本发明的配药输液系统的第七实施例的套筒的侧视图,图24是本发明的配药输液系统的第七实施例的套筒的另一角度侧视图,图25是本发明的配药输液系统的第七实施例的套筒的剖面图,图26是本发明的配药输液系统的第七实施例的免针连接器、活动型封闭接头与套筒的剖面图,其中免针连接器尚未与活动型封闭接头组合,图27是本发明的配药输液系统的第七实施例的免针连接器与中接头组合的剖面图,图28是本发明的配药输液系统的第七实施例的免针连接器与活动型封闭接头组合的剖面图。第七实施例所使用的是免针连接器30”,中接头41'的结构与第一实施例的中接头41略有不同,并且更包含一套筒80。进一步地说,中接头41'的外周面相对的另外二侧开设二纵向延伸的长槽4151';中接头41'包括二凸台418',该二凸台418'分别从中接头41'的外侧面靠近该二长槽4151'的底壁之处横向延伸。该二纵槽4251的宽度等于该二凸台418'的宽度。套筒80套设于上接头42'的该二夹臂423',并且其内侧壁突出二凸体81;该二凸体81抵顶在该二夹臂423'的外侧面,并且其位置对应该二夹臂423'的夹块4231'的位置。

如图26所显示,当免针连接器30”尚未与活动型封闭接头40'组合时,该二凸体81提供一力量给予该二夹臂423',使得该二夹臂423'的夹块4231'的底部抵靠于该中接头41'的顶部,并且该二夹臂423'位于夹块4231'的下方的部分藉由该力量稳固地夹住中接头41'。于此,套筒能够提升该二夹臂夹持中接头的力道,使得该二夹臂423'能够对中接头41'夹得更紧,进而该二夹臂423'的夹块4231'不容易脱离中接头41'的顶部。

如图27所显示,在免针连接器30”与中接头41'完成组合之后,在中接头41'与上接头42'开始组合之前,套筒80往中接头41'的方向移动,并且脱离该二夹臂423',直至该二凸体81抵靠于该二凸台418'为止。此时该二夹臂423'可向外展开,使得该二夹臂423'的夹块4231'脱离中接头41'的顶部,并且该二夹臂423'位于夹块4231'的下方的部分不再夹住中接头41'。值得一提的是,此时套筒80也会限制中接头41'的该二夹体(图未示),中接头41'的该二夹体因此无法向外展开,从而无法脱离免针连接器30”。

如图28所显示,当中接头41'与上接头42'开始组合时,上接头42'往中接头41'的方向移动,该二夹臂423'滑设于该二长槽4151'中,直至该二夹臂423'的夹块4231'抵顶于免针连接器30”的组接部303”(若是用在免针连接器30,则抵顶于螺接部31)为止,此时该二夹臂423'位于夹块4231'的下方的部分夹住免针连接器30”的组接部303”(若是用在免针连接器30,则抵顶于螺接部31)。

在加药或者取药动作的过程不会有脱离的危险之后,必须将上接头42'以及套筒80移动回到免针连接器30”尚未与活动型封闭接头40'组合时的初始位置,如图26所示。如此一来,中接头41'的该二夹体不再受到套筒80的限制,从而能够向外展开,以脱离免针连接器30”。藉此,免针连接器30”不再被中接头41'的该二夹体夹住,从而能够移动回到免针连接器30”尚未与活动型封闭接头40'组合时的初始位置,如图26所示。

请参阅图29及图30,图29是本发明的配药输液系统的第八实施例的免针连接器的立体图,图30是本发明的配药输液系统的第八实施例的免针连接器的剖面图。第八实施例与第一至第七实施例的差别在于,免针连接器30”'的小径部33”'的构造略有不同。进一步地说,小径部33”'的外侧具有一横向朝上延伸的分歧管路332”',使得小径部33”'呈y型;下通道351”'直接贯穿小径部33”',所以小径部33”'直接具有下导管的功能,因此免针连接器30”'也不需要具有下导管和隔板,小径部33”'无须形成螺孔。使用者在完成取药动作之后,首先将活动型封闭接头40和注射器50从免针连接器30”'上移除。然后,将活动型封闭接头40组设在免针连接器30”'。接着,一输液管200插设于小径部33”'的下通道351”',另一输液管201插设于小径部33”'的分歧管路332”'。最后,注射器50内的药物通过活动型封闭接头40、免针连接器30”'、输液管200以及一与输液管200连接的静脉注射系统(图未示),进入人体中。输液管201则可供医护人员从外部加药,药物通过分岐管路332”'进入下通道351”'、输液管200以及与输液管200连接的静脉注射系统(图未示),进入人体中。

请参阅图31及图32,图31是本发明的配药输液系统的第九实施例的免针连接器的立体图,图32是本发明的配药输液系统的第九实施例的免针连接器的剖面图。第九实施例与第八实施例的差别在于,免针连接器30””的小径部33””的外侧具有一横向延伸的分歧管路332””,使得免针连接器30””的小径部33””呈t型。除此之外,第九实施例和第八实施例的使用方式相同,不再重复说明。

以上所述仅为用以解释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企图据以对本发明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因此,凡有在相同的创作精神下所作有关本发明的任何修饰或变更,皆仍应包括在本发明意图保护的范畴。

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0本体

11螺接部

111轴孔

12穿刺部

121尖端

13第一通道

14第二通道

15扣具

16大径孔

17小径孔

20泄压装置

21连接结构

211连结件

2111插接部

21111轴孔

2112环体

21121轴孔

21122嵌槽

21123弧形缝隙

2113螺接部

21131轴孔

212气球组合件

2121小径部

21211螺孔

2122大径部

21221轴孔

2123漏斗部

21231漏斗状开口

2124前导管

21241前通道

2125后导管

21251后通道

2126挡板

213套环

22气球

221开口端

23隔层

30、30'、30”、30”'、30””免针连接器

301容置空间

302阶级部

303”组接部

304”塞体

3041”狭缝

31螺接部

311轴孔

32、32”大径部

33、33”、33”'、33””小径部

331螺孔

332”'、332””分岐管路

34、34'、34”上导管

341、341”上通道

342侧孔

343'环座

35下导管

351、351”、351”'下通道

36、36'弹性体

361、361'狭缝

362、362'底座

3621'狭缝

363、363'皱褶部

364、364'筒部

365挡墙

37、37”'隔板

40、40'活动型封闭接头

41、41'中接头

411容槽

412夹体

4121夹块

413弧形块

414载座

4141轴孔

415凸部

4151、4151'长槽

416限位块

417剖沟

418'凸台

42、42'上接头

421螺接部

4211轴孔

422柱体

4221轴孔

4222侧开口

423、423'夹臂

4231、4231'夹块

424顶壁

425环壁

4251纵槽

4252滑槽

426容室

43塞体

431轴孔

432狭缝

433轴部

434环部

4341环沟

50注射器

51连接端

511导管

60封闭型接头

61连接端

70护套

80套筒

81凸体

100密封瓶

101顶缘

102封口

200、201输液管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