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药蜡疗治疗癌性疼痛的药物及其制作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7612100发布日期:2019-05-07 21:09阅读:85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蜡疗治疗癌性疼痛的药物及其制作方法,属于药品技术的领域。

技术背景

癌性疼痛是恶性肿瘤患者最常见的症状之一,据who统计每天至少有500万癌症患者在遭受着疼痛的折磨。新诊断为恶性肿瘤的患者中约有1/4伴有疼痛,治疗过程中约有1/3患者伴癌痛,进展期患者约3/4伴有疼痛。此外,疼痛是患者最惧怕的症状之一,难以缓解的疼痛症状常导致不舒适感,并极大地影响了患者的日常活动、自理能力、情感活动、严重影响患者与家属及朋友之间的交流,患者生活质量严重下降。

癌痛作为影响有效抗癌计划进行、影响生存质量的重要因素已受到广泛重视。为减轻并控制病人痛苦、增强癌症患者自身免疫力,改善癌症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命质量,目前常用止痛的方法是注射麻醉药品,这些药虽能缓解患者疼痛,但是患者长期使用易产生依赖性,且患者也容易上瘾,随着病情的进展还需加大剂量和缩短给药时间,故副作用大。

蜡疗是一种利用加热的蜡敷在患部,或将患部浸入蜡液中的理疗方法。具有消除肿胀、加深温热作用、松解粘连,软化瘢痕的机械作用。现代蜡疗技术是把中药与蜡疗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可加强细胞膜通透性,减轻组织水肿,产生柔和的机械压迫作用,使皮肤柔软并富有弹性,能改善皮肤营养,加速上皮的生长,有利于创面溃疡和骨折的愈合,还具有镇痛解痉作用。

因此,发明一种中药蜡疗治疗癌性疼痛的药物配方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中药蜡疗治疗癌性疼痛的药物及其制作方法。所述药物可用于中药蜡疗中治疗癌性疼痛,具有温阳化癥、活血祛瘀的功效。适用于阴疽、流注、痰核、横痃、肿硬作痛、各种无名包块及西医诊断之各种肿瘤符合上述表现者。疗效显著,安全无副作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中药蜡疗治疗癌性疼痛的药物,按重量份计算,主要由山甲3-9份、生南星5-15份、生川乌5-15份和蜈蚣1-3份制成。

前述的中药蜡疗治疗癌性疼痛的药物中,按重量份计算,主要由山甲5-7份、生南星8-12份、生川乌8-12份和蜈蚣1.5-2.5份制成。

前述的中药蜡疗治疗癌性疼痛的药物中,按重量份计算,主要由山甲6份、生南星10份、生川乌10份和蜈蚣2份制成。

一种前述的中药蜡疗治疗癌性疼痛的药物的制作方法,取上述药物,可以加辅料,也可以不加辅料,制成外用制剂。

前述的中药蜡疗治疗癌性疼痛的药物的制作方法中,所述外用制剂为蜡疗药膏。

前述的中药蜡疗治疗癌性疼痛的药物的制作方法中,所述蜡疗药膏这样制备:取以上药材,按药材与水的重量比为1:20加水浸泡24h,弃滤液,固体药渣与食用麻油在145-155℃保持共沸30min,静置冷却得上清液;按食用麻油与蜡的重量比为1:2称取蜂蜡80℃烊化,缓慢加入油相上清液,搅拌均匀20min,冷却固化,即得。

前述的中药蜡疗治疗癌性疼痛的药物的制作方法,所述固体药渣与食用麻油的重量比为1:2。

本发明所述药物主要由山甲、生南星、生川乌和蜈蚣制作而成。其中,山甲为鲮鲤科动物穿山甲的鳞甲,咸,凉,微寒。归肝、胃经。主治:通经下乳,消肿排脓,搜风通络。用于经闭癓瘕,乳汁不通,痈肿疮毒,关节痹痛,麻木拘挛。生南星是一种中药,取自天南星(天南星科植物天南星arisaemaerubescens(wall.)schott.、异叶天南星arisaemaheterophyllumblume或东北天南星arisaemaamurensemaxim.)的根茎。药性:苦、辛,温;功效:燥湿化痰,祛风止痉,散结消肿。用于顽痰咳嗽,风痰眩晕,中风痰壅,口眼歪斜,半身不遂,癫痫,惊风,破伤风。生用外治痈肿,蛇虫咬伤。生川乌,英文名aconiteroot,为毛茛科植物卡氏乌头aconitumcarmichaelidebx.的母根。【功能主治】祛风除湿,温经止痛。用于风寒湿痹、关节疼痛、心腹冷痛、寒疝作痛。用于治疗风寒湿痹、关节疼痛等病症。一般炮制后内服。生川乌酊外用能刺激皮肤,继而产生麻木感,故外用作某些神经痛及风湿的镇痛剂。【性味归经】辛、苦,热;有大毒。归心、肝、肾、脾经。蜈蚣(chilopoda)为陆生节肢动物,本身可入药用,【性味归经】辛,温。归肝经。【功能主治】息风镇痉,攻毒散结,通络止痛。用于小儿惊风,抽搐痉挛,中风口歪,半身不遂,破伤风,风湿顽痹,疮疡,瘰疬,毒蛇咬伤。

普通疼痛多为疾病的伴随症状,持续时间较短,病情较简单,治疗须从疾病本身出发进行辨证治疗;而癌性疼痛则是作为单独一个疾病存在,病情较复杂,其有急性疼痛和慢性疼痛之分,在疾病发展的早期、中期以实痛为主,晚期则以虚实夹杂为主,与普通疼痛相比,癌痛多因寒凝、血瘀、气郁、痰浊、气虚、阴血失养、阳气亏虚或阴阳两虚等不通则痛、不荣则痛,因其作为独立病种,具有不同的发展进程,由于个体差异和病程进展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治则治法,但因肿瘤患者的特殊性,临床多以扶正祛邪为基本法则。另外,癌性疼痛针对引起癌症疼痛的病因进行治疗。癌痛疼痛的主要病因是癌症本身、并发症等。针对癌症患者给予抗癌治疗,如手术、放射治疗或化学治疗等,可能解除癌症疼痛。而大多数慢性非癌性疼痛的成因是多因素的,涉及外周和(或)中枢敏化机制,因此需要多模式治疗。

因此,相比治疗普通癌性疼痛的药物的制备,制备一种治疗癌性疼痛的药物的技术难度高得多,为获得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发明人需结合癌性疼痛的特性,进行一系列的试验研究和摸索,付出创造性劳动。

在中药配伍中各组成部分之间的联系,被形象地定义为君臣佐使的关系。君臣佐使某一部分的存在是以其他部分的存在为前提的。君臣佐使之间的联系可以使主次关系,也可以是协同关系、制约关系等。中药配伍的君臣佐使关系,即规定了各味中药排列的有序性。君臣佐使之间的关系既有明确的等级,又有明显的层次。从药物动力学角度而言,臣、佐、使药中的效应成分可能影响君药中有效成分的吸收、分布、消除。另外,药物的疗效不仅与药物的化学结构和剂量有关,药物本身的理化性质不同,也会影响药物的体内过程,尤其是吸收过程,从而影响药物的疗效。综合上述分析,中药组合物中药物加减,用量多寡,剂型更换都会使其功用发生不同变化。因此,中药组合物中药物的种类及其用量,需要遵循君、臣、佐、使的原则下,要结合患者的病情、体质、年龄、性别与季节、气候,以及生活习惯等,也需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予以灵活化裁,加减运用,做到“师其法而不泥其方”。

祖国医学认为:“积者,阴气也,故沉而伏。”“痛者,寒气多也。”阴疽、流注、痰核、横痃、积聚肿块之成形多为阴寒邪毒之气留踞不去,气血涩滞,痰湿内阻,积久则血气瘀滞、脉络不通。因此本方选用山甲为君药,通经消肿、搜风通络;生南星、生川乌共为臣药,散结消肿、温阳化癥;佐以蜈蚣活血化瘀、通络止痛。全膏药物峻烈,渗透力强,适合外用,共奏温阳化癥、通络止痛之功。可用于治疗癌性疼痛。

与现有技术相比,所述药物可用于中药蜡疗中治疗癌性疼痛,具有温阳化癥、活血祛瘀的功效。适用于阴疽、流注、痰核、横痃、肿硬作痛、各种无名包块及西医诊断之各种肿瘤符合上述表现者。疗效显著,安全无副作用。

治疗实例

1、患者陈美山;性别:女;年龄:76岁;科别:肿瘤科;时间:2018年01月08日;

患者1年前因头晕气短就诊于贵阳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当时无恶寒发热,咳嗽咯血,消瘦等症,就诊于我院行胸部ct:右肺下叶多发结节,恶性病变可能,建议穿刺活检,于贵阳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行pet/ct:右下肺多发结节,代谢活跃,倾向原发性肺ca并周围肺内转移;9r区淋巴结代谢增高,转移待排;右肺门及纵膈部分淋巴结钙化;左侧第5前肋、右侧髂骨、t12椎体、l4左侧横突局部代谢增高,倾向转移;l4左侧横突病理性骨折。为进一步治疗就诊于贵州省人民医院,建议患者病理活检明确病理性质及进一步手术放化疗,但家属考虑患者高龄不能耐受表示拒绝,予对症支持治疗后患者好转出院,后患者多次因右侧髂骨疼痛于贵阳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住院治疗,nrs评分最高达6分,期间予本发明药物(按实施例1进行制作)进行中药蜡疗,治疗2周后nrs评分1分,疼痛缓解患者出院。

2、患者毕宝妮;性别:女;年龄:56岁;科别:肿瘤科;时间:2018年06月03日,患者3年前因无明显诱因发现左乳包块,约鸡蛋大小,无皮肤破溃及乳头溢液”就诊于重庆西南医院,行病理活检提示:(左乳)浸润性癌(左腋窝)纤维组织中见癌浸润,排除化疗禁忌后行8次化疗(具体方案及用量不详),化疗结束后行左乳癌改良根治术,手术顺利,术后病检回示:(左乳癌)浸润性小叶癌伴淋巴结转移49/49,免疫组化染色:ckh(+),er(+)60%,pr(+)30%,her-2(-),e-cad(+),ki67阳性细胞数10%,p63(-),ck5/6(-),p120(+)。术后予放疗28次(具体方案不详),此后患者定期复查,未诉特殊不适。9月前患者感肩背部疼痛,于重庆西南医院行ct检查提示:肝、骨转移(未见报告单),遂转诊于北京大学肿瘤医院,行pet/ct示:乳腺癌术后肝、骨转移,及右肺门、肝门区、胰头及门腔静脉间淋巴结转移可能,排除化疗禁忌后于2017年10月10日予c1d1周期tx方案化疗(白蛋白紫杉醇260mg/m2200mgd1、d8,卡培他滨1g/m21.5gbidd1-d14q12d),因患者出现白细胞降低3度,中性粒细胞减低4度,手足反应2度,于c3d1周期停用卡培他滨,于2018年01月26日行c5d8周期单药t方案化疗(白蛋白紫杉醇260mg/m2200mgd1、d8,q12d),化疗结束后改予氟维司群维持治疗(500mgd1、d14首月,其后500mgd1q28d),并每月予唑来膦酸抗骨转移治疗。1周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再次感左肩背部及双膝关节疼痛,自服止痛药后,患者疼痛控制不佳,今患者为求进一步系统治疗,就诊于贵阳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现症见:精神萎靡,左肩背部及双膝关节疼痛,疼痛呈钝痛,肢软乏力,纳欠佳眠差,无恶寒发热,无恶心呕吐及腹胀腹泻。nrs评分7分,期间予本发明药物(按实施例1进行制作)进行中药蜡疗一周后,精神和疼痛明显好转,继续治疗1周后患者nrs评分2分,出院。

3、患者刘建;性别:男;年龄:58岁;科别:肿瘤科时间:2018年08月21日;诊断肝癌并肺转移介入术后2+年,下腹部疼痛1天伴发热5+小时。1天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下腹部疼痛难忍,自行服用盐酸羟考酮缓释片后止痛效果不佳,期间疼痛逐渐加重,5小时前出现发热,体温38℃,为进一步中西医结合治疗就诊于贵阳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门诊以“肝积”入院。现症见:腹部稍膨隆,下腹部胀痛,改变体位时疼痛加重,发热,无咳嗽、流涕等症,肢软乏力,纳可,眠差,小便少,大便难解。nrs评分4分。期间予本发明药物(按实施例1进行制作)进行中药蜡疗一周后,nrs评分1分,疼痛明显好转后患者康复出院。

4、患者黎安田;性别:男;年龄:66岁;科别:肿瘤科;时间:2018年06月27日;主诉:发现左肺占位1+月,诊断左下肺腺癌多发转移1周。1月前患者因腰部疼痛,当时无恶寒发热,尿频尿痛尿血等症,就诊于“息烽县人民医院”,行盆腔mri示:考虑骶骨脊索瘤;双侧髂骨、坐骨改变或转移,予“氨酚双氢可待因片”镇痛后无明显好转,建议患者转院治疗。为进一步治疗就诊于“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行骶尾椎mri示:1、腰骶椎、双侧髂骨多发病变,周围软组织内异常信号,符合骶尾椎、双侧髂骨转移瘤并周围软组织受侵;2、腰骶椎骨质疏松。胸部ct示:1、考虑左下肺周围型肺ca并双肺内、纵膈淋巴结转移,肋骨、胸椎多发转移;2、肝脏转移瘤可能性大。建议患者行病理检查以明确性质,家属表示拒绝,对症治疗后出院,院外自行服用中药治疗(具体不详)。10天前患者感腰部、臀部疼痛加重,疼痛影响患者睡眠,伴双下肢麻木感,就诊于我院骨科,请我科会诊后建议予“盐酸羟考酮缓释片10mgpoq12h”止痛,并行骶尾部肿块活检,病理报告提示:“骶尾部”腺癌,结合免疫组化结果支持肺来源,故患者为进一步治疗,就诊于我科门诊。现症见:双侧腰部、臀部钝痛,疼痛影响患者睡眠,伴双下肢麻木感,偶有咳嗽,无咯痰,活动受限,无双下肢放射痛,胸腹部多发散在红斑,肢软乏力,精神尚可,纳食尚可,睡眠欠佳,尿管引流通畅,大便尚可。nrs评分6分。期间予本发明药物(按实施例1进行制作)进行中药蜡疗一周后,疼痛明显好转,nrs评分2分,大小便正常,继续治疗1周后患者康复出院。

5、患者陈明珍;性别:女;年龄:54岁;科别:肿瘤科;时间:2018年02月25日;确诊宫颈癌手术化疗后6+年,肺转移综合治疗术后3+月;患者6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不规则阴道流血,血色暗红,夹有血凝块,无下腹部疼痛、外阴瘙痒等不适,就诊于“贵阳中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行宫颈组织活检术明确为“宫颈癌”,遂行“经腹广泛性子宫切除术+双侧附件切除术+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术后病理:子宫颈鳞状细胞癌,中分化,术后予tc方案化疗1个周期后出院。出院后未复查。3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咯血,遂就诊于贵阳市第一人民医院,行胸部ct:“双肺多发病变,考虑恶性,肺癌,,纵膈及双侧腋淋巴结显示,经皮肺穿刺活检病理示:查见中-低分化鳞状细胞癌,倾向宫颈癌转移。予tc方案化疗4周期,咯血症状好转。ct疗效评价:部分缓解,后改用(多西他赛+卡铂)化疗2周期,影像学检查回示肺部转移病灶消失。2年前复查胸部ct示:“双上肺结节影,考虑转移”,给予tp(紫杉醇+顺铂)化疗5个周期,化疗后疗效评价:完全缓解。1年前复查胸部ct示:“左肺转移结节”,予ip方案:伊立替康+顺铂化疗2周期,再次复查胸部ct示:左肺转移结节未见明显变化。并逐渐出现左上臂疼痛,影响睡眠,间断口服盐酸吗啡片、加巴喷丁片治疗(具体用法不详),遂于3月前转诊于贵阳市肿瘤医院行“dsa及类ct引导下经皮左上肺包块穿刺射频消融术”,术后左上臂疼痛无缓解,并出现反复咳嗽、咯痰。今就诊于我院门诊。现症见左上臂疼痛,气促气累,咳嗽,咯黄白粘痰,量少,不易咯出,肢软乏力,精神萎软。nrs评分5分,期间予本发明药物(按实施例1进行制作)外敷腰部通络止痛一周后,精神和疼痛明显好转,nrs评分2分,患者康复出院。

6、患者姓名:陈正英;性别:女;年龄:77岁;科别:肿瘤科;时间:2018年04月17日,确诊子宫颈鳞癌1+月,化疗介入栓塞术后4天。患者1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阴道流血,无腹痛腹泻,恶寒发热等症,自行口服“血流软胶囊”(具体不详)后症状未见缓解,为进一步详细诊治,遂就诊于我院妇科,行妇科b超提示:宫颈及宫腔高回声团块,考虑占位性病变,宫腔内囊性占位性病变,子宫肌瘤,绝经后子宫。盆腔mri回示:宫颈占位,考虑宫颈ca可能性大,病灶累及子宫体及阴道上段,阴道下段团块影;宫腔积血/积液;左侧髋臼前缘、双侧骶髂关节面多发斑片影,炎性改变,或转移,。建议患者行手术治疗,患者家属拒绝,予抗感染、止血等对症治疗后症状好转出院。后患者反复出现阴道流血,为进一步详细诊治,遂就诊于“贵阳市妇幼保健院”行宫颈组织活检提示:鳞状细胞癌,中分化。免疫组化示:p40(+),p63(+),cklmw(少量细胞+),p16(弥漫+),ki-67(约50%-60%)。患者宫颈鳞癌诊断明确,为进一步详细诊治,遂就诊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建议患者行放、化疗,患者家属考虑患者不能耐受故拒绝,4天前患者阴道流血加重,就诊于“北京市西城区展览路医院”,排除明显禁忌后行“紫杉醇80mg”化疗介入栓塞术,术后阴道流血缓解,但恶心呕吐明显,经积极对症治疗后症状缓解出院。今患者就诊于我院门诊。患者自发病以来体重下降约2kg。现症见面色萎黄,肢软乏力,下腹及腰部钝痛,无阴道流血,纳食尚可,眠欠佳,小便调,大便难解。nrs评分7分。期间予本发明药物(按实施例1进行制作)外敷腰部通络止痛一周后,精神和疼痛明显好转,nrs评分降至3分。

7、患者廖达美;性别:女;年龄:78岁;科别:肿瘤科;时间:2018年10月24日;确诊喉癌术后放疗后3+年。3年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声嘶,呈持续性,无口干口渴及咽痛,无咳嗽,咳痰等不适,遂就诊于“贵阳市第一人民医院”行喉部增强ct+三维重建:提示喉腔声门下右侧缘结节影性质,、息肉,、右侧声带增厚、右侧鼻腔内密度增高影性质,,息肉可能。右侧上颌窦炎,喉镜示:声门下新生物,故排除手术禁忌症后在全麻下行支撑喉镜下喉部新生物低温等离子切除术,术后病理示:“有声门下”小细胞性神经内分泌癌,明确诊断为喉癌(声门下型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t1n0m0ⅰ期),为进一步详细诊治,就诊于“贵州省人民医院”行根治性33次放疗(具体不详)。院外定期复查,提示病情稳定,未见转移。半年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侧腰背部大小约6cm×3cm包块,无疼痛,岁就诊于“贵州省人民医院”查肝脏mri+腹部dwi示:右肾上腺转移。并行右侧腰背部包块穿刺活检术,术后病理提示:纤维组织中见异型细胞浸润,倾向肿瘤。考虑患者喉癌转移,建议化疗,但患者及家属考虑患者高龄,不能耐受化疗,故拒绝化疗。现为就诊于我院门诊现症见右侧腰部包块,大小约6cm×3cm,质硬,无压痛,推之不移,时有声嘶,咽干,腰部胀痛,行走及站立时加重,平卧及休息时缓解,肢软乏力,偶有心慌胸闷,无双下肢水肿,无畏寒、发热,无潮热、盗汗,无咳嗽、咯痰等,精神可,食欲欠佳,眠可,二便可。nrs评分7分。期间予本发明药物(按实施例1进行制作)外敷腰部通络止痛一周后,疼痛明显好转,nrs评分3分。

8、患者姓名:杨先勇;性别:男;年龄:45岁;科别:肿瘤科;时间:2018年09月17日;确诊左下肺腺癌并多发转移4+月,4程化疗后。4月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咳嗽、咳痰,偶有痰中带血,伴左胸部钝痛,疼痛影响患者睡眠,无恶寒发热,无潮热盗汗,无意识障碍等不适,遂就诊于“黔南州人民医院”行胸部ct平扫提示:考虑左下肺ca伴阻塞性肺炎,伴左肺多发转移瘤、左侧胸膜转移;左内乳淋巴结转移;左侧胸腔积液;左右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因占位靠近心脏,穿刺风险大,建议患者转院进一步诊治。后患者就诊于“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行胸腹部增强+平扫ct示:左下肺肿块,考虑肺癌可能性大;左下肺炎症伴局限性肺不张;左下肺叶纵隔旁胸膜下结节,考虑转移瘤;左侧胸膜结节状增厚,考虑转移;左侧胸腔积液;左侧心膈角、纵隔、左肺门多发淋巴结,考虑转移;右侧腰大肌前份结节,考虑转移瘤;肝s8囊肿,肝s6肝包膜钙化灶。进一步行支气管镜检查示:左下肺癌。病理报告示:(左下肺各基底段开口肿物)涂片见散在分布的异性细胞,形态符合非小细胞癌细胞,考虑为腺癌细胞。建议患者行化疗,患者拒绝。为进一步中西医结合治疗就诊于我科,查胸腹水b超回示:左侧大量胸腔积液,予胸腔积液引流后,行榄香烯灌注化疗后患者好转。排除明显化疗禁忌后,分别于2018-06-21、2018-07-13、2018-08-03、2018-08-24行培美曲塞800mg+奈达铂160mg化疗,化疗过程顺利。今为入院复查就诊于我院。现症见:左侧胸胁部麻木感,精神尚可,面色萎黄,肢软乏力,无明显咳嗽,咯痰,纳眠尚可,二便可。nrs评分7分。既往7+年“高血压”病史,血压最高达150/110mmhg,未规律服用降压药,自述血压控制尚可。期间予本发明药物(按实施例1进行制作)外敷左侧胸部通络止痛,一周后,疼痛明显好转,nrs评分2分。继续治疗1周后患者康复出院。

9、患者唐绩;性别:男;年龄:63岁;科别:肿瘤科;时间:2018年05月28日;确诊右肺腺癌并双肺、纵膈、胸膜转移1+年,化疗后2+月。患者1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肩部右侧肩胛部疼痛,当时无恶寒发热,恶心呕吐,红肿等症,就诊于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行胸部ct提示:右肺上叶尖段肿块,肺肿瘤可能,双肺结节,部分结节转移待排,纵膈淋巴结增多,部分增大,为进一步治疗就诊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在ct引导下行经皮肺穿刺活检术,术后我院病检示:右上肺查见腺癌,pd-l1(-),egfr(-),胸ct回示:右肺上叶尖段肿块,肺肿瘤可能,双肺结节,部分结节转移待排,纵膈淋巴结增多,部分增大,右侧胸膜结节,胸膜转移可能,排除化疗禁忌症后,行6周期tc方案化疗,化疗后四肢末端感麻木刺痛,第2,4,6周期疗效评价sd,建议患者行单药紫杉醇维持治疗,患者及其家属拒绝,3月前患者复查胸腹部增强ct提示:1.右肺上叶尖段肿块,多系肺ca,与2017-12-27ct旧片比较,肿块体积增大;2.双肺结节,部分结节转移灶可能,较上述旧片,未见明显变化;3.右侧胸膜结节,胸膜转移,较上述旧片,部分结节增大,请结合临床;4.双肺部分支气管轻度扩张伴感染;5.纵膈淋巴结增多,部分增大;6.主动脉壁及左冠状动脉壁钙化;7.肝右叶小囊肿;8.双肾囊肿;左肾动脉钙化灶;9.腹主动脉及双侧髂总动脉壁钙化并壁血栓;患者肺部及胸膜病灶较前明显增大,疗效评价pd,考虑换用培美曲赛化疗,为便于治疗,2+月前患者就诊于内江市人民医院行顺铂+培美曲赛化疗2疗程后出院,化疗后患者逐渐出现肢体麻木,后于我科行胸部增强ct示:1.右肺上叶占位,请结合临床;2.右肺上叶陈旧性病变;3.右侧胸膜增厚,疗效评价pr,建议患者进一步行化疗,但家属拒绝,签字自动出院,患者目前右胸部、右肩胛及右上肢疼痛加重,伴肢体麻木,再次就诊于我院。现症见步入病房,精神尚可,右胸部、右肩胛及右上肢疼痛,右上肢及双脚底麻木,肢软乏力,纳眠差,小便困难,大便2-3日/次。nrs评分6分。既往体健。期间予本发明药物(按实施例1进行制作)右侧肩胛部,一周后,疼痛明显好转,nrs评分3分。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但并不作为对本发明限制的依据。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配方:山甲6g、生南星10g、生川乌10g和蜈蚣2条。

制备方法:取以上药材,按药材与水的重量比为1:20加水浸泡24h,弃滤液,按固体药渣与食用麻油的重量比为1:2称取食用麻油,固体药渣与食用麻油在145-155℃保持共沸30min,静置冷却得上清液;按食用麻油与蜡的重量比为1:2称取蜂蜡80℃烊化,缓慢加入油相上清液,搅拌均匀20min,冷却固化,即得。

用法用量:使用时,将该蜡疗药膏过微波炉或者其它方式加热,待固状药膏变成浆糊装时装入托盘中,待蜡表面起皮后,将膏体外敷于身体患处即可,盖被保温,待膏体变冷后,将膏体从皮肤表面扯下即可,配制和使用方便。

实施例2.

配方:山甲7g、生南星12g、生川乌12g和蜈蚣2.5g。

制备方法:同时实例1。

用法用量:同时实例1。

实施例3.

配方:山甲5g、生南星8g、生川乌8g和蜈蚣1.5g。

制备方法:同时实例1。

用法用量:同时实例1。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