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下肢康复的自动康复器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848690发布日期:2019-06-11 22:00阅读:18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是一种用于下肢康复的自动康复器械。



背景技术:

下肢瘫痪是指神经系统受损,感觉障碍发生以后导致的身体下肢完全或部分丧失运动功能,随意动作的减退或消失的一种疾病。实验及临床研究表明,由于中枢神经系统存在可塑性,在大脑损伤后的恢复过程中,具有功能重建的可能性。如前所述,脑血管意外或者外伤导致的神经损伤形成后会留下许多后遗症,如单瘫、偏瘫、失语等,药物对这些后遗症的作用是非常有限的,而通过积极、正规的康复治疗,大部分病人可以达到生活自理,有些还可以回到工作岗位。有条件者最好能到正规的康复医院进行系统康复。如因各种原因不能到康复医院治疗者,可购买一些有关方面的书籍和录像带,在家自己进行。康复宜及早进行。病后6-12个月内是康复的最佳时机,半年以后由于已发生肌肉萎缩及关节挛缩,康复的困难较大,但同样也会有一定的帮助。

目前传统的下肢康复装置都是通过带动患者的腿部进行摆动从而实现康复治疗,但这些装置大多不能够针对患者的康复程度对摆动幅度进行调节,易导致用力过猛,反而加深对于患者的伤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下肢康复的自动康复器械,以解决上述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下肢康复的自动康复器械,包括基座,基座的底部前后两侧对称固定有支撑架,两侧所述支撑架的末端分别安装有前滚轮和后滚轮,基座的顶部固定有挡环和靠背,靠背上安装有扶手;所述基座的前侧设置有两个用于放置患者腿部的摆放架,摆放架的一端转动连接在基座上;所述基座的底部靠近摆放架的一侧安装有电机,电机的轴伸端连接有驱动盘;所述驱动盘的下端面上偏心设置有凸柱,凸柱配合连接有连杆,连杆的一端套设在凸柱的外围并与凸柱转动连接,连杆的另一端铰接有滑座;所述摆放架靠近驱动盘的一侧安装有与滑座相配合的滑轨,滑座滑动卡设在滑轨上;所述驱动盘上开设有沿其半径方向设置的滑槽,滑槽内转动连接有丝杆;所述丝杆的一端伸出滑槽并连接有操作柄,使用时,通过转动操作柄来带动丝杆转动,丝杆的杆体外围套设有与其螺纹配合的滑块,滑块滑动卡设在滑槽中;所述凸柱固定在滑块上。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发明还提供以下可选技术方案:

在一种可选方案中:所述前滚轮为万向滚轮。

在一种可选方案中:所述摆放架的末端还设置有用于承托患者脚部的托板。

在一种可选方案中:所述托板的一端转动连接在摆放架上,托板上设置有用于固定患者脚部的绑带;前侧所述支撑架的下端固定有拉杆,拉杆的另一端铰接至托板的底部。

在一种可选方案中:所述拉杆为可进行长度调节的伸缩杆。

在一种可选方案中:所述拉杆包括第一杆体和第二杆体,其中第一杆体与托板连接,第二杆体与前侧所述支撑架连接,所述第一杆体插设在第二杆体中并可以来回移动,第二杆体上通过螺纹配合连接有用于对第一杆体进行固定的锁紧螺栓。

在一种可选方案中:所述锁紧螺栓为蝶型螺栓。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发明通过设置驱动盘、凸柱、连杆、滑座和滑轨,能够利用驱动盘的转动带动摆放架摆动,从而进行患者腿部的康复治疗;通过设置滑槽、丝杆和滑块,使得凸柱的转动半径能够进行调节,从而完成对摆放架摆动幅度的调节,针对患者的康复程度采用不同的摆动幅度,使得康复治疗更加准确可靠;通过设置托板和拉杆,当托板跟随着摆放架进行摆动的时候,托板会在拉杆的作用下相对摆放架进行摆动,从而对患者的脚踝进行活动,加强了整体的功能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中驱动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另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注释:1-基座、11-支撑架、111-前滚轮、112-后滚轮、12-挡环、13-靠背、2-摆放架、21-滑轨、3-电机、4-驱动盘、41-滑槽、5-凸柱、51-连杆、511-滑座、6-丝杆、61-滑块、62-操作柄、7-托板、71-绑带、8-拉杆、81-第一杆体、82-第二杆体、83-锁紧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会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述,在附图或说明中,相似或相同的部分使用相同的标号,并且在实际应用中,各部件的形状、厚度或高度可扩大或缩小。本发明所列举的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并非用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对本发明所作的任何显而易知的修饰或变更都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与范围。

实施例1

请参阅图1~3,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用于下肢康复的自动康复器械,包括基座1,基座1的底部前后两侧对称固定有支撑架11,两侧所述支撑架11的末端分别安装有前滚轮111和后滚轮112,基座1的顶部固定有挡环12和靠背13,靠背13上安装有扶手,即本装置的主体为轮椅结构,使用起来十分方便;

进一步的,所述前滚轮111为万向滚轮,提高灵活性。

所述基座1的前侧设置有两个用于放置患者腿部的摆放架2,摆放架2的一端转动连接在基座1上;所述基座1的底部靠近摆放架2的一侧安装有电机3,电机3的轴伸端连接有驱动盘4;所述驱动盘4的下端面上偏心设置有凸柱5,凸柱5配合连接有连杆51,连杆51的一端套设在凸柱5的外围并与凸柱5转动连接,连杆51的另一端铰接有滑座511;所述摆放架2靠近驱动盘4的一侧安装有与滑座511相配合的滑轨21,滑座511滑动卡设在滑轨21上,与传统的康复装置类似,本发明也是通过带动患者的腿部摆动来进行康复治疗的,具体使用过程中,患者坐在基座1上,将腿部摆放在摆放架2上,由电机3带动驱动盘4转动,从而带动连杆51转动,连杆51转动的过程中滑座511在滑轨21上滑动,进而带动摆放架2以转动点为支点摆动;

本发明与传统的康复装置不同的地方在于,所述驱动盘4上开设有沿其半径方向设置的滑槽41,滑槽41内转动连接有丝杆6;所述丝杆6的一端伸出滑槽41并连接有操作柄62,使用时,通过转动操作柄62来带动丝杆6转动,丝杆6的杆体外围套设有与其螺纹配合的滑块61,滑块61滑动卡设在滑槽41中,由滑槽41对滑块61的转动进行限定,这样当丝杆6转动时,滑块61将沿着滑槽41的长度方向移动;所述凸柱5固定在滑块61上,这样就可以对凸柱5的转动半径进行改变,从而完成对摆放架2摆动幅度的调节,针对患者的康复程度采用不同的摆动幅度,使得康复治疗更加准确可靠。

进一步的,所述摆放架2的末端还设置有用于承托患者脚部的托板7,使用起来更加舒服。

实施例2

请参阅图4,本发明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进,具体来说,所述托板7的一端转动连接在摆放架2上,托板7上设置有用于固定患者脚部的绑带71;前侧所述支撑架11的下端固定有拉杆8,拉杆8的另一端铰接至托板7的底部,使用时,将患者的脚部伸入到绑带71中进行固定,这样当托板7跟随着摆放架2进行摆动的时候,托板7会在拉杆8的作用下相对摆放架2进行摆动,从而对患者的脚踝进行活动,加强了整体的功能性;

进一步的,所述拉杆8为可进行长度调节的伸缩杆,这样当摆放架2的摆动幅度发生改变时,可通过调节拉杆8的长度对托板7和摆放架2之间的相对角度进行相应调节,以使患者脚踝的活动在合理范围内;

所述拉杆8的具体结构不加限定,只需满足能够进行长度调节的条件即可,本实施例给出了其中一种结构,具体来说,所述拉杆8包括第一杆体81和第二杆体82,其中第一杆体81与托板7连接,第二杆体82与前侧所述支撑架11连接,所述第一杆体81插设在第二杆体82中并可以来回移动,第二杆体82上通过螺纹配合连接有用于对第一杆体81进行固定的锁紧螺栓83;

进一步的,所述锁紧螺栓83为蝶型螺栓,更方便于旋拧。

本发明通过设置驱动盘4、凸柱5、连杆51、滑座511和滑轨21,能够利用驱动盘4的转动带动摆放架2摆动,从而进行患者腿部的康复治疗;通过设置滑槽41、丝杆6和滑块61,使得凸柱5的转动半径能够进行调节,从而完成对摆放架2摆动幅度的调节,针对患者的康复程度采用不同的摆动幅度,使得康复治疗更加准确可靠;通过设置托板7和拉杆8,当托板7跟随着摆放架2进行摆动的时候,托板7会在拉杆8的作用下相对摆放架2进行摆动,从而对患者的脚踝进行活动,加强了整体的功能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公开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公开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公开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公开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