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美白淡斑面霜的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57129发布日期:2019-05-15 22:07阅读:31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化妆品的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美白淡斑面霜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美容护肤越来越受到重视,人们对护肤品的功效与安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由于遗传、紫外线照射或其他原因引起的面部色斑、面部粗糙也成为困扰各个年龄层人群的问题。

护肤品也随之一直深受广大女性的钟爱,市场上呈现出各种各样的护肤品种类,如洗面奶(霜/膏)、润肤水、爽肤水、面霜、面霜、睫毛膏等。对于单款产品,厂家也开发了不同功能型的产品,如美白、祛斑、补水和控油等。

面部色斑是发生于面部的一种色素沉着性皮肤病,属于中医学的“肝斑”、“面尘”等范畴,面部色斑以黄褐斑和雀斑较为多见。中医认为面部色斑多因肝郁气滞,血热瘀结,或脾虚不能化生精微,气血亏虚,肌肤失养及肾水不能制火、虚热内盛,郁阻皮肤所致。西医认为主要是由于黑色素沉积,而酪氨酸酶是形成黑色素的主要酶。面部色斑临床表现为黄竭色、淡竭色及暗褐色斑点或弥漫性斑片。形状不规则,边界不清楚,好发于面颊、前额、鼻、颜或耳前后、唇部,有的扩展到整个面部,甚至波及颈部。

现有技术中的美白化妆品中添加的多种重金属化合物如汞化合物,由于形成络合物能力极强,从机理上能破坏表皮层酶的形成,从而抑制黑色素的形成,起到美白的作用,此类产品,长期使用容易致癌;部分含铅化合物,通过遮盖起到视觉美白作用;部分产品还使用强氧化剂对皮肤表层进行漂白、过度去角质等方式进行美白,长此以往,对皮肤是慢性毁容,所以研发一款安全有效的美白淡斑产品,是化妆品研发的重点之一。因此制备一种选择安全高效的多功能美白淡斑面霜是十分重要的。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美白淡斑面霜的组合物,包括a相、b相、c相、d相组分以及水;其中,a相组分包括增稠剂、功能助剂、霍霍巴籽油、生育酚乙酸酯、硬酯醇甘草亭酸酯以及枯草菌脂肽钠;b相组分包括醇类物质、尿囊素、凝血酸、烟酰胺、抗坏血酸棕榈酸酯磷酸酯三钠以及柠檬酸钾;c相组分包括聚丙烯酸酯-13、聚异丁烯以及聚山梨醇酯-20;d相组分包括泛醇以及木糖醇类物质。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其中,重量按百分比计,包括0.13~40%a相组分、0.8~43%b相组分、0.1-7.0%c相组分、0.1~8.0%d相组分以及余量水。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其中,增稠剂包括第一组分、第二组分、第三组分以及第四组分;其中,第一组分包括花生醇、山嵛醇与花生醇葡糖苷,第二组分包括油硬脂醇、山嵛醇、棕榈酸、硬酯酸、卵磷脂、月桂醇、豆蔻醇以及鲸蜡醇,第三组分包括甘油硬酯酸酯与peg-100硬脂酸酯,第四组分包括鲸蜡硬酯醇与鲸蜡醇乙基己酸酯。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其中,第一组分、第二组分、第三组分以及第四组分的重量比为(0.5~3.0):(0.2~5.0):(0.1~3.0):(0.2~17.0)。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其中,木糖醇类物质包括木糖醇基葡糖苷、脱水木糖醇以及木糖醇。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其中,功能助剂包括胡椒籽提取物、对羟基苯乙酮、氢化聚异丁烯以及十二碳酰基苯丙氨酸。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其中,a相组分中的增稠剂、功能助剂、霍霍巴籽油、生育酚乙酸酯、硬酯醇甘草亭酸酯以及枯草菌脂肽钠的重量比为(1.0~28):(0.2~13):(0.1~6.0):(0.01~1.0):(0.01~0.6):(0.01~1.0)。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其中,b相组分中的醇类物质、尿囊素、凝血酸、烟酰胺、抗坏血酸棕榈酸酯磷酸酯三钠以及柠檬酸钾的重量比为(0.3~30):(0.1~1.0):(0.1~4.0):(0.1~10):(0.1~6.0):(0.1~7.0)。

本发明的第二个方面提供了所述美白淡斑面霜的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a组分中的物质加入油相锅中,并搅拌均匀;

(2)将b组分中的物质加入水相锅中,并搅拌均匀;

(3)将混合均匀的a相组分倒入与步骤2中的b相组分中,混合均匀;

(4)降温,加入c相组分,搅拌均匀;

(5)降温,加入d相组分,搅拌均匀,即得面霜组合物。

本发明的第三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美白淡斑面霜,含有所述美白淡斑面霜的组合物。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提供的美白淡斑可以有效提高皮肤的美白效果,消除脸部的淡斑,还能够促进伤口愈合、治疗炎症;此外,该组合物呈现较好的外观,有合适的粘度,易铺展,细腻性良好,不会呈现流动的乳液态,易于涂抹以及面部皮肤的吸收,且不会导致过敏等现象,扩大产品的使用范围;另一方面,本发明提供的组合物具有很好的稳定性能,易于储存。

具体实施方式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第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美白淡斑面霜的组合物,其包括a相、b相、c相、d相组分以及水;其中,a相组分包括增稠剂、功能助剂、霍霍巴籽油、生育酚乙酸酯、硬酯醇甘草亭酸酯以及枯草菌脂肽钠;b相组分包括醇类物质、尿囊素、凝血酸、烟酰胺、抗坏血酸棕榈酸酯磷酸酯三钠以及柠檬酸钾;c相组分包括聚丙烯酸酯-13、聚异丁烯以及聚山梨醇酯-20;d相组分包括泛醇以及木糖醇类物质。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重量按百分比计,所述用于美白淡斑面霜的组合物包括0.13~40%a相组分、0.8~43%b相组分、0.1-7.0%c相组分、0.1~8.0%d相组分以及余量水;优选地,所述用于美白淡斑面霜的组合物包括15~35%a相组分、20~40%b相组分、2.0-5.0%c相组分、2.0~6.0%d相组分以及余量水;更优选地,所述用于美白淡斑面霜的组合物包括30%a相组分、35%b相组分、3.5%c相组分、4.5%d相组分以及余量水。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增稠剂包括第一组分、第二组分、第三组分以及第四组分;其中,第一组分包括花生醇、山嵛醇与花生醇葡糖苷,第二组分包括油硬脂醇、山嵛醇、棕榈酸、硬酯酸、卵磷脂、月桂醇、豆蔻醇以及鲸蜡醇,第三组分包括甘油硬酯酸酯与peg-100硬脂酸酯,第四组分包括鲸蜡硬酯醇与鲸蜡醇乙基己酸酯。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一组分、第二组分、第三组分以及第四组分的重量比为(0.5~3.0):(0.2~5.0):(0.1~3.0):(0.2~17.0);优选地,第一组分、第二组分、第三组分以及第四组分的重量比为(1.0~2.0):(1.0~4.0):(1.0~2.5):(5~10);更优选地,第一组分、第二组分、第三组分以及第四组分的重量比为1.5:2.5:2.0:13。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一组分中的花生醇、山嵛醇与花生醇葡糖苷的重量比为1:(0.5~3):(1~3);优选地,所述花生醇、山嵛醇与花生醇葡糖苷的重量比为1:2.2:1.8。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二组分中的油硬脂醇、山嵛醇、棕榈酸、硬酯酸、卵磷脂、月桂醇、豆蔻醇以及鲸蜡醇的重量比为1:(0.5~2):(0.5~2):(0.5~2):(1~3):(1~3):(1~3):(0.8~2.5);优选地,所述油硬脂醇、山嵛醇、棕榈酸、硬酯酸、卵磷脂、月桂醇、豆蔻醇以及鲸蜡醇的重量比为1:1.3:1.5:1.5:2.0:2.0:2.1:1.6。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三组分中的甘油硬酯酸酯与peg-100硬脂酸酯的重量比为1:(0.8~2.5);优选地,所述甘油硬酯酸酯与peg-100硬脂酸酯的重量比为1:1.25。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第四组分中的鲸蜡硬酯醇与鲸蜡醇乙基己酸酯的重量比为(0.1-7.0):(0.1-10.0);优选地,所述鲸蜡硬酯醇与鲸蜡醇乙基己酸酯的重量比为1:5。

抗坏血酸棕榈酸酯磷酸酯三钠:

抗坏血酸棕榈酸酯磷酸酯三钠可促进皮肤上神经酰胺的合成,增加皮肤柔软度、滋润度;同时,抗坏血酸棕榈酸酯磷酸酯三钠是一种水溶性维生素c衍生物,能穿透皮肤并通过皮肤中酶的作用转变成游离的维生素c,也有利于促进胶原合成、抑制胶原分解,改善皮肤老化现象。

辛酸癸酸甘油三酯:

辛酸癸酸甘油三酯是由辛酸/癸酸和甘油酯化而成的高纯度油脂。它是一种优秀的滋润油脂,使皮肤具有滑而不腻的感觉,容易被皮肤吸收;对化妆品的均匀细腻起到很好的作用,使皮肤润滑有光泽;辛酸/癸酸甘油三酯可作为保湿因子的基料,化妆品的稳定剂,防冻剂,均质剂。

辛酸/癸酸三酸甘油酯清晰至淡黄色,是高清爽度无味油脂,属棕榈油或椰子油的衍生物;它是使用热分馏方法提取;由于它和人体皮肤有兼容的特征,所以也适合油性皮肤使用,并且不会堵塞毛孔;它有着不油腻质感,加入乳霜或乳液中可改进其延伸性,有润滑和使肌肤柔软的效果,并有过滤紫外光的功能。

辛酸/癸酸三酸甘油酯保存性是稳定的,开封后可储存6个月以上,当然亦需视乎是否有适当的储存条件,例如低温储存和避免直接接触阳光等。

霍霍巴籽油:

霍霍巴籽油是护肤品中常见的一种成分,是通过冷压榨油处理后得出来的一种物质,因为它内含的分子与人体的皮脂非常接近,所以容易被人体吸收,可以帮助肌肤解决干燥缺水、粗糙暗沉等肌肤瑕疵问题。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功能助剂包括胡椒籽提取物、对羟基苯乙酮、氢化聚异丁烯以及十二碳酰基苯丙氨酸;优选地,所述胡椒籽提取物、对羟基苯乙酮、氢化聚异丁烯以及十二碳酰基苯丙氨酸的重量比为(0.01-0.5):(0.1-0.8):(0.1-10.0):(0.01-1.0);更优选地,所述胡椒籽提取物、对羟基苯乙酮、氢化聚异丁烯以及十二碳酰基苯丙氨酸的重量比为0.25:0.45:5.5:0.45。

对羟基苯乙酮:

对羟基苯乙酮(英文名称p-hydroxyacetophenone)又名4-羟基苯乙酮(4-hydroxyacetophenone),4-乙酰基苯酚(4-acetylphenol),对乙酰基苯酚(p-acetylphenol),4-羟苯基甲基酮(4-hydroxyphenylmethylketone),俗称针枞酚(piceol),常温下为白色针状结晶,可燃,易溶于热水,甲醇、乙醇、乙醚、丙酮、苯,难溶于石油醚。天然存在于菊科植物滨蒿的茎、叶,茵陈蒿、萝藦科植物人参娃儿藤等植物的根中,本品用于制造利胆药及其他有机合成的原料;动物实验表明,本品可增加大鼠胆汁的分泌,同时也能增加胆汁中固体物、胆酸、胆红素的排出量,对四氯化碳引起的肝损伤也有同样作用;本品临床用于治疗肝炎,对退黄有一定疗效,因此吞食本品有害,接触对眼睛、呼吸系统和皮肤有刺激作用。

生育酚乙酸酯:

生育酚乙酸酯是一种化学物质,易溶于氯仿、乙醚、丙酮和植物油,溶于醇,不溶于水。耐热性较好,遇光可被氧化,色泽变深。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a相组分中的增稠剂、功能助剂、霍霍巴籽油、生育酚乙酸酯、硬酯醇甘草亭酸酯以及枯草菌脂肽钠的重量比为(1.0~28):(0.2~13):(0.1~6.0):(0.01~1.0):(0.01~0.6):(0.01~1.0);优选地,a相组分中的增稠剂、功能助剂、霍霍巴籽油、生育酚乙酸酯、硬酯醇甘草亭酸酯以及枯草菌脂肽钠的重量比为(5~20):(3~10):(2.0~4.0):(0.1~0.8):(0.2~0.4):(0.1~0.8);更优选地,a相组分中的增稠剂、功能助剂、霍霍巴籽油、生育酚乙酸酯、硬酯醇甘草亭酸酯以及枯草菌脂肽钠的重量比为12.5:6.5:3.0:0.3:3.0:0.45。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a相组分还包括二甲基硅油与辛酸/癸酸甘油三酯。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二甲基硅油、辛酸/癸酸甘油三酯与霍霍巴籽油的重量比为(0.1~5.0):(0.1~8.0):(0.1~6.0);优选地,所述二甲基硅油、辛酸/癸酸甘油三酯与霍霍巴籽油的重量比为(1.0~4.0):(1.0~6.0):(1.0~5.0);更优选地,所述二甲基硅油、辛酸/癸酸甘油三酯与霍霍巴籽油的重量比为2.5:3.5:3.0。

在本发明的面霜组合物中加入上述特定组分的增稠剂,可以促进形成呈膏状的面霜,同时有利于提高面霜的铺展、保湿、淡斑,祛痘,美白的性能,可能由于按照上述分组的情况的添加增稠剂,每一组分之间的相容性最大,最大可能的降低表面张力,不会产生微相的分层、聚沉现象,而宏观上可以最优的促进油相与水相的互溶,使其之间达到平衡,不会粘度太大不易铺展,也避免呈流动态,不易涂抹以及面部皮肤的吸收,且在不同环境下稳定性较好。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b相组分中的醇类物质、尿囊素、凝血酸、烟酰胺、抗坏血酸棕榈酸酯磷酸酯三钠以及柠檬酸钾的重量比为(0.3~30):(0.1~1.0):(0.1~4.0):(0.1~10):(0.1~6.0):(0.1~7.0);优选地,所述醇类物质、尿囊素、凝血酸、烟酰胺、抗坏血酸棕榈酸酯磷酸酯三钠以及柠檬酸钾的重量比为(5~20):(0.3~0.8):(1.0~3.0):(2~8):(1.0~5.0):(1.0~6.0);更优选地,所述醇类物质、尿囊素、凝血酸、烟酰胺、抗坏血酸棕榈酸酯磷酸酯三钠以及柠檬酸钾的重量比为12.5:0.5:2.0:5.0:3.0:3.5。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b相组分中的醇类物质包括甘油、1,3-丁二醇以及1,2-己二醇;优选地,所述甘油、1,3-丁二醇以及1,2-己二醇的重量比为(0.1~10):(0.1~8.0):(0.1~10);更优选地,所述甘油、1,3-丁二醇以及1,2-己二醇的重量比为5.5:3.5:5.0。

烟酰胺:

烟酰胺在皮肤抗老化方面最重要的功效是减轻和预防皮肤在早期衰老过程中产生的肤色黯淡、发黄、菜色。当然,烟酰胺对皮肤的贡献远不止这些,也可以修复受损的角质层脂质屏障,提高皮肤抵抗力。还有一些可能被人们忽视的功效,就是烟酰胺的深层锁水功效,所以,含有烟酰胺的护肤品对都有极强的锁水、保湿功效;外用烟酰胺可以减少皮脂中脂肪酸与甘油三酯的产生,从而收细毛孔并降低痤疮发生时的严重程度。

但一般情况下,过烟酰胺在ph值为6的溶液中,稳定性最佳;在ph值高于或低于6的溶液中,它会水解,形成烟酸,从而导致皮肤过敏。所以,含烟酰胺的配方一般控制ph在5~7之间,以减少烟酸的形成。

泛醇:

泛醇又称泛酞醇,为透明、稍红吸潮性的液体,略带特殊气味;易溶于水,溶于氢仿和乙醚;泛醇在皮肤和毛发内能转变成泛酸由寸泛醇对皮肤和头发具有保湿、抗炎、刺激细胞分裂等作用。

尿囊素:

尿囊素别名5-尿基乙内酰胺、脲基醋酸内酰胺、脲基海因、脲咪唑二酮,是一种乙内酰脲衍生物;目前世界上尿囊素的年生产能力约5万吨,需求市场主要是医药、化妆品和农业三大领域,由于传统工艺从天然动植物中提取天然尿囊素的含量很低、工艺复杂、成本太高,无法大规模运用。

尿囊素纯品是一种无毒、无味、无刺激性、无过敏性的白色晶体,水中结晶为单棱柱体或无色结晶性粉末;能溶于热水、热醇和稀氢氧化钠溶液;微溶于常温的水和醇,难溶于乙醚和氯仿等有机溶剂;其饱和水溶液(浓度为0.6%)呈微酸性;ph为5.5;在ph值为4-9的水溶液中稳定,在非水溶剂和干燥空气中亦稳定;在强碱性溶液中煮沸及日光曝晒下可分解。

在医药方面:尿囊素具有促进细胞生长,加快伤口愈合,软化角质蛋白等生理功能,是皮肤创伤的良好愈合剂和抗溃疡药剂;可用作缓解和治疗皮肤干燥症、鳞屑性肤疾患、皮肤溃疡、消化道溃疡及炎症,对骨髓炎、糖尿病、肝硬化、痤疮均有较好疗效。

在化妆品方面:由于尿囊素是一种两性化合物,能结合多种物质形成复盐,具有避光、杀菌防腐、止痛、抗氧化作用,能使皮肤保持水份,滋润和柔软,是美容美发等化妆品的特效添加剂,广泛用于雀斑霜、粉刺液、香波、香皂、牙膏、刮脸洗剂、护发剂、收敛剂、抗汗除臭洗剂等的添加剂;添加尿囊素的化妆品具有保护组织、亲水、吸水和防止水分散发等作用;添加尿囊素的发乳、发膏、洗发露,对头发有保护作用,可使头发不分叉、不断发;添加尿囊素的唇膏、面霜能使皮肤、嘴唇柔软且富有弹性,并有美丽的光泽;尿囊素促进组织生长,细胞新陈代谢,软化角质层蛋白。

在农业上:尿囊素是优良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可刺激植物生长,对小麦、柑桔、水稻、蔬菜、大豆等均有显著增产效果,并有固果,早熟作用。

通过实验发现,在组合物体系中加入烟酰胺时,可以有效提高面霜的抗老化性、保湿性、减少闭孔、闷痘、淡斑的现象,但是皮肤有时会发生过敏现象,这可能是由于烟酰胺在体内水解形成烟酸,烟酸含量较高,促进血管扩张,水分的流动,会产生红疹;而当组合物中加入尿囊素时可以有减弱该现象,可能由于尿囊素可以固定形成的烟酸,降低其在皮肤中的流动与作用,同时提高体系的保湿性能,减少水分的扩散,促进皮肤对成分的吸收,从而减少红疹的产生。

柠檬酸钾:

柠檬酸钾(potassiumcitrate),又名枸橼酸钾、柠檬酸三钾;柠檬酸钾是一种柠檬酸盐,分子式为c6h5k3o7,分子量306.39500,它是一种白色,略带吸湿性结晶性粉末,无臭,有生理盐水的味道,易溶于水,缓溶于甘油,不溶于醇,味咸而凉,作稳定剂和ph缓冲剂等。我国规定可用于各类食品,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医疗上,它可以用来控制来自或肾结石尿酸或胱氨酸,用于防治低钾血症及碱化尿液。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c相组分中的聚丙烯酸酯-13、聚异丁烯以及聚山梨醇酯-20的重量比为1:(0.8~2.0):(0.5~1.5);优选地,所述聚丙烯酸酯-13、聚异丁烯以及聚山梨醇酯-20的重量比为1:1.5:1。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d相组分中的泛醇以及木糖醇类物质的重量比为(0.1~3.0):(0.01~4.0);优选地,所述泛醇以及木糖醇类物质的重量比为(1.0~2.0):(1.0~4.0);更优选地,所述泛醇以及木糖醇类物质的重量比为1.5:2.5。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d相组分中的木糖醇类物质包括木糖醇基葡糖苷、脱水木糖醇以及木糖醇;优选地,所述木糖醇基葡糖苷、脱水木糖醇以及木糖醇的重量比为1:(1~3):(1~3);更优选地,所述木糖醇基葡糖苷、脱水木糖醇以及木糖醇的重量比为1:2:2。

首先,意外发现在组合物体系中加入一定量的凝血酸、烟酰胺、柠檬酸钾、抗坏血酸棕榈酸酯磷酸酯三钠,可以有效提高面霜体系的抗老化性以及美白性,可能由于在维持体系ph稳定性的同时,烟酰胺可以有效避免抗坏血酸棕榈酸酯磷酸酯三钠水解形成抗坏血酸后的氧化问题,延长了面霜的作用时间与作用效率;同时也避免了烟酰胺水解形成盐酸,造成皮肤过敏的问题;

柠檬酸钾可以调节体系的ph,并维持体系的ph为7.5~7.8,形成的弱碱性体系,其表面活性强,渗透性好,溶解力强,所以容易参与细胞的一系列生化活动,弱碱性水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中和了细胞代谢的酸性产物,提高面霜的美白效果;但也容易使皮肤发干,会使皮肤干燥紧绷,甚至发痒;但申请人意外发现,本发明提供的组合物体系不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可能由于在上述物质增稠剂、c相、d相组分的协同作用下,在皮肤表面形成致密的网络结构,具有很好的保湿性,同时也在皮肤表面形成疏水层,减少水分的扩撒。

本发明的第二个方面提供了所述美白淡斑面霜的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a组分中的物质加入油相锅中,并搅拌均匀;

(2)将b组分中的物质加入水相锅中,并搅拌均匀;

(3)将混合均匀的a相组分倒入与步骤2中的b相组分中,混合均匀;

(4)降温,加入c相组分,搅拌均匀;

(5)降温,加入d相组分,搅拌均匀,即得面霜组合物。

优选地,所述美白淡斑面霜的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a组分中的物质加入80~85℃,-0.5~1mpa的油相锅中,搅拌均匀;

(2)将b组分中的物质加入80~85℃,-0.5~1mpa的水相锅中,搅拌均匀;

(3)将混合均匀的a相组分倒入与步骤2中的b相组分在80~85℃,-0.5~1mpa的条件下,混合均匀;

(4)降温至70~75℃,加入c相组分,-0.5~1mpa的条件下搅拌均匀;

(5)降温至40~45℃,加入d相组分,-0.5~1mpa的条件下搅拌均匀,即得面霜组合物。

更优选地,所述美白淡斑面霜的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a组分中的物质加入80~85℃,-0.65mpa的油相锅中,搅拌均匀;

(2)将b组分中的物质加入80~85℃,-0.65mpa的水相锅中,搅拌均匀;

(3)将混合均匀的a相组分倒入与步骤2中的b相组分在80~85℃,-0.65mpa的条件下,混合均匀;

(4)降温至70~75℃,加入c相组分,-0.65mpa的条件下搅拌均匀;

(5)降温至40~45℃,加入d相组分,-0.65mpa的条件下搅拌均匀,即得面霜组合物。

本发明的第三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美白淡斑面霜,含有所述美白淡斑面霜的组合物。

实施例1

本发明的实施例1提供了一种美白淡斑面霜的组合物,重量按百分比计,所述组合物包括30%a相组分、35%b相组分、3.5%c相组分、4.5%d相组分以及余量水;

a相组分包括增稠剂、功能助剂、霍霍巴籽油、生育酚乙酸酯、硬酯醇甘草亭酸酯、枯草菌脂肽钠、二甲基硅油以及辛酸/癸酸甘油三酯;

a相组分中的增稠剂、功能助剂、霍霍巴籽油、生育酚乙酸酯、硬酯醇甘草亭酸酯以及枯草菌脂肽钠的重量比为12.5:6.5:3.0:0.3:3.0:0.45;二甲基硅油、辛酸/癸酸甘油三酯与霍霍巴籽油的重量比为2.5:3.5:3.0;

增稠剂包括第一组分、第二组分、第三组分以及第四组分;其中,第一组分包括花生醇、山嵛醇与花生醇葡糖苷,第二组分包括油硬脂醇、山嵛醇、棕榈酸、硬酯酸、卵磷脂、月桂醇、豆蔻醇以及鲸蜡醇,第三组分包括甘油硬酯酸酯与peg-100硬脂酸酯,第四组分包括鲸蜡硬酯醇与鲸蜡醇乙基己酸酯;

第一组分、第二组分、第三组分以及第四组分的重量比为1.5:2.5:2.0:13;

第一组分中的花生醇、山嵛醇与花生醇葡糖苷的重量比为1:2.2:1.8;

第二组分中的油硬脂醇、山嵛醇、棕榈酸、硬酯酸、卵磷脂、月桂醇、豆蔻醇以及鲸蜡醇的重量比为1:1.3:1.5:1.5:2.0:2.0:2.1:1.6;

第三组分中的甘油硬酯酸酯与peg-100硬脂酸酯的重量比为1:1.25;

第四组分中的鲸蜡硬酯醇与鲸蜡醇乙基己酸酯的重量比为1:5;

功能助剂包括胡椒籽提取物、对羟基苯乙酮、氢化聚异丁烯以及十二碳酰基苯丙氨酸,所述胡椒籽提取物、对羟基苯乙酮、氢化聚异丁烯以及十二碳酰基苯丙氨酸的重量比为0.25:0.45:5.5:0.45;

b相组分包括醇类物质、尿囊素、凝血酸、烟酰胺、抗坏血酸棕榈酸酯磷酸酯三钠以及柠檬酸钾,所述醇类物质、尿囊素、凝血酸、烟酰胺、抗坏血酸棕榈酸酯磷酸酯三钠以及柠檬酸钾的重量比为12.5:0.5:2.0:5.0:3.0:3.5;

b相组分中的醇类物质包括甘油、1,3-丁二醇以及1,2-己二醇,所述甘油、1,3-丁二醇以及1,2-己二醇的重量比为5.5:3.5:5.0;

c相组分包括聚丙烯酸酯-13、聚异丁烯以及聚山梨醇酯-20,所述聚丙烯酸酯-13、聚异丁烯以及聚山梨醇酯-20的重量比为1:1.5:1;

d相组分包括泛醇以及木糖醇类物质,所述泛醇以及木糖醇类物质的重量比为1.5:2.5;

d相组分中的木糖醇类物质包括木糖醇基葡糖苷、脱水木糖醇以及木糖醇,所述木糖醇基葡糖苷、脱水木糖醇以及木糖醇的重量比为1:2:2;

所述美白淡斑面霜的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a组分中的物质加入80~85℃,-0.65mpa的油相锅中,搅拌均匀;

(2)将b组分中的物质加入80~85℃,-0.65mpa的水相锅中,搅拌均匀;

(3)将混合均匀的a相组分倒入与步骤2中的b相组分在80~85℃,-0.65mpa的条件下,混合均匀;

(4)降温至70~75℃,加入c相组分,-0.65mpa的条件下搅拌均匀;

(5)降温至40~45℃,加入d相组分,-0.65mpa的条件下搅拌均匀,即得面霜组合物。

实施例2

本发明的实施例2提供了一种美白淡斑面霜的组合物,重量按百分比计,所述组合物包括15%a相组分、20%b相组分、2.0%c相组分、2.0%d相组分以及余量水;

a相组分包括增稠剂、功能助剂、霍霍巴籽油、生育酚乙酸酯、硬酯醇甘草亭酸酯、枯草菌脂肽钠、二甲基硅油以及辛酸/癸酸甘油三酯;

a相组分中的增稠剂、功能助剂、霍霍巴籽油、生育酚乙酸酯、硬酯醇甘草亭酸酯以及枯草菌脂肽钠的重量比为1.0:0.2:0.1:0.01:0.01:0.01;二甲基硅油、辛酸/癸酸甘油三酯与霍霍巴籽油的重量比为1:1:1;

增稠剂包括第一组分、第二组分、第三组分以及第四组分;其中,第一组分包括花生醇、山嵛醇与花生醇葡糖苷,第二组分包括油硬脂醇、山嵛醇、棕榈酸、硬酯酸、卵磷脂、月桂醇、豆蔻醇以及鲸蜡醇,第三组分包括甘油硬酯酸酯与peg-100硬脂酸酯,第四组分包括鲸蜡硬酯醇与鲸蜡醇乙基己酸酯;

第一组分、第二组分、第三组分以及第四组分的重量比为0.5:0.2:0.1:0.2;

第一组分中的花生醇、山嵛醇与花生醇葡糖苷的重量比为1:0.5:1;

第二组分中的油硬脂醇、山嵛醇、棕榈酸、硬酯酸、卵磷脂、月桂醇、豆蔻醇以及鲸蜡醇的重量比为1:0.5:0.5:0.5:1:1:1:0.8;

第三组分中的甘油硬酯酸酯与peg-100硬脂酸酯的重量比为1:0.8;

第四组分中的鲸蜡硬酯醇与鲸蜡醇乙基己酸酯的重量比为1:1;

功能助剂包括胡椒籽提取物、对羟基苯乙酮、氢化聚异丁烯以及十二碳酰基苯丙氨酸,所述胡椒籽提取物、对羟基苯乙酮、氢化聚异丁烯以及十二碳酰基苯丙氨酸的重量比为0.25:0.45:5.5:0.45;

b相组分包括醇类物质、尿囊素、凝血酸、烟酰胺、抗坏血酸棕榈酸酯磷酸酯三钠以及柠檬酸钾,所述醇类物质、尿囊素、凝血酸、烟酰胺、抗坏血酸棕榈酸酯磷酸酯三钠以及柠檬酸钾的重量比为0.3:0.1:0.1:0.1:0.1:0.1;

b相组分中的醇类物质包括甘油、1,3-丁二醇以及1,2-己二醇,所述甘油、1,3-丁二醇以及1,2-己二醇的重量比为1:1:1;

c相组分包括聚丙烯酸酯-13、聚异丁烯以及聚山梨醇酯-20,所述聚丙烯酸酯-13、聚异丁烯以及聚山梨醇酯-20的重量比为1:0.8:0.5;

d相组分包括泛醇以及木糖醇类物质,所述泛醇以及木糖醇类物质的重量比为0.1:0.01;

d相组分中的木糖醇类物质包括木糖醇基葡糖苷、脱水木糖醇以及木糖醇,所述木糖醇基葡糖苷、脱水木糖醇以及木糖醇的重量比为1:1:1;

所述美白淡斑面霜的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a组分中的物质加入80~85℃,-0.65mpa的油相锅中,搅拌均匀;

(2)将b组分中的物质加入80~85℃,-0.65mpa的水相锅中,搅拌均匀;

(3)将混合均匀的a相组分倒入与步骤2中的b相组分在80~85℃,-0.65mpa的条件下,混合均匀;

(4)降温至70~75℃,加入c相组分,-0.65mpa的条件下搅拌均匀;

(5)降温至40~45℃,加入d相组分,-0.65mpa的条件下搅拌均匀,即得面霜组合物。

实施例3

本发明的实施例3提供了一种美白淡斑面霜的组合物,重量按百分比计,所述组合物包括40%a相组分、43%b相组分、7.0%c相组分、8.0%d相组分以及余量水;

a相组分包括增稠剂、功能助剂、霍霍巴籽油、生育酚乙酸酯、硬酯醇甘草亭酸酯、枯草菌脂肽钠、二甲基硅油以及辛酸/癸酸甘油三酯;

a相组分中的增稠剂、功能助剂、霍霍巴籽油、生育酚乙酸酯、硬酯醇甘草亭酸酯以及枯草菌脂肽钠的重量比为28:13:6.0:1.0:0.6:1.0;二甲基硅油、辛酸/癸酸甘油三酯与霍霍巴籽油的重量比为5.0:8.0:6.0;

增稠剂包括第一组分、第二组分、第三组分以及第四组分;其中,第一组分包括花生醇、山嵛醇与花生醇葡糖苷,第二组分包括油硬脂醇、山嵛醇、棕榈酸、硬酯酸、卵磷脂、月桂醇、豆蔻醇以及鲸蜡醇,第三组分包括甘油硬酯酸酯与peg-100硬脂酸酯,第四组分包括鲸蜡硬酯醇与鲸蜡醇乙基己酸酯;

第一组分、第二组分、第三组分以及第四组分的重量比为3.0:5.0:3.0:17;

第一组分中的花生醇、山嵛醇与花生醇葡糖苷的重量比为1:3:3;

第二组分中的油硬脂醇、山嵛醇、棕榈酸、硬酯酸、卵磷脂、月桂醇、豆蔻醇以及鲸蜡醇的重量比为1:2:2:2:3:3:3:2.5;

第三组分中的甘油硬酯酸酯与peg-100硬脂酸酯的重量比为1:2.5;

第四组分中的鲸蜡硬酯醇与鲸蜡醇乙基己酸酯的重量比为1:10;

功能助剂包括胡椒籽提取物、对羟基苯乙酮、氢化聚异丁烯以及十二碳酰基苯丙氨酸,所述胡椒籽提取物、对羟基苯乙酮、氢化聚异丁烯以及十二碳酰基苯丙氨酸的重量比为0.25:0.45:5.5:0.45;

b相组分包括醇类物质、尿囊素、凝血酸、烟酰胺、抗坏血酸棕榈酸酯磷酸酯三钠以及柠檬酸钾,所述醇类物质、尿囊素、凝血酸、烟酰胺、抗坏血酸棕榈酸酯磷酸酯三钠以及柠檬酸钾的重量比为30:1.0:4.0:10:6.0:7.0;

b相组分中的醇类物质包括甘油、1,3-丁二醇以及1,2-己二醇,所述甘油、1,3-丁二醇以及1,2-己二醇的重量比为10:8:10;

c相组分包括聚丙烯酸酯-13、聚异丁烯以及聚山梨醇酯-20,所述聚丙烯酸酯-13、聚异丁烯以及聚山梨醇酯-20的重量比为1:2.0:1.5;

d相组分包括泛醇以及木糖醇类物质,所述泛醇以及木糖醇类物质的重量比为3.0:4.0;

d相组分中的木糖醇类物质包括木糖醇基葡糖苷、脱水木糖醇以及木糖醇,所述木糖醇基葡糖苷、脱水木糖醇以及木糖醇的重量比为1:3:3;

所述美白淡斑面霜的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a组分中的物质加入80~85℃,-0.65mpa的油相锅中,搅拌均匀;

(2)将b组分中的物质加入80~85℃,-0.65mpa的水相锅中,搅拌均匀;

(3)将混合均匀的a相组分倒入与步骤2中的b相组分在80~85℃,-0.65mpa的条件下,混合均匀;

(4)降温至70~75℃,加入c相组分,-0.65mpa的条件下搅拌均匀;

(5)降温至40~45℃,加入d相组分,-0.65mpa的条件下搅拌均匀,即得面霜组合物。

实施例4

本发明的实施例4提供了一种美白淡斑面霜的组合物,其具体实施方式同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a相组分中的二甲基硅油以及辛酸/癸酸甘油三酯的含量为0。

实施例5

本发明的实施例5提供了一种美白淡斑面霜的组合物,其具体实施方式同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b相组分中烟酰胺的含量为0。

实施例6

本发明的实施例6提供了一种美白淡斑面霜的组合物,其具体实施方式同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b相组分中尿囊素的含量为0。

实施例7

本发明的实施例7提供了一种美白淡斑面霜的组合物,其具体实施方式同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b相组分中尿囊素以及烟酰胺的含量为0。

实施例8

本发明的实施例8提供了一种美白淡斑面霜的组合物,其具体实施方式同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b相组分中凝血酸的含量为0。

实施例9

本发明的实施例9提供了一种美白淡斑面霜的组合物,其具体实施方式同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b相组分中柠檬酸钾的含量为0。

实施例10

本发明的实施例10提供了一种美白淡斑面霜的组合物,其具体实施方式同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a相组分中的增稠剂的第一组分的含量为0。

实施例11

本发明的实施例11提供了一种美白淡斑面霜的组合物,其具体实施方式同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a相组分中的增稠剂的第二组分的含量为0。

实施例12

本发明的实施例12提供了一种美白淡斑面霜的组合物,其具体实施方式同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a相组分中的增稠剂的第三组分的含量为0。

实施例13

本发明的实施例13提供了一种美白淡斑面霜的组合物,其具体实施方式同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a相组分中的增稠剂的第四组分的含量为0。

实施例14

本发明的实施例14提供了一种美白淡斑面霜的组合物,其具体实施方式同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a相组分中的增稠剂的第一组分以及第二组份的含量均为0。

实施例15

本发明的实施例15提供了一种美白淡斑面霜的组合物,其具体实施方式同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a相组分中的增稠剂的第一组分、第二组份以及第三组分的含量均为0。

实施例16

本发明的实施例16提供了一种美白淡斑面霜的组合物,其具体实施方式同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a相组分中的增稠剂的第二组分、第三组份以及第四组分的含量均为0。

实施例17

本发明的实施例17提供了一种美白淡斑面霜的组合物,其具体实施方式同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a相组分中的增稠剂包括第一组分、第二组分、第三组分以及第四组分;

第一组分包括花生醇、山嵛醇与月桂醇,第二组分包括油硬脂醇、山嵛醇、硬酯酸、鲸蜡醇乙基己酸酯、花生醇葡糖苷、豆蔻醇以及鲸蜡醇,第三组分包括甘油硬酯酸酯与peg-100硬脂酸酯,第四组分包括鲸蜡硬酯醇、棕榈酸与卵磷脂。

实施例18

本发明的实施例18提供了一种美白淡斑面霜的组合物,其具体实施方式同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a相组分中的增稠剂的第一组分、第二组分、第三组分以及第四组分的重量比为5:5:3:19。

实施例19

本发明的实施例19提供了一种美白淡斑面霜的组合物,其具体实施方式同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c相组分含量为0。

实施例20

本发明的实施例20提供了一种美白淡斑面霜的组合物,其具体实施方式同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d相组分含量为0。

性能评估:

1.面霜组合物的外观性状:将实施例1~20制备的面霜组合物置于室温下,然后观察其外观性状,参考标准件表1,实验结果见表2;

2.耐热性: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业标准膏霜类化妆品质量检测标准进行耐热、耐冷检测试验,检测方法分别为耐热试验是将实施例1~20制备的面霜组合物放置在45℃的恒温箱中保持24h,观察其外观性状及油水分离现象,参考标准见表1,实验结果见表2;

3.皮肤效果测试:为了较为准确地反应其使用效果,本试验邀请20组,每组50位不同年龄段(20、30、40、50和60岁各10名)面部有淡斑的专业试验人员对其进行感官综合特性进行评价,包括铺展性、细腻性以及美白效果,取其平均值为最后各项评分;具体的评分标准如表1;此外,也观察是否有红疹出现,计算出现红疹的占比,实验结果见表2。

表1性能评价标准

表2性能测试结果

由实验结果可以看出,本发明提供的美白淡斑可以有效提高皮肤的美白效果,消除脸部的淡斑;此外,该组合物呈现较好的外观,有合适的粘度,易铺展,细腻性良好,不会呈现流动的乳液态,易于涂抹以及面部皮肤的吸收,且不会导致过敏等现象,扩大产品的使用范围;另一方面,本发明提供的组合物具有很好的稳定性能,易于储存。

需要指出,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