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临床检验科器材消毒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927343发布日期:2019-06-15 00:30阅读:159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临床检验科器材消毒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消毒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用于临床检验科器材消毒装置。



背景技术:

检验科是临床医学和基础医学之间的桥梁,包括临床化学、临床微生物学、临床免疫学、血液学、体液学以及输血学等分支学科。检验科每天承担包括病房、门急诊病人、各类体检以及科研的各种人体和动物标本的检测工作,试管是临床检验科器材最常见的一种器材,试管一般有平底和圆底的。

然而现有的用于临床检验科器材消毒装置,其没有针对平底和圆底的试管进行设计,使得平底和圆底的试管在消毒过程中经常损坏,且消毒效率底,杀菌消毒效果差,同时现有的用于临床检验科器材消毒装置,其安装比较麻烦,使用比较繁琐,安全性能差,使用寿命短。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临床检验科器材消毒装置,其安装比较方便,使用比较方便,消毒效率高,杀菌消毒效果好,安全可靠,消毒的临床检验科器材不易磕破,不易损坏,使用寿命长,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临床检验科器材消毒装置,包括圆筒状外壳、底座和上盖,所述圆筒状外壳的底端螺接在所述底座的上部,且所述圆筒状外壳的上端靠近其外边缘一体设有u型连接座,所述上盖的边缘一体设有凸块,所述凸块的两侧面上对称一体设有插杆,所述u型连接座的内侧壁上对称开设有插孔,所述上盖通过所述插杆可转动插入所述插孔的内部安装在所述圆筒状外壳的上端,所述圆筒状外壳的内表面上均匀安装有至少三组消毒单元;

每组所述消毒单元均包括两个安装座、灯座、透明石英玻璃管、uv灯管和灯座,两个所述安装座均固定安装在所述圆筒状外壳的内表面上,所述灯座还固定安装在其中一个所述安装座的侧面上,所述透明石英玻璃管固定安装在两个所述安装座之间,所述uv灯管和所述灯座均设置在所述透明石英玻璃管的内部,所述uv灯管的一端螺接在所述灯座的内部,且所述uv灯管与所述灯座串联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圆筒状外壳和底座采用螺接的连接方式,使得该装置安装比较方便,上盖和圆筒状外壳采用铰接的连接方式使得该装置使用比较方便,通过在圆筒状外壳的内表面上均匀安装至少三组消毒单元,可有效增强杀菌消毒效果,同时提高消毒效率,此外,消毒单元采用安装座、灯座、透明石英玻璃管、uv灯管和灯座构成,使得消毒单元安装比较方便,且透明石英玻璃管既可以有效防护uv灯管不被损坏,亦不会阻挡紫外线对放入该装置内部的临床检验科器材杀菌消毒,从而使得该装置不易损坏,使用寿命长。

进一步的,所述底座的上部一体设有外表面带有外螺纹的螺纹部,所述圆筒状外壳的内表面上靠近其底端开设有与所述外螺纹相匹配的内螺纹,且所述圆筒状外壳通过所述外螺纹和所述内螺纹相配合螺接在所述底座的上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圆筒状外壳便于从底座的上部拆装,便于该装置的后期维护。

进一步的,所述底座的内部还设有旋转单元,所述旋转单元包括电机、铝合金支撑台、第一滚动轴承和铝合金圆台以及导热硅胶板,所述铝合金支撑台固定安装在所述底座的内部,且所述铝合金支撑台对齐所述底座的上部边缘设置,所述铝合金支撑台的上表面居中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内部底部居中开设有通孔,所述铝合金圆台通过所述第一滚动轴承固定安装在所述安装槽的内部,所述导热硅胶板固定安装在所述铝合金圆台的上表面上,且所述导热硅胶板的上表面上居中开设有放置槽,所述电机固定安装在所述底座的内部底部,且所述电机的转动轴穿过所述通孔与所述铝合金圆台的底部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对临床检验科器材中常用的试管进行消毒时,可将试管倒放在放置槽的内部,然后利用电机带动铝合金圆台转动,进而带动试管旋转,这样可实现试管三百六十度无死角被紫外线照射,从而使得试管杀菌消毒效果较为彻底。

进一步的,所述铝合金支撑台的下表面上开设有环形凹槽,所述环形凹槽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环形加热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利用环形加热圈对铝合金支撑台进行加热,铝合金支撑台然后经过热传递的方式对铝合金圆台加热,此时导热硅胶板的表面温度将会升高,放置在放置槽内部的试管口将会受到高温消毒,从而使得试管杀菌消毒效果较为彻底,可以较好的满足使用要求。

进一步的,所述上盖的下表面居中设有压紧单元,所述压紧单元包括第二滚动轴承和橡胶筒以及橡胶片,所述橡胶筒通过所述第二滚动轴承固定安装在所述上盖的下表面,所述橡胶片一体设置在所述橡胶筒的内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压紧单元用于和旋转单元相配合使用,可有效防止放置槽内部的试管发生倾倒的现象,可有效防止试管发生破碎的现象,此外,橡胶片一体设置在橡胶筒的内部,因为橡胶片具备一定的弹性,所以对于平底或者圆底的试管都能够采用压紧单元压紧固定,从而使得该装置可适用于平底或者圆底的试管进行杀菌消毒,另外,采用橡胶片和橡胶筒相配合对试管进行压紧固定,可有效防止试管被压碎。

进一步的,所述上盖的边缘上还一体设有手柄,所述手柄远离所述上盖的一端为圆弧形结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手柄用作手持部,从而使得上盖便于打开和关闭,手柄远离上盖的一端为圆弧形结构,可防止手柄划伤手部。

进一步的,所述底座的底部均匀固定黏粘有三个圆柱型橡胶支脚,三个所述圆柱型橡胶支脚的底端均为圆顶结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底座的底部对称固定黏粘三个圆柱型橡胶支脚,使得底座具备一定的减震性能,三个圆柱型橡胶支脚的底端均为圆顶结构,使得圆柱型橡胶支脚的防滑能力较好,从而使得该装置在放置时比较稳定,不易发生侧滑现象。

进一步的,所述上盖的下表面上还嵌入式安装有不锈钢吸附块,所述圆筒状外壳的内表面上固定安装有与所述不锈钢吸附块相配合的电磁铁。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利用电磁铁通电时带有磁性将不锈钢吸附块吸附,从而实现将上盖锁紧的目的,可防止上盖被随意打开。

进一步的,所述圆筒状外壳的外侧面上还固定安装有定时开关,所述定时开关通过导线分别与所述电磁铁、所述环形加热圈和所述电机以及所述灯座串联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通过定时开关控制电磁铁、环形加热圈、电机以及灯座的通电时间,同时只有当定时时长用完后电磁铁采用断电,此时才能打开上盖,可有效防止该装置工作途中上盖被打开,导致工作人员受到紫外线的辐射,同时保证临床检验科器材的消毒时长,进而保证消毒效果,从而使得该装置安全可靠,消毒效果较好。

进一步的,所述圆筒状外壳的上端端部还包覆有橡胶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圆筒状外壳的上端端部包覆有橡胶层,橡胶层可有效防止临床检验科器材磕碰到圆筒状外壳的上端端而损坏。

进一步的,所述圆筒状外壳的内表面上还设有防护层,所述防护层由如下方法制备:

取以下原料按重量份称量:环氧树脂15-25份、碳酸钙粉末10-15份、氧化铜粉末12-15份、纳米银粉14-18份、石英粉10-15份、防紫外线粉末15-20份、对苯二胺5-7份、醇酯十二3-5份、三乙醇胺3-5份、乳化硅油2-4份和水30-50份;

s1、将称量好的醇酯十二、三乙醇胺、乳化硅油和乙醇加入搅拌机中进行搅拌22-30min,搅拌速度为650-700r/min,制得混合溶液;

s2、将环氧树脂、碳酸钙粉末、氧化铜粉末、纳米银粉、石英粉和防紫外线粉末以及对苯二胺加入粉碎机中进行粉碎,直至物料颗粒直径不大于100nm,制得混合粉末物料;

s3、将步骤s1中制得的混合溶液和步骤s2中制得的混合粉末物料加入反应釜中进行搅拌22-28min,所述反应釜的搅拌速度设置为700-900r/min,温度设置60-80℃,以此制得防护涂料;

s4、将圆筒状外壳的内表面利用砂纸进行抛光处理,然后清洗干净;

s5、将步骤s4清洗后的圆筒状外壳采用热风机吹干,然后利用高压喷雾器喷枪将步骤s3制得的防护涂料均匀的喷涂在吹干后的圆筒状外壳的内表面上;

s6、将步骤s5喷涂有防护涂料的圆筒状外壳放在烤箱中进行干燥固化,干燥固化温度设置为80-100℃,时间设置为20-30min,即在圆筒状外壳的内表面上制得防护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制备防护涂料的工艺步骤简单,容易实现,制备的防护涂料粘度适中、不易分层、便于喷涂、无气泡产生、各组分充分结合,综合性能较好,使得防护涂料在喷涂后能够形成较好的涂膜,不易产生裂纹,成膜效果较好,制备的防护层具备较好的防腐、防菌、抗紫外线、抗老化的性能,附着性较好,不易脱落,可有效增加圆筒状外壳的防腐、防菌、抗紫外线、抗老化的性能,从而使得该装置使用寿命较长,尤为重要的是可防止圆筒状外壳因长期受到紫外线的照射而快速老化。

综上所述,本发明主要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安装比较方便,使用比较方便,消毒效率高,杀菌消毒效果好,安全可靠,消毒的临床检验科器材不易磕破,不易损坏,使用寿命长;

2、本发明,压紧单元和旋转单元相配合使用,可有效防止放置槽内部的试管发生倾倒的现象,可有效防止试管发生破碎的现象,同时可实现试管三百六十度无死角被紫外线照射,从而使得杀菌消毒效果较为彻底。

3、本发明,利用环形加热圈对铝合金支撑台进行加热,铝合金支撑台然后经过热传递的方式对铝合金圆台加热,铝合金圆台使得导热硅胶板的表面温度将会升高,放置在放置槽内部的试管口将会受到高温消毒,从而使得试管的消毒无遗漏的地方,从而使得该装置杀菌消毒效果较为彻底;

4、本发明,利用电磁铁通电时带有磁性将不锈钢吸附块吸附,从而实现将上盖锁紧的目的,可防止上盖被随意打开,进而保证临床检验科器材的消毒时长,从而保证消毒效果;

5、本发明,制备的防护层具备较好的防腐、防菌、抗紫外线、抗老化的性能,附着性较好,不易脱落,可有效增加圆筒状外壳的防腐、防菌、抗紫外线、抗老化的性能,从而使得该装置使用寿命较长,尤为重要的是可防止圆筒状外壳因长期受到紫外线的照射而快速老化。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的不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沿a-a方向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的爆炸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6为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的局部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的爆炸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8为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的消毒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圆筒状外壳;2、底座;3、上盖;4、旋转单元;5、压紧单元;6、消毒单元;7、手柄;8、定时开关;9、圆柱型橡胶支脚;10、螺纹部;11、u型连接座;12、插孔;13、凸块;14、插杆;15、电机;16、环形加热圈;17、铝合金支撑台;18、安装槽;19、通孔;20、第一滚动轴承;21、铝合金圆台;22、导热硅胶板;23、第二滚动轴承;24、橡胶筒;25、橡胶片;26、安装座;27、灯座;28、uv灯管;29、透明石英玻璃管;30、不锈钢吸附块;31、电磁铁;32、环形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9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

一种用于临床检验科器材消毒装置,如图1-2和7所示,包括圆筒状外壳1、底座2和上盖3,所述圆筒状外壳1的底端螺接在所述底座2的上部,且所述圆筒状外壳1的上端靠近其外边缘一体设有u型连接座11,所述上盖3的边缘一体设有凸块13,所述凸块13的两侧面上对称一体设有插杆14,所述u型连接座11的内侧壁上对称开设有插孔12,所述上盖3通过所述插杆14可转动插入所述插孔12的内部安装在所述圆筒状外壳1的上端,所述圆筒状外壳1的内表面上均匀安装有至少三组消毒单元6;

如图7和9所示,每组所述消毒单元6均包括两个安装座26、灯座27、透明石英玻璃管29、uv灯管28和灯座27,两个所述安装座26均固定安装在所述圆筒状外壳1的内表面上,所述灯座27还固定安装在其中一个所述安装座26的侧面上,所述透明石英玻璃管29固定安装在两个所述安装座26之间,所述uv灯管28和所述灯座27均设置在所述透明石英玻璃管29的内部,所述uv灯管28的一端螺接在所述灯座27的内部,且所述uv灯管28与所述灯座27串联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圆筒状外壳1和底座2采用螺接的连接方式,使得该装置安装比较方便,上盖3和圆筒状外壳1采用铰接的连接方式使得该装置使用比较方便,通过在圆筒状外壳1的内表面上均匀安装至少三组消毒单元6,可有效增强杀菌消毒效果,同时提高消毒效率,此外,消毒单元6采用安装座26、灯座27、透明石英玻璃管29、uv灯管28和灯座27构成,使得消毒单元6安装比较方便,且透明石英玻璃管29既可以有效防护uv灯管28不被损坏,亦不会阻挡紫外线对放入该装置内部的临床检验科器材杀菌消毒,从而使得该装置不易损坏,使用寿命长。

较佳地,如图3-4和8所示,所述底座2的上部一体设有外表面带有外螺纹的螺纹部10,所述圆筒状外壳1的内表面上靠近其底端开设有与所述外螺纹相匹配的内螺纹,且所述圆筒状外壳1通过所述外螺纹和所述内螺纹相配合螺接在所述底座2的上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圆筒状外壳1便于从底座2的上部拆装,便于该装置的后期维护。

较佳地,如图5所示,所述底座2的内部还设有旋转单元4,所述旋转单元4包括电机15、铝合金支撑台17、第一滚动轴承20和铝合金圆台21以及导热硅胶板22,所述铝合金支撑台17固定安装在所述底座2的内部,且所述铝合金支撑台17对齐所述底座2的上部边缘设置,所述铝合金支撑台17的上表面居中开设有安装槽18,所述安装槽18的内部底部居中开设有通孔19,所述铝合金圆台21通过所述第一滚动轴承20固定安装在所述安装槽18的内部,所述导热硅胶板22固定安装在所述铝合金圆台21的上表面上,且所述导热硅胶板22的上表面上居中开设有放置槽,所述电机15固定安装在所述底座2的内部底部,且所述电机15的转动轴穿过所述通孔19与所述铝合金圆台21的底部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对临床检验科器材中常用的试管进行消毒时,可将试管倒放在放置槽的内部,然后利用电机15带动铝合金圆台21转动,进而带动试管旋转,这样可实现试管三百六十度无死角被紫外线照射,从而使得试管杀菌消毒效果较为彻底。

较佳地,如图6所示,所述铝合金支撑台17的下表面上开设有环形凹槽32,所述环形凹槽32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环形加热圈16。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利用环形加热圈16对铝合金支撑台17进行加热,铝合金支撑台17然后经过热传递的方式对铝合金圆台21加热,此时导热硅胶板22的表面温度将会升高,放置在放置槽内部的试管口将会受到高温消毒,从而使得试管杀菌消毒效果较为彻底,可以较好的满足使用要求。

较佳地,如图4和5所示,所述上盖3的下表面居中设有压紧单元5,所述压紧单元5包括第二滚动轴承23和橡胶筒24以及橡胶片25,所述橡胶筒24通过所述第二滚动轴承23固定安装在所述上盖3的下表面,所述橡胶片25一体设置在所述橡胶筒24的内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压紧单元5用于和旋转单元4相配合使用,可有效防止放置槽内部的试管发生倾倒的现象,可有效防止试管发生破碎的现象,此外,橡胶片25一体设置在橡胶筒24的内部,因为橡胶片25具备一定的弹性,所以对于平底或者圆底的试管都能够采用压紧单元5压紧固定,从而使得该装置可适用于平底或者圆底的试管进行杀菌消毒,另外,采用橡胶片25和橡胶筒24相配合对试管进行压紧固定,可有效防止试管被压碎。

较佳地,如图1所示,所述上盖3的边缘上还一体设有手柄7,所述手柄7远离所述上盖3的一端为圆弧形结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手柄7用作手持部,从而使得上盖3便于打开和关闭,手柄7远离上盖3的一端为圆弧形结构,可防止手柄7划伤手部。

较佳地,如图2所示,所述底座2的底部均匀固定黏粘有三个圆柱型橡胶支脚9,三个所述圆柱型橡胶支脚9的底端均为圆顶结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底座2的底部对称固定黏粘三个圆柱型橡胶支脚9,使得底座2具备一定的减震性能,三个圆柱型橡胶支脚9的底端均为圆顶结构,使得圆柱型橡胶支脚9的防滑能力较好,从而使得该装置在放置时比较稳定,不易发生侧滑现象。

较佳地,如图7所示,所述上盖3的下表面上还嵌入式安装有不锈钢吸附块30,所述圆筒状外壳1的内表面上固定安装有与所述不锈钢吸附块30相配合的电磁铁31。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利用电磁铁31通电时带有磁性将不锈钢吸附块30吸附,从而实现将上盖3锁紧的目的,可防止上盖3被随意打开。

较佳地,如图7所示,所述圆筒状外壳1的外侧面上还固定安装有定时开关8,所述定时开关8通过导线分别与所述电磁铁31、所述环形加热圈16和所述电机15以及所述灯座27串联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通过定时开关8控制电磁铁31、环形加热圈16、电机15以及灯座27的通电时间,同时只有当定时时长用完后电磁铁31采用断电,此时才能打开上盖3,可有效防止该装置工作途中上盖3被打开,导致工作人员受到紫外线的辐射,同时保证临床检验科器材的消毒时长,进而保证消毒效果,从而使得该装置安全可靠,消毒效果较好。

较佳地,所述圆筒状外壳1的上端端部还包覆有橡胶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圆筒状外壳1的上端端部包覆有橡胶层,橡胶层可有效防止临床检验科器材磕碰到圆筒状外壳1的上端端而损坏。

实施例2

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圆筒状外壳1的内表面上还设有防护层,所述防护层由如下方法制备:

取以下原料按重量份称量:环氧树脂15份、碳酸钙粉末10份、氧化铜粉末12份、纳米银粉14份、石英粉10份、防紫外线粉末15份、对苯二胺5份、醇酯十二3份、三乙醇胺3份、乳化硅油2份和水30份;

s1、将称量好的醇酯十二、三乙醇胺、乳化硅油和乙醇加入搅拌机中进行搅拌22min,搅拌速度为650r/min,制得混合溶液;

s2、将环氧树脂、碳酸钙粉末、氧化铜粉末、纳米银粉、石英粉和防紫外线粉末以及对苯二胺加入粉碎机中进行粉碎,直至物料颗粒直径不大于100nm,制得混合粉末物料;

s3、将步骤s1中制得的混合溶液和步骤s2中制得的混合粉末物料加入反应釜中进行搅拌22min,所述反应釜的搅拌速度设置为700r/min,温度设置60℃,以此制得防护涂料;

s4、将圆筒状外壳1的内表面利用砂纸进行抛光处理,然后清洗干净;

s5、将步骤s4清洗后的圆筒状外壳1采用热风机吹干,然后利用高压喷雾器喷枪将步骤s3制得的防护涂料均匀的喷涂在吹干后的圆筒状外壳1的内表面上;

s6、将步骤s5喷涂有防护涂料的圆筒状外壳1放在烤箱中进行干燥固化,干燥固化温度设置为80℃,时间设置为20min,即在圆筒状外壳1的内表面上制得防护层。

制得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所述定时开关8可选用型号为gn-d-1的公牛牌电子式定时开关,所述环形加热圈16可选用环形感应加热圈,所述电机15可选用深圳市万至达电机制造有限公司生产的型号为ot-37gb减速电机。

实施例3

与实施例2的不同之处在于防护层的制备,其具体制备方法如下:

取以下原料按重量份称量:环氧树脂20份、碳酸钙粉末13份、氧化铜粉末14份、纳米银粉16份、石英粉13份、防紫外线粉末18份、对苯二胺6份、醇酯十二4份、三乙醇胺4份、乳化硅油3份和水40份;

s1、将称量好的醇酯十二、三乙醇胺、乳化硅油和乙醇加入搅拌机中进行搅拌26min,搅拌速度为680r/min,制得混合溶液;

s2、将环氧树脂、碳酸钙粉末、氧化铜粉末、纳米银粉、石英粉和防紫外线粉末以及对苯二胺加入粉碎机中进行粉碎,直至物料颗粒直径不大于100nm,制得混合粉末物料;

s3、将步骤s1中制得的混合溶液和步骤s2中制得的混合粉末物料加入反应釜中进行搅拌25min,所述反应釜的搅拌速度设置为800r/min,温度设置70℃,以此制得防护涂料;

s4、将圆筒状外壳1的内表面利用砂纸进行抛光处理,然后清洗干净;

s5、将步骤s4清洗后的圆筒状外壳1采用热风机吹干,然后利用高压喷雾器喷枪将步骤s3制得的防护涂料均匀的喷涂在吹干后的圆筒状外壳1的内表面上;

s6、将步骤s5喷涂有防护涂料的圆筒状外壳1放在烤箱中进行干燥固化,干燥固化温度设置为90℃,时间设置为25min,即在圆筒状外壳1的内表面上制得防护层。

实施例4

与实施例2的不同之处在于防护层的制备,其具体制备方法如下:

取以下原料按重量份称量:环氧树脂25份、碳酸钙粉末15份、氧化铜粉末15份、纳米银粉18份、石英粉15份、防紫外线粉末20份、对苯二胺7份、醇酯十二5份、三乙醇胺5份、乳化硅油4份和水50份;

s1、将称量好的醇酯十二、三乙醇胺、乳化硅油和乙醇加入搅拌机中进行搅拌30min,搅拌速度为700r/min,制得混合溶液;

s2、将环氧树脂、碳酸钙粉末、氧化铜粉末、纳米银粉、石英粉和防紫外线粉末以及对苯二胺加入粉碎机中进行粉碎,直至物料颗粒直径不大于100nm,制得混合粉末物料;

s3、将步骤s1中制得的混合溶液和步骤s2中制得的混合粉末物料加入反应釜中进行搅拌28min,所述反应釜的搅拌速度设置为900r/min,温度设置80℃,以此制得防护涂料;

s4、将圆筒状外壳1的内表面利用砂纸进行抛光处理,然后清洗干净;

s5、将步骤s4清洗后的圆筒状外壳1采用热风机吹干,然后利用高压喷雾器喷枪将步骤s3制得的防护涂料均匀的喷涂在吹干后的圆筒状外壳1的内表面上;

s6、将步骤s5喷涂有防护涂料的圆筒状外壳1放在烤箱中进行干燥固化,干燥固化温度设置为100℃,时间设置为30min,即在圆筒状外壳1的内表面上制得防护层。

对实施例1-4中的圆筒状外壳1在实验室中在相同的条件下利用紫外线老化试验机对其内表面的抗老化性能测试结果如下表:

从上表测试结果比较分析可知实施例4为最优实施例,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制备防护涂料的工艺步骤简单,容易实现,制备的防护涂料粘度适中、不易分层、便于喷涂、无气泡产生、各组分充分结合,综合性能较好,使得防护涂料在喷涂后能够形成较好的涂膜,不易产生裂纹,成膜效果较好,制备的防护层具备较好的防腐、防菌、抗紫外线、抗老化的性能,附着性较好,不易脱落,可有效增加圆筒状外壳1的防腐、防菌、抗紫外线、抗老化的性能,从而使得该装置使用寿命较长,尤为重要的是可防止圆筒状外壳1因长期受到紫外线的照射而快速老化。

工作原理:该用于临床检验科器材消毒装置,压紧单元5用于和旋转单元4相配合使用,可有效防止放置槽内部的试管发生倾倒的现象,可有效防止试管发生破碎的现象,消毒单元6用于发出紫外线对放入该装置内部的临床检验科器材进行紫外线杀菌消毒,旋转单元4用于带动放置在放置槽内部的临床检验科器材旋转,可实现临床检验科器材三百六十度无死角被紫外线照射,从而使得该装置杀菌消毒效果较为彻底,环形加热圈16用于对铝合金支撑台17进行加热,铝合金支撑台17经过热传递的方式对铝合金圆台21加热,随后导热硅胶板22的表面温度将会升高,放置在放置槽内部的试管口将会受到高温消毒。

使用方法:使用时,将该装置接通电源,将试管倒放在放置槽的内部,然后盖上上盖3,通过定时开关8设定工作时间,在定时开关8设定的时长用完后即可打开上盖3取出试管即可。

安装方法:

第一步、将旋转单元4按照附图5和8组装好,然后将旋转单元4固定安装在底座2的内部;

第二步、按照附图9和4组装好,然后均匀安装在圆筒状外壳1的内表面上;

第三步、按照附图1-2、5和7,将压紧单元5安装在上盖3的下表面,然后将上盖3通过插杆14可转动插入插孔12的内部安装在圆筒状外壳1的上端;

第四步、将圆筒状外壳1的底端螺接到螺纹部10的外螺纹上,然后安装电磁铁31和不锈钢吸附块30以及定时开关8,然后接线;

第五步、将三个圆柱型橡胶支脚9均匀固定黏粘在底座2的底部,然后将橡胶层包覆在圆筒状外壳1上端端部。

本发明中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