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肠外露的折叠式保护性包扎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164391发布日期:2019-07-13 09:30阅读:425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肠外露的折叠式保护性包扎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用于肠外露的折叠式保护性包扎装置。



背景技术:

开放性腹部伤战时多见,和平时期相对少见,近来有增多趋势。致伤的原因为刺伤(铁器、木具等),枪弹伤(包括猎枪伤)和爆炸伤;所谓开放性腹部伤系指皮肤完整性遭到破坏,局部损伤组织或器官与外界相通,按照腹膜是否被穿透可分为穿透伤和非穿透伤,穿透伤时根据同时有出入口者称为贯通伤,否则为盲管伤;腹部火器伤无论穿透伤或非穿透伤均可发生内脏损伤,和平时期95%为闭合性损伤,而战时50%以上为开放性损伤,在战时或灾害救援时,针对开放性腹部损伤肠管脱出患者,为避免感染等并发症,不能将其放回腹腔内,传统处理方法是用生理盐水浸湿的棉垫覆盖外露肠管,外盖消毒治疗碗,再用绷带缠绕包扎腹部固定,保护外露肠管,防止继续脱出与牵拉损伤。

目前,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在于:1)针对腹损伤肠外露患者包扎时固定不牢靠、包扎时间长,容易加重内脏损伤及出血;2)目前并未有专用的器具,而常规操作采用一体式成型的不锈钢碗或塑料消毒碗替代,不适合在战时或灾害救援时携带,并且使用时保护效果不佳;3)消毒碗和缠绕的绷带为分开的两个部分,首先,因绷带缠绕在治疗碗上操作时间长,固定效果差,容易滑脱,造成包扎失败;其次,传统的消毒碗固定于腹部后,消毒碗的开口端会对创口周围组织或肠管形成二次创伤,产生相关并发症;4)传统使用的不锈钢碗或塑料消毒碗在实施包扎时,容易污染内表面,不利于对脱出肠管和创口组织的保护;5)目前现有技术的消毒碗及绷带的固定方式,在需要打开检查伤口时操作非常不便,给医护人员实施救治造成困扰,也给患者增加极大的痛苦。

综上所述,现有技术缺乏合适的肠外露包扎装置,现有的包扎方法和装置在战时、灾害救援或常规使用时均存在诸多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肠外露的折叠式保护性包扎装置,便于肠外露的包扎固定,能缩短救治时间、提高固定的稳定性和减轻患者的疼痛,增加舒适性,同时便于救援(救治)人员携带,便于无菌包装,便于拆卸观察伤情,适合战时、灾害救援或常规腹部伤肠外露救治包扎使用。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用于肠外露的折叠式保护性包扎装置,包括碗状主体和固定带,固定带对称安装于碗状主体上,两侧缝合有衔接固定的魔术贴或衔接扣;

所述碗状主体为透明医用橡胶或硅胶一体成型,包括中间端的基部、基部上下端的第一折叠部和第二折叠部,基部与第一折叠部、第二折叠部连接端为可向内或向外折叠的折叠端,所述基部为圆环状,上下端边缘为折叠端安装可向外翻的第一折叠部和可向内翻的第二折叠部;

所述第一折叠部为厚度与基部相同的圆环,第一折叠部上开设轴心对称的固定孔与固定带衔接;第二折叠部为曲率半径逐渐变小并闭合的半球状罩,第二折叠部的高度与基部相同,第二折叠部末端中心安装提拉固定环。

进一步的,所述基部为高50-80mm、直径140-160mm、厚3-5mm的圆环,第一折叠部为高8-12mm的圆环。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折叠部向外翻形成与基部开口,第一折叠部的圆环直径从与基部连接端开始逐渐变大;

所述第一折叠部开设的固定孔为条状,位于外翻的第一折叠部中间或靠外,第一折叠部表面可粘合医用敷料。

进一步的,所述碗状主体的基部、第一折叠部和第二折叠部内部过渡光滑,第二折叠部内翻后压入基部内腔收缩,按压基部和第一折叠部后形成方形并收纳。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肠外露的折叠式保护性包扎装置的制作方法;

所述用于肠外露的折叠式保护性包扎装置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碗状主体的注塑成型

碗状主体采用注塑喷射成型,采用液态硅胶注塑成型机在热流道高温模具下按规格一体成型碗状主体的基体;

步骤二、碗状主体基体的再加工

针对碗状主体基体的基部与第一折叠部、第二折叠部连接的折叠端进行预折叠处理,在第二折叠部末端中心安装提拉固定环,同时进行性能测试;

步骤三、折叠式保护性包扎装置的成型

在碗状主体的第一折叠部开上开设固定孔,并选择可伸缩的固定带与之连接,两侧缝合有衔接固定的魔术贴或衔接扣,得到成型的折叠式保护性的肠外露包扎装置;

步骤四、折叠式保护性的肠外露包扎装置的包装

将第二折叠部按压至基部内,第一折叠部不向外翻放置,同时将整个碗状主体压合为梯形,并无菌密封包装。

进一步的,所述基部与第一折叠部、第二折叠部连接的折叠端进行预折叠处理采用热压成型,折叠端宽度不超过15mm。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肠外露的折叠式保护性包扎装置的使用方法;

所述用于肠外露的折叠式保护性包扎装置的使用方法为:

打开无菌密封包装,取出折叠式保护性的肠外露包扎装置的碗状主体,通过手持住第二折叠部的提拉固定环将其从基部中提出至最大范围,同时将第一折叠部相对基部向外翻折,使得第一折叠部的端面在同一平面,检查碗状主体内壁无褶皱、保证光滑,之后再第一折叠部端面置于外露肠管(用敷料覆盖)上方,包住腹部创口,并通过固定带环绕在健侧面相互衔接固定。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肠外露的折叠式保护性包扎装置在肠外露包扎中的应用。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肠外露的折叠式保护性包扎装置在开放性腹部伤包扎中的应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的用于肠外露的折叠式保护性包扎装置,包括碗状主体和固定带,固定带对称安装于碗状主体上,两侧缝合有衔接固定的魔术贴或衔接扣;采用注塑喷射一体成型的碗状主体壁厚均匀、无边毛,内壁光滑,碗状主体柔软,满足了对于碗状主体的要求;针对用于肠外露的折叠式保护性包扎装置的结构,首先,碗状主体包括中间端的基部、基部上下端的第一折叠部和第二折叠部,基部与第一折叠部、第二折叠部连接端为可向内或向外折叠的折叠端,因采用的工艺和材料,使得本发明的用于肠外露的折叠式保护性包扎装置具备柔韧性,所以第一折叠部和第二折叠部可相对翻折,第二折叠部翻折后便于携带,拉伸后便于罩住外露肠管,而第一折叠部可粘合敷料,有效闭合开放性腹损伤的创口空间,材质柔韧、与皮肤成平行角度接触,不会对患者造成二次伤害,主体透明,可即时观察创口和脏器;其次在第一折叠部上开设3头固定带,增加了固定的便利性和稳定性,避免采用过多的纱布、敷料固定,方便固定的同时可以有效的降低患者的疼痛,增加舒适性,减少包扎固定时间,便于拆卸观察创口;其次在第二折叠部上端开设提拉固定环,便于打开腕部折叠层,并避免因手持操作对碗状主体内表面的污染的可能,同时提拉固定环可衔接绷带,实现必要时对碗状主体的加固。本发明在使用时,便于肠外露的包扎固定,能有效保护露出肠管、缩短救治时间、提高包扎固定的稳定性和减轻患者的疼痛,增加舒适性,同时便于救治人员携带、便于无菌包装、便于拆卸观察伤情,适合战时、灾害救援或常规腹部伤肠外露救治包扎使用。

当然,实施本发明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用于肠外露的折叠式保护性包扎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碗状主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基部与第一折叠部、第二折叠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第二折叠部翻折后的形态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固定带与第一折叠部的连接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碗状主体,2-固定带,3-基部,301-折叠端,4-第一折叠部,401-固定孔,5-第二折叠部,501-提拉固定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如图1-5所示

一种用于肠外露的折叠式保护性包扎装置,包括碗状主体1和固定带2,固定带2对称安装于碗状主体1上,两侧缝合有衔接固定的魔术贴或衔接扣;

所述碗状主体1为透明医用橡胶或硅胶一体成型,包括中间端的基部3、基部3上下端的第一折叠部4和第二折叠部5,基部3与第一折叠部4、第二折叠部5连接端为可向内或向外折叠的折叠端301,所述基部3为圆环状,上下端边缘为折叠端301安装可向外翻的第一折叠部4和可向内翻的第二折叠部5;

所述第一折叠部4为厚度与基部相同的圆环,第一折叠部4上开设轴心对称的固定孔401与固定带2衔接;第二折叠部5为曲率半径逐渐变小并闭合的半球状罩,第二折叠部5的高度与基部3相同,第二折叠部5末端中心安装提拉固定环501。

所述基部3为高50-80mm、直径140-160mm、厚3-5mm的圆环,第一折叠部4为高8-12mm的圆环。

所述第一折叠部4向外翻形成与基部3开口,第一折叠部4的圆环直径从与基部3连接端开始逐渐变大;

所述第一折叠部4开设的固定孔401为条状,位于外翻的第一折叠部4中间或靠外,第一折叠部4表面可粘合医用敷料。

所述碗状主体1的基部3、第一折叠部4和第二折叠部5内部过渡光滑,第二折叠部5内翻后压入基部3内腔收缩,按压基部3和第一折叠部3后形成方形并收纳。

实施例2

一种如实施例1所述的用于肠外露的折叠式保护性包扎装置的制作方法;

所述用于肠外露的折叠式保护性包扎装置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碗状主体的注塑成型

碗状主体采用注塑喷射成型,采用液态硅胶注塑成型机在热流道高温模具下按规格一体成型碗状主体的基体;

步骤二、碗状主体基体的再加工

针对碗状主体基体的基部与第一折叠部、第二折叠部连接的折叠端进行预折叠处理,在第二折叠部末端中心安装提拉固定环,同时进行性能测试;

步骤三、折叠式保护性包扎装置的成型

在碗状主体的第一折叠部开上开设固定孔,并选择可伸缩的固定带与之连接,两侧缝合有衔接固定的魔术贴或衔接扣,得到成型的折叠式保护性的肠外露包扎装置;

步骤四、折叠式保护性的肠外露包扎装置的包装

将第二折叠部按压至基部内,第一折叠部不向外翻放置,同时将整个碗状主体压合为梯形,并无菌密封包装。

所述基部与第一折叠部、第二折叠部连接的折叠端进行预折叠处理采用热压成型,折叠端宽度不超过15mm。

实施例3

基于实施例1和实施例2所述的一种用于肠外露的折叠式保护性包扎装置的使用方法;

所述用于肠外露的折叠式保护性包扎装置的使用方法为:

打开无菌密封包装,取出折叠式保护性的肠外露包扎装置的碗状主体1,通过手持住第二折叠部5的提拉固定环501将其从基部3中提出至最大范围,同时将第一折叠部4相对基部3向外翻折,使得第一折叠部4的端面在同一平面,检查碗状主体1内壁无褶皱、保证光滑,之后再第一折叠部4端面上放置敷料,将其置于肠外露的腹部,并通过固定带2环绕腹部后相互衔接固定;

采用注塑喷射一体成型的碗状主体壁厚均匀、无边毛,内壁光滑,碗状主体柔软,满足了对于碗状主体的要求;针对用于肠外露的折叠式保护性包扎装置的结构;

硅胶成型的工艺包括:模压硅胶制品、挤出硅胶制品和液态硅胶制品;

模压硅胶制品通常是通过高温模具在放入添加硫化剂的固体硅胶原料后通过硫化机台施加压力,高温硫成固体化成型的。原料配合色膏按照潘通色卡号调出颜色,模具的形状决定了模压硅胶制品的形状,模压硅胶制品是目前硅胶行业中运用最广泛的一种。主要用于只做硅胶工业配件,按键,硅胶礼品,硅胶手环,硅胶手表,钥匙包,手机套,硅胶厨具,硅胶垫,冰格,蛋糕模等等;

挤出硅胶制品通常是通过挤出机器挤压硅胶成型的,一般挤出硅胶形状是长条的,管状的可随意裁剪,但是挤出硅胶的形状有局限性,在医疗器械,食品机械中广泛使用。

液态硅胶制品是通过硅胶注塑喷射成型的,产品柔软,因其柔软的特性,在仿真人体器官,医疗硅胶胸垫,等广泛运用。

而基于上述液态硅胶成型的用于肠外露的折叠式保护性包扎装置:

首先,碗状主体1包括中间端的基部3、基部3上下端的第一折叠部4和第二折叠部5,基部3与第一折叠部4、第二折叠部5连接端为可向内或向外折叠的折叠端301,因采用的工艺和材料,使得本发明的用于肠外露的折叠式保护性包扎装置具备柔韧性,所以第一折叠部4和第二折叠部5可相对翻折,第二折叠部5翻折后便于携带,即在不使用状态下,第二折叠部5内折叠至基部3内,并压迫,方便携带,而使用时,将其拉出后,使得基部3和第二折叠部5形成一个内壁光滑,形态近似碗状或半球状的罩体,拉伸后便于罩住肠外露;

而第一折叠部4可粘合敷料,完全闭合开放性腹损伤的创口空间,本身与皮肤的接触面很大,不会对患者造成二次伤害;第一折叠部4粘合敷料后,其本身就形成一个环状的平面,且接触面积较大,便于固定碗状主体1的同时也降低对患者的伤害,提高舒适性;

其次在第一折叠部上开设3头固定带,增加了固定的便利性和稳定性,避免采用过多的纱布、敷料固定,方便固定的同时可以有效的降低患者的疼痛,增加舒适性,减少包扎固定时间,便于拆卸观察创口;

即在碗状主体1罩住肠外露后,如果采用纱布的方式固定,需要不断的缠绕住碗状主体1,一方面固定负责,固定稳定性差,同时也浪费材料,不易于提高效率,在战场等条件下,本身无法提供过多的医院纱布和消毒用具,所以本发明的设计可以有效的降低包扎步骤,节约材料和时间。

实施例4

基于实施例3在用本发明的用于肠外露的折叠式保护性包扎装置对肠外露进行包扎的基础上,如果需要打开包扎端进行观察伤口和手术时,只需要将固定带2松开即可,不需要像常规操作方法一样打开多重缠绕的纱布,同时也要进行复杂的固定。

实施例5

对照实验,通过常规包扎和本发明的用于肠外露的折叠式保护性包扎装置对肠外露进行包扎,进行观察和评价,从牢固性、包扎耗时、疼痛和拆开观察等指标进行统计,统计结果得出,本发明的用于肠外露的折叠式保护性包扎装置对肠外露进行包扎在各个指标上都明显优于常规方法;特别是在固定的牢固性、包扎耗时和拆开观察方面,具有碾压性的优势。

实施例6

基于实施例1-4,一种用于肠外露的折叠式保护性包扎装置还可以在开放性腹部伤包扎中应用。

本发明在使用时,便于肠外露的包扎固定,能缩短救治时间、提高固定的稳定性和减轻患者的疼痛,增加舒适性,同时便于拆卸观察伤口,适合战时、灾害救援或常规腹部伤肠外露救治包扎使用。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公开的本发明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发明。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发明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发明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发明。本发明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