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梅石洗痔方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59744发布日期:2019-08-17 01:55阅读:37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中医外科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梅石洗痔方。



背景技术:

熏洗疗法是将药物水煎或用开水浸冲后,利用蒸气熏蒸,熏后用其余热在患部洗浴的一种治疗方法,是中医外治法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医学认为肛肠病术后水肿是由于手术自身损伤、术后局部压迫过紧或过松、术后感染等破坏肛门局部的血液和淋巴循环,使得血液和淋巴液回流障碍,血管通透性增加,组织液在组织间隙滞留而形成水肿。中医学认为,水肿产生是由于气血阻滞、湿热下注、经络壅塞所引起。熏洗法以药物借蒸腾之气熏灼患处,使患处皮下血管扩张,促进肛周的血液和淋巴液循环,使得药物直达病所,且利用其热力强、渗透力大的特点,发挥清热解毒、消肿止痛、活血化淤、疏通经络、促进水肿吸收的作用,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中药外治熏洗疗法的具体方法多种多样,有单用中药熏洗,或结合中药膏外用,或结合西药口服等。《外科大成》有云:“肿者湿也,痛者火也”。“湿、热”多与先天禀赋相关,肛肠病术后难以即可去除,故众医家以清热利湿法为多。《素问·至真要大论篇》“湿淫于内治以苦热,佐以酸淡,以苦燥之,以淡泄之”的治湿原则,临床在中药运用上亦多以清热燥湿、活血祛瘀兼顾行气导滞,消肿止痛为主,如大黄、黄柏、芒硝、五倍子、苦参等。

根据现代病理研究表明,肛门水肿,尤其是术后引起的水肿,主要是由于术后炎症反应造成内皮细胞收缩、白细胞介导的内皮损伤、内皮的直接损伤等引起血管通透性增加所产生的液体外渗,导致组织液在组织间隙滞留而出现水肿。

现有的肛门肿胀熏洗方多以清热凉血,活血祛瘀为主要治则,兼以燥湿收涩之剂,收敛效果欠佳。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中提出一种梅石洗痔方。



技术实现要素:

(一)发明目的

为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梅石洗痔方,以酸敛收涩之剂为君药,从快速消除组织液入手,加强收涩消肿的效果。

(二)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梅石洗痔方,包括以下重量份组分:乌梅10-40份、石榴皮10-50份、皂角刺10-30份、黄柏10-30份、大黄10-30份、侧柏叶10-30份、地榆10-30份、赤芍10-30份、红花3-9份、土茯苓10-40份、五倍子15-50份、枯矾15-30份和冰片5-10份。

优选的,包括以下重量份组分:乌梅10份、石榴皮10份、皂角刺10份、黄柏10份、大黄10份、侧柏叶10份、地榆10份、赤芍10份、红花3份、土茯苓10份、五倍子15份、枯矾15份和冰片5份。

优选的,包括以下重量份组分:乌梅25份、石榴皮30份、皂角刺20份、黄柏20份、大黄20份、侧柏叶20份、地榆20份、赤芍20份、红花6份、土茯苓25份、五倍子23份、枯矾23份和冰片7份。

优选的,包括以下重量份组分:乌梅40份、石榴皮50份、皂角刺30份、黄柏30份、大黄30份、侧柏叶30份、地榆30份、赤芍30份、红花9份、土茯苓40份、五倍子50份、枯矾30份和冰片10份。

优选的,包括乌梅、石榴皮、皂角刺、黄柏、赤芍和冰片,以及包括大黄、侧柏叶、地榆、红花、土茯苓、五倍子和枯矾中的一种或多种。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梅石洗痔方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准确称量上述重量份的原料:

s2、将除了冰片以外的其余上述重量份原料加入1000ml的水中,浸泡30分钟后得到混合物a;

s3、将混合物a煮沸后,使用文火煎制15min,得到混合物b;

s4、将对混合物b进行过滤处理,得到滤液c和滤渣d;

s5、将滤渣d加入到1000ml的水中浸泡30分钟后煮沸,再使用文火煎制15min后过滤,则得到滤液f;

s6、将滤液c和滤液f混合均匀后,平均分成2份药液g,备用;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梅石洗痔方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取一份药液,向药液中加入1000ml的开水,得到混合液;

s2、向混合液中加入冰片,并以药液蒸汽熏蒸肛门;

s3、待药液温度至40℃左右时,将臀部浸入盆中药液内浸泡10-15分钟,每天早晚各使用一次,即可。

优选的,开水与冰片的质量比为1000:2.5。

其中,乌梅、石榴皮酸敛收涩,皂角刺、黄柏大黄清热凉血、消炎止痛,侧柏叶、地榆凉血止血,赤芍、红花、土茯苓活血化瘀止痛,五倍子、枯矾、冰片收涩消肿。

乌梅、石榴皮是治疗久泻久痢的常用药,取其酸敛收涩之功,乌梅在《本草纲目》中载有“消肿”之效,《本草述钩元》谓乌梅“兹味就酸收而能致其行之用,行在收中,则收之功神;收之行中,则行之元裕”,其酸收中兼有调达行气之功。《本草经解》载乌梅“味酸则敛,所以止痛”,《本草汇言》中洗痔方以石榴皮、黄柏煎汤外洗治疗痔疮肿痛溢液。本方以洗痔方为基础进行化裁,取乌梅、石榴皮为君,酸敛收涩,消肿止痛。皂角刺为臣,取其消肿托毒之效,《圣惠方》有皂荚刺丸治痔疾肛边痒痛不止。佐以黄柏、大黄、侧柏叶、地榆清热凉血解毒,土茯苓、五倍子清热燥湿,红花、赤芍凉血祛瘀止痛;枯矾、冰片促进炎症区域渗出物的吸收,有散淤、消肿的作用。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的技术效果:以梅石洗痔方治疗痔术后水肿20例,并以常规治疗20例做对照,以水肿、疼痛缓解起效时间为观察点进行比较。水肿缓解平均起效时间为治疗组1.95±0.887天,对照组2.7±0.733天,治疗组水肿消退较对照组快(p=0.006)。疼痛缓解平均起效时间,治疗组3.2±0.77天,对照组4.6±0.99天,治疗组较对照组疼痛缓解快(p=0.001)。疗效指数为治疗组85%,对照组75%。由本实验可知,梅石洗痔方对缓解痔术后水肿、疼痛具有一定的临床疗效,具有临床研究价值。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发明的概念。

实施例1

一种梅石洗痔方,包括以下重量份组分:乌梅10-40份、石榴皮10-50份、皂角刺10-30份、黄柏10-30份、大黄10-30份、侧柏叶10-30份、地榆10-30份、赤芍10-30份、红花3-9份、土茯苓10-40份、五倍子15-50份、枯矾15-30份和冰片5-10份。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包括乌梅、石榴皮、皂角刺、黄柏、赤芍和冰片,以及包括大黄、侧柏叶、地榆、红花、土茯苓、五倍子和枯矾中的一种或多种。

实施例2

一种梅石洗痔方,包括以下重量份组分:包括以下重量份组分:乌梅10份、石榴皮10份、皂角刺10份、黄柏10份、大黄10份、侧柏叶10份、地榆10份、赤芍10份、红花3份、土茯苓10份、五倍子15份、枯矾15份和冰片5份。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包括乌梅、石榴皮、皂角刺、黄柏、赤芍和冰片,以及包括大黄、侧柏叶、地榆、红花、土茯苓、五倍子和枯矾中的一种或多种。

实施例3

一种梅石洗痔方,包括以下重量份组分:包括以下重量份组分:乌梅25份、石榴皮30份、皂角刺20份、黄柏20份、大黄20份、侧柏叶20份、地榆20份、赤芍20份、红花6份、土茯苓25份、五倍子23份、枯矾23份和冰片7份。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包括乌梅、石榴皮、皂角刺、黄柏、赤芍和冰片,以及包括大黄、侧柏叶、地榆、红花、土茯苓、五倍子和枯矾中的一种或多种。

实施例4

一种梅石洗痔方,包括以下重量份组分:包括以下重量份组分:乌梅40份、石榴皮50份、皂角刺30份、黄柏30份、大黄30份、侧柏叶30份、地榆30份、赤芍30份、红花9份、土茯苓40份、五倍子50份、枯矾30份和冰片10份。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包括乌梅、石榴皮、皂角刺、黄柏、赤芍和冰片,以及包括大黄、侧柏叶、地榆、红花、土茯苓、五倍子和枯矾中的一种或多种。

实施例5

根据上述的实施例1-4,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梅石洗痔方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准确称量上述重量份的原料:

s2、将除了冰片以外的其余上述重量份原料加入1000ml的水中,浸泡30分钟后得到混合物a;

s3、将混合物a煮沸后,使用文火煎制15min,得到混合物b;

s4、将对混合物b进行过滤处理,得到滤液c和滤渣d;

s5、将滤渣d加入到1000ml的水中浸泡30分钟后煮沸,再使用文火煎制15min后过滤,则得到滤液f;

s6、将滤液c和滤液f混合均匀后,平均分成2份药液g,备用。

实施例6

根据上述的实施例1-4,本发明还提出一种梅石洗痔方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取一份药液,向药液中加入1000ml的开水,得到混合液;

s2、向混合液中加入冰片,并以药液蒸汽熏蒸肛门;

s3、待药液不会烫伤人体时,将臀部浸入盆中药液内浸泡10-15分钟,每天早晚各使用一次,即可。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开水与冰片的质量比为1000:2.5。

综上所述,乌梅、石榴皮酸敛收涩,皂角刺、黄柏大黄清热凉血、消炎止痛,侧柏叶、地榆凉血止血,赤芍、红花、土茯苓活血化瘀止痛,五倍子、枯矾、冰片收涩消肿,且以梅石洗痔方治疗痔术后水肿20例,并以常规治疗20例做对照,以水肿、疼痛缓解起效时间为观察点进行比较。水肿缓解平均起效时间为治疗组1.95±0.887天,对照组2.7±0.733天,治疗组水肿消退较对照组快(p=0.006)。疼痛缓解平均起效时间,治疗组3.2±0.77天,对照组4.6±0.99天,治疗组较对照组疼痛缓解快(p=0.001)。疗效指数为治疗组85%,对照组75%。由本实验可知,梅石洗痔方对缓解痔术后水肿、疼痛具有一定的临床疗效,具有临床研究价值。

应当理解的是,本发明的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仅仅用于示例性说明或解释本发明的原理,而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因此,在不偏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此外,本发明所附权利要求旨在涵盖落入所附权利要求范围和边界、或者这种范围和边界的等同形式内的全部变化和修改例。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