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推拿器械及使用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7848773发布日期:2019-06-11 22:01阅读:306来源:国知局
一种推拿器械及使用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公开一种推拿器械及使用方法,属于医疗和保健器械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提高,人们有更多的精力关注保健活动,而推拿是较好的实现方式,有一种推拿方式是从腰部开始,用大拇指、食指、中指交替着捏提,往颈部方向运动,给人一种非常放松舒适的体验,俗称“蚂蚁上树”,但是推拿者需要不断的用手指交替的捏提,手指长时间做单调反复的运动会疲劳,劳动强度较大,为了降低推拿者的劳动强度,需要设计一种模拟手指运动的推拿器械。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主要旨在解决推拿者对被推拿着做“蚂蚁上树”等类似手法推拿时,手指长时间做单调反复的运动会疲劳,劳动强度较大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所述的方案如下:

提供一种推拿器械,作用在肌肤的表面,其特征是,包括本体、第一滚轮和第二滚轮;第一滚轮和第二滚轮分别与本体下部旋转连接;第一滚轮和第二滚轮被本体驱动,当第一滚轮和第二滚轮转动方向相反时,肌肤进入第一滚轮和第二滚轮之间,肌肤局部被提起产生隆起;当第一滚轮和第二滚轮转动方向相同时,在肌肤表面移动,夹带隆起移动;第一滚轮和第二滚轮是回转体。

进一步的,所述的一种推拿器械,其特征是,还包括驱动箱;本体上部呈长条形,下部与驱动箱固连;驱动箱用于容纳齿轮齿条机构,驱动箱侧面设有两个相互平行的安装孔,第一滚轮和第二滚轮靠近本体的一侧各设有一个转轴,分别插入本体下驱动箱的安装孔中,第一滚轮和第二滚轮分别与驱动箱旋转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的一种推拿器械,其特征是,还包括导杆和齿条,导杆下部与齿条固连;本体上部的中心设有通道,导杆可以在通道中滑动。

进一步的,所述的一种推拿器械,其特征是,还包括按钮和弹性元件;在导杆顶端固连按钮;在按钮和本体顶部之间设有弹性元件。

进一步的,所述的一种推拿器械,其特征是,齿条设置在第一滚轮和第二滚轮的转轴之间;齿条面向第一滚轮和第二滚轮的转轴两侧均设有齿;第一滚轮和第二滚轮的转轴上均固连一个齿轮,齿条与齿轮可以啮合。

进一步的,所述的一种推拿器械,其特征是,当齿条被导杆拉动至上限位时,齿条与齿轮脱离啮合。

进一步的,所述的一种推拿器械,其特征是,设有两个齿条,这两个齿条分别位于第一滚轮和第二滚轮的齿轮外侧;每个齿条面向第一滚轮和第二滚轮的转轴内侧均设有齿;第一滚轮和第二滚轮的转轴上均固连一个齿轮,齿条与齿轮可以啮合。

进一步的,所述的一种推拿器械,其特征是,当齿条被导杆推动至下限位时,齿轮与齿条脱离啮合。

进一步的,提供所述的一种推拿器械的使用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

1)按压按钮;

2)将第一滚轮和第二滚轮压在肌肤表面;

3)松开按钮;

4)沿着推拿的方向移动本体;

5)重复步骤1至4。

进一步的,提供所述的一种推拿器械的使用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

1)将第一滚轮和第二滚轮压在肌肤表面;

2)按压按钮

3)沿着推拿的方向移动本体;

4)松开按钮;

5)重复步骤1至4。

本发明替代了推拿者的单调重复性的手指运动,达到了同样的推拿效果,降低了劳动强度。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推拿器械立体视图;

图2是推拿器械推拿原理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一的爆炸图;

图4是实施例一的驱动杆收缩状态示意图;

图5是实施例一的驱动杆伸出状态示意图;

图6是实施例一的滚轮剖视图;

图7是实施例一的滚轮与驱动杆配合示意图;

图8是实施例一的滚轮与收缩状态驱动杆配合剖视图;

图9是实施例一的滚轮与伸出状态驱动杆配合剖视图;

图10是实施例三的示意图;

图11是实施例三的爆炸图;

图12是实施例三滚轮自由状态示意图;

图13是实施例三滚轮驱动状态示意图;

图14是实施例三滚轮与齿条啮合关系剖视图;

图15是实施例五的示意图;

图16是实施例五的爆炸图;

图17是实施例五滚轮自由状态示意图

图18是实施例五滚轮驱动状态示意图

图19是实施例六的示意图;

图20是实施例六电机驱动方式示意图。

图中标记为:

1、推拿器械;

11、本体;111、第一悬臂;112、第二悬臂;113、滑槽;114、卡环;115、驱动箱;

12、导杆;121、第一软轴;122、第二软轴;123、弹性元件;124、按钮;125、齿条;126、压块;

13、手柄;

14、盖子;

151、第一滚轮;15a、环槽;15b、卡槽;152、第二滚轮;153、正旋内螺纹;154、反旋内螺纹;155、齿轮;156、转轴;157、第一扭簧;158、第二扭簧;159、涡轮;

161、第一驱动块;162、第二驱动块;163、凸台;164、止转块;

171、第一电机;172、第二电机;

18、开关;

2、肌肤2;21、隆起。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目的是帮助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构思、技术方案有更完整、准确和深入的理解,并有助于其实施。

如图1所示,推拿器械1包括本体11、第一滚轮151和第二滚轮152,第一滚轮151和第二滚轮152分别与本体11下部旋转连接,第一滚轮151和第二滚轮152被本体11驱动,两者可以反向转动还可以同向转动。如图2所示,当第一滚轮151和第二滚轮152转动方向相反时,肌肤2进入第一滚轮151和第二滚轮152之间,肌肤2局部被提起产生隆起21;当第一滚轮151和第二滚轮152转动方向相同时,在肌肤2表面移动,夹带隆起21移动,实现对肌肤2的推拿作用,实现类似“蚂蚁上树”的推拿效果。

实施例一,

如图3至图9所示,推拿器械1包括本体11、第一滚轮151和第二滚轮152,第一滚轮151和第二滚轮152分别与本体11下部旋转连接,第一滚轮151和第二滚轮152被本体11驱动,两者可以反向转动还可以同向转动。第一滚轮151和第二滚轮152是回转体,优选的形状是中部凸出的鼓形;其表面与肌肤2之间具有较大的摩擦力,可以设计带有防滑花纹,使用玉石、金属等材料制作,也可以使用橡胶或塑料材料。

如图3所示,本体11上部呈长条形,下部设有相互平行的第一悬臂111和第二悬臂112,第一滚轮151和第二滚轮152分别套设在第一悬臂111和第二悬臂112上旋转连接。

如图3、图4和图5所示,还包括导杆12、第一驱动块161和第二驱动块162,导杆12同时推拉第一驱动块161和第二驱动块162移动。具体的,导杆12下部有两个分叉,分别是第一软轴121和第二软轴122,第一软轴121和第二软轴122可以传递推力和拉力,同时自身有一定的柔性,如钢丝绳、塑料杆、塑料条或塑料带等;本体11上部的中心设有通道,导杆12设置在这个通道中,通道与导杆12有较小的间隙,导杆12可以在通道中滑动;第一悬臂111和第二悬臂112的中心也设有通道,第一软轴121和第二软轴122分别设置在第一悬臂111和第二悬臂112对应的通道中,第一软轴121和第二软轴122与对应的第一悬臂111和第二悬臂112的通道之间有较小的间隙,可以在通道中滑动。为了满足本体11中的通道制造时的工艺要求,本体11侧面设有一个盖子14,本体11和盖子14装配后成为本体11的通道。

如图4和图5所示,还包括第一驱动块161和第二驱动块162,第一驱动块161和第二驱动块162分别与第一悬臂111和第二悬臂112滑动连接,具体的,第一驱动块161和第二驱动块162主体是圆柱形,可以插入第一悬臂111和第二悬臂112对应的圆孔中,圆柱形的侧面设有凸台163,第一悬臂111和第二悬臂112的侧面设有滑槽113,凸台163在滑槽113中滑动,起到了止转的作用。第一驱动块161和第二驱动块162分别与第一软轴121和第二软轴122固连,导杆12上下移动,带动第一驱动块161和第二驱动块162分别沿第一悬臂111和第二悬臂112长度方向移动。

如图3所示,为了便于操纵导杆12滑动,在导杆12顶端固连按钮124,按钮124顶部面积较大,便于手指按压;为了在松开按压在按钮124的手指时,导杆12能回弹从而向上移动,在按钮124和本体11顶部之间设有弹性元件123,弹性元件123可以是圆柱螺旋弹簧。

如图6至图9所示,第一滚轮151和第二滚轮152分别与第一悬臂111和第二悬臂112旋转连接,第一滚轮151和第二滚轮152中心各设有一个孔,孔壁上从靠近本体11近端至远端分别设有,卡槽15b、环槽15a、内螺纹。第一悬臂111和第二悬臂112设有卡环114,卡环114被滑槽113分为两部分,并且与软轴间有一定的间隙,这样卡环114的宽度可以变小以利于滚轮装配,卡环114背离本体11的一面有一个倾角,卡环114的这个倾角受第一滚轮151和第二滚轮152孔壁的压迫下,卡环114宽度变小,当第一滚轮151和第二滚轮152装配至设计位置时,卡环114即位于卡槽15b位置张开,卡环114卡在卡槽15b中,第一滚轮151和第二滚轮152分别与第一悬臂111和第二悬臂112轴向约束,仅能转动。当维修或拆卸时,需要将第一滚轮151和第二滚轮152分别与第一悬臂111和第二悬臂112分离时,如图8所示,卡环114面向本体11的一面有一个倾角,这个倾角较大,当向第一滚轮151和第二滚轮152施加远离本体11的力时,当大于一定的值,这个倾角会压迫卡环114宽度变小,实现分离。

如图6至图9所示,第一滚轮151和第二滚轮152远离本体11的一端设有内螺纹,其中第一滚轮151的螺纹是正旋内螺纹153,第二滚轮152的螺纹是反旋内螺纹154,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中正旋内螺纹153与反旋内螺纹154的本意是要表达这两个螺纹的旋向相反,并无特指具体内螺纹的旋向;第一驱动块161和第二驱动块162远离本体11方向的一端径向均设有凸台163,凸台163可以在内螺纹153和内螺纹154中滑动。

如图8所示,当第一驱动块161和第二驱动块162向远离本体11方向移动时(按下按钮124),第一驱动块161的凸台163滑入第一滚轮151的正旋内螺纹153中,驱动第一滚轮151正转,第二驱动块162的凸台163滑入第二滚轮152的反旋内螺纹154中,驱动第二滚轮152反转;使得第一滚轮151和第二滚轮152的内边沿向下转动,。

如图9所示,当第一驱动块161和第二驱动块162向接近本体11方向移动时(松开按钮124的过程),第一驱动块161的凸台163在第一滚轮151的正旋内螺纹153中滑动,驱动第一滚轮151反转;第二驱动块162的凸台163在第二滚轮152的反旋内螺纹154中滑动,驱动第二滚轮152正转。使得第一滚轮151和第二滚轮152的内边沿向上转动,提起肌肤2,产生隆起21的效果。

如图8所示,当第一驱动块161和第二驱动块162向接近本体11方向移动时,且移动到极限状态(第一驱动块161和第二驱动块162分别与第一悬臂111和第二悬臂112的端面接触,如图4和图8所示,即松开按钮124到最高点),第一驱动块161的凸台163在第一滚轮151的环槽15a中;第二驱动块162的凸台163在第二滚轮152的环槽15a中,第一滚轮151和第二滚轮152分别与第一悬臂111和第二悬臂112之间具有了自由转动的能力,此时,推动本体11,第一滚轮151和第二滚轮152同向转动,在肌肤2表面移动,夹带隆起21移动。

如图3所示,还包括手柄13,手柄13套设在本体11上部,上部开设供手指按压按钮124的深槽。手柄13也可以是由本体11上部形状膨出产生。

实施例一的使用方法,

1)按压按钮124;

2)将第一滚轮151和第二滚轮152压在肌肤2表面;

3)松开按钮124;

4)沿着推拿的方向移动本体11;

5)重复步骤1至4。

实施例二,

基于实施例一,将环槽15a置于第一滚轮151和第二滚轮152远离本体11的一端。

当第一驱动块161和第二驱动块162向远离本体11方向移动时(按压按钮124的过程),第一驱动块161的凸台163在第一滚轮151的正旋内螺纹153中滑动,驱动第一滚轮151反转;第二驱动块162的凸台163在第二滚轮152的反旋内螺纹154中滑动,驱动第二滚轮152正转。第一滚轮151反转和第二滚轮152正转产生提起肌肤2,产生隆起21的效果。

当按压按钮124到底时,第一驱动块161和第二驱动块162移动到极限状态,第一驱动块161的凸台163在第一滚轮151的环槽15a中;第二驱动块162的凸台163在第二滚轮152的环槽15a中,第一滚轮151和第二滚轮152分别与第一悬臂111和第二悬臂112之间具有了自由转动的能力。

实施例二的使用方法,

1)将第一滚轮151和第二滚轮152压在肌肤2表面;

2)按压按钮124

3)沿着推拿的方向移动本体11;

4)松开按钮124;

5)重复步骤1至4。

实施例三,

基于实施例一,将驱动块与内螺纹之间的滑动转换为滚轮的转动机构,替换为齿轮齿条机构。

如图10至14所示,推拿器械1包括本体11、第一滚轮151和第二滚轮152,第一滚轮151和第二滚轮152分别与本体11下部旋转连接,第一滚轮151和第二滚轮152被本体11驱动,两者可以反向转动还可以同向转动。第一滚轮151和第二滚轮152是回转体,优选的形状是中部凸出的鼓形;其表面与肌肤2之间具有较大的摩擦力,可以设计带有防滑花纹,使用玉石、金属等材料制作,也可以使用橡胶或塑料材料。

如图10和图11所示,本体11上部呈长条形,下部与驱动箱115固连,驱动箱115用于容纳齿轮齿条机构,驱动箱115侧面设有两个相互平行的安装孔,第一滚轮151和第二滚轮152靠近本体11的一侧各设有一个转轴156,分别插入本体11下驱动箱115的安装孔中,第一滚轮151和第二滚轮152分别与驱动箱115旋转连接。

如图10和图11所示,还包括导杆12和齿条125,导杆12下部与齿条125固连;本体11上部的中心设有通道,导杆12设置在这个通道中,通道与导杆12有较小的间隙,导杆12可以在通道中滑动。齿条125设置在第一滚轮151和第二滚轮152的转轴156之间,齿条125面向第一滚轮151和第二滚轮152的转轴156两侧均设有齿,第一滚轮151和第二滚轮152的转轴156上均固连一个齿轮155,齿条125与齿轮155可以啮合;导杆12上下滑动带动齿条125上下运动,齿条125与齿轮155啮合,从而带动齿轮155转动,由于齿条125位于第一滚轮151和第二滚轮152的齿轮155之间,故,第一滚轮151和第二滚轮152的转动方向是相反的。

如图11至图13所示,为了便于操纵导杆12滑动,在导杆12顶端固连按钮124,按钮124顶部面积较大,便于手指按压;为了在松开按压在按钮124的手指时,导杆12能回弹从而向上移动,在按钮124和本体11顶部之间设有弹性元件123,弹性元件123可以是圆柱螺旋弹簧。当齿条125被导杆12拉动至上限位时,齿条125与齿轮155脱离啮合。

如图12所示,弹性元件123的弹力作用在按钮124,按钮124拉伸导杆12将其维持在上限位,此时齿条125也位于上限位,齿条125与齿轮155脱离啮合,第一滚轮151和第二滚轮152可以自由转动;

如图13所示,当按下按钮124时,齿条125向下运动,与齿轮155啮合,驱动齿轮155转动,从而驱动第一滚轮151和第二滚轮152的内边沿向下转动;

如图13所示,当松开按钮124时,弹性元件123的弹力作用在按钮124,拉动齿条125向上运动,驱动齿轮155转动,从而驱动第一滚轮151和第二滚轮152的内边沿向上转动,提起肌肤2,产生隆起21的效果;

如图12所示,当松开按钮124至上限位时,齿条125与齿轮155脱离啮合,第一滚轮151和第二滚轮152可以自由转动,此时,推动本体11,第一滚轮151和第二滚轮152同向转动,在肌肤2表面移动,夹带隆起21移动。

如图11所示,本体11侧面设有一个盖子14,盖子14上设有与第一滚轮151和第二滚轮152的转轴156配合的孔,这样第一滚轮151和第二滚轮152的旋转支撑就更加稳固。

如图10和图11所示,还包括手柄13,手柄13套设在本体11上部,上部开设供手指按压按钮124的深槽。手柄13也可以是由本体11上部形状膨出产生。

实施例三的使用方法,

1)按压按钮124;

2)将第一滚轮151和第二滚轮152压在肌肤2表面;

3)松开按钮124;

4)沿着推拿的方向移动本体11;

5)重复步骤1至4。

实施例四,

基于实施例三,设有两个齿条125,这两个齿条125分别位于第一滚轮151和第二滚轮152的齿轮155外侧,每个齿条125面向第一滚轮151和第二滚轮152的转轴156内侧均设有齿;当齿条125被导杆12推动至下限位时,齿轮155与齿条125脱离啮合。

弹性元件123的弹力作用在按钮124,按钮124拉伸导杆12将其维持在上限位,此时齿条125也位于上限位,齿条125与齿轮155啮合,第一滚轮151和第二滚轮152不可以自由转动;

当按下按钮124时,齿条125向下运动,驱动齿轮155转动,从而驱动第一滚轮151和第二滚轮152的内边沿向上转动,提起肌肤2,产生隆起21的效果;

当继续按压按钮124至下限位状态时,齿条125与齿轮155脱离啮合,第一滚轮151和第二滚轮152可以自由转动,此时,推动本体11,第一滚轮151和第二滚轮152同向转动,在肌肤2表面移动,夹带隆起21移动。

当松开按钮124时,齿条125与齿轮155啮合,从而驱动第一滚轮151和第二滚轮152的内边沿向下转动,松开被提起的肌肤2的隆起21。

实施例四的使用方法,

1)将第一滚轮151和第二滚轮152压在肌肤2表面;

2)按压按钮124

3)沿着推拿的方向移动本体11;

4)松开按钮124;

5)重复步骤1至4。

实施例五,

基于实施例一,将驱动块与内螺纹之间的滑动转换为滚轮的转动机构,替换为卷簧驱动机构。

如图15至18所示,推拿器械1包括本体11、第一滚轮151和第二滚轮152,第一滚轮151和第二滚轮152分别与本体11下部旋转连接,第一滚轮151和第二滚轮152被本体11驱动,两者可以反向转动还可以同向转动。第一滚轮151和第二滚轮152是回转体,优选的形状是中部凸出的鼓形;其表面与肌肤2之间具有较大的摩擦力,可以设计带有防滑花纹,使用玉石、金属等材料制作,也可以使用橡胶或塑料材料。

如图15和图16所示,本体11上部呈长条形,下部与驱动箱115固连,驱动箱115用于容纳卷簧驱动机构,驱动箱115侧面设有两个相互平行的安装孔,第一滚轮151和第二滚轮152靠近本体11的一侧各设有一个转轴156,分别插入本体11下驱动箱115的安装孔中,第一滚轮151和第二滚轮152分别与驱动箱115旋转连接。

如图15和图16所示,还包括导杆12、压块126、第一扭簧157和第二扭簧158,导杆12下部与压块126固连;本体11上部的中心设有通道,导杆12设置在这个通道中,通道与导杆12有较小的间隙,导杆12可以在通道中滑动。第一扭簧157和第二扭簧158均是扭转螺旋弹簧,优选圆柱螺旋弹簧,第一扭簧157套设在第一滚轮151的转轴156上,第二扭簧158套设在第二滚轮152的转轴156上;第一扭簧157的定端与驱动箱115固连,第一扭簧157的动端与压块126固连;第二扭簧158的定端与驱动箱115固连,第二扭簧158的动端与压块126固连;

如图15至图16所示,为了便于操纵导杆12滑动,在导杆12顶端固连按钮124,按钮124顶部面积较大,便于手指按压;

如图17所示,按钮124不被按时,压块126位于上限位,第一扭簧157和第二扭簧158无变形,第一扭簧157和第二扭簧158的小径大于转轴156的外径,第一滚轮151和第二滚轮152可以自由转动;

如图18所示,当按下按钮124时,压块126向下移动,同时驱动第一扭簧157和第二扭簧158的动端转动,第一扭簧157和第二扭簧158的小径也在不断的变小,当小径减小至与转轴156外径相同时,第一扭簧157和第二扭簧158分别将第一滚轮151和第二滚轮152对应的转轴156抱紧固连;当继续按压按钮124,压块126继续下移,第一扭簧157和第二扭簧158分别带动第一滚轮151和第二滚轮152的内边沿向上转动,提起肌肤2,产生隆起21的效果;

如图17所示,松开按钮124,压块126向上移动,第一扭簧157和第二扭簧158的动端上移,第一扭簧157和第二扭簧158的小径变大,当大于转轴156的外径,第一滚轮151和第二滚轮152可以自由转动,此时,推动本体11,第一滚轮151和第二滚轮152同向转动,在肌肤2表面移动,夹带隆起21移动。

如图11所示,本体11侧面设有一个盖子14,盖子14上设有与第一滚轮151和第二滚轮152的转轴156配合的孔,这样第一滚轮151和第二滚轮152的旋转支撑就更加稳固。

如图10和图11所示,还包括手柄13,手柄13套设在本体11上部,上部开设供手指按压按钮124的深槽。手柄13也可以是由本体11上部形状膨出产生。

实施例五的使用方法,

1)将第一滚轮151和第二滚轮152压在肌肤2表面;

2)按压按钮124;

3)松开按钮124;

4)沿着推拿的方向移动本体11;

5)重复步骤1至4。

实施例六,

基于实施例一,将驱动块与内螺纹之间的滑动转换为滚轮的转动机构,替换为电机驱动机构。

如图19和图20所示,推拿器械1包括本体11、第一滚轮151和第二滚轮152,第一滚轮151和第二滚轮152分别与本体11下部旋转连接,第一滚轮151和第二滚轮152被本体11驱动,两者可以反向转动还可以同向转动。第一滚轮151和第二滚轮152是回转体,优选的形状是中部凸出的鼓形;其表面与肌肤2之间具有较大的摩擦力,可以设计带有防滑花纹,使用玉石、金属等材料制作,也可以使用橡胶或塑料材料。

如图19和图20所示,本体11上部与手柄13固连,本体11下部与驱动箱115固连,驱动箱115用于容纳电机驱动机构;驱动箱115侧面设有两个相互平行的安装孔,第一滚轮151和第二滚轮152靠近本体11的一侧各设有一个转轴156,分别插入本体11下驱动箱115的安装孔中,第一滚轮151和第二滚轮152分别与驱动箱115旋转连接。

如图19和图20所示,还包括第一电机171、第二电机172、开关18、电源和控制电路,第一电机171与本体11固连,通过减速机构驱动第一滚轮151转动,第二电机172与本体11固连,第二电机172通过减速机构驱动第二滚轮152转动,控制电路根据开关18的信号驱动第一电机171和第二电机172转动,电源给以上电器元件供电,作为优选电源和控制电路设置在手柄13内。

如图20所示,第一滚轮151和第二滚轮152的转轴156均各固连一个涡轮159,第一电机171和第二电机172的输出轴各固连一个蜗杆,用于驱动对应的涡轮159转动。还可以第一电机171是自带减速箱的电机,减速箱的输出轴与第一滚轮151同轴固连;第二电机172是自带减速箱的电机,减速箱的输出轴与第二滚轮152同轴固连;

开关18至少可以发出三种信号,复位信号、置位信号a和置位信号b。当不对开关18操作时,开关18位于初始状态,开关18持续发出复位信号,第一电机171和第二电机172保持静止不转动;

当操作开关18发出置位信号a时,控制电路驱动第一电机171和第二电机172转动使得第一滚轮151和第二滚轮152的内边沿向上转动,提起肌肤2,产生隆起21的效果;

当操作开关18发出置位信号b时,控制电路驱动第一电机171和第二电机172转动使得第一滚轮151和第二滚轮152沿着预设方向同向转动,在肌肤2表面移动,夹带隆起21移动;

当操作开关18从置位信号a或置位信号b变为复位信号时,控制电路驱动第一电机171和第二电机172转动一段时间后停止,使得第一滚轮151和第二滚轮152的内边沿向下转动,释放被提起的肌肤2的隆起21。

需要说明的是,开关18可以是有两段行程的机械开关,不操纵开关18时发出复位信号,当按压开关18至第一段行程的时候发出置位信号a,当继续按压开关18至第二段行程的时候发出置位信号b。开关18还可以是一个触摸屏,当不触摸开关18时发出复位信号,当轻压开关18的时候检测到指腹接触面积较小或者操作力较小,发出置位信号a,当重压开关18的时候检测到指腹接触面积较大或者操作力较大,发出置位信号b。

还需要说明的是,开关18还可以有置位信号c、置位信号d等其他信号,置位信号c用来定义第一滚轮151和第二滚轮152同向转动的方向,置位信号d控制转动速度等。

实施例六的使用方法,

1)将第一滚轮151和第二滚轮152压在肌肤2表面;

2)操纵开关18发出置位信号a,提起肌肤2,产生隆起21的效果;

3)操纵开关18发出置位信号b,在肌肤2表面移动,夹带隆起21移动;

4)操纵开关18发出复位信号,释放被提起的肌肤2的隆起21;

5)重复步骤1至4。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