髂骨髓内钉以及骶髂固定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0968772阅读:305来源:国知局
髂骨髓内钉以及骶髂固定装置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髂骨髓内钉以及骶髂固定装置,髂骨髓内钉包括主体,其开设有沿轴向延伸的导针通道,以置入一导针,主体具有上段和连接于上段下方的下段,上段和下段各开设有两个固定孔,下段的下端部设有螺纹;其中,髂骨髓内钉固定于髂骨时,主体位于髂骨同一侧的髂前下棘至髂后上棘的连线位置,上段的两个固定孔,相互交锁地穿设有第一固定钉和第二固定钉,并植入固定于髂后上棘,下段的两个固定孔,相互交锁地穿设有第三固定钉和第四固定钉,并植入固定于髂前下棘。本实用新型能够以髓内固定的方式植入髂骨,具有较小的操作暴露。本实用新型通过在髂骨髓内钉上设置一拉力钉,提升了植入器械抗剪切力的能力,且不易折断。
【专利说明】
髂骨髓内钉以及骶髂固定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骨科内固定器械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髂骨髓内钉以及骶髂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0002]髂骨骨折、骶骨骨折、骶髂关节分离在临床中比较常见,临床治疗多以螺钉或骨板为基础,只能治疗单纯的骨折。假如髂骨骨折合并骶髂关节分离,临床中并没有一款内固定器械可以完全解决上述问题。现有手段通常都是通过长钢板进行折弯,或者借助骶骨来固定骨盆,但是此种固定方式操作复杂,暴漏区域较大,手术时间长,且固定不够稳定,是临床治疗中的一大难题。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主要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至少一种缺陷,提供一种对髂骨固定和复位效果倶佳且应用范围较广的髂骨髓内钉。
[0004]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主要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至少一种缺陷,提供一种能够抵抗沿骨折线的剪切力而使器械不易折断的骶髂固定装置。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6]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髂骨髓内钉,用于植入固定在髂骨内,其中,所述髂骨髓内钉的主体内开设有沿轴向延伸的导针通道,所述主体的上部和下部各开设有至少一个固定孔,所述主体的下端部设有外螺纹;所述髂骨髓内钉固定于所述髂骨内的位置,位于所述髂骨的髂前下棘至髂后上棘的连线上。
[0007]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个实施方式,所述主体的上部开设有两个固定孔,分别为第一固定孔和位于其下方的第二固定孔,所述第一固定孔和第二固定孔,在垂直于所述主体中轴线的平面上的投影之间,具有第一交锁夹角。
[0008]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个实施方式,所述第一交锁夹角为34°?36°。
[0009]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个实施方式,所述第一固定孔的中轴线,与所述主体的中轴线之间具有第一夹角,所述第二固定孔的中轴线,与所述主体的中轴线之间具有第二夹角,所述第一夹角与所述第二夹角不相等。
[0010]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个实施方式,所述第一夹角为108°?112°;和/或,所述第二夹角为80°?90°。
[0011]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个实施方式,所述主体的下部开设有两个固定孔,分别为第三固定孔和位于其下方的第四固定孔,所述第三固定孔和第四固定孔,在垂直于所述主体中轴线的平面上的投影之间,具有第二交锁夹角。
[0012]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个实施方式,所述第二交锁夹角为20°?40°。
[0013]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个实施方式,所述第三固定孔的中轴线,与所述主体的中轴线之间具有第三夹角,所述第四固定孔的中轴线,与所述主体的中轴线之间具有第四夹角,所述第三夹角与所述第四夹角相等。
[0014]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个实施方式,所述第三夹角和第四夹角为90°。
[0015]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个实施方式,所述主体两端分别设有内螺纹,所述内螺纹均位于所述导针通道的内壁。
[0016]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个实施方式,所述主体具有上下依次连接的上段、中段和下段,所述主体的下段长度大于上段长度,且上段长度大于中段长度。
[0017]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一种骶髂固定装置,用于植入固定在骶骨和髂骨,其中,所述骶髂固定装置包括所述的髂骨髓内钉以及拉力钉;所述髂骨髓内钉的主体还开设有拉力钉孔,所述拉力钉孔位于,多个所述固定孔的其中最靠近主体上端的一个的上方;所述拉力钉,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穿设于所述拉力钉孔,所述第二端设有外螺纹;所述骶髂固定装置固定于所述骶骨和髂骨时,所述髂骨髓内钉固定于所述髂骨内,所述拉力钉的第二端固定于所述髂骨相对侧的另一髂骨。
[0018]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个实施方式,所述拉力钉的中轴线,与所述髂骨髓内钉的主体的中轴线之间,具有一第五夹角,所述第五夹角为55°?65°。
[0019]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个实施方式,所述主体的下部开设有两个固定孔,分别为第三固定孔和位于其下方的第四固定孔,所述拉力钉孔的中轴线与所述第四固定孔的中轴线位于同一平面。
[0020]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提出的髂骨髓内钉以及骶髂固定装置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0021]本实用新型提出的髂骨髓内钉,通过导针通道的开设,而能够置入一导针,使其能够以髓内固定的方式植入髂骨,具有较小的操作暴露,同时仅需要X射线确认即可,操作简单可靠。
[0022]本实用新型提出的骶髂固定装置,通过在髂骨髓内钉上设置一拉力钉,提升了植入器械抵抗沿骨折线方向剪切力的能力,且不易折断。利用该骶髂固定装置能够固定骶骨两侧的髂骨,使得髂骨髓内钉能够将应力传导至髂骨,而带动髂骨产生形变,有利于髂骨骨折的固定和复位。
【附图说明】
[0023]通过结合附图考虑以下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各种目标、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显而易见。附图仅为本实用新型的示范性图解,并非一定是按比例绘制。在附图中,同样的附图标记始终表示相同或类似的部件。其中:
[0024]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示出的一种髂骨髓内钉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示出的一种骶髂固定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6]图3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示出的一种骶髂固定装置的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4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示出的一种骶髂固定装置的另一角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8]图5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示出的一种骶髂固定装置的俯视图;
[0029]图6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示出的一种骶髂固定装置的仰视图;
[0030]图7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示出的一种骶髂固定装置固定于骶骨和髂骨时的固定状态不意图。
[0031]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0032]100.髂骨髓内钉;101.导针通道,111.上段;1111.内螺纹;112.下段;1121.外螺纹;113.中段;1211.第一固定孔;1212.第二固定孔;1213.第三固定孔;1214.第四固定孔;122.拉力钉孔;200.拉力钉;201.第一端;202.第二端;2021.外螺纹;300.第一固定钉;400.第二固定钉;500.第三固定钉;600.第四固定钉;7.骶骨;8.髂骨;a.第一夹角;b.第二夹角;c.第三夹角;d.第四夹角;e.第五夹角;α.第一交锁夹角;β.第二交锁夹角。
【具体实施方式】
[0033]体现本实用新型特征与优点的典型实施例将在以下的说明中详细叙述。应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能够在不同的实施例上具有各种的变化,其皆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且其中的说明及附图在本质上是作说明之用,而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
[0034]在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同示例性实施方式的下面描述中,参照附图进行,所述附图形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并且其中以示例方式显示了可实现本实用新型的多个方面的不同示例性结构、系统和步骤。应理解,可以使用部件、结构、示例性装置、系统和步骤的其他特定方案,并且可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范围的情况下进行结构和功能性修改。而且,虽然本说明书中可使用术语“上”、“下”、“之间”、“端”等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不同示例性特征和元件,但是这些术语用于本文中仅出于方便,例如根据附图中所述的示例的方向。本说明书中的任何内容都不应理解为需要结构的特定三维方向才落入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
[0035]髂骨髓内钉实施方式
[0036]参阅图1,图1中代表性地示出了能够体现本实用新型的原理的髂骨髓内钉100的结构示意图,在该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本实用新型提出的髂骨髓内钉100,是以髓内固定于髂骨8内部的植入器械为例进行说明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为将该髂骨髓内钉100植入固定于髂骨8,而对下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做出多种改型、添加、替代、删除或其他变化,这些变化仍在本实用新型提出的髂骨髓内钉100的原理的范围内。
[0037]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本实用新型提出的髂骨髓内钉100,可以用于植入固定在一髂骨8内,从而用于对骶髂关节分离、骨盆后环骨折、髂骨8骨折等进行固定和复位。该髂骨髓内钉100主要包括主体,且大致呈一直型钉结构,其开设有沿轴向延伸的导针通道101,以置入一导针。举例来说,该导针通道101的内径可以优选为2mm?3mm,而进一步可以优选为2.5_,以配合安置导针。
[0038]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主体具有上段111、中段113和下段112,下段112连接于上段111的下方,且中段113连接于上段111与下段112之间。举例来说,上段111外径可优选为1mm?12_,并可进一步优选为12mm,中段113和下段112的外径可以优选为依次递减,且中段113可进一步优选为一例如倒锥台形的过渡结构,以便于髂骨髓内钉100的植入。并且,主体的长度可以优选为125mm?145mm,其中,基于主体的长度取值,上段111长度可优选为45mm,下段112长度可优选为65mm?85mm,则中段113长度可优选为小于35mm。进一步地,主体各段长度关系可以优选地满足,主体的下段112长度大于上段111长度,且上段111长度大于中段113长度,但并不以此为限。
[0039]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关于该髂骨髓内钉100的主体各部分的尺寸,均为示例性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为适应不同的手术需求或不同患者骨骼的个体差异性,可以对上述内径或长度等尺寸进行多种变化,这些变化仍在本实用新型提出的髂骨髓内钉100的原理的范围内。例如,主体中段113的长度可以为O,即不设置中段113,而将下段112直接连接于上段111下方,主体的上述结构设计,只需保证髂骨髓内钉100的顺利植入即可。
[0040]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上段111和下段112各开设有两个固定孔,四个固定孔分别能够穿设一根固定钉。具体而言,主体上段111开设的两个固定孔,分别为第一固定孔1211和位于其下方的第二固定孔1212,并可分别供第一固定钉300和第二固定钉400穿设。主体下段112开设的两个固定孔,分别为第三固定孔1213和位于其下方的第四固定孔1214,并可分别供第三固定钉500和第四固定钉600穿设。需要说明的是,图1示出的髂骨髓内钉100是竖直放置的,可以表示出其主体具有上端和下端,而位于其上端部的部分即可理解为主体的上段111,且位于其下端部的部分即可理解为主体的下段112,亦可分别称为近端部和远端部。即,当髂骨髓内钉100固定于髂骨8内时,其主体上段111是距离心脏较近的一段,而下段112则是距离心脏较远的一段,特此说明。
[0041]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该髂骨髓内钉100固定于髂骨8的位置,即其主体位于髂骨8的髂前下棘至髂后上棘的连线上。其中,第一固定孔1211和第二固定孔1212,两者的中心线可呈相互交锁的设计,即第一固定钉300和第二固定钉400穿设于上述两个固定孔时,呈相互交锁的设置状态,并植入固定于髂骨8。另外,第三固定孔1213和第四固定孔1214,两者的中心线亦可呈相互交锁的设计,即第三固定钉500和第四固定钉600穿设于上述两个固定孔时,呈相互交锁的设置状态,并植入固定于髂骨8。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关于主体的描述,其上段111、中段113和下段112的结构设计并不唯一,S卩,当以主体具有上段111、中段113和下段112为限时,上述两对固定孔,可分别开设于主体的上部和下部。亦即,当不以固定孔的数量为限时,主体的上部和下部分别开设至少一个固定孔。
[0042]进一步地,参阅图5和图6,图5中代表性地示出了能够体现本实用新型的原理的骶髂固定装置的俯视图,图6中代表性地示出了能够体现本实用新型的原理的骶髂固定装置的仰视图。即,配合参阅图5和图6示出的各固定钉的结构设计,能够理解本实施方式中各固定孔的结构设计。
[0043]如图1、图5和图6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固定孔1211的中轴线,和第二固定孔1212的中轴线,在垂直于主体中轴线的平面上的投影之间,具有第一交锁夹角α,且该第一交锁夹角α可以优选为20°?40°,进一步可以优选为34°?36°。另外,第三固定孔1213的中轴线,和第四固定孔1214的中轴线,在垂直于主体中轴线的平面上的投影之间,具有第二交锁夹角β,且该第二交锁夹角β可以优选为20°?40°,进一步可以优选为30°。需要说明的是,上述两对固定孔的交锁夹角的设计,能够进一步优化两对固定钉穿设于两对固定孔时的交锁固定效果。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为实现上述交锁固定效果,而有效第固定髂骨髓内钉100主体的上段111和下段112,可对上述第一交锁夹角α和第二交锁夹角β的角度进行多种变化,这些变化仍在本实用新型提出的髂骨髓内钉100的原理的范围内。
[0044]进一步地,参阅图3和图4,图3中代表性地示出了能够体现本实用新型的原理的骶髂固定装置的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图4中代表性地示出了能够体现本实用新型的原理的骶髂固定装置的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即,配合参阅图3和图4示出的各固定钉的结构设计,能够理解本实施方式中各固定孔的结构设计。
[0045]如图1、图3和图4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固定孔1211位于第二固定孔1212的上方,即,第一固定孔1211较第二固定孔1212,距离主体上段111的上端部更近,且第一固定孔1211的中轴线,与主体的中轴线之间,具有一第一夹角a。其中,该第一夹角a可以优选为108°?112°,且进一步可以优选为110°。第二固定孔1212的中轴线,与主体的中轴线之间,具有一第二夹角b。该第二夹角b可以优选为80°?90°,且进一步可以优选为80°。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第一夹角a与第二夹角b均可根据需要灵活调整。并且,基于第一固定钉300与第二固定钉400固定于髂骨8的位置,并优化第一固定钉300与第二固定钉400的交锁固定效果,可较佳地选择第一夹角a与第二夹角b不相等的取值。
[0046]如图1、图3和图4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第四固定孔1214较第三固定孔1213,距离主体下段112的下端部更近,且第三固定钉500与主体的中轴线之间,具有一第三夹角C,第四固定钉600与主体的中轴线之间,具有一第四夹角d。在本实施方式中,该第三夹角c和第四夹角d均可优选为90°。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第三夹角c与第四夹角d均可根据需要灵活调整。并且,基于第三固定钉500与第四固定钉600固定于髂骨8的位置,并保证第三固定钉500与第四固定钉600的交锁固定效果,可较佳地选择第三夹角c与第四夹角d相等的取值,即第三固定孔1213的中轴线与第四固定孔1214的中轴线在空间上平行,即两个固定孔的中轴线所在的平面平行。
[0047]需要说明的是,通过上述各固定钉的设计,尤其通过各固定孔的中轴线与主体中轴线之间夹角的角度设计,可使穿设于第一固定孔1211和第二固定孔1212的两个固定钉,即第一固定钉300和第二固定钉400,能够将主体上段111(主体的上部或近端)有效固定,且配合髂骨8的外形结构,避免固定钉暴露突出造成髂骨8开裂。同样的,可使穿设于第三固定孔1213和第四固定孔1214的两个固定钉,即第三固定钉500和第四固定钉600,能够将主体下段112(主体的下部或远端)有效固定,且配合髂骨8的外形结构。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为有效固定主体的上段111和下段112,且避免固定钉暴露而造成髂骨8开裂,而对各固定钉及其各夹角(第一夹角a、第二夹角b、第三夹角c和第四夹角d)的设置方式或角度,做出多种改型、添加、替代、删除或其他变化,这些变化仍在本实用新型提出的髂骨髓内钉100的原理的范围内。
[0048]在此应注意,附图中示出而且在本说明书中描述的髂骨髓内钉100仅仅是能够采用本实用新型原理的许多种髂骨髓内钉100中的一个示例。应当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原理绝非仅限于附图中示出或本说明书中描述的髂骨髓内钉100的任何细节或髂骨髓内钉100的任何部件。
[0049]举例来说,并非为了符合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主体的两端,即主体的近端和远端,亦即主体上段111的上端部和下端部分别设有内螺纹,且内螺纹分别设于导针通道101的位于主体两端处的内壁。其中,主体近端设有如图1所示的内螺纹1111,主体远端设有另一内螺纹(图未示出)。上述内螺纹可以与例如一 T型手柄的器械配合,利用T型手柄连接主体近端的内螺纹1111而将髂骨髓内钉拧入,再利用T型手柄连接主体远端的内螺纹而将髂骨8复位。
[0050]然而,并非在本实用新型的每一个实施方式中,都必须设置上述内螺纹。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为利用器械对该髂骨髓内钉100进行拧入或对髂骨复位,而对上述内螺纹的结构或设置方式做出多种改型、添加、替代、删除或其他变化,这些变化仍在本实用新型提出的髂骨髓内钉100的原理的范围内。例如,可在主体的近端和远端分别设置其他连接结构,以与T型手柄或其他辅助器械配合,而对髂骨髓内钉100进行拧入或对髂骨8复位。
[0051]又如,并非为了符合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主体下段112的下端部设有外螺纹1121,以便将髂骨髓内钉100植入髂骨8。基于上述上段111外径可优选为1mm?12mm,并可进一步优选为12mm的举例,该外螺纹1121的外径可以优选为8mm?9mm ο
[0052]然而,并非在本实用新型的每一个实施方式中,都必须设置上述外螺纹1121。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为便于髂骨髓内钉100的植入,而对该外螺纹1121的结构或尺寸做出多种改型、添加、替代、删除或其他变化,这些变化仍在本实用新型提出的髂骨髓内钉100的原理的范围内。例如,可将外螺纹1121的外径,设计为稍大于主体中段113即可,亦即设置该外螺纹1121的位置可以视为近似凸环的结构。由于中段113所对应的髂骨8较薄,上述关于外螺纹1121的结构设计的目的,实际上是在不将骨骼打穿的前提下,方便髂骨髓内钉100的植入,避免中段113产生阻力。
[0053]再如,并非为了符合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固定钉300可以为一类似拉力钉的钉型结构,即该第一固定钉300的一端穿设于主体上段111,另一端上可以设有外螺纹1121。基于上述结构,第一固定钉300设有外螺纹1121的端部,可以伸至骶骨7中,而用于固定骶骨7和髂骨8,进而使该髂骨髓内钉100,能够针对骶骨7和单侧髂骨8分离的情况进行治疗。容易理解的是,该第一固定钉300亦可选择其他结构,并不以此为限。
[0054]骶髂固定装置实施方式
[0055]参阅图2至图6,图2中代表性地示出了能够体现本实用新型的原理的骶髂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以下结合图2,对本实用新型提出的骶髂固定装置的其中一个示例性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0056]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本实用新型提出的骶髂固定装置,可以用于植入固定在骶骨7和一侧的髂骨8上。该骶髂固定装置主要包括本实用新型提出的髂骨髓内钉100以及拉力钉200。其中,该髂骨髓内钉100的主体上段111开设有拉力钉孔122,且上段111上的两个固定孔位于该拉力钉孔122下方。具体而言,该拉力钉200具有第一端201和第二端202,其第一端201穿设于拉力钉孔122,且第二端202设有外螺纹2021。当该骶髂固定装置固定于骶骨7和髂骨8时,髂骨髓内钉100固定于髂骨8,拉力钉200的第二端202固定于髂骨8对侧的另一髂骨8’。
[0057]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拉力钉孔122的中轴线,即拉力钉200的中轴线与髂骨髓内钉100的主体的中轴线之间,具有一第五夹角e,该第五夹角e可以优选为55°?65°,且进一步可以优选为60°。另外,基于上述髂骨髓内钉100主体上段111外径,可优选为1mm?12mm,并可进一步优选为12mm的举例,同时基于髂骨髓内钉100的主体各段长度的举例,在本实施方式中,该拉力钉200的外径可以优选为4.5mm?7.0mm。并且,当拉力钉200选择不同的外径时,其结构可以有多种变化。例如,当拉力钉200的外径为7.0mm时,拉力钉200可以设计为空心钉结构,且拉力钉200穿设于髂骨髓内钉100主体时,拉力钉200的轴线与主体上段111的上端点之间的距离,可以优选为12mm?15mm。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时,上述有关本实用新型提出的骶髂固定装置,各部分结构尺寸的说明,均是示例性的,为了符合患者骨骼外形结构和尺寸,可以对上述尺寸取值灵活调整,并不以此为限。
[0058]需要说明的是,如图3所示,该拉力钉200的设置目的,主要是为了隔着髂骨髓内钉100所固定的骶骨7,而固定到对侧的另一髂骨8’,从而产生拉紧两个髂骨8,8 ’的效果,而对骶骨7和两个髂骨8,8’进行挤压式固定。基于上述设计,该骶髂固定装置可针对骶骨7和双侧髂骨8,8’分离的情况进行治疗。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为使拉力钉200的位置和相对于髂骨髓内钉100的角度,能够更好地配合人体骨骼外形,而对上述关于拉力钉200的外径和长度等尺寸的选择,进行各种变化,这些变化仍在本实用新型提出的髂骨髓内钉100的原理的范围内。
[0059]进一步地,如图5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固定孔1211的中轴线,和拉力钉孔122的中轴线,在垂直于髂骨髓内钉100的平面上的投影之间的关系,可以优选为,具有第三交锁夹角γ,该第三交锁夹角γ可以优选为30°,且由髂骨髓内钉loo的近端至远端方向的俯视图像(图5)可知,上述第三交锁夹角γ,优选为第一固定孔1211的中轴线,以拉力钉孔122的中轴线为基准,绕髂骨髓内钉100的主体顺时针旋转的角度。同样的,与上述描述的空间方向大致相同的,第一交锁夹角α,可以优选地描述为,第一固定孔1211的中轴线,以第二固定孔1212的中轴线为基准,绕髂骨髓内钉100的主体顺时针旋转的角度。且第二交锁夹角β,可以优选地描述为,第三固定孔1213的中轴线,以第四固定孔1214的中轴线为基准,绕髂骨髓内钉100的主体逆时针旋转的角度。另外,由于在本实施方式中,拉力钉孔122的中轴线与第四固定孔1214的中轴线位于同一平面,即在上述俯视图像(图5)中,拉力钉孔122的中轴线是与第四固定孔1214的中轴线重合,且第二交锁夹角β,亦可描述为,第三固定孔1213的中轴线,以第四固定孔1214的中轴线为基准,即以拉力钉孔122的中轴线为基准,绕髂骨髓内钉100的主体逆时针旋转的角度。应当理解的是,上述描述仅为示例性的,并不影响本实用新型在其他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的应用。
[0060]在此应注意,附图中示出而且在本说明书中描述的骶髂固定装置仅仅是能够采用本实用新型原理的许多种骶髂固定装置中的一个示例。应当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原理绝非仅限于附图中示出或本说明书中描述的骶髂固定装置的任何细节或骶髂固定装置的任何部件。
[0061]举例来说,并非为了符合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基于上述第四固定孔1214较第三固定孔1213,即第四固定钉600较第三固定钉500,距离髂骨髓内钉100的主体下段112的下端部更近的优选举例,为了更加符合骨骼外形尺寸,拉力钉孔122的中轴线可优选地,与第四固定孔1214的中轴线,即拉力钉200的中轴线与第四固定钉600的中轴线,位于同一平面,但并不以此为限。
[0062]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对髂骨髓内钉100和骶髂固定装置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说明中,有关各固定孔以及拉力钉孔122的设置位置和角度的描述,均可参照髂骨髓内钉100的主体上,穿设的各个固定钉及拉力钉的结构进行理解。例如,上述实施方式中,第一固定孔1211的中轴线与主体的中轴线之间,具有第一夹角a的描述,亦可理解为,主体上穿设的第一固定钉300的中轴线,与主体的中轴线之间具有该第一夹角a。其他第二夹角b、第三夹角C、第四夹角d、第五夹角e以及第一交锁夹角α和第二交锁夹角β,亦可参考上述描述理解。
[0063]以下对本实用新型提出的髂骨髓内钉100以及骶髂固定装置的使用方法进行大致说明。
[0064]通过瞄准器对髂前下棘和髂后上棘两点进行定位,钻入导针(可以选择克氏针,或2mm的定位针)。然后,通过扩孔植入髂骨髓内钉100,在扩孔植入的过程中,髂骨髓内钉100利用导针通道101套在导针外,植入完成后再取出导针。通过两对固定钉与髂骨8的交锁固定,即可达到对髂骨8骨折的固定作用。另外,髂骨髓内钉100可将其主体上端的一对固定钉固定到骶骨7,则可用于治疗骶髂关节分离或者骨折。如果骶骨7骨折,髂骨髓内钉100的主体上段111的固定钉,可固定到对侧髂骨,通过挤压两侧髂骨的方式复位骶骨7骨折。除了能够固定骨折之外,还可用来复位髂骨8骨折,临床中无专用的髂骨8复位工具,借助髂骨髓内钉100可对髂骨8骨折进行良好的复位。
[0065]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提出的髂骨髓内钉100以及骶髂固定装置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0066]本实用新型提出的髂骨髓内钉100,通过导针通道101的开设,而能够置入一导针,使其能够以髓内固定的方式植入髂骨8,具有较小的操作暴露,同时仅需要X射线确认即可,操作简单可靠。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髂骨髓内钉100,其主体形态设计及锁定钉孔的角度设计,保证了锁钉能在髂骨皮质较厚部位入钉,使螺钉进行有效锁定,在手术创伤小的同时保证了稳定固定。
[0067]本实用新型提出的骶髂固定装置,通过在髂骨髓内钉100上设置一拉力钉200,提升了植入器械抵抗沿骨折线方向剪切力的能力,且不易折断。利用该骶髂固定装置能够固定骶骨7两侧的髂骨8,8 ’,使得髂骨髓内钉100能够将应力传导至髂骨8,8,,而带动髂骨8,8 ’产生形变,有利于髂骨8骨折的固定和复位。
[0068]以上详细地描述和/或图示了本实用新型提出的髂骨髓内钉以及骶髂固定装置的示例性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这里所描述的特定实施方式,相反,每个实施方式的组成部分和/或步骤可与这里所描述的其它组成部分和/或步骤独立和分开使用。一个实施方式的每个组成部分和/或每个步骤也可与其它实施方式的其它组成部分和/或步骤结合使用。在介绍这里所描述和/或图示的要素/组成部分/等时,用语“一个”、“一”和“上述”等用以表示存在一个或多个要素/组成部分/等。术语“包含”、“包括”和“具有”用以表示开放式的包括在内的意思并且是指除了列出的要素/组成部分/等之外还可存在另外的要素/组成部分/等。此外,权利要求书及说明书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等仅作为标记使用,不是对其对象的数字限制。
[0069]虽然已根据不同的特定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提出的髂骨髓内钉以及骶髂固定装置进行了描述,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认识到可在权利要求的精神和范围内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进行改动。
【主权项】
1.一种髂骨髓内钉(100),用于植入固定在髂骨(8)内,其特征在于,所述髂骨髓内钉(100)的主体内开设有沿轴向延伸的导针通道(101),所述主体的上部和下部各开设有至少一个固定孔,所述主体的下端部设有外螺纹(1121);其中,所述髂骨髓内钉(100)固定于所述髂骨(8)内的位置,位于所述髂骨(8)的髂前下棘至髂后上棘的连线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髂骨髓内钉(100),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的上部开设有两个固定孔,分别为第一固定孔(1211)和位于其下方的第二固定孔(1212),所述第一固定孔(1211)和第二固定孔(1212),在垂直于所述主体中轴线的平面上的投影之间,具有第一交锁夹角(α)。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髂骨髓内钉(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交锁夹角(α)为34°?36。。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髂骨髓内钉(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孔(1211)的中轴线,与所述主体的中轴线之间具有第一夹角(a),所述第二固定孔(1212)的中轴线,与所述主体的中轴线之间具有第二夹角(b),所述第一夹角(a)与所述第二夹角(b)不相等。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髂骨髓内钉(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角(a)为108°?112° ;和/或,所述第二夹角(b)为80°?90°。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髂骨髓内钉(100),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的下部开设有两个固定孔,分别为第三固定孔(1213)和位于其下方的第四固定孔(1214),所述第三固定孔(1213)和第四固定孔(1214),在垂直于所述主体中轴线的平面上的投影之间,具有第二交锁夹角(β)。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髂骨髓内钉(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交锁夹角(β)为20°?40。。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髂骨髓内钉(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固定孔(1213)的中轴线,与所述主体的中轴线之间具有第三夹角(c),所述第四固定孔(1214)的中轴线,与所述主体的中轴线之间具有第四夹角(d),所述第三夹角(C)与所述第四夹角(d)相等。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髂骨髓内钉(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夹角(c)和第四夹角(d)为90° ο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髂骨髓内钉(100),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两端分别设有内螺纹,所述内螺纹均位于所述导针通道(1I)的内壁。11.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髂骨髓内钉(100),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具有上下依次连接的上段(111)、中段(113)和下段(112),所述主体的下段(112)长度大于上段(111)长度,且上段(111)长度大于中段(113)长度。12.—种骶髂固定装置,用于植入固定在骶骨(7)和髂骨(8),其特征在于,所述骶髂固定装置包括: 权利要求1?11任一项所述的髂骨髓内钉(100),其主体还开设有拉力钉孔(122),所述拉力钉孔(122)位于,多个所述固定孔的其中最靠近主体上端的一个的上方;以及 拉力钉(200),具有第一端(201)和第二端(202),所述第一端(201)穿设于所述拉力钉孔(122),所述第二端设有外螺纹(2021); 其中,所述骶髂固定装置固定于所述骶骨(7)和髂骨(8)时,所述髂骨髓内钉(100)固定于所述髂骨(8)内,所述拉力钉(200)的第二端(202)固定于所述髂骨(8)相对侧的另一髂骨(8,)。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骶髂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拉力钉(200)的中轴线,与所述髂骨髓内钉(100)的主体的中轴线之间,具有一第五夹角(e),所述第五夹角(e)为55°?65° ο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骶髂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的下部开设有两个固定孔,分别为第三固定孔(1213)和位于其下方的第四固定孔(1214),所述拉力钉孔(122)的中轴线与所述第四固定孔(1214)的中轴线位于同一平面。
【文档编号】A61B17/72GK205658965SQ201620405744
【公开日】2016年10月26日
【申请日】2016年5月6日
【发明人】张堃, 庄岩, 李忠, 朱养均, 薛汉中, 魏巍, 杨斌, 张晓永
【申请人】天津正天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北京纳通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