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治疗近视眼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8230824发布日期:2019-07-20 01:18阅读:37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眼科中医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治疗近视眼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据卫生部、教育部的联合调查数据显示,我国青少年的近视发生率位居世界前列,近视眼被列为世界三大疾病之一,全世界几乎所有的人群都会存在近视的现象,中国近视眼人数竟达到近6亿,并且近视的人正逐渐向低龄化、普遍化发展。

就目前西医对近视多采用激光手术法,但是该类手术对于近视人群的年龄限制要求为18岁以上,而且对于患者眼球增加了很多不安全的因素,易使眼球的状态发生改变。还可以为患者配戴眼镜,但是眼镜只可用于对近视进行矫正,其对于近视的治疗是不起作用的,而且眼镜对于患者的生活与学习上都会带来不便之处。

市场上也有很多的眼保健按摩仪、近视理疗仪等保健仪器,该类仪器多是采用对于人体穴位的按摩来促进血液循环来达到相应的效果,但是长期使用较大的压力对于眼部进行按摩,容易对眼部周围的皮肤、血管及眼睛等产生影响,效果不显著。

中医治疗近视在近几年发展较快,出现了较多的治疗方法,包括有贴剂、冲剂、针刺等,实际运用表明该类方法均存在治疗效果缓慢,易反弹。近期通过利用透皮吸收作用,加之药物对眼部进行治疗具有明显的疗效。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治疗近视眼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治疗近视眼的中药制剂,该中药制剂主要由以下质量份数的原料制备得到:

人参3-25份、丹参5-25份、母菊花5-20份、药蜀葵3-15份、忍冬花3-20份、银耳3-20份和芦荟3-18份。

优选地,中药制剂主要由以下质量份数的原料制备得到:

人参10-20份、丹参10-18份、母菊花12-18份、药蜀葵8-13份、忍冬花8-18份、银耳5-12份和芦荟5-10份。

优选地,中药制剂主要由以下质量份数的原料制备得到:

人参18份、丹参15份、母菊花15份、药蜀葵12份、忍冬花12份、银耳10份和芦荟8份。

本发明提供的该用于治疗近视眼的中药制剂是通过选用常规性、资源丰富且药效适中的中药材进行制备得到的。各类中药功效相辅相成、配伍合理、运用得当,有效促进了该药剂内各中草药之间的协同作用,从而达到疏通眼部经络、祛瘀散结、调动眼部气血、补充眼部所需营养、缓解眼部疲劳的功效。与此同时,有效解决了睫状肌痉挛,激活了眼部细胞的活性,修复了眼部受损细胞,从而恢复了视力调节的自愈能力,显著提升了裸眼视力,对近视眼、眼部干涩及眼部红血丝都具有极高的疗效。

一种用于治疗近视眼的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粉碎:按照相应比例称取人参、丹参、母菊花、药蜀葵、忍冬花、银耳和芦荟后进行粉碎,将粉碎后的上述称取的药材混合;

(2)煎煮:向步骤(1)所得的药材中加入溶剂进行煎煮,煎煮完成后作备用液;

(3)第二次煎煮:向步骤(2)所得的备用液中第二次加入溶剂,进行二次煎煮,煎煮完成后作二次备用液;

(4)第三次煎煮:向步骤(3)所得的备用液中第三次加入溶剂,进行第三次煎煮,煎煮完成后作三次备用液;

(5)过滤:将三次备用液进行过滤,得到滤液;

(6)成品的完成:将步骤(5)所得的滤液进行干燥,干燥后得到成品粉末。

本发明提供的该药剂的制备方法步骤少、操作过程简单且成本低廉。该药剂中通过将中草药分成三次进行煎煮,是为了将各类中草药中所含的药用成分之间能够相互融合,从而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优选地,步骤(2)中向药材中加入的溶剂包括水,加入水进行煎煮时,加水量与称取的药材总质量比为10-55:1-6;

优选地,加水量与称取的药材总质量比为20-36:2-4。

优选地,步骤(2)中的煎煮时间为1.5-2.5小时;煎煮温度不小于80摄氏度;

优选地,煎煮时间为2小时。

优选地,步骤(3)中进行第二次煎煮时,加水量与称取的药材总质量比为8-50:1-10;

优选地,加水量与称取的药材总质量比为16-40:2-8。

优选地,步骤(3)中的煎煮时间为0.5-1.5小时;煎煮温度不小于80摄氏度;

优选地,煎煮时间为1小时。

本发明提供的该药剂分别加入相对应的足量的水对各中草药原材料进行煎煮,对于煎煮所需水量、所需时间及所需温度进行设定,是用于将中草药中的各种有效药用成分大量的析出并进行良好的融合。

优选地,步骤(5)过滤采用的滤筛为80-110目;

优选地,过滤采用的滤筛为90-100目。

本发明提供的该药剂在煎煮完成后对滤液进行过滤,是用于将中草药药物残渣与药液之间实现固液分离,从而得到具有药用功效的备用药液。

优选地,步骤(6)所得的滤液进行干燥的温度为30-70摄氏度;干燥后得到成品粉末的含水量为5%-15%;

优选地,干燥的温度为50-60摄氏度;干燥后得到成品粉末的含水量为7%-13%。

本发明提供的该药剂将制备得到的药液通过低温干燥机进行干燥后得到含有一定量水分的干燥粉末,该设定方式不仅有利于成品粉末的制备和收集,而且为后续的生产过程提供便利。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治疗近视眼的中药制剂,该中药制剂是通过选用常规性、资源丰富且药效适用的中药材进行制备得到,并在临床得到应用的。各类中药功效相辅相成、配伍合理、运用得当,有效促进了各中草药之间的相互协同,从而达到疏通眼部经络、祛瘀散结、调动眼部气血、补充眼部所需营养、缓解眼部疲劳,与此同时,有效解决了睫状肌痉挛,激活并修复了眼部受损细胞的活性,显著提升了裸眼视力,对近视眼、眼部干涩及眼部红血丝都具有极高的疗效,从根源上解决了近视问题。该药剂的制备方法步骤少、操作过程简单、对制备装置及操作人员要求不高且成本低廉。本发明无任何毒副作用,适用于各年龄段的个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阐释。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理解,下列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应视为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者,按照常规条件进行。所用试剂均为可以通过市售购买获得的常规产品。

本发明提供的该用于治疗近视眼的中药制剂在具体实施并使用过程中是通过以该中药制剂为基本药剂,在该中药制剂成品粉末中加入相对应量的透明质酸和寡肽制备得到使用产品。

实施例1:

选取并称量人参3克,丹参5克,母菊花5克,药蜀葵3克,忍冬花3克,银耳3克和芦荟3克,将上述称取的各药材分别放入粉碎机中,粉碎至粉末状后放入容器中混合均匀。向容器中加入250克水进行煎煮,煎煮过程保持温度不小于80℃,煎煮1.5小时后,再次向容器中加入200克水进行第二次煎煮,温度不小于80℃,煎煮0.5小时后,再次向容器中加入200克水进行第三次煎煮,温度不小于80℃,煎煮0.5小时。煎煮后得到备用液,选用80目的滤筛将备用液过滤得到滤液,将滤液放入低温干燥机中进行干燥,干燥机设定为30摄氏度,干燥后成品粉末含水量5%取出即可得到成品粉末。在得到的成品粉末中加入透明质酸5克和寡肽3克,混合并搅拌均匀至乳液状。

实施例2:

选取并称量人参3克,丹参5克,母菊花5克,药蜀葵3克,忍冬花3克,银耳3克和芦荟3克,将上述称取的各药材分别放入粉碎机中,粉碎至粉末状后放入容器中混合均匀。向容器中加入250克水进行煎煮,煎煮过程保持温度不小于80℃,煎煮2.5小时后,再次向容器中加入200克水进行第二次煎煮,温度不小于80℃,煎煮1.5小时后,再次向容器中加入200克水进行第三次煎煮,温度不小于80℃,煎煮1.5小时。煎煮后得到备用液,选用110目的滤筛将备用液过滤得到滤液,将滤液放入低温干燥机中进行干燥,干燥机设定为70摄氏度,干燥后成品粉末含水量15%取出即可得到成品粉末。在得到的成品粉末中加入透明质酸5克和寡肽3克,混合并搅拌均匀至乳液状。

实施例3:

选取并称量人参25克,丹参25克,母菊花20克,药蜀葵15克,忍冬花20克,银耳20克和芦荟18克,将上述称取的各药材分别放入粉碎机中,粉碎至粉末状后放入容器中混合均匀。向容器中加入1430克水进行煎煮,煎煮过程保持温度不小于80℃,煎煮1.5小时后,再次向容器中加入1150克水进行第二次煎煮,温度不小于80℃,煎煮0.5小时后,再次向容器中加入1150克水进行第三次煎煮,温度不小于80℃,煎煮0.5小时。煎煮后得到备用液,选用80目的滤筛将备用液过滤得到滤液,将滤液放入低温干燥机中进行干燥,干燥机设定为30摄氏度,干燥后成品粉末含水量5%取出即可得到成品粉末。在得到的成品粉末中加入透明质酸20克和寡肽15克,混合并搅拌均匀至乳液状。

实施例4:

选取并称量人参25克,丹参25克,母菊花20克,药蜀葵15克,忍冬花20克,银耳20克和芦荟18克,将上述称取的各药材分别放入粉碎机中,粉碎至粉末状后放入容器中混合均匀。向容器中加入1430克水进行煎煮,煎煮过程保持温度不小于80℃,煎煮2.5小时后,再次向容器中加入1150克水进行第二次煎煮,温度不小于80℃,煎煮1.5小时后,再次向容器中加入1150克水进行第三次煎煮,温度不小于80℃,煎煮1.5小时。煎煮后得到备用液,选用110目的滤筛将备用液过滤得到滤液,将滤液放入低温干燥机中进行干燥,干燥机设定为70摄氏度,干燥后成品粉末含水量15%取出即可得到成品粉末。在得到的成品粉末中加入透明质酸20克和寡肽15克,混合并搅拌均匀至乳液状。

实施例5:

选取并称量人参10克,丹参10克,母菊花12克,药蜀葵8克,忍冬花8克,银耳5克和芦荟5克,将上述称取的各药材分别放入粉碎机中,粉碎至粉末状后放入容器中混合均匀。向容器中加入580克水进行煎煮,煎煮过程保持温度不小于80℃,煎煮1.5小时后,再次向容器中加入460克水进行第二次煎煮,温度不小于80℃,煎煮0.5小时后,再次向容器中加入460克水进行第三次煎煮,温度不小于80℃,煎煮0.5小时。煎煮后得到备用液,选用90目的滤筛将备用液过滤得到滤液,将滤液放入低温干燥机中进行干燥,干燥机设定为50摄氏度,干燥后成品粉末含水量7%取出即可得到成品粉末。在得到的成品粉末中加入透明质酸8克和寡肽5克,混合并搅拌均匀至乳液状。

实施例6:

选取并称量人参10克,丹参10克,母菊花12克,药蜀葵8克,忍冬花8克,银耳5克和芦荟5克,将上述称取的各药材分别放入粉碎机中,粉碎至粉末状后放入容器中混合均匀。向容器中加入580克水进行煎煮,煎煮过程保持温度不小于80℃,煎煮2.5小时后,再次向容器中加入460克水进行第二次煎煮,温度不小于80℃,煎煮1.5小时后,再次向容器中加入460克水进行第三次煎煮,温度不小于80℃,煎煮1.5小时。煎煮后得到备用液,选用100目的滤筛将备用液过滤得到滤液,将滤液放入低温干燥机中进行干燥,干燥机设定为60摄氏度,干燥后成品粉末含水量13%取出即可得到成品粉末。在得到的成品粉末中加入透明质酸8克和寡肽5克,混合并搅拌均匀至乳液状。

实施例7:

选取并称量人参20克,丹参18克,母菊花18克,药蜀葵13克,忍冬花18克,银耳12克和芦荟10克,将上述称取的各药材分别放入粉碎机中,粉碎至粉末状后放入容器中混合均匀。向容器中加入1090克水进行煎煮,煎煮过程保持温度不小于80℃,煎煮1.5小时后,再次向容器中加入880克水进行第二次煎煮,温度不小于80℃,煎煮0.5小时后,再次向容器中加入880克水进行第三次煎煮,温度不小于80℃,煎煮0.5小时。煎煮后得到备用液,选用100目的滤筛将备用液过滤得到滤液,将滤液放入低温干燥机中进行干燥,干燥机设定为50摄氏度,干燥后成品粉末含水量7%取出即可得到成品粉末。在得到的成品粉末中加入透明质酸18克和寡肽13克,混合并搅拌均匀至乳液状。

实施例8:

选取并称量人参20克,丹参18克,母菊花18克,药蜀葵13克,忍冬花18克,银耳12克和芦荟10克,将上述称取的各药材分别放入粉碎机中,粉碎至粉末状后放入容器中混合均匀。向容器中加入1090克水进行煎煮,煎煮过程保持温度不小于80℃,煎煮2.5小时后,再次向容器中加入880克水进行第二次煎煮,温度不小于80℃,煎煮1.5小时后,再次向容器中加入880克水进行第三次煎煮,温度不小于80℃,煎煮1.5小时。煎煮后得到备用液,选用100目的滤筛将备用液过滤得到滤液,将滤液放入低温干燥机中进行干燥,干燥机设定为60摄氏度,干燥后成品粉末含水量13%取出即可得到成品粉末。在得到的成品粉末中加入透明质酸18克和寡肽13克,混合并搅拌均匀至乳液状。

实施例9:

选取并称量人参18克,丹参15克,母菊花15克,药蜀葵12克,忍冬花12克,银耳10克和芦荟8克,将上述称取的各药材分别放入粉碎机中,粉碎至粉末状后放入容器中混合均匀。向容器中加入900克水进行煎煮,煎煮过程保持温度不小于80℃,煎煮2小时后,再次向容器中加入720克水进行第二次煎煮,温度不小于80℃,煎煮1小时后,再次向容器中加入720克水进行第三次煎煮,温度不小于80℃,煎煮1小时。煎煮后得到备用液,选用90目的滤筛将备用液过滤得到滤液,将滤液放入低温干燥机中进行干燥,干燥机设定为50摄氏度,干燥后成品粉末含水量7%取出即可得到成品粉末。在得到的成品粉末中加入透明质酸10克和寡肽8克,混合并搅拌均匀至乳液状。

实施例10:

选取并称量人参18克,丹参15克,母菊花15克,药蜀葵12克,忍冬花12克,银耳10克和芦荟8克,将上述称取的各药材分别放入粉碎机中,粉碎至粉末状后放入容器中混合均匀。向容器中加入900克水进行煎煮,煎煮过程保持温度不小于80℃,煎煮2小时后,再次向容器中加入720克水进行第二次煎煮,温度不小于80℃,煎煮1小时后,再次向容器中加入720克水进行第三次煎煮,温度不小于80℃,煎煮1小时。煎煮后得到备用液,选用100目的滤筛将备用液过滤得到滤液,将滤液放入低温干燥机中进行干燥,干燥机设定为60摄氏度,干燥后成品粉末含水量13%取出即可得到成品粉末。在得到的成品粉末中加入透明质酸10克和寡肽8克,混合并搅拌均匀至乳液状。

实验例

随机选取40名眼部患有近视、身体状况良好、年龄在6-12岁之间的青少年作为实验对象,上述40名青少年患者分为4组,每组10名,其中每组青少年患者的近视情况分布均匀。将上述各实施例中制备得到的该治疗近视眼的中药制剂分别对各组实验对象进行试验并监测。对第一组的10名实验对象进行编号:1-10,每个编号后的实验对象使用本产品相对应的实施例,剩余3组运用同样的方式进行实施例的分布和使用,观察4组的整体效果。每组实验对象的使用实施例前的视力作对照。

本产品的使用方法为每3天用1次,每次用量为1.5ml,30天为一个疗程,采用将实施例中的产品涂抹于实验对象的眼周处,以砭石按摩眼周经络或穴位等部位,利用透皮吸收作用对实验对象起治疗作用。本实验是以一个治疗疗程结束后观察并得出以下结论,如表1所示:

表1青少年(6-12岁)近视治疗裸眼视力表

注:表格中l:代表实验对象的左眼视力值;r:代表实验对象的右眼视力值。

通过表1的结果显示可知,本发明提供的该治疗近视眼的药剂的实施例中,实施例9和实施例10对实验对象的治疗效果最佳,其余各实施例对于实验对象而言均具有明显的效果。同时,从表格中的数据可以发现,实验对象1-4在使用了实施例1-4之后,裸眼视力数据整体呈现视力值快速增长状态;实验对象5-8在使用了实施例5-8之后,裸眼视力数据整体呈现视力值缓慢增长状态;实验对象9、10在使用了实施例9、10之后,裸眼视力数据整体呈现视力值持续增长状态。

随机选取30名眼部患有近视、身体状况良好、年龄在12-18(不包含12)岁之间的青少年作为实验对象,上述30名青少年患者分为3组,每组10名,其中每组青少年患者的近视情况分布均匀。将上述各实施例中制备得到的该治疗近视眼的中药制剂分别对各组实验对象进行试验并监测。对第一组的10名实验对象进行编号:1-10,每个编号后的实验对象使用本产品相对应的实施例,剩余2组运用同样的方式进行实施例的分布和使用,观察3组的整体效果。每组实验对象的使用实施例前的视力作对照。

本产品的使用方法为每3天用1次,每次用量为1.5ml,30天为一个疗程,采用将实施例中的产品涂抹于实验对象的眼周处,以砭石按摩眼周经络或穴位等部位,利用透皮吸收作用对实验对象起治疗作用。本实验是以一个治疗疗程结束后观察并得出以下结论,如表2所示:

表2青少年(12-18岁)近视治疗裸眼视力表

注:表格中l:代表实验对象的左眼视力值;r:代表实验对象的右眼视力值。

通过表2的结果显示可知,本发明提供的该治疗近视眼的药剂的实施例中,实施例9和实施例10对实验对象的治疗效果最佳,其余各实施例对于实验对象而言均具有明显的效果。同时,从表格中的数据可以发现,实验对象1-4在使用了实施例1-4之后,裸眼视力数据整体呈现视力值快速增长状态;实验对象5-8在使用了实施例5-8之后,裸眼视力数据整体呈现视力值缓慢增长状态;实验对象9、10在使用了实施例9、10之后,裸眼视力数据整体呈现视力值持续增长状态。

随机选取20名眼部患有近视、身体状况良好、年龄在18(不包含12)岁及以上的成年人,作为实验对象,上述20名患者分为2组,每组10名,其中每组患者的近视情况分布均匀。将上述各实施例中制备得到的该治疗近视眼的中药制剂分别对各组实验对象进行试验并监测。对第一组的10名实验对象进行编号:1-10,每个编号后的实验对象使用本产品相对应的实施例,剩余1组运用同样的方式进行实施例的分布和使用,观察2组的整体效果。每组实验对象的使用实施例前的视力作对照。

本产品的使用方法为每3天用1次,每次用量为1.5ml,30天为一个疗程,采用将实施例中的产品涂抹于实验对象的眼周处,以砭石按摩眼周经络和穴位,利用透皮吸收作用对实验对象起治疗作用。本实验是以一个治疗疗程结束后观察并得出以下结论,如表3所示:

表3成年人(18岁及以上)近视治疗裸眼视力表

注:表格中l:代表实验对象的左眼视力值;r:代表实验对象的右眼视力值。

通过表3的结果显示可知,本发明提供的该治疗近视眼的药剂的实施例中,实施例9和实施例10对实验对象的治疗效果最佳,其余各实施例对于实验对象而言均具有明显的效果。同时,从表格中的数据可以发现,实验对象1-4在使用了实施例1-4之后,裸眼视力数据整体呈现视力值缓慢增长状态;实验对象5-8在使用了实施例5-8之后,裸眼视力数据整体呈现视力值小幅度增长状态;实验对象9、10在使用了实施例9、10之后,裸眼视力数据整体呈现视力值持续增长状态。

本发明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制备上述实施例时,选用了透明质酸和寡肽与本发明的成品粉末之间按照一定配比得到乳液状物质,并进行了实验的验证。透明质酸和寡肽等是用于对眼部皮肤滋润的同时,有效促进成品粉末中的药用成分经透皮吸收作用进入人体,从而达到治疗的效果。就上述使用的透明质酸和寡肽是属于可溶性有机物,该可溶性有机物还包括鲸蜡醇乙基乙酸酯、甘油、丙二醇、小核菌胶、peg-硬脂酸酯、合成鲸蜡、甘油硬脂酸酯、卡波姆、三乙醇胺和羟苯甲酯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物。本发明提供的该成品粉末与水混合呈膏状亦可。对于本发明中的成品粉末与水或可溶性有机物混合的配比可根据实际过程中的具体产物进行相对应的设定,且可溶性有机物并不仅限于本实施例及上述提供的物质,凡是能够与本发明的成品粉末之间良好的融合,生成的产品能够达到治疗近视眼的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治疗近视眼的中药制剂,该中药制剂是通过选用常规性、资源丰富且药效适用的中药材进行制备得到,并在临床得到应用的。各类中药功效相辅相成、配伍合理、运用得当,有效促进了各中草药之间的相互协同,从而达到疏通眼部经络、祛瘀散结、调动眼部气血、补充眼部所需营养、缓解眼部疲劳,与此同时,有效解决了睫状肌痉挛,激活并修复了眼部受损细胞的活性,显著提升了裸眼视力,对近视眼、眼部干涩及眼部红血丝都具有极高的疗效,从根源上解决了近视问题。该药剂的制备方法步骤少、操作过程简单、对制备装置及操作人员要求不高且成本低廉。本发明无任何毒副作用,适用于各年龄段的个体。

尽管已用具体实施例来说明和描述了本发明,然而应意识到,本发明不局限于上述可选的实施方式,任何人在本发明的启示下都可得出其他各种形式的产品。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不应理解成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与此同时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会使相应的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书中界定的为准,并且说明书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书。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