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醇香蒸陈皮的炮制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8267600发布日期:2019-07-27 09:19阅读:64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中药炮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醇香蒸陈皮的炮制方法。



背景技术:

陈皮来源于芸香科植物橘及其栽培变种的干燥成熟果皮。陈皮又名橘皮,其性温、味苦、辛,入脾,肺经,具有理气健脾,燥湿化痰的功能,用于胸脘胀满,食少吐泻,咳嗽多痰等症。陈皮中的主要活性成分为黄酮类与挥发油类,在近几年的流行病调研报告中显示,黄酮类化合物能够降血压,降血脂,预防和改善心脑血管疾病,挥发油类活性成分能够清除体内自由基,起到抗氧化与抗衰老等作用。

陈皮作为传统的药材使用,历史悠久,其炮制工艺文献报道较多,根据实际应用的不同,其炮制方法也有所不同。传统的炮制方法有盐制、炒制、醋制、麸制等20多种。2010年版《中国药典》中收载的炮制方法为:除去杂质,喷淋水,润透,切丝,阴干。目前全国各地区陈皮炮制方法均采取净选后洗润,切丝生用。但是,这样炮制的陈皮辛辣,食用口感不好,适当的炮制可增加其功效,缓和燥性。例如专利cn102085262a(一种中药陈皮的炮制方法)提供了一种闷润和蒸制的方法以改善陈皮的辛燥。但是方法显著的降低了陈皮中挥发油类活性成分的含量,从而会影响陈皮的功效;专利cn103989781a(一种高效速香的陈皮炮制方法)采用酒闷,蒸制和长期保存的方法以除去辛燥,提高陈皮的醇香。该方法同样除去了陈皮中大量挥发性的活性成分且存放时间长,产品质量难以控制。因此,开发能保持陈皮活性成分同时改善陈皮口感的炮制方法,对提高陈皮市场价值具有重要的意义。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保持陈皮活性成分同时改善陈皮口感,本发明提供一种醇香蒸陈皮的炮制方法,利用安全可食的保护液对陈皮进行浸泡,避免陈皮挥发性成分的走失;采用蒸制和冷冻干燥的方式提高橙皮苷的转化量;最后利用乙醇蒸制提高了陈皮的醇香和口感。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醇香蒸陈皮的炮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步骤:

(1)将新鲜橘皮洗净后,剪成片,在保护液中浸泡15-25min,取出;

(2)将浸泡后的橘皮转移至中药蒸煮机中,水蒸气蒸15-25min,自然冷却,冷冻干燥1-2h,再经高温蒸-冷冻干燥处理2-3次;

(3)将步骤(2)所得的橘皮放入蒸炉中,利用乙醇-水蒸气蒸20-25min后,冷冻干燥即得醇香蒸陈皮。

优选的,步骤(1)中所述的鲜橘皮剪切后大小不大于2cm×2cm。

优选的,步骤(1)中所述的保护液由水、甘油、氯化钠组成,其中甘油、氯化钠的浓度分别为2-4g/ml和0.1-0.15g/ml。

优选的,步骤(1)中所述的浸泡时温度为35-45℃。

优选的,步骤(2)中所述的真空度为1-10pa,温度为-55至-70℃。

优选的,步骤(3)中所述的乙醇-水蒸气蒸时乙醇的浓度为20-35%。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所述的一种醇香蒸陈皮的炮制方法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利用安全可食的保护液对陈皮进行浸泡,避免陈皮在炮制时挥发性成分的走失;采用蒸制和冷冻干燥的方式提高橙皮苷的转化量也进一步避免了挥发性成分的走失;利用乙醇蒸制提高了陈皮的醇香和口感。经本发明制备的陈皮,活性成分含量高且醇香浓厚,品质优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实施例并不是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限定,所有基于本发明教导所作出的变化或等同替换,均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1

一种醇香蒸陈皮的炮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步骤:

(1)将新鲜橘皮洗净,剪成不大于2cm×2cm片,在含3g/ml的甘油和0.12g/ml氯化钠保护液中浸泡20min,取出;

(2)将浸泡后的橘皮转移至中药蒸煮机中,水蒸气蒸18min,自然冷却后-65℃冷冻干燥1.5h,再经高温蒸-冷冻干燥处理2次;

(3)将步骤(2)所得的橘皮放入蒸炉中,利用30%乙醇-水蒸气蒸25min后,冷冻干燥即得醇香蒸陈皮。

实施例2

一种醇香蒸陈皮的炮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步骤:

(1)将新鲜橘皮洗净后,剪成不大于2cm×2cm片,在含2.5g/ml的甘油和0.10g/ml氯化钠保护液中浸泡25min,取出;

(2)将浸泡后的橘皮转移至中药蒸煮机中,水蒸气蒸20min,自然冷却后-55℃冷冻干燥1.5h,再经高温蒸-冷冻干燥处理3次;

(3)将步骤(2)所得的橘皮放入蒸炉中,利用25%乙醇-水蒸气蒸25min后,冷冻干燥即得醇香蒸陈皮。

实施例3

一种醇香蒸陈皮的炮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步骤:

(1)将新鲜橘皮洗净后,剪成不大于2cm×2cm片,在含3g/ml的甘油和0.13g/ml氯化钠保护液中浸泡20min,取出;

(2)将浸泡后的橘皮转移至中药蒸煮机中,水蒸气蒸22min,自然冷却后-60℃冷冻干燥1.5h,再经高温蒸-冷冻干燥处理3次;

(3)将步骤(2)所得的橘皮放入蒸炉中,利用35%乙醇-水蒸气蒸20min后,冷冻干燥即得醇香蒸陈皮。

对比例1(专利cn102085262a方法)

(1)将新鲜橘皮洗净后,剪成不大于2cm×2cm片;

(2)将橘皮片移至中药蒸煮机中,加入陈皮质量2倍的水,室温闷润2h,在90℃条件下蒸制75min,取出,晾干,切丝,即得陈皮。

对比例2(cn103989781a)

(1)将新鲜橘皮洗净,晒干,剪成不大于2cm×2cm片;

(2)用喷雾器将白酒喷洒橘皮两侧,将橘皮片移至中药蒸煮机中,加入陈皮质量2倍的水,40℃闷润1h,在100℃条件下蒸制5min,取出,晾干,密封保存1年,即得陈皮。

对比例3(中国药典炮制方法)

(1)将新鲜橘皮洗净后,剪成不大于2cm×2cm片;

(2)水将橘皮片润湿后移至中药蒸煮机中,室温闷润2h,取出,晾干,切丝,即得陈皮。

对比例4(未用保护液浸泡)

(1)将新鲜橘皮洗净后,剪成不大于2cm×2cm片;

(2)将橘皮转移至中药蒸煮机中,水蒸气蒸22min,自然冷却后-60℃冷冻干燥1.5h后;再经高温蒸-冷冻干燥处理3次;

(3)将步骤(2)所得的橘皮放入蒸炉中,利用35%乙醇-水蒸气蒸20min后,冷冻干燥即得醇香蒸陈皮。

实施例1-3和对比例1-4所得陈皮进行成分分析

橙皮苷含量测定:参照2015版中国药典的方法,制备陈皮供试品溶液,采用中国药典高效液相色谱法(通则0512)测定,并计算橙皮苷的含量。

挥发性活性成分:将陈皮粉碎,筛得陈皮粉。准确称取50g陈皮粉于圆底烧瓶中,加入100ml石油醚,加热回流提取两次,合并提取液,冷却,过滤,滤液减压浓缩至膏状,将浸膏和无水乙醇以体积比1︰10的比例混合,搅匀,于-20℃下冷冻4h;用滤纸抽滤,滤液减压浓缩,得到陈皮挥发性提取物;采用气相色谱法-质谱对提取物进行分析。色谱条件:hp-innowax毛细管色谱柱(30m×250μm×0.25μm),载气he,流速为1.0ml/min;采用程序升温模式,起始温度50℃,保持5min,以速度2℃/min升到160℃,保持5min,再以12℃/min升到250℃,保持5min。进样口温度250℃,分流比40∶1。质谱条件:采用全扫描模式采集信号,电离源为ei,电离能量70ev;接口温度280℃,离子源温度200℃,四级杆温度150℃,扫描质量范围35amu~500amu。

表1.实施例1-6所得陈皮中橙皮苷含量以及挥发性成分的种类和总含量。

从表1中可以看出,经过蒸制后陈皮中橙皮苷的含量得到了显著提高,且采用保护液保护后,陈皮中挥发性活性成分的种类和含量都得到了显著提高。本发明的炮制方法,制得的陈皮活性成分含量高。

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具体实施例只是对本发明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发明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发明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非实质性的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发明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