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进型CT医学检测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516552发布日期:2019-08-24 09:29阅读:162来源:国知局
一种改进型CT医学检测床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改进型ct医学检测床。



背景技术:

自1972年美国科学家科马克宣告发明ct技术以来,在全世界得到广泛应用,为人类疾病的诊断发挥了巨大的贡献,现虽有最新的核磁共振技术诞生,但也取代不了ct的作用,ct将继续为人类健康不停的服务。然而在此同时,ct对人体危害也随着时间推移逐渐被认识。近年美国学者估计,美国约有500名15岁以下儿童有可能直接由ct扫描引发癌症,令人担忧。

国际辐射防护委员会(icrp)研究证实,做一次ct全身扫描体检,会使受检者辐射致癌的危险性增加约8%,辐射致癌及遗传性疾患是剂量线性无阈的,也就是说受照射越多患致死性癌症及遗传性疾患的可能性越大。研究还证实,暴露在x线下会导致多种肿瘤发生,包括白血病、甲状腺癌、乳腺癌和肺癌等,还有可能导致唾液腺、胃、结肠、膀胱、卵巢、中枢神经系统和皮肤肿瘤。目前没有一种装置是针对受检者可以使用的防护x线的装置。

中国专利zl:201410062558.2公开了一种ct扫描辐射防护床,该ct扫描辐射防护床包括床架、可折叠的两张铅皮、两个带动铅皮移动的移动装置和两件铅衣,所述床架包括床板以及固定在床板四角的四根床脚,所述两个移动装置均设在床脚上,所述两张铅皮的固定端分别固定在床板两端的在所述床脚上,所述两张铅皮的活动端分别固定在两个移动装置上,所述两件铅衣用于遮挡受检者无需检测的部位,使其检测部位露出。铅制品能吸收x线,该ct扫描辐射防护床采用铅皮和铅衣,铅皮和铅衣将不需要检查的部位遮挡,需要检查的部位露出来,如此能有效的防护受检者不需要检查的部位,极大的降低了ct扫描放射线对人体辐射剂量,从而减少因x线辐射造成的严重后果。然而该发明中的可折叠的两张铅皮需要盖在人体上,即对人体造成挤压,有需要人体承受一定的重量,以及可折叠的两张铅皮移动时的摩擦。并且可折叠的两张铅皮只能被拉动,不能被推动。可折叠的两张铅皮一经遮挡的部位不以调整,制成其尺寸大小、形状均不易被改变,因此使用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便捷、即可任意调节遮挡部位,又可使得遮挡物体不与人体接触,且添加与去除遮挡物均可自动完成的一种改进型ct医学检测床。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设计一种改进型ct医学检测床,所述ct医学检测床包括床体,床体下设有驱动遮护体横向移动的横向驱动部支撑架,横向驱动部支撑架上装有横向驱动机构,横向驱动机构与设置在床体两侧的横向驱动部件连接,横向驱动部件的上端设有若干个插孔,插孔内插装有拔插式横置的l型防辐射遮挡片,插接在床体两侧位置相对应的两片拔插式横置的l型防辐射遮挡片构成一对倒u型防辐射遮挡片,若干对紧密排列成一体的倒u型防辐射遮挡片构成倒u型的防辐射层;在横向驱动部支撑架下面安装有驱动床体纵向移动的纵向驱动机构。

为了便于驱动拔插式横置的l型防辐射遮挡片横向移动,使得床体两侧的拔插式横置的l型防辐射遮挡片向床体外侧移动时,便于患者就卧于床体上或从床体上离开,而当患者就卧于床体上以后或床体停止使用的状态下,使得床体两侧的拔插式横置的l型防辐射遮挡片向床体内侧移动,构成闭合的防护腔,优选的技术方案是,所述横向驱动部件为长条板状结构,插孔的上端口为设置在长条板的上边,横向驱动机构的驱动杆连接在长条板朝向床体一面的面板上,在面板的同一侧还安装有平行于横向驱动机构中驱动部件的导向杆,导向杆与设置在床体上的导向孔或导向槽滑动配合。

为了便于横向驱动机构驱动床体两侧的拔插式横置的l型防辐射遮挡片同步向床体外侧移动或同步向床体内测移动,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是,所述横向驱动部件与驱动杆垂直连接,驱动杆在远离长条板的一端连接有螺母或设有螺孔的凸块,螺母或设有螺孔的凸块与双向螺杆螺纹配合,双向螺杆包括设有左螺旋的左螺杆驱动段和设有右螺旋的右螺杆驱动段,在左螺杆驱动段与右螺杆驱动段之间设置有驱动齿轮,驱动齿轮与设置在横向驱动电机输出轴上的主动齿轮啮合构成横向驱动机构,横向驱动电机通过电机座安装在横向驱动部支撑架上。

为了确保拔插式横置的l型防辐射遮挡片的平稳移动,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还有,所述驱动杆与设置在床体下面的导向槽滑动配合。

为了确保床体能够平稳地进出ct医学检测内部,对病灶部位进行检测,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还有,所述纵向驱动机构包括设置在横向驱动部支撑架下面的螺母或设有螺纹孔的凸块,螺母或设有螺纹孔的凸块与螺杆螺纹配合,螺杆的一端通过支撑座支撑在ct医学检测床的基座上,螺杆的另一端通过法兰与纵向驱动电机连接,纵向驱动电机通过电机座与ct医学检测床的基座连接。

为了确保检测床体在纵向移动时具有良好的支撑,并使其能够平稳移动,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还有,在所述横向驱动部支撑架下面的两端设有支撑架,支撑架底部设有脚轮。

为了避免检测射线由两片拔插式横置的l型防辐射遮挡片对接部位穿过对人体造成损伤,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还有,在所述两片拔插式横置的l型防辐射遮挡片构的成一对倒u型防辐射遮挡片的连接部位设有上下相互搭接结构。

为了有效地遮挡检测射线对人体的损伤,同时又能满足外表美观,便于拔插操作的需求,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还有,所述拔插式横置的l型防辐射遮挡片其表层为塑料层,内部为实心的铅金属体。

为了便于精准地控制拔插式横置的l型防辐射遮挡片与床体的位移距离和位移速度,同时为了降低电机所产生的噪音,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还有,所述横向驱动电机为伺服电机、纵向驱动电机为伺服电机。

为了便于拔插式横置的l型防辐射遮挡片的拔插操作,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还有,在所述拔插式横置的l型防辐射遮挡片竖向的外侧设有提把。

本发明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在于:所述改进型ct医学检测床具有结构简单、使用便捷、即可任意调节遮挡部位,又可使得遮挡物体不与人体接触,且添加与去除遮挡物均可自动完成等特点。

该检测床在使用前需要先启动纵向驱动电机,将床体由ct医学检测机内移出,在启动横向驱动电机将横向驱动部件长条板由床体两侧向外移出,再将若干片拔插式横置的l型防辐射遮挡片分别插入床体两侧的横向驱动部件长条板上边上的插孔内,在插装拔插式横置的l型防辐射遮挡片时将需要检测的部位空开不插装拔插式横置的l型防辐射遮挡片,然后请患者就卧于检测床体上,反向启动横向驱动电机,使得床体两侧若干片拔插式横置的l型防辐射遮挡片同步向床体内侧合拢,构成除检测部位之外的封闭空腔,最后再反向启动纵向驱动电机,将检测床输送到ct医学检测机内对患者的病灶部位进行检测。检测后再将检测床恢复到检测前的初始状态。整个检测过程均可通过控制其控制自动完成,只有第一次将拔插式横置的l型防辐射遮挡片插入到床体两侧的横向驱动部件长条板上边上的插孔内,以及调整不同的空开检测部位不插入拔插式横置的l型防辐射遮挡片的工作需要人工操作。该检测床对被检测的患者不需要检测的部位避免了射线的照射损伤,同时也便于检测床操作者对检测床的操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改进型ct医学检测床检测开始前的主剖视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改进型ct医学检测床检测状态下的主剖视示意图;

图3是图1的俯视示意图;

图4是图2的俯视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改进型ct医学检测床中横向驱动部件长条板内侧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改进型ct医学检测床的外侧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7是本发明改进型ct医学检测床的外侧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8是图1中拔插式横置的l型防辐射遮挡片与横向驱动部件长条板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床体;2、横向驱动部支撑架;3、横向驱动部件;3.1、驱动杆;4、插孔;5、l型防辐射遮挡片;5.1、塑料层;5.2、铅金属体;6、防护腔;7、导向杆;8、导向孔;9、螺母;10、双向螺杆;11、驱动齿轮;12、横向驱动电机;13、主动齿轮;14、导向槽;15、螺母;16、螺杆;17、支撑座;18、基座;19、纵向驱动电机;20、支撑架;21、提把。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如图1~8所示,本发明是一种改进型ct医学检测床,所述ct医学检测床包括床体1,床体的主体采用现有ct医学检测床的床体,在床体1下设有驱动遮护体横向移动的横向驱动部支撑架2,横向驱动部支撑架2上装有横向驱动机构,横向驱动机构与设置在床体1两侧的横向驱动部件3连接,横向驱动部件3的上端设有若干个插孔4,插孔4可采用方孔或椭圆孔,插孔4内插装有拔插式横置的l型防辐射遮挡片5,插接在床体1两侧位置相对应的两片拔插式横置的l型防辐射遮挡片5构成一对倒u型防辐射遮挡片,若干对紧密排列成一体的倒u型防辐射遮挡片构成倒u型的防辐射层;在横向驱动部支撑架2下面安装有驱动床体1纵向移动的纵向驱动机构。

为了便于驱动拔插式横置的l型防辐射遮挡片5横向移动,使得床体1两侧的拔插式横置的l型防辐射遮挡片5向床体外侧移动时,便于患者就卧于床体1上或从床体1上离开,而当患者就卧于床体1上以后或床体停止使用的状态下,使得床体1两侧的拔插式横置的l型防辐射遮挡片5向床体1内侧移动,构成闭合的防护腔6,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案是,所述横向驱动部件3为长条板状结构,插孔4的上端口为设置在长条板的上边,横向驱动机构的驱动杆3.1连接在长条板朝向床体1一面的面板上,在面板的同一侧还安装有平行于横向驱动机构中驱动部件的导向杆7,导向杆7与设置在床体1上的导向孔8或导向槽滑动配合。

为了便于横向驱动机构驱动床体1两侧的拔插式横置的l型防辐射遮挡片5同步向床体1外侧移动或同步向床体1内测移动,本发明进一步优选的实施方案是,所述横向驱动部件3与驱动杆3.1垂直连接,驱动杆3.1在远离长条板的一端连接有螺母8或设有螺孔的凸块,螺母9或设有螺孔的凸块与双向螺杆10螺纹配合,双向螺杆10包括设有左螺旋的左螺杆驱动段和设有右螺旋的右螺杆驱动段,在左螺杆驱动段与右螺杆驱动段之间设置有驱动齿轮11,驱动齿轮11与设置在横向驱动电机12输出轴上的主动齿轮13啮合构成横向驱动机构,横向驱动电机12通过电机座安装在横向驱动部支撑架2上。由于左螺杆驱动段与右螺杆驱动段在横向驱动电机12主轴旋转时,与主动齿轮13啮合的驱动齿轮11带动双向螺杆10转动时,左螺杆驱动段与右螺杆驱动段驱动的螺母9的移动方向相反。因此,横向驱动电机12可以同时驱动床体两侧的横向驱动部件3,并带动拔插式横置的l型防辐射遮挡片5一起开启成敞开状态,或闭合成封闭状态。

为了确保拔插式横置的l型防辐射遮挡片5的平稳移动,本发明进一步优选的实施方案还有,所述驱动杆与设置在床体1下面的导向槽14滑动配合。

为了确保床体1能够平稳地进出ct医学检测内部,对病灶部位进行检测,本发明进一步优选的实施方案还有,所述纵向驱动机构包括设置在横向驱动部支撑架2下面的螺母15或设有螺纹孔的凸块,螺母11或设有螺纹孔的凸块与螺杆16螺纹配合,螺杆16的一端通过支撑座17支撑在ct医学检测床的基座18上,螺杆16的另一端通过法兰与纵向驱动电机19连接,纵向驱动电机19通过电机座与ct医学检测床的基座18连接。

为了确保检测床体在纵向移动时具有良好的支撑,并使其能够平稳移动,本发明进一步优选的实施方案还有,在所述横向驱动部支撑架2下面的两端设有支撑架20,支撑架20底部设有脚轮。

为了避免检测射线由两片拔插式横置的l型防辐射遮挡片5对接部位穿过对人体造成损伤,本发明进一步优选的实施方案还有,在所述两片拔插式横置的l型防辐射遮挡片5构的成一对倒u型防辐射遮挡片的连接部位设有上下相互搭接结构。

为了有效地遮挡检测射线对人体的损伤,同时又能满足外表美观,便于拔插操作的需求,本发明进一步优选的实施方案还有,所述拔插式横置的l型防辐射遮挡片5其表层为塑料层5.1,内部为实心的铅金属体5.2。

为了便于精准地控制拔插式横置的l型防辐射遮挡片5与床体1的位移距离和位移速度,同时为了降低电机所产生的噪音,本发明进一步优选的实施方案还有,所述横向驱动电机12为伺服电机、纵向驱动电机19为伺服电机。

为了便于拔插式横置的l型防辐射遮挡片5的拔插操作,本发明进一步优选的实施方案还有,在所述拔插式横置的l型防辐射遮挡片5竖向的外侧设有提把21。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