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吸附人体组织的吸附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57515发布日期:2019-08-17 01:44阅读:188来源:国知局
用于吸附人体组织的吸附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医疗设备应用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指用于吸附人体组织的吸附器。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自身的仪容仪表,尤其在皮肤方面,越来越重视美容效果,因此医疗手术逐渐走向精细化。

医院在外科手术中,如医院的植皮手术,植皮手术主要用于修复各类创面(如烧烫伤、外伤引起的创面,以及疤痕切除后的继发创面等),临床应用极为广泛。

根据创面位置及大小,选择不同位置的供皮区,为美观需要,供皮区常选在皮肤松弛且较隐蔽的部位,如腹股沟、上臂内侧、锁骨下部或腕掌侧。

皮片的处理方法:皮片取下后剪刀深面使其平整,并切去多余皮片,供皮区可直接缝合,若所取为厚断层皮片,将创面上所留部分真皮切除后再缝合创面;

皮片移植覆盖创面,边缘缝合并留长线,以便加以包扎;

用油纱覆盖皮片,再堆放网眼细纱布,均匀压紧皮片后,用所留长线结扎固定,使皮片和受压区紧密接触,以利于皮片愈合。

在现有技术中,一般在使用镊子移动皮片,但是现有的镊子,在移动皮片时,需要先下压皮片然后再给皮片夹持力,处于两个镊柄之间的皮片便会向中间隆起被镊子加持住,但是这样操作会造成皮片不平整,同时现有的镊子夹持一些皮片组织时,因为力度控制不精准,镊子的夹持部会造成皮片组织破裂,不利于皮片愈合,影响后期皮肤美观。

医院在外科手术中,如医院在外科手术中对于肿瘤的切除,一股采取血管钳提拉,以达到在手术治疗中取出肿瘤的目的,其不足之处是:采用血管钳进行钳夹时,钳夹张开口时,占用空间大,且钳夹容易造成组织损伤,同时,对瘤体的挤压易造成肿瘤破裂,增加了恶性肿瘤的转移机会,给患者带来不必要的痛苦和沉重的经济负担。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而提供用于吸附人体组织的吸附器,本发明的吸附器能够根据人体组织的厚度及大小提供对应的吸附力,在移动人体组织过程中保证人体组织完整度,不损伤人体组织,有利于人体组织后期愈合或完整取出。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用于吸附人体组织的吸附器,包括气筒、活塞杆、活塞头、活塞安装部、活塞和单向阀垫,气筒包括活塞运行腔、阀腔及连接管,单向阀垫设置在气筒的阀腔内,单向阀垫用于控制连接管与活塞运行腔连通,活塞安装部其由形成在活塞杆的下端的缩径管部构成,活塞杆的中心沿轴向贯穿形成有气体通道,活塞杆和活塞头是分开提供并装配于一起的,活塞头连接于活塞杆的下端,活塞头的连接柱固定在活塞杆的气体通道内,连接柱设有与气体通道连通的通路,活塞杆下端位于活塞安装部处设有横向通道,通路与横向通道对应并连通;活塞套设在活塞杆和活塞头之间的活塞安装部上,活塞用于打开或封闭横向通道;当活塞相对于活塞运行腔向下运动时,活塞产生变形而偏离接合位置,从而打开活塞安装部的横向通道,允许活塞运行腔通过气体通道与外部相通;当活塞相对于活塞运行腔向上运动时,活塞保持在接合位置,从而封闭横向通道,阻止活塞运行腔通过气体通道与外部相通,气筒的连接管下端设置有吸附头,活塞头的底部设置有气针管,气针管的长度小于活塞运行腔的长度,气针管的外周壁靠近上端设有进气孔,单向阀垫中心设有通孔,通孔处设有气嘴,单向阀垫通过压杆固定在阀腔底部,压杆的中心设有中心孔,气嘴上设有固定凸环,气嘴穿置单向阀垫的通孔与压杆的中心孔连接,固定凸环的上端面与单向阀垫的下端面相抵,气嘴的上端面与压杆的上端面平齐。

为优化上述技术方案,采取的措施还包括:

上述的活塞运行腔内设置有弹簧,弹簧一端与活塞头的底部抵触连接,弹簧的另一端与活塞运行腔的底部抵触连接。

上述的气筒的活塞运行腔上端设置有缸盖,缸盖中心设有导向孔,活塞杆的上端从导向孔中穿出。

上述的活塞杆上设置有与缸盖的内端面配合的凸肩,限定活塞杆相对于缸盖的按压行程上止点位置。

上述的缸盖的周缘向下垂直延设有一圈凸沿,活塞上设有与凸沿配合的卡肩。

上述的活塞杆的外周壁上靠近活塞安装部处形成一圈凸缘体,凸缘体的外周壁与缸盖的凸沿内壁滑动配合。

上述的连接管内设有缓冲层,缓冲层由多个弹性片构成,弹性片的一端与连接管固定连接。

上述的吸附头由连接帽及吸附罩组成,连接帽套接在连接管下端,吸附头为弹性、透明硅胶材料制成,吸附罩上均匀分布有多个负压腔,每个负压腔均与连接管连通,利用负压腔,吸附力不会大面积作用与组织表面,不损伤人体组织。

上述的活塞杆上端连接有按压冒,按压冒的外周壁上设有通气孔,通气孔与气体通道连通。

上述的气筒上端外周壁上设有指柄。

本发明的用于吸附人体组织的吸附器,包括气筒、活塞杆、活塞头、活塞安装部、活塞和单向阀垫,气筒包括活塞运行腔、阀腔及连接管,单向阀垫设置在气筒的阀腔内,单向阀垫用于控制连接管与活塞运行腔连通,活塞安装部其由形成在活塞杆的下端的缩径管部构成,活塞杆的中心沿轴向贯穿形成有气体通道,活塞杆和活塞头是分开提供并装配于一起的,活塞头连接于活塞杆的下端,活塞头的连接柱固定在活塞杆的气体通道内,连接柱设有与气体通道连通的通路,活塞杆下端位于活塞安装部处设有横向通道,通路与横向通道对应并连通;活塞套设在活塞杆和活塞头之间的活塞安装部上,活塞用于打开或封闭横向通道;当活塞相对于活塞运行腔向下运动时,活塞产生变形而偏离接合位置,从而打开活塞安装部的横向通道,允许活塞运行腔通过气体通道与外部相通;当活塞相对于活塞运行腔向上运动时,活塞保持在接合位置,从而封闭横向通道,阻止活塞运行腔通过气体通道与外部相通,气筒的连接管下端设置有吸附头,活塞头的底部设置有气针管,气针管的长度小于活塞运行腔的长度,气针管的外周壁靠近上端设有进气孔,单向阀垫中心设有通孔,通孔内设有气嘴,能够根据人体组织的厚度及大小提供对应的吸附力,在移动人体组织过程中保证人体组织完整度,不损伤人体组织,有利于人体组织后期愈合或完整取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剖视图;

图3是本发明的活塞组件处于向下运动过程中的剖视图;

图4是本发明的活塞头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的活塞杆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的连接管剖视图;

图7是图2中i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图1至图7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的附图标记为:气筒1、活塞运行腔11、阀腔12、连接管13、缸盖14、导向孔15、凸沿16、指柄17、活塞杆2、活塞安装部21、气体通道22、横向通道23、凸肩24、凸缘体25、按压冒26、通气孔27、活塞头3、连接柱31、通路32、活塞4、卡肩41、单向阀垫5、通孔51、气嘴52、压杆53、中心孔54、固定凸环55、吸附头6、连接帽61、吸附罩62、气针管7、进气孔71、弹簧8、缓冲层9、弹性片91。

如图1至图7所示:

用于吸附人体组织的吸附器,包括气筒1、活塞杆2、活塞头3、活塞安装部21、活塞4和单向阀垫5,气筒1包括活塞运行腔11、阀腔12及连接管13,气筒1的各部件为一体注塑成型,单向阀垫5设置在气筒1的阀腔12内,单向阀垫5用于控制连接管13与活塞运行腔11连通,单向阀垫5为圆片状结构,使用压杆固定在阀腔12底部,当连接管13内气体压力大于活塞运行腔11内气体压力,单向阀垫5打开,当连接管13内气体压力小于活塞运行腔11内气体压力,单向阀垫5关闭,活塞安装部21其由形成在活塞杆2的下端的缩径管部构成,活塞杆2的中心沿轴向贯穿形成有气体通道22,活塞杆2和活塞头3是分开提供并装配于一起的,活塞头3连接于活塞杆2的下端,活塞头3的连接柱31固定在活塞杆2的气体通道22内,连接柱31与气体通道22过盈配合连接,连接时可加入胶水增加牢固度,连接柱31设有与气体通道22连通的通路32,活塞杆2下端位于活塞安装部21处设有横向通道23,通路32与横向通道23对应并连通,横向通道23、通路32、气体通道22能够连通;活塞4套设在活塞杆2和活塞头3之间的活塞安装部21上,活塞4用于打开或封闭横向通道23;当活塞4相对于活塞运行腔11向下运动时,活塞4产生变形而偏离接合位置,从而打开活塞安装部21的横向通道23,允许活塞运行腔11通过气体通道22与外部相通;当活塞4相对于活塞运行腔11向上运动时,活塞4保持在接合位置,从而封闭横向通道23,阻止活塞运行腔11通过气体通道22与外部相通,气筒1的连接管13下端设置有吸附头6,活塞头3的底部设置有气针管7,气针管7的长度小于活塞运行腔11的长度,气针管7的外周壁靠近上端设有进气孔71,单向阀垫5中心设有通孔51,单向阀垫5通过压杆53固定在阀腔12底部,压杆53的中心设有中心孔54,气嘴52上设有固定凸环55,气嘴52穿置单向阀垫5的通孔与压杆53中心环的环孔连接,固定凸环55的上端面与单向阀垫5的下端面相抵,气嘴52上端面与压杆53上端面平齐,气嘴52中心设有可闭合的缝,气嘴52的缝在气针管7未插入下,能够有效的阻隔气体,使用时,将吸附头6贴在人体组织上,向下按压活塞杆2,活塞4相对于活塞运行腔11向下运动时,活塞4产生变形而偏离接合位置,从而打开活塞安装部21的横向通道23,允许活塞运行腔11通过气体通道22与外部相通,此时单向阀垫5关闭连接管13与活塞运行腔11连通,活塞运行腔11内的气体经过横向通道23、通路32、气体通道22排至气筒1外部,上提活塞杆2,活塞4相对于活塞运行腔11向上运动时,活塞4保持在接合位置,从而封闭横向通道23,阻止活塞运行腔11通过气体通道22与气筒1外部相通,此时活塞运行腔11内的气压低于连接管13内的气压,单向阀垫5打开,连接管13与活塞运行腔11连通,连接管13内的气体进入活塞运行腔11,吸附头6便可吸附人体组织,根据人体组织厚度及大小,来操作活塞杆2往复次数,每次按压活塞杆,使活塞运行至活塞运行腔11的中部左右,避免气针管7下端与扎入气嘴52内,使连接管13内得到适宜的气压,吸附头6能够吸附住人体组织同时不损伤人体组织,需要将人体组织脱离吸附头6时,向下按压活塞杆2,使气针管7下端与扎入气嘴52内,活塞运行腔11内的气体经进气孔71及气针管7进入连接管13内,连接管13因进入气体,从而不再吸附人体组织,便可将人体组织取下,能够根据人体组织的厚度及大小提供对应的吸附力,在移动人体组织过程中保证人体组织完整度,不损伤人体组织,有利于人体组织后期愈合或完整取出。

实施例中,活塞运行腔11内设置有弹簧8,弹簧8一端与活塞头3的底部抵触连接,弹簧8的另一端与活塞运行腔11的底部抵触连接,探条7穿置在弹簧8内,向下按压活塞杆2,活塞头3便会压缩弹簧,松开活塞杆2时,弹簧便会使活塞杆2自动复位,方便操作。

实施例中,气筒1的活塞运行腔11上端设置有缸盖14,缸盖14中心设有导向孔15,活塞杆2的上端从导向孔15中穿出,缸盖14对活塞杆2起到引导作用。

实施例中,活塞杆2上设置有与缸盖14的内端面配合的凸肩24,限定活塞杆2相对于缸盖14的按压行程上止点位置。

实施例中,缸盖14的周缘向下垂直延设有一圈凸沿16,活塞4上设有与凸沿16配合的卡肩41,进一步密封,避免外界空气从活塞4与活塞运行腔11腔壁之间进入。

实施例中,活塞杆2的外周壁上靠近活塞安装部21处形成一圈凸缘体25,凸缘体25的外周壁与缸盖14的凸沿16内壁滑动配合,凸缘体25能够防止活塞进一步沿着活塞杆2向上移动。

实施例中,连接管13内设有缓冲层9,缓冲层9由多个弹性片91构成,弹性片91的一端与连接管13固定连接,气针管7下端与扎入气嘴52内,由于连接管13内的气压低,会使进入气体产生冲击力,缓冲层9阻挡气体的冲击力,避免将人体组织迅速弹开。

实施例中,吸附头6由连接帽61及吸附罩62组成,连接帽61套接在连接管13下端,吸附头6为弹性、透明硅胶材料制成,吸附罩上均匀分布有多个负压腔,每个负压腔均与连接管连通,利用负压腔,吸附力不会大面积作用与组织表面,不损伤人体组织。

实施例中,活塞杆2上端连接有按压冒26,按压冒26的外周壁上设有通气孔27,通气孔27与气体通道22连通,方便操作,避免操作过程中堵塞气体通道22。

实施例中,气筒1上端外周壁上设有指柄17。

本发明的操作方法:将吸附头6贴在人体组织上,向下按压活塞杆2,活塞4相对于活塞运行腔11向下运动时,活塞4产生变形而偏离接合位置,从而打开活塞安装部21的横向通道23,允许活塞运行腔11通过气体通道22与外部相通,此时单向阀垫5关闭连接管13与活塞运行腔11连通,活塞运行腔11内的气体经过横向通道23、通路32、气体通道22排至气筒1外部,松开活塞杆2,在弹簧的恢复力作用下,活塞4相对于活塞运行腔11向上运动时,活塞4保持在接合位置,从而封闭横向通道23,阻止活塞运行腔11通过气体通道22与气筒1外部相通,此时活塞运行腔11内的气压低于连接管13内的气压,单向阀垫5打开,连接管13与活塞运行腔11连通,连接管13内的气体进入活塞运行腔11,吸附头6便可吸附人体组织,根据人体组织厚度及大小,来操作活塞杆2往复次数,每次按压活塞杆,使活塞运行至活塞运行腔11的中部左右,避免气针管7下端扎入气嘴52内,使连接管13内得到适宜的气压,吸附头6能够吸附住人体组织同时不损伤人体组织,需要将人体组织脱离吸附头6时,向下按压活塞杆2,弹簧完全压缩时,气针管7下端与扎入气嘴52内,外部气体经气体通道22、活塞运行腔11、进气孔71及气针管7进入连接管13内,连接管13因进入气体,从而不再吸附人体组织,便可将人体组织取下。

本发明的最佳实施例已阐明,由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做出的各种变化或改型都不会脱离本发明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