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鼻中隔缝合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621625发布日期:2019-09-06 22:32阅读:460来源:国知局
一种鼻中隔缝合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鼻中隔缝合装置。



背景技术:

鼻中隔偏曲是鼻中隔诸骨发育不均衡所致,也可因鼻外伤或鼻腔占位性病变引起的鼻中隔偏向一侧或两侧、或局部有突起,从而引起鼻腔功能障碍。依据鼻中隔偏曲的类型和程度可引起:鼻塞、鼻出血、头痛、鼻窦引流受阻继发鼻窦炎等不适症状。有临床症状的鼻中隔偏曲需行手术矫正。

在手术完成之后为了使鼻腔结构能够尽快恢复稳定,避免出现鼻中隔脓肿、血肿等并发症,通常需进行鼻腔填塞。但鼻腔填塞存在一些弊端,如鼻腔张力过大、填取过程反复擦伤鼻黏膜、易出现血肿和粘连、患者疼痛程度增加、鼻腔引流及正常通气受限等。

目前,临床开始使用鼻中隔缝合术取代术后填塞,在避免鼻腔填塞的同时还能够提高手术的有效性,在手术中通过生理盐水冲洗术腔,对患者是否存在出血和碎骨片的情况进行全面检查,然后缝合鼻中隔。具体做法为:使用4-0可吸收缝线,手持持针器从左侧鼻腔鼻中隔的后上方到右侧鼻腔进行缝合,然后从右侧鼻腔鼻中隔后下方到左侧鼻腔缝合,连续贯穿缝合,在缝合到切口附近时,从右侧鼻腔到鼻中隔左侧鼻腔后方进行缝合,然后闭合切口,打结,固定。但是由于鼻腔狭窄,穿线过程中视野受限,进而导致穿线过程异常麻烦,而且在穿线过程中力量不好控制,缝合操作力量太小不能将缝合线穿过鼻中隔,导致穿线失败,缝合操作力量过大可能损伤鼻腔粘膜,因此急需设计一种鼻中隔缝合装置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鼻中隔缝合装置,降低了鼻中隔缝合难度,提高缝合效率。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鼻中隔缝合装置,包括底座、推线管、引线管、弹簧板和滑块;

所述推线管和引线管间隔且垂直安装在底座的顶部,引线管的外壁上套设有橡胶套;弹簧板倾斜设置在推线管中,弹簧板的下端与推线管的下部固连,弹簧板上部的侧面设置两个引线针,两个引线针上下间隔设置,每个引线针的表面上设置一挂线槽,挂线槽为斜槽,挂线槽的开口端位于针尖的方向;

滑块设置在底座中,滑块的上端穿过底座伸入推线管中,滑块的侧壁上设置有滑槽,弹簧板位于滑槽中,当滑块沿推线管的轴向移动,能够使弹簧板向引线管的一侧移动,并使引线针的挂线槽穿过橡胶套。

优选的,所述弹簧板的上端设置可拆装的针座,引线针设置在针座的侧壁上,引线针的轴线与针座的侧壁垂直设置。

优选的,所述针座的另一侧壁上设置有t型槽,针座通过t型槽卡接在弹簧板上。

优选的,所述弹簧板包括配合段和弹性段,弹性段的下端与推线管固连,配合段的宽度小于弹性段的宽度,针座安装在配合段上,并且针座的下端抵接弹性段的顶部。

优选的,所述推线管和引线管上分别设置有第一针槽和第二针槽,第一针槽和第二针槽设置在引线针的移动路径上。

优选的,所述第一针槽和第二针槽分别设置在推线管和引线管侧壁的上部,并且相对设置。

优选的,所述滑槽的上部倾斜设置,倾斜面与弹簧板的斜面相匹配。

优选的,所述滑槽的斜面与滑槽下部的底面圆弧过渡连接。

优选的,所述底座中还设置有弹簧,弹簧套设在滑块上,滑块的下部设置有定位环,弹簧的上端抵接在底座顶板的底面,其下端抵接在定位环上,定位环的底部设置有推杆,推杆的下端伸出底座的底板。

优选的,所述推线管和引线管分别与底座的内部连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鼻中隔缝合装置,包括分别设置在两个鼻孔中的推线管和引线管,并在引线管的外侧套设橡胶套,在推线管中设置弹簧板和滑块,弹簧板的上部设置两个引线针,将缝合线卡在挂线槽中,使滑块沿推线管向上移动,推动弹簧板向引线管的方向转动,进而引线针能够穿过鼻中隔,并且使挂线槽穿过橡胶套,弹簧板复位后,缝合线留在橡胶套上,完成缝合线的穿引;采用该缝合装置,解决了因鼻孔空间狭小,在鼻中隔上穿线的困难,该装置能够同时将缝合线的两端穿过鼻中隔,穿线方便快捷,降低了缝合难度,提高手术效率。

进一步,通过针座将引线针固定在弹簧板上,便于更换引线针,避免一针多用造成病毒的感染,降低医疗成本,提高手术的安全性。

进一步,通过t型槽安装针座,拆装方便,制造简单。

进一步,将弹簧板设计为两段,能够对针座的安装位置进行定位,避免针座的移动,导致缝合位置不准确。

进一步,在推线管和引线管上设置针槽,对引线针在移动过程中进行定位,保证引线的准确性。

进一步,采用弹簧使滑块复位,结构简单,实现滑块的自动复位,提高操作效率,缩短手术时间。

进一步,使推线管和引线管分别与底座的内部连通,保证在引线的过程中患者呼吸顺畅,降低患者的痛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鼻中隔缝合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鼻中隔缝合装置的俯视图;

图3为本发明弹簧板与针座安装状态下的侧视图;

图4为本发明弹簧板与针座安装状态下的俯视图;

图5为本发明针座的俯视图;

图6为本发明推线管的侧视图;

图7为本发明弹簧板的侧视图;

图8为本发明滑块的剖视图;

图9为本发明滑块的侧视图;

图10为本发明滑块的俯视图。

图中:1、推线管;2、针座;3、弹簧板;4、滑块;5、弹簧;6、引线针;7、挂线槽;8、橡胶套;9、引线管;10、第二线槽;11、第一针槽;41、滑槽;42、定位环;43、推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所述是对本发明的解释而不是限定。

参阅图1至图10,一种鼻中隔缝合装置,包括底座、推线管1、引线管2、弹簧板3、针座2和滑块4。

其中,推线管1和引线管2均为管状结构,底座为空心盒体结构,推线管1和引线管2间隔且垂直安装在底座的顶部,推线管1和引线管2之间的距离与鼻中隔的厚度相匹配,推线管1和引线管2的下端与底座连通,引线管9的外壁上套设有橡胶套8。

参阅图2,推线管1和引线管2均靠近底座的同一侧,并且推线管1和引线管2两条中心线之间形成的平面与底座的侧面平行,将推线管1和引线管2位于底座顶面的边缘,便于将推线管1和引线管2插入两个鼻孔中。

参阅图3和4,弹簧板3为薄板结构,采用高弹性材料制作,弹簧板3倾斜安装在推线管1中,弹簧板3的下端与推线管1下端的内壁固定连接,其连接端位于靠近引线管一侧的内部,弹簧板3倾斜延伸至推线管1的上端。

参阅图5,针座2的一侧设置有t型槽,针座2通过t型槽配装在弹簧板3的上端,针座的另一侧上下间隔设置两个引线针6,引线针6的中心线与针座的侧面垂直,且针尖向引线管9方向,两个引线针中心线形成的平面与推线管和引线管中心线形成的平面重合。引线针6的针尖端设置有挂线槽7,挂线槽为斜槽,挂线槽的开口端位于针尖端方向,缝合线能够设置在挂线槽中。

参阅图6,推线管1的侧壁上垂直设置第一针槽11,引线管9的侧壁上垂直设置第二针槽10,第一针槽11和第二针槽10相对设置,并且对应水平贯穿推线管1和引线管9的侧壁;引线针能够穿过第一针槽11进入第二针槽中。

参阅图7,弹簧板3包括配合段和弹性段,弹性段的下端与推线管固连,配合段的宽度小于弹性段的宽度,针座的下端抵接弹性段的上端,弹簧板这样设计便于对针座的安装位置进行定位,针座与弹簧板可拆卸连接,便于更换针座,即每执行一次缝合手术,变更换一个针座2,防止病毒的交叉传染,提高手术的安全性。

参阅图8,滑块4为圆周柱型结构,滑块的一侧设置有垂直的滑槽41,滑槽的宽度与弹簧板3的宽度相同,滑槽的上端为斜面,该斜面与弹簧板的斜度相同。滑块安装在底座中,滑块4的上端穿过底座的顶面伸入推线管1中,滑块的直径与推线管1的内径相同,弹簧板位于滑槽中,滑块4沿推线管1的轴线向上移动,滑槽41斜面能够对推弹簧板向引线管方向移动。

参阅图9和图10,底座中还设置有弹簧,弹簧套设在滑块4上,滑块的下部设置有定位环42,弹簧的上端抵接在底座顶板的底面,其下端抵接在定位环上,弹簧处于预压状态,定位环的底部设置有推杆43,推杆的下端伸出底座的底板。

底座包括底部开口的盒体,在盒体的开口端设置底板,底板扣接在盒体的底部,在盒体顶面的两侧设置有弧形凹槽,操作时,手指放置凹槽中,便于操作缝合装置。

下面对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鼻中隔缝合装置的使用方法进行详细的阐述。

首先,将缝合线的两端分别横向设置在两个引线针的挂线槽中,即缝合线的轴线与引线针的轴线垂直状态,缝合线的端部径向穿过挂线槽,同时将其余的缝合线放入推线管中。

然后,将推线管1和引线管9分别放入两个鼻孔中,鼻中隔位于推线管1和引线管9之间,底座的顶面与鼻子的下端抵接,由于推线管1和引线管9与底座连通,因此在手术过程能够保证患者呼吸顺畅。

其次,自底座的底面向底面方向推动推杆,滑块沿推线管向上移动,在移动的过程中,滑槽推动弹簧板变形,向引线管的一侧移动,同时两个引线针带动缝合线的两端分别穿过第一针槽和鼻中隔,当针座的侧面与推线管1的内壁接触,引线针的端部依次穿过橡胶套和第二针槽,同时挂线槽7带动缝合线穿过橡胶套,在橡胶套的挤压力下,将缝合线固定在橡胶套上。

最后,松开推杆,在弹簧的作用力下,滑块向底座的底部方向移动,弹簧板在弹力的作用下带动针座复位,由于挂线槽向针尖的方向倾斜设置,因此在引线针复位的过程中,不会将缝合线自橡胶套中带出,缝合线的端部留在橡胶套上,然后将缝合器自鼻孔中取出,能够将引线自鼻孔引出,至此完成缝合线在鼻中隔中的穿引,医生完成缝合线的打结,剪掉多余的线,至此完成缝合。

以上内容仅为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思想,不能以此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是按照本发明提出的技术思想,在技术方案基础上所做的任何改动,均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