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的回旋灸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708218发布日期:2019-09-18 00:02阅读:372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的回旋灸仪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艾灸仪技术领域,进一步涉及回旋灸疗法的机械化实现手段,具体涉及一种新型的回旋灸仪。



背景技术:

回旋灸,是指将艾灸条的燃烧点在穴区上方约3厘米处进行环绕运动的一种艾条悬起灸法。本法使皮肤有温热感而不致于灼痛。本法适于病损表浅而面积大者,如神经性皮炎、牛皮癣、股外侧皮神经炎、皮肤浅表溃疡、带状疱疹、褥疮等,对风湿痹症及周围性面神经麻痹也有效果。另可用于近视眼、白内障、慢性鼻炎、以及排卵障碍等。

回旋灸疗法已被证明具有确切的理疗效果,但目前只能通过手持方式进行。不仅占用人力,而且燃烧点到穴位的距离难以恒定,在操作过程中,若距离太远则无法发挥艾灸的疗效,若太近则容易烫伤皮肤,同时,忽近忽远的状态也不满足回旋灸疗法所应当具有的运动轨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旨在针对现有技术的技术缺陷,提供一种新型的回旋灸仪,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常规回旋灸疗法只能通过手持方式进行,因而占用人力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要解决的另一技术问题是当采用机械化手段代替手持方式进行回旋灸理疗时,如何避免烫伤皮肤。

本发明要解决的再一技术问题是当采用机械化手段代替手持方式进行回旋灸理疗时,如何保持艾灸燃烧点到皮肤的距离恒定。

本发明要解决的又一技术问题是当采用机械化手段代替手持方式进行回旋灸理疗时,如何满足回旋灸的旋转式运动轨迹。

为实现以上技术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的回旋灸仪,包括基座,支架,电机,转盘,凸出部,螺孔,筒体,螺杆,腔体,弹簧,艾灸条,燃烧点,外螺纹部,网罩,管体,内螺纹部,折角条,其中,支架固定连接在基座上,电机的外壁与支架固定连接,电机的转轴与转盘上端的凸出部相连接,在转盘的下端具有螺孔,所述螺孔的轴线与电机的轴线不重合;筒体的一个端面封闭、另一个端面开口,在筒体的封闭的端面外侧固定连接有螺杆,筒体的内部为腔体,弹簧位于所述腔体中,弹簧的一端与筒体的封闭的端面内侧固定连接,弹簧的另一端顶压在艾灸条的一端,艾灸条的另一端为燃烧点,筒体开口端的外壁上具有外螺纹部;网罩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管体,在所述管体的内壁上具有内螺纹部,在述管体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若干折角条;筒体通过外螺纹部丝接在管体的内螺纹部上,艾灸条的燃烧点顶压在所述折角条处;筒体通过螺杆与转盘下端的螺孔丝接固定。

作为优选,所述支架包括丝杆和丝杆升降台,其中丝杆竖直的固定连接在基座上,在丝杆上连接有丝杆升降台,电机的外壁与丝杆升降台固定连接。

作为优选,螺孔的轴线与电机的轴线相互平行。

作为优选,所述筒体分为上下两段,所述筒体的上下两段之间通过卡扣连接。

作为优选,管体的上端伸入至网罩内部,位于管体顶端的折角条的数量为4个。

在以上技术方案中,基座用于承载支架;支架用于承载电机;电机用于带动转盘转动,由于艾灸条经由筒体、螺杆等结构与转盘上的螺孔丝接固定,同时螺孔的轴线不与电机的轴线(即电机转轴所在的直线)相重合,因此在电机的驱动下,螺孔及其所承载的螺杆、筒体、艾灸条等结构均做环绕运动,从而得到回旋灸所应当具有的环绕状运动轨迹;这一环绕运动的半径即为螺孔轴线到电机轴线的距离,因此这一环绕运动的半径可在装置设计阶段灵活确定。

凸出部用于同电机的转轴固定连接;螺孔用于供螺杆丝接固定;筒体的外部承载螺杆,筒体内部的腔体用于容纳艾灸条;弹簧用于持续顶压艾灸条尾端(即不燃烧端),从而将燃烧点持续顶压在折角条处,进而可保持燃烧点到外部皮肤的距离恒定;艾灸条为常规的条状艾灸,可自市面购得;筒体开口端外壁上的外螺纹部用于同管体内壁的内螺纹部丝接固定,从而将筒体与网罩加以固定;当筒体丝接固定在管体上时,受弹簧的推动作用,艾灸条末端的燃烧点伸入至管体中,并被顶压在折角条处,折角条对燃烧点起到限位作用;网罩用于将燃烧点与位于外部的患者皮肤相隔离,从而避免燃烧点误触皮肤造成烫伤;网罩为硬质的多孔状壳体结构,既保证燃烧点与皮肤的隔离,又不影响艾灸气息穿过,同时不影响艾灸燃烧所需的空气供给。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还可将支架设计为配套的丝杆及丝杆升降台,其中丝杆由于承载丝杆升降台,为其提供上下运动空间,丝杆升降台可用于在执行艾灸理疗前调整高度,从而契合使用需求。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型的回旋灸仪,该技术方案设计了符合回旋灸疗法运动特征的机械结构,并采用了全新的艾灸条固定模式。具体来看,本发明利用筒体和网罩构成一相对封闭的空间,艾灸条位于该空间中,其后端由弹簧持续顶压,使前端的燃烧点保持在折角条处,从而保证了燃烧点到外部的距离恒定;同时,基于网罩的阻挡作用,可避免燃烧点误触皮肤造成烫伤。在此基础上,利用筒体末端的螺杆与转盘上的螺孔丝接固定,再由电机驱动转盘转动,基于螺孔与电机转轴不重合的特点,在转盘转动的过程中艾灸及其燃烧点持续做环绕运动,从而得到理想的环绕状运动轨迹,满足回旋灸疗法的要求。应用本发明,不仅省了人力,而且可获得理想的回旋灸运动轨迹,同时能够保持艾灸条与穴位之间的距离恒定,还避免了燃烧点误触皮肤造成烫伤的问题,具有良好的使用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中网罩的纵剖面结构图;

图2是本发明中网罩的外部结构图;

图3是本发明中网罩的仰视图;

图4是本发明中筒体的纵剖面结构图;

图5是本发明中转盘底面的结构图;

图6是本发明中转盘顶面的结构图;

图7是本发明中,筒体丝接于网罩时的纵剖面结构图;

图8是本发明整体的外部结构图;

图中:

1、基座2、支架3、电机4、转盘

5、凸出部6、螺孔7、筒体8、螺杆

9、腔体10、弹簧11、艾灸条12、燃烧点

13、外螺纹部14、网罩15、管体16、内螺纹部

17、折角条21、丝杆22、丝杆升降台。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为了避免过多不必要的细节,在以下实施例中对属于公知的结构或功能将不进行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中所使用的近似性语言可用于定量表述,表明在不改变基本功能的情况下可允许数量有一定的变动。除有定义外,以下实施例中所用的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发明所属领域技术人员普遍理解的相同含义。

实施例1

一种新型的回旋灸仪,如图1~5所示,包括基座1,支架2,电机3,转盘4,凸出部5,螺孔6,筒体7,螺杆8,腔体9,弹簧10,艾灸条11,燃烧点12,外螺纹部13,网罩14,管体15,内螺纹部16,折角条17,其中,支架2固定连接在基座1上,电机3的外壁与支架2固定连接,电机3的转轴与转盘4上端的凸出部5相连接,在转盘4的下端具有螺孔6,所述螺孔6的轴线与电机3的轴线不重合;筒体7的一个端面封闭、另一个端面开口,在筒体7的封闭的端面外侧固定连接有螺杆8,筒体7的内部为腔体9,弹簧10位于所述腔体9中,弹簧10的一端与筒体7的封闭的端面内侧固定连接,弹簧10的另一端顶压在艾灸条11的一端,艾灸条11的另一端为燃烧点12,筒体7开口端的外壁上具有外螺纹部13;网罩14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管体15,在所述管体15的内壁上具有内螺纹部16,在述管体15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若干折角条17;筒体7通过外螺纹部13丝接在管体15的内螺纹部16上,艾灸条11的燃烧点12顶压在所述折角条17处;筒体7通过螺杆8与转盘4下端的螺孔6丝接固定。

该装置的工作原理如下:基座1用于承载支架2;支架2用于承载电机3;电机3用于带动转盘4转动,由于艾灸条11经由筒体7、螺杆8等结构与转盘4上的螺孔6丝接固定,同时螺孔6的轴线不与电机3的轴线(即电机3转轴所在的直线)相重合,因此在电机3的驱动下,螺孔6及其所承载的螺杆8、筒体7、艾灸条11等结构均做环绕运动,从而得到回旋灸所应当具有的环绕状运动轨迹;这一环绕运动的半径即为螺孔6轴线到电机3轴线的距离,因此这一环绕运动的半径可在装置设计阶段灵活确定。

凸出部5用于同电机3的转轴固定连接;螺孔6用于供螺杆8丝接固定;筒体7的外部承载螺杆8,筒体7内部的腔体9用于容纳艾灸条11;弹簧10用于持续顶压艾灸条11尾端(即不燃烧端),从而将燃烧点12持续顶压在折角条17处,进而可保持燃烧点12到外部皮肤的距离恒定;艾灸条11为常规的条状艾灸,可自市面购得;筒体7开口端外壁上的外螺纹部13用于同管体15内壁的内螺纹部16丝接固定,从而将筒体7与网罩14加以固定;当筒体7丝接固定在管体15上时,受弹簧10的推动作用,艾灸条11末端的燃烧点12伸入至管体15中,并被顶压在折角条17处,折角条17对燃烧点12起到限位作用;网罩14用于将燃烧点12与位于外部的患者皮肤相隔离,从而避免燃烧点12误触皮肤造成烫伤;网罩14为硬质的多孔状壳体结构,既保证燃烧点12与皮肤的隔离,又不影响艾灸气息穿过,同时不影响艾灸燃烧所需的空气供给。

实施例2

一种新型的回旋灸仪,如图1~5所示,包括基座1,支架2,电机3,转盘4,凸出部5,螺孔6,筒体7,螺杆8,腔体9,弹簧10,艾灸条11,燃烧点12,外螺纹部13,网罩14,管体15,内螺纹部16,折角条17,其中,支架2固定连接在基座1上,电机3的外壁与支架2固定连接,电机3的转轴与转盘4上端的凸出部5相连接,在转盘4的下端具有螺孔6,所述螺孔6的轴线与电机3的轴线不重合;筒体7的一个端面封闭、另一个端面开口,在筒体7的封闭的端面外侧固定连接有螺杆8,筒体7的内部为腔体9,弹簧10位于所述腔体9中,弹簧10的一端与筒体7的封闭的端面内侧固定连接,弹簧10的另一端顶压在艾灸条11的一端,艾灸条11的另一端为燃烧点12,筒体7开口端的外壁上具有外螺纹部13;网罩14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管体15,在所述管体15的内壁上具有内螺纹部16,在述管体15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若干折角条17;筒体7通过外螺纹部13丝接在管体15的内螺纹部16上,艾灸条11的燃烧点12顶压在所述折角条17处;筒体7通过螺杆8与转盘4下端的螺孔6丝接固定。其中,所述支架2包括丝杆21和丝杆升降台22,其中丝杆21竖直的固定连接在基座1上,在丝杆21上连接有丝杆升降台22,电机3的外壁与丝杆升降台22固定连接。螺孔6的轴线与电机3的轴线相互平行。所述筒体7分为上下两段,所述筒体7的上下两段之间通过卡扣连接。管体15的上端伸入至网罩14内部,位于管体15顶端的折角条17的数量为4个。

以上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申请范围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