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化雀啄式艾灸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976338阅读:385来源:国知局
自动化雀啄式艾灸仪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更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自动化雀啄式艾灸仪;提供一种省时省力、节约人工成本、提高工作效率且方便快捷的自动化雀啄式艾灸仪;包括固定座、升降座、烟囱通道和雀啄装置,所述固定座通过升降座与烟囱通道联接,所述固定座内设置有升降电机和丝杆,所述升降电机与丝杆连接,所述丝杆与升降座固定联接,所述升降座内设置有旋转电机,所述旋转电机通过旋转臂与雀啄装置固定联接,所述雀啄装置包括内筒、内筒灸头、外筒、助推器和雀啄电机,所述助推装置包括头盖、助推弹力杆、挡片和尖头,所述固定座下端固定有底座,所述底座下端联接有万向轮;本实用新型主要应用在艾灸治疗方面。
【专利说明】
自动化雀啄式艾灸仪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更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自动化雀啄式艾灸仪。
【背景技术】
[0002]艾灸是传统医学中最古老的医疗方法之一,艾灸疗法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它的作用机理和针疗有相近之处,并且与针疗有相辅相成的治疗作用,通常针、灸并用,故称为针灸。它是用艾叶制成的艾灸材料,产生的艾热刺激体表穴位或特定部位,通过激发经气的活动来调整人体紊乱的生理生化功能,从而达到防病治病目的的一种治疗方法。雀啄灸是艾条悬灸中的一种方法,是将艾条燃着对准穴位一起一落的进行灸治,给予穴位或局部一个间歇性的冷热刺激,从而发挥和加强经络、腧穴的治疗作用,促使远端或局部的疾病得到痊愈。灸法对百余种疾病均有较好的疗效,目前雀啄灸艾灸治疗工序多靠人工进行,而艾灸疗法需要长时间的对治疗部位进行灸灼,既费时又费力,效率低,且极大的增加了艾灸师的工作负担,增加人力消耗,因此,在今天21世纪高效率时代,有必要对其进行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0003]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省时省力、节约人工成本、提高工作效率且方便快捷的自动化雀啄式艾灸仪。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5]自动化雀啄式艾灸仪,包括固定座、升降座、烟囱通道和雀啄装置,所述固定座通过升降座与烟囱通道联接,所述固定座内设置有升降电机和丝杆,所述升降电机与丝杆连接,所述丝杆与升降座固定联接,所述升降座内设置有旋转电机,所述旋转电机通过旋转臂与雀啄装置固定联接,所述雀啄装置包括内筒、内筒灸头、外筒、助推器和雀啄电机,所述外筒为空心圆柱,侧部连通有排烟软管,下部联接有除灰网罩,所述内筒设置在外筒的内部,且与雀啄电机连接,所述内筒灸头设置在内筒的下端,所述助推装置包括头盖、助推弹力杆、挡片和尖头,所述头盖通过螺纹与外筒的上端联接,所述头盖通过助推弹力杆与挡片固定联接,所述尖头固定在挡片上,所述雀啄电机设置在雀啄装置的一侧,所述雀啄装置通过雀啄电机的外壳与旋转臂固定联接,所述固定座下端固定有底座,所述底座下端联接有万向轮。
[0006]所述排烟软管的一端与雀啄装置的外筒侧部连通,另一端依次通过烟囱通道、升降座、固定座的内部与固定座下部侧面的烟道出口联通,所述烟道出口可与室外联通,所述固定座内还设置有风机,所述风机与排烟软管连接。
[0007]所述除灰网罩设置在内筒灸头的正下方,所述除灰网罩与外筒通过螺纹连接。
[0008]所述固定座上端还设置有灭灸器,所述灭灸器为密封结构。
[0009]所述灭灸器上下两端均设置有可拆卸的盖子。
[0010]所述旋转臂上滑动联接有艾灰盘。
[0011]所述固定座上端还设置有托盘,所述托盘有两个,分别位于固定座的两侧。
[0012]所述固定座下部设置有维修小窗,所述维修小窗与固定座转动联接。
[0013]还包括雀啄开关和风机旋钮,所述雀啄开关和风机旋钮均设置在固定座的底部侧面上,所述雀啄开关与雀啄电机连接,所述风机旋钮可控制排烟软管内风量的大小。
[0014]还包括遥控器,所述遥控器可通过无线方式控制升降电机、旋转电机和风机进行工作。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具有的有益效果为:
[0016]本实用新型可自由升降、自动旋转、水平移动,并设置有除烟系统,除灰系统,灭灸系统等,将人工操作转为自动化控制,节省人工、省时省力,降低成本,提升工作效率,能够顺利自动完成雀啄式温灸过程,操作简单快捷,适合推广。
【附图说明】
[0017]下面通过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18]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中:1为固定座、2为升降座、3为烟囱通道、4为雀啄装置、5为内筒灸头、6为升降电机、7为丝杆、8为旋转电机、9为旋转臂、10为排烟软管、11为底座、12为万向轮、13为风机、14为除灰网罩、15为灭灸器、16为艾灰盘、17为托盘、18外筒、19为助推器、20为雀啄电机、21为头盖、22为助推弹力杆、23为内筒、24为挡片、25为尖头、26为烟道出口、27为雀啄开关、28为风机旋钮、29为维修小窗。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实施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0021]如图1所示,首先拧开助推器19的头盖21,在头盖21前端的尖头25上插入艾条,放入内筒23内,抒开除灰网罩14,点燃艾条后抒住除灰网罩14,打开雀啄开关27,雀啄开关27可开启雀啄电机20,雀啄电机20可带动内筒23上下运动,打开风机13,进入艾灸程序;使艾条燃烧的烟通过排烟软管10排出室外,通过旋转风机旋钮28可调节排烟量的大小;通过万向轮12、升降电机6和旋转电机8调整内筒灸头5与患者施灸穴位的距离;随着艾条的燃烧,长度减小,同时,后侧助推弹力杆22利用自身弹性使艾条紧固在内筒灸头5上;每隔五分钟,打开除灰网罩14,将除灰网罩14上的艾灰除去;除灰网罩14可以防止在艾灸过程中艾火的掉落,也可以阻挡艾条落下来的艾灰,同时,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实现艾绒灸的雀啄功能,即,直接把艾绒通过外筒18放到灸头5处点燃即可;本实用新型还设置有艾灰盘16,方便艾灰的收纳,防止污染环境;结束艾灸程序后,取出未燃尽的艾条,放入灭灸器15,灭灸器15为密封结构,使放入的未燃尽的艾条在无氧状态下自行熄灭,防止复燃;灭灸器15上下均设置有可打开的盖,上盖方便放入,下盖方便取出;本实用新型还设置有托盘17,方便操作者将遥控器、点火器、艾条等进行收纳;本实用新型还设置有维修小窗29,方便拆卸风机13,进行清洗油烟或者维修。
【主权项】
1.自动化雀啄式艾灸仪,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座(I)、升降座(2)、烟囱通道(3)和雀啄装置(4),所述固定座(I)通过升降座(2)与烟囱通道(3)联接,所述固定座(I)内设置有升降电机(6)和丝杆(7),所述升降电机(6)与丝杆(7)连接,所述丝杆(7)与升降座(2)固定联接,所述升降座(2)内设置有旋转电机(8),所述旋转电机(8)通过旋转臂(9)与雀啄装置(4)固定联接,所述雀啄装置(4)包括内筒(23)、内筒灸头(5)、外筒(18)、助推器(19)和雀啄电机(20),所述外筒(18)为空心圆柱,侧部连通有排烟软管(10),下部联接有除灰网罩(14),所述内筒(23)设置在外筒(18)的内部,且与雀啄电机(20)连接,所述内筒灸头(5)设置在内筒(23)的下端,所述助推器(19)包括头盖(21)、助推弹力杆(22)、挡片(24)和尖头(25),所述头盖(21)通过螺纹与外筒(18)的上端联接,所述头盖(21)通过助推弹力杆(22)与挡片(24)固定联接,所述尖头(25)固定在挡片(24)上,所述雀啄电机(20)设置在雀啄装置(4)的一侧,所述雀啄装置(4)通过雀啄电机(20)的外壳与旋转臂(9)固定联接,所述固定座(I)下端固定有底座(11),所述底座(11)下端联接有万向轮(1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化雀啄式艾灸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排烟软管(10)的一端与雀啄装置(4)的外筒(18)侧部连通,另一端依次通过烟囱通道(3)、升降座(2)、固定座(I)的内部与固定座(I)下部侧面的烟道出口(26)联通,所述烟道出口(26)可与室外联通,所述固定座(I)内还设置有风机(13),所述风机(13)与排烟软管(10)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化雀啄式艾灸仪,其特征在于:所述除灰网罩(14)设置在内筒灸头(5)的正下方,所述除灰网罩(14)与外筒(18)通过螺纹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化雀啄式艾灸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I)上端还设置有灭灸器(15),所述灭灸器(15)为密封结构。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自动化雀啄式艾灸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灭灸器(15)上下两端均设置有可拆卸的盖子。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化雀啄式艾灸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臂(9)上滑动联接有艾灰盘(16)。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化雀啄式艾灸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I)上端还设置有托盘(17),所述托盘(17)有两个,分别位于固定座(I)的两侧。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化雀啄式艾灸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I)下部设置有维修小窗(29),所述维修小窗(29)与固定座(I)转动联接。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化雀啄式艾灸仪,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雀啄开关(27)和风机旋钮(28),所述雀啄开关(27)和风机旋钮(28)均设置在固定座(I)的底部侧面上,所述雀啄开关(27)与雀啄电机(20)连接,所述风机旋钮(28)可控制排烟软管(10)内风量的大小。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自动化雀啄式艾灸仪,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遥控器,所述遥控器可通过无线方式控制升降电机(6)、旋转电机(8)和风机(13)进行工作。
【文档编号】A61H39/06GK205667641SQ201620335286
【公开日】2016年11月2日
【申请日】2016年4月20日
【发明人】郭振峰
【申请人】郭振峰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