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结针及打结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8733239发布日期:2019-09-21 00:49阅读:4056来源:国知局
打结针及打结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打结针及打结方法。



背景技术:

人体骨骼受到外力打击容易发生完全或不完全断裂,也即骨折。

一些患者骨折后需要做手术进行骨折处的复位固定。具体的,将骨折处复位后,利用打结针从骨折处的第一侧穿入经骨折处的下方后,从骨折处的第二侧穿出,第一侧、第二侧为骨折处的两侧;再让打结针从该第二侧的穿出点穿入使得打结线的部分处于第二侧形,经骨折处的下方后从骨折处的第一侧的穿入点再传出,使得打结线的两端位于第一侧;术者可将利用第一侧的打结线的两端与第二侧的打结线的部分进行打结,以实现骨折处的固定。

然而,在实际实现时从骨折处的第二侧穿出后,难以再找到位于第二侧的穿出点再穿入,导致目前的打结方法操作难度高、耗时长。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目前打结方法操作难度高、耗时长的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打结针及打结方法。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打结针,所述打结针包括针体,所述针体的第一端为针尖,所述针体的第二端开设有腰型孔,所述腰型孔供打结线穿过。

可选的,所述针体的第一端呈C型。

可选的,所述腰型孔的长度为0.5~1cm。

可选的,所述针体一体成型。

可选的,所述针体包括穿线部、连接部和所述针尖,所述针尖固定于所述连接部的一端,所述穿线部可拆卸地固定于所述连接部的另一端,所述腰型孔开设于所述穿线部。

可选的,所述穿线部由弹性材料制成。

可选的,所述接部的所述另一端上开设有螺纹孔,所述穿线部的一端呈圆柱状,所述穿线部的一端设置有螺纹。

可选的,所述穿线部由不锈钢材料制成。

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打结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将打结线的一端穿过第一方面所涉及的打结针的腰型孔,利用所述打结线的两个端部打结形成一个绳结;

将所述打结针的针尖从骨折处的第一侧穿入,经所述骨折处的下方从所述骨折处的第二侧穿出,带动所述打结线从所述第一侧穿入由所述第二侧穿出,所述第一侧、所述第二侧分设于所述骨折处的两侧;

剪断位于第二侧的打结线形成两股线,移走打结针;

将位于所述骨折处的第二侧的两股线作为一股与位于所述骨折处的第一侧的线打个单结;

将所述两股线穿过所述绳结下方的间隙,拽拉所述两股线使打结线紧贴所述骨折处。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

本申请提供的打结针,包括针体,针体的第一端为针尖,针体的第二端开设有腰型孔,腰型孔供打结线穿过;在使用时,避免了从穿出点再穿入,解决了目前打结方法操作难度高、耗时长的问题;提高了打结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打结针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打结方法的方法流程图;

图3是打结线穿过打结针的腰型孔的示意图;

图4是打结过程中的一个示意图;

图5是打结过程中的另一个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提供了另一种打结针的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如下:

10、针体,12、腰型孔,20、打结线,21、折弯部,51、第一侧,52、第二侧,61、连接部,62、针尖。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请参阅图1,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打结针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打结针包括针体10,针体10的第一端为针尖62,针体10的第二端开设有腰型孔12,腰型孔12供打结线20穿过。

可选的,针体10的第一端呈C型,便于针尖62从骨折处的第一侧51穿入后,针体10的第一端能够穿过骨折处下方从骨折处的第二侧52穿出。

可选的,腰型孔12的长度为0.5~1cm,便于结线21穿过。

在使用该打结针辅助打结前,将打结线20的一端穿过打结针的腰型孔12,利用打结线20的两个端部打结形成一个绳结;再使用打结针以及该打结线进行打结。

具体的,请参考图2,其示出了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打结方法的方法流程图。如图2所示,该打结方法可以包括:

步骤301,将打结线20的一端穿过打结针的腰型孔12,利用打结线20的两个端部打结形成一个绳结。

请参考图3,图3为打结线20的一端穿过打结针的腰型孔12,利用打结线20的两个端部打结形成一个绳结的示意图。

步骤302,将打结针的针尖62从骨折处的第一侧51穿入,经骨折处的下方从骨折处的第二侧52穿出,带动打结线20从第一侧51穿入由第二侧52穿出,第一侧51、第二侧52分设于骨折处的两侧。

步骤303,剪断位于第二侧的打结线20形成两股线,移走打结针。

将打结针的针尖62从骨折处的第一侧51穿入,经骨折处的下方从骨折处的第二侧52穿出,带动打结线20的折弯部21从第一侧51穿入由第二侧52穿出,剪断位于第二侧的打结线20形成两股线,移走打结针后,如图4所示,在骨折处的第二侧52形成两股线,在骨折处的第一侧51也有两股线,但骨折处的第一侧51的两股线已形成一个绳结。

步骤304,将位于骨折处的第二侧52的两股线作为一股与位于骨折处的第一侧51的线打个单结。

举例来讲,将位于骨折处的第二侧52的两股线作为一股与位于骨折处的第一侧51的线打个单结后,如图5所示。

步骤305,将两股线穿过绳结下方的间隙,拽拉两股线使打结线紧贴骨折处。

综上所述,通过步骤301至步骤306能够完成CSnote结的打结,本申请提供的打结针在使用时,避免了从穿出点再穿入,解决了目前打结方法操作难度高、耗时长的问题;提高了打结效率。

在一个示例中,针体10一体成型,以提高打结针的结构强度,便于加工成型。可选的,针体10由不锈钢材料制成,外表面设有耐腐蚀复合层,耐腐蚀复合层由从内往外依次设置的底层、中间层和外层组成,底层为磷化膜层,中间层为电泳漆膜层,外层为聚脂漆膜层,以提高打结针的耐腐蚀性。

在另一个示例中,如图6所示,针体10包括穿线部、连接部61和针尖62,针尖62固定于连接部61的一端,穿线部可拆卸地固定于连接部61的另一端,腰型孔12开设于穿线部。

可选的,穿线部由弹性材料制成,或者,穿线部由不锈钢材料制成。

可选的,连接部61的另一端上开设有螺纹孔,穿线部的一端呈圆柱状,穿线部的一端设置有螺纹,穿线部的一端可与螺纹孔配合与连接部61固定连接。

可选的,连接部61以针尖62由不锈钢材料制成;针尖62、连接部61以及穿线部的外表面均设有耐腐蚀复合层,耐腐蚀复合层由从内往外依次设置的底层、中间层和外层组成,底层为磷化膜层,中间层为电泳漆膜层,外层为聚脂漆膜层,以提高打结针的耐腐蚀性。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