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人工脑脊液包装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940341发布日期:2019-10-23 01:06阅读:678来源:国知局
一种人工脑脊液包装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医用溶液储存及使用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人工脑脊液包装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神经科学技术的发展,人工脑脊液在神经临床及神经科学研究实验中运用越来越频繁,尽管目前存在各种各样的人工脑脊液配方,但由于人工脑脊液中某些成分(如钙、葡萄糖、碳酸氢钠等)相互间容易发生沉淀和水解,无法长期保存,而且在人工脑脊液使用过程中对ph、电解质浓度、血气状态以及无菌条件的要求很高,这些因素都限制了人工脑脊液在临床和科研中运用。

目前,神经科学实验使用的人工脑脊液多数在使用当天临时配制,操作过程复杂,无菌性难以保证,这样即严重浪费宝贵的科研时间和精力,又影响人工脑脊液的安全性。欧美少数厂家有生产科研用途的人工脑脊液,以a/b液分别单独包装,混合使用,极不方便,也无法保证混合操作过程中的无菌条件。日本德岛火影忍者大冢制药厂有限公司生产的acf-95人工脑脊液包装在一个双室袋中,其中一室内为葡萄糖电解质溶液,包含有氯化钠、氯化钙和氯化镁,另一室中为电解质溶液包含有碳酸氢钠、氯化钠、氯化钾和磷酸二氢钾,acf-95人工脑脊液在使用前,通过打开两室之间的隔带进行混合形成人工脑脊液。虽然人工脑脊液稳定保存的问题得到解决,但是混合后的人工脑脊液的血气状态可能对人体神经系统将造成严重的影响,所以必须通过混合气充分发泡提升co2含量,调节ph,才能使混合液在一段时间内保持稳定。

目前,无论临床还是科研使用的人工脑脊液均无统一的配方、包装和使用规范。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人工脑脊液包装装置,配合人工脑脊液现有的a、b液配方,能够保证人工脑脊液的长期稳定保存和简化使用操作程序,提高人工脑脊液使用的无菌性和安全性,为人工脑脊液的生产、存放和使用提供保障。

一种人工脑脊液包装装置,在输液袋内从上至下依次设置发泡室、b液室和a液室;所述b液室储存呈碱性且含碳酸氢钠的电解质溶液,a液室储存呈酸性且含葡萄糖的电解质溶液;所述发泡室与b液室之间、b液室与a液室之间均设置有可一次性开启的隔断带,隔断带将发泡室、b液室和a液室分别隔离;所述发泡室中设置发泡棍,一中空的轴棍贯穿所述发泡棍的中心,轴棍管壁上充满气孔;轴棍一端连接水平通气管,另一端为实心管与发泡室内侧连接,发泡棍通过轴棍黏连固定在发泡室内壁;经通气管向发泡室通入含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混合气体;所述输液袋底部设置有密封的用于排气或加药的入口和输液口。

进一步的,穿出发泡室的通气管的一端向外延伸,并依次设置有单向止液阀、闭管夹;通气管的管口处设有可密封通气管的管端螺帽。

进一步的,所述输液袋的顶部连接有上悬挂带,底部连接有下悬挂带,上悬挂带和下悬挂带上均开设有悬挂孔。

进一步的,用于排气或加药的入口由高密度弹性的硅胶塞密封;所述输液口由膜性的密封塞密封。

进一步的,所述隔断带为塑料夹链骨条,夹链骨条可实现一次性的分离开启。

进一步的,所述发泡棍为纳米发泡棍,由细沙烧制而成,经过洗涤消毒、无菌处理后形成纳米级气孔;所述发泡棍在钢瓶混合气气压的作用下,使气体经由轴棍后从发泡棍的纳米级气孔中溢出形成实现气泡。

进一步的,所述输液袋由非pvc复合膜制成;所述输液袋内侧壁设置有防渗透膜,与输液袋一体成型;输液袋的外包一层无菌透明包装袋,与外界隔离。

进一步的,所述混合气体包含5%co2和95%o2;由钢瓶混合气压提供发泡棍发泡的动力。

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的人工脑脊液包装装置分别设置有a液室和b液室和发泡棍室,将呈碱性且含碳酸氢钠的电解质溶液以及呈酸性且含葡萄糖的电解质溶液分别独立存放,能够有效保持各溶液成分的理化性质长期稳定。

2、本发明在输液袋的内壁顶部设置有纳米发泡棍和轴棍是贯穿发泡棍中心一段中空管道,管壁上充满气孔,轴棍一端是水平嵌入的通气管,轴棍另一端是实心的;发泡棍通过轴棍的两端黏连在输液袋内壁顶端而固定不动,通气管能够通入含有5%co2和95%o2的混合气体,在钢瓶混合气气压的作用下,混合气体通过轴棍和纳米发泡棍对人工脑脊液进行充分发泡,使得人工脑脊液保持酸碱稳定性和血气状态高仿生性。

3、本发明通过扯开塑料夹链骨条,实现b液室、a液室和发泡棍的连通,使得人工脑脊液在使用前的混合、发泡步骤都集中在同一装置中,保持了人工脑脊液在混合发泡过程中的无菌性,简化了使用过程,提高了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夹链骨条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标记表示为:

1、输液袋;11、上悬挂带;12、下悬挂带;13、悬挂孔;2、发泡室;21、发泡棍;22、轴棍;23、通气管;231、单向止液阀;232、闭管夹;233、管端螺帽;3、b液室;4、a液室;5、隔断带;51、夹链骨条;6、入口;7、输液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发明进行详细的说明。

参见图1至图2,一种人工脑脊液包装装置,包括输液袋1;所述输液袋1内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发泡室2、b液室3和a液室4;所述b液室3储存呈碱性且含碳酸氢钠的电解质溶液,a液室4储存呈酸性且含葡萄糖的电解质溶液,两种性质截然不同的溶液单独存放,使得各自保持稳定;所述发泡室2与b液室3之间、b液室3与a液室4之间均设置有一次性开启式的隔断带5,隔断带5将发泡室2、b液室3和a液室4分别隔离;所述发泡室2中设置发泡棍21,一中空的轴棍22贯穿所述发泡棍21的中心,轴棍22管壁上充满气孔;轴棍22一端连接水平通气管,另一端为实心管与发泡室2内侧连接,发泡棍21通过轴棍22黏连固定在发泡室2内壁;经通气管23向发泡室2通入含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混合气体,混合气体中含有5%的co2和95%的o2,由钢瓶混合气压提供发泡棍21发泡的动力;所述输液袋1底部设置有密封的用于排气或加药的入口6和输液口7。

进一步的,穿出发泡室2的通气管23的一端向外延伸,并依次设置有单向止液阀231和闭管夹232,液体无法通过单向止液阀231向外侧泄漏;通气管23的管口通过闭管夹232和管端螺帽233密封,防止漏气漏液。

进一步的,所述输液袋1的顶部连接有上悬挂带11,底部连接有下悬挂带12,上悬挂带11和下悬挂带12上均开设有悬挂孔13;所述上悬挂带11和下悬挂带12为加厚硬质材料制成,上悬挂带11和下悬挂带12中间留有的悬挂孔13是方便在发泡和输液使用时在不同位置悬挂。

进一步的,所述输液袋1的顶部连接有上悬挂带11,底部连接有下悬挂带12,上悬挂带11和下悬挂带12上均开设有悬挂孔13;所述上悬挂带11和下悬挂带12为加厚硬质材料制成,上悬挂带11和下悬挂带12中间留有的悬挂孔13是方便在发泡和输液使用时在不同位置悬挂。

进一步的,用于排气和加药的入口6由高密度弹性的硅胶塞密封,允许多次粗针头穿刺而保持密闭功能;所述输液口7由膜性的密封塞密封,方便精密输液器穿刺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隔断带5为塑料夹链骨条51且仅有从上至下的作用力才能将塑料夹链骨条51分离开启,能够防止输液袋1在存储和运输过程中因挤压而造成的塑料夹链骨条51自动开启;所述隔断带5为一次性的,一旦开启就无法复位隔离,这样就能在使用前能够及时发现a、b液已经发生混合,避免溶液提前混合而对神经系统造成危害(混合液超过48小时产生沉淀)。

进一步的,所述发泡棍2为纳米发泡棍,由细沙烧制而成,经过洗涤消毒、无菌处理后形成纳米级气孔,使得气体经过轴棍22进入发泡棍21中,发泡棍21表面产生的气泡细密如雾,更好的进入溶液中;所述发泡棍21在钢瓶混合气气压的作用下使气体从发泡棍21的纳米级气孔中溢出形成实现气泡;同时,在使用前发泡棍21由隔断带5进行分隔,与液体不接触,防止发泡棍21在储存运输中被电解质浸泡而阻塞纳米气孔。

进一步的,所述输液袋1由非pvc复合膜制成,内侧壁设置有防渗透膜,与输液袋1一体成型,使得输液袋1具有防渗液且透气性极低的性能,确保b溶液中含有的nahco3稳定;输液袋1外包装设置有无菌透明包装袋作为无菌隔离袋。

本发明的使用操作方法:

1、将输液袋1外层的无菌透明包装袋撕开,同时向相反方向用力掰开b液室3和a液室4之间的隔断带5,进而将b溶液和a溶液充分混合均匀;

2、b溶液和a溶液混合均匀后再向相反方向用力掰开发泡棍2和b液室3之间的隔断带5,同时将下悬挂带12朝上,通过悬挂孔13将输液袋1挂在输液架上,排气针穿刺入口6待用;

3、混合气钢瓶和分流阀开启,气体经管路滤器过滤,实现混合气体的无菌化处理;打开管端螺帽233和闭管夹232连接气体管路使混合气体通过通气管21不断流经至轴棍22,气体经由轴棍22的气孔分散后再次至发泡棍21进行发泡,发泡时间为10分钟以上;

4、发泡结束后先关闭气源,再拔除入口6上的排气针,让气体在余压作用下继续充盈输液袋1,使得输液袋1呈鼓胀状态,最后关闭闭管夹232,旋紧端螺帽233。

5、将输液袋1倒置,利用上悬挂带11上的悬挂孔13悬挂输液袋1,此时已关闭通气管21的管口上的管端螺帽233和闭管夹232,完全密封通气管21;

6、可以通过入口6进行相关药物添加,以及抽取人工脑脊液化验。

7、输液管插入输液口7即可进行引流人工脑脊液使用。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