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压力监测的正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048807发布日期:2021-02-23 20:00阅读:81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压力监测的正骨装置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相关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带压力监测的正骨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正骨是中医治疗骨折、关节脱位等运动系统疾病的一种治疗方法,是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医生通过拔伸、复位、对正、按摩等手法,使患处骨骼处于理想状态,最后用小夹板外固定,治疗患者的骨伤疾病。中医正骨疗法以“不开刀、不吃药、康复快、花钱少”的特色,治疗骨折、关节脱臼等骨伤疾病,深受广大患者的欢迎。
[0003]
但在实际治疗过程中,由于正骨一般都会在骨骼受伤处实施,而患者骨骼受伤处机体的反应可能为异常状态,例如因骨骼或者肌肉的疼痛,无法感知施加外力的大小,进而造成在缠绑绷带的时候不知道是轻还是重。患者自身无法感知压力轻重的情况,会造成以下问题:绷带捆绑过紧,易导致患处不透气、皮肤瘙痒甚至坏死;绷带捆绑过松,不能保证患处骨骼保持姿态,影响治疗效果;无论过紧还是过松,患者或其他非专业人员很难将绷带重新捆绑至理想状态。


技术实现要素:

[0004]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正骨板松紧情况难以掌握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压力监测的正骨装置。
[0005]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0006]
一种带压力监测的正骨装置,包括第一传感正骨板和气囊;所述第一传感正骨板包括第一夹板、第二夹板、压力传感器和数据处理模块;所述第一夹板与所述第二夹板将所述压力传感器固定夹持在中间;所述压力传感器与所述数据处理模块通信连接;所述气囊尺寸与所述第二夹板相适配,所述气囊固定或活动连接于所述第二夹板上方。
[0007]
优选的,所述压力传感器至少为3组,所述压力传感器不共线设置。
[0008]
优选的,所述压力传感器的高度均相同。
[0009]
优选的,所述第一夹板和/或第二夹板上设置有透气孔。
[0010]
优选的,所述第一夹板与所述第二夹板之间固定设置有压力警报器。
[0011]
进一步的,所述气囊有两个,两个所述气囊横向并列设置。
[0012]
进一步的,第一传感正骨板上还安装有显示器,所述显示器与所述数据处理模块通信连接。
[0013]
优选的,所述单片机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一夹板和所述第二夹板之间,所述数据处理模块的高度小于所述压力传感器的高度。
[0014]
进一步的,还包括第二传感正骨板,所述第二传感正骨板与所述第一传感正骨板结构相同;所述第二传感正骨板与所述第一传感正骨板相互平行。
[0015]
进一步的,还包括智能终端,所述智能终端与所述数据处理模块通信连接。
[0016]
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
[0017]
1.通过压力值的读取,量化正骨夹板捆绑松紧程度,能够达到更优的治疗效果;
[0018]
2.气囊设计方便医生甚至患者自己调节正骨夹板捆绑松紧程度,避免压力不均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19]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0]
图1为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爆炸示意图。
[0021]
图中:1-第一传感正骨板;11-第一夹板;12-第二夹板;13-压力传感器;131-应变片;132-压力传导柱;14-数据处理模块;15-显示器;2-气囊;21-第一气囊;211-第一通气口;22-第二气囊;221-第二通气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22]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发明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0023]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的描述中,术语“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1所示对本发明结构的说明;“外围”、“内部”等指的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产品夹持并缠绕到受伤部位后,从受伤部位向外看,离受伤部位较近的为内部,相对较远的为外围,这些方位指示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的简便,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0024]
对于本技术方案中的“第一”和“第二”,仅为对相同或相似结构,或者起相似功能的对应结构的称谓区分,不是对这些结构重要性的排列,也没有排序、或比较大小、或其他含义。
[0025]
另外,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结构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本发明的总体思路,联系本方案上下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0026]
实施例一
[0027]
如图1所示,一种带压力监测的正骨装置,包括第一传感正骨板1和气囊2;大多数情况下,第一传感正骨板1为一个整体,但是这个整体也可以拆分开来,具体的,第一传感正骨板1包括第一夹板11、第二夹板12、压力传感器13和数据处理模块;第一夹板11与第二夹板12将压力传感器13固定夹持在中间;压力传感器13与数据处理模块通信连接,即压力传感器13采集的数据通过数据处理模块处理并向外传输,其中,压力传感器13可以采用应变片131和压力传导柱132相结合的方式,并且,本发明技术方案中,只要用到这样的结构,其组合方式均为应变片131和压力传导柱132上下重叠,即应变片131被压力传导柱132压在下
方,或者应变片131将压力传导柱132压在下方;气囊2与第一传感正骨板1大小相适配,具体指与第二夹板12大小相适配,固定或者活动地连接在第二夹板12的上方,这里的活动连接通过魔术贴或卡扣或其他方式实现。
[0028]
使用时,将本发明第一传感正骨板1贴紧受伤部位,即第一夹板11的内侧一面贴着需要正骨的部位,气囊2朝外侧,使用医用绷带将需要正骨部位固定并包裹住,然后对着气囊2充气,随着气囊2中的气体逐渐充满,气囊2对于第二夹板12形成的压力会越来越大,第二夹板12通过压力传感器13将压力传导到第一夹板11上,从而完成正骨的紧固过程;在这一紧固过程中,使用者可以通过数据处理模块处理并传出的数据,准确读到压力传感器13的读数,从而知道紧固的松紧程度,从而避免因受伤部分麻木或疼痛而无法感知松紧程度的问题。
[0029]
以上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基本型,为了改进技术效果,还可对本实施的基本型做如下改进,以下改进没有矛盾的地方均可相互结合。
[0030]
理论上,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个点可以决定一个平面,压力传感器13至少为3组,并且不共线设置,为了增强第一夹板11和第二夹板12之间的平行度,这些压力传感器13的相对位置应当尽量远;当压力传感器13为3组时,它们分别设置于夹板一端的边缘两侧和另一端的边缘,最好是形成一个等腰三角形;为了让压力传感器13受力更均匀,压力传感器13还可以为4组,分别固定设置于第一夹板11与第二夹板12的4个角的边缘;可以预见,压力传感器13的数量越多,传感正骨板1各处能够感应的力量越精确,因此压力传感器13可以设置为6组、8组、10组或者更多,当然无论数量多少,为了测量准确,压力传感器13的分布需遵循对称原则,从而确保受力均匀。
[0031]
为了增强正骨效果,传感正骨板1最好与受伤部位紧密贴合,因此,本实施例中的第一夹板11和第二夹板12的外形均人体工程学结构,即,如果患者是手臂受伤,传感正骨板1设为与手臂相适配的曲面结构,如果是其他地方受伤,原理相同,不赘述;同时,第一夹板11与第二夹板12相对的两个面的形状相适配,结合图1来看,就是第一夹板11的上表面与第二夹板12的下表面的形状相适配,即当这两个面贴合时,两个面之间没有间隙,从而保证这两个面夹持它们夹住的部件的时候,这两个面之间的高度差是一致的,从而避免因夹持面倾斜造成几个应变片131受力不均,进而影响检测数据的准确性;此外,压力传感器13的高度均相同从而确保夹持它们的两个夹板的平行度。
[0032]
由于正骨过程中正骨板需要长期压住受伤部位,不利于皮肤出汗散气等所需,本实施例中,第一夹板11和/或第二夹板12中与受伤部位接触的夹板上设置有透气孔,结合图1来看,最起码第一夹板11上设置有透气孔,由于若干应变片组件13的存在,皮肤透出的气能从第二夹板12下方散出;当然要让散气效果更好,第二夹板12和气囊组件2都可以制成带透气孔的结构。
[0033]
正骨部位在正骨板的压迫下可能麻木,而身体局部体温异常是一个重要的健康指标,本实施例中,在第一夹板11的下方固定设置有若干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均与信号输出模块通信连接,通过显示终端显示,便于观察。
[0034]
同样是避免麻木造成的影响,第一夹板11与第二夹板12之间固定设置有压力警报器,在压力超过一定范围时给予使用者提示。
[0035]
因为骨头受伤处的两端很少一样粗,例如手臂靠近身体的一端常比远离身体的一
端粗,大腿靠近身体一端常比靠近小腿一端粗,所以如果气囊2只有一个,气压一致,紧固效果并不理想,本实施例中,气囊2有两个,并相互平行,横向并列设置,即图1所示,第一气囊21与第二气囊22内部互不相通,其中第一气囊21通过第一通气口211充放气,第二气囊22通过第二通气口221充放气,从而满足传感正骨板1两端需要加不一样的力度的需求。
[0036]
为了让压力传感器13的数据能够更直观的显示,本实施例中第一传感正骨板1上还设置有数据处理模块14和显示器15,其中,显示器15与数据处理模块14通信连接,其中为了让各个传感器13的数据均能呈现,显示器15上可以同时显示不同传感器的数据,这样无需借助外部显示设备就能读数。
[0037]
具体而言,数据处理模块14的控制器可以是51单片机等,数据处理模块14固定设置于第一夹板11和第二夹板12之间,数据处理模块14的高度小于压力传感器13的高度,并在数据处理模块14中设置程序;数据处理模块14与压力传感器13均为通信连接,数据处理模块14与显示器15通信连接,监控压力大小,体温异常等数据。
[0038]
多数情况下,正骨需要在受伤部分的相对的两个部位用正骨板夹持,因而本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二传感正骨板,第二传感正骨板与第一传感正骨板1结构相同;第二传感正骨板与第一传感正骨板1相互平行。
[0039]
此外,本发明的带压力监测的正骨装置还可以包括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甚至电脑等智能终端,这些智能终端与数据处理模块通信连接,借助智能终端强大的智能手段提升本发明正骨装置的性能。
[0040]
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本发明不限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仍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