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147594发布日期:2019-11-15 23:42阅读:148来源:国知局
输送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公开涉及医疗辅助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输送装置。



背景技术:

在现有介入治疗技术的应用中,需要通过输送装置将植入物送达预期治疗部位。目前常规采用的送入技术包括首先由医生操纵导丝选择预期部位,随之将输送装置循导丝送达治疗部位。在进行导丝操作中,由手术医生在细长导丝的体外端通过旋转等动作控制导丝的体内端送入方向,此类操作会有可能出现导丝误入非预期部位。为降低或者纠正这类错误,需要手术医生的经验、知识、和足够的耐心。在随后的输送装置被送入的过程中,仍然存在由于输送装置的形态和非柔顺性与人体腔道形态不相容等困难情况。甚至,由于送入过程无法完成,导致介入治疗失败。

由于存在上述源于操作的困难和源于输送装置结构的困难,导致介入治疗在应用于复杂入路时遇到阻碍。因此,设计一种能够选择输送装置的入路方向、同时能够根据入路形态控制输送装置柔顺性的输送装置,已成为本领域相关装置设计中亟待解决的课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公开的一个主要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至少一种缺陷,提供一种能够调节输送方向的输送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公开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输送装置。其中,所述输送装置包括主体、套管、锥头以及调节组件。所述主体包括贯序间隔布置的多个串联体。所述套管套设于所述主体外周,所述套管前端设有多根延伸杆。所述锥头包括锥型弹性体、中杆及覆盖膜。所述锥型弹性体相间隔地设于所述主体的前端,所述锥型弹性体呈圆锥体结构。所述中杆穿设于所述锥型弹性体,所述中杆前部连接于所述锥型弹性体前端,所述中杆后端穿过所述锥型弹性体的锥底并连接于位于所述主体前端的所述串联体,所述中杆被配置为在所述锥型弹性体发生形变时对所述锥型弹性体提供一弹性回复力。所述覆盖膜设于所述锥型弹性体外部。所述调节组件包括第一控制柄、第二控制柄、多根调节丝及缆线。所述第一控制柄设于所述主体后端。所述第二控制柄设于所述第一控制柄后端。每根所述调节丝的前端连接于所述中杆前端,后端穿过所述锥型弹性体和多个所述串联体并连接于所述第一控制柄。所述缆线前端连接于位于所述主体前端的所述串联体,后端穿过多个所述串联体并连接于所述第二控制柄。

根据本公开的其中一个实施方式,所述锥型弹性体开设有空隙,所述空隙被配置为在所述锥型弹性体发生形变时扩大或缩小,所述锥型弹性体外部设有覆盖膜。

根据本公开的其中一个实施方式,所述空隙包括沿所述锥型弹性体中心线贯序间隔布置的多个环状空隙;和/或,所述空隙包括沿所述锥型弹性体中心线螺旋环绕的螺旋状空隙。

根据本公开的其中一个实施方式,所述串联体呈圆柱型结构,多个所述串联体以各自中心线重合的方式贯序间隔布置。

根据本公开的其中一个实施方式,每个所述串联体的其中一个端面对应于相邻所述串联体的其中一个端面。其中,相邻的两个所述串联体的相对应的两个端面分别为相匹配的凸面和凹面。

根据本公开的其中一个实施方式,所述串联体内部具有空腔,所述空腔被配置为容纳所述调节丝与所述缆线。

根据本公开的其中一个实施方式,所述套管包括管体以及多个调节环。所述管体套设于所述主体外周。多个所述调节环分别设于所述管体并套设于所述主体外周,多个所述调节环贯序间隔布置。其中,所述套管被配置为能够通过调节多个所述调节环的间距,而调节管体伸缩。

根据本公开的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位于所述套管前端的所述调节环的设有多根延伸杆,所述延伸杆后端连接于所述调节环,前端朝向所述锥体结构延伸。

根据本公开的其中一个实施方式,所述缆线与所述主体的中心线重合,多根所述调节丝环绕所述主体的中心线均匀分布。

根据本公开的其中一个实施方式,所述调节组件还包括调节基座。所述调节基座设于所述主体后端,所述位于所述主体后端的所述串联体及所述套管的后端分别连接于所述调节基座,所述第一控制柄和所述第二控制柄分别位于所述调节基座后端,多根所述调节丝及所述缆线分别穿设于所述调节基座。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公开提出的输送装置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本公开提出的输送装置,包括主体、套管、锥头以及调节组件。主体包括贯序间隔布置的多个串联体。套管套设于主体外周,套管前端设有多根延伸杆。锥头包括锥型弹性体、中杆及覆盖膜,中杆能在锥型弹性体发生形变时对锥型弹性体提供一弹性回复力。调节组件包括第一控制柄、第二控制柄、多根调节丝及缆线。每根调节丝的前端连接于中杆前端,后端连接于第一控制柄。缆线前端连接于位于主体前端的串联体,后端连接于第二控制柄。通过上述设计,本公开能够通过调节锥头的弯曲方向和弯曲度,能够避免输送装置误入非预期的腔道,通过调节输送装置的主体的弯曲,度能够提高输送装置行进于复杂弯曲腔道的通过能力。

附图说明

通过结合附图考虑以下对本公开的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说明,本公开的各种目标、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显而易见。附图仅为本公开的示范性图解,并非一定是按比例绘制。在附图中,同样的附图标记始终表示相同或类似的部件。其中:

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示出的一种输送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示出的输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示出的输送装置的任意相邻两个串联体的放大示意图;

图4是图1示出的输送装置的套管的放大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00.主体;

110.串联体;

111.凸面;

112.凹面;

200.套管;

210.管体;

220.调节环;

230.延伸杆;

300.锥头;

310.锥型弹性体;

311.空隙;

312.覆盖膜;

320.中杆;

400.调节组件;

410.第一控制柄;

420.第二控制柄;

430.调节丝;

440.缆线;

450.调节基座。

具体实施方式

体现本公开特征与优点的典型实施例将在以下的说明中详细叙述。应理解的是本公开能够在不同的实施例上具有各种的变化,其皆不脱离本公开的范围,且其中的说明及附图在本质上是作说明之用,而非用以限制本公开。

在对本公开的不同示例性实施方式的下面描述中,参照附图进行,所述附图形成本公开的一部分,并且其中以示例方式显示了可实现本公开的多个方面的不同示例性结构、系统和步骤。应理解的是,可以使用部件、结构、示例性装置、系统和步骤的其他特定方案,并且可在不偏离本公开范围的情况下进行结构和功能性修改。而且,虽然本说明书中可使用术语“之上”、“之间”、“之内”等来描述本公开的不同示例性特征和元件,但是这些术语用于本文中仅出于方便,例如根据附图中所述的示例的方向。本说明书中的任何内容都不应理解为需要结构的特定三维方向才落入本公开的范围内。

参阅图1,其代表性地示出了本公开提出的输送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在该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本公开提出的输送装置是以应用于输送支架人工血管的输送装置为例进行说明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为将本公开的相关设计应用于其他类型的置入物或其他领域中,而对下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做出多种改型、添加、替代、删除或其他变化,这些变化仍在本公开提出的输送装置的原理的范围内。

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本公开提出的输送装置主要包括主体100、套管200、锥头300以及调节组件400。配合参阅图2至图4,图2中代表性地示出了能够体现本公开原理的输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中代表性地示出了该输送装置的任意相邻两个串联体110的放大示意图;图4中代表性地示出了该输送装置的套管200的放大示意图。以下结合上述附图,对本公开提出的输送装置的各主要组成部分的结构、连接方式和功能关系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主体100主要包括多个串联体110,且这些串联体110贯序间隔布置。套管200套设置在主体100外周,即套管200套设在多个串联体110外周,且套管200的前端设置有多个延伸杆230。锥头300主要包括锥型弹性体310、中杆320以及覆盖膜312。其中,锥型弹性体310设置在主体100的前端,且锥型弹性体310与主体100间隔一段距离,锥型弹性体310大致呈圆锥体结构。中杆320穿设于锥型弹性体310并与其中心线重合,中杆320的前部连接于锥型弹性体310的前端,中杆320的后端穿过锥型弹性体310的后端(即锥底)并连接于位于主体100前端的串联体110的前端面。中杆320能够在锥型弹性体310发生形变时对锥型弹性体310提供一弹性回复力。即,当驱使锥型弹性体310发生形变的外力消失或减小时,锥型弹性体310能够在中杆320的作用下回复至初始状态。覆盖膜312包覆在锥型弹性体310的外部,并与锥型弹性体310的外壁相连接。调节组件400主要包括第一控制柄410、第二控制柄420、多根调节丝430以及缆线440。其中,第一控制柄410设置在主体100的后端。第二控制柄420设置在第一控制柄410的后端。每根调节丝430的前端连接于中杆320前端,后端穿过锥型弹性体310和多个串联体110并连接于第一控制柄410。缆线440的前端连接于位于主体100前端的串联体110,后端穿过多个串联体110并连接于第二控制柄420。缆线440可以优选地采用与主体100的中心线重合的布置方式。

通过上述设计,待置入的支架人工血管可以呈收纳状态地套设在中杆320的介于锥型弹性体310与主体100之间的部分上,且套管200的后端与主体100的后端相对固定。则当套管200收缩时,即当设于套管200前端的多根延伸杆230相对主体100向后移动时,能够将套设在中杆320上的呈收纳状态的支架人工血管释放。据此,本公开提出的输送装置能够通过第一控制柄410并对多根调节丝430的至少其中一根实施拉紧或解除拉紧的操作,以此调节锥头300的弯曲方向和弯曲度,从而避免输送装置误入非预期的腔道。同时,本公开提出的输送装置还能够通过第二控制柄420对缆线440实施拉紧或解除拉紧的操作,以此调节输送装置的主体100的弯曲度,从而提高输送装置行进于复杂弯曲腔道的通过能力。

如图1和图2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锥型弹性体310呈中空结构,即锥型弹性体310内部具有一空腔,该空腔可以优选地大致呈圆锥体结构。在此基础上,穿设在锥型弹性体310内的多根调节丝430是穿设在该空腔中。

进一步地,如图1和图2所示,基于锥型弹性体310呈中空结构的设计,在本实施方式中,锥型弹性体310可以优选地开设有空隙311,该空隙311连通锥型弹性体310的空腔。通过上述设计,锥头300能够利用空隙311在锥型弹性体310发生形变时随之扩大或缩小。另外,锥型弹性体310外部设置的覆盖膜312能够将该空隙311覆盖。

更进一步地,如图1和图2所示,基于锥型弹性体310开设有空隙311的设计,在本实施方式中,该空隙311可以包括多个环状空隙,且这些环状空隙是沿锥型弹性体310中心线的方向贯序间隔布置在锥型弹性体310上。在其他实施方式中,锥型弹性体310上亦可开设其他形状的空隙311,例如空隙311可以包括沿锥型弹性体310中心线螺旋环绕的螺旋状空隙,并不以本实施方式为限。

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覆盖膜312的两端分别连接于锥型弹性体310。具体而言,覆盖膜312的前端连接于锥型弹性体310的前端,覆盖膜312的后端连接于锥型弹性体310的后端。另外,需说明的是,图1示出的覆盖膜312仅为示例性地表示其设置位置,覆盖膜312的具体结构或形态并非由图中示出的结构或形态限定。

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串联体110可以优选地大致呈圆柱型结构,且多个串联体110可以优选地以各自中心线重合的方式贯序间隔布置。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串联体110亦可采用其他结构形式,例如椭圆柱型结构、多边柱型结构、球型结构或椭球型结构等,并不以本实施方式为限。另外,多个串联体110亦可采用不同的结构形式,亦不以本实施方式为限。

在本实施方式中,每个串联体110的其中一个端面对应于相邻串联体110的其中一个端面,相邻的两个串联体110的相对应的两个端面分别为相匹配的凸面111和凹面112。如图4所示,该相匹配的凸面111和凹面112可以优选为球面。在其他实施方式中,该相匹配的凸面111和凹面112亦可为其他结构形,并不以本实施方式为限。再者,对于一个串联体110而言,其分别对应于相邻的前后两个串联体110的两个端面,可以分别为凸面111和凹面112,亦可均为凸面111或均为凹面112,且相邻的串联体110的相对应的端面可相应选择为凸面111或凹面112,亦不以本实施方式为限。

在本实施方式中,串联体110的内部可以优选地开设有空腔,该空腔能够用于容纳穿设于串联体110的多根调节丝430与缆线440。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串联体110亦可不设置上述空腔而大致呈实心结构,且串联体110开设有分别供多根调节丝430与缆线440穿设的通道。

进一步地,基于串联体110开设有空腔的设计,在本实施方式中,串联体110的空腔中可以优选地设置有限位结构,串联体110能够通过该限位结构对调节丝430进行限位,避免调节丝430在拉伸过程中产生轴向位移。

如图2和图3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套管200可以优选地包括管体210以及多个调节环220。具体而言,管体210套设在主体100的外周,该管体210为可展开和收折的材质。多个调节环220分别设置在管体210上并套设在主体100的外周,多个调节环220沿管体210的中心线方向贯序间隔布置。通过上述设计,套管200能够通过调节多个调节环220的间距改变管体210的长度,从而实现管体210的伸缩。

进一步地,如图2和图3所示,基于套管200包括管体210以及多个调节环220的设计,在本实施方式中,多根延伸杆230可以优选地设置在位于套管200前端的调节环220上,即多根延伸杆230是设置在套管200的首个调节环220上,亦即,每根延伸杆230的后端连接于位于套管200前端的调节环220,每根延伸杆230的前端朝向锥体结构延伸。据此,由于套管200的后端(或位于套管200后端的调节环220)与主体100的后端(或位于后端的串联体110)相对固定,则当套管200收缩时,即当位于套管200前端的调节环220带动多根延伸杆230相对主体100向后移动时,能够将套设在中杆320上的呈收纳状态的支架人工血管释放。

进一步地,基于套管200包括管体210以及多个调节环220的设计,在本实施方式中,调节环220的数量可以优选为4~7个。再者,多个调节环220可以优选地采用间隔均匀分布的布置方式。在其他实施方式中,调节环220的数量或布置方式亦可采用其他设计,并不以本实施方式为限。

进一步地,基于套管200包括设置在其前端的延伸杆230的设计,在本实施方式中,延伸杆230的数量可以优选为2~6根。再者,多根延伸杆230可以优选地采用环绕套管200中心线(即主体100中心线)均匀分布的布置方式。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延伸杆230的数量或布置方式亦可采用其他设计,并不以本实施方式为限。

在本实施方式中,套管200的后端可以优选地与主体100的后端固定连接并形成对外封闭,例如,套管200的后端与位于后端的串联体110固定连接并形成对外封闭。

在本实施方式中,多根调节丝430可以优选地采用环绕主体100的中心线均匀分布的方式布置。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多根调节丝430亦可采用其他分布方式进行布置,并不以本实施方式为限。

在本实施方式中,调节丝430的数量可以优选地采用两根的设计,且这两根调节丝430相对缆线440对称分布。通过上述设计,当其中一根调节丝430被牵拉移动时,能够使另一根调节丝430反向。移动在其他实施方式中,调节丝430的数量亦可采用其他设计,例如环绕主体100的中心线均匀分布的四根、六根或八根,并不以本实施方式为限。

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控制柄410可以优选地采用环状结构。具体而言,呈环状结构的第一控制柄410中部具有开口,缆线440经由该开口穿过第一控制柄410。通过上述设计,相比于例如第一控制柄410开设供缆线440穿过的通孔而言,由于第一控制柄410的开口面积较缆线440的截面较大,因此第一控制柄410在调节过程中能够避免因与缆线440产生接触而影响主体100调节的现象产生。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未避免或减少第一控制柄410与线缆440接触的现象,第一控制柄410还可以采用三角形、矩形或其他多边形的框式结构,或可以采用月牙形、“c”字形或“匚”字形的半包围结构。当然,第一控制柄410亦可仅开设供缆线440穿设的通孔,均不以本实施方式为限。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控制柄410与多根调节丝430可以优选地形成联动连接,且上述连接的方式可以优选地根据调节丝430在锥头300的连接位置形成对偶排列。其中,上述“联动连接”具体可以理解为两根调节丝430不是单独调节,而是联动调节,即当一根调节丝430被向后拉紧时,另一根调节丝430同时向前,形成反向移动。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控制柄420可以优选地包括齿状牵拉条和齿条制动器。具体而言,齿条制动器与调节器相固定,齿状牵拉条穿过齿条制动器,齿状牵拉条的一端与缆线440相连接,齿状牵拉条的另一端与第二控制柄420连接。

如图1和图2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调节组件400还可以优选地包括调节基座450。具体而言,该调节基座450可以设置在主体100的后端,位于主体100后端的串联体110及套管200的后端(或位于套管200后端的调节环220)分别与调节基座450连接,即位于主体100后端的串联体110与套管200的后端(或位于套管200后端的调节环220)相对固定。再者,第一控制柄410和第二控制柄420分别位于调节基座450的后端,多根调节丝430及缆线440分别穿设于调节基座450。

进一步地,基于调节组件400包括调节基座450的设计,在本实施方式中,调节基座450开设有供多根调节丝430与缆线440穿设的引出通道。其中,多根调节丝430穿设的引出通道为偏心通道,缆线440穿设的引出通道为中心通道,或者,调节基座450开设有多个相互独立的引出通道,这些引出通道分别供多根调节丝430与缆线440穿设,且每个引出通道内穿设的调节丝430和缆线440的数量并不限于一根。在其他实施方式中,调节基座450亦可不开设引出通道,而可以采用中空结构的设计,例如调节基座450的内部可以开设有空腔,该空腔能够用于容纳穿设于调节基座450的多根调节丝430与缆线440。

更进一步地,基于调节基座450内开设有引出通道的设计,在本实施方式中,任意引出通道中均可以优选地设置有阻流结构。据此,能够避免置入环境的物质(例如血管中的血液)沿引出通道流出。

在此应注意,附图中示出而且在本说明书中描述的输送装置仅仅是能够采用本公开原理的许多种输送装置中的几个示例。应当清楚地理解,本公开的原理绝非仅限于附图中示出或本说明书中描述的输送装置的任何细节或输送装置的任何部件。

举例而言,以利用本公开提出的输送装置输送待置入的支架人工血管为例,基于某些常用的现有支架人工血管的相应设计,输送装置各结构的尺寸参数可以采用以下设计。例如,在本实施方式中,输送装置所适用的锥头300和主体100的较佳直径参数为6mm。当然,本实施方式中说明的输送装置亦可应用于其他规格参数的锥头300和主体100。或者,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为更加适应于其他规格参数的锥头300和主体100,亦可对输送装置的相关规格参数灵活调整。

基于上述对本公开提出的输送装置的各主要组成部分的示例性说明,以将支架人工血管置入血管为例,以下对利用本公开提出的输送装置的具体输送置入过程进行说明。

在锥头300于血管腔内前行时,如遇血管分支且需要选择一确定血管通路的情况下,操作者可通过牵拉第一控制柄410调节控制丝,以此改变锥头300(锥型弹性体310)的方向和弯曲度,从而使输送装置选择进入预期的血管通路。在锥头300及其后方的支架人工血管进入血管入路后,操作者可将套管200的调节环220向背离锥头300的方向移动,去除延伸杆230对支架人工血管的覆盖,使支架人工血管得以被释放。

输送装置在血管腔内前行需通过血管弯曲复杂的情况下,例如血管形成急剧弯曲或连续弯曲,操作者可通过放松第二控制柄420调节缆线440,以此使主体100(多个串联体110)的弯曲度顺从于血管的弯曲度,从而使输送装置能够在尽可能小的阻力下顺利通过血管的弯曲部位到达预期的置入位置。

输送装置在将支架人工血管送达预期置入部位且完成定位后,操作者可牵拉第二控制柄420调节缆线440,以此使主体100(多个串联体110)的弯曲度保持固定,同时完成对支架人工血管的释放。随后放松第二控制柄420调节缆线440,以使主体100(多个串联体110)的弯曲度顺从于血管的弯曲度,从而使输送装置能够在尽可能小的阻力下顺利通过弯曲部位完成输送装置的退出。

本公开提出的输送装置,包括主体、套管、锥头以及调节组件。主体包括贯序间隔布置的多个串联体。套管套设于主体外周。锥头包括锥型弹性体及中杆,中杆能在锥型弹性体发生形变时对锥型弹性体提供一弹性回复力。调节组件包括第一控制柄、第二控制柄、多根调节丝及缆线。每根调节丝的前端连接于中杆前端,后端连接于第一控制柄。缆线前端连接于位于主体前端的串联体,后端连接于第二控制柄。通过上述设计,本公开能够通过调节锥头的弯曲方向和弯曲度,能够避免输送装置误入非预期的腔道,通过调节输送装置的主体的弯曲,度能够提高输送装置行进于复杂弯曲腔道的通过能力。

以上详细地描述和/或图示了本公开提出的输送装置的示例性实施方式。但本公开的实施方式不限于这里所描述的特定实施方式,相反,每个实施方式的组成部分和/或步骤可与这里所描述的其它组成部分和/或步骤独立和分开使用。一个实施方式的每个组成部分和/或每个步骤也可与其它实施方式的其它组成部分和/或步骤结合使用。在介绍这里所描述和/或图示的要素/组成部分/等时,用语“一个”、“一”和“上述”等用以表示存在一个或多个要素/组成部分/等。术语“包含”、“包括”和“具有”用以表示开放式的包括在内的意思并且是指除了列出的要素/组成部分/等之外还可存在另外的要素/组成部分/等。此外,权利要求书及说明书中的术语“第一”和“第二”等仅作为标记使用,不是对其对象的数字限制。

虽然已根据不同的特定实施例对本公开提出的输送装置进行了描述,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认识到可在权利要求的精神和范围内对本公开的实施进行改动。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