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147594发布日期:2019-11-15 23:42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装置包括:

主体,包括贯序间隔布置的多个串联体;

套管,套设于所述主体外周,所述套管前端设有多根延伸杆;

锥头,包括:

锥型弹性体,相间隔地设于所述主体的前端,所述锥型弹性体呈圆锥体结构;

中杆,穿设于所述锥型弹性体,所述中杆前部连接于所述锥型弹性体前端,所述中杆后端穿过所述锥型弹性体的锥底并连接于位于所述主体前端的所述串联体,所述中杆被配置为在所述锥型弹性体发生形变时对所述锥型弹性体提供一弹性回复力;及

覆盖膜,设于所述锥型弹性体外部;以及

调节组件,包括:

第一控制柄,设于所述主体后端;

第二控制柄,设于所述第一控制柄后端;

多根调节丝,每根所述调节丝的前端连接于所述中杆前端,后端穿过所述锥型弹性体和多个所述串联体并连接于所述第一控制柄;及

缆线,前端连接于位于所述主体前端的所述串联体,后端穿过多个所述串联体并连接于所述第二控制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锥型弹性体开设有空隙,所述空隙被配置为在所述锥型弹性体发生形变时扩大或缩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隙包括沿所述锥型弹性体中心线贯序间隔布置的多个环状空隙;和/或,所述空隙包括沿所述锥型弹性体中心线螺旋环绕的螺旋状空隙。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串联体呈圆柱型结构,多个所述串联体以各自中心线重合的方式贯序间隔布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串联体的其中一个端面对应于相邻所述串联体的其中一个端面;其中,相邻的两个所述串联体的相对应的两个端面分别为相匹配的凸面和凹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串联体内部具有空腔,所述空腔被配置为容纳所述调节丝与所述缆线。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包括:

管体,套设于所述主体外周;以及

多个调节环,分别设于所述管体并套设于所述主体外周,多个所述调节环贯序间隔布置;

其中,所述套管被配置为能够通过调节多个所述调节环的间距,而调节管体伸缩。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套管前端的所述调节环的设有多根所述延伸杆,所述延伸杆后端连接于所述调节环,前端朝向所述锥体结构延伸。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送装置,所述缆线与所述主体的中心线重合,多根所述调节丝环绕所述主体的中心线均匀分布。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组件还包括:

调节基座,设于所述主体后端,所述位于所述主体后端的所述串联体及所述套管的后端分别连接于所述调节基座,所述第一控制柄和所述第二控制柄分别位于所述调节基座后端,多根所述调节丝及所述缆线分别穿设于所述调节基座。


技术总结
本公开提出一种输送装置,包括主体、套管、锥头以及调节组件。主体包括多个串联体。套管套设于主体外周且前端设有多根延伸杆。锥头包括锥型弹性体、中杆及覆盖膜。锥型弹性体相间隔地设于主体前端并呈圆锥体结构。中杆穿设于锥型弹性体且前部连接于锥型弹性体前端,中杆后端连接于位于主体前端的串联体,中杆能在锥型弹性体发生形变时对锥型弹性体提供一弹性回复力。覆盖膜设于锥型弹性体外部。调节组件包括第一控制柄、第二控制柄、多根调节丝及缆线。每根调节丝前端连接于中杆前端,后端穿过锥型弹性体和多个串联体并连接于第一控制柄。缆线前端连接于位于主体前端的串联体,后端穿过多个串联体并连接于第二控制柄。

技术研发人员:李潮;赵大维;梁飞跃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北京裕恒佳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8.19
技术公布日:2019.11.15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