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快速固定功能的患者约束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407290发布日期:2019-12-13 23:28阅读:244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快速固定功能的患者约束椅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约束椅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带快速固定功能的患者约束椅。



背景技术:

精神病是由于人体丘脑、大脑功能的紊乱,而导致患者在感知、思维、情感和行为等方面出现异常。常见的精神病有多种类型,如精神分裂症、情感性精神障碍、脑器质性精神障碍等。不同类型的精神病具有不同的临床表现,治疗方法也各不相同。精神病多在青壮年时期发病,有的间歇发作,有的持续进展,并且逐渐趋于慢性化,复发率高、致残率高,如不积极治疗,可出现精神衰退和人格改变,不能适应社会生活,难以完成对家庭和社会应担负的责任。但是,如果早期发现、及时治疗,患者也可以完全痊愈疾病,正常地生活、学习与工作。大多数精神疾病患者病程迁延、病情波动易复发,需要持续规则的药物治疗以控制症状和预防复发。众多研究表明:提高精神患者治疗的依从性是控制精神症状,改善精神病预后的关键。尽管新一代抗精神病药物和新型抗抑郁剂疗效肯定、副反应较少,已受到普遍欢迎,但精神患者对这些药物治疗的认知和依从程度仍然是目前精神科临床治疗和护理面临的重要课题。

精神病致病因素有多方面:先天遗传、个性特征及体质因素、器质因素、社会环境因素等。许多精神病人有妄想、幻觉、错觉、情感障碍,缺乏自知力,不主动寻求医生的帮助。常见的精神病有:精神分裂症、狂躁抑郁性精神病、更年期精神病、偏执性精神病及各种器质性病变伴发的精神病等。患者及家属应和精神科医生配合治疗。各类精神病患者可表现出许多生理功能与心理社会功能的异常,并缺少对这些心理异常的自知能力,因而不能正确地区别实幻和控制个人的行为。多数不能自动求医。在现今的医疗条件下,许多病人经治疗和社会支持可以获得不同的治疗效果乃至康复,也有些病人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或行为缺陷,成为残疾人,终生需要社会照顾。

精神病人享有接受妥善治疗并受到监护的权利。精神病人的治疗,同样是以自愿为前提。但是,鉴于多数病人在患病期内丧失了区别实幻与控制行为的能力,而且拒绝治疗,故当其行为有可能造成自残或有可能危及社会安全时,就有必要进行强制性的治疗措施。执行强制性治疗措施之前,须取得家属、单位领导或有关社会监护人的同意。强制性医疗应有一定的时限,逾期未愈仍须住院者,医师须向家属或监护人申明需继续住院医疗。精神病患者在接受治疗的过程中,需要使用到约束椅对患者进行约束,便于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治疗。

现有的约束椅在将患者约束固定时,椅子的稳定性一般,患者在扭动身体的过程中,椅子因为和地面的支撑接触面小,使得椅子容易被晃动倾倒,对患者造成伤害,因此需要一种发明来解决现有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不足,现提出一种带快速固定功能的患者约束椅,解决了现有的约束椅在将患者约束固定时,椅子的稳定性一般,患者在扭动身体的过程中,椅子因为和地面的支撑接触面小,使得椅子容易被晃动倾倒,对患者造成伤害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本发明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带快速固定功能的患者约束椅,包括斜撑板、横板和椅架,所述椅架一侧焊接有所述斜撑板,所述斜撑板下侧焊接有所述横板,所述椅架内通过螺栓连接有铅块。

进一步的,所述椅架远离所述斜撑板一侧通过螺栓连接有脚踝槽板,所述脚踝槽板一侧铰接有槽盖板,所述槽盖板上插接有插销,所述插销下端插接有横销轴,所述铅块上侧设置有坐板,所述坐板一侧设置有靠背,所述靠背一侧设置有胸部约束带,所述椅架上侧设置有胳臂压板,所述胳臂压板一侧通过铆钉连接有手腕约束带,所述胳臂压板下侧成型有胳臂孔,所述脚踝槽板内侧成型有脚踝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脚踝槽板上的所述脚踝孔可以放置患者的脚踝,进而通过所述槽盖板将患者脚踝压紧,避免患者脚部从椅子上挣脱。

进一步的,所述坐板与所述椅架焊接,所述靠背与所述椅架焊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坐板可以为患者提供入座的区域,所述靠背使得患者可以更加舒适的坐下,使得患者可以向后斜靠,增加舒适性。

进一步的,所述胸部约束带与所述靠背通过螺栓连接,所述胸部约束带有两个。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所述胸部约束带可以将患者的胸部上下侧进行固定约束,避免患者胸部晃动。

进一步的,所述胳臂压板与所述椅架铰接,所述胳臂孔有两个。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胳臂孔为患者的胳臂提供放置区域,使得患者胳臂可以放置稳定,并通过所述胳臂压板可以将患者胳臂压紧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脚踝孔有两个,所述横板有一个,所述斜撑板有两个。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横板使得所述椅架后侧具有稳定的支撑性,避免所述椅架向后倾倒。

进一步的,所述铅块有两个。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铅块的设置,使得所述椅架底部更加稳定,避免患者晃动身体造成所述椅架倾倒。

(三)有益效果

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为解决现有的约束椅在将患者约束固定时,椅子的稳定性一般,患者在扭动身体的过程中,椅子和地面的支撑接触面小,使得椅子容易被晃动倾倒,对患者造成伤害的问题,本发明通过设置的斜撑板、横板和铅块,使得椅子和地面的支撑接触面增大,同时使得椅子重心降低,避免椅子被患者晃动倾倒,避免患者受到伤害。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所述一种带快速固定功能的患者约束椅的主视图;

图2是本发明所述一种带快速固定功能的患者约束椅中脚踝槽板和槽盖板的俯视图;

图3是本发明所述一种带快速固定功能的患者约束椅中胳臂压板的左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斜撑板;2、横板;3、椅架;4、铅块;5、脚踝槽板;6、槽盖板;7、插销;8、横销轴;9、手腕约束带;10、胳臂压板;11、靠背;12、胸部约束带;13、坐板;14、脚踝孔;15、胳臂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如图1-图3所示,本实施例一种带快速固定功能的患者约束椅,包括斜撑板1、横板2和椅架3,椅架3一侧焊接有斜撑板1,斜撑板1下侧焊接有横板2,椅架3内通过螺栓连接有铅块4,椅架3远离斜撑板1一侧通过螺栓连接有脚踝槽板5,脚踝槽板5一侧铰接有槽盖板6,槽盖板6上插接有插销7,插销7下端插接有横销轴8,横销轴8可以对插销7进行固定,避免插销7从脚踝槽板5中脱落,进而保证槽盖板6的压紧效果,铅块4上侧设置有坐板13,坐板13可以为患者提供入座的区域,方便患者更加舒适的坐下,坐板13一侧设置有靠背11,靠背11可以使得患者更加舒适的斜靠,降低患者的躁动情绪,提高约束效果,靠背11一侧设置有胸部约束带12,胸部约束带12可以将患者的胸部上下侧进行固定,避免患者上半身晃动,进而提高装置的约束效果,椅架3上侧设置有胳臂压板10,胳臂压板10一侧通过铆钉连接有手腕约束带9,手腕约束带9可以将患者的手腕进行约束固定,避免患者双手活动,提高约束效果,胳臂压板10下侧成型有胳臂孔15,脚踝槽板5内侧成型有脚踝孔14,坐板13与椅架3焊接,靠背11与椅架3焊接,胸部约束带12与靠背11通过螺栓连接,胸部约束带12有两个,胳臂压板10与椅架3铰接,胳臂孔15有两个,脚踝孔14有两个,横板2有一个,斜撑板1有两个,铅块4有两个,脚踝槽板5上的脚踝孔14可以放置患者的脚踝,进而通过槽盖板6将患者脚踝压紧,避免患者脚部从椅子上挣脱,坐板13可以为患者提供入座的区域,靠背11使得患者可以更加舒适的坐下,使得患者可以向后斜靠,增加舒适性,通过胸部约束带12可以将患者的胸部上下侧进行固定约束,避免患者胸部晃动,胳臂孔15为患者的胳臂提供放置区域,使得患者胳臂可以放置稳定,并通过胳臂压板10可以将患者胳臂压紧固定,横板2使得椅架3后侧具有稳定的支撑性,避免椅架3向后倾倒,铅块4的设置,使得椅架3底部更加稳定,避免患者晃动身体造成椅架3倾倒。

如图1-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椅架3一侧焊接有斜撑板1,斜撑板1下侧焊接有横板2,椅架3内通过螺栓连接有铅块4,通过设置的斜撑板1、横板2和铅块4,横板2使得椅子和地面的支撑接触面增大,提高装置的放置稳定性,同时铅块4使得椅子重心降低,使得装置可以放置更加稳定,避免椅子被患者晃动倾倒,避免患者受到伤害。

本实施例的具体实施过程如下:在使用时,先将横销轴8从插销7上取下,然后将插销7从脚踝槽板5中拔出,拔出之后,将槽盖板6打开,并将胳臂压板10上的固定销取下,将胳臂压板10从椅架3上转动翻起,让患者坐在坐板13上,背靠靠背11,通过胸部约束带12将患者胸部进行固定约束,约束好之后,将胳臂压板10放下到椅架3上,并通过固定销将胳臂压板10底座固定在椅架3上,然后将胳臂压板10打开,让患者的胳臂放在胳臂孔15内,并将胳臂压板10固定在底座上,将患者的手腕通过手腕约束带9进行固定,避免患者的双手可以轻易移动,阻止患者采取解除约束的行为,保证装置的约束效果,同时使得患者的双腿放入到脚踝孔14中,并将槽盖板6关闭,通过插销7和横销轴8将槽盖板6固定,固定好之后,患者如果出现剧烈晃动,斜撑板1和横板2的设置,使得椅架3与地面的接触面增加,铅块4的设置使得椅架3的重心降低,使得装置底部更加稳定,保证患者不会将椅子轻易晃动,进而避免椅子被患者晃动倾倒,避免患者受到伤害,铅块4的数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增减,进而满足实际的使用需求,提高使用效果,槽盖板6可以使得患者的腿部得到压紧固定,避免患者腿部晃动,胳臂压板10可以将患者的胳臂进行压紧固定,避免患者想要通过晃动双臂来挣脱约束。

上面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发明的构思和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发明设计构思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人员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出的各种变型和改进,均应落入到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本发明请求保护的技术内容,已经全部记载在权利要求书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