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模拟母音功能的婴儿喂养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069879发布日期:2019-11-08 20:05阅读:305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模拟母音功能的婴儿喂养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婴儿喂养箱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具有模拟母音功能的婴儿喂养装置。



背景技术:

婴儿是指胎龄小于37周的新生儿。2012年,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婴儿全球报告》中显示,每年世界上新增1500万婴儿,全球婴儿发生率超过10%,其中中国婴儿数量位居世界第二,仅次于印度。国内的一些调查研究显示,我国婴儿的出生率为9.9%。随着“二胎”政策的开放及生殖技术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家庭都计划再添一个孩子,这就导致了越来越多的高龄产妇,面临着更多婴儿的出生问题。全球每年死亡婴儿约110万,早产是新生儿第一大死亡原因。婴儿作为新生儿中的弱势群体,生存能力较弱,各器官系统不成熟,容易发生各种并发症,而充足均衡的营养供给是决定婴儿成活率及生活质量的关键。如何保证生存能力较差的婴儿能够得到科学合理的喂养,提高喂养耐受性,一直是护理人员关注的焦点。虽然管饲喂养能够补充婴儿营养需求,但安全有效地全口喂养是婴儿喂养的最终目标,也是婴儿能否顺利出院的关键指标之一。

婴儿因延髓吸吮吞咽和呼吸中枢功能发育不成熟,短阵快速吞咽与短阵快速呼吸交替进行,在经口喂养时经常发生呼吸暂停、心动过缓、每分钟通气量和血氧饱和度下降等现象,导致经口喂养困难。经口喂养是一个综合性强、复杂性高并涉及多方面因素的喂养方式。婴儿的吸吮行为与神经行为的成熟度密切相关,而婴儿的大脑发育不成熟,各种神经反射尚未完善,易出现吸吮-吞咽-呼吸失调,导致经口喂养困难。

成功的经口喂养要求婴儿在一定时间内完全经口摄入医嘱奶量,并保持体质量增长。目前临床上关于促进婴儿经口喂养的措施多种多样,如非营养性吸吮(non-nutritivesucking,nns)、口腔按摩(oralstimulate)、口腔按摩联合非营养性吸吮、母亲声音刺激(maternalsoundstimulation,mss)等。20世纪60年代,peter等首次提出非营养性吸吮模式,方法是在婴儿嘴中放入无孔安抚奶嘴,或将戴无菌手套的手指放入婴儿口中,以增加其吸吮动作,全程无母乳和配方乳摄入。母亲声音刺激(maternalsoundstimulation,mss)是指在nicu模拟婴儿在宫内接受到的声音刺激,在暖箱内或安静的空间对住院婴儿播放录制的母亲声音和心跳声,或直接让婴儿母亲进入nicu对婴儿进行声音刺激,母亲可以对婴儿轻柔地说话,唱歌或讲故事,以促进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及母婴联系,促进婴儿生长发育,促进各器官系统成熟。

大量研究表明非营养性吸吮和口腔按摩以及两者联合使用对婴儿喂养进程、喂养效果及喂养结局等具有促进作用,但是在临床应用上仍存在一些问题,所达到的效果也存在明显差异,在很多研究中可能会对婴儿造成呕吐、误吸等不利影响。而母亲声音刺激是一种比较新颖的非侵入性干预方式,研究表明:母亲声音在整个围产期对胎儿或新生儿形成一种最自然、最显著的听觉刺激,对晚期胎儿心率和宫内活动造成影响,并能对婴儿经口喂养产生积极意义。其机制可能是母亲声音为婴儿提供了一个更接近宫内的声音刺激环境,使婴儿各项生理指标和生命体征更趋稳定,提高了婴儿自主稳定性,因而能够更好地实现全口喂养,促进婴儿生长发育。

正常子宫环境中,母亲的声音对晚期胎儿形成一种独特的刺激,可促进胎儿神经和认知行为发育,对其健康发展至关重要。然而由于过早离开母亲子宫,剥夺了婴儿在宫内最必需的声音——母亲声音,并且出生后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环境不同于母亲宫内,一些在子宫内不会接触的声音,如监护仪、暖箱等机器报警声,医务人员说话声等日常噪声,必然会对婴儿造成不利影响。研究显示,婴儿暴露于紧张的噪声环境中,可使心率上升,行为睡眠状态紊乱。婴儿在正常出院前缺少母亲声音的接触会使其生长发育延迟的风险增加。而在chorna等的一项研究中表明:母亲声音刺激能使婴儿经口喂养率,经口喂养量,每日喂养量增加,实现全口喂养的时间明显缩短。

通过以下研究明确母亲声音刺激联合非营养性吸吮对婴儿经口喂养的影响,进而可促进婴儿经口喂养进程,改善经口喂养表现,减少喂养不耐受发生率,加快恢复至出生体质量的时间:

1、研究对象

选取2018年1月至12月间在本院新生儿科病房住院婴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选标准和自愿原则将婴儿200例按照入院先后顺序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随机数字除3,无余数入对照组,余数为1入研究1组(单纯母亲声音刺激组),余数为2入研究2组(母亲声音刺激联合非营养性吸吮组)。

入选标准:①30周≤胎龄<37周,出生体质量为1500~2500g;②双耳听力均通过听力筛查,双耳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正常;③生命体征稳定。

排除标准:①存在重度窒息、呼吸窘迫、重度感染、缺氧缺血性脑病、呼吸暂停、感知觉障碍等神经系统并发症;②患有先天性消化道畸形、遗传代谢疾病、复杂的先天性心脏病、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等疾病者;③先天性听觉障碍或感染性耳聋者;④口腔发育不良;⑤婴儿嗜睡。

婴儿母亲入选标准:病情稳定,无声音嘶哑,同意参与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2、干预方法:

2.1对照组

按照新生儿科常规护理,包括安置于暖箱、持续心电监护、体温护理、体位支持等,喂养方面采用母乳喂养,母乳不足时辅以婴儿配方奶,热量不足辅以静脉营养,同时根据婴儿胎龄、体质量、喂养耐受情况等调整奶量,每3h喂养一次。

2.2研究1组(单纯母亲声音刺激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在婴儿开奶后即进行干预,具体方法为:在喂养前15~30min,于婴儿清醒的状态下,将录有母亲声音的音乐播放器放置于暖箱角落距离患儿两耳15~20cm处播放,保持声音分贝50-55db,2次/d,15min/次,连续干预,直至能实现全口喂养。

2.3研究2组(母亲声音刺激联合非营养性吸允组)

在研究1组基础上,在婴儿开奶后即进行干预,具体方法为:在喂养前15~30min,于婴儿清醒的状态下,将大小适宜、质地柔软、煮沸消毒后的无孔硅胶奶嘴放入婴儿口中进行非营养性吸吮,同时将录有母亲声音的音乐播放器放置于暖箱角落距离患儿两耳15~20cm处播放,保持声音分贝50~55db,2次/d,15min/次,连续干预,直至能实现全口喂养。

三组在出生时月龄、性别、产后初始干预时间、出生时体重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评价指标及数据监测方法

(1)喂养进程:即从开始经口喂养到实现全口喂养的过渡时间,本研究将开始经口喂养定义为首次用奶瓶经口摄入奶量≥5ml/次,将实现全口喂养定义为经口喂养奶量达到120ml/kg/d,喂养频率每3小时1次,且无须管饲达48h,记录开始经口喂养时间和达到全口喂养时间,计算过渡时间,记录两组婴儿入院时间及出院时间,计算住院天数。

(2)喂养表现:包括喂养效率(平均每分钟摄入奶量)和吸吮效率(平均每分钟吸吮次数),研究者在开始经口喂养、实现全口喂养两个时间点观察并记录经口摄入量、所用时间、吸吮次数,计算喂养效率和吸吮效率。

(3)体质量增长:由责任护士每天记录两组婴儿的体质量,记录开始经口喂养、实现全口喂养及其出院时3个时间点的体质量,记录恢复至出生体质量的时间,并计算体质量增长速度[g/(kg×d)]=[1000×in(出院体质量/出生体质量)]/(出院日龄-恢复至出生体质量日龄)。

(4)喂养不耐受发生率:观察并记录两组婴儿喂养不耐受发生情况。喂养不耐受诊断标准包括:吐奶≥3次/d;奶量不增或减少持续3d以上;胃潴留量大于前次喂养量的1/3;腹胀根据医护人员的临床判断。出现以上任意一项指标均可视为喂养不耐受。

综上研究表明母亲声音刺激联合非营养性吸吮对婴儿经口喂养的影响,进而可促进婴儿经口喂养进程,改善经口喂养表现,减少喂养不耐受发生率,加快恢复至出生体质量的时间。

但传统中的婴儿经口喂养过程较为简单,无法模拟母亲喂养时的动作和声音,进而影响了婴儿进食的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模拟母音功能的婴儿喂养装置,具备了在婴儿经口喂养过程中,通过模拟母亲喂养时的动作和通过母亲声音刺激,有效的促进婴儿经口喂养的效果,使得婴儿可尽快实现全口喂养,解决了传统中的婴儿经口喂养过程较为简单,无法模拟母亲喂养时的动作和声音,进而影响了婴儿进食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模拟母音功能的婴儿喂养装置,包括箱体和婴儿,所述箱体的箱口铰接有箱盖,所述箱体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抚摸机构和辅助机构。

所述辅助机构包括支撑板、音频播放设备、奶瓶和开口,所述支撑板固定连接在箱体的内侧面,三个所述音频播放设备分别固定连接在箱体的内侧面和箱盖的下表面,所述开口开设在箱盖的表面,所述婴儿仰躺在支撑板的上表面。

优选的,所述抚摸机构包括电机、通槽、第一联动臂和第二联动臂,所述电机固定安装在箱体的内壁,所述通槽开设在支撑板靠近婴儿背部的表面,所述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中心转盘和偏心转盘,所述第一联动臂靠近电机输出轴的一端与偏心转盘铰接,所述第一联动臂远离偏心转盘的一端与第二联动臂铰接,所述第二联动臂远离第一联动臂的一端与中心转盘铰接,所述第二联动臂远离偏心转盘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抚摸块。

优选的,所述抚摸块的形状为手模型,并且所述抚摸块为柔性的橡胶材质。

优选的,所述支撑板靠近婴儿头部一端的固定连接有橡胶软垫。

优选的,所述箱盖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橡胶软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一、本发明通过设置的支撑板、音频播放设备、奶瓶和开口,在经口喂养时,将录有母亲声音的音频播放设备进行播放,从而在母亲声音刺激下,能够使婴儿在最佳舒适状态进行口腔运动,成功促进经口喂养。

二、本发明通过设置的电机、通槽、第一联动臂、第二联动臂、中心转盘、偏心转盘和抚摸块,抚摸块对婴儿的背部进行抚摸,模仿了母亲喂奶时抚摸婴儿背部的效果,进而间接提高了婴儿喂奶时安全感,使其处于平和状态,避免了婴儿发生咽呛的现象。

三、本发明通过设置的橡胶软垫,使得婴儿头部可仰躺在橡胶软垫上,为婴儿头部支撑提供了较为舒适的环境,并且更好的模拟了母亲手掌托柱婴儿头部的情景。

四、本发明通过设置的橡胶软块,使得在喂奶时,婴儿的双手可抓持住橡胶软块,模仿了母亲喂奶时婴儿双手抓捏母亲皮肤的效果,进而间接提高了婴儿喂奶时安全感,使其处于平和状态,进一步避免了婴儿发生咽呛的现象。

五、本发明通过抚摸块的形状为手模型,并且抚摸块为柔性的橡胶材质的设置,手模型的抚摸块,更好的模拟了母亲抚摸婴儿的情景,柔性的橡胶材质,更好的模拟了母亲的皮肤。

综上所述,具备了在婴儿经口喂养过程中,通过模拟母亲喂养时的动作和通过母亲声音刺激,有效的促进婴儿经口喂养的效果,使得婴儿可尽快实现全口喂养,解决了传统中的婴儿经口喂养过程较为简单,无法模拟母亲喂养时的动作和声音,进而影响了婴儿进食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箱体、箱盖和支撑板剖视后结构的正视图;

图2为本发明箱体剖视后电机、婴儿和音频播放设备结构的俯视图;

图3为本发明支撑板剖视后抚摸机构和橡胶软垫结构的正视图。

图中:1-箱体、2-婴儿、3-箱盖、4-抚摸机构、5-辅助机构、6-支撑板、7-音频播放设备、8-奶瓶、9-开口、10-电机、11-通槽、12-第一联动臂、13-第二联动臂、14-中心转盘、15-偏心转盘、16-抚摸块、17-橡胶软垫、18-橡胶软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至图3,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具有模拟母音功能的婴儿喂养装置,包括箱体1和婴儿2,箱体1的箱口铰接有箱盖3,箱体1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抚摸机构4和辅助机构5。

辅助机构5包括支撑板6、音频播放设备7、奶瓶8和开口9,支撑板6固定连接在箱体1的内侧面,三个音频播放设备7分别固定连接在箱体1的内侧面和箱盖3的下表面,结合图1和图2所示,三个音频播放设备7分别位于婴儿2的双耳旁和头部上方,位于婴儿2头部上方的音频播放设备7,模仿了母亲喂奶时,母亲嘴巴发声部与婴儿2的相对位置,位于婴儿2双耳旁的两个音频播放设备7,使得婴儿2可更加清晰的聆听母亲的声音,开口9开设在箱盖3的表面,婴儿2仰躺在支撑板6的上表面,在对婴儿进行经口喂养时,首先打开箱盖3将婴儿2仰躺放置在支撑板6的上表面,然后盖上箱盖3,此时医护人员通过开口9将装有母乳奶瓶8的奶嘴放入婴儿2嘴巴内,同时将录有母亲声音的音频播放设备7进行播放,保持声音分贝50~55db,2次/d,15min/次,连续干预,从而在母亲声音刺激下,能够使婴儿在最佳舒适状态进行口腔运动,成功促进经口喂养。

优选的,抚摸机构4包括电机10、通槽11、第一联动臂12和第二联动臂13,电机10固定安装在箱体1的内壁,通槽11开设在支撑板6靠近婴儿2背部的表面,电机10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中心转盘14和偏心转盘15,第一联动臂12靠近电机10输出轴的一端与偏心转盘15铰接,第一联动臂12远离偏心转盘15的一端与第二联动臂13铰接,第二联动臂13远离第一联动臂12的一端与中心转盘14铰接,第二联动臂13远离偏心转盘15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抚摸块16,通过电机10输出轴顺时针方向的运作,使得中心转盘14和偏心转盘15同步进行顺时针方向转动,由中心转盘14和偏心转盘15转动的过程并结合图3所示,使得抚摸块16每次在经过通槽11时,由于第一联动臂12与偏心转盘15之间的铰接点至电机10输出轴的距离逐渐变远,而第二联动臂13至电机10输出轴的距离始终不变,从而使得抚摸块16每次在经过通槽11时,第二联动臂13以自身与中心转盘14之间的铰接点为圆心进行顺时针方向转动,进而使得抚摸块16对婴儿2的背部进行抚摸,模仿了母亲喂奶时抚摸婴儿2背部的效果,进而间接提高了婴儿2喂奶时安全感,使其处于平和状态,避免了婴儿2发生咽呛的现象。

优选的,抚摸块16的形状为手模型,并且抚摸块16为柔性的橡胶材质,手模型的抚摸块16,更好的模拟了母亲抚摸婴儿的情景,柔性的橡胶材质,更好的模拟了母亲的皮肤。

优选的,支撑板6靠近婴儿2头部一端的固定连接有橡胶软垫17,使得婴儿2头部可仰躺在橡胶软垫17上,为婴儿2头部支撑提供了较为舒适的环境,并且更好的模拟了母亲手掌托柱婴儿2头部的情景。

优选的,箱盖3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橡胶软块18,使得在喂奶时,婴儿2的双手可抓持住橡胶软块18,模仿了母亲喂奶时婴儿2双手抓捏母亲皮肤的效果,进而间接提高了婴儿2喂奶时安全感,使其处于平和状态,进一步避免了婴儿2发生咽呛的现象。

综上所述,具备了在婴儿经口喂养过程中,通过模拟母亲喂养时的动作和通过母亲声音刺激,有效的促进婴儿经口喂养的效果,使得婴儿可尽快实现全口喂养,解决了传统中的婴儿经口喂养过程较为简单,无法模拟母亲喂养时的动作和声音,进而影响了婴儿进食的问题。

工作原理:该具有仿母声效果的婴儿经口喂养箱在对婴儿进行经口喂养时,首先打开箱盖3将婴儿2仰躺放置在支撑板6的上表面,然后盖上箱盖3,此时医护人员通过开口9将装有母乳奶瓶8的奶嘴放入婴儿2嘴巴内,同时将录有母亲声音的音频播放设备7进行播放,保持声音分贝50~55db,2次/d,15min/次,连续干预,从而在母亲声音刺激下,能够使婴儿在最佳舒适状态进行口腔运动,成功促进经口喂养,同时启动电机10,通过电机10输出轴顺时针方向的运作,使得中心转盘14和偏心转盘15同步进行顺时针方向转动,由中心转盘14和偏心转盘15转动的过程并结合图3所示,使得抚摸块16每次在经过通槽11时,由于第一联动臂12与偏心转盘15之间的铰接点至电机10输出轴的距离逐渐变远,而第二联动臂13至电机10输出轴的距离始终不变,从而使得抚摸块16每次在经过通槽11时,第二联动臂13以自身与中心转盘14之间的铰接点为圆心进行顺时针方向转动,进而使得抚摸块16对婴儿2的背部进行抚摸,模仿了母亲喂奶时抚摸婴儿2背部的效果,同时通过设置的橡胶软块18,使得在喂奶时,婴儿2的双手可抓持住橡胶软块18,模仿了母亲喂奶时婴儿2双手抓捏母亲皮肤的效果,进而间接提高了婴儿2喂奶时安全感,使其处于平和状态,避免了婴儿2发生咽呛的现象。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