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拉拉裤的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9116880发布日期:2019-11-13 01:16阅读:1521来源:国知局
一种拉拉裤的制备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卫生用品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拉拉裤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的拉拉裤一般包括外衣物层和设置在外衣物层内的吸收体组成,外衣物层有一片式和两片式两种结构,一片式的外衣物层在与吸收体复合后还需要切腿开口,而两片式的结构在与吸收体复合后直接形成腿开口,只需要对腰围区进行焊接再分切即可得到单片的拉拉裤。传统的拉拉裤的制备方法,一般是先对吸收体进行分切,分切为单片的吸收体,再将单片的吸收体旋转90°,接着与外衣物层复合,再进行腰围区域左右两侧的封合,最后再分切。传统的外衣物层一般是由两层无纺布中间复合橡筋组成,外衣物层中,橡筋的分布对腰围的拉伸力具有重要影响,传统的拉拉裤制备过程中没有对外衣物层的拉伸力进行测试,导致拉拉裤制备出来后腰围的大小不符合规定的尺码要求,导致生产出来的拉拉裤同一个尺码腰围的大小却不相同,当销售到市面上时,就会遭客户的投诉,进而影响客户群体的流失。中国专利申请号201610554343.1公开了一种高吸收性婴儿拉拉裤及其制作工艺,其包括下述步骤:1)喷过胶的包芯无纺布包裹复合芯体,通过压实棍加压装置把复合芯体初步压实,盖上喷过胶的t恤无纺布;2)通过压实棍加压装置把t恤无纺布与复合芯体定型压实,制成拉拉裤的吸收芯体结构;3)把底层无纺布与pe膜复合好后制成底层结构,在底层结构上粘合好弹性腰围、弹性腰围橡筋、外层无纺布和抛弃贴;4)将底层结构和吸收芯体结构进行粘合;5)把表层无纺布粘合好护围无纺布、立体护围橡筋、平面橡筋,然后将其和吸收芯体结构进行粘合,表层无纺布的两侧粘在底层结构上,表层无纺布的中间粘在吸收芯体结构上,吸收芯体结构两侧与表层无纺布两侧之间留有膨胀空隙;6)然后进行侧腰分切并吸边料,进行对压输送并纵向折叠,进行成品单片切断并打三折;7)然后进行自动剔废处理,合格品输入堆垛机,进行自动数片,自动入袋,最后进行成品包装封口,并装入纸箱封箱打包。其所公开的制作工艺得到的拉拉裤具有较高的膨胀系数,可延长拉拉裤的使用时间,但是在腰围系统的制作过程中没有对腰围的回弹力进行预处理。技术实现要素:因此,针对以上内容,本发明提供一种拉拉裤的制备方法,解决现有技术的拉拉裤生产过程中没有对腰围的拉伸回弹力进行测试导致制得的产品腰围拉伸回弹力大小不一的缺陷。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拉拉裤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制备步骤:1)吸收体的制备:定义吸收体具有沿着长度方向的纵向和沿着宽度方向的横向,所述吸收体包括由上至下依次叠层设置的透液性面层、吸收芯和不透液性底层,所述吸收体分切成单个物品后旋转90°在线传输入下一道工序;2)制备外衣物层:所述外衣物层包括前衣物层和后衣物层,所述前衣物层和后衣物层均由第一无纺布及第二无纺布以及设置在第一无纺布和第二无纺布之间的橡筋组成;3)拉拉裤腰围回弹力测试:采用拉力机对衣物层进行弹力测试,所述拉力机包括夹具、与夹具电连接的控制器,与控制器电连接的屏幕;a、先对拉力机开机预热15-20min;b、裁样准备:在自然状态下,将外衣物层沿着腰围宽度方向分切为2-3段,分切时不能切到橡筋,以腰围边缘焊接位置为轴环绕一周将腰围取下,定义分切后的腰围为段1、段2、段3;c、将段1分别夹持在拉力机的夹具的上下两端,夹持时不能夹住橡筋,保持段1在自然拉直且无弯曲状态,记录此时夹具上下端之间的距离为l0;d、定义拉拉裤的拉伸长度为l,选择控制器的对应测试程序,设定实验参数:速度500mm/min,位移l’=l-l0;e、在屏幕上方显示的数值均清零,接着按“开始”键进入测试状态,待拉力机回车完毕后,记录其“峰值力”f1;对段2及段3进行上述步骤c至步骤e的动作,记录“峰值力”f2及f3;拉拉裤腰围回弹力f=f1+f2+f3;拉拉裤的拉伸长度l对应不同尺码具有不同的值,具体为:拉拉裤尺码m码l码xl码xxl码xxxl码l=拉伸长度(mm)292.5300307.53153154)将拉拉裤腰围回弹力f与预先设定的回弹力标准值进行对比,若误差超过±10%,则需要对外衣物层进行再加工处理使回弹力在标准值可接受的误差范围内,再进行下一步处理,若误差在规定范围内则直接进入下一步处理工序。进一步的改进是:步骤4)的下一步处理工序为:吸收体与外衣物层的复合、腰围区的封合、分切。进一步的改进是:外衣物层的再加工处理具体步骤为:调整橡筋的分布间距或选择具有不同拉伸比的橡筋。通过采用前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拉拉裤的制备方法,在衣物层制备完成后,对腰围区域的回弹力进行测试,将拉拉裤腰围回弹力与预先设定的回弹力标准值进行对比,若误差超过±10%,则对外衣物层进行再加工处理使回弹力在标准值可接受的误差范围内,再进行下一步处理,若误差在规定范围内则直接进入下一步处理工序,通过增加该腰围回弹力测试步骤,使得制备的相同尺码的拉拉裤的腰围拉伸回弹力保持在相对一致的范围内,避免出现腰围回弹力大小不同,导致尺寸有的偏小有的偏大,进而影响使用者穿戴的舒适性;进一步的,外衣物层的再加工处理具体步骤是采用调整橡筋的分布间距或选择具有不同拉伸比的橡筋,通过加大橡筋之间的距离可以降低橡筋的回弹力,通过选用拉伸比较大的橡筋可以提高回弹力。附图说明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拉力机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拉力机的正面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结合具体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借此对本发明如何应用技术手段来解决技术问题,并达成技术效果的实现过程能充分理解并据以实施。实施例一参考图1及图2,一种拉拉裤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制备步骤:1)吸收体的制备:定义吸收体具有沿着长度方向的纵向和沿着宽度方向的横向,所述吸收体包括由上至下依次叠层设置的透液性面层、吸收芯和不透液性底层,所述吸收体分切成单个物品后旋转90°在线传输入下一道工序;2)制备外衣物层:所述外衣物层包括前衣物层和后衣物层,所述前衣物层和后衣物层均由第一无纺布及第二无纺布以及设置在第一无纺布和第二无纺布之间的橡筋组成;3)拉拉裤腰围回弹力测试:采用拉力机对衣物层进行弹力测试,所述拉力机的型号为ld23.102,生产商为:深圳市兰博三思材料检测有限公司,所述拉力机包括夹具1、与夹具1电连接的控制器2,与控制器2电连接的屏幕3;a、先对拉力机开机预热15-20min;b、裁样准备:在自然状态下,将外衣物层沿着腰围宽度方向分切为3段,分切时不能切到橡筋,以腰围边缘焊接位置为轴环绕一周将腰围取下,定义分切后的腰围为段1、段2、段3;c、将段1分别夹持在拉力机的夹具的上下两端,夹持时不能夹住橡筋,保持段1在自然拉直且无弯曲状态,记录此时夹具上下端之间的距离为l0;d、定义拉拉裤的拉伸长度为l,以xl码拉拉裤为例,l=307.5mm,选择控制器的对应测试程序,设定实验参数:速度500mm/min,位移l’=l-l0;e、在屏幕上方显示的数值均清零,接着按“开始”键进入测试状态,待拉力机回车完毕后,记录其“峰值力”f1=6.52n;对段2及段3进行上述步骤c至步骤e的动作,记录“峰值力”f2及f3,f2=4.34n,f3=3.86n;拉拉裤腰围回弹力f=f1+f2+f3=6.52n+4.34n+3.86n=14.71n;4)将拉拉裤腰围回弹力f与预先设定的回弹力标准值进行对比,误差在规定范围内,接着进入下一步处理工序,即,将吸收体与外衣物层复合、腰围区封合、分切。实施例二参考实施例一,在拉拉裤腰围回弹力测试的步骤中,以生产xxl码的拉拉裤为例,其l=315mm,其f1=7.65n,f2=3.6n,f3=3.67n,f=14.93n,设定的标准值为13n,误差超过10%,因此对外衣物层的中的橡筋的分布间距进行调整,调整后再次进行测试,此时,f1=5.76n,f2=3.85n,f3=3.13n,f=12.74n,误差在允许范围内,接着再进入下一道处理工序,其他技术特征与实施例一一致。在本发明中,外衣物层的再加工处理具体步骤也可以是选用不同的拉伸比的橡筋来调整外衣物层的回弹力。本发明通过的拉拉裤的准备方法中,增加了腰围回弹力测试步骤,使得外衣物层在与吸收体复合前,外衣物层的整体回弹力保持在一定的范围内,进而使制得的产品腰围区域可伸缩的大小保持在一定的范围内,相同尺码的产品得到的腰围大小较为统一,使用者在使用后腰围不会产生勒紧的感觉,不会有勒痕产生,使用舒适。以上所记载,仅为利用本创作技术内容的实施例,任何熟悉本项技艺者运用本创作所做的修饰、变化,皆属本创作主张的专利范围,而不限于实施例所揭示者。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