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3D打印系统的可贴合面冷敷康复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116874发布日期:2019-11-13 01:15阅读:161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3D打印系统的可贴合面冷敷康复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3d打印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基于3d打印系统的可贴合面冷敷康复装置。



背景技术:

3d打印(增材制造)是快速成型技术的一种,以数学模型文件为基础,运用粉末状金属或塑料等可粘合材料,采用激光等热源制造产品。3d打印的工艺方法可分为fdm(熔融沉积式)、sls(选择性激光烧结)、slm(选择性激光熔化成型)等类型。

其中sls是针对粉末材料利用激光熔融特定区域的粉末从而直接制造产品。其过程类似:利用cad软件对特定物体建模,然后通过切片软件对模型切片,切片所得的模型截面数据传给控制系统,控制系统控制一定功率激光束将特定层金属粉末或者非金属粉末加工熔合。这样加工融合完初始层后,工作平台下降一个层厚的距离,铺粉装置铺一定层厚的未加工粉末,继续加工融合下一层粉末,重复此步骤,直至特定的区域全部熔合完成,就得到一件立体的产品。

由上可以看出sls三维打印工艺基本不受产品复杂结构影响,使冷敷产品高度吻合患处曲面的复杂结构制造变为可能。

临床上或者康复中对患者的治疗和护理中,经常将冰袋用于患者的降温,或者是对受伤部位进行冰敷或者运动后的护理,冰敷可使局部血管收缩,血液循环减少,消除肿胀、疼痛、出血,从而降低组织新陈代谢率。目前传统一般用冰袋或者冰块作为冷敷方式,有以下缺点:

1)冰块为固体,不易分散,冷敷不均匀,操作不当,较容易冻伤,造成二次伤害;

2)冰块为固体,容易戳破冰袋,导致液体泄漏;

3)冰袋能承受的压力较小,没有按摩作用,冷敷时间长容易形成静脉血栓;

4)冰块或冰袋较硬,贴合度差,使冷敷的效果大大降低;

5)冰块或冰袋液体没有分离,使用劳动强度大;

6)冰块或者冰袋使用麻烦,不可穿戴。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3d打印系统的可贴合面冷敷康复装置,以克服现有相关技术所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

为此,本发明采用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基于d打印系统的可贴合面冷敷康复装置,包括冷敷本体,其中,所述冷敷本体为薄壁中空容器结构,且所述冷敷本体内部注有冷敷溶液,所述冷敷本体的横截面为扇形结构,所述冷敷本体的内侧为冷敷部位紧密贴合的冷敷曲面,所述冷敷本体的内侧两端分别均设置有固定带,所述冷敷本体远离所述冷敷曲面的一侧均匀排列开设有若干凹坑,所述凹坑的内部设置有冷源小球,所述冷敷本体的顶端开设有灌入口,所述冷敷本体的顶端且位于所述灌入口的一侧设置有与所述灌入口相配合的塞子,所述冷敷本体的内侧且位于远离所述固定带的一端设置有与所述固定带相配合的锁紧机构。

进一步的,所述冷敷本体的薄壁壁厚为1-2mm,且所述灌入口的直径为5-10mm。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带的一侧开设有开槽,且所述开槽的内部均匀排列设置有若干与所述锁紧机构相配合的首尾依次相连的棘齿。

进一步的,所述冷源小球的侧壁开设有小孔,所述小孔处填充有tpu胶,所述冷源小球的内部注有蓄冷液体。

进一步的,所述蓄冷液体包括纯净水、生理盐水或凝胶中的至少一种,且所述蓄冷液体的体积为所述冷源小球内部体积的3/4。

进一步的,所述冷源小球的薄壁厚度为0.8-2mm,所述冷源小球的直径根据冷敷面积设计为10-40mm。

进一步的,所述锁紧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冷敷本体侧壁的壳体,所述壳体内部套设有通道,且所述通道为圆弧结构,所述通道的圆弧外侧设置有腔室,所述腔室内部设置有限位条,所述限位条的一端通过转轴一与所述壳体内壁连接,所述限位条远离所述转轴一的一端设置有与所述棘齿相配合的卡块,所述限位条靠远离所述转轴一的一端且远离所述卡块的一侧分别设置有限位块一和限位块二,所述限位块一的一侧设置有转轴二,所述转轴二上套设有与所述限位块二相配合的推动块一,所述限位条远离所述通道的一侧设置活动块,所述活动块靠近所述推动块一的一端设置有与所述限位块二相配合的限位槽一,所述活动块靠近所述限位条的一侧设置有若干限位槽二,所述限位条与所述活动块之间设置有开口朝向所述推动块一的弹簧片。

进一步的,所述弹簧片靠近所述活动块的一端设置有与所述限位槽二相配合的限位凸条。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靠近所述转轴一的一端设置有限位孔,所述限位孔内部设置有弹簧,所述弹簧靠近所述活动块的一端设置有与所述限位孔相配合的推动块二。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靠近所述推动块一的一侧设置有通孔,且所述推动块一靠近所述通孔的一端设置有内六角螺孔。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本发明提供的冷敷本体的冷敷面为全贴合需要冷敷的表面,达到“随形冷敷”的目的,冷敷效果较好;

(2)、本发明提供的冷敷本体可穿戴,使用方式多样化,更方便;

(3)、本发明提供的冷敷本体里充有蓄冷液体,使冷敷部位冷却更加均匀;

(4)、本发明提供的冷敷本体和冷源小球实现冷源分离结构,蓄冷液体为全封闭,使用方便,不易漏液;

(5)、本发明提供的冷敷本体和冷源小球的冷源分离结构可以承受更大的压力,可以边按摩边冷敷,杜绝静脉血栓的形成;

(6)、本发明提供的冷源小球可以随时替换,使用方便;

(7)、本发明提供的锁紧机构可以方便穿戴者进行穿戴的同时保证固定带与冷敷本体之间的稳定性与牢固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基于3d打印系统的可贴合面冷敷康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基于3d打印系统的可贴合面冷敷康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基于3d打印系统的可贴合面冷敷康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之三;

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基于3d打印系统的可贴合面冷敷康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之四;

图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基于3d打印系统的可贴合面冷敷康复装置的固定带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基于3d打印系统的可贴合面冷敷康复装置的冷源小球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基于3d打印系统的可贴合面冷敷康复装置的锁紧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冷敷本体;2、固定带;201、开槽;202、棘齿;3、凹坑;4、冷源小球;401、小孔;402、蓄冷液体;5、灌入口;6、塞子;7、锁紧机构;701、壳体;702、通道;703、腔室;704、限位条;705、转轴一;706、卡块;707、限位块一;708、限位块二;709、转轴二;710、推动块一;711、活动块;712、限位槽一;713、限位槽二;714、弹簧片;715、限位凸条;716、限位孔;717、弹簧;718、推动块二。

具体实施方式

为进一步说明各实施例,本发明提供有附图,这些附图为本发明揭露内容的一部分,其主要用以说明实施例,并可配合说明书的相关描述来解释实施例的运作原理,配合参考这些内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能理解其他可能的实施方式以及本发明的优点,图中的组件并未按比例绘制,而类似的组件符号通常用来表示类似的组件。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3d打印系统的可贴合面冷敷康复装置。

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如图1-7所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基于3d打印系统的可贴合面冷敷康复装置,包括冷敷本体1,其中,所述冷敷本体1为薄壁中空容器结构,且所述冷敷本体1内部注有冷敷溶液,所述冷敷本体1的横截面为扇形结构,所述冷敷本体1的内侧为冷敷部位紧密贴合的冷敷曲面,所述冷敷本体1的内侧两端分别均设置有固定带2,所述冷敷本体1远离所述冷敷曲面的一侧均匀排列开设有若干凹坑3,所述凹坑3的内部设置有冷源小球4,所述冷敷本体1的顶端开设有灌入口5,所述冷敷本体1的顶端且位于所述灌入口5的一侧设置有与所述灌入口5相配合的塞子6,所述冷敷本体1的内侧且位于远离所述固定带2的一端设置有与所述固定带2相配合的锁紧机构7。

在一个实施例中,对于上述冷敷本体1来说,所述冷敷本体1的薄壁壁厚为1-2mm,且所述灌入口5的直径为5-10mm。

在一个实施例中,对于上述固定带2来说,所述固定带2的一侧开设有开槽201,且所述开槽201的内部均匀排列设置有若干与所述锁紧机构7相配合的首尾依次相连的棘齿202。

在一个实施例中,对于上述冷源小球4来说,所述冷源小球4的侧壁开设有小孔401,所述小孔401处填充有tpu胶,所述冷源小球4的内部注有蓄冷液体402。

在一个实施例中,对于上述蓄冷液体402来说,所述蓄冷液体402包括纯净水、生理盐水或凝胶中的至少一种,且所述蓄冷液体402的体积为所述冷源小球4内部体积的3/4。

在一个实施例中,对于上述冷源小球4来说,所述冷源小球4的薄壁厚度为0.8-2mm,所述冷源小球4的直径根据冷敷面积设计为10-40mm。

具体的,冷敷本体1为薄壁容器结构,可预填充用于冷敷液体,使冷却均匀缓慢作用;冷源小球4内部容积预填充蓄冷液体402,然后用tpu胶封死小孔401,蓄冷液体402完全封闭使用前放冰箱冷冻,可随意替,换受一定压力作用,可以局部滚动,按摩冷敷部位增加冷敷效果和防止血栓形成;灌入口5为冷敷本体1预填充液体入口;塞子6可用胶粘结堵死,冷敷本体填充液体后,堵塞作用,防止漏液。

在一个实施例中,对于上述锁紧机构7来说,所述锁紧机构7包括设置在所述冷敷本体1侧壁的壳体701,所述壳体701内部套设有通道702,且所述通道702为圆弧结构,所述通道702的圆弧外侧设置有腔室703,所述腔室703内部设置有限位条704,所述限位条704的一端通过转轴一705与所述壳体701内壁连接,所述限位条704远离所述转轴一705的一端设置有与所述棘齿202相配合的卡块706,所述限位条704靠远离所述转轴一705的一端且远离所述卡块706的一侧分别设置有限位块一707和限位块二708,所述限位块一707的一侧设置有转轴二709,所述转轴二709上套设有与所述限位块二708相配合的推动块一710,所述限位条704远离所述通道702的一侧设置活动块711,所述活动块711靠近所述推动块一710的一端设置有与所述限位块二708相配合的限位槽一712,所述活动块711靠近所述限位条704的一侧设置有若干限位槽二713,所述限位条704与所述活动块711之间设置有开口朝向所述推动块一710的弹簧片714。

在一个实施例中,对于上述弹簧片714来说,所述弹簧片714靠近所述活动块711的一端设置有与所述限位槽二713相配合的限位凸条715。

在一个实施例中,对于上述壳体701来说,所述壳体701靠近所述转轴一705的一端设置有限位孔716,所述限位孔716内部设置有弹簧717,所述弹簧717靠近所述活动块711的一端设置有与所述限位孔716相配合的推动块二718。

在一个实施例中,对于上述壳体701来说,所述壳体701靠近所述推动块一710的一侧设置有通孔,且所述推动块一710靠近所述通孔的一端设置有内六角螺孔。

工作原理:在具体应用时,将充有蓄冷液体402的冷源小球4放入冰箱冰冻一定时间,然后嵌入冷敷本体1中的凹坑3内,冷敷本体1与冷敷部位贴合;穿戴者根据自身冷敷部位的尺寸通过锁紧机构7和固定带2调节冷敷本体1与冷敷部位贴合松紧度,将固定带2从通道702贯穿壳体701,从而使得固定带2在弹簧片714和限位条704的作用下实现卡块706与棘齿202相配合卡紧,进而达到锁紧固定带2的目的;固定带2与锁紧机构7分离时,通过内六角扳手与内六角螺孔相配合,从而使得推动块一710驱动限位块一707运动,进而使得限位块二708通过限位槽一712驱动活动块711运动,进而使得限位条704上的卡块706棘齿202分离,进而实现固定带2与锁紧机构7分离的目的。

此外,在具体应用时,本发明所提供的仅为大腿部冷敷护理装置的演示,实际中可根据人体各部位按照本方法制造冷敷装置,如背部,肩部,手臂,脸部等等。

综上所述,借助于本发明的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提供的冷敷本体1的冷敷面为全贴合需要冷敷的表面,达到“随形冷敷”的目的,冷敷效果较好;本发明提供的冷敷本体1可穿戴,使用方式多样化,更方便;本发明提供的冷敷本体1里充有蓄冷液体402,使冷敷部位冷却更加均匀;本发明提供的冷敷本体1和冷源小球4实现冷源分离结构,蓄冷液体402为全封闭,使用方便,不易漏液;本发明提供的冷敷本体1和冷源小球4的冷源分离结构可以承受更大的压力,可以边按摩边冷敷,杜绝静脉血栓的形成;本发明提供的冷源小球4可以随时替换,使用方便;本发明提供的锁紧机构7可以方便穿戴者进行穿戴的同时保证固定带与冷敷本体之间的稳定性与牢固性。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连接”、“固定”、“旋接”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