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医学美容的中药复方制剂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9117176发布日期:2019-11-13 01:17阅读:694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医学美容的中药复方制剂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中医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医学美容的中药复方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人民群众对于美好生活的追求日益增长。同时得益于工业技术的进步,大量合成类美容化妆品制剂得以问世并逐渐获得人们的青睐和广泛普及。但是,新型合成化妆品制剂的使用,在使人民群众获益的同时,也带来了不少弊病,如化妆品导致的过敏性皮炎、色素沉着、疱疹等,造成事与愿违的结果。因此,合成化妆品制剂的副作用和安全性,逐渐成为国内外舆论关注的话题。不少人提出化学物质药理作用强,毒性难以控制,不如“回归自然”,使用天然药物原料研制的化妆品。

中国有使用天然药物原料研制化妆品用于美容的悠久历史,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采用中药研制的美容化妆品备受青睐,表明中国传统医学对于研制天然药物化妆品,具有明显的技术优势。

然而同时也必须清楚地看到,目前市场上多数的中药美容化妆品的工艺技术比较粗糙,多数以粉剂的形式存在,而且粉剂的颗粒较粗,平均在100目左右,需使用水、蛋清、牛奶等自行调制,使用过程繁琐,不利于推广,且极易引起皮肤瘙痒、刺痛、红肿等过敏反应,舒适性、稳定性和安全性较差,令大众难以接受。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医学美容的中药复方制剂,本发明中药复方制剂采用天然药物,中药粉末颗粒经过超细粉碎,达到400目以上,粉末颗粒细腻,细度分布均匀,从而大大降低中药粗颗粒导致皮肤过敏的可能性,支撑膏剂,使用方便;并提供其制备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用于医学美容的中药复方制剂,按照重量份数计包括:白芨、白蔹、防风、僵蚕、菊花、莲雄蕊、白术、茯苓、栝楼根、玫瑰花、芍药、芡实、珍珠母、檀香、丁香、蜂蜜、柏子仁油及构树果油。

在本发明中,进一步的,按照重量份数计包括:白芨3-6份、白蔹3-6份、防风3-6份、僵蚕3-6份、菊花3-6份、莲雄蕊3-6份、白术3-6份、茯苓3-6份、栝楼根3-6份、玫瑰花3-6份、芍药3-6份、芡实3-6份、珍珠母3-6份、檀香1-3份、丁香1-3份、蜂蜜200-280份、柏子仁油5-25份及构树果油5-25份。

在本发明中,进一步的,按照重量份数计包括:白芨4份、白蔹4份、防风4份、僵蚕4份、菊花4份、莲雄蕊4份、白术4份、茯苓4份、栝楼根4份、玫瑰花4份、芍药4份、芡实4份、珍珠母4份、檀香2份、丁香2份、蜂蜜245份、柏子仁油9.6份及构树果油9.6份。

一种用于医学美容的中药复方制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蜂蜜、柏子仁油、构树果油除外的其余组分按照比例混合后,经过初次粉碎,颗粒达到100-150目细度,然后放入气流粉碎机进行超细粉碎,要求粉碎后的中药粉末颗粒细度至少超过400目;

(2)再分别使用榨油机压榨柏子仁、构树果,榨出油料,经沉淀过滤,得到透明橙黄色的油料;

(3)将步骤(1)得到的中药粉末颗粒、步骤(2)得到的柏子仁油和构树果油、以及蜂蜜,按照比例投放入搅拌机,充分搅拌形成膏体,然后将加工好的膏体通过灌装机进行灌装成品,即得。

在本发明中,进一步的,步骤(1)中经过超细粉碎后,中药粉末颗粒细度小于0.0385毫米。

在本发明中,进一步的,步骤(2)中1千克柏子仁可榨出310-330克油料,1千克构树果可榨出210-225克油料。

在本发明中:

白芨:味苦、甘、涩,性寒,归肺、胃、肝经;具有收敛止血、消肿生肌的功效,主治咯血,吐血,外伤出血,疮疡肿毒,皮肤皲裂;

白蔹:味苦、辛,性微寒,归心、胃经;具有清热解毒、解散止痛、生肌敛疮的功效,主治疮痈肿毒,水火烫伤;

防风:味辛、甘,性温,归膀胱、肝、脾经;具有发表散风、胜湿止痛、止痉止泻的功效,主治感冒、头痛、周身关节痛、神经痛等症;

僵蚕:味咸、辛,性平,归肝、肺经;具有息风止痉、祛风止痛、化痰散结的功效,主治肝风夹痰,惊痫抽搐,小儿急惊,破伤风,中风口㖞,风热头痛,目赤咽痛,风疹瘙痒,发颐痄腮;

菊花:味辛、甘、苦,性微寒,归肺、肝经;具有疏散风热、平肝明目、清热解毒的功效,主治疔疮脓肿、咽喉肿痛、风火赤眼、头痛眩晕等病症;

莲雄蕊:味甘、涩,性平,归脾、肾、心经;具有清心、益肾、涩精、止血的功效,主治梦遗滑泄,带下,尿频;

白术:味苦、甘,温,归脾、胃经;具有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的功效,主治脾虚食少,泄泻,水肿,自汗,胎动不安;

茯苓:味甘、淡,性平,归心、脾、肾经;具有利水渗湿、健脾、安神的功效,主治水肿尿少,痰饮眩悸,脾虚食少,便溏泄泻,心神不安,惊悸失眠;

栝楼根:味甘、微苦,性微寒,归肺、胃经;具有清热泻火、生津止渴、消肿排脓的功效,主治热病烦渴,肺热燥咳,内热消渴,疮疡肿毒;

玫瑰花:味甘微苦,性微温,归肝、脾、胃经;具有疏肝解郁、和血调经的功效,主治胸膈满闷,胃脘、胁肋、乳房胀痛,月经不调,赤白带下,泄泻痢疾,跌打损伤,风痹,痈肿;

芍药:味苦、酸、甘,性微寒,归肝、脾经;具有养血调经、平肝止痛、敛阴止汗的功效,主治月经不调,崩漏,头痛,眩晕,胁肋疼痛,脘腹四肢拘挛疼痛,表虚自汗;

芡实:味甘、涩,性平,归脾、肾经;具有益肾固精、补脾止泻、祛湿止带的功效,主治梦遗、滑精,遗尿、尿频,脾虚久泻,白浊、带下;

珍珠母:性味咸、寒,归肝、心经;具有平肝潜阳、清肝明目、镇心安神的功效,主治头眩,耳鸣,心悸,失眠,癫狂,惊痫,吐血,衄血,妇女血崩;

檀香:味辛,性温,无毒,归脾、胃、肺经;具有行气止痛、散寒调中的功效,主治胸腹冷痛,胃脘寒痛,呕吐食少;

丁香:味辛,性温,归脾、胃、肺、肾经;具有温中降逆、散寒止痛、温肾助阳的功效,主治脾胃虚寒,呃逆呕吐,食少吐泻,心腹冷痛,肾虚阳痿。

本制剂是在传统中医药理论的指导下,传承传统名方精华,深入研究元代《御药院方》、清代《医宗金鉴》、《太医院秘藏膏丹丸散方剂》、《慈禧光绪医方选议》等中医药典籍,以玉容散、七白膏、御前洗面药等名方为基础,以蜂蜜为基质,蜂蜜味甘,五行属“土”,“土”居中州,厚德载物,具有调和药性的作用,使中药美容疗效和缓持久,并有效降低对皮肤的刺激;使用榨油机压榨柏子仁油和构树果油,榨出油料兑入配方。实验观察发现这两种油料有良好的润肤效果,并且流动性媲美甘油,制作出来的膏体延展性好,涂抹舒适,清洗便捷。

经过专门的加工工艺:配方中药粉末颗粒经过超细粉碎,达到400目(0.0385毫米)以上,粉末颗粒细腻,细度分布均匀,从而大大降低中药粗颗粒导致皮肤过敏的可能性。配方中药粉末颗粒细腻,细度分布均匀,可大大减少每次使用量。经测算,大约可节省三分之二的中药粉末使用量,而疗效依然稳定可靠。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对痤疮(青春痘)的效果最佳,兼具祛痘和淡斑的功效。

2、对黄褐斑确有淡化效果,兼具祛痘和淡斑的功效。

3、可有效改善面部萎黄、晦暗,具有提亮肤色的效果。

4、具有一定的滋润保湿效果,不易出现一般中药美白产品使用过后的皮肤干燥现象。

5、粉碎后的中药粉末颗粒及制成的膏体均匀细腻,延展性好,涂抹于皮肤,舒适自然,对皮肤无明显刺激,耐受度好,可长久保存,不易霉变腐坏。

6、疗效稳定可靠,膏体涂抹厚度不超过1毫米,可大大节约使用量。

7、清洗方式便捷高效,涂抹膏体20-30分钟后,将面巾纸覆盖于膏体表面,然后慢慢揭开,即可顺利清除膏体,然后清水洗面即可。

附图说明

图1为细度100目左右的中药粉末颗粒。

图2为细度400目以上的中药粉末颗粒。

图3为本中药复方制剂制备方法制作的中药膏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本发明所用的原料均可从市面上购买。

实施例1

一种用于医学美容的中药复方制剂包括:白芨3g、白蔹3g、防风3g、僵蚕3g、菊花3g、莲雄蕊3g、白术3g、茯苓3g、栝楼根3g、玫瑰花3g、芍药3g、芡实3g、珍珠母3g、檀香1g、丁香1g、蜂蜜200g、柏子仁油15g及构树果油5g。

实施例2

一种用于医学美容的中药复方制剂包括:白芨4g、白蔹4g、防风3.5g、僵蚕3.5g、菊花4g、莲雄蕊4g、白术4g、茯苓4.5g、栝楼根4g、玫瑰花3g、芍药3g、芡实4g、珍珠母4g、檀香1.5g、丁香2g、蜂蜜220g、柏子仁油18g及构树果油3g。

实施例3

一种用于医学美容的中药复方制剂包括:白芨4g、白蔹4g、防风4g、僵蚕4g、菊花4g、莲雄蕊4g、白术4g、茯苓4g、栝楼根4g、玫瑰花4g、芍药4g、芡实4g、珍珠母4g、檀香2g、丁香2g、蜂蜜245g、柏子仁油9.6g及构树果油9.6g。

实施例4

一种用于医学美容的中药复方制剂包括:白芨5g、白蔹5g、防风5.5g、僵蚕5g、菊花6g、莲雄蕊6g、白术6g、茯苓5g、栝楼根5g、玫瑰花5g、芍药5g、芡实6g、珍珠母6g、檀香3g、丁香3g、蜂蜜260g、柏子仁油22g及构树果油4g。

实施例5

一种用于医学美容的中药复方制剂包括:白芨6g、白蔹6g、防风6g、僵蚕6g、菊花6g、莲雄蕊6g、白术6g、茯苓6g、栝楼根6g、玫瑰花6g、芍药6g、芡实6g、珍珠母6g、檀香3g、丁香3g、蜂蜜280g、柏子仁油20g及构树果油10g。

实施例1-5的组方按照以下步骤进行炮制:

(1)将蜂蜜、柏子仁油、构树果油除外的其余组分按照比例混合后,经过初次粉碎,颗粒达到100-150目细度,然后放入气流粉碎机进行超细粉碎,要求粉碎后的中药粉末颗粒细度至少超过400目,即中药粉末颗粒细度小于0.0385毫米;

(2)再分别使用榨油机压榨柏子仁油、构树果油,榨出油料,经沉淀过滤,得到透明橙黄色的油料,1千克柏子仁油可榨出310-330克油料,1千克构树果油可榨出210-225克油料;

(3)将步骤(1)得到的中药粉末颗粒、步骤(2)得到的柏子仁油油和构树果油油、以及蜂蜜,按照比例投放入搅拌机,充分搅拌形成膏体,然后将加工好的膏体通过灌装机进行灌装成品,即得。

将本发明制备的中药复方制剂应用于临床,适用患者年龄在12-40岁,男女不限。

(1)使用该制剂前后的效果对比,如表1所示:

(2)使用者具体情况描述如下:

1)患者张某,25岁,上海人,面部青春痘明显,粒径在0.5-5cm,发作持续近9年,多方治疗仍时有发作。使用本中药复方制剂后,每日早晚各使用一次,均匀涂抹于面部,涂抹膏体20-30分钟后,将面巾纸覆盖于膏体表面,然后慢慢揭开,即可顺利清除膏体,然后清水洗面即可,持续使用3个月,用药期间控制饮食。1个月后,青春痘消退70%,青春痘缩小为粒径在0.5-1cm,且皮肤有较明显改善;3个月后,青春痘几乎完全消退,皮肤好转,不再萎黄、晦暗,痘痕变淡。

2)患者徐某,19岁,四川成都人,面颊两侧有数颗青春痘,背部大面积痤疮,发作持续近3年。使用本中药复方制剂后,每日早晚面颊局部涂抹一次,背部晚上均匀涂抹一侧,涂抹膏体20-30分钟后,将面巾纸覆盖于膏体表面,然后慢慢揭开,即可顺利清除膏体,然后清水洗面即可,持续使用3个月,用药期间控制饮食。1个月后,面部青春痘缩小,无青春痘处皮肤光洁,有弹性,背部痤疮消退70%,大粒径痤疮出现结痂脱落;3个月后,面颊青春痘几乎完全消退,皮肤光洁;背部几乎完全消退,仍有痘痕,但痘痕比较淡。

其他患者使用情况不一一描述,在使用的76名患者中,肤质均有明显改善,且未出现任何过敏现象,疗效稳定可靠。相对于其他中药药剂,大约可节省三分之二的中药使用量,有效降低成本。

本发明并不局限于前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本发明扩展到任何在本说明书中披露的新特征或任何新的组合,以及披露的任一新的方法或过程的步骤或任何新的组合。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