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摩机构及按摩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158139发布日期:2021-03-05 13:16阅读:95来源:国知局
按摩机构及按摩装置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发明涉及按摩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按摩机构及一种包括该按摩机构的按摩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头部、肩颈、上背部、腰部、下背部、臀部、大腿部等全身按摩可以活血通络,解除人体疲劳,使人体背部的各个穴位都达到疏通经络、行气通窍、促进血液循环,并可以反射性调节内脏活动、增强内脏的功能并且极大地解决当代伏案低头族肩颈问题、腰椎问题及坐骨神经问题,有效的起到辅助治疗长期性的难以一次性痊愈的病症的作用。经常按摩,皮肤会好,身体也会好。长期坚持背部按摩,还可以减肥,起到身体保健长寿的效果。因此当今大健康环境下的智能机械按摩已广泛的被人们关注并应用。
[0003]
然而,目前按摩健身器材行业的各类按摩器械,其按摩部件的按摩机构传统,多年以来一直保持在四轮固定曲臂及其衍生,而其机械结构及原理均未改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模拟人手抓捏的问题,所涉及的单调的按摩手法已经远远满足不了强体健身瘦身等新时代的需求,与人手按摩效果相差甚远。


技术实现要素:

[0004]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实现仿人手抓捏按摩功能的按摩机构,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
[0005]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6]
本发明提供一种按摩机构,包括支撑轴、第一支臂、第二支臂、第一按摩部件、第二按摩部件和连杆组件,第一支臂和第二支臂均可绕支撑轴转动地设于支撑轴上,第一按摩部件安装在第一支臂的一端,第二按摩部件安装在第二支臂的一端,第一支臂的另一端和第二支臂的另一端均与连杆组件相连接,连杆组件动作时带动第一支臂和第二支臂反向转动。
[0007]
优选地,连杆组件包括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第一连杆的一端与第一支臂通过第一铰接轴相铰接,第二连杆的一端与第二支臂通过第二铰接轴相铰接,第一连杆的另一端与第二连杆的另一端均可转动地套设于驱动轴上,第一铰接轴、第二铰接轴和驱动轴均与支撑轴相平行。
[0008]
优选地,还包括支架,支架上设有第一滑槽、第二滑槽和第三滑槽,第一铰接轴可沿第一滑槽往复滑动地插设于第一滑槽内,第二铰接轴可沿第二滑槽往复滑动地插设于第二滑槽内,驱动轴可沿第三滑槽往复滑动地插设于第三滑槽内。
[0009]
优选地,支撑轴支撑在支架上。
[0010]
优选地,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均为弧形槽并成对称设置,第三滑槽为腰型槽并位于第一滑槽与第二滑槽的对称中心线上。
[0011]
优选地,第一按摩部件通过第一转轴可转动地安装在第一支臂上,第一支臂上设
有驱动件,驱动件驱动第一按摩部件绕第一转轴转动。
[0012]
优选地,第一支臂上设有第一限位件,第一按摩部件上设有第一限位部,第一限位件与第一限位部卡接配合并限定第一按摩部件绕第一转轴转动的角度。
[0013]
优选地,驱动件具有固定端和可伸缩的伸缩端,固定端安装在第一支臂上,伸缩端与第一按摩部件相连接。
[0014]
优选地,驱动件为可充气或放气的气袋。
[0015]
优选地,第二按摩部件通过第二转轴可转动地安装在第二支臂上,第二转轴上套设有弹性件,弹性件的两端分别与第二按摩部件和第二支臂相抵持。
[0016]
优选地,第二支臂上设有第二限位件,第二按摩部件上设有第二限位部,第二限位件与第二限位部卡接配合并限定第二按摩部件绕第二转轴转动的角度。
[0017]
优选地,第一按摩部件包括与第一支臂相连接的指掌部、可转动地安装在指掌部上的第一指轮和可转动地安装在第一指轮上的第一轴向轮,第一指轮的转动轴线与第一轴向轮的转动轴线相垂直。
[0018]
优选地,指掌部与第一支臂之间形成扭转角度。
[0019]
优选地,第二按摩部件包括与第二支臂相连接的拇指部、可转动地安装在拇指部上的第二指轮和可转动地安装在第二指轮上的第二轴向轮,第二指轮的转动轴线与第二轴向轮的转动轴线相垂直。
[0020]
优选地,拇指部与第二支臂之间形成扭转角度。
[0021]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按摩装置,包括支座和如上所述的按摩机构,按摩机构设于支座上。
[0022]
优选地,按摩机构设有两个,两个按摩机构相对称地设于支座的两侧。
[0023]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显著的进步:
[0024]
通过连杆组件动作驱动第一支臂和第二支臂背向或相向转动,可带动第一按摩部件和第二按摩部件相互远离或相互靠近,实现张开或抓合动作,从而可对被按摩对象的身体部位进行抓捏按摩,实现仿人手抓捏按摩功能。
附图说明
[0025]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按摩机构处于张开状态时的侧视示意图。
[0026]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按摩机构处于抓合状态时的侧视示意图。
[0027]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按摩机构处于抓合状态时,驱动件驱动第一按摩部件转动后的侧视示意图。
[0028]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按摩机构的第一按摩部件从一个角度看的结构示意图。
[0029]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按摩机构的第一按摩部件从另一个角度看的结构示意图。
[0030]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按摩机构的第二按摩部件从一个角度看的结构示意图。
[0031]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按摩机构的第二按摩部件从另一个角度看的结构示意图。
[0032]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按摩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33]
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0034]
100、按摩机构
ꢀꢀꢀꢀꢀꢀꢀꢀꢀꢀꢀꢀꢀꢀꢀꢀꢀꢀꢀꢀꢀꢀꢀ
200、支座
[0035]
1、支撑轴
ꢀꢀꢀꢀꢀꢀꢀꢀꢀꢀꢀꢀꢀꢀꢀꢀꢀꢀꢀꢀꢀꢀꢀꢀꢀꢀꢀ
2、第一支臂
[0036]
21、第一转轴
ꢀꢀꢀꢀꢀꢀꢀꢀꢀꢀꢀꢀꢀꢀꢀꢀꢀꢀꢀꢀꢀꢀꢀꢀ
22、第一限位件
[0037]
3、第二支臂
ꢀꢀꢀꢀꢀꢀꢀꢀꢀꢀꢀꢀꢀꢀꢀꢀꢀꢀꢀꢀꢀꢀꢀꢀꢀ
31、第二转轴
[0038]
32、弹性件
ꢀꢀꢀꢀꢀꢀꢀꢀꢀꢀꢀꢀꢀꢀꢀꢀꢀꢀꢀꢀꢀꢀꢀꢀꢀꢀ
33、支撑件
[0039]
34、第二限位件
ꢀꢀꢀꢀꢀꢀꢀꢀꢀꢀꢀꢀꢀꢀꢀꢀꢀꢀꢀꢀꢀꢀ
4、第一按摩部件
[0040]
41、第一限位部
ꢀꢀꢀꢀꢀꢀꢀꢀꢀꢀꢀꢀꢀꢀꢀꢀꢀꢀꢀꢀꢀꢀ
42、指掌部
[0041]
43、第一指轮
ꢀꢀꢀꢀꢀꢀꢀꢀꢀꢀꢀꢀꢀꢀꢀꢀꢀꢀꢀꢀꢀꢀꢀꢀ
44、第一轴向轮
[0042]
45、侧指轮
ꢀꢀꢀꢀꢀꢀꢀꢀꢀꢀꢀꢀꢀꢀꢀꢀꢀꢀꢀꢀꢀꢀꢀꢀꢀꢀ
46、u型槽
[0043]
5、第二按摩部件
ꢀꢀꢀꢀꢀꢀꢀꢀꢀꢀꢀꢀꢀꢀꢀꢀꢀꢀꢀꢀꢀ
51、卡槽
[0044]
52、第二限位部
ꢀꢀꢀꢀꢀꢀꢀꢀꢀꢀꢀꢀꢀꢀꢀꢀꢀꢀꢀꢀꢀꢀ
53、拇指部
[0045]
54、第二指轮
ꢀꢀꢀꢀꢀꢀꢀꢀꢀꢀꢀꢀꢀꢀꢀꢀꢀꢀꢀꢀꢀꢀꢀꢀ
55、第二轴向轮
[0046]
56、连接部
ꢀꢀꢀꢀꢀꢀꢀꢀꢀꢀꢀꢀꢀꢀꢀꢀꢀꢀꢀꢀꢀꢀꢀꢀꢀꢀ
6、连杆组件
[0047]
61、第一连杆
ꢀꢀꢀꢀꢀꢀꢀꢀꢀꢀꢀꢀꢀꢀꢀꢀꢀꢀꢀꢀꢀꢀꢀꢀ
62、第二连杆
[0048]
63、第一铰接轴
ꢀꢀꢀꢀꢀꢀꢀꢀꢀꢀꢀꢀꢀꢀꢀꢀꢀꢀꢀꢀꢀꢀ
64、第二铰接轴
[0049]
65、驱动轴
ꢀꢀꢀꢀꢀꢀꢀꢀꢀꢀꢀꢀꢀꢀꢀꢀꢀꢀꢀꢀꢀꢀꢀꢀꢀꢀ
7、支架
[0050]
71、第一滑槽
ꢀꢀꢀꢀꢀꢀꢀꢀꢀꢀꢀꢀꢀꢀꢀꢀꢀꢀꢀꢀꢀꢀꢀꢀ
72、第二滑槽
[0051]
73、第三滑槽
ꢀꢀꢀꢀꢀꢀꢀꢀꢀꢀꢀꢀꢀꢀꢀꢀꢀꢀꢀꢀꢀꢀꢀꢀ
8、驱动件
[0052]
81、固定端
ꢀꢀꢀꢀꢀꢀꢀꢀꢀꢀꢀꢀꢀꢀꢀꢀꢀꢀꢀꢀꢀꢀꢀꢀꢀꢀ
82、伸缩端
[0053]
83、固定板
ꢀꢀꢀꢀꢀꢀꢀꢀꢀꢀꢀꢀꢀꢀꢀꢀꢀꢀꢀꢀꢀꢀꢀꢀꢀꢀ
84、连接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54]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这些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并非对本发明的限制。
[0055]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56]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0057]
此外,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0058]
如图1至图8所示,本发明按摩机构的一种实施例。
[0059]
参见图1和图2,本实施例的按摩机构100包括支撑轴1、第一支臂2、第二支臂3、第一按摩部件4、第二按摩部件5和连杆组件6。第一支臂2和第二支臂3均设于支撑轴1上,并且,第一支臂2和第二支臂3均可绕支撑轴1的轴线转动。优选地,支撑轴1可转动地贯穿于第一支臂2的中部和第二支臂3的中部,并且,第一支臂2和第二支臂3呈交叉设置。第一按摩部
件4和第二按摩部件5均用于与被按摩对象的身体部位接触,实施按摩。第一按摩部件4安装在第一支臂2的一端,第二按摩部件5安装在第二支臂3的一端,第一支臂2的另一端和第二支臂3的另一端均与连杆组件6相连接。连杆组件6可以与外部动力源相连接,由外部动力源驱动连杆组件6动作,连杆组件6动作时带动第一支臂2和第二支臂3绕支撑轴1反向转动,使得第一按摩部件4和第二按摩部件5相互远离或相互靠近。当连杆组件6带动第一支臂2和第二支臂3背向反向转动时,第一按摩部件4和第二按摩部件5相互远离,按摩机构100张开(如图1所示);当连杆组件6带动第一支臂2和第二支臂3相向反向转动时,第一按摩部件4和第二按摩部件5相互靠近,按摩机构100抓合(如图2所示)。由此,通过连杆组件6动作驱动第一支臂2和第二支臂3背向或相向转动,可带动第一按摩部件4和第二按摩部件5相互远离或相互靠近,实现张开或抓合动作,从而可对被按摩对象的身体部位进行抓捏按摩,实现仿人手抓捏按摩功能。
[0060]
参见图1和图2,本实施例中,优选地,连杆组件6可以包括第一连杆61和第二连杆62,第一连杆61的一端与第一支臂2通过第一铰接轴63相铰接,第二连杆62的一端与第二支臂3通过第二铰接轴64相铰接,第一连杆61的另一端与第二连杆62的另一端均可转动地套设于驱动轴65上,第一铰接轴63、第二铰接轴64和驱动轴65均与支撑轴1相平行。由此,通过驱动轴65在与其轴线相垂直的平面内的往复移动,可以带动第一连杆61及第一铰接轴63、第二连杆62及第二铰接轴64随之运动,从而带动第一支臂2和第二支臂3随之动作,实现由连杆组件6动作驱动第一支臂2和第二支臂3背向或相向转动。驱动轴65在与其轴线相垂直的平面内的往复移动可以在外部动力源的驱动下进行。
[0061]
进一步,本实施例的按摩机构100还可以包括支架7,优选地,支撑轴1可以支撑在支架7上。支架7上可以设置第一滑槽71、第二滑槽72和第三滑槽73。第一铰接轴63插设于第一滑槽71内并可沿第一滑槽71往复滑动,第一滑槽71的两端分别与第一铰接轴63卡接,限制了第一铰接轴63可往复运动的范围,由此,通过第一滑槽71对第一铰接轴63的运动起到导向和限位的作用。第二铰接轴64插设于第二滑槽72内并可沿第二滑槽72往复滑动,第二滑槽72的两端分别与第二铰接轴64卡接,限制了第二铰接轴64可往复运动的范围,由此,通过第二滑槽72对第二铰接轴64的运动起到导向和限位的作用。驱动轴65插设于第三滑槽73内并可沿第三滑槽73往复滑动,第三滑槽73的两端分别与驱动轴65卡接,限制了驱动轴65可往复运动的范围,由此,通过第三滑槽73对驱动轴65的运动起到导向和限位的作用。
[0062]
优选地,第一滑槽71和第二滑槽72均为弧形槽并成对称设置,第三滑槽73为腰型槽并位于第一滑槽71与第二滑槽72的对称中心线上。则驱动轴65沿第三滑槽73做直线往复移动,并通过第一连杆61和第二连杆62带动第一铰接轴63和第二铰接轴64分别沿第一滑槽71和第二滑槽72做对称的弧线往复移动,从而可实现带动第一支臂2和第二支臂3绕支撑轴1反向转动。驱动轴65可以与外部动力源相连接,并由外部动力源驱动驱动轴65沿第三滑槽73做直线往复移动。
[0063]
优选地,第一铰接轴63可以固设于第一支臂2上,且第一铰接轴63与第一连杆61活动配合。第一铰接轴63与第一滑槽71为活动配合。为减小噪音,可以在第一铰接轴63与第一连杆61之间、第一铰接轴63与第一滑槽71之间均设置消音滑动套。第二铰接轴64可以固设于第二支臂3上,且第二铰接轴64与第二连杆62活动配合。第二铰接轴64与第二滑槽72为活动配合。为减小噪音,可以在第二铰接轴64与第二连杆62之间、第二铰接轴64与第二滑槽72
之间均设置消音滑动套。驱动轴65则与第一连杆61和第二连杆62均为活动配合,驱动轴65与第三滑槽73为活动配合。为减小噪音,可以在驱动轴65与第一连杆61之间、驱动轴65与第二连杆62之间、驱动轴65与第三滑槽73之间均设置消音滑动套。
[0064]
参见图1,本实施例中,优选地,第一按摩部件4通过第一转轴21可转动地安装在第一支臂2上,第一转轴21可以固设于第一支臂2上,第一按摩部件4则可转动地支撑在第一转轴21上。较佳地,第一转轴21与支撑轴1相平行。第一支臂2上设有驱动件8,驱动件8驱动第一按摩部件4绕第一转轴21转动,从而可改变第一按摩部件4与第一支臂2之间的角度,从而可实现第一按摩部件4与第二按摩部件5之间角度的微调,在仿人手抓捏按摩功能的基础上,进一步实现仿生柔性按摩功效。
[0065]
为避免第一按摩部件4绕第一转轴21转动的幅度过大,影响按摩效果,优选地,第一支臂2上设有第一限位件22,第一按摩部件4上设有第一限位部41,第一限位件22与第一限位部41卡接配合并限定第一按摩部件4绕第一转轴21转动的角度。较佳地,第一限位件22可以为设于第一支臂2上的第一限位销,第一限位部41可以为设于第一按摩部件4上的第一限位槽,第一限位销与第一限位槽滑动配合。第一按摩部件4绕第一转轴21转动时,第一限位槽相对第一限位销往复滑动,且第一限位槽的两端分别与第一限位销卡接,限制了第一限位槽可往复运动的范围,从而限定了第一按摩部件4绕第一转轴21转动的角度范围。
[0066]
参见图2和图3,优选地,驱动件8具有固定端81和可伸缩的伸缩端82,固定端81安装在第一支臂2上,伸缩端82与第一按摩部件4相连接。通过驱动件8伸缩端82的伸缩可推动第一按摩部件4绕第一转轴21来回转动。驱动件8的固定端81可以与一固定板83相连接,固定板83固设于第一支臂2上,由此实现驱动件8的固定端81与第一支臂2的固定连接。固定板83可以通过第一转轴21与第一支臂2固定连接。驱动件8的伸缩端82可以与一连接板84相连接,连接板84固设于第一按摩部件4上,由此实现驱动件8的伸缩端82与第一按摩部件4的固定连接。
[0067]
驱动件8的形式并不局限,较佳地,驱动件8可以为可充气或放气的气袋。气袋可以与直流气泵相连接,由直流气泵向气袋充、放气,使气袋产生变形量。充气时,气袋膨胀伸长,可推动第一按摩部件4绕第一转轴21朝向第二按摩部件5转动(参见图3),从而缩小第一按摩部件4与第二按摩部件5之间的角度。放气时,气袋收缩,可拉动第一按摩部件4绕第一转轴21背向第二按摩部件5转动(参见图2),从而增加第一按摩部件4与第二按摩部件5之间的角度。
[0068]
参见图1,本实施例中,优选地,第二按摩部件5通过第二转轴31可转动地安装在第二支臂3上,第二转轴31可以固设于第二支臂3上,第二按摩部件5则可转动地支撑在第二转轴31上。较佳地,第二转轴31与支撑轴1相平行。第二转轴31上套设有弹性件32,弹性件32的两端分别与第二按摩部件5和第二支臂3相抵持,通过弹性件32的预紧力使得第二按摩部件5与第二支臂3之间具有一初始角度。当第二按摩部件5受压力作用时,第二按摩部件5绕第二转轴31转动并压缩弹性件32,使弹性件32产生弹性压缩变形,同时改变第二按摩部件5与第二支臂3之间的角度,使得第二按摩部件5与第一按摩部件4之间的角度增加。当作用于第二按摩部件5上的压力减小或消失时,弹性件32弹性恢复,推动第二按摩部件5绕第二转轴31反向转动,改变第二按摩部件5与第二支臂3之间的角度,使得第二按摩部件5与第一按摩部件4之间的角度缩小。由此,实现了第二按摩部件5与第二支臂3之间角度的自适应调节,
进一步实现了第一按摩部件4与第二按摩部件5之间角度的自适应微调,增加了仿生柔性按摩功效。弹性件32的形式并不局限,例如弹性件32可以采用扭簧或板簧。
[0069]
优选地,第二支臂3上可以设有一支撑件33,支撑件33可以通过第二转轴31与第二支臂3固定连接。弹性件32的一端抵持于支撑件33上。第二按摩部件5上可以设有卡槽51(参见图7),弹性件32的另一端抵持于卡槽51内并与卡槽51卡接配合。第二按摩部件5绕第二转轴31转动时会与支撑件33发生接触,为消除第二按摩部件5与支撑件33接触摩擦产生的噪音,优选地,可以在支撑件33上设置缓冲垫,缓冲垫位于支撑件33与第二按摩部件5之间,起消音作用。
[0070]
为避免第二按摩部件5绕第二转轴31转动的幅度过大,影响按摩效果,优选地,参见图1和图7,第二支臂3上设有第二限位件34,第二按摩部件5上设有第二限位部52,第二限位件34与第二限位部52卡接配合并限定第二按摩部件5绕第二转轴31转动的角度。较佳地,第二限位件34可以为设于第二支臂3上的第二限位销,第二限位部52可以为设于第二按摩部件5上的第二限位槽,第二限位销与第二限位槽滑动配合。第二按摩部件5绕第二转轴31转动时,第二限位槽相对第二限位销往复滑动,且第二限位槽的两端分别与第二限位销卡接,限制了第二限位槽可往复运动的范围,从而限定了第二按摩部件5绕第二转轴31转动的角度范围。在初始状态下,受弹性件32的预紧力的作用,第二按摩部件5转动至并保持在第二限位槽的一端与第二限位销卡接的状态,此时第二按摩部件5与第二支臂3之间的角度最小,该最小角度即为第二按摩部件5与第二支臂3之间的初始角度。当第二按摩部件5受压力作用时,第二按摩部件5绕第二转轴31转动并压缩弹性件32,使弹性件32产生弹性压缩变形,第二按摩部件5与第一按摩部件4之间的角度增加,直至第二限位槽的另一端与第二限位销卡接,第二按摩部件5转动至极限位置而无法继续转动,此时第二按摩部件5与第二支臂3之间的角度达到最大。由此,通过第二限位槽与第二限位销的配合,限定了第二按摩部件5绕第二转轴31转动的角度范围。
[0071]
参见图4和图5,本实施例中,优选地,第一按摩部件4包括与第一支臂2相连接的指掌部42、可转动地安装在指掌部42上的第一指轮43和可转动地安装在第一指轮43上的第一轴向轮44,第一指轮43的转动轴线与第一轴向轮44的转动轴线相垂直。由此构成与人手手掌相仿的第一按摩部件4。指掌部42上可以均匀布置多个第一指轮43,如三个。每个第一指轮43远离指掌部42的一端均设有一个第一轴向轮44。第一指轮43可带着第一轴向轮44绕第一指轮43的轴线360
°
自由旋转,同时,第一轴向轮44可绕自身轴线360
°
自由旋转。优选地,在指掌部42的一侧面还上可以设置侧指轮45。
[0072]
为使第一按摩部件4与被按摩对象的身体部位接触更协调,优选地,指掌部42与第一支臂2之间形成扭转角度,使得指掌部42与第一支臂2呈内倾扭状连接,从而使得第一按摩部件4与人手更相似,有利于增加仿生柔性按摩功效。本实施例中,在指掌部42远离第一指轮43的一端设有用于与第一支臂2相连接的u型槽46,第一支臂2的一端插设于u型槽46内,第一转轴21则贯穿于u型槽46和第一支臂2,第一限位部41设置在u型槽46的两端端部位置。为实现指掌部42与第一支臂2呈内倾扭状连接,u型槽46与指掌部42之间形成扭转角度。
[0073]
参见图6和图7,本实施例中,优选地,第二按摩部件5包括与第二支臂3相连接的拇指部53、可转动地安装在拇指部53上的第二指轮54和可转动地安装在第二指轮54上的第二轴向轮55,第二指轮54的转动轴线与第二轴向轮55的转动轴线相垂直。由此构成与人手拇
指相仿的第二按摩部件5。拇指部53上可以均匀布置多个第二指轮54,如三个。每个第二指轮54远离拇指部53的一端均设有一个第二轴向轮55。第二指轮54可带着第二轴向轮55绕第二指轮54的轴线360
°
自由旋转,同时,第二轴向轮55可绕自身轴线360
°
自由旋转。
[0074]
为使第二按摩部件5与被按摩对象的身体部位接触更协调,优选地,拇指部53与第二支臂3之间形成扭转角度,使得拇指部53与第二支臂3呈内倾扭状连接,从而使得第二按摩部件5与人手更相似,有利于增加仿生柔性按摩功效。本实施例中,在拇指部53远离第二指轮54的一端设有用于与第二支臂3相连接的连接部56,第二支臂3的一端可以设有u型槽,连接部56插设于第二支臂3上的u型槽内,第二转轴31则贯穿于第二支臂3上的u型槽和第二按摩部件5上的连接部56。为实现拇指部53与第二支臂3呈内倾扭状连接,连接部56与拇指部53之间形成扭转角度。
[0075]
基于上述按摩机构100,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按摩装置。参见图8,本实施例的按摩装置包括支座200和按摩机构100,按摩机构100为本实施例的上述按摩机构100,按摩机构100设于支座200上。通过按摩机构100可以实现抓捏和柔性仿生按摩功能。
[0076]
本实施例的按摩装置中,优选地,按摩机构100可以设有两个,两个按摩机构100相对称地设于支座200的两侧。通过两个按摩机构100可以对被按摩对象不同的身体部位同时进行按摩,增加按摩范围。
[0077]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的按摩机构100及包括该按摩机构100的按摩装置,通过驱动轴65带动连杆组件6动作驱动第一支臂2和第二支臂3背向或相向转动,可带动第一按摩部件4和第二按摩部件5相互远离或相互靠近,实现张开或抓合动作,从而可对被按摩对象的身体部位进行抓捏按摩,实现仿人手抓捏按摩功能。在此基础上,通过驱动件8驱动第一按摩部件4绕第一转轴21转动,可改变第一按摩部件4与第一支臂2之间的角度,实现第一按摩部件4与第二按摩部件5之间角度的微调;通过第二按摩部件5受压力作用时绕第二转轴31转动,并在弹性件32的弹性恢复推动下反向转动,可实现第二按摩部件5与第二支臂3之间角度的自适应调节,进一步实现第一按摩部件4与第二按摩部件5之间角度的自适应微调。由此,在仿人手抓捏按摩功能的基础上,实现了仿生柔性按摩功效。
[0078]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替换,这些改进和替换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