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光源婴幼儿黄疸光照治疗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975666发布日期:2019-10-29 03:15阅读:237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光源婴幼儿黄疸光照治疗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黄疸光照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光源婴幼儿黄疸光照治疗设备。



背景技术:

黄疸是新生儿时期的一个常见现象,据统计,有90%左右的新生儿都有不同程度的黄疸病发生,它既是新生儿时期的一个生理现象,又是多种疾病的一个重要症状,它可引起胆红素脑病而造成婴儿脑损伤。新生儿黄疸的早期预防和治疗还能降低该病的发病率。近年来,随着光电技术的进步,无创的经皮测新生儿黄疸方法基本取代了传统有创的抽血清方法,成为临床上检测新生儿黄疸的常规方法,并配套有相应的小儿黄疸检测装置和治疗装置。目前,各地医院普遍采用胆红素能吸收蓝色光线而产生光化异构作用原理设计的光照治疗装置,使胆红素的性质和排泄途径改变而达到消褪黄疸的目的。

常用的光照治疗设备有黄疸治疗灯、黄疸治疗毯以及黄疸光照箱等,黄疸治疗灯只能从婴幼儿的上方对其进行治疗,治疗毯则只能从婴幼儿的下方对其进行治疗,因此,对于严重的黄疸患儿来说治疗效果不够理想,黄疸光照箱可同时在婴幼儿的上下进行光照治疗,其效果比较好,使用较为广泛。如申请公布号为cn107233671a所公开的《一种黄疸治疗箱》,采用多根蓝光led灯进行360°环形布局,可确保婴儿充分暴露于光疗区域内,起到高效退黄的效果。该治疗箱的治疗效果较好,但是仍存在一些不足,其光源较为单一,只有蓝色光源,而现实情况中,不同婴幼儿的症状以及同一婴幼儿不同治疗时期的症状均有差别,在治疗过程中可能还需要绿光或白光进行辅助治疗。如授权公告号为cn105214219b所公开的《全自动新生儿黄疸治疗设备》,其包括婴儿舱、设置在婴儿舱内的蓝光治疗灯、绿光治疗灯以及白光治疗灯以及对婴儿各项体征进行实时监测的监测设备,通过监测到的相关体征参数对辐射光能量进行校正,对蓝光治疗灯、白光治疗灯以及绿光治疗灯的输出强度进行设定,以便能够对黄疸进行定量以及高效地治疗。该治疗设备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可根据婴幼儿体征参数进行治疗的及时调整,但是仍存在一些不足,具体为:其蓝光治疗灯、白光治疗灯以及绿光治疗灯均为固定灯组,在需要纯蓝光治疗时,绿光治疗灯停止工作,在需要纯绿光治疗时,蓝光治疗灯停止工作,造成了治疗灯源的不充分利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提供一种多光源婴幼儿黄疸光照治疗设备,可根据实际治疗需要,对治疗灯的光源类型进行调整,结构灵活,可提高黄疸的治疗效果。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多光源婴幼儿黄疸光照治疗设备,包括治疗箱和可调光源组件;

所述治疗箱包括箱体、箱盖以及设置在箱体内的床体,箱盖通过合页铰接在箱体的顶端,箱盖上开设有多个相互平行的光源安装孔,每个光源安装孔处均设置有一个可调光源组件;

所述可调光源组件包括光源组件以及两个调节座,两个调节座分别位于光源组件的两端,光源组件包括圆柱形状的光源壳体以及设置在光源壳体两端的两个旋转轮,光源壳体的圆周面上对称设置有第一治疗灯和第二治疗灯,光源壳体的两端分别通过转轴与箱盖连接,所述调节轮包括旋转轮、拨轮和触针组件,旋转轮固定设置在光源壳体的转轴端头,旋转轮内中心处具有一空腔,空腔内通过转轴设置有齿轮,拨轮设置在旋转轮的外侧并与齿轮同轴连接,旋转轮内对称设置有两个触针组件,触针组件包括针杆和复位弹簧,旋转轮内还设置有连通外圆周与空腔的针杆通道,针杆由触针部、齿条部和连接部组成,触针部与齿条部相互平行,且触针部和齿条部通过连接部连接在一起,触针部内设置有导电针芯,导电针芯的头端伸出触针部设置,其中一个调节轮的两个触针组件的导电针芯尾端分别通过导线与第一治疗灯和第二治疗灯的第一极电连接,另外一个调节轮的两个触针组件的导电针芯尾端分别通过导线与第一治疗灯和第二治疗灯的第二极电连接,所述复位弹簧套设在针杆的触针部上,使针杆在无外力作用下其触针部头端为伸出针杆通道的状态,两个触针组件的齿条部均与齿轮啮合在一起;

所述调节座包括壳体和插筒,壳体固定在箱盖上,壳体具有一个中心通孔,光源壳体的调节轮置于该通孔内,壳体的内壁设置有用于安装述插筒的盲孔,所述插筒设置在该安装盲孔内,插筒的底部设置有金属触片,光源组件其中一侧调节座的金属触片通过导线与电源正极连接,另外一侧调节座的金属触片通过导线与电源负极连接。

作为本发明一种多光源婴幼儿黄疸光照治疗设备的进一步优化:所述拨轮的外圆周面上设置有防滑纹。

作为本发明一种多光源婴幼儿黄疸光照治疗设备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光源组件上的有第一治疗灯为蓝光治疗灯,第二治疗灯为绿光治疗灯。

作为本发明一种多光源婴幼儿黄疸光照治疗设备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光源组件上的有第一治疗灯为蓝光治疗灯,第二治疗灯为白光治疗灯。

作为本发明一种多光源婴幼儿黄疸光照治疗设备的进一步优化:其中一部分光源组件上的有第一治疗灯为蓝光治疗灯,第二治疗灯为绿光治疗灯,其余光源组件上的有第一治疗灯为蓝光治疗灯,第二治疗灯为白光治疗灯。

作为本发明一种多光源婴幼儿黄疸光照治疗设备的进一步优化:所述蓝光治疗灯的峰值波段为445-455nm,功率为0.1-0.5w。

作为本发明一种多光源婴幼儿黄疸光照治疗设备的进一步优化:所述绿光治疗灯的峰值波段为550-460nm,功率为0.8-1.2w。

作为本发明一种多光源婴幼儿黄疸光照治疗设备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光源组件的旋转轮外侧面设置有档位指示箭头,其对应的调节座上设置有档位标识线。

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治疗装置具有至少两种类型的治疗光源,可以蓝光和绿光搭配,蓝光和白光搭配或者以及蓝光、绿光和白光三种光源搭配,每个光源壳体上均设置有两种类型的光源,通过对光源壳体的旋转可使需要的光源对准箱体内,同时接通该种光源的电源,在新生儿的黄疸治疗过程中,根据实际需求可对光源进行快捷地调节,结构灵活,可提高黄疸的治疗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治疗设备的侧视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1治疗设备的俯视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1治疗设备的光源组件与箱体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1治疗设备的旋转轮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1治疗设备的调节轮与调节座(处于第一治疗灯导通状态)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6为实施例1治疗设备的调节轮与调节座(处于调节状态)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7为实施例1治疗设备的调节轮与调节座(处于临近第二治疗灯导通状态)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中标记:1、箱体,2、箱盖,3、光源安装孔,4、光源壳体,5、第一治疗灯,6、第二治疗灯,7、旋转轮,8、拨轮,9、空腔,10、齿轮,11、针杆,12、复位弹簧,13、针杆通道,14、导电针芯,15、壳体,16、插筒,17、金属触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所示:一种多光源婴幼儿黄疸光照治疗设备,包括治疗箱和可调光源组件。

治疗箱包括箱体1、箱盖2以及设置在箱体1内的床体,箱盖2通过合页铰接在箱体1的顶端,箱盖2上开设有多个相互平行的光源安装孔3,每个光源安装孔3处均设置有一个可调光源组件;箱体1为本发明治疗装置的主体部件,治疗光源设置在箱体1上,患有黄疸的新生儿置于箱体内的床体上,通过治疗光源治愈新生儿的黄疸,箱体1的上端开口,活动箱盖2铰接设置在箱体1的上端开口处,可以掀开或者盖合。

可调光源组件包括光源组件以及两个调节座,两个调节座分别位于光源组件的两端,光源组件包括圆柱形状的光源壳体4以及设置在光源壳体4两端的两个调节轮,光源壳体4的圆周面上对称设置有第一治疗灯5和第二治疗灯6,第一治疗灯5为蓝光治疗灯,蓝光治疗灯的峰值波段为445-455nm,功率为0.1-0.5w,第二治疗灯6为绿光治疗灯,绿光治疗灯的峰值波段为550-460nm,功率为0.8-1.2w。光源壳体4的两端分别通过转轴与箱盖2连接。所述调节轮包括旋转轮7、拨轮8和触针组件,旋转轮7固定设置在光源壳体4的转轴端头,通过旋转轮7的转动可以带动光源壳体4进行转动,旋转轮7内中心处具有一空腔9,空腔9内通过转轴设置有齿轮10(图中未示出齿),拨轮8设置在旋转轮7的外侧并与齿轮10同轴连接,通过拨轮8的旋转可以带动齿轮10的转动,拨轮8的外圆周面上设置有防滑纹,便于对拨轮8的旋动操作。旋转轮7内对称设置有两个触针组件,触针组件包括针杆11和复位弹簧12,旋转轮7内还设置有连通外圆周与空腔9的针杆通道13,针杆11由触针部、齿条部(图中未示出齿)和连接部组成,触针部与齿条部相互平行,且触针部和齿条部通过连接部连接在一起,触针部内设置有导电针芯14,导电针芯14的头端伸出触针部设置,其中一个调节轮的两个触针组件的导电针芯14尾端分别通过导线与第一治疗灯5和第二治疗灯6的第一极电连接,另外一个调节轮的两个触针组件的导电针芯14尾端分别通过导线与第一治疗灯5和第二治疗灯6的第二极电连接,所述复位弹簧12套设在针杆11的触针部上,使针杆11在无外力作用下其触针部头端为伸出针杆通道13的状态,两个触针组件的齿条部均与齿轮10啮合在一起。

所述调节座包括壳体15和插筒16,壳体15固定在箱盖2上,壳体15具有一个中心通孔,光源壳体4的调节轮置于该通孔内,壳体15的内壁设置有用于安装述插筒16的盲孔,所述插筒16设置在该安装盲孔内,所述插筒16设置在该安装孔内,插筒16的底部设置有金属触片17,光源组件其中一侧调节座的金属触片17通过导线与电源正极连接,另外一侧调节座的金属触片17通过导线与电源负极连接。

当第一治疗灯5的其中一个触针组件的触针部置入对应调节座的插筒16内时,触针部内的导电针芯14与金属触片17电连通,使第一治疗灯5的第一极与电源的正极电连通(上述结构还需要满足,此时,第一治疗灯5刚好朝向箱体1内部),第一治疗灯5的另外一个触针组件的触针部置入对应调节座的插筒16内时,触针部内的导电针芯14与金属触片17电连通,使第一治疗灯5的第二极与电源的负极电连通(上述结构还需要满足,此时,第二治疗灯6刚好朝向箱体1内部),实现了第一治疗灯5的电接通,可以进行照明治疗。

光源组件的旋转轮7外侧面设置有档位指示箭头,其对应的调节座上设置有档位标识线。在进行调节操作时,通过档位指示箭头和档位标识线便于清楚地知道档位状态。具体的布线结构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计,在此不再进行详述。

需要进行调节时,旋动拨轮8,带动齿轮10进行转动,齿轮10带动两根针杆11相对运动,缩回针杆通道13内,待针杆11回缩至极限后,其不会再移动,此时,齿轮、拨轮和旋转轮处于联动状态,旋动拨轮时,会带动齿轮和旋转轮一起转动,直到旋转至下个档位时,在复位弹簧12的作用下,第二治疗灯6触针组件的针杆11伸出针杆通道13并置入对应调节座的插筒16内时,触针部内的导电针芯14与金属触片17电连通,使第二治疗灯6的第一极与电源的正极电连通,第二治疗灯6的另外一个触针组件的触针部置入对应调节座的插筒16内时,触针部内的导电针芯14与金属触片17电连通,使第二治疗灯6的第二极与电源的负极电连通,实现了第二治疗灯6的电接通,可以进行照明治疗。

上述结构实现了可调光源组件两个档位的调节,其中一个档位使蓝光治疗灯朝向治疗箱内,并接通该治疗灯的电源,另外一个档位使绿光治疗灯朝向治疗箱内,并接通该治疗灯的电源,通过不同光源组件的调节,可实现蓝光治疗灯和绿光治疗灯的不同搭配方案。

本发明光源可调式治疗装置的使用方法如下:

s1:对新生儿进行检查并确认患黄疸,并根据新生儿的验血指标确认其黄疸的具体症状。

s2:根据新生儿黄疸的具体症状,确定相应的治疗方案,治疗方案的内容包括光源类型的选用以及光照治疗的时长。

s3:根据确定的治疗方案对光源组件进行调节,使对应的治疗光源朝向箱体内。

s4:医务人员将新生儿放入治疗箱内,启动电源,进行光照治疗。

s5:经过第一阶段治疗后,将新生儿抱处治疗箱,对新生儿的胆红素和血红素进行测定,并根据测定结果对治疗方案进行调整,进而对光源组件进行相应调节。

s6:将新生儿放入治疗箱,进行后续治疗,直至确认新生儿的黄疸痊愈。

实施例2

本实施例的治疗设备与实施例1基本结构一致,不同之处在于:光源组件上的有第一治疗灯5为蓝光治疗灯,第二治疗灯6为白光治疗灯,该方案可以实现蓝光与白光的搭配治疗。

实施例3

本实施例的治疗设备与实施例1基本结构一致,不同之处在于:其中一部分光源组件上的第一治疗灯5为蓝光治疗灯,第二治疗灯6为绿光治疗灯,其余光源组件上的第一治疗灯5为蓝光治疗灯,第二治疗灯6为白光治疗灯,该方案可实现蓝光、绿光和白光三种光源的搭配治疗。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