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药祛痘膏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4398068发布日期:2021-03-26 23:16阅读:1183来源:国知局

1.本发明涉及中药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中药祛痘膏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2.粉刺、痤疮(统称为痘)在青少年人群发生的比例较高,一般经常发生于面部和额头,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美观,给他们的学习、工作、生活带来了一定的影响。从中医来说属于体内湿热较多引起的。从现代科学来分析,主要是由痤疮丙酸杆菌引起的,目前治疗的途径主要是化学物质的杀菌来实现,也有一部分中药祛痘产品,大多数产品以清热解毒为主。
3.以化学杀菌剂制作的祛痘产品有配置简单、起效快的特点,但容易引起抗性,后续效果持续性差,容易反复。中草药产品,立足于我国中草药的清热解毒特性,消除体表炎症,缓解、消除,具有耐药性比较强的特点,但一般用药多以清热解毒为主,这对脓包或热毒鼓起的痤疮有较好的效果,但对暗疮(痤疮在皮肤下面乌黑色,没有发出来)的效果就比较差;而痤疮经常出现的是明疮和暗疮相互交替分布的情况。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中药祛痘膏及其制备方法。
5.本发明的上述发明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中药祛痘膏,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白丁香60-80份,珍珠粉20-25份,茯苓20-25份,玫瑰花20-25份,当归10-12份,粉葛20-25份,冰片3-4份,西洋参6-8份,杜仲叶20-25份,百癣皮20-25份,白芨10-12份,白蒺藜10-12份,白芷10-12份,紫花地丁10-12份,白菊花10-12份,蒲公英20-25份,糯米40-50份,小曲蛋0.5-1份纯净水80-100份,白凡士林35-40份,甘油175-200份,蜂蜜175-200份,芦荟汁315-330份,柠檬汁10-20份,氮酮2-3份,乳化剂5-10份,。
6.优选的,所述中药祛痘膏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白丁香60份,珍珠粉20份,茯苓20份,玫瑰花20份,当归10份,粉葛20份,冰片3份,西洋参6份,杜仲叶20份,百癣皮20份,白芨10份,白蒺藜10份,白芷10份,紫花地丁10份,白菊花10份,蒲公英20份,糯米40份,小曲蛋0.5份,纯净水80份,白凡士林35份,甘油175份,蜂蜜175份,芦荟汁315份,柠檬汁10份,氮酮2份,乳化剂5份,植物抗菌剂3份。
7.优选的,中药祛痘膏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白丁香80份,珍珠粉25份,茯苓25份,玫瑰花25份,当归12份,粉葛25份,冰片4份,西洋参8份,杜仲叶25份,百癣皮25份,白芨12份,白蒺藜12份,白芷12份,紫花地丁12份,白菊花12份,蒲公英25份,糯米50份,小曲蛋1份,纯净水100份,白凡士林40份,甘油200份,蜂蜜200份,芦荟汁330份,柠檬汁20份,氮酮3份,乳化剂10份,植物抗菌剂5份。
8.优选的,中药祛痘膏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白丁香70份,珍珠粉23份,茯苓23份,玫瑰花23份,当归11份,粉葛23份,冰片3.5份,西洋参7份,杜仲叶23份,百癣皮23份,白芨11份,白蒺藜11份,白芷11份,紫花地丁11份,白菊花11份,蒲公英23份,糯米45份,小曲蛋
0.7份,纯净水90份,白凡士林38份,甘油190份,蜂蜜190份,芦荟汁323份,柠檬汁15份,氮酮2.5份,乳化剂8份,植物抗菌剂4份一种中药祛痘膏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白丁香,珍珠粉,茯苓,玫瑰花,当归,粉葛,冰片,西洋参用超微粉碎机粉碎过100目筛制成中药粉备用。
9.(2)将杜仲叶,百癣皮,白芨,白蒺藜,白芷,紫花地丁,白菊花,蒲公英,糯米,小曲蛋,纯净水混合在一起,发酵分解后低温烘干再用超微粉碎机粉碎过100目筛制成抗菌剂备用;(3)将白凡士林,甘油,蜂蜜,芦荟汁,柠檬汁,放在搅拌机搅拌均匀,加热至60-65摄氏度放入乳化剂5-10份搅拌均加入白凡士林搅拌乳化均匀后加入步骤(1)和步骤(2)中制成的中药粉和抗菌剂,然后再加入氮酮再搅拌均匀灌装即得。
10.综上所述,本发明的有益技术效果为:各原料配伍精当,协同增效,使得中药祛痘液具有温发散结、清热解毒、消炎燥湿、活血化瘀的作用,通过抑制、杀灭引起粉刺、痤疮的细菌,解决痤疮产生的根源,从而消除粉刺、痤疮,还有缓解皮肤过敏,拔毒祛痘,祛糙防皱的功效,且能够滋养润肤,使得皮肤更加光滑紧致。
具体实施方式
11.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12.实施例1:本发明公开的一种中药祛痘膏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白丁香60份,珍珠粉20份,茯苓20份,玫瑰花20份,当归10份,粉葛20份,冰片3份,西洋参6份,杜仲叶20份,百癣皮20份,白芨10份,白蒺藜10份,白芷10份,紫花地丁10份,白菊花10份,蒲公英20份,糯米40份,小曲蛋0.5份,纯净水80份,白凡士林35份,甘油175份,蜂蜜175份,芦荟汁315份,柠檬汁10份,氮酮2份,乳化剂5份,植物抗菌剂3份。
13.一种中药祛痘膏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白丁香,珍珠粉,茯苓,玫瑰花,当归,粉葛,冰片,西洋参用超微粉碎机粉碎过100目筛制成中药粉备用。
14.(2)将杜仲叶,百癣皮,白芨,白蒺藜,白芷,紫花地丁,白菊花,蒲公英,糯米,小曲蛋,纯净水混合在一起,发酵分解后低温烘干再用超微粉碎机粉碎过100目筛制成抗菌剂备用;(3)将白凡士林,甘油,蜂蜜,芦荟汁,柠檬汁,放在搅拌机搅拌均匀,加热至60-65摄氏度放入乳化剂5-10份搅拌均加入白凡士林搅拌乳化均匀后加入步骤(1)和步骤(2)中制成的中药粉和抗菌剂,然后再加入氮酮再搅拌均匀灌装即得。
15.实施例2:本发明公开的一种中药祛痘膏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白丁香80份,珍珠粉25份,茯苓25份,玫瑰花25份,当归12份,粉葛25份,冰片4份,西洋参8份,杜仲叶25份,百癣皮25份,白芨12份,白蒺藜12份,白芷12份,紫花地丁12份,白菊花12份,蒲公英25份,糯米50份,小曲蛋1份,纯净水100份,白凡士林40份,甘油200份,蜂蜜200份,芦荟汁330份,柠檬汁20份,氮
酮3份,乳化剂10份,植物抗菌剂5份。
16.一种中药祛痘膏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白丁香,珍珠粉,茯苓,玫瑰花,当归,粉葛,冰片,西洋参用超微粉碎机粉碎过100目筛制成中药粉备用。
17.(2)将杜仲叶,百癣皮,白芨,白蒺藜,白芷,紫花地丁,白菊花,蒲公英,糯米,小曲蛋,纯净水混合在一起,发酵分解后低温烘干再用超微粉碎机粉碎过100目筛制成抗菌剂备用;(3)将白凡士林,甘油,蜂蜜,芦荟汁,柠檬汁,放在搅拌机搅拌均匀,加热至60-65摄氏度放入乳化剂5-10份搅拌均加入白凡士林搅拌乳化均匀后加入步骤(1)和步骤(2)中制成的中药粉和抗菌剂,然后再加入氮酮再搅拌均匀灌装即得。
18.实施例3:本发明公开的一种中药祛痘膏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白丁香70份,珍珠粉23份,茯苓23份,玫瑰花23份,当归11份,粉葛23份,冰片3.5份,西洋参7份,杜仲叶23份,百癣皮23份,白芨11份,白蒺藜11份,白芷11份,紫花地丁11份,白菊花11份,蒲公英23份,糯米45份,小曲蛋0.7份,纯净水90份,白凡士林38份,甘油190份,蜂蜜190份,芦荟汁323份,柠檬汁15份,氮酮2.5份,乳化剂8份,植物抗菌剂4份一种中药祛痘膏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白丁香,珍珠粉,茯苓,玫瑰花,当归,粉葛,冰片,西洋参用超微粉碎机粉碎过100目筛制成中药粉备用。
19.(2)将杜仲叶,百癣皮,白芨,白蒺藜,白芷,紫花地丁,白菊花,蒲公英,糯米,小曲蛋,纯净水混合在一起,发酵分解后低温烘干再用超微粉碎机粉碎过100目筛制成抗菌剂备用;(3)将白凡士林,甘油,蜂蜜,芦荟汁,柠檬汁,放在搅拌机搅拌均匀,加热至60-65摄氏度放入乳化剂5-10份搅拌均加入白凡士林搅拌乳化均匀后加入步骤(1)和步骤(2)中制成的中药粉和抗菌剂,然后再加入氮酮再搅拌均匀灌装即得。
20.临床资料:1、病例选择:选择皮肤起痘患者100例临床观察,病人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治疗组50例,其中男性25例,女性25例;对照组50例,其中男性25例,女性25例;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病例的病程、症状轻重程度基本一致,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
21.2、药物选择:治疗组使用本发明中药祛痘膏,外敷,洗净患处,擦干,将本发明中药祛痘膏涂于患处,每日2次,1天为1个疗程,连续3~4个疗程,病情严重者遵医嘱酌增用量;对照组使用采用以化学杀菌剂制作的祛痘产品等方法治疗。
22.3、疗效判定:(1)治愈:痘痘症状全部消失,皮肤恢复如常;(2)显效:痘痘症状明显消失,痘痘明显减少;(3)有效:痘痘基本消失,痘痘有所减少;
(4)无效:通过治疗痘痘症状无好转或增多。
23.4、结果: 例数治愈显效有效无效治愈率总有效率治疗组503883176%98%对照组501510121330%74%以上结果显示,治疗组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24.该中药祛痘膏各原料配伍精当,协同增效,使得中药祛痘液具有温发散结、清热解毒、消炎燥湿、活血化瘀的作用,通过抑制、杀灭引起粉刺、痤疮的细菌,解决痤疮产生的根源,从而消除粉刺、痤疮,还有缓解皮肤过敏,拔毒祛痘,祛糙防皱的功效,且能够滋养润肤,使得皮肤更加光滑紧致。
25.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发明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