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绵羊痘的中药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18609阅读:39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绵羊痘的中药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兽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治疗绵羊痘的中药组合物。
背景技术
绵羊痘(sheep pox, SP)又名绵羊天花(variola ovina),是绵羊痘病毒(sheeppoxvirus, SPV)引起的一种接触性传染病,呈流行性。它的特征是在全身皮肤、有时也在粘膜上出现典型的痘疹,病羊发热并有较高的死亡率。绵羊痘在大多数绵羊生产国均有流行。非洲的阿尔及利亚、乍得、埃塞俄比亚、肯尼亚、利比亚、马里、摩洛哥、尼日利亚、塞内加尔、苏丹、突尼斯和埃及均曾报道过绵羊痘和 山羊痘。亚洲的阿富汗、印度、巴基斯坦、土尔其、伊朗、伊拉克、以色列、约旦、科威特、黎巴嫩、尼泊尔和沙特阿拉伯也发生过本病。此外,在1983年希腊、瑞典和意大利也都发生过本病。该病的死亡率很高,羔羊的发病致死率甚至高达100%,妊娠母羊常发生流产,多数羊在发生严重的羊痘以后即丧失生产力,使养羊业遭受巨大的损失。本病的病原SPV属痘病毒科、山羊痘病毒属。该病毒形态呈椭圆形,其大小为115nmX 194nm,呈椭圆形。该病毒是一种未上皮性的病毒,大量存在于病羊的皮肤、粘膜的丘疹、脓疮及痂皮内。鼻粘膜分泌物也含有病毒,在血液内仅在发病初期,体温上升时有病毒存在。SPV可在绵羊、山羊、犊牛等的睾丸细胞和肾细胞培养物以及BHK21细胞系培养物中生长繁殖,能使细胞产生CPE。一般细胞培养物在接种病毒3-4天可在细胞内发现胞浆包涵体,电镜下可见病毒粒子。在发育的鸡胚绒毛尿囊膜上亦可繁殖。羊痘最初是由个别羊发病,以后逐渐蔓延全群。本病主要通过呼吸道感染,病毒也可通过损伤的皮肤或粘膜侵入机体。饲养管理人员、护理用具、皮毛产品、饲料、垫草和外寄生虫等都可成为传播的媒介。在自然情况下,绵羊痘发生于绵羊,不能传染给山羊或其它家畜。细毛羊较粗毛羊有更高的易感性,病情也较后者重。羔羊较老龄羊敏感,病死率亦高。妊娠母羊易引起流产。本病主要在冬末春初流行,气候严寒、雨雪、霜冻、枯草和饲养管理不良等因素都有助于本病的发生和加重病情。本病潜伏期平均为6-8天。病羊体温升高到41_42°C,食欲减少,精神不振,结膜潮红,有浆液或脓性分泌物从鼻孔流出,呼吸和脉搏增速。约经1-4天后发痘。痘疹多发生于皮肤少毛部分,如腿周围、唇、鼻、颊、四肢和尾内侧、阴唇、乳房、阴囊和包皮上。开始为红斑,1-2天后形成丘疹,突出皮肤表面,随后丘疹逐渐增大,变成灰白色或淡红色,半球状的隆起结节。结节在几天之内变成水疱,水疱内容物起初象淋巴液,后变成脓性液体,如果无继发感染则在几天内干燥变成棕色痂块。痂块脱落遗留一个红斑,后颜色逐渐变淡病毒对皮肤和粘膜上皮细胞具有特殊的亲和力,无论通过哪种感染途径侵入机体的病毒,都经过血液到达皮肤和粘膜,在上皮细胞内繁殖,引起一系列的炎症过程而发生的特异性的痘疹,即丘疹、水疱、脓疱和结痂等病理过程。本病的特征性病变是在咽喉、气管、肺和第四胃等部位出现痘疹。在消化道的嘴唇、食道、胃肠等粘膜上出现大小不同的扁平的灰白色痘疹,其中有些表面破溃形成糜烂和溃疡,特别是唇粘膜与胃粘膜表面更明显。但气管粘膜及其它实质器官,如心脏、肾脏等粘膜或包膜下则形成灰白色扁平或半球形的结节,特别是肺的病变与腺瘤很相似,多发生在肺的表面,切面质地均匀,但很坚硬,数量不定,性状则一致。在这种病灶的周围有时可见充血和水肿等。对本病的治疗通常使用O. 1%高锰酸钾水溶液洗擦病羊患部或用淡盐水洗涤病羊患部,然后用碘甘油涂擦,但上述方法只能缓解羊痘的体表症状,不能从根本上治疗羊痘。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疗效显著的治疗绵羊痘的中药组合物。本发明的具体技术方案为一种治疗绵羊痘的中药组合物,按重量份数计由以下·组份组成金银花1-120份、野菊花1-120份、蒲公英1-120份、紫花地丁 1-120份、黄芩1-115份、板蓝根1-115份、升麻1-110份、紫草1-115份、紫背天葵子1-110份、甘草1-110份。一种治疗绵羊痘的中药组合物,按重量份数计由以下组份组成金银花20份、野菊花20份、蒲公英20份、紫花地丁 20份、黄芩15份、板蓝根15份、升麻10份、紫草15份、紫背天葵子10份、甘草10份。治疗时,将上述中药组合物与水,以重量份数计按I :4-20比例混合,煎服,每只羊每日I剂,连服广2周。某县从异地大量引进小尾寒羊,绵羊痘在部分乡镇时有散发。根据发病羊的临床症状引进后首先发现个别羊发病,广2周后波及全群。病初体温升高至41°C 42°C,结膜潮红,鼻流黏液。f4d后发痘,病羊眼的周围、唇、颊、鼻翼、阴户、乳房、尾根部及四肢内侧无毛或少毛的皮肤发生绿豆大小的斑疹,突出皮肤表面。在经2 3d斑疹变成水疱,有的水疱演变为脓包,最后形成痂块。严重者在胸、腹以及四肢的皮肤均能看到或触摸到隆起于皮肤表面豌豆大小较硬的结节,呼吸困难,有的病羊常死于继发感染。症状轻的羊只发痘小而稀少,由丘疹不经化脓而结痂自愈,病程为IOd左右。有些发病羊只合并发生结膜炎、口膜炎、喉头炎、病毒性肺炎等。封锁发病羊群,隔尚病羊,禁止病羊流动。对接触病羊但未表现临床症状的羊只隔离观察,Id后确诊为未感染羊痘接种羊痘疫苗。对病羊采用本发明中药,辨证施治,治疗152只,治愈151只,疗效显著。本发明采用中兽医辩证治疗的方法,所提供方案中金银花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野菊花具有清热解毒、消肿的作用;蒲公英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的作用;紫花地丁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消肿的作用;黄芩具有清热燥湿,凉血解毒的作用;板蓝根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消肿的作用;升麻具有清热解毒、补气升阳的作用;紫草具有凉血、活血、解毒透疹的作用;紫背天葵具有解毒、活血、消肿的作用;金银花、野菊花、蒲公英、紫花地丁与黄芩、板蓝根、升麻、紫草、紫背天葵子、甘草共同应用,能够有效治疗由绵羊痘病毒引起的接触性传染病一绵羊痘,有效缓解其在全身皮肤、有时也在粘膜上出现典型的痘疹,显著降低由于病羊发热引起的较高的死亡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述,以下实施例只是描述性的,不是限定性的,不能以此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实施例I张某饲养的18只小尾寒羊中的16只发生羊痘,按本发明提供的方案辨证施治,全部治愈。其中,患病羊中有I只小尾寒羊及所产的2只3月龄羔羊同时发病,症见红斑痘疹遍及全身,头部水肿,大羊呼吸困难,饮食欲废绝,卧地不起,口腔有痘疹。所产的2只羔羊症状较轻,拉稀粪。治疗时先对病羊口腔用O. 1%高锰酸钾液冲洗,并在痘疹上涂擦碘甘油,灌服本发明中药金银花25g、野菊花25g、蒲公英25g、紫花地丁 25g、黄芩20g、板蓝根20g、升麻15g、紫草15g、紫背天葵子15g、甘草15g ;上述中药组合物与水以重量份数计,按I :10比例添加,水煎服后,每只羊每日I剂,连服f 2周。用药后临床症状逐渐减退,3天开始站立行走,饮流食,7天。 以上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发明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发明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发明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绵羊痘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数计由以下组份组成金银花1-120份、野菊花1-120份、蒲公英1-120份、紫花地丁 1_120份、黄芩1-115份、板蓝根1-115份、升麻1-110份、紫草1-115份、紫背天葵子1_110份、甘草1_110份。
2.一种治疗绵羊痘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数计由以下组份组成金银花20份、野菊花20份、蒲公英20份、紫花地丁 20份、黄芩15份、板蓝根15份、升麻10份、紫草15份、紫背天葵子10份、甘草10份。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绵羊痘的中药组合物,按重量份数计由以下组份组成金银花1-120份、野菊花1-120份、蒲公英1-120份、紫花地丁1-120份、黄芩1-115份、板蓝根1-115份、升麻1-110份、紫草1-115份、紫背天葵子1-110份、甘草1-110份。本发明采用中兽医辩证治疗的方法,以金银花、野菊花、蒲公英、紫花地丁与黄芩、板蓝根、升麻、紫草、紫背天葵子、甘草共同应用,能有效治疗由绵羊痘病毒引起的一种接触性传染病--绵羊痘,有效缓解其在全身皮肤、有时也在粘膜上出现典型的痘疹,显著降低由于病羊发热引起的较高的死亡率。
文档编号A61P31/20GK102895418SQ20121042543
公开日2013年1月30日 申请日期2012年10月31日 优先权日2012年10月31日
发明者裴毅, 王洪杰, 刘志辉, 苏永鹏, 黄健 申请人:天津集合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