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左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及制备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346057发布日期:2019-12-06 20:52阅读:34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到一种注射液及制备工艺。属于注射液医药生产领域。
背景技术
:左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适应症为用于治疗由脆弱拟杆菌、狄氏拟杆菌、卵园拟杆菌、多形拟杆菌、普通拟杆菌、梭状芽胞杆菌、真杆菌、消化球菌和消化链球菌、幽门螺杆菌、黑色素拟杆菌、梭杆菌、c02噬织维菌、牙龈类杆菌等敏感厌氧菌所引起的多种感染性疾病,并用于手术前预防感染和手术后厌氧菌感染的治疗。左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人配制比例一直未有更好的配比,使现有的左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药效低,治疗效果有待进一步提高。在注射的生产过程中,无菌生产一直是注射液生产的关键,要在生产注射液的过程中,进行多次灭菌,以达到细菌总数控制在合格数量以内。左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生产过程中也是一样,必须控制细菌总数。现在的控制办法主要为,在高洁净生产环境区内,完成配制药业后,在浓配罐内时行一次活性炭吸附除菌除杂质。然后再过滤脱炭,完成灭菌。依赖于该种方式时,要达到更好的灭菌效果,必须是添加足够量的活性炭,以及活性炭在浓配罐中必须搅拌混合足够的时间,才能达到更好地对细菌吸附。但是,当浓配罐内的活性炭数量过多,并且吸附时间过长之后,会吸附掉浓配罐内的药业的有效成份,使最后成品的有效成份量降低,并且如果活性炭添加数量过多,会对药液形成新的污染,并增加后期脱炭的工序和成本。因此,在现有左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生产过程中,必须控制活性炭的用量,在杀菌效果与活性炭用量上进行平衡取舍,适当降低杀菌要求,满足细菌数量在规定控制数量以内达标即可,未曾更进一步地控制细菌数量。对于左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来讲,直接输入于人体血液内,其中含有的细菌数量越低,理论上则更安全,而细菌生长的速度是比较快的,并且不知种类的细菌可以在各种复杂的环境中生长,因此,如果前期包装在药液内的细菌数量越低,后期在库存的一段时间里药液内生长的细菌数量当然越少。在药液生产期中,对液体内进行有效杀菌非常重要。因此,在现有注左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生产方式中,即希望更好地控制细菌数量,又提心流失药效,并增加过滤成本,属于难以解决的问题矛盾。技术实现要素: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左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及制备工艺。本发明的一种左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所述的配置比例如下:在注射用水中,配入左奥硝唑、0.1m盐酸、氯化钠。如上所述的一种左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更进一步说明为,按重量份配比如下:注射用水100份,左奥硝唑0.25份、0.1m盐酸0.5-1.1份、氯化钠0.87份。如上所述的一种左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更进一步说明为,按重量份配比如下:注射用水100份,左奥硝唑0.5份、氯化钠0.83份。一种左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的制备工艺,由以下步骤完成,(1)、于浓配罐中打入注射用水,按处方量依次投入0.1m盐酸、氯化钠、左奥硝唑,搅拌溶解。(2)、投入活性炭,搅拌吸附;(2)、脱炭;(3)、将药液打入稀配罐,用注射用水冲洗浓配罐并将冲洗水一并打入稀配罐,用0.1m盐酸调节ph值;(4)、加注射用水至全量;(5)、中间体检查:测ph值及左奥硝唑含量和氯化钠含量、细菌内毒素;(6)、药液经过滤器过滤至可见异物合格;(7)、灌装、灭菌、包装。如上所述的一种左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的制备工艺,具体为:所述的于浓配罐中打入注射用水,具体为,在浓配罐中加入80%处方量注射用水,并控制浓配罐内注射用水温度为50℃~60℃;所述的投入活性炭,搅拌吸附,具体为:先将活性炭用注射用水润湿至含水量5%以上,然后向浓配罐中投入稀配体积0.03%的活性炭,在50℃~60℃下搅拌15分钟;所述的脱炭,具体为,将浓配罐中的药液经钛棒过滤器脱炭;所述的用注射用水冲洗浓配罐并将冲洗水一并打入稀配罐,具体为,将浓配罐用注射用水冲洗2~3次,冲洗水经钛棒过滤器全部输送至稀配罐中;所述的用0.1m盐酸调节ph值,具体为,用0.1m盐酸调节ph值至3.4-3.6,所述的中间体检查具体为,测ph值合格值为3.3-3.7,左奥硝唑含量95%~105%,氯化钠含量95%~105%;所述的药液经过滤器过滤至可见异物合格具体为,药液经0.22μm微孔过滤器过滤至可见异物合格。所述的灭菌:经121℃过热水浴灭菌8分钟;所述的包装:灭菌后2小时左右开始包装。如上所述的一种左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的制备工艺,更进一步说明为,投入0.1m盐酸、氯化钠、左奥硝唑搅拌溶解,具体为,先将0.1m盐酸、氯化钠、左奥硝唑投入到超声罐内进行超声杀菌并同时溶解,更具体地为,在超声罐中加入注射用水,并将0.1m盐酸、氯化钠、左奥硝唑投入到超声罐内,超声振荡8-10分钟进行第一次杀菌,并同时溶解配料物于注射用水中,然后将超声杀菌并溶解后的0.1m盐酸、氯化钠、左奥硝唑投入浓配罐。如上所述的一种左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的制备工艺,更进一步说明为,所述的超声振荡参数为:声强为1-5w/cm2、频率30-40khz,超声罐底部产生10.5μm振幅;超声输出功率为45-55w、超声波形为脉冲波,脉冲宽度8-12ms。如上所述的一种左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的制备工艺,更进一步说明为,所述步骤还包括,在投入活性炭搅拌吸附前,进行低压沸腾剪切水杀菌,具体为,抽取负压至浓配罐内为负压-88kpa至-81kpa,然后持续对浓配罐采用60℃以上的温度加热,并持续抽取罐内负压,并保持浓配罐内压力为-88kpa至-81kpa,使浓配罐内在此条件下产生沸腾23分钟,利用水沸腾产生的剪切力进行杀菌。如上所述的一种左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的制备工艺,更进一步说明为,所述步骤还包括,在加注射用水至全量后,还在稀配罐内进行回流水剪切杀菌步骤;回流水剪切杀菌具体为,搅动稀配罐内液体反复旋转20-25分钟。如上所述的一种左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的制备工艺,更进一步说明为,所述的搅动稀配罐内液体反复旋转,具体为,搅动稀配罐内液体旋转1-3分钟,然后再反方向搅动稀配罐内液体旋转1-3分钟,并每隔1-3分钟转换一次旋转方向,产生高剪切力;更进一步说明为:若干第一组回流泵的出水口以顺时针方向并从稀配罐内圆切线方向设置在稀配罐外壁上,第一组回流泵的入水口设置在稀配罐底部,上述设置的第一组回流泵完成稀配罐内顺时针方向旋转的搅动;若干第二组回流泵的出水口以逆时针方向并从稀配罐内圆切线方向设置在稀配罐外壁上,第二组回流泵的入水口设置在稀配罐底部,上述设置的第二组回流泵完成稀配罐内逆时针方向旋转的搅动;上述第一组回流泵与第二组回流泵反复交替开启,使稀配罐内液体反复旋转,产生高剪切力;所述的出水口的出水参数为:流量大于50l/min,流速2-3.5m/s。如上所述的一种左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的制备工艺,更进一步说明为,在灌装过程中,持续对稀配罐内液体反复旋转搅动;具体为,搅动稀配罐内液体旋转1-3分钟,然后从逆向再搅动稀配罐内液体旋转1-3分钟,如此反复旋转,并每隔1-3分钟转换一次旋转方向,产生高剪切力;直至稀配罐内药液罐装完成。有益效果:本发明提供了左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新的配比组份,以及配比比例。本发明的左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具有更好的治疗效果。本发明提供了左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新的生产制备工艺。本发明的生产制备工艺具有更好的杀菌灭菌效果。在不投入更多的活性炭吸附杀菌的情况下,利于超声杀菌、浓配罐内沸腾水剪切力灭菌,稀配罐内回流水剪切力灭菌,多次灭菌步骤,更好地降低了药液内的细菌总量。或者在保持现有药液内的细菌总量不变且产品合格的情况下,本发明可以少投入活性炭的用量,以及减少活性炭吸附的时间,以保持药液的有效成份。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一:制备100ml,含量为250mg的左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的输液袋。配比如下:处方投入量左奥硝唑0.25g0.1m盐酸0.9ml氯化钠0.87g注射用水100ml实施例二:制备100ml,含量为500mg的左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的输液袋。配比如下:实施例三:制备的左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的输液袋。浓配:在浓配罐中加入80%处方量注射用水,保持水温为50℃,依次加入0.1m盐酸(1ml/100ml)、处方量的氯化钠和左奥硝唑,搅拌使完全溶解。将活性炭用注射用水润湿至含水量7%,然后向浓配罐中投入稀配体积0.03%的活性炭,在50℃下搅拌15分钟。稀配:将浓配罐中的药液经钛棒过滤器脱炭,全部输送至稀配罐中,将浓配罐用注射用水冲洗2次,冲洗水经钛棒过滤器全部输送至稀配罐中,用0.1m盐酸调节ph值至3.4-3.6,加注射用水至全量。中间体检查:测ph值(3.6)及左奥硝唑含量(97%~100%)和氯化钠含量(97%~100%)、细菌内毒素。半成品检验合格后,药液经0.22μm微孔过滤器过滤至可见异物合格。灌装:每袋100ml药液,封口、压盖。灭菌:121℃灭菌8分钟(水浴式灭菌柜)。检查,包装入库。实施例四:制备的左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的输液袋。浓配:在浓配罐中加入80%处方量注射用水,保持水温为60℃,依次加入0.1m盐酸(0.9ml/100ml)、处方量的氯化钠和左奥硝唑,搅拌使完全溶解。将活性炭用注射用水润湿至含水量8%,然后向浓配罐中投入稀配体积0.03%的活性炭,在60℃下搅拌15分钟。稀配:将浓配罐中的药液经钛棒过滤器脱炭,全部输送至稀配罐中,将浓配罐用注射用水冲洗3次,冲洗水经钛棒过滤器全部输送至稀配罐中,用0.1m盐酸调节ph值至3.4-3.6,加注射用水至全量。中间体检查:测ph值(3.5-3.6)及左奥硝唑含量(100%~105%)和氯化钠含量(100%~105%)、细菌内毒素。半成品检验合格后,药液经0.22μm微孔过滤器过滤至可见异物合格。灌装:每袋100ml药液,封口、压盖。灭菌:121℃灭菌8分钟(水浴式灭菌柜)。检查,包装入库。制备的左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的输液袋。实施例五:1、先将0.1m盐酸、氯化钠、左奥硝唑投入到超声罐内进行超声杀菌并同时溶解。杀菌并同时溶解的方法为:在超声罐中加入100l注射用水,并将物料(0.1m盐酸、氯化钠、左奥硝唑)总量的一半投入到超声罐内,超声振荡8分钟进行第一次杀菌,并同时溶解配料物于注射用水中,然后将超声杀菌并溶解后的0.1m盐酸、氯化钠、左奥硝唑投入浓配罐。在此过程中,超声参数为:声强为1-5w/cm2、频率30-40khz,超声罐底部产生10.5μm振幅;超声输出功率为45-55w、超声波形为脉冲波,脉冲宽度8-12ms。再向在超声罐中加入100l注射用水,将另一半物料投入到超声罐内振荡杀菌溶解,然后投入浓配罐。并用注射液冲洗超声罐,并将冲洗水也投入浓配罐。2、浓配:在浓配罐中加入80%处方量注射用水,保持水温为50℃,然后向浓配罐内加入经超声杀菌并溶解的0.1m盐酸、氯化钠、左奥硝唑,并搅拌使完全溶解。抽取负压至浓配罐内为负压-88kpa,然后持续对浓配罐采用60℃以上的温度加热,并持续抽取罐内负压,并保持浓配罐内压力为-88kpa,使浓配罐内在此条件下产生沸腾23分钟,利用水沸腾产生的剪切力进行杀菌。3、将活性炭用注射用水润湿至含水量10%,然后向浓配罐中投入稀配体积0.03%的活性炭,在50℃下搅拌15分钟。稀配:将浓配罐中的药液经钛棒过滤器脱炭,全部输送至稀配罐中,将浓配罐用注射用水冲洗3次,冲洗水经钛棒过滤器全部输送至稀配罐中,用0.1m盐酸调节ph值至3.4-3.6。加注射用水至全量,搅动稀配罐内液体反复旋转25分钟进行回流水剪切杀菌步骤。先搅动稀配罐内液体旋转1分钟,然后从逆向再搅动稀配罐内液体旋转1分钟,如此反复旋转,并每隔1分钟转换一次旋转方向,产生高剪切力。搅动稀配罐内液体反复旋转的搅动方法为:若干第一组回流泵的出水口以顺时针方向并从稀配罐内圆切线方向设置在稀配罐外壁上,第一组回流泵的入水口设置在稀配罐底部,上述设置的第一组回流泵完成稀配罐内顺时针方向旋转的搅动。若干第二组回流泵的出水口以逆时针方向并从稀配罐内圆切线方向设置在稀配罐外壁上,第二组回流泵的入水口设置在稀配罐底部,上述设置的第二组回流泵完成稀配罐内逆时针方向旋转的搅动。上述第一组回流泵与第二组回流泵反复交替开启,使稀配罐内液体反复旋转,产生高剪切力,回流参数为:流量大于50l/min,流速2-3.5m/s。中间体检查:测ph值(3.3-3.7)及左奥硝唑含量(100%~105%)和氯化钠含量(100%~105%)、细菌内毒素。半成品检验合格后,药液经0.22μm微孔过滤器过滤至可见异物合格。灌装:每袋100ml药液,封口、压盖。在灌装过程中,持续对稀配罐内液体反复旋转搅动;具体为,搅动稀配罐内液体旋转4分钟,然后从逆向再搅动稀配罐内液体旋转4分钟,如此反复旋转,并每隔4分钟转换一次旋转方向,产生高剪切力;直至稀配罐内药液罐装完成。灭菌:121℃灭菌8分钟(水浴式灭菌柜)。检查,包装入库。上述搅动稀配罐内液体反复旋转的搅动装置为:在稀配罐上设置两组回流泵,第一组回流泵用于搅动稀配罐内液体顺时针旋转,第二组回流泵用于搅动稀配罐内液体逆时针旋转。第一组回流泵的出水口以顺时针方向并从稀配罐内圆切线方向设置在稀配罐外壁上,例如,第一组回流泵设置5个出水口,均匀地从上到下分布在稀配罐外壁上。当这5个出水口高速沿切线方向向稀配罐内喷入液体时,就会搅动稀配罐内的药液顺时针旋转。第一组回流泵的入水口设置在稀配罐内的底部,从稀配罐内的底部吸入药液。因此药液就是通过第一组回流泵进行循环。第二组回流泵的出水口以逆时针方向并从稀配罐内圆切线方向设置在稀配罐外壁上,其余结构参考第一组回流泵。第二组回流泵搅动稀配罐内的药液逆时针旋转。上述第一组回流泵与第二组回流泵反复交替开启,使稀配罐内液体反复旋转,产生高剪切力。回流参数为:流量大于50l/min,流速2-3.5m/s。实施例六:1、先将0.1m盐酸、氯化钠、左奥硝唑投入到超声罐内进行超声杀菌并同时溶解。杀菌并同时溶解的方法为:在超声罐中加入100l注射用水,并将物料(0.1m盐酸、氯化钠、左奥硝唑)总量的一半投入到超声罐内,超声音振荡25分钟进行第一次杀菌,并同时溶解配料物于注射用水中,然后将超声杀菌并溶解后的0.1m盐酸、氯化钠、左奥硝唑投入浓配罐。在此过程中,超声参数为:声强为1-5w/cm2、频率30-40khz,超声罐底部产生10.5μm振幅;超声输出功率为45-55w、超声波形为脉冲波,脉冲宽度8-12ms。再向在超声罐中加入100l注射用水,将另一半物料投入到超声罐内振荡杀菌溶解,然后投入浓配罐。并用注射液冲洗超声罐,并将冲洗水也投入浓配罐。2、浓配:在浓配罐中加入80%处方量注射用水,保持水温为60℃,然后向浓配罐内加入经超声杀菌并溶解的0.1m盐酸、氯化钠、左奥硝唑,并搅拌使完全溶解。于浓配罐中打入注射用水,按处方量依次投入0.1m盐酸、氯化钠、左奥硝唑,搅拌溶解后,先进行低压沸腾剪切水杀菌,具体为,抽取负压至浓配罐内为负压-81kpa,然后持续对浓配罐采用60℃以上的温度加热,并持续抽取罐内负压,并保持浓配罐内压力为-81kpa,使浓配罐内在此条件下产生沸腾20分钟,利用水沸腾产生的剪切力进行杀菌。3、将活性炭用注射用水润湿至含水量8%,然后向浓配罐中投入稀配体积0.03%的活性炭,在60℃下搅拌20分钟。稀配:将浓配罐中的药液经钛棒过滤器脱炭,全部输送至稀配罐中,将浓配罐用注射用水冲洗2次,冲洗水经钛棒过滤器全部输送至稀配罐中,用0.1m盐酸调节ph值至3.4-3.6。加注射用水至全量,搅动稀配罐内液体反复旋转20分钟进行回流水剪切杀菌步骤。先搅动稀配罐内液体旋转3分钟,然后从逆向再搅动稀配罐内液体旋转3分钟,如此反复旋转,并每隔3分钟转换一次旋转方向,产生高剪切力。搅动稀配罐内液体反复旋转的搅动方法为:若干第一组回流泵的出水口以顺时针方向并从稀配罐内圆切线方向设置在稀配罐外壁上,第一组回流泵的入水口设置在稀配罐底部,上述设置的第一组回流泵完成稀配罐内顺时针方向旋转的搅动。若干第二组回流泵的出水口以逆时针方向并从稀配罐内圆切线方向设置在稀配罐外壁上,第二组回流泵的入水口设置在稀配罐底部,上述设置的第二组回流泵完成稀配罐内逆时针方向旋转的搅动。上述第一组回流泵与第二组回流泵反复交替开启,使稀配罐内液体反复旋转,产生高剪切力。出水口的出水参数为:流量大于50l/min,流速2-3.5m/s。中间体检查:测ph值(3.3-3.7)及左奥硝唑含量(100%~105%)和氯化钠含量(100%~105%)、细菌内毒素。半成品检验合格后,药液经0.22μm微孔过滤器过滤至可见异物合格。灌装:每袋100ml药液,封口、压盖。在灌装过程中,持续对稀配罐内液体反复旋转搅动;具体为,搅动稀配罐内液体旋转3分钟,然后从逆向再搅动稀配罐内液体旋转3分钟,如此反复旋转,并每隔3分钟转换一次旋转方向,产生高剪切力;直至稀配罐内药液罐装完成。灭菌:121℃灭菌8分钟(水浴式灭菌柜)。检查,包装入库。上述搅动稀配罐内液体反复旋转的搅动装置为:在稀配罐上设置两组回流泵,第一组回流泵用于搅动稀配罐内液体顺时针旋转,第二组回流泵用于搅动稀配罐内液体逆时针旋转。第一组回流泵的出水口以顺时针方向并从稀配罐内圆切线方向设置在稀配罐外壁上,例如,第一组回流泵设置5个出水口,均匀地从上到下分布在稀配罐外壁上。当这5个出水口高速沿切线方向向稀配罐内喷入液体时,就会搅动稀配罐内的药液顺时针旋转。第一组回流泵的入水口设置在稀配罐内的底部,从稀配罐内的底部吸入药液。因此药液就是通过第一组回流泵进行循环。第二组回流泵的出水口以逆时针方向并从稀配罐内圆切线方向设置在稀配罐外壁上,其余结构参考第一组回流泵。第二组回流泵搅动稀配罐内的药液逆时针旋转。上述第一组回流泵与第二组回流泵反复交替开启,使稀配罐内液体反复旋转,产生高剪切力。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中,先将各种配料物放入超声罐中溶解,然后进行超声杀菌。超声波是由一系列疏密相间的纵波构成,并通过液体介质向四周传播。当声能足够高时,在疏松的半周期内,液相分子间的吸引力被打破,形成空化核,空化核的寿命约为0.1μs,它在爆炸的瞬间可以产生约4000k和100mpa的局部高温和高压环境,并产生速度约为110m/s具有强烈冲击的微射流,微射流作用会在界面之间形成强烈的机械搅拌效应,而这种效应可以突破层流边界的限制,从而强化界面间的化学反应过程和传递过程。超声波是频率大于20khz的声波,是在媒质中传播的一种机械振动。由于其频率高、波长短,除了具有方向性好、功率大、穿透力强等特点以外,超声波能引起空化作用和一系列的特殊效应,如力学效应、热学效应、化学效应和生物效应等。超声波所具有的杀菌效力主要由于超声波所产生的空化作用,使微生物细胞内容物受到强烈的震荡,从而达到对微生物的破坏作用。所谓的空化作用是当超声波作用在介质中,其强度超过某一空气阀值时,会产生空化现象,即液体中微小的空气泡核在超声波作用下被激活,表现为泡核的振荡、生长、收缩及崩溃等一系列动力学过程。空气泡在绝热收缩及崩溃的瞬间,泡内呈现5000℃以上的高温及109k/s的温度变化率,产生高达108n/m2的强大冲击波。利用超声波空化效应在液体中产生的局部瞬间高温及温度交变变化、局部瞬间高压和压力变化,使液体中某些细菌致死,病毒失活,甚至使体积较小的一些微生物的细胞壁破坏。本实例中,超声灭菌效果如下:在超声波灭菌的试验中,灭菌时间能对最终的灭菌效果产生影响,更长的灭菌时间能带来更好的灭菌效果,当灭菌时间在5分钟以上时,灭菌效果能带有大幅的增长,但当超过一定时间后,13分钟以上,灭菌效果并没有呈比例增加,因此认为,5-10分钟内的灭菌时间是最有意义的。本发明在实施中取5-10分钟超声灭菌时间,在超声音使用成本、时间与灭菌之间平衡。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中,在浓配罐内抽取负压至-88kpa至-81kpa,并对浓配罐体持续加热使密封罐内产生对流与沸腾,对浓配罐底部加热采用罐体外部加热,通过红外线加热、电磁加热等方式,这里选择电磁加热。因此,当浓配罐内真空抽走了,内部压力小于大气压,这里取-88kpa至-81kpa,根据注射用水沸点与压力关系,在-88kpa至-81kpa时,浓配罐内的液体50℃-60℃后,即可达到沸点,因此,温度控制在50℃-60℃;浓配罐底部进行加热到超过60℃,浓配罐内即产生了沸腾与对流。例如,根据注射用水沸点与压力关系,在-85kpa时,浓配罐内的液体55℃后,即可达到沸点。利用水沸腾时产生的极速流动进行灭菌。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中,搅动稀配罐内液体旋转1-3分钟,然后从逆向再搅动稀配罐内液体旋转1-3分钟,如此反复旋转,并每隔1-3分钟转换一次旋转方向。浓配罐内的容积约为3000l,利于现有的抽气机,能够满足抽取负压到-88kpa至-81kpa的能力,并且抽取负压的成本并不高。而稀配罐的容积为7000l,抽取负压的成本过高。因此本发明采取浓配罐抽负压沸腾灭菌,稀配罐采取旋转注射用水灭菌的方式。而超声罐体积最小,小于1000l,因此可以利用超声振荡,但浓配罐和稀配罐体积过大,采用超声振荡,其成本过高。因为高速循环的注射用水流让细菌无法附着于容器壁面,并且循环注射用水流具有不确定的乱流,使注射用水分子相互挤压间,产生剪切力,这种剪切力对细胞具有破坏作用。因此而达到一定的效果。但利于高速循环的注射用水流的剪切力灭菌不宜过长时间,因为本发明的药液人配制的罐装时间不宜过长,必须16小时内完成所以罐装。因此必须严格控制每一步工艺的时间,第二是注射用水剪切力杀菌效果有限,当循环时间超过30分钟后,灭菌效果下降,延长时间变得无意义。因此本发明注射用水剪切力杀菌循环时间取20-25分钟。在罐装过程中,持续对稀配罐内液体反复旋转搅动,直至稀配罐内药液罐装完成。进一步抑制细菌在此期间生长。上述为本发明示例性说明,不代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