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经络理疗贴及其制作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9868041发布日期:2020-02-08 05:32阅读:297来源:国知局
一种经络理疗贴及其制作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理疗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经络理疗贴。



背景技术:

传统的经络理疗主要通过温灸方式来实现,现有的温灸用具包括艾草条和化学温灸贴(例如暖宝宝、暖宫宝等暖贴)。其中,艾草条是艾灸所用材料,艾灸是点燃艾草条熏烤人体的穴位以达到保健治病的一种自然疗法。但是,使用艾草条进行温灸理疗具有以下缺点:艾草条的温度不易控制,容易烫伤人体;艾草条燃烧会产生味道及烟气,不环保,并且烟气会引起室内的烟雾报警器发出报警动作,以为发生了安全事故;艾草条无法重复使用,每燃烧一根艾草条就要花一份艾草的钱,不环保不经济;使用者必须将皮肤裸露在外,因而不便于在室外使用,空间上受限制;需要明火点燃,不方便。化学温灸贴是一种利用原电池加快氧化反应速度,将化学能转变为热能的一次性贴取暖片。这种化学温灸贴具有以下缺点:温度不可控;不能重复使用,不环保不经济。由此可见,现有的温灸用具都不能重复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经络理疗贴,旨在解决现有的温灸用具不能重复使用影响用户使用体验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经络理疗贴,所述经络理疗贴包括理疗贴本体以及医用凝胶,所述理疗贴本体依次包括第一聚酰胺膜、fpc软性电路板、石墨烯发热涂层以及第二聚酰胺膜,所述石墨烯发热涂层铺设于所述fpc软性电路板的上表面,且所述石墨烯发热涂层与所述fpc软性电路板进行电性连接,所述第二聚酰胺膜将所述石墨烯发热涂层及所述fpc软性电路板的上表面进行绝缘包裹;所述第一聚酰胺膜将所述fpc软性电路板的下表面进行绝缘包裹,且所述第一聚酰胺膜远离所述fpc软性电路板的一侧表面贴设有所述医用凝胶。

可选地,所述石墨烯发热涂层包括第一石墨烯发热片及第二石墨烯发热片,所述第一石墨烯发热片及所述第二石墨烯发热片在fpc软性电路板的上表面呈对称分布。

可选地,所述第一石墨烯发热片及所述第二石墨烯发热片均为扇形结构。

可选地,所述石墨烯发热涂层的厚度小于150um。

可选地,所述理疗贴本体的一侧设置有usb接口,所述usb接口与所述fpc软性电路板进行电性连接。

可选地,所述医用凝胶的厚度为0.05~0.5mm。

可选地,所述fpc软性电路板通过脉冲电流驱动所述石墨烯发热涂层进行发热。

本发明提供的经络理疗贴,其经络理疗贴包括理疗贴本体以及医用凝胶,理疗贴本体依次包括第一聚酰胺膜、fpc软性电路板、石墨烯发热涂层以及第二聚酰胺膜,石墨烯发热涂层铺设于fpc软性电路板的上表面,且石墨烯发热涂层与fpc软性电路板进行电性连接,第二聚酰胺膜将石墨烯发热涂层及fpc软性电路板的上表面进行绝缘包裹;第一聚酰胺膜将fpc软性电路板的下表面进行绝缘包裹,且第一聚酰胺膜远离fpc软性电路板的一侧表面贴设有医用凝胶。这样一来,通过fpc软性电路板驱动石墨烯发热涂层发热产生8-14μm波长的远红外线(医学上称为“生命光线”),能与人体内血管产生共振进而达到血管畅通,促使人体的血液循环,且热源使肌肉更放松,达到舒筋活血功能,远红外线有效的辐射范围,纵使不清楚穴道位置的使用者都可以凭感觉进行痛哪贴哪的简易操作。同时,整个理疗贴本体通过聚酰胺膜进行绝缘包裹,确保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及重复利用,而整个理疗贴本体的轻薄化设计配合医用凝胶(能与人的皮肤很好的贴合,可持续黏附在皮肤上不易脱落达12小时,不会因汗水或摩擦脱落),使得使用者可随身携带使用(使用时不用趴在床上,坐着站着都可以,除了休息的时候能使用外,在阅读、使用手机、电脑、驾驶等作业时也可使用,从而让理疗无处不在)。可见,本技术方案,其可有效解决现有的温灸用具不能重复使用影响用户使用体验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经络理疗贴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经络理疗贴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二经络理疗贴的制作方法的流程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发明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实施例一

如图1及图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一种经络理疗贴100,该经络理疗贴100包括理疗贴本体110以及医用凝胶120,理疗贴本体110依次包括第一聚酰胺膜111、fpc软性电路板112、石墨烯发热涂层113以及第二聚酰胺膜114,石墨烯发热涂层113铺设于fpc软性电路板112的上表面,且石墨烯发热涂层113与fpc软性电路板112进行电性连接,第二聚酰胺膜114将石墨烯发热涂层113及fpc软性电路板112的上表面进行绝缘包裹;第一聚酰胺膜111将fpc软性电路板112的下表面进行绝缘包裹,且第一聚酰胺膜112远离fpc软性电路板120的一侧表面贴设有医用凝胶。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石墨烯发热涂层113包括第一石墨烯发热片1131及第二石墨烯发热片1132,第一石墨烯发热片1131及第二石墨烯发热片1132在fpc软性电路板112的上表面呈对称分布。第一石墨烯发热片1131及第二石墨烯发热片1132均为扇形结构。通过这样的结构布局,可使得整个石墨烯发热涂层113发热时产生的热量更加均匀分散。石墨烯发热涂层113的厚度优选小于150um,医用凝胶的厚度优选为0.05~0.5mm(一般而言,医用凝胶的厚度为理疗贴本体的2~3倍为好),这样整个经络理疗贴100的总厚度在0.6mm左右,确保整个经络理疗贴100的轻薄,易于使用者进行随身携带使用。

另外,理疗贴本体110的一侧设置有usb接口(未图示),usb接口与fpc软性电路板112进行电性连接。通过usb接口外接适配电源,确保接入电压(5vdc)远低于人体安全电压,进一步确保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fpc软性电路板112通过脉冲电流方式驱动石墨烯发热涂层113进行间隔式发热,可更有利的促进经络部位的血液循环。

实施例二

如图3所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一种经络理疗贴的制作方法,该制作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10:提供fpc软性电路板,在该fpc软性电路板的上表面通过丝印的方式印上石墨烯,以在该fpc软性电路板的上表面形成石墨烯发热涂层。

具体地,如图2所示,在该fpc软性电路板112的上表面通过丝印的方式印上石墨烯,以在该fpc软性电路板112的上表面形成石墨烯发热涂层113。通过丝印方式在该fpc软性电路板112的上表面形成石墨烯发热涂层113,可确保石墨烯发热涂层113的厚度选小于150um,使之更好地贴附于该fpc软性电路板112的上表面及与该fpc软性电路板112进行电性连接。同时,通过丝印方式亦可在该fpc软性电路板112的上表面对石墨烯发热涂层113进行更好的构型,使得该石墨烯发热涂层113包括第一石墨烯发热片1131及第二石墨烯发热片1132,第一石墨烯发热片1131及第二石墨烯发热片1132在fpc软性电路板112的上表面呈对称分布。第一石墨烯发热片1131及第二石墨烯发热片1132均为扇形结构。通过这样的结构布局,可使得整个石墨烯发热涂层113发热时产生的热量更加均匀分散。另外,fpc软性电路板112的一侧设置有usb接口(未图示),usb接口与fpc软性电路板112进行电性连接。通过usb接口外接适配电源,确保接入电压(5vdc)远低于人体安全电压,进一步确保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

步骤s120:提供第一聚酰胺膜及第二聚酰胺膜,通过热贴合方式将第一聚酰胺膜覆于该fpc软性电路板的下表面,通过热贴合方式将第二聚酰胺膜覆于该石墨烯发热涂层及该fpc软性电路板的上表面,并冲切成型,得到理疗贴本体。

具体地,如图1所示,通过热贴合方式将第一聚酰胺膜111覆于该fpc软性电路板112的下表面,通过热贴合方式将第二聚酰胺膜114覆于该石墨烯发热涂层113及该fpc软性电路板112的上表面,并冲切成型,得到理疗贴本体110。通过热贴合方式可确保第一聚酰胺膜111与第二聚酰胺膜114将整个理疗贴本体110进行绝缘包裹。原则上理疗贴本体110可以是任意形状,生产商可根据实际需要将理疗贴本体110冲切成任意想要的形状,优选为小圆片,或小方片。

步骤s130:将该理疗贴本体与医用凝胶进行热粘合,得到经络理疗贴。

具体地,如图1所示,将该理疗贴本体110与医用凝胶120进行热粘合,便可得到本经络理疗贴100,医用凝胶的厚度优选为0.05~0.5mm(一般而言,医用凝胶的厚度为理疗贴本体的2~3倍为好),这样整个经络理疗贴100的总厚度在0.6mm左右,结合石墨烯发热涂层113的厚度小于150um,确保整个经络理疗贴100的轻薄,易于使用者进行随身携带使用。。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经络理疗贴,其经络理疗贴包括理疗贴本体以及医用凝胶,理疗贴本体依次包括第一聚酰胺膜、fpc软性电路板、石墨烯发热涂层以及第二聚酰胺膜,石墨烯发热涂层铺设于fpc软性电路板的上表面,且石墨烯发热涂层与fpc软性电路板进行电性连接,第二聚酰胺膜将石墨烯发热涂层及fpc软性电路板的上表面进行绝缘包裹;第一聚酰胺膜将fpc软性电路板的下表面进行绝缘包裹,且第一聚酰胺膜远离fpc软性电路板的一侧表面贴设有医用凝胶。这样一来,通过fpc软性电路板驱动石墨烯发热涂层发热产生8-14μm波长的远红外线(医学上称为“生命光线”),能与人体内血管产生共振进而达到血管畅通,促使人体的血液循环,且热源使肌肉更放松,达到舒筋活血功能,远红外线有效的辐射范围,纵使不清楚穴道位置的使用者都可以凭感觉进行痛哪贴哪的简易操作。同时,整个理疗贴本体通过聚酰胺膜进行绝缘包裹,确保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及重复利用,而整个理疗贴本体的轻薄化设计配合医用凝胶(能与人的皮肤很好的贴合,可持续黏附在皮肤上不易脱落达12小时,不会因汗水或摩擦脱落),使得使用者可随身携带使用(使用时不用趴在床上,坐着站着都可以,除了休息的时候能使用外,在阅读、使用手机、电脑、驾驶等作业时也可使用,从而让理疗无处不在)。可见,本技术方案,其可有效解决现有的温灸用具不能重复使用影响用户使用体验的技术问题。

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本发明不限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仍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