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水眼线液的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9570141发布日期:2019-12-31 18:50阅读:279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水眼线液的制备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化妆品制备方法领域,具体为一种防水眼线液的制备方法,属于眼线液的制备应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眼线液是用来画眼部线条的化妆用具,传统观点里认为眼线液是专属于化妆师的道具,但是随着女人们对彩妆品的了解和拥有程度的加深,对妆容效果的要求升级,眼线液也与时俱进地变成一种“民用”产品,眼线液具有不易晕妆、持久性好,妆效线条突出、逼真的特点,眼线液线条浓郁流畅,比较适合强调眼线、时尚感强的妆容,防水眼线液在原有眼线液的基础上通过增加成膜剂使眼线液具备防水功能,防水眼线液在使用之后,即使与有水渗入到眼线液当中,也不容易出现流失的情况,相对于普通的眼线液使用效果更加突出。

现有的防水眼线液的制备中需要通过将各原料进行混合才能形浓稠状的液体,眼线液的原料在混合时需要利用到搅拌装置对其进行搅拌混合操作,现有的防水眼线液在混合时所用的搅拌装置混合效果较为一般,其在上料时基本都是按照先后顺序进行上料,不能保证原料能够同步进入到筒体内部,受到先后上料顺序的影响,容易出现原料分层的情况,且先上料的原料进入到筒体之后,受到时间影响,其活性容易降低;现有的防水眼线液在混合时所用的搅拌装置基本不具备加热功能,不能够对其内部进行加热,在其混合操作时,受到温度的影响,不能保持其原料处于最稳定的状态,而对眼线液的整体质量造成影响;现有的防水眼线液在混合时所用的搅拌装置在对眼线液个原料进行搅拌时容易出现沉淀的情况,且受到眼线液浓稠度的影响,其在排出时速度较为一般,给防水眼线液的实际加工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水眼线液的制备方法,以解决现有的防水眼线液在混合时所用的搅拌装置混合效果较为一般,其在上料时基本都是按照先后顺序进行上料,不能保证原料能够同步进入到筒体内部,受到先后上料顺序的影响,容易出现原料分层的情况,且先上料的原料进入到筒体之后,受到时间影响,其活性容易降低;现有的防水眼线液在混合时所用的搅拌装置基本不具备加热功能,不能够对其内部进行加热,在其混合操作时,受到温度的影响,不能保持其原料处于最稳定的状态,而对眼线液的整体质量造成影响;现有的防水眼线液在混合时所用的搅拌装置在对眼线液个原料进行搅拌时容易出现沉淀的情况,且受到眼线液浓稠度的影响,其在排出时速度较为一般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防水眼线液的制备方法,包括:备料—分类上料—原料混合,具体制备步骤如下:

步骤一:按照以下重量份称取原料:着色剂10-15份,去离子水10-12份,聚丙烯酸酯2-4份,棕榈蜡3-6份,糖基酰甘油8-10份,乙醇溶液4-6份,其中,将棕榈蜡用切割机切成长度为10cm,宽度为8cm,厚度为3cm的长方体块,并采用加热器对其进行加热,使其熔化成液体,装入到保温容器中备用,利用加热器对糖基酰甘油进行加热,加热温度控制在30-60℃之间,将加热后的糖基酰甘油装入到保温容器中备用;

步骤二:从搅拌装置的顶部筒体外部的分料件将待混合的原料送入到中部筒体和底部筒体内,将去离子水10-12份,聚丙烯酸酯2-4份,熔化后的棕榈蜡3-6份,糖基酰甘油8-10份,乙醇溶液4-6份分别从固定条顶部卡接的不同进料管内注入到进料筒内,经过过滤芯的过滤,各组份的原料从进料筒的底部漏出,经过引流板流入到中部筒体和底部筒体内;

步骤三:将外筒体和内筒体之间的加热丝接通电源,加热丝连接温控器对温度进行控制,加热丝的加热温度控制在45-58℃之间,将搅拌电机接通电源启动,搅拌电机带动连接杆,连接杆带动搅拌轴和疏通轴转动,对处于中部筒体和底部筒体内的各组份原料进行搅拌,其中连接杆的转速控制在1500r/min-2000r/min之间,搅拌时间控制在20-25min,制得防水眼线液。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步骤二中搅拌装置包括中部筒体、顶部筒体、底部筒体、搅拌电机、分料件、连接杆、搅拌轴、疏通轴、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顶部筒体的底部与中部筒体的顶部啮合连接,底部筒体的顶部与中部筒体的底部焊接连接,搅拌电机设置在顶部筒体的顶端,且搅拌电机的底部与顶部筒体的顶端衔接处焊接有底座,连接杆的一端贯穿底座的底部与搅拌电机的一端转动连接,搅拌轴焊接在连接杆的外壁,疏通轴卡接在连接杆的另一端,中部筒体的两侧均焊接有一根固定杆,两根固定杆的相远离一端均卡接有卡座,两根固定杆的端部卡接的卡座分别与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的顶端焊接固定,分料件固定在顶部筒体的外壁。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底部筒体的底部连接有排放管,且排放管的外部安装有开关阀,顶部筒体的一侧靠顶部安装有排气阀。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步骤二中中部筒体包括外筒体和内筒体,外筒体的内侧开设有若干组卡槽,内筒体的外壁焊接有若干组卡接块,每组卡接块分别与每组卡槽一一卡接固定,贯穿各组卡接块的侧壁串接加热丝。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卡接块的两侧均开设有供串接加热丝穿过的连通孔,且卡接块的侧壁靠连通孔的上下方均安装有一组顶座,两组顶座的相对端均连接有弹簧杆,且弹簧杆靠近连通孔的一端连接有卡板,卡板的一端呈弧形设置。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卡接块的底部连接有减震杆,卡槽的底部连接有支撑座,减震杆的底端与支撑座的顶部固定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步骤二中分料件包括固定条、若干根进料管、进料筒,固定条焊接在顶部筒体的外壁靠底部位置,若干根进料管均贯穿固定条的上下端并卡接在其内侧,每根进料管的一端均伸出到固定条的顶部,且每根进料管的一端均卡接有一组过滤芯,进料筒与固定条的底部连接,每根进料管的另一端均与进料筒的内部相连通,进料筒的底部连接若干组引流板,若干组引流板在进料筒的底部呈横向一字等距排开。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进料筒贯穿顶部筒体的外壁伸入到其内部当中,若干根进料管呈横向一字等距排列设置,进料筒的外壁焊接有两组平行设置的安装板,两组安装板的一端与顶部筒体的内壁焊接固定。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疏通轴设置在底部筒体的底部中心位置,且疏通轴的上下两端均呈内凹型设置,其顶部与连接杆的端部卡接,疏通轴的两侧拐角位置均呈弧形设置。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平行设置,且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相对侧面靠底部焊接有连接架。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在分类上料和原料混合步骤当中,采用搅拌装置进行操作,利用分料件进行上料,将待混合的各组份原料分别从固定条顶部卡接的不同进料管内注入到进料筒内,使得各组份的原料在进入到混合步骤时能够保持同步的送入速度,被注入的各组份原料在从进料管注入之后,经过过滤芯的过滤,首先进入到进料筒进行初步的混合之后,各组份的原料从进料筒的底部漏出,经过引流板的引流之后,再进入到各筒体内部,使得各组份的原料在进入到混合步骤当中时,不会因为上料顺序的先后而产生原料出现分层的情况,也避免了上料时间相差较大对各组份原料的质量带来影响,采用分料件同时上料的方式,节约了上料时间,进而提高了整个制备过程的效率;

2、通过采用外筒体和内筒体组成中部筒体,将内筒体外壁的卡接块卡入到外筒体内侧的卡槽中,并在卡接块的底部设置减震杆与卡槽底部的支撑座连接固定,贯穿各个卡接块穿接加热丝,各加热丝之间采用串联的方式进行连接,加热丝穿过卡接块侧边的连通孔,加热丝通电加热,进而使得整个中部筒体温度上升,经过热量传递给顶部筒体和中部筒体,从而在混合操作过程中,筒体内部能够保持稳定的温度,使得各组份原料在混合搅拌时保持较好的活性,避免受到温度影响导致搅拌效果不佳给眼线液的质量带来影响,保证了眼线液的质量;

3、采用采用顶座顶部的弹簧杆将卡板顶住在加热丝的上下部对加热丝进行夹持固定,使得加热丝在安装之后能够保证较好的稳定性,不容易脱落,从而使得加热丝在使用时稳定供热,以保持原料的混合温度正常;

4、在连接杆的底部连接疏通轴,疏通轴的上下部均设置成内凹状,方便了其顶部与连接杆的卡接固定,在排放搅拌完成的眼线液时,利用搅拌电机驱动连接杆带动疏通轴连续转动,对沉淀在底部筒体底部的眼线液持续搅拌,一方面加快了眼线液的排出速度,另一方面能够保证整个搅拌过程中眼线液不会出现沉淀。

附图说明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中搅拌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搅拌装置的中部筒体、顶部筒体和底部筒体的剖面图。

图3为本发明中搅拌装置的中部筒体的横向剖面图。

图4为本发明中搅拌装置的中部筒体的竖向剖面图。

图5为本发明中搅拌装置的卡接块的侧视图。

图6为本发明中搅拌装置的分料件的剖面图。

图中:1、第一支架;2、第二支架;3、连接架;4、卡座;5、中部筒体;6、固定杆;7、顶部筒体;8、底部筒体;9、排放管;10、排气阀;11、分料件;12、底座;13、搅拌电机;14、连接杆;15、搅拌轴;16、疏通轴;17、外筒体;18、内筒体;19、卡槽;20、卡接块;21、加热丝;22、支撑座;23、减震杆;24、连通孔;25、顶座;26、弹簧杆;27、卡板;28、固定条;29、进料管;30、过滤芯;31、进料筒;32、引流板;33、安装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参见图1-6,一种防水眼线液的制备方法,包括:备料—分类上料—原料混合,具体制备步骤如下:

步骤一:按照以下重量份称取原料:着色剂10-15份,去离子水10-12份,聚丙烯酸酯2-4份,棕榈蜡3-6份,糖基酰甘油8-10份,乙醇溶液4-6份,其中,将棕榈蜡用切割机切成长度为10cm,宽度为8cm,厚度为3cm的长方体块,并采用加热器对其进行加热,使其熔化成液体,装入到保温容器中备用,利用加热器对糖基酰甘油进行加热,加热温度控制在30-60℃之间,将加热后的糖基酰甘油装入到保温容器中备用,糖基酰甘油加热温度控制在30-60℃之间使其在加热之后保持在最稳定的状态,使后期混合效果更好,棕榈蜡在混入之后能够起到增亮作用,使眼线液的色彩更加鲜艳,聚丙烯酸酯在混入眼线液之后,涂覆在眼部能够与使用者眼部皮肤贴合形成防水膜,从而起到防水的作用,糖基酰甘油作为乳化剂,使眼线液保持粘稠,更容易吸附在使用者眼部,乙醇在使用时挥发,在混和操作时作为溶剂;

步骤二:从搅拌装置的顶部筒体7外部的分料件11将待混合的原料送入到中部筒体5和底部筒体8内,将去离子水10-12份,聚丙烯酸酯2-4份,熔化后的棕榈蜡3-6份,糖基酰甘油8-10份,乙醇溶液4-6份分别从固定条28顶部卡接的不同进料管29内注入到进料筒31内,经过过滤芯30的过滤,各组份的原料从进料筒31的底部漏出,经过引流板32流入到中部筒体5和底部筒体8内,设置多组进料管29,可以方便将不同组份的原料同时注入到筒体内,使原料在混合时保持同步性,在注入后的各组份原料从进料筒31底部送出时,引流板32能够起到引流的作用,各组份原料贴着引流板32的外壁流出,保证了各组份原料在送入到混合步骤时保持均匀的下落速度,避免下落过快出现溅射而导致各组份原料在筒体内壁四处分散的情况;

步骤三:将外筒体17和内筒体18之间的加热丝21接通电源,加热丝21连接温控器对温度进行控制,加热丝21的加热温度控制在45-58℃之间,将搅拌电机13接通电源启动,搅拌电机13带动连接杆14,连接杆14带动搅拌轴15和疏通轴16转动,对处于中部筒体5和底部筒体8内的各组份原料进行搅拌,其中连接杆14的转速控制在1500r/min-2000r/min之间,搅拌时间控制在20-25min,疏通轴16卡接在连接杆14的底部,主要用于对沉积在底部筒体8内底部的的原料进行搅拌,防止出现沉淀的情况,起到疏通的作用,制得防水眼线液。

步骤二中搅拌装置包括中部筒体5、顶部筒体7、底部筒体8、搅拌电机13、分料件11、连接杆14、搅拌轴15、疏通轴16、第一支架1和第二支架2,顶部筒体7的底部与中部筒体5的顶部啮合连接,底部筒体8的顶部与中部筒体5的底部焊接连接,搅拌电机13设置在顶部筒体7的顶端,且搅拌电机13的底部与顶部筒体7的顶端衔接处焊接有底座12,连接杆14的一端贯穿底座12的底部与搅拌电机13的一端转动连接,搅拌轴15焊接在连接杆14的外壁,疏通轴16卡接在连接杆14的另一端,中部筒体5的两侧均焊接有一根固定杆6,两根固定杆6的相远离一端均卡接有卡座4,两根固定杆6的端部卡接的卡座4分别与第一支架1和第二支架2的顶端焊接固定,分料件11固定在顶部筒体7的外壁,搅拌轴15对各组份的原料进行搅拌,在连接杆14的底部设置疏通轴16对底部筒体8底部原料进行搅拌,在排料时能够增加排料速度,使混合搅拌完成的眼线液快速排出。

底部筒体8的底部连接有排放管9,且排放管9的外部安装有开关阀,顶部筒体7的一侧靠顶部安装有排气阀10,通过设置开关阀,便于对排料排放管9的排料进行控制,排气阀10用于排放混合搅拌时产生的气体。

步骤二中中部筒体5包括外筒体17和内筒体18,外筒体17的内侧开设有若干组卡槽19,内筒体18的外壁焊接有若干组卡接块20,每组卡接块20分别与每组卡槽19一一卡接固定,贯穿各组卡接块20的侧壁串接加热丝21,加热丝21通电加热,对中部筒体5外壁进行加热,使得在混合操作过程中,搅拌装置内部能够保持合适的温度。

卡接块20的两侧均开设有供串接加热丝21穿过的连通孔24,且卡接块20的侧壁靠连通孔24的上下方均安装有一组顶座25,两组顶座25的相对端均连接有弹簧杆26,且弹簧杆26靠近连通孔24的一端连接有卡板27,卡板27的一端呈弧形设置,卡板27在弹簧杆26顶起之后与加热丝21进行接触卡紧,使其固定效果更好。

卡接块20的底部连接有减震杆23,卡槽19的底部连接有支撑座22,减震杆23的底端与支撑座22的顶部固定连接,减震杆23对卡接块20进行减震。

步骤二中分料件11包括固定条28、若干根进料管29、进料筒31,固定条28焊接在顶部筒体7的外壁靠底部位置,若干根进料管29均贯穿固定条28的上下端并卡接在其内侧,每根进料管29的一端均伸出到固定条28的顶部,且每根进料管29的一端均卡接有一组过滤芯30,进料筒31与固定条28的底部连接,每根进料管29的另一端均与进料筒31的内部相连通,进料筒31的底部连接若干组引流板32,若干组引流板32在进料筒31的底部呈横向一字等距排开,引流板32对进料筒31内部原料进行引导,使其均匀流入到筒体内。

进料筒31贯穿顶部筒体7的外壁伸入到其内部当中,若干根进料管29呈横向一字等距排列设置,进料筒31的外壁焊接有两组平行设置的安装板33,两组安装板33的一端与顶部筒体7的内壁焊接固定,通过安装板33将进料筒31与顶部筒体7之间进行固定。

疏通轴16设置在底部筒体8的底部中心位置,且疏通轴16的上下两端均呈内凹型设置,其顶部与连接杆14的端部卡接,疏通轴16的两侧拐角位置均呈弧形设置。

第一支架1和第二支架2平行设置,且第一支架1和第二支架2相对侧面靠底部焊接有连接架3,设置第一支架1和第二支架2对筒体进行支撑,连接架3对第一支架1和第二支架2进行连接固定。

本发明中搅拌装置在使用时,首先将中部筒体5两侧的固定杆6卡入到第一支架1和第二支架2顶部的卡座4当中,将底部筒体8和顶部筒体7分别与中部筒体5进行固定,中部筒体5采用外筒体17和内筒体18组成,将内筒体18外壁的卡接块20卡入到外筒体17内侧的卡槽19中,并在卡接块20的底部设置减震杆23与卡槽19底部的支撑座22连接固定,贯穿各个卡接块20穿接加热丝21,各加热丝21之间采用串联的方式进行连接,加热丝21穿过卡接块20侧边的连通孔24,并采用顶座25顶部的弹簧杆26将卡板27顶住在加热丝21的上下部对其进行夹持固定,将制备眼线液的各组份原料从分料件11送入到筒体内部,从固定条28顶部卡接的不同进料管29内注入到进料筒31内,经过过滤芯30的过滤,各组份的原料从进料筒31的底部漏出,进料筒31外壁的安装板33与顶部筒体7的内壁焊接固定,经过引流板32流入到中部筒体5和底部筒体8内,将外筒体17和内筒体18之间的加热丝21接通电源,加热丝21连接温控器对温度进行控制,将搅拌电机13接通电源启动,搅拌电机13带动连接杆14,连接杆14带动搅拌轴15和疏通轴16转动,对处于中部筒体5和底部筒体8内的各组份原料进行搅拌,在搅拌期间,将排气阀10打开,将搅拌产生的气体排出,防止筒体的内部出现膨胀,搅拌结束之后,将排放管9外部的开关阀打开,将搅拌成型的眼线液排出,即可完成对眼线液的制作过程。

本发明在分类上料和原料混合步骤当中,采用搅拌装置进行操作,利用分料件11进行上料,将待混合的各组份原料分别从固定条28顶部卡接的不同进料管29内注入到进料筒31内,使得各组份的原料在进入到混合步骤时能够保持同步的送入速度,被注入的各组份原料在从进料管29注入之后,经过过滤芯30的过滤,首先进入到进料筒31进行初步的混合之后,各组份的原料从进料筒31的底部漏出,经过引流板32的引流之后,再进入到各筒体内部,使得各组份的原料在进入到混合步骤当中时,不会因为上料顺序的先后而产生原料出现分层的情况,也避免了上料时间相差较大对各组份原料的质量带来影响,采用分料件11同时上料的方式,节约了上料时间,进而提高了整个制备过程的效率;通过采用外筒体17和内筒体18组成中部筒体5,将内筒体18外壁的卡接块20卡入到外筒体17内侧的卡槽19中,并在卡接块20的底部设置减震杆23与卡槽19底部的支撑座22连接固定,贯穿各个卡接块20穿接加热丝21,各加热丝21之间采用串联的方式进行连接,加热丝21穿过卡接块20侧边的连通孔24,加热丝21通电加热,进而使得整个中部筒体5温度上升,经过热量传递给顶部筒体7和中部筒体5,从而在混合操作过程中,筒体内部能够保持稳定的温度,使得各组份原料在混合搅拌时保持较好的活性,避免受到温度影响导致搅拌效果不佳给眼线液的质量带来影响,保证了眼线液的质量;采用采用顶座25顶部的弹簧杆26将卡板27顶住在加热丝21的上下部对加热丝21进行夹持固定,使得加热丝21在安装之后能够保证较好的稳定性,不容易脱落;在连接杆14的底部连接疏通轴16,疏通轴16的上下部均设置成内凹状,方便了其顶部与连接杆14的卡接固定,在排放搅拌完成的眼线液时,利用搅拌电机13驱动连接杆14带动疏通轴16连续转动,对沉淀在底部筒体8底部的眼线液持续搅拌,一方面加快了眼线液的排出速度,另一方面能够保证整个搅拌过程中眼线液不会出现沉淀。

以上公开的本发明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发明。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发明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发明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发明。本发明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