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小鼠眼球挤压损伤模型制备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015469发布日期:2020-02-25 10:22阅读:165来源:国知局
一种小鼠眼球挤压损伤模型制备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实验器械领域,涉及小鼠眼球,具体涉及一种小鼠眼球挤压损伤模型制备装置。



背景技术:

在做小鼠动物实验过程中,需要对小鼠眼球做挤压损伤,制备损伤模型,目前小鼠眼球挤压损伤模型的制备都是通过实验人员手工进行,成功率不是很高,并且每次的损伤模型的损伤程度都很难保持完全一致,导致实验结果的可对比性降低。

现有技术中也公开了一些脊椎损伤模型制备装置,例如简易型脊髓损伤动物模型挤压伤制备装置,它包括:四肢固定支架每个支脚固定于定位垫板四边角处,挤压旋转螺丝穿过定位垫板的螺孔,紧固螺丝固定于四肢固定支架伸缩杆处。该装置不但简化了实验操作程序,而且可操作性强、重复性好、调控性高,更便于开展脊髓损伤基础研究之挤压伤动物模型制备。但是现有技术中与上述装置类似的装置,均不适用于小鼠眼球挤压损伤模型的制备。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小鼠眼球挤压损伤模型制备装置,为小鼠眼球挤压损伤模型提供专用制备装置,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小鼠眼球挤压损伤模型的损伤程度一致性不足问题和制备成功率不高的技术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小鼠眼球挤压损伤模型制备装置,包括底座,底座上安装有支撑导向基座,支撑导向基座上开设有与底座平行的导向孔,导向孔内安装有操作杆,操作杆能够在导向孔内直线运动和转动;

所述的操作杆的前端固定有导轨的后端,导轨的前端设置有牵引钩;导轨上套装有能够在导轨上直线运动的挤压环;

所述的挤压环包括内环,内环外部同轴固定设置有外环,内环和外环之间的空腔为弹簧腔;内环的环壁上沿着轴向开设有用于套装在导轨上的安装孔;

所述的内环环壁上沿着径向贯通开设有多个两两相对设置的内孔,所述的外环环壁上沿着径向贯通开设有多个两两相对设置的外孔,内孔和外孔一一对应同轴设置;所的内环内壁上开设有与内孔一一对应同轴设置的挤压头容纳孔,挤压头容纳孔的孔径大于内孔的孔径;每个挤压头容纳孔与对应的内孔呈阶梯通孔状;

所述的每个内孔和对应的外孔中安装有同一个挤压杆,挤压杆的内端上设置有挤压头,挤压头嵌入挤压头容纳孔内,挤压杆的外端伸出至外孔外部且安装有按压帽,挤压杆上套装有复位弹簧,复位弹簧的一端顶在内环的外壁上,复位弹簧的另一端固定在凸缘上,凸缘固设在挤压杆上,凸缘的外径大于外孔的孔径。

本发明还具有如下技术特征:

所述的操作杆的后端安装有操作柄。

所述的牵引钩的钩尖到导轨的距离等于小鼠眼球外缘到小鼠眼球中心轴线的最大距离;所述的小鼠眼球中心轴线为从顶端瞳孔位置至眼底视神经位置的中心轴线。

所述的挤压环在在导轨上也能够转动。

所述的内环和外环之间通过多个对称的连接肋板固定相连。

所述的挤压头的表面为凹弧面,挤压头完全嵌入挤压头挤压头容纳孔内后挤压头的表面和内环的内表面位于同一个圆筒面上。

所述的挤压杆为四个。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ⅰ)本发明的装置采用统一的机械结构来制备损伤模型,确保了每次制备的小鼠眼球挤压损伤模型损伤程度都是一样的,为后续的实验提供统一的模型基础,便于后续实验结果的对照。

(ⅱ)本发明的装置同时能够提高损伤模型制备的成功率,大大降低实验人员的工作量,提高实验效率。

(ⅲ)本发明的装置的挤压头两两相对设置,能够对小鼠眼球造成对称的挤压损伤,复位弹簧的最短长度决定挤压头的行程长度,确保每一次挤压损伤的程度都是一样的。

(ⅳ)本发明的装置结构简单,易于加工生产,制造成本可控,便于工业化推广。

附图说明

图1是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发明的挤压环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挤压环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中各个标号的含义为:1-底座,2-支撑导向基座,3-导向孔,4-操作杆,5-导轨,6-牵引钩,7-挤压环,8-操作柄;

701-内环,702-外环,703-弹簧腔,704-安装孔,705-内孔,706-外孔,707-挤压头容纳孔,708-挤压杆,709-挤压头,710-按压帽,711-复位弹簧,712-凸缘,713-连接肋板。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内容作进一步详细解释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给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以下具体实施例,凡在本申请技术方案基础上做的等同变换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1:

遵从上述技术方案,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给一种小鼠眼球挤压损伤模型制备装置,包括底座1,底座1上安装有支撑导向基座2,支撑导向基座上2开设有与底座1平行的导向孔3,导向孔3内安装有操作杆4,操作杆4能够在导向孔3内直线运动和转动;

所述的操作杆4的前端固定有导轨5的后端,导轨5的前端设置有牵引钩6;导轨5上套装有能够在导轨5上直线运动的挤压环7;

所述的挤压环7包括内环701,内环701外部同轴固定设置有外环702,内环701和外环702之间的空腔为弹簧腔703;内环701的环壁上沿着轴向开设有用于套装在导轨5上的安装孔704;

所述的内环701环壁上沿着径向贯通开设有多个两两相对设置的内孔705,所述的外环702环壁上沿着径向贯通开设有多个两两相对设置的外孔706,内孔705和外孔706一一对应同轴设置;所的内环701内壁上开设有与内孔705一一对应同轴设置的挤压头容纳孔707,挤压头容纳孔707的孔径大于内孔705的孔径;每个挤压头容纳孔707与对应的内孔705呈阶梯通孔状;

所述的每个内孔705和对应的外孔706中安装有同一个挤压杆708,挤压杆708的内端上设置有挤压头709,挤压头709嵌入挤压头容纳孔707内,挤压杆708的外端伸出至外孔706外部且安装有按压帽710,挤压杆708上套装有复位弹簧711,复位弹簧711的一端顶在内环701的外壁上,复位弹簧711的另一端固定在凸缘712上,凸缘712固设在挤压杆708上,凸缘712的外径大于外孔706的孔径。

本实施例中,导向孔3上还可以设置用于锁定操作杆4的紧固螺栓。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操作杆4的后端安装有操作柄8,便于操作。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牵引钩6的钩尖到导轨5的距离等于小鼠眼球外缘到小鼠眼球中心轴线的最大距离;所述的小鼠眼球中心轴线为从顶端瞳孔位置至眼底视神经位置的中心轴线。尽可能确保牵引钩6的钩尖能够扎入眼底的中心轴线位置,能够更好地将小鼠眼球从小鼠眼眶中牵引出来。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挤压环7在在导轨5上也能够转动,便于实验操作。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内环701和外环702之间通过多个对称的连接肋板713固定相连。连接肋板713和挤压杆708交替排布,在空间上互不干涉。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挤压头709的表面为凹弧面,挤压头709完全嵌入挤压头容纳孔707内后挤压头709的表面和内环701的内表面位于同一个圆筒面上。便于小鼠眼球能够更顺利地进入内环中。挤压头709的表面也可以根据损伤模型的需要设计成对应的形状。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挤压杆708为四个。绝大多数情况下,两两相对设置的四个挤压杆708即可满足小鼠眼球损伤模型的需求,若有特殊需求,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

本发明的装置使用时,首先通过操作柄8带动操作杆4运动,牵引钩6的钩尖水平放置,使得牵引钩6的弧形部分从小鼠眼眶和眼球之间滑入至眼底,然后转动操作杆4,操作杆4带动牵引钩6转动,使得牵引钩6的钩尖位于眼底的中心轴线位置,然后拉动操作杆4,使得牵引钩6的钩尖能够扎入眼底的中心轴线位置,再次拉动操作杆4,使得小鼠眼球从小鼠眼眶中完全牵引出来。然后锁定操作杆4,将挤压环7沿着导轨5滑动,使得内环701套装在小鼠眼球上,通过按压帽710同时按压其中一对挤压杆708,挤压杆708推动挤压头709对小鼠眼球施加损伤,复位弹簧711被压缩至最短,损伤完成后,松开一对挤压杆708,一对挤压杆708在复位弹簧711的带动下恢复至初始状态,挤压头709嵌入挤压头容纳孔707中。采用同样的方法按压另外一对挤压杆708,对小鼠眼球施加另一个方位的损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